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数控技师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控技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控技师论文

第1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经历了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钻床、数控镗床、数控磨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中心、车削中心、数控冲床、数控弯管机、数控折弯机、板材加工中心、数控齿轮机床、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数控火焰切割机等多个阶段,其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促进了机械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1)数控技术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数控技术在各行业的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数控技术,改善劳动者的作业条件,减少劳动者在高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次数,降低劳动者的作业强度,实现生产线的机械化甚至自动化。在汽车工业领域,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数控技术,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制造效率,实现标准化生产;在汽车行业的高速加工中心,普遍应用数控技术,促进汽车制造现代化生产线的构建,满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需求,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的整体运用,提高了汽车行业的整体效率,促进汽车行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现代先进高效的制造业过渡。

2)数控技术带动机床设备的更新

机床设备是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数控技术在车床方面的应用直接推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数控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增强了机床设备的控制能力,准确控制刀具与工件的具置,提高机床运行中的精度,增强了车床的运转效率,促进车床在高精度、高效率、精细化方面的不断发展。

3)数控技术带动采煤业发展

众所周知,在采煤过程中,对于采煤机的要求极高,采煤机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人工作业的危险程度及采煤作业的完成与否。采煤机改变传统制造的技术工艺,通过数控技术使用龙骨板进行下料工作,同时,改变采煤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作业条件,不仅解决了采煤作业的效率问题,而且提高了采煤作业的精准程度,将作业人员处于危险环境的程度降至较低程度,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频率。

2新时期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数控技术在工业各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对于提高工业的效率,增强工业方面的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久的未来,数控技术在硬件、程序的编制及结构方面会不断优化,促进数控技术的发展,也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迅速前进。

1)机电一体化结构

优化之后的数控技术在数控结构方面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显著变化便是实现了机电一体化。通过自动交换刀具、自动交换工件、主轴立卧自动转换、工作台立卧自动转换、主轴带C轴控制、万能回转铣头、以及“数控夹盘”、“数控回转工作台”、“动力刀架”和“数控夹具”等程序的控制,优化期机械结构,提高其自动化的效率与效果,使得系统与机床的机电系统实现完美的配合,最终实现机械结构的模块化发展。

2)编程系统的优化

数控的编程技术在编程平台、编程功能及整个编程系统方面将实现高效优化。在编程平台方面,脱机编程可扩展至在线编程,通过CNC装置将自动编程设备所具备的功能转移至数控装置的计算机之中,实现在线的人机对话。在编程功能方面,不再仅局限于固定循环与图形循环,扩展至子程序设计功能,会话式自动编程、蓝图编程等多方面。在整个编程系统方面,可同时处理几何信息与工艺信息,在选择刀具及切割量方面实现全自动化。

3)数控设备的更新

对数控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相应的其硬件设施也要跟得上数控技术的步伐。电主轴的转速、CPU的运转频率、进给运动部件的位移速度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计算机方面,将向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不断更新发展,以此降低数控设备的成本,提高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增强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总结

第2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文章结合国内外情况,分析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引言

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是为适应高精度、高速度、复杂零件的加工而出现的,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基础,是现代机床装备的灵魂和核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己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3.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高精度、高速度的发展趋势

尽管十多年前就出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趋势,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高精度、高速度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正在向着精度和速度的极限发展。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3.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3.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数控技术重视,它的发展越发迅速。文中简要陈述当前的发展趋势,另外数控技术的正不断走向集成化,并行化,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2]董淳.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6.

第3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预防

一?大体积混凝土选材配制注意事项

(1)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宣采用中砂:(2)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台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3)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4)降低原材料的温度:(5)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但是,水化热低的矿碴水泥的析水性比其它水泥大,在浇筑层表面有大量水析出。这种泌水现象.不仅影响施工速度.同时影响施工质量。因析出的水聚集在上下两浇筑层表面间,使混凝土水灰比改变,而在掏水时又带走了一些砂浆,这样使形成了一层含水量多的夹层.破坏了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整体性。混凝土泌水性的大小与用水量有关,用水量多.泌水性大;且与温度高低有关,水完全析出的时间随温度的提高而缩短:此外,还与水泥的成分和细度有关。所以,在选用矿渣水泥时应尽量选择泌水性的品种,并应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在施工中,应及时排出析水或拌制一些干硬性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析水处.用振捣器振实后,再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浇筑方案,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上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台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2)分段分层

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上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

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混凝士的振捣也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下面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前推进,震动器也相应跟上。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一方面是混凝上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能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并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1)混凝土浇筑中,要注意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坍落度是决定混凝土拌台物在浇筑、捣实和抹面时的难易程度,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坍落度的范围,且在测量坍落度时,如果拌台物因离析而发生剪切坍塌,就需要重新试验。(2)混凝土捣筑过程中.避免发生泌水现蒙,产生混凝土塑性沉降和塑性收缩。泌水现象主要原因是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影响。可以通过掺引台剂、高效减水剂或硅粉来改善,或采用二次振捣。(3)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面要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水化过程充分,防止裂缝,(4)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控制好振点,掌握好振度.防止混凝土发生渗漏、裂缝。(5)合理安排和利用人力资源。施工区段安排几个作业班组连续施工。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上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覆盖保温(如草袋保温、薄膜材料予以养护),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土,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以控制内表温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五?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就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上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摔制。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1)混凝上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2)混凝上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3)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成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4)保温法是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5)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第4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烟叶仓库根据类型不同,面积大小不一(标准库每层面积在120m2)。烟叶包通常打包为80×60×40cm3,烟叶堆的堆叠大小没有明确限定,通常不高于2m,烟叶堆之间预留至少2m的通道。根据烟叶仓库的堆放格局,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烟叶存储温湿度控制系统电气布置如图1所示,系统由3部分组成:射频传感标签、阅读控制器和烟叶存储上位机监控平台。射频传感标签由两部分组成:固定在电气外包装顶端的射频标签和固定在传感轴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射频标签设置在顶端可以有效避免干扰和物理机械损伤,用于获取位置和时间信息,并进行射频通信。传感器通过电气连接线连接,用于获取每一个烟叶堆中心轴的温湿度分布。阅读控制器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完成射频传感标签与上位之间的数据通信。烟叶存储监控系统的上位机采用PC机,完成信息通信、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

2射频传感模块

射频传感模块各个功能组成采用分离放置,通过接地固定底座和电气外包装固定,经电气连接线完成布局布线。如图1所示,距离地面最近的一个温湿度传感器与地面距离为20cm,高度低于2m的温湿度传感器以50cm的间距布局,其主要依据是烟叶包的大小及温湿度控制需求。烟叶包将围绕着每一个烟叶堆放中心轴进行堆放,通过射频技术完成对每一个烟叶堆中心轴的温湿度采集,以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1模块硬件设计射频传感模块由射频模块(nRF24LE01)、温湿度传感模块(SHT75)及电路组成,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微处理器(8051内核)、射频模块(nRF24L01+)、温湿度传感模块(SHT75)和电源管理模块。nRF24LE01提供2.4GHz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和微处理器(增强型8051内核)完成数据处理和射频通信,其μm级CMOS工艺满足系统模块设计需要[3]。温湿度传感器采用集成一体化传感器SHT75,相较于其他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该传感器的优势在于具备通过传感标签I/O端口识别传感器功能,在更换传感器是不需要重新定位写入地址[4]。

2.2模块软件构架射频模块nRF24LE01提供了增强型8051单片机完成对温湿度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后,送入A/D转换模块,完成数据打包,然后经nRF24L01+射频模块完成发送,发射配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模块基于C语言进行模块化软构建开发,射频收发模式采用EnhancedShockBurstTM模式,进行4种工作模式、6种状态的调配,状态图如图3所示。

3阅读器设计

阅读控制器射频模块采用nRF24LE01,与射频传感标签的软构建复用。微处理器选择MSP430F449,MSP430F449提供A/D转换模块,通过SPI串口与nRF24LE01进行信息通信。

3.1阅读控制器的拓扑结构设计大型烟草仓库会有不同类型的烟叶仓库组群而成,且仓库之间、仓库与监控中心之间都有一定的传输距离。为了降低数据传输干扰,提供数据处理效率,系统阅读控制器采用2层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

3.2阅读控制器的MultiCeiver模式设计nRF24LE01提供MultiCeiver接收模式,可连接6路独立的并行数据通道,每路数据通道都能够完成增强型shockburst功能,每个数据通道有固定的物理地址,如表1所示[5]。

4温湿度控制平台设计

上位机基于VS平台、C#语言,结合GDI+图像处理功能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完成6大功能模块设计,提供实时数据串口通信、监测数据接收、存储,以及温度值超限报警等功能。通信模块:提供串口参数设置及串口通信功能。监测控制:提供监测方式选定(系统提供了测试数据自动定时上传、手动控制上传、预警过渡区上传等方式)、监测方式转换、监测启止控制等功能。显示控制:系统提供监测数据的数据库显示、二维曲线显示、三维曲线显示。该模块提供了不同模式的选择、切换等功能。数据管理:该模块完成上传的监测数据保存和处理,并提供本地报表生成、本地报表上传等功能。预警、报警程序:根据温度预警区间值,提供预警、报警功能。冗余接口模块:该模块基于软构建设计思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预留模块端口提供与烟草系统其他平台和功能模块的通信、升级和移植设计。

5结语

第5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1.1地质情况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位于k0+00~k11+443。主桥桥位区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并伴有特殊性岩土,有软土、风化岩和液化砂土、崩岸、断裂层。桩基应穿过强风化灰岩及砾岩置于中风化灰岩、中风化砾岩之中。前期勘探堪明主桥区域有溶洞发育情况,其中42#墩、43#墩桩位处尤为明显。43#墩过渡墩标高从上到下地质情况依次为:标高-5m至-11.6m为粉细砂层,标高-11.16m至-17.16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标高-17.16m至-32.76m为粉细砂层,标高-32.76m往下为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其天然抗压强度66Mpa。42#墩标高从上到下地质情况依次为:标高-3m至-11.76m为粉细砂层,标高-11.76m至-15.66m为粉质粘土层,标高-15.66m至-23.46m为粉细砂层,标高-23.46m至-26.56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标高-25.56m至-32.16m为粉细砂层,标高-32.16m往下为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其天然抗压强度50Mpa。

1.2溶洞地质勘探情况

前期勘探发现主桥区域有溶洞发育情况,部分桩基探出有3~4层溶洞,其多为填充或半充填溶洞(半充填溶洞中多为流~软塑状的粘性土或含泥粉细砂充填),其中过渡墩(42#墩)、辅助墩(43#墩)位置处尤为明显。对42#墩、43#墩的地质勘探报告发现:部分桩基探出有3~4层溶洞,其多为填充或半充填溶洞(半充填溶洞中多为流~软塑状的粘性土或含泥粉细砂充填)。(1)43#墩的3#、4#、5#、7#、8#、9#孔有溶洞,见洞率为33.3%,多为填充半填充溶洞。其中43-5#探明有一个7.8米的大溶洞,溶洞无填充物,这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2)42#墩的1#、3#、7#、10#孔有溶洞,见洞率为40%,多为半填充及填充溶洞。

2工程预处理方案

根据地勘报告,42#墩、43#墩共有10个溶洞。大部分为1m~3m的有填充物的中型溶洞,另有一个7.8m的无填充物的大溶洞,部分溶洞如42-3#、42-5#有多层的珠串式类型的溶洞。根据不同的溶洞类型以及地质情况,我们分别制订了不同的处理方案。

2.1抛填片石粘土筑壁法

该方法适用于溶洞内无充填或半充填且溶洞高度不大(一般在3m以内)时的情况。当存在严重漏水,护筒内水头高度不能保持时,可采用片石、粘土回填冲击(0.5~0.8m小冲程),使回填物充分密实,将漏浆处堵住后再使用小冲程继续钻进,形成人工泥石护壁。如此反复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反复冲击直至形成泥石护壁并不再漏浆为止,此法具有成熟的工艺流程。

2.2注浆固结法

先用正常方法冲孔,若出现泥浆面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则迅速抛填片石、砂(碎)石和整包的水泥包,并及时补浆。然后用小冲程冲击钻机将片石挤压到溶洞外边形成外护壁,在片石空隙初步堵塞后,停止冲击。水泥浆液通过渗透作业板结固化砂、砾石等填充物,通过劈裂、挤密作用加固粘土填充物,对于半填充溶洞的空间,浆液通过充填作用填满溶洞。注浆固结法处理目的是为了加固填充物和填满溶洞空间并达到一定强度,防止钻孔施工时泥浆流失、流砂及坍孔等情况的发生。待浆液中水泥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用冲击钻冲击成孔,顺利穿过溶洞。

3方案对比研究及实施

3.1方案比选

根据后续补堪情况和实际钻孔的经验,在处理中小型溶洞和融隙时抛填片石粘土筑壁法和注浆固结法效率高,费用低,施工方便易操作。而对于其中7.8m深度的大溶洞我们拟选择灌注C10砼填充预处理法。

3.2方案实施要点

(1)考虑到回旋钻操作麻烦,不能及时处理溶洞,拟采用JK-15型冲击钻机成孔,配备3.0m直径钻头。(2)在钻孔顺序的选择时,首先应选择未勘测出溶洞的孔位开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危险,并可有效的阻断各溶洞间的贯通。对于其中的特大型溶洞,应放在最后处理。另外为确保平台安全度汛,优先上游侧成桩。(3)在钻进中应时刻关注护筒内液面变化,防止钻进过程中碰到融隙发生漏浆塌孔的危险。一旦发现护筒内的浆液面下降,须迅速采取措施,补充浆液。现场配备两台60m3/h的给水泵,可随时为护筒内补充浆液。按照上述布置每小时可往孔内补浆120m3,冲击钻冲孔泥浆比重大,可同时往里面补水,即每小时补给量至少达到120m3,可防止泥浆面突然下降。(4)对于1~3m的中小型溶洞,拟采用抛填片石粘土筑壁法。岩中钻进时必须控制钻进速度,正常地段冲程控制在3m以内,在击破溶洞前50cm位置处,或处理溶洞时改用0.5~0.8m小冲程,防止卡钻。当相邻桩发现溶洞存在时(相邻桩基未处理),在同一标高位置放慢进尺,加强观察,防止溶洞贯穿。一旦溶洞击穿,须在第一时间往护筒内补浆,并根据实际情况抛填粘土和块石。由于事先在两个墩子的支栈桥上储备有充足的黄土、块石和水泥,并且起重设备履带吊、浮吊、装载机24小时待命。所有溶洞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4结语

第6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选用了水化热较低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氯离子含量0.016%,比表面积355m2/kg,初凝时间195min,终凝时间244min;细骨料选用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6;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粒级碎石,压碎值7.2%,含泥量0.4%;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1%;S95级矿渣粉,28d活性指数98%;JM-PCA聚羧酸系超塑化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2%。混凝土配合比为确保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不出现冷缝,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延缓水化热峰值,要求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少于14h,终凝时间为16~18h。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混凝土60d龄期强度,尽量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增加拌和物的凝结时间,改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经过试配调整,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如(表略)。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所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严格按规定配合比投料,尤其超塑化剂掺量,要求计量装置准确,开盘前检验校正,使用中进行校核。试验所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与抗渗性等均符合工程要求,各项技术指标。

基础底板混凝土温度监控与蓄热养护

混凝土保温层验算浇筑施工时的日平均气温Ta=25℃,预计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T0=29℃。按照搅拌站提供的配合比,单方胶凝材料总用量W=400kg/m3,折算水化热总量Q=315kJ/kg,取水泥的比热容C=0.96kJ/kg•K,混凝土密度ρ=2400kg/m3。由经验公式[5]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h=WQ/Cρ=54.7℃,故主楼底板混凝土中部温度TI=T0+0.6Th=61.8℃。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要求,应使得混凝土里表温差Tmax=TI-Tb≤25℃,即混凝土的表层温度Tb≥TI-Tmax=36.8℃。混凝土浇筑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用草包或麻袋(导热系数λ1=0.14W/m•K)保温蓄热。取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0=2.3W/m•K,导热系数修正值k=1.5。本工程底板厚度H=1.6m,采用草包或麻袋保温时,保温层厚度为:(公式略)经核算,本工程混凝土底板应用六层草包或麻袋作为保温蓄热材料。温度监控与蓄热养护温度监控方案监测仪器采用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配套预埋式测温线、传感器和测温探头传感器。监测点布置以真实反映出混凝土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选择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共设置温度监测点位7处。沿混凝土浇筑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设置表层、中部和底层3个测点,温度传感器点位布置方案。混凝土浇筑块体的表层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A点)的温度为准。根据规程[6]要求,制定的温控指标为:①混凝土里表温差为≤25℃;②混凝土降温速度≤2.0℃/d,③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20℃。现场温度跟踪监测从混凝土浇筑后开始,直至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平缓,保温保湿养护层拆除对混凝土表层温度影响不太大时停止。监测开始时每隔2h巡回监测一次,3d后每隔4h监测一次。温度监控结果分析与蓄热养护每天测温后及时记录温度升降情况和温度变化趋势,着重报告混凝土中部和表层温度之间的最高温差和降温速度。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拌合水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浇筑安排在早上10点前以避开最高气温。经现场检测,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9.0℃。主楼底板混凝土代表性测温点(3号点位)每日峰值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可见,混凝土浇筑后的两天内升温速度最快,浇筑3d后开始降温,且降温速率明显低于升温速率,底板中部平均降温速率为2.4℃/d。底板中部温度最高,最高温度为64.6℃,现场检测值和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温度监测结果是可靠的。混凝土表层热量容易散失,其温度较中部和底层都低,表层最高温度为43.9℃。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最大为17.7℃。该测温点里表温差随浇筑时间的变化情况见。,混凝土底板的里表最大温差出现在浇筑后的2d,达20.7℃,随后里表温差有降低的趋势,表明本工程所选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是合理有效的。混凝土浇筑后第六天,当地气温出现骤降10℃的情况,混凝土表层温度下降较快,为防止混凝土表层温度下降过快而导致里表温差过大,采取了增加覆盖麻袋厚度的蓄热保温措施。经事后观察,混凝土表面未发现有害裂缝。

基础底板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升的前提下,养护是一项关键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温养护的作用是减少混凝土表层的热损失,提高混凝土表层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减少表面裂缝的出现,防止产生贯穿裂缝。此外,混凝土在保温和保湿条件下,可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提高其抗压强度。本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提供的配合比,在控温方案中进行了保温层厚度的验算,要求覆盖塑料薄膜加麻袋或草包保温保湿养护。要求遮盖严密,互相搭接好,使混凝土表面不外露,电梯及集水井周围加盖一层毛毯或草包。因该基础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升温阶段,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放热,内部温度较高,而养护期间夜间的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内外温差较大。另外,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其表层温度较内部温度要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养护(主要材料是麻袋),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致过大,以降低温度裂缝的出现概率。同时,为避免混凝土表层不致因为水分散失而引起干缩裂缝,在保温养护的同时,也进行保湿养护(主要材料是塑料薄膜)。由于2~4d后混凝土已开始降温并持续下去,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为14d,当混凝土中部与表层温差≤25℃,表层与环境温差≤20℃,降温速率≤2℃/d时,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结束养护工作。

第7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1.1幕墙立柱安装连接件安装完成后,根据放线的具置,在预埋件上焊接上按图纸要求槽钢,并实施适当的调整,调整后实施全面的烧焊。在焊接过程中,所用的焊条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上具体要求,并在完成烧焊后将焊渣进行清除,并采取防锈措施。幕墙立柱悬挂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将误差消除,保证误差不累计,最终消除误差后的立柱位置应该与设计位置相符,在立柱安装完成后将所有的辅助设置移除。

1.2幕墙防雷系统安装防雷系统是建筑幕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干挂石材幕墙施工中要做好幕墙防雷系统的安装。首先,严格的按照图纸逐个连接每一个幕墙的防雷网,连接导线应该在保护膜除掉部位进行,并将建筑主体结构的防雷系统与幕墙防雷网进行焊接。从设置均压环的主体楼层开始,每二层设置一道规格为40×4的镀锌扁钢均压环,并与预埋件实施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在焊接冷却后应该及时的将焊渣敲掉,并涂刷防锈油漆。在焊接过程中,要保证焊接牢固、焊缝饱满,避免漏焊现象,防止防雷电位置发生不必要的变动。

1.3幕墙石材面板安装该工程幕墙采用石材为花岗岩,必须使石材的材质符合设计规范,控制花岗岩材质的关键在于石材的加工,并做好六面防护处理,控制好色差,加工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通过对花岗岩的加工,要保证其表面光滑、切割平整、色泽统一、没有裂痕杂质、没有掉角等。花岗岩板材采用短槽式,采用不锈钢勾板挂件,挂件与石材连接的孔位采用燕尾槽式;在横梁相应位置,将不锈钢挂件用配有弹垫的不锈钢螺栓固定于横梁角钢上。安装时,将花岗石板材通过挂件直接挂上,充分体现出挂接式安装方式的快捷、方便的特点,使整个石材幕墙形成具有良好吸震性能和主移适应能力的系统。花岗岩安装由下向上进行,对于正面主要石板至少需要有二个固定并按图纸要求,还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利用连接件将上一块石板抬起,避免其重量传到下一块石板上。在石板安装后,要对石板进行垂直度、水平度进行检测,并及时的进行调整。

2建筑工程干挂石材幕墙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干挂石材幕墙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

2.1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一般来说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要从材料的采购、进场、存放、施工等阶段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质量也才能得到保障。在施工材料进场时,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要确保施工材料具有质量合格证书等,对建筑材料还应该按规范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过关方可进场。对于那些“三无”材料以及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的进行更换等操作,严禁其进场。进场后的材料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存放,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材料在存放过程中质量遭到破坏。合理的使用施工材料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的措施有:(1)在材料使用前要做好材料的加工,结合施工工程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材料;(2)对于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要定期的进行检修,避免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在干挂石材幕墙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预埋件位置,控制预埋件施工的精度,确保施工过程中预埋件不发生变形、生锈、移动等现象,做好相应的防锈措施。(2)对于连接件的安装,需要控制加工精度,做好连接件焊接质量以及防锈工作。(3)做好相关构件、五金件、石板等安装,确保安装精度。(4)对幕墙与主体结构嵌缝进行注胶,确保嵌缝的密封性,并确保外观优美、色泽圆润。(5)在幕墙安装后需要进行四性实验,使其符合相关设计规范。(6)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清扫工作,确保清扫物遗漏。

3总结

第8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施工难度的日益提升,以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互不完善,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了,只有适时的对其加以创新,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稳步提高和科学发展。

1 工程质量的特点

1.1 影响因素多

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决策、材料、机具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工程造价等。

1.2 质量波动大

由于建筑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没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使工程质量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

1.3 质量隐蔽性

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工程质量存在隐蔽性,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及时检查,事后在表面检查很难发现内部的质量问题。

1.4 终检的局限性

建设工程虽然有竣工验收,但无法进行工程内在的质量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因此项目的终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重视事先、事中控制。

1.5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验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以及有关材料,对于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2 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质量意识解薄弱

施工企业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只管建,不注重使用,没有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观点,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的经营思想不端正,缺乏职业道德,只看本企业的经济收入,不注重全社会的效益。

2.2 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跟不上,管理人员少且素质低

施工队不按图施工,不照操作规程作业,不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等现象比较突出。

2.3 不重视业务培训,干部职工技术素质低

基建单位缺乏掌握建筑技术的干部和管理人员。

2.4 工程造价过低,困扰着工程质量的提高

有的招投标部门提倡竞争,实际低价中标法,谁的造价低,谁就中标,由于工程造价偏低,施工只好对付交工,取点薄利维持企业生存。

2.5 承包方式不合理

有的施工企业采用层层分包,形成层层克扣,真正到施工人员手中的工资寥寥无几,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来弥补工资不足,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2.6 建材质量差,把关不严

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出售,造成的质量事故为数不少。技术落后,技术装备低下,生产效率较低。

设计文件质量不高,无节点图,细部结构和剖视图不全,图纸会审走过场,设计方案无比较,甚至设计文件无审查。

3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确立经营思想,确保工程社会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确立“业务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思想,树立以信为本,以诚待人,以综合优势取胜的企业新形象。企业要教育职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提倡“文明、礼貌、热情、诚恳”的经营作风,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做一个工程,交一批朋友,立一块丰碑”。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取信市场,占领市场,真正服务于社会。

3.2 强化质量意识,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领导质量意识的高低,关系到质量责任主体单位对质量工作重视的程度,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质量责任主体单位领导必须视自己为企业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并对全体职工经常进行教育,教育职工认清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和产品质量低劣,是一种犯罪行为。质量和速度是辩证的关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声誉,也就没有竞争力。

3.3 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素质

3.3.1 提高领导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企业领导素质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提高领导素质,一个好的领导就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领导素质既包括领导成员本身的素质,也包括领导班子集体素质,两者都不可偏废。领导本身素质要好,作为领导班子的整体要团结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企业的领导核心来管理工程质量。

3.3.2 提高职工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基础

职工在第一线施工,工程质量好坏与职工素质高低关系很大,搞好技工人员的施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既要对他们进行应知培训,来提高理论知识,又要对他们进行应会培训,来提高操作技能,还要抓好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3.3.3 健全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搞好工程质量的保障

同时,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质量保证监督体系。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

①按图施工,设计变更要有设计变更通知单。

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③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按规范标准施工,随时完善施工技术档案。

④落实栋号管理责任制,实行样板示范引导施工。

⑤把住材料质量关,经常组织质量检查和中间结构检验。

⑥实行质量否决权。

⑦及时进行竣工工程回访,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3.3.4 严格检查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有效的办法

搞好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要有好的组织形式,还要有严格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方能使工作抓住关键,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的同时,应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在质量管理人员中实行责任制,开展全方位质量监督,即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对建设工程各负其责,奖罚分明。调动各方面、各层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抓好质量,严格把好技术关、材料质量关、施工质量关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对各分项工程的重要工序和重要公项工程的每道工序、施工全过程跟踪监督。再就是要严格验收标准,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要求返工。

3.3.5 熟练掌握质量检验方法,严防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质量通病是严重影响质量的顽症,如不进行特别医治,是难以根除的。首先要增强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质检员熟记常见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熟练掌握质检的标准和方法。将常见的通病列为重点检验项目。做到“三早”、“两讲”,即在施工前,早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预防发生通病;施工中,对容易发生通病的地方及时发现;对已发现的通病及早医治,消除隐患;向施工人员讲清发生通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这样做既使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心服口服,又有效地防止了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3.4 抓住关键,严格监督,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首先是强化政府监督,实施扩大监督覆盖面,对每项受监工程都进行严格的核验程序监督,未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企业的质检员实行持证上岗。任何一道工序质检员和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否则不予验收。

3.5 严格工程招投标制,择优选用施工单位

当前建筑市场比较混乱,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施工单位甚至将承接的工程层层转包,使工程质量无法控制。为此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必须严格招投标制,除深入了解各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管理水平外,还应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企业的现状、资金状况、领导者的水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招投标制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招投标制的贯彻落实,要求各地方政府从大局考虑,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落实谦政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廉政自律,秉公办事,坚持择扰选择施工单位。

3.6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由于目前建材质量不高,材料性能不好,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质量低劣,影响屋面防水工程质量。另外,机械化施工质量还不发达,大量的靠的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控制较难。因而提商工程质量,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入手,研究开发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施工设备、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第9篇:数控技师论文范文

键词:夹芯保温复合墙体

施工工艺质量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夹芯保温复合墙体作为一种新型墙体,其墙体结构新颖、节能保温、外表美观、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正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同时作为一种新型墙体,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施工操作工艺。在复合墙体中,由于保温材料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又有外保温复台墙体、内保温复合墙体以及夹芯保温复合墙体之分。

一、夹芯保温复合墙体的工艺原理

1.特点

1.1系新型墙体,结构先进,为国家积极推广的新型墙体结构,有利于节能降耗;

1.2墙体外测彩色装饰眭劈离砌块,新颖美观,自身强度高,不脱落、耐风化,既有保护中层夹芯保温层的作用,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克服了目前外墙饰面层开裂、脱落的质量通病,延长了建筑物使用期限;

1.3保温层位于内、外两侧墙身夹层部位,为新型保温体系。避免了出现冷(热)桥的质量通病,保温效果良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或中、底层的高档别墅、住宅、办公楼等公共与民用建筑的墙体施工。

3.工艺原理

混凝土砌块夹芯保温外墙,由结构层、保温层、保护层组成。结构层采用190mm主砌块;保温层一般采用50mm聚苯板;保护层采用90厚装饰性劈离砌块砌体。结构层、保温层、保护层随砌随放置拉结钢筋网片或拉结钢筋,使之三层牢固结合。外墙全部载荷由外墙内侧190厚结构层承担,在每层圈梁处挑出90mm高挑口支承外测保护层。外测保护层的平面外作用力(包括风和地震作用)由拉结钢筋片传递到结构层。

二,夹芯保温复合墙体的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混凝土砌块结构层砌筑(每步600mm~)一聚苯板保温层贴结构层放置(每步600ram高)一装饰性劈离砌块保护层砌筑(每步600mm高)一防锈钢筋网片放置一按步砌筑一成品保护。

2、操作要点

2.1混凝土砌块结构层砌筑(每步600mm)

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390ram×190mm×190mm的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龄期不足28d的砌块不得进行砌筑。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对孔错缝搭砌,搭按长度/>90mm。水平灰缝饱满度≥90%;竖向灰缝饱满度≥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砌筑时依照皮数杆拉通线砌筑。砌筑时的水平水平灰缝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得超过80ram,竖向灰缝应在已就位和即将砌筑的砌块的端头两个60ram宽的端面同时铺砂浆,随即用挤浆法将砌块就位。常温条件下,砌块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m以内;

2.2聚苯板保温层贴结构层放置(每步600mm)

聚苯板厚度应依照施工图设计要求,标准板的尺寸为1200mm×600mm及900mm×600mm。聚苯板紧贴内侧结构层放置,高度与砌筑的砌块高度一致,即600mm。相邻两块聚苯板应使用壁纸刀切割成45°角斜面交错放置,包括阴、阳角;

2.3装饰性劈离砌块保护层砌筑(每步600mm)

首先应在大样图上进行试排计算,确定模数后再进行砌筑。砌筑前应首先作出样板,经有关部门检查后方可大面积施工。不得出现非整砖拼凑。单面挂通线砌筑,砌筑时应上跟线、下跟愣,竖缝瞄直。及时刮掉挤出墙面的灰浆,保持外侧保护层清洁,避免污染。

2.4防锈钢筋网片放置

结构层与保护层砌体间使用3Фb4镀锌钢筋网片连接,每三皮砼砌块放一层,钢筋网片应沿墙通长设置,遇洞口时可在洞口边截断;

2.5按步砌筑

按照以上顺序砌筑结构层、保护层、装饰性保护层,每步高度为600mm。砌筑后及时布设钢筋网片,然后再继续按步砌筑;

2.6成品保护

成品砌筑完后,应防止砂浆早期受冻或烈日曝晒而影响质量。外侧装饰性劈离砌块每层砌筑完工后,应及时冲刷干净,并注意防止人为破损、污染。

三、夹芯保温复合墙体的质量要求

1、材料质量要求

混凝土砌块、装饰性劈离砌块出厂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检验产品质量,严格控制块体强度等级、抗渗性及相对含水率。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龄期不足28天的不得上墙砌筑。

2、混凝土砌块砌筑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