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企业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对企业会计提出的新要求,是企业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会对会计工作产生更大的便利与快捷,但也无形之中对相关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会计的信息化之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像之前一样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而且对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素养同样要严格要求。一旦综合素质偏低,就会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对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及时的认知与处理,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进度。目前的大多数中国企业之中会计人员虽多,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了解明显不足,导致不能利用计算机熟练的处理会计中的统计运算,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制约其发展。
1.2农业企业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农业企业财务软件运用之中,并未做到独立性的针对个体设计。由于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的情况之下的记账方面是不同的,但是大部分农业企业财务软件都是直接购买过来使用的,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各个企业。而且后台的数据库易出现被篡改的情况,从而不能很好的反应真实的实际情况。农业企业的一些财务软件并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很多隐私的数据都暴露出来,容易被查询修改,不能做到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1.3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一个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有力保障,只有拥有了严格的制度才能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因为农业是一项传统产业,有很大部分企业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人的手工记账罢了,其实不然,会计信息化是对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但是多数农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再加上本身的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引入时间较短,所以一些基本制度并不完善,而企业领导对此认识本身就不充分,不愿意再花费人力物力进行改善,这也是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制度得不到完善的重要原因。
2加快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2.1加大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但也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技术提出了要求,计算机知识的熟练掌握会在工作上带来很多便捷。要积极对他们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先从计算机基础开始,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进行强化。因为财务方面的知识掌握的相对来说比较扎实,对于财务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培训,而着重点放在国家最新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制度上进行讲解。企业也应当对于不同的员工进行分类培训,比如对于新进员工、容易变动的职位员工、不易变动的职位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对财务人员也要进行会计信息化理论方面的知识培训,让他们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真正含义。
2.2完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制度的制定及安全管理
要想使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能够快速平稳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关制度来支持。当遇到问题之时,依据制度来制约各种情况的发生,并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首先要严格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制作相关的操作规定并严格实施,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真正做到信息化进程发展。另外要制定安全防护的规定,让计算机设备良好的运作,并且要设有专职人员进行防护,避免仪器损坏以及非法人员对信息数据的破坏。因为与以往的财务会计不同,会计信息化后整体的工作内容、性质都发生了改变,所以要根据具体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真正的将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优点体现出来。
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是农业企业会计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处理方式,减少了很多信息整理的时间。在发展过程之中要做到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作数据的处理,另外还要健全相关制度去制约各项行为,保障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持续性发展。信息化已是经济发展进程之中的大趋势,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之中要创建适合的发展模式,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加快农业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试析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12):63-65.
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即尚处在创业阶段,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能够保持高速成长的各类企业。包括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即由乡、镇、村办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的企业。
目前,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经贸环境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人了一个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我国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迫切需要加快其信息化建设.完善其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其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强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推进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功在于企业能否快速应变,能否对市场信息的准确、及时的反应。企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与冲击。一方面,产品、产业结构甚至企业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信息部门运用各种市场信息调查与评估手段,准确预测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来自强大对手的威胁,要求企业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能只停留在信息的浏览和简单收集,还要收集竞争的信息技术应用情报,如竞争对手使用的信息系统、性能、型号、数据库能力、网络通讯能力等。只有对竞争对手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进行分析后才能做出战略决策。因此,推进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就是推进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增强其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互联技术为推动的跨越时空界限的商业领域的革命。它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商务交易方式,以其高效、低成本、高收益、全球化等特点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电子商务作为新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手段、基础和保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企业就不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就不能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措施
1.选择适合企业的通用管理软件。目前市场上相对成熟的管理类软件大都是为大中型企业设计的,其系统模块的复杂度较高,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的产品。因此针对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管具有快速实施的特点产品。同时要考虑到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金相对有限,因此他们在IT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上相对其他企业较慢,所以一方面要求针对他们的产品要在价格上更具合理性,同时在技术上要更着重考虑选择标准化的方向。无锡奔达密封件厂曾是一家镇办的养奶牛厂,亏损近百万。1994年,奔达与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之一的一汽挂上了钩,定点配套生产车用密封件。2003年年初,奔达开始在市场上寻求适合自己的ERP产品。他们选择了金蝶k/3ERP,开始逐步实现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在财务、销售、物料和生产四个环节开始运行ERP系统后,奔达实现了产品研发周期缩短.采购营销成本降低,整体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现在它发展成为“一汽”集团的成员企业,是东风汽车、“一汽”无锡柴油机厂、扬州柴油机厂、柳发股份、云内动力、全椒集油机总厂、洋马农机大中型企业的配套定点厂,跻身于行业领先者之列。
2.系统的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农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以及企业的远景和目标来系统规划。明确信息化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企业的远景目标而制定相应的方案即从大处规划,设定目标。依据目前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能力有步骤地实施,即从小处实施。就内部而言,从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系统开始信息化,同时利用内部网络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企业利用计算机和企业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达到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电网工程;项目工程全过程管控;全生命周期细节要求;数据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工程资源优化配置
引言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承担着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电力工程建设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大,任务紧迫,环境复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对项目质量、工期、安全、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和手段,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工程建设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进行。信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企业农村电网工程项目规模小,但数量大,施工过程繁杂,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目标控制的难度大。如果管理上缺乏标准化的流程控制,势必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也迫在眉睫,管理信息化带来的运营规范化、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可以加强内控,优化资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加快建设具有坚强、智能特征的结构合理、技术实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网为目标,进一步扩大电网改造面和供电覆盖面,着力解决县域电网薄弱问题,解决农村供电设施超载、过载、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用电。
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将初步建成以110千伏(66千伏)和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10千伏及380伏以下网络协调发展的农村电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73%;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45%;农村电网综合线损率平均达到6.5%以下,更好地满足农村各类客户的用电需求。
农村电网电力工程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对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实现有效的监控和调度。规范了项目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使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减少了风险。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保证了项目数据实时性、透明性、唯一性和准确性,为管理者提供了提供多层决策依据。
2 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
项目的建立基于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村电网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和智能化管控,强化农网工程项目规划、招标、概预算、计划、合同、进度、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管控。具体有以下创新点:
(1)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了管理工作高效、快捷、实时、方便。(2)实现工程项目规划、招标、概预算、计划、合同、进度、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有效的监控和调度(3)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使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减少风险。(4)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保证了项目数据实时性、透明性、唯一性和准确性,为管理者提供了提供多层决策依据。(5)自动预结算,竣工资料的自动形成,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项目建设重点内容
3.1 建立农村电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中规划、计划、立项、设计、预算、物资、合同、进度、质量、验收、结算、资料归档等工程管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工作全过程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
3.2 实现农村电网工程电子化、流程化管理
建立农村电网工程管控一体化电子流程,并形成开发性、可扩展的图形化流程配置平台,使得一体化流程和各环节子流程可灵活配置扩展。规范农村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使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减少风险。
3.3 形成数据横向集成、业务纵向贯通交互体系
农村电网工程管理与现有多个信息平台发生业务联系,相关工程数据、人员、经费、工程进度、图纸资料、设备信息等数据可从项目信息平台中获取,项目以SOA框架为基础提供数据接口平台,符合SG186信息系统工程规范,构建了能够与已经建设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横向集成,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业务纵向贯通的智能交互体系。
3.4 多样化统计分析为各级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项目通过收集自身管理的农网工程全过程各环节数据、各信息平台相关数据以及使用者提供的其他录入数据,形成工程周报、开工情况报表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报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报表、工程投资进度汇总表等多种报表,各阶段时间查询、工程进度查询、全过程进度情况一览等统计数据,为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农网工程管控支持,为工程管理辅助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的数据支撑。
4 项目难点及解决思路
本项目的难点主要是对现有农村电网工程管理业务的全面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合理、高效的解决方面。主要难点集中在业务分析,尤其是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提出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成情况下的农网工程管控新局面和工程管控全过程电子流程的构建两方面。
4.1 农村电网工程管理业务全面理解和信息化建设
农网改造,是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时尤其明显。国家电网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等中心工作,进一步扩大电网改造面和供电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用电。随着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逐步开展,农村电网工程管理业务也有了新的调整,项目的良好建设应用离不开对业务的全面理解,我公司将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构架,充实业务梳理分析能力,将新形势下的农网工程管理业务吃透、摸准,并将业务管理内容信息化、坐实项目前期调研及需求分析,及时开会研讨业务方向及信息化建设内容,保障项目业务无偏差、信息管理合理、高效。
4.2 工程管控全过程电子流程平台的构建
工程管控全过程各环节的准确掌握和管控是项目研发的另一个难点,项目全过程的合理控制、流转、各环节子流程的时效管控、工作内容智能分析预警、工程投资情况自动汇总预决算等要点需充分体现。项目将通过构建开放性、可扩展和图形配置的电自流程平台实现对全过程的信息化管控。
1.员工信息技术程度低,导致项目实施难度高。
如前所述,农业企业因受制于往前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管理模式,具体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子公司经理的信息化技能严重欠缺,且年龄偏大。知识转移的工作量困难较大,信息化技能培训的难度较高。
2.信息化建设项目员工参与度低。
农业产业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企业中存在一定的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等文化习惯,也导致企业员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意愿较低。
二、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化项目内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
(1)因农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导致进度受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因需求分析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①需求提出的局限性。由于负责人职位问题,很少能够熟知全局业务运作,所提出的需求的完整性因人而异。②需求描述的复杂性。需求的完整描述不仅面面俱到,内部的关联性很强,错综复杂。③需求审查的随意性。面对如此繁杂的需求分析与描述举行的需求评审,并不能对需求描述作深入细致的分析。(2)低估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2.组织保障体系对进度的影响。
(1)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否则,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
(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
(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关键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引言
电子商务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见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商贸活动,从而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以及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企业也搭上了网络快车,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这种运作模式,从而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使农业企业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以此来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影响
1.改变经营管理模式
在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企业就应该对自身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重组,将物流以及资金流代替以往的信息流,从而快速实现生产流程、供应链、资金、客户关系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完全创新,使企业运营满足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要求,从而促进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
2.提升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关系到农业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以及服务,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使其快速树立企业形象、进一步拓宽产品的销售途径,从而不断挖掘潜在客户、改善客户服务水平,以此来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此外,应用电子商务还可以使农业企业的资本、贸易以及劳务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更加适应网络发展的经济特征,使企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环境中,使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3.促进农业企业信息化
农业企业要想有效应用电子商务模式,首先就需要有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以及高效的信息技术建设。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实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农业企业总体的信息化程度。在应用电子商务时,农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将自己与客户、银行、税务、工商、以及配送中心等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各方的协调配合下,有效的开展相关商务活动。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支撑[1]。
二、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影响因素
1.潜在收益
在采用电子商务这种运作方式的时候,农业企业的潜在收益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第一个是帮助农业企业快速成长,从而使企业的的经济利润不断增加;第二个是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这样就会使企业更具灵活性;第三是利用网络销售进一步减少库存,以此来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以及服务,使企业形象不嗵嵘。由此可见,这些潜在收益不仅能够使农村企业更加顺畅的运营,还可以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以往在应用电子商务时,农业企业的收益也只是在潜在收益这方面,由于电子商务需要资本的投入,因此就使得这种运营具有风险性,因此,农业企业在采用电子商务这种运作模式时,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以及相关市场发展环境和趋势,考虑采用有网站的模式还是无网站的模式,从而使预期的潜在收益不断提高,促进农业企业不断发展[2]。
2.行业竞争压力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压力对于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采用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相关学者也说过,企业在面对领先企业、供应者以及消费者三方施加压力时就会进行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以此来追赶领先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农业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会采用电子商务这种运营模式。此外,这些压力还有可能来源于相关的产业政策,或者是行业的领先者、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等等。在市场的运行中,行业间的竞争压力越大,政府对于产业支持的力度就会越大,因此农业企业就会更加倾向于电子商务[3]。
3.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在农业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运营时,其网站上就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全面的信息服务,比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售后服务、产品查询、企业动向、企业会员服务、行业新闻、技术服务等等,由此可见,双向的信息只有集中流向信息集散地,才可以使交易的主体进行有效的互相选择,从而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利,对农业企业以及消费者都有很大的帮助。
4.服务的便捷性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农业企业所提供消费主要包括:民意调查、在线咨询、网上采购招标、经销商网上销售、BBS论坛等等,这些服务都具有统一的特点,那就是反映快速,可以满足个性化服务的基本需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并以此来使企业服务更具便捷性,不仅使企业的产品销售更加高效,还使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购买到心仪产品。
5.交易的安全性
农业企业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身份的真实性、交易过程的保密程度、交易双方的诚信、交易商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的质量、配送的方式、交易纠纷、以及网上欺诈的情况都是农业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尽可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农业企业的企业形象以及经济效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潜在收益、行业竞争压力、信息获取、企业服务等等。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体,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需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具备完善的商业技能。并且成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相关农业企业就应该找到确切的盈利模式,从而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一蕾,薛万欣,杨春雨,苏勇.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8:4898-4900.
[关键词]西部;农业;信息化;协同电子商务;.NET
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是“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实现现代化”,而信息化的推进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实施和农户的参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西部农业和农民受到的冲击会更大西部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既要考虑国内特点,也要考虑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力无论是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还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引言
简言之,协同电子商务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用以Internet等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通过改变业务活动的模式在企业群各业务单元的供应链内及跨业务单元的供应链间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和实现实体资产的互补,并建立有利于企业群的各业务单元间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新型组织,最终通过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实现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而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创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协同商务思想的提出以及相应的发展,主要是来源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企业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能力来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思想成功地应用协同商务,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协同商务链
协同电子商务具备两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群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电子化,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充分利用企业群中的实体资产创造互补效应,即互补电子商务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打破组织间影响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障碍,激活企业群的隐性资产,引发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即创造企业群的协同效应,这也是协同电子商务的最重要的目的和本质协同电子商务的本质是由于技术的进步而打破了原来组织间的障碍,大大降低了企业群实现协同创建协同效应的组织成本,因而使企业群能够实现真正的协同,创建企业群的竞争优势新的技术条件为企业群创造了更多的协同机会,并为实现协同提供了网络环境及技术的支撑并且由于降低了组织成本中的共享协调成本,降低了协同效应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由于组织成本过大而无法实现的机会在新技术条件下变得更容易了因而,实现了协同电子商务的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并不能使企业建立起长久的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实现或者部分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的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才能真正地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使企业的核心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仿效和替代,为企业创建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
信息是基础,技术是手段,电子商务则是终极目标面对我国西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交易手段落后,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较低等现状,利用先进网络开发技术为农业行业客户提供农业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并根据行业客户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将成为推进我国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构筑西部农产品流通新战略的重中之重
按现有的农业结构,主要的层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集中调控和协调,各地生产资料部门的销售分发渠道,基层组织的统一代办和服务,农产品的储存基地,农产品的运输和农业人员的最终生产等如果加上进出口业务,还会涉及外贸部门的管理,大型的运输系统和仓储系统,涉外经济的相关部门协作等在农业应用信息平台上实施电子商务,从单纯地提供信息到大环境成熟的条件下,实现面向终端客户的商务服务,对改善我国西部农业价值链和提高西部农业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是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方面,随着Framework下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即WebService(Web服务)的推出,Web服务能够为多个应用程序而不仅仅是浏览器提供数据,并通过外置数据以允许其他的客户机使用在同样的端口和传输层都起作用的标准协议(如HTTP)来执行操作将Web服务定位于基于开放的标准,能够用于任何平台,使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拥有作为跨平台和跨供应商的集成技术的潜力,实现Web服务和Web服务构架后,农业企业及用户就可以利用Internet上许多现有技术另外,利用.NET框架的安全系统和配置系统协同工作,还能有力地遏止运行不安全代码的可能性,并大幅度减少了“DLLHell”对应用程序进行配置时所面临的风险
因此,利用.NET技术开发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可以参考如图1所示的功能结构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农业行业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内部协同办公平台提供人事文档项目产品客户财务等一体化管理功能
2.外部农业电子商务网包括:采购网(招投标)和销售网(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外部资源可以通过外网与内部的员工进行协同工作
3.与行业性农业网站进行对接和集成
4.外网(公众门户)实现局域网与Internet的联入,以便获得世界上有关农业科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动态实现农业企业的自我宣传同时供应商和客户都能登入系统进行电子化交易和信息查询
5.全套电子商务套件:
(1)进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收购合同开票以及有关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功能
(2)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销售开票结算以及客户档案管理和相关的查询及统计等功能
(3)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入库/出库管理库存台账管理盘盈盘亏报废等处理,以及相关的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
(4)统计分析系统主要完成对有关职能部门要求的各类农产品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以及农业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费用统计财务状况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报表工作,并加以分析
(5)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农业企业积累分享利用和创新各种知识和经验,完成农业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6)办公自动化系统帮助农业企业完成内部办公的自动化和电子化,例如:各种公文管理各种会议管理各种任务的布置各种办公流程的管理各种资产的管理等
(7)查询系统提供各种查询和各类分析报表处理
三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与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重大意义
1.西部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在比较优势战略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平台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内外的市场营销信息科技信息,而且有关国内外农业政策及其变化的信息,甚至WTO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及其前景的信息,都对西部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
2.提高西部农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西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西部农产品价格竞争力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客户信誉竞争力三方面复合而成的,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农业投入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国内外农业政策导向的信息更有利于西部农民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2)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变化的信息是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内容之一当西部农业生产者能够从网络上便捷地得到有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信息,并以质量标准来规划西部农业生产时,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无疑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信誉竞争力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讲究诚信的经济对讲信誉和市场影响大的客户进行介绍,并提供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是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重要功能之一
(4)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而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从最终来源看,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离不开西部农业技术进步和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撑西部农民渴望高新技术,但对于经营规模小收入水平不高的小农户来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往往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农业高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前景获取途径技术咨询方式均是完善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构成内容,因此,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利于缩小农业高新技术供给者同农业高新技术的需求者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户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降低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推动西部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3.降低西部农业风险的需要西部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对西部农业的不利影响从市场风险看,西部农业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部农业信息不充分而引起的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所造成的西部农民可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投资和生产决策越准确,市场风险就越小因此,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有利于降低西部农业的市场风险
4.政府支持和保护西部农业的需要诸多的数字反映出“西部等于贫困”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整体实力较弱,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东南沿海,对西部采取的是扶贫性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西部正从大面积的贫困中走出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切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虽然受到了WTO农业协议的约束,但政府对西部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仍有很大的空间政府支持和保护西部农业的目标是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西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政府对西部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必须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农业形势,提高有限的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政府对西部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离不开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支持
四加强西部农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西部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外部性强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具有公共产品等诸多特点,为了尽快完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特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由于收集和处理市场信息的一次性投资很大,而一旦得到信息又可以以供给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让众多的农户和企业分享,农业信息的这一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国内国外已有的经验看,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立法和增加投资,建立和完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框架,带动社会力量参加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政府支持和参与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因不会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产生直接的扭曲作用,属于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范围,因而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不存在发挥作用空间约束的问题
2.通过政策优惠推动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西部企业自己的网站,融入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让西部企业网站成为社会了解西部的窗口和西部农业向社会推介自身的桥梁;二是建立和完善西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前者是西部企业对社会整个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重要贡献,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社会效应,因此,国家应对西部企业网站建设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后者属于西部企业的私人产品,是西部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而无须国家干预
3.大力发展西部农村教育,提高西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西部地区的状况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将是西部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因此,西部农业信息化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如何推动西部农户农业经营的信息化由于西部农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在西部农业领域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因而,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能否充分发挥效益,西部农业信息化能否获得最终成功将取决于西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大力整合新兴信息媒体和传统信息媒体Internet技术出现以前,我国西部农业信息服务主要依赖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随着IT技术的发展,Internet等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并开始向西部农村延伸在此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在充分开发利用新兴媒体的同时,整合传统的西部农业信息媒体,利用.NET技术建立完善高效安全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并通过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为西部农业搭建一个现代电子化运作平台,不断提升西部农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西部开发课题组.中国西部大开发指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2]林榕航.电子商务学系列教材——电子商务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刘.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3系统技术综合化。现有的专家系统在建模中多利用简单的数学回归模型,这种模型一般只考虑部分因素,而作物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建模时应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随机模拟等多种技术的研究日趋成熟,将这些技术用于专家系统必然会增加其处理功能。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人类专家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很难找出其规律,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知识工程师解决问题。
3.4系统应用网络化。进一步提高农业专家系统的智能化和本土化程度,通过网络传送走向田间将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无疑可以弥补我国农业的分散与闭塞弱势。光纤化和宽带化的国家网络建设,为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因此,未来农业专家系统在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网络化、数据共享问题。能够成功地在网上运行的系统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性,符合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要求[12,13]。
3.5系统面向多层次设计。专家系统服务的对象并不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对象要求获取信息的复杂程度不同,所操作的专家系统和输出的内容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开发不同层次的专家系统(如面向灌溉管理专业人员、农村技术人员、农户的灌溉专家系统)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14]。
3.6系统开发市场化。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因此农业专家系统的建造不应忽视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既能满足我国需求也能适宜国际需求的农业专家系统是必要的[12,13]。
3.7创造良好的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包括上网)虽然初显端倪,但由于资金、条件和培训对象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推广和普及计算机依然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显不足,从而也影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更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此,必须从计算机技术培训人手,传播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并进一步在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体系中,减少农村缺乏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及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重大障碍,改善农民的上网条件。另外,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之一,只有农业企业积极使用农业专家系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才能提供全球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开拓潜在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向实务。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特点,我国大部分企业分散经营,环境闭塞,信息不灵,传递不便,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而在市场经济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企业信息化能使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内外部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最终使农业专家系统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5]。 4结束语
农业专家系统在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说,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用到专家系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各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提出,建设农业专家系统将成为加快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积极动力。鉴于农业专家系统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可以预料,一个以农业专家系统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将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将成为我国2l世纪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美)JosephC.Giarratano,GaryD.Riley印鉴,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熊范纶.农业专家系统及开发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27
[3]熊范纶.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92.13(2):123-126
[4]吴玺,谭宏,夏建国,邓建良。试论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计算机与农业,2000,(8),1-4
[5]李军,邹志荣,程瑞锋,白福萍.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园艺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陕西农业科学,2002(11),22-24.
[6]柴萍,张保军,汪志农.农业专家系统在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2.(2)
[7]高明亮,王雪珍,吴顺章.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88-90
[8]刘莉,宣洋,李绍稳,房文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预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农业,2003.(5):11-14
[9]张文龙,周静,戴保威.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种子,2004.23(10):
[10]马文杰,贺立源.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4):343-346
[11]杨国强,王双喜,杜伟.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93):303-306
[12]周贤君,邹冬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4.11,12-15
[13]黄贵平,杨林,任明见,张庆勤.专家系统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种子,2003.(1),54-57
4月18日,记者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会议上获悉,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有162个企业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全国农垦可追溯种植业产品规模达到370多万亩,可追溯养殖业产品规模达到3649万只(头)、产量达到26万吨;追溯范围已覆盖谷物、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共带动周边48万户农民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据农业部对近300个追溯项目建设单位和创建单位的可追溯产品抽检显示,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5%,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李伟国在讲话时说,农产品质量追溯是农垦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新亮点,也是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的一个新窗口。搞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实选择,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效途径。
李伟国指出,“十二五”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和“菜篮子”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一年。全国农垦系统要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的高度着眼,切实增强做好追溯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始终绷紧质量管理这根弦,运用好可追溯管理理念,按照巩固现有成果、完善追溯制度、扩大追溯规模、提升建设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发挥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会议提出了2012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一是切实巩固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成果。现有的162个项目建设单位要自觉、持续、规范地开展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工作,已完成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的41个企业,要进一步把质量追溯作为提升企业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推动企业向高效、信息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二是继续完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体系。在优化和完善追溯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同时,着力完善企业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强化投入品管理、生产记录档案等基础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生产技术控制点及关键性技术措施,使之更加切合生产实际。三是努力扩大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规模。以肉、菜、果、水产等“菜篮子”产品和米、面、豆等“米袋子”产品为核心,确保顺利完成今年54个新建项目和117个新增创建单位的建设任务;探索在乳制品、葡萄酒及其他一些工艺流程相对复杂的加工品行业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吸纳更多生产规模大、产品知名度高的企业加入;积极动员没有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垦区开展创建活动,使更多的垦区、企业加入到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来。四是全面提升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水平。跟踪新技术,开展追溯信息技术创新;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监测、企业质量管理与追溯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组织多层次培训和人才培养,夯实追溯工作人才基础,强化人才支撑。五是有效扩大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社会影响力。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打造农垦追溯产品信用品牌,营造有利于持续、深入开展质量追溯建设的社会氛围和市场机制,有效促进追溯产品综合效益提升。六是充分发挥农垦追溯工作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试点带动更多地方农业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为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推介一批生产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质量高的项目建设单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农业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把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平台,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发挥农垦的表率作用。 (本刊综合)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 信息化
当今世界的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已经来临,这种新的时代改变着企业的管理模式、物质生产的组织方式甚至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经济的增长更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传播和,因而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成分,其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决定组织成功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的来临,直接导致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很多学者都提出我们应该调整原有的管理方式,走进全新的知识管理。
1 知识管理的内涵
1.1 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的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美国的维娜·艾利则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而巴斯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为增强组织绩效而创造、获取、使用知识的过程。”奎达斯等则把知识管理看作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求,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在这里,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为主导的各种先进知识对企业内部人员及运营中的全过程所运用到的技术实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使得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运转,在市场竞争中居有利地位。
1.2 知识管理的目标
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通过知识的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掌握并应用知识;通过旧知识的理解能够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除在内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从外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企业知识面;确保知识能够实际运用到企业的生产技术中,实际的发挥成效;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1.3 知识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呈现如下的特点。
1.3.1 更加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的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使员工能够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1.3.2 更加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
知识经济管理中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把企业看成是“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和自学成才,发挥知识团队的整合效益。
1.3.3 更加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
这种精神激励不只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还有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即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进而发挥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
1.3.4 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
同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知识管理需要有新型的领导方式,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领导的机会。领导阶层要不断学习,扩展成员的能力。未来的领导应该是集体领导,每一位员工都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献策,都成为管理者。要集中员工的智慧,统一员工的行动,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2 企业知识管理中有主要问题
2.1 处于经济时代的我国经济,制约着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
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创新和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在农业企业中实现知识管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国内外许多知识管理的事例表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除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各方面的正确决策,更在于全民的知识水平。我国经济目前还处于工业经济的中期,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含量还比较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虽然在企业当中存在,但是没能成为企业的主流,也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没有压力就没动力,这种经济现状,导致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在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企业知识管理也就缺乏原动力。
2.2 企业自身对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主要关心如何维持或是夸大企业的现有规模,对有形资产比较重视,对知识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则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资本的理解不太清晰,未能理解其内涵;对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缺乏明确的理解,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的联系。而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作为创造、应用知识和掌握知识技术的载体——员工在增强企业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的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知识作为生产力要素开始融入到产品和生产技术过程中,并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根基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企业要能在知识经济浪潮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只重视有形资产的传统认识,把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本来运营和管理。
2.3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企业信息化是知识管理的物质基础, 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前提,这是因为在知识管理中我们需要一个更快、更有效传递知识的空间。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体现出非常的不平衡:企业的中间技术核心层,如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机管理,但是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信息化的结构未搭建起来,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
2.4 信任危机
信任是实现知识交流、共享与应用的前提,只有建立起了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体系,才能建立知识的良性循环,减少知识共享中利己主义的出现。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由于缺乏信任而知识共享的问题。
2.5 知识管理高级人才匮乏,知识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知识的主体是人,管理知识的主体也是人,知识管理人才是企业能够成功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中国,知识管理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知识管理人才还不多,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系统也还不够完善。因此,企业需要着力培养自己的知识管理人才,学习相关理论。
3 企业知识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运用知识管理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3.1.1 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
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而所产生的效益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同时往往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容易导致管理者缺乏信心。因此,实施知识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企业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和一贯的支持。
3.1.2 企业要全面理解知识管理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不仅是在管理模式上的突破,更要以此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而企业不能盲目的追风,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正成为商业日程中的一部分,组织要有知识管理的商业动机,保证知识管理与具体的商业过程是匹配的。在开始一个知识管理实践时,首先要客观的评估企业的战略力量、弱点以及目标,目的就是要找出知识管理会在什么地方产生出大的影响。
3.1.3 文化与自我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理念所在,是员工应遵循的。作为一个知识型组织,它的企业文化应强调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机制,构造知识交流的氛围,倡导知识分享的精神,依靠在员工之间及员工与公司之间建立信任的氛围来鼓励员工共享知识。
3.2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对策
3.2.1 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组织制度,设立知识主管
知识主管的出现是知识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职位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最大的收益,激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因而企业在设立知识主管时不应将知识管理视为信息管理的延伸,以免以知识主管完全取代信息主管。要把知识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开发,而不是置于知识共享、创新和增值上。
3.2.2 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制度
建立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学习、创新和共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励制度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大多数的企业都注重物质激励,却忽视了精神激励,这是不可取的。企业一定要两者相结合地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创新。
3.2.3 实现企业信息化
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当人们互相交流时,知识得到发展;当知识不为人们所运用时,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物质基础,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企业内部及其他快捷方式,用来作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交流信息、共享知识、合作创新的媒介。如施乐公司就曾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知识地平线”的企业内部网络,用以共享知识、信息、搜集知识、学习培训等。除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网外,企业还应将内部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源。
3.2.4 营造一个创造并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互相信任尤其重要。那些在知识管理方面做出成就的企业,通常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这种工作环境的制造:①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让员工通过学习交流会、头脑风暴会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②定期培训。定期培训除有利于营造环境外,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使员工及时获得本行业的最新信息。③积极收集外部信息。外部环境的变化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收集外部信息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这些信息包括:政策信息、经济信息、信息、文化信息、信息、环境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消费者反馈信息等。④建立企业知识库,进行开放式管理。知识库作为知识的集合,有利于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集中管理,避免由于知识分布零散而降低知识管理的效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有利于知识的存储、分类、搜索,可以提高知识使用的效率,知识库的建立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3.2.5 重视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人是知识创新及知识的主体,知识管理离不开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缺乏人才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引进、储备、培养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美国吉利剃须刀公司把40%的时间用于物色优秀人才,除引进优秀人才外,企业还注意培训现有员工,使他们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以便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本降到最小,使知识管理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用。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4 结语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以信息化带动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不实施知识管理就缺乏竞争力。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并实现知识管理将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企业在市场中拥有立足之地的根本。
1 陈先来,杜方冬,李后卿.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J].现代情报,2002(7)
2 李华伟,董效应,左美云等. 知识管理的与实践[M].北京: 华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