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医药物流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物流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药物流体系

第1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医药物流;制约因素;发展

近年来, 欧美的不少医药企业意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加强了物流在药品渠道中的应用,使得药品流通费用大幅度下降,渠道效率得以提高。而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制约和影响了药品物流的发展。物流是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重要桥梁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现代物流体系对加快医药物流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们对药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医药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多的医药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开展了配套物流设施的建设。

1.2我国医药物流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态势

长期以来国内医药企业重生产轻物流,往往忽略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这大大增加了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入世后,我国医疗器械和药品平均关税率明显下降并将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医药服务的市场。外商可在我国从事医药商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医药流通市场开放给国内医药物流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2.我国医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流通企业的规模效应体现在成本固定的条件下,所经营的商品越多,平均每个商品所负担的成本就越少。但我国从事药品流通的企业偏多且小,现有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意识,物流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这就造成了药品流通企业业务量明显不足,难以形成规模致使流通成本过高。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在物流中心建设中均以单个企业为主体,呈现分布点多、投资大的状况,且物流能力设计规模往往是企业现有物流业务规模的3到5倍,致使先进物流设施“吃不饱”,有些医药物流中心每天仅工作2到3小时,闲置时间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2政策不协调

国家制定药品监管政策是以药品的性质为依据的,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的性质和运作特点,因此政策层面与物流技术层面的不协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医药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如工商、税务部门在医药物流发展方面的政策与药监部门不配套。药监部门为促进医药物流发展,鼓励医药连锁、跨区域经营以及对异地所属连锁门店进行统一管理和配送。但工商、税务部门要求同一法人主体在同一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店全部按子公司管理, 分别交纳税费,而不能由连锁公司统一对外缴纳,这种政策无疑加大了医药物流的运作成本,阻碍了医药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制约了医药物流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

2.3尚未实现信息化

现代的物流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信息化预测未来,“为定单而采购,消灭库存”,通过减少库存,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是现代物流管理与传统经营方式的根本区别。虽然《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对药品流通企业需要具备的独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房等也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但是仅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由于很难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相互间不能形成网络互联,医药供应链的上中下游企业间信息无法共享,物流活动也无法有效衔接,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2.4医药物流企业管理人才的问题

据统计, 国内已达到218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已经突破250所。据统计,50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中职院校突破了1000所。目前从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学生,物流专业在校生大概在50万人左右, 专任物流教师3万多人。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医药企业需要的是既具备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又具有医药知识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形成。

3.医药物流发展的建议

3.1实现规模化经营

现代化的医药物流管理客观上要求企业业务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可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可以通过专业化运作、集中采购获得规模经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刚刚起步,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国内大型医药批发企业具备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能力,在原来物流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最具可行性。这需要欲从事第三方医药物流的批发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充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与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紧跟市场节奏,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提高服务水准。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前提下向其它医药公司提供物流服务。

3.2国家政策的宏观保证

要发展医药物流, 必须从宏观上建设与培育医药物流市场,并使这一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维护医药物流的正常发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医药物流市场在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建立严格的医药物流市场的准入制度,控制恶性竞争。同时,应充分利用好国债资金、国际资金,加大发展医药物流的投资。

3.3提高医药流通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医药流通企业能否成功扩张、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的最基本支持。作为联系医药产业整个产业链的纽带,医药物流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以便依靠其强大的信息系统与医院、零售网点、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帮助供应商、医院、零售商供货、存货,提供服务。物流信息处理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物流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基础,它使物流企业能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物流信息, 进行科学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施最优化物流方案,并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使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同步运作、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但企业要加大投入,而且政府也要努力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和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使之发挥广泛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3.4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知识和观念的载体。目前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硬件和软件的引进,从而导致如今医药物流业出现的诸多误区,因此要结合我国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熟悉有关法律知识和医药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医药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推进医药物流人才的队伍建设,更新人们的观念和认识,使医药物流业建设走出误区。一方面, 高等医药院校可增设药品物流管理课程,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精通物流技术的人才,只有大力培养药品物流专业人才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才能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医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信息系统、技术和管理,以至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詹学锋,龚时薇.对我国医药物流管理发展的几点思考[J].医药导报,2007(1).

第2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流通 信息平台

一、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供应体系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药品流通中已经被广为使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成为医药贸易的趋势所在。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既是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医药企业应对国内外竞争的必然选择。医药电子商务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网络应用平台, 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医药电子商务主要包括B2B、B2C 和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

从首届“互联网药品信息与交易服务高峰论坛”透露的信息:截止2007 年6 月18 日,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总共1178 家,占申请企业数的50.09 % ,其中经营性385 家,非经营性793 家;截止2007 年6 月26 日,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有9 家,其中第三方平台5 家,B2C 经营模式4 家(只能经营OTC),而B2B 经营模式目前还没有企业获得证书。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很多文献在谈医药B2B 模式,实际上当前我国所谓的B2B 是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B2B 模式。我国医药网站还停留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医药信息的与获取、药品价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这两个较低层次上,鲜有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 (一般认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也即通过互联网完成从药品信息和获取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全过程。达到覆盖医药行业的招标、信息咨询、招商、批发流通等一系列环节),也没有成熟的基于第三方的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

二、医药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供应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安全问题、支付问题、配送问题等。结合医药卫生的行业特点, 目前医药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基础条件差, 投资不足

国内因特网用户仅有多1000多万,普及率仅为0.21%,商用计算机联网普及率低, 不足10%。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当前投人到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资金还不充足。

2.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意义和内涵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网络信息化技术普及率不高,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不了解甚至误解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在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时, 网络运营商必须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成为真正的赢家, 只有这样医药电子商务才能生存。

3.我国医药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电子商务应用层次低。虽然我国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的流通贸易如B2B 模式,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我国医药网站还停留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医药信息的与获取、药品价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这两个较低层次上,鲜有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一般认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也即通过互联网完成从药品信息和获取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全过程。达到覆盖医药行业的招标、信息咨询、招商、批发流通等一系列环节,我国的电子商务系统由于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等因素导致交易双方“网上谈判,网下付款”,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割裂,在流通领域,表现为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由于具有全国性覆盖网络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没有形成,导致资金流与物流割裂。

三、对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保障体系中作用的探讨

从医药流通体制的角度出发,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地途径之一是,截断医药之间内在的利益链条,实行医药分家。即在医院信息系统和制药企业信息系统之间搭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共享的医药流通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市场化的导向,将药品流通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提高监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寻租机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达到流程信息化、程序透明化、监管公开化。当然,为了防止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结成利益同盟,我们可以引入第三方机制,即在已有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监督平台,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医疗保障部门或其他部门组成。两个信息平台依托的是一个大型的公共数据库。其数据架构如图示 :

第三方医药信息平台构建的基本设想是:在吸收当前各种模式和推进“两个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流程再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同行政机关和药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虚拟的电子商务市场) 的建设,使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与交易关联各方相连,成为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构建新型医药流通体制,从而改善药品供应链的现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其基本流程图如下:

平台可以将市场交易主体(原料企业、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分销企业、医院、制剂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 、监督主体(卫生、药监、物价、保险、专家组和公众) 和服务主体(银行、运输、药检)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相统一,涵盖了电子商务大部分模式。鉴于目前我国众多医药企业处于电子商务初级层面,平台能满足医药电子商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第3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榄香烯,英文名Elemene,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分离而得。目前,榄香烯研究最多的是从我国温州特产植物温郁金(C·wehyuim.chen.tl.c.ling)根茎莪术的挥发油中提取分离。最早发现温莪术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是浙南地区的赤脚医生[1],20世纪70年代就应用莪术油黏药棉外塞阴道治疗宫颈癌、子宫糜烂疗效显著。后由大连医科所、上海肿瘤防治办等单位联合研究发现莪术油中抗肿瘤的主要成分是榄香烯。其中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α-榄香烯和γ-榄香烯。1993年大连金港制药厂研发提取榄香烯,并生产榄香烯乳注射液获国家二类新药批文,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榄香烯对多种肿瘤细胞作用明显,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NK细胞活性,提高淋巴因子IL-2的产生,而IL-2又有诱导原始NK细胞的增强分化和前体NK细胞分化成熟表现活性,激活的NK细胞增强其裂解靶细胞的能力。因此,从温郁金植物中提取的榄香烯抗癌作用除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以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榄香烯与化学抗癌药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靶向性,副作用少,不会杀伤正常细胞,反而能提高免疫力。临床上已应用的榄香烯乳注射液,具有很强的杀灭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据杨骅等[2]报道用于恶性胸水患者313例,有效率达77.6%,其中有120例复查胸水癌细胞,87例转阴,转阴率为72.5%;治疗恶性腹水患者171例,有效率达66.1%,治疗后49例复查腹水癌细胞,19例转阴,转阴率38.9%。近年榄香烯的抗癌作用已引起国内外的学者高度重视,试图在榄香烯乳注射液之后,研发出作用更强大、副作用更小、应用范围更广的新剂型。

从温郁金根茎中提取分离具有抗肿瘤成分榄香烯,要求高、难度大,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医药生物化工工程。从已公示的专利分离技术看,要么工艺复杂,要么添加溶剂,并且提取量极少。目前,真正投入生产的国内仅只一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现有的提取工艺不适应工业化生产,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榄香烯抗肿瘤制剂的推广应用;β-榄香烯的含量过低,其他杂质过多;其制剂在使用时仍存有不少缺陷,如剂型局限、注射时疼痛、静脉给药时易患脉管炎等。所以,我们选择从温郁金植物中提取分离提纯榄香烯作为研究课题,解决一次性投料多、接收量大、能适应工业化生产榄香烯原料药的难题。

1 从温郁金植物中提取分离

榄香烯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和技术路线针对目前国内外提取分离提纯温郁金植物有效成分相关工艺现状,通过研究分析、实验、比较,我们认为采用传统的水蒸气法蒸馏莪术挥发油工艺已相当成熟。虽然提取率比超临界CO2提取低,但所提取的莪术油澄明度好、成分稳定,经莪术油大输液制剂厂家使用后,反映非常好。而超临界CO2提取的莪术油提取率虽高,却会将大量杂质成分带出,油性黏稠、澄明度低。在精密分馏榄香烯过程中,由于杂质多,所析出的结晶也明显增多,无法从分馏头中排出,达不到分离纯化榄香烯的目的。通过反复实验,对选择精密分馏柱的大小、填充的料材、加热器的类型、温度、真空度、接收馏分的最佳程度以及操作程序、分析仪的选择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一条提取、分离、提纯得到的纯度达85%以上榄香烯活性成分的技术路线:第一步提取:取温郁金正根茎粉碎水蒸气法蒸馏油水分离莪术挥发油(图1)。第二步G-排式同步精密分馏:取莪术油(高真空加热)精图1 莪术油气相色谱图图2 一次分离的气相色谱图

密玻柱分馏(组分接收)得到平均纯度在55%以上的榄香烯(图2)。第三步精密提纯:取55%以上的榄香烯(高真空加热)精密玻柱分馏(组分接收)得到纯度在85%以上的榄香烯(图3)。根据技术路线第二步方法中的G-排式同步精馏装置,由多条玻柱组成,柱内填充金属环(理论塔板数未计)。本装置的关键技术是将多条玻柱串联,将分离系统、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冷却水系统集为一体,构成成套的精密分馏系统装置,能有效地分离提纯榄香烯,使榄香烯在莪术油中的含量从5%~6%分离提纯到85%~93%。且一次性投料5 000 ml,可得到合格榄香烯原料药200~250 ml,一次性反应时间在(10±2)h,提取率达到75%~90%。该装置的特点是一次性投料多,提取量大,达到工业化生产程度;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不添加任何溶剂。全程都在高真空状态下分离,环保无污染。本制备工艺还可以在轻质馏分的蒸馏液中和重质逆向回流液中精制提取植物天然香精、牦牛儿酮及莪术醇等。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综合利用莪术油中的多种植物源活性成分,更大限度地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2 成果

主要技术指标(1)G-排式同步精馏装置结构定型。(2)一次分馏、二次精密提纯过程中的加温程序控制、柱温控制、真空度控制、接收馏分控制。(3)检测质量控制:应用气质联谱、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控制。严格按照本所自行制订的气相色谱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各馏分的榄香烯含量。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于2000年制订的榄香烯原料药WSI-(X-094)-2000部颁标准,β-、α-、γ-榄香烯的总和达到85%以上,其中β-榄香烯不得低于55%。而本所自行制订的标准,榄香烯总和不得低于85%,其中β-榄香烯不得低于70%。(4)设备、生产能力的经济指标:本成果的整套生产设备仅40万元,只需2~3名技术工人。一条生产线可年产榄香烯180 kg,莪术油30 000 kg,莪术醇150 kg,产值2 000多万元,人均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创利税1 300万元。3 成果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从植物中探索抗癌新药已是科学家们热衷的研究方向。因此,分离榄香烯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都非常巨大。植物抗癌药的最大优点就是毒副作用极少。如榄香烯还兼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说榄香烯是人类今后一个时期治疗肿瘤的首选药物。我们相信投资生物医药前景无限。榄香烯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预计今后的5~15年,国内外需求量可达5 000 kg以上。以本项目完成后实现产业化分析仅原料药这一块5年可实现产值3~4亿元,以后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制剂类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温郁金又是浙江省温州地区的地道中药材,只要本成果转为产业化,就能使几元钱1 kg的农产品有了市场。可以带动一百多个山区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温郁金又是常年宽叶绿色植物,适宜在山地溪边、路旁、砂地种植,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好植物,对生态环境也带来很大的好处。4 成果的进展状况2003年以来,我们一直从事温郁金提取物莪术挥发油的开发,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04年6月开始,我们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到榄香烯分离工艺的研究开发。在开发莪术挥发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发“G-排式同步”精馏装置。通过上百次的分离提纯,上千次的检测分析,终于在2005年3月份突破难关,第一次分离到含β-榄香烯纯度高达70%~85%以上的活性成分,榄香烯总和均达到85%~93%。《从温郁金中提取分离榄香烯抗癌原料药生产工艺》2005年10月26日获得专利公开并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并在2007年3月7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510049615.4。

参考文献

第4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医药;信息化;物流网络规划

一、 背景介绍

医药商品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及安全问题,医药物流因而具有一些其他行业物流所不具有的特点。不仅要要针对品种多,批量少的要求实现高效并准时的配送,减少差错率,还要对物流过程中各项信息进行追踪管理。我国现代商业医药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大型企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我国商业医药物流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参与医药物流的公司企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且多以小企业为主,所以从保障我国药品安全角度出发,国家对医药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现行的商业医药物流体系不能与企业日益扩大的业务规模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正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药品市场关于运输质量的竞争悄然兴起;针对近年来灾害频发,关于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成为当代物流一大发展趋势;传统的通过关系或人际的、宗派的的网络进行营销的手段也在越来越多被用来建设和维持盈利性客户关系。

二、问题分析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还处于在从部分信息化向全面信息化水平发展的阶段。根据2009年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企业对自身网站在企业宣传上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调查,拥有网站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6%,拥有邮箱的企业更是占到总数的80%。60%以上的企业有独立的信息技术部门。有专人对自身进行信息系统维护的企业达到总数的70%。有74%以上已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拥有企业内部网络,大约67.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仓储管理、运输管理、ERP、跟踪定位、信息查询、订单系统等系统进行全部集成或部分集成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67.8%,没有进行的的企业只有11.6%。

数据显示,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中,因为很多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造成信息不畅,流通渠道过长,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同时,大多数企业在拓展自身业务中,没有适应时代潮流,信息收集、传输以及信息分析模式固化,使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时不能快速反应,并且随着企业业务扩大,这种落后的模式反而会逐渐增加企业内耗,直接导致“规模不经济”。

从运输的质量和应急性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处于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发展阶段。从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到西南大旱、玉树以及舟曲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事实上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多数时候药品还是难于在第一时间送达现场,满足需要,原因就在于应急物流系统建设欠缺,物流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医药物流领域属于冷链物流领域。根据具体的药品的不同性质,以及重要性,准确性来衡量我国医药商业物流企业的运输,还有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设备不足。应急物流强调调运的及时有效,强调整个冷链的无缝衔接,但我国能够用于野外应急条件下的冷藏设备不足;冷藏保温汽车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美国占1%,英国占2.6%,德国更是达到3%。

第二、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虽有冷链物流方面的标准,但对应急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够明显。如应急物资包装与标识尚处于空白阶段,应当加以完善,既要满足冷链运输的要求,又能降低投送中的损毁率,并可能提高投送中的拣获率。

第三、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冷链物流基础优于农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生鲜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集中地区优于其他地区。

由此可见,社会对医药企业物流水平的要求与实际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为应对近年来气候异常、地质结构变动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医药物流水平是大势所趋。

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说,每个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了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但在用传统观念经营的企业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一客观事实,建立良好的、持久的客户关系,让客户体验个性化的服务是十分困难的。比如企业难以保证自身的售后服务使大多数消费者满意;销售人员所掌控的消费者的信息很难完全共享;同时,由于工作流程设计不恰当使得一些重要客户的信息在企业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使用,使得客户信息丢失的风险加剧。更重要的是,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低,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较少,使得他们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很难有统一标准,这会加剧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这些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否则企业如果只重视眼前利润,虽在短期可以获得巨大收益,但却牺牲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会得不偿失。

三、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医药商业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随着企业间并购、合作等方式的频繁进行,其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出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经营的趋势。为适应这些变化,企业配送中心的数量也在增长。同时在运输质量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应该在提高信息化、运输的准确度与质量、逐步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上下足功夫。另外,企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而且实际资源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构建中国的商业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平台与应急性系统,是将来商业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企业应在信息化、应急性与运输质量,完善客户关系三方面努力。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医药商业物流企业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上面的分析也可看出,中国医药物流实现了部分信息化,但信息集中程度不强,在具体运营中的的具体环节上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还处于薄弱环节,因此,针对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要从数据的集中部署和实现自动识别技术与信息系统的组合两方面入手。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条件实现数据的集中架构部署,以较低的成本对企业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具体做法是将所有数据集中于企业总部服务器,企业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或其他方式直接向企业总部的服务器进行具体信息查询。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S、A/S技术等加快企业的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使得企业对自身产品都能有着详细的了解,并通过信息的快速分析,掌握市场主动权。

在现代医药商业的物流领域中,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对自动识别技术和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对其提高管理水平会产生巨大的效果。这种整合不单单是技术上的整合,还是企业运作流程上的整合。在收货、验收、入库、分拣、集货、盘点、出货和退货处理各个环节进行条码化改造将提高整个作业的效率,缩短了各个作业环节的时间。此外,这项技术可以为企业服务的门店提供优化收货管理的解决方案。条形码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客户化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双方技术、观点融合、互动和合作的过程。同时,在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第三波技术浪潮中,RFID技术的引入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比如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实时监控库存和分拣情况等。虽然RFID技术的应用还没有一个切实的投资回报模型,但这种技术的应用趋势应是逐步发展的。在未来,这种交互式的运营和信息收集模式会成为现代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与运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看出,商业医药物流企业在初步实现信息化的进程后,要把自身运营的各个环节逐步细化、信息化、标准化,从而打造真正的信息化医药物流企业,对自身运营的产品实现全天的实时监控。企业不一定做大,但要做强,在实现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后应重点搭建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可以方便信息交流,而且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使得整个供应链更具有弹性,从而提高整体物流水平。所以构建信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从运输质量和应急性上来说,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一个完善的运输标准与较完备的运输体系。同时,国家也应把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运输质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

具体上来说,要从建立标准规范与出台政策法规、发展技术装备和合理布局三方面加以努力。

在提高医药物流的应急性和运输质量方面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就国情来看,政府应该占主导地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鼓励引导应急医药物流的健康发展,实现应急医药物流的法制化。健全组织机制,从纵向和横向加强沟通,提高组织效率。参照国际标准和我国物流企业的意见,尽快建立我国医药物流的运输标准。物资调配方面应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医药物流系统,并将物资集中管理。

针对医药的质量轻,产品包装较薄,体积较小而价值较大的特点,医药的运输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冷链物流,航空运输因其迅速,及时,安全的特点应成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我国航空业的逐渐发展,未来的航空运输会越来越方便。而对于航空运输的冷藏技术的研制现在应率先成为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医药运输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相信随着我国医药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的航空运输会逐步打开局面。对于医药原材料的大宗运输等,我国其他冷链运输方式(如冷藏车冷藏船等)也应不断发展,应一步实现技术改造,提高运输的质量。同时国家和企业应构建专门的应急医药物流部门,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国家应首先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医药物流企业合作,在全国各个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奠定我国医药物流应急体系的基础,促进东中西应急体系的交叉互补,并以系统的观点,逐步向中小企业开放,搭建我国政府主导的,广泛医药物流企业参与的医药物流平台,确保灾害发生时医药运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物流保障能力。

在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上,核心思想就是提供客户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并使客户保持忠诚,其中的关键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物流营销精英团队。因此,实现优秀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参与,同时,在实施客户管理中请专业的企业咨询管理师针对企业实际,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使之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药物流企业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够在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能够驾驭新技术,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的手段。

四、结论

制约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原因是信息化发展不足、运输的及时性和运输质量不高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不完善,企业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保证医药物流能满足紧急情况下对药品的需求,用应急性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同时将信息化带来的新技术用于提高医药运输的质量水平上,使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应急性以及运输的高质量相结合,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国家也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财政帮助,使医药物流网络真正覆盖到每一个需要它的人。

参考文献:

1.江宏.京卫树立中小医药企业物流建设典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

2.刘兆国.医药商业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

3.陶倩.应急物流标准畅想[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9).

4.张莹.医药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集中部署[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

5.现代物流与自动化识别技术融为一体[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

6.陈鸿.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结构与条码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龙江.物流成长于创新[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第5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医药渠道 营销管理 物流体系

一、药营销渠道概述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药品较为特殊,其销售渠道具有以下特点:(1)不存在零阶渠道。我国医药管理法有明确规定,药厂不能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患者,必须通过医药商业企业才能进行销售。这种销售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品销售成本,抬高了药价。(2)药品销售渠道行业门槛较高。任何药品销售企业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取GSP认证后才能进行药品销售。(3)药品销售限制较多。处方药需经过医师处方才可获取,特别是麻醉类、精神类药物。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销售渠道范围。

二、当前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通过各种政策扶持,为医药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医药营销渠道管理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营销渠道结构存在缺陷。从医药营销渠道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商,三者密切相关,环环相扣,是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主要构成。在医药营销过程中,商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能力的不足,让销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充,增加了药品生产企业所获得利润。但商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商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竞争,造成整体效益受到压缩,导致销售渠道过长。很多大型商下面还有次级。换句话说,药品到达患者手中时,需经过层层。这不仅让渠道成本有所增加,也加大了渠道管理难度。部分渠道成本费用变相为药价升高,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2)医药渠道范围相对较小。目前,我国医药渠道整体规模较小,覆盖能力有所不足,导致营销深度不够。上述情况给医药渠道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医药营销渠道的运行效率。(3)商品名混乱。部分医药企业过度强化产品商品名,导致药品通用名弱化,造成了“一药多名”现象日趋严重。这给医药市场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医药招标采购风气不正。实际招标过程中,部分医药营销企业会相互压价,造成低价投标,给市场规范运作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部分招标采取“暗箱操作”,收取高额投标费,增加了医药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完善医药营销渠道管理相关策略分析

(一)实施渠道战略设计

随着我国新医疗制度的出台,让医药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也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渠道建设是医药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未来成长。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可让医药企业营销渠道保持长期稳定性,为企业带来稳定盈利。渠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企业能够应对市场未来变化,尽可能发挥医药企业自身优势,使得企业本身始终保持竞争力。同时,渠道战略设计可赋予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特征性,使其不易被模仿,避免药品同质化问题。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将能够创造出一个高效率、高管理水平的营销渠道,让医药企业的核心力得以增强。

(二)加强渠道人员管理

首先,要对营销渠道成员进行合理筛选,通过综合考查,包括财务及偿付能力、公司管理能力、销售能力、产品情况及企业文化等要素,来筛选出理想的合作对象,以降低渠道运营成本,提升渠道利润。其次,要对渠道成员管理进行强化。建立专门的渠道成员档案,结合渠道成员所在地的经济环境及销售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级,以促进医药企业相关资源合理配置。对经销商进行动态化管理,通过进销存管理,保持合理的供货频率;通过定期销售分析,对产品流向、价格定位等进行全面把握;通过回款管理,促进回款速度,以降低贷款风险。此外,要加强渠道成员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可有效反映出渠道成员的销售能力,将实绩与定额进行对比,并实施奖惩制度,若实绩与定额差距较大,则要考虑是否更换渠道成员。

(三)完善物流体系

对医药物流体系进行完善,可促进渠道建设,对于降低渠道成本及提升利润具有重要的作用。医药企业可联合构建物流配送中心,并建立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共享,达成共赢。渠道成员对流通环节进行整合,以降低渠道内耗,共同来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渠道运行效率提升。同时,可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合作。借助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物流平台,以促进物流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将传统物流也与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得到新的商业途径,以提升合作成员的综合效益。

(四)提升管理技术

医药企业需提升管理技术,善于应用现代经营理念。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渠道运作效率提升。同时,医药企业应该建立专属内部网络、零售网路,对门店计算机网络进行完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扩充渠道覆盖范围,将医药渠道打造成一个信息化平台。

四、结语

加强医药营销渠道管理是促进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发展瓶颈期,很多医药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及同行竞争对手的考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医药市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并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通过实施渠道战略设计、加强渠道人员管理、完善物流体系并提升管理技术,以促进医药销售渠道高效率运行,让渠道管理更为规范化。基于营销渠道的升级,让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以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康,迟桂华.我国医药营销渠道模式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物流科技,2012,06.

[2]王健.医药营销渠道的构筑与管理[J].铜陵学院学报,2012,04.

第6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药品流通领域 问题 成本控制 方法 对策

一、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有着特殊的功能与规律,其根本作用是治病救人。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其配送、储存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及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部分需要冷藏,部分稳定性要求较为严格,同时也不乏时间要求较为紧迫的药品。这就要求在药品的储存、运输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与治疗效果,因此导致了药品流通成本较高的现象。

(二)药品流通价格问题

在我国,目前药品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而医药物流成本与药品的商业成本共同构成了药品的流通成本。药品的物流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物流成本相对更为复杂,究其原因,主要是隐性成本突出所致。近年来,随着卫生部医疗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入,药品毛利润不断降低,但其储运成本却并未随之降低,使之较前有了更为明显的增加,已达销售额的40%甚至更高。因此,如何能够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将对药物成本的降低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药品库存问题

药品的仓库存储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根据药品销售的稳定性,可将药品分为稳定性药品,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药物等;该类药品可由零售商或医院根据需求量的大小进行订货;而用于各种急性疾病、流行性疾病治疗的药物因受疾病流行、发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需求量浮动较大,常需零售商或医院拥有一定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多实行从“仓库”到“仓库”的物流模式,药品从生产商仓库发送至医药公司仓库,再从医药公司仓库发送至零售商或医院的药品仓库。也就是说,从药品生产源头的制药企业到药品流通企业及零售商与医院,各个流通环节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仓库,各仓库分别由各方管理,如此一来,便极大地提高了药品流通过程的成本,同时也造成了效率低下的弊端。

(四)药品流通环节繁多

药品的流通指的是从药品生产出来之后,自生产厂家运送至患者手中的过程。当前我国的药品流通渠道主要为三级批发,其通路较长、层次较多,整个流通过程呈金字塔形分布,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且在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相对较难实现,到流通的终端环节,医药企业对于药品成本的控制能力几乎丧失。在各个流通环节中,由于成本较高,且各级批发商均需从中获利,同时因顺加作价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存在,导致药品成本虚报、定价抬高等普遍存在。另外由于上述流通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现象,导致了医药企业与零售商或医疗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较少,从而强化了后者的垄断地位,医疗机构拥有处方权,同时拥有药品专卖权,加上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丧失了对药品的消费选择权,如此一来,流通高成本与医疗机构的利益驱动便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

二、药品流通领域成本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现阶段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仍在较大程度上采取以药养医的高药品价格机制,约有60%以上的药物需通过医疗机构向患者销售。流通过程中,目前多采取将采购、存储、分装、销售、配送等各项活动分割独立进行,且上述各项活动均具有各自的目标与计划,可能存在冲突,从而增加内耗,抬高成本。因此,要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实施过程管理势在必行。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实施配送,在上述活动中均由配送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整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传统的医药企业对于医药零售商及医疗机构的需求信息了解相对较少,基本处于信息孤岛,因此只能通过加大库存量来满足零售商及医疗机构的需求。从而造成流通资金周转较慢,流通过程隐性成本增加。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流通也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的信息实现网络共享,从而提高库存管理、采购、运输、订货及配送的工作效率,减少各环节仓库数量及药品库存量,从而减少因仓库建造与管理以及药品库存维护保养等所需费用,从而降低流通成本[7]。同时实施标准化药品编码,采用无纸化药品仓储、配送、分拣、运输,优化各环节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三)采用JIT物流模式

JIT(准时生产方式)是伴随着供应管理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即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数量、质量的物品的一种物流模式。该模式体现在在现代医药的流通,即为将药品流通链中将各个环节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运行,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以提高药品分销的效率,形成稳定的产销网络。从而可将各环节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等根据其自身特点与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分工,在药品种类、数量、供货时间与方式等方面按照最终客户即患者的需求进行多方面协作,整合信息资源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种新型药品流通机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因职能重复或冲突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成本[8]。该模式已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美国,药品供应商和医院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并承担着判别药品需求和供应的职能。此种方式下,药品供应链上各节点单位通过整合资源和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药品物流成本降低的目标。

三、结束语

近年来药品价格虚高现象已引起了广大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整合医药流通环节,构建一体化现代药品的物流体系,降低药品流通成本成为如今药品供应链发展的重点。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药品物流体系,解决中间环节繁多、管理不善及顺加价格等问题对于降低医药销售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婕.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中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

[2]张余文.中国药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

[3]付昕,袁杰.构建我国药品流通渠道新模式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7

[4]赵军,张正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动力机制和控制策略谫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

[5]刘震.我国药品流通环节缺陷分析和对策[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6]胡静,杨世民.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发展配送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3

第7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医药;现代物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0日

自2002年以来全国医药物流业开始蓬勃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青海省物流发展15年规划的实施,青海省医药物流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是物流动作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能否实现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目前青海省社会医药物流企业服务由于受到项目比较单一、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库存等影响,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的分散经营体系中,在一段时期很难达到物流专业化程度,故未能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医药物流服务状态。所以,青海省虽然有560万人口的医药需求市场和巨大的消费增长这样看似隐藏着潜力无限的商机,实际上医药物流企业却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将来的发展,青海省众多医药批发业感到困惑。

一、青海省医药物流现状

(一)青海省医药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限制了物流现代化发展。目前,青海经济综合实力仍然较弱,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程度也不高,同时还存在较繁重的脱贫任务。而且由于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所决定,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特别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柴达木盆地,表现出极强的经济地理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散居住与分散生产造成这些地区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很低,人们消费的品种单一、需求层次低、渠道固化。与之相应,对物流的要求及物流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都极其有限。由此,限制了对现代物流的理解和追求,制约了物流大市场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在此背景下,青海省医药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必然受牵制。截至目前,青海省现有批发企业75家、零售连锁企业15家、零售企业2,538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中小型的规模。所以,与国内发展城市相比,青海省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总体而言,目前的发展状态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2、物流技术普遍落后,各个领域各自为战。青海省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物流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较国内发达城市还比较低。第一,目前青海省大多数医药经营企业还不能从传统的物流模式中走出来,对物流成本的总构成缺乏足够认识,流动资金周转与库存量过大一直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青海省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第二,青海省医药流通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医药行业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萌芽状态,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眼前只限于提供利润较低的基础性物流服务。目前,与国内的一些发达城市的物流企业相比,青海省提供的主要物流服务形式仍然是以运输和仓储为主,这样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对于全面展开物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则显得过于简单与薄弱。所以,很多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严重浪费;第三,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已经渗透进各个物流环节,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为一体,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交易和信息中心,也是对于医药物流非常合适的购销方式。然而,在青海省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与客户建立信息平台共享系统,只局限掌握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信息缺乏相互共享和链接,所以造成信息管理水平滞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3、服务观念、管理水平与市场要求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青海省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粗放经营,运作效率低,质量差,缺少医药物流体系,缺少医药物流管理,缺少医药物流服务理念。与国内一些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相比,青海省的企业生产经营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物流管理理念与运作手段较落后。可以说,目前的管理不能适应医药物流的发展。目前,许多医药生产企业宁愿自己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去建库房仓储、包装、运输车队、加工车间从事物流活动,也不愿将业务转包给第三方,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亟待转变。

第8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我国制药行业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道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之又少。

但在GMP认证过后,国内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新药的研发方面。“研发能力的强弱是企业是否有活力的根。对医药行业而言,只有不断地研发出高品质的新药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认为,“要使研发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靠企业自己培养是非常缓慢的、是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社会上许多相对闲置的研发机构有很多研发成果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我们把它收购过来,即刻就可以为我所用,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早在几年前太极集团就投巨资收购了重庆中药研究院,迅速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保证了集团不断有高品质的新产品投放市场。

去年太极集团又完成了对重庆葛兰素史克的收购。旗下的西南药业出资1.06亿元,收购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88.37%的股权。 葛兰素史克重庆公司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由葛兰素史克和西南药业、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三方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注册资本为1,490万美元。国泰君安的高级分析师李阳认为,太极集团通过西南药业成功收购重庆葛兰素史克,目的在于将重庆葛兰素史克打造成一个崭新的医药研发基地,开发出更多的新品投放市场,而这将是太极集团再次扩张其势力、稳坐重庆医药界头把交椅的有效保证。可以说此次收购完成了太极做大做强的夙愿。

太极集团通过一系列整合并购,形成了强大的科研体系,该体系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太极医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五大研发中心组成。

太极集团于1999年获国家批准与国内外十五所院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二十多人。TAIJI(太极)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曲美”减肥药在国内减肥药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公司有与葛兰素、罗氏、藤泽等多家国际制药巨头合作的经验,软袋大输液、冻干粉针、缓释片剂等十多种剂型早已通过GMP认证,滴丸剂、冻干粉针等制剂技术堪称国内一流水平。2004年11月18日上市的治疗糖尿病新药“太罗”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太极集团新闻发言人称,“太罗”比国际药品巨头葛兰素史克的“文迪雅”(罗格列酮马来酸盐)更先进,而价格只有后者的一半。

拥有研发能力并非万事大吉,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才是关键。

以前太极集团每个厂都有一个研发机构,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多,水平也参差不齐,信息不畅通,给开发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成本也上升了很多。针对这种情况,集团进行了大整合。整合后的设备、人才、资金等都相对集中,满足了有效性和及时性,重点非常明确,效率自然就高了。

太极集团的研发项目有自己搞的,也有引进的,但不管什么项目,都经过仔细的研究,每个项目的报告书都不会低于300页,包括20多项的量化标准。如:疾病流行趋势、相同或相近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成本价格比、研究者的个人背景等等,每项都进行评审打分。然后就每个品种与销售部门进行探讨,研判其市场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遵循的程序是:科研人员初步选出研发题目后,再由技术人员、营销专家、负责销售的领导们进行论证、确认。课题确认权在市场人士手里。

按市场需求决定研发内容,给太极带来滚滚财源。

据太极集团一位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介绍,太极集团在科研投入上的资金,近几年基本都在2亿元以上,占公司销售额的5-8%。而这几年也有20几个新药投放市场,销售上升也非常快,从利润上看新药已经占到60-70%,其投入产出比是相当可观的。

太极的研发能力不仅使集团的销售额增加,现金流放大,也确保了企业有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在医药企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配置方面,太极无疑是走在了前面。

物流―咽喉要道 至关重要

1998年太极集团拿出一个多亿收购的桐君阁是中国几家幸存的百年老字号医药商业企业之一,民间历来有“南有桐君阁,北有同仁堂”之说。桐君阁地处人口最多的川渝市场;桐君阁大药房已有对1500多家药店的管理经验;桐君阁零售连锁公司以重庆市为零售配送中心向四川发展,而桐君阁物流批发中心则以成都为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医药物流批发市场,并正在向西部扩展。

太极集团掌控桐君阁也给桐君阁注入了新的生机。他们支持桐君阁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工作,先后收购和新建近百家药店,并把柜台放进了中国最小的销售单位―农村服务社。目前桐君阁经营品种已达10000余种,拥有1000余家供货企业,200余家二级分销商及5000余家药房、诊所、医院等终端销售网点。

到目前为止,重庆市39个区、市、县供销社已有601个药店(柜)加盟桐君阁大药房。据桐君阁有关负责人介绍,以近1500家桐君阁大药房为网络,再加上控股股东太极集团的庞大销售网络为依托,将使公司在川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物流体系日臻完善。

太极用资本运营的方法攻占了桐君阁,等于在西南医药市场布下一个八卦阵,它是阵主,可以随意穿行,但其他人要进入西南市场都要过它这一关。

企业要有竞争力,不仅要看它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还要看它的营销网络是否健全。谁掌握了销售终端谁才真正拥有市场,控制了市场企业才能掌握生存的命脉、确保可持续发展。

从太极收购桐君阁后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曾经为太极集团服务的一位高级策划师对记者说,太极入主桐君阁之前,虽然是重庆地区业绩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医药企业,但在销售领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其支柱产品“急支糖浆”是非处方药,所以加强营销能力和网点建设是企业保持稳定成长的重要一环。

百年老字号桐君阁在药品零售方面具有明显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药品为特殊商品,药品零售业中品牌形象十分重要,加之桐君阁品牌形象好、布点广、影响力度大,为太极集团推广新品、加强广告促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所以说,太极集团收购桐君阁整合医药业流通链是公司经营战略的关键一步。

成都西部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西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成都市五块石地区,占地220亩,经营面积5万余平方米。拥有3万平方米GSP标准仓库、5千平方米全国最大的医药批发超市及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首批国家级医药物流中心,是四川省、成都市政府重点扶持的规范带动五块石药品市场的龙头企业,也是太极集团商业发展战略的中心平台。

以成都西部医药为核心的太极医药物流体系去年实现国内销售40亿元,今年计划突破60亿元,到2007年达到100亿元;国际销售去年达到5000万美元,到 2007年计划实现突破1亿美元的目标。

成都西部医药有限公司的姊妹公司―营业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重庆西部医药商城也于2003年初开门营业。重庆西部医药商城是由隶属于太极集团的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7000万元建成的超大型医药超市,首开国内同行之先河,引进以“批发超市、零售超市和物流配送”三位一体的全新营销模式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融购药就诊、科普教育和学术交流为一体,能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2004年3月,太极集团三家上市公司共同出资在上海建立医药物流中心。据其内部人士介绍,太极集团将在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全面建立大型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并建立若干省级医药物流中心,同时带动属下连锁药店的加盟工作,形成“大区物流+省级物流+地区分销+加盟药房”这样一个太极医药商业网络体。

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必备的全新发展理念。更加全面地进行物流规模和物流密度扩展,不但能使企业的经营网络覆盖九州方圆,而且能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深入千家万户。太极集团进军陕、甘、宁等省和地区的物流网络发展计划就是例证,它有步骤地进行农村医疗站、社区街道医疗中心的物流平台网搭建工程,表明了这支团队“构筑药品销售物流新模式,适应企业经济形式新变化,创造现代化企业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的决心与勇气。

资本―长袖善舞 张弛有度

一直以来,太极集团给业界留下的印象是迅猛发展,大肆花钱。从1998年收购桐君阁起,直到去年10月组建北京太极物流有限公司,太极集团用于扩张并购的现金达8亿元,经过一连串的收购,太极集团的战线已从重庆延伸到宜宾、天津、北京等地,所涉及领域除了制药外还有物流及医药批发和零售。

但在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看来,这一切并非激进行为。“如果从商业链与产业的资源整合意义上来判断太极集团近7年的扩张轨迹,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并购与扩张都是稳健且有效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收购的资源都集中在医药行业内,其可控性很强。”白礼西相信,这样做不仅能让被收购企业在太极集团的整体资源下获得快速发展,而且,经过整合后,太极集团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医药产业链。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显得更加重要。

太极只钟情于医药。他们收购的企业都是医药企业,并能与之互补,如桐君阁具有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优势、西南药业具有化学制药领域的特长。其产业整合的思路为:构筑太极集团本公司以中成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为核心、西南药业以化学制药为重点、桐君阁以医药商业为主业的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形成中西合璧、产业与商业四轮驱动的发展态势,成为国内资源配备完整、产业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制药企业。

白礼西认为,扩张是把双刃剑,而太极文化的精髓就是讲究“平衡”,因此,为了使整个太极平衡发展,形成科工贸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太极还整合了国内几家非常有实力的医药科研机构,目的是保证太极能够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与上市。

医药界不少人认为,收购的最关键之处不单是资本投入,还包括收购之后的整合。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把收购后的整合工作归纳为三点: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改变观念。白礼西认为,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以西南药业为例,企业虽然规模大,但是由于市场反应迟钝,导致经营不善。太极集团入主之后,西南药业的观念从“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生产型”转变,最终步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

其次,要重视营销。“营销是应对目前国内医药市场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如西南药业在收购前有良好的产品资源,但销售不佳。导入良好的营销体系后,这一状况迅速得到改善。”

此外,要整合公司内部业务,即“练内功”。太极在整合西南药业过程中曾发现公司内部各项费用过高,太极通过节约生产损耗等方式降低成本,从而调低产品价格,最终赢得市场份额。

至于对制药企业的并购扩张,白礼西明确表示将不再进行。白礼西认为,太极集团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公司应把重心放在旗下三大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上。太极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从低成本扩张向“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近段时间内,太极集团不打算进行大规模的并购行动。

第9篇:医药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行业供应链医药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1.引言

我国的医药行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药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价格上实行国家统一控制、分级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药行业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药品生产领域向外资开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药品流通行业一直没有对外资开放,出现了大量经营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差的批发企业,使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呈现出“市场分散、地方割据、企业规模小、流通秩序乱、整体竞争能力弱”的基本特点。在我国承诺向外资开放药品分销业即将到来,弱小的药品流通企业即将与在资金、管理和技术上占优势的国外流通巨头进行面对面竞争的时候,重构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大力发展医药物流与医药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2.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

考察我国医药行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见图1),不难发现其供应链有如下两个基本特点:

(1)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品流通环节多,交易层次多是非常明显的。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在国外成熟市场一般为2~3个,在我国往往有6~7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此外,厂家往往要设立办事处,与各级批发商及医院或零售药店打交道。通常,各级批发商和厂家办事处都可直接对医院和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因此,药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去向多样,往往难以监控。

(35%

办事处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100%)

调拨、批发(50%)

零售(15%)

流通领域(65%)

图1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示意图

(2)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

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流通环节在药品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高达65%,其中批发环节占50%。批发环节成本高,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需要指出的是,批发环节成本高除上述原因外,我国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药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消费特性及医院作为强势买方的市场特性,在我国医疗机构特有的“以药养医”利益机制的趋动下,形成了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即药品的价格越高,医院获利越多,医生的回扣越多,反过来导致企业产品定价越高。

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与我国医药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调控不力,市场流通秩序混乱密切相关。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还没有根本的改观。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我国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家,几乎与医院的数量相当,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名列前10位批发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市场总额的20%。2002年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只有120亿元和70亿元。而市场规模比中国大10倍的美国全国只有5家一级批发商,其中美国医药商业三强——AmerisourceBergen,CardinalHealth和Mckesson就占全美96%的市场份额。零售市场则由RiteAid、Walgreen和CVS三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在60%以上。数量众多、经营分散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使企业的效益低下。目前,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为0.6%,而美国的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以上这些数字的反差,显示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对象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3.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成为我国“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我国将于2004年对外资开放药品分销市场,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和药品流通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国家经贸委指出的那样:没有分销的外资企业仅是一个生产车间,而分销一旦开放,竞争的天平可能出现更大的倾斜。为了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医药流通体制,迎接外资的挑战,原国家经贸委在《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用5年的时间,“培育5至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达到医药行业销售额的70%以上。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左右。”

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重新构建一个新型的药品流通模式(见图2),做大做强医药产业。为此,在制度层面上首先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坚决推行GSP认证制度,取缔非法的医药市场,强化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医疗机构采购制度,进一步推行以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采购制度和新型交易方式实行,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在技术层面上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药电子商务在全行业的应用,推动现有批发企业向商和配送商转变。

区域配送中心

地区配送商

区域结算中心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消费者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图2新型药品流通模式示意图

这一新型医药商品流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供应商与分销商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进行网上价格撮合;成交信息直接传递到区域配送中心,通过地区配送商进行配送;分销商通过区域结算中心直接与供应商进行结算,并支付医药电子商务提供商和配送商相应的费用。此外,区域配送中心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配送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相连。在这一模式中,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虚拟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与交易各方相连,是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居于核心位置。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通过与真实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区域结算系统相互协调的运作,实现医药商品的高效流通。归纳起来,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方式电子化

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系统的虚拟,医疗机构和零售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交易,商流变得公开、透明,批发环节将不复存在,因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

(2)交易手段信息化

改变原有信息采集和流动的低效和无序状态,采用信息化交易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使信息流变得有序、透明,从而大大降低收集和处理医药商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3)物流系统扁平化

将原来多层、分散、杂乱的批发商经过科学整合,改造成以中心企业为极点,覆盖整个区域的配送网络,彻底改变原有物流系统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的状况,使之成为一个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层次简单、运作高效的物流系统。

(4)采购形式多样化

既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散采购,又可以进行集中的联合采购,兼顾个性化需求和降低成本的要求。由于可以进行实时采购,因此可以缩短采购和储存周期,减少库存,既满足临床需要,又尽可能减少了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政府监管现代化

政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对医药市场进行全程监控,彻底改变政府监管手段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状况,各种市场监管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准入机制严格、规范,使医药商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可靠的保证。

在这一新的药品流通模式下,将形成新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见图3)。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原料企业、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和分销企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多层的中间批发环节将消失;医药批发企业将失去传统流通职能,向药品商和配送商转变;交易渠道单一;所有交易过程将公开化,信息透明,政府将有能力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管。因此,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使药品流通环节成本大大降低,可从60%降至25%,从而极大地减轻消费者的医药负担。

4.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在我国新型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中,电子商务系统和物流系统是相互依存的两大子系统,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了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运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日等国就已广泛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替代手工订单处理流程,通过传统的EDI、便携式订单处理系统和互联网生成的订单占订单总数的90%,电子商务成为主流模式。这些国家的医药企业致力于推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活动的信息化。如强生公司年信息化建设投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在美国,药品经销企业为医疗机构和其他分销机构提供各种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及处方调剂系统等,以降低供应链成本。美国佛罗斯特——沙利文市场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花费在医药供应上的830亿美元中,有230亿美元是纯粹的流通费用,如果采用电子商务,在不降低美国人医疗保健水平的基础上,至少能够节约110亿美元。

(35%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60%)

调拨、批发(10%)

零售(15%)

流通领域(25%)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物流信息流

图3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示意图

电子商务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应用,缘起于国家从2000开始推行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拉动。由于药品品种规格繁多,工作量大,程序复杂,为了高标准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既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又保证操作程序的公平合理,电子商务自然而然被引进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当中。目前,医药电子商务正借着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

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以B2B模式为主,它占了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以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最具代表性。目前,“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在全国28个省推广应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已累计网上成交60多亿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见图4),目前已发展到全面进行网上采购的电子交易场阶段,即医疗机构可以全面上网采购,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可以全面上网销售,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全面上网监管,从而初步实现了我国药品流通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向国际惯例靠拢。

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V3.0是能够为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买方和卖方提供电子交易场所服务的第三方独立系统,由数据准备、成交撮合、订单处理、结算服务、会员制管理、交易监管六大子系统构成[2](见图5)。该系统不具有传统实体药品市场的物理形态,但却能够提供实体药品市场的交易服务功能,代表了现代药品流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特点是:

(1)同行政机关和药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是独立的第三方公共平台系统;

(2)利用会员服务体系进行企业及其产品信息的数字化,实现数据准备与成交撮合的分离,因而可实现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3)药品生产企业在委托企业进行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进行投标报价,从而可以建立网上经销体系,以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流通渠道,推动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可以在集中、联合、分散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公开竞价、邀请竞价、询价、浏览等多种采购方式,方便了医疗机构的采购;

(5)采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进行订单采集,全面支持采购订单电子化;

(6)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电子交易监管服务

总之,电子商务被引入医药行业后,将形成一个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将整合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其信息资源可在行业内共享,从而为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建与医药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招投标系统

l网上招标

l两种成交方式

买方采购系统

•全面上网采购

•四种成交方式

•半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电子交易场系统

l独立的第三方系统

l六大子系统同时运行

l六种成交方式任意选择

l全程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l多种方式确保订单执行

l政府全程的监管服务

l

V3.0系统

(2003年)

V2.0系统

(2002年)

V1.0系统

(2001年)

图4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演进示意图

5.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配送制发展

重建我国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就是要全面整合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四流”在系统内的有序流动、协调运转。从理论上讲,实现物流配送系统与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就能够实现四流合一。

政府监管

销售合同目录

采购计划

采购单

销售订单

采购入库记录

采购应付细目

销售应收细目

制定采购计划

发送采购计划

订单分发

订单配送响应

订单到货管理

销售应收管理

采购应付管理

药品采购结算

交易保

障服务

交易统

计分析

交易分

析管理

采购结算服务

销售结算服务

资金划拨管理

退货换货管理

全国数据中心

地区数据中心

交易数据中心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数据

数据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权威数据

及监管

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

药品采购目录

自主采购目录//集中采购目录

集中采购目录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

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企业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公开竞价

邀请竞价

询价采购

直接采购

成交合同

政府监管

采购中介服务

药品采购中介组织

卖方开户银行

买方开户银行

采购合同目录

销售出库记录

图5海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结构功能示意图

国外先进国家的医药物流配送系统高度发达,如美国有65%左右的处方药由批发企业配送,全美的经销企业每天需处理25万份订单,1000万条信息,配送到12.5万个分销机构中去,隔天配送的响应率高达95%,准确率达到99%,每个订单条目的配送成本仅有0.3美分。世界第一大医药连锁企业——Walgreen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配送中心占地90000平方米,配送分布在8个州的902家药店,品种达80000余种,日进货量达11.73万件,职工1200人,年销售额10亿美元。作为美国最大公司之一的强生公司在新泽西州建有三个自动化立体仓库,负责149亿美元药品的订单处理、药品配送和数千名医药代表的供应保障,员工仅有160人,配送成本仅占药品销售收入的0.5%。

目前,重建现代区域医药物流体系正由构想变成现实,医药物流投资热正在形成。如深圳市2002年的药品销售额为95亿元,80%的企业自办物流,全市共有94家批发企业,仓库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物流成本占经营成本的20%,销售利润率仅为0.67%。为改变药品经营原有的换仓模式(从大仓换到小仓,从甲仓换到乙仓),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深圳市计划在2003年组建集采购、储运、配送为一体的现代药品物流体系,辐射珠三角乃至华东和华南部分地区。

我们认为,相对于医药交易平台,我国的医药物流更为落后。今后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一方面企业单一的物流在成本上无法与大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相比,且投资较大;另一方面异地设立药品仓库在政策上受到国家的限制。目前,我国只批准了十家企业进行异地设立药品仓库的试点。发展医药第三方物流,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作为一个新兴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从区域物流建设入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合理进行规划布局,统一进行宏观调控,在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度地重建我国的医药物流系统。

第二、在各地区域医药物流建设实践中,要根据各地的市场状况和资源特点,在引导企业进行大量的兼并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资产和经营规模的同时,将新建和改造结合起来,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实行“网络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三、搞好医药物流信息化工作,以信息流支撑物流的运作。要开发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做好与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结算系统的接口。

第四、国家实行政策优惠,出台配套措施,打破地区壁垒,优化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医药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五、加强人才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版权所有

第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回款瓶颈,促进医药物流产业的良性循环。

6.结语

纵观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意义上的行业供应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原因在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滞后和医药物流的空白。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变得基本明朗:一是以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交易电子化,二是以第三方医药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专业化。电子商务和医药物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未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兴衰。我国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构就是要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医药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医药商品配送制的实施两方面入手,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建立适应全球竞争的医药流通市场体系,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