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经济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能源工业 能源经济 发展 政策性因素
我国的能源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基础性地位,政策性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时,还会把这种影响扩大到其它经济领域中去,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差异大,能源经济的投资之巨,涉及面之广,操作好坏直接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民心背向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充分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性因素的综合效力,才能为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产业经济政策因素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而制定的针对某一个产业的微观经济政策。对于某一个产业部门来说,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是不同的。而对于某一个需要使用特殊或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来说,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调节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定产业的特殊情况及特点:
1.1 市场的缺陷。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符合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形成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这就是市场失灵。对于能源经济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1.2 资源条件的制约。
在当今世界一次能源资源构成中,石油和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形态,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而且还存在着级差地租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石油或煤炭的持续开采,埋藏的深度就更大,地区就更加偏僻。同时,储量会随着开采而不断减少,开采条件也会越来越恶化。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生产成本上升。另外,开采条件的优劣,以及离消费市场的远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很大的级差收益。因此,市场在一个资源短缺而且分布既不均衡且地域条件差别很大的经济领域里,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显然是很低的。
1.3 外部性问题。
对于能源工业和能源经济来说,其外部性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能源形态来说,存在着不同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时,这些不同的外部性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
2.区域政策因素
在我国能源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制定和实施能源工业产业政策和部类政策的时候,应考虑和照顾到这些差别,充分发挥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功能,逐步缩小这些差别,达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鉴于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巨大。所以,从制定能源经济产业政策来说,需要从多个方而进行研究,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土资源利用政策。在我国实施新的国土资源管理办法以后,西部的一些能源开发项目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如地处云南西部山区的大朝山电站,据说因为征地的手续问题,被有关部门罚款高达亿元人民币。新的国土资源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先立项后征地。而立项的程序又要求工程必须完成准备阶段的工作,准备工作要做就必须先用地。如果不进行变通,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就只能陷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怪圈之中。二是移民政策因素。在西部进行建设,很大部分可能都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对于再生能源项目,又主要是水电项目,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移民问题。三是生产资料领域里区域政策的差异。由于东、西部形成的历史、文化、地域性以及劳动力劳动技能性差异,因此,若要提高西部各类产品的竞争力,就应当在作为生产资料供应的能源产品的消费政策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四是消费资料领域里区域政策的差异。目前,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薪柴和秸秆仍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形态。这一点,只要我们沿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走一次就会发现现实情况的严重性。因此,对于西部落后地区来说,作为消费资料供应的能源商品,除非有特殊的区域部类政策,才能把那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带到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中来。
3.能源形态政策因素
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了,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有极大好处的,但是,对于能源产品的供给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新能源的步伐就不得不进一步加快;根据各个能源专业的技术人员估算,我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储量是比较丰富的,这些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相对于其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水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容易上规模进行开发的优越的能源形态。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未来几十年的能源供应将呈现多元能源形态相互发展的格局。因此,今后能源经济的发展,从政策层面上就应当体现对需要鼓励发展的新能源形态的支持,以及对需要限制发展的能源形态的控制。
4.其它政策因素
如何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率,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管理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能源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应当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4.1 资源开发政策。
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将起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和开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影响到这些资源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资源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寿命和替代资源的选择。
4.2 经济公平运行政策。
据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历年累计拖欠的电费已高达数百亿元。由于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属于中央直接管理,因此,各地方对于清理这些欠款一方而政策不到位,另一方而工作不到位。其结果是,电费拖欠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势必会影响到各地的投资环境,最终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4.3 社会保障政策。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消费多元化;能耗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3―0007―05
作者简介:吴国华,男,1952年11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现任山东财政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分析与评价、战略管理。兼任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经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贸易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比较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能源经济分析与评价、战略管理领域,先后主持研究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项目、山东软科学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主要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管理现代化部级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撰写出版学术著作(教材)9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0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的EI和ISTP全文收录。
一、我国“十一五”头两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环保部等有关部门近3年的节能减排情况公报,“十一五”开局两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可以说是“出师不利”的。
从年度任务角度看,第一年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第二年部分完成目标任务。2006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为1.20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了1.79%,仅完成年均节能目标(4.4%)的2/5;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不降反升,分别比上年上升1.0%和1.5%。2007年,全国万元GDP能耗1.160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了3.66%,距年均节能目标仍有17%的差距;c0D和s02排放量分别比2006年下降3.2%和4.7%,完成了年均2%的污染减排目标。
从累计任务角度看,“十一五”头两年,全国不论是节能还是减排都没有完成目标任务。2007年全国刀兀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5.38%,相当于完成累计节能目标(8.8%)的61%;两种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为1381.8万吨和2468.1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2.29%和3.17%,相当于完成累计减排目标(4%)的57%和79%。如表1所示。
从地区角度看,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4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2个地区;完成进度30%~40%的有福建、上海、陕西等15个地区;完成进度20%一30%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庆等10个地区;完成进度低于20%的有新疆、海南、青海3个地区。换句话说,“十一五”节能目标执行2年来,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占比不到7%,其余93%的地区均没能按时完成任务。
“十一五”头两年,特别是2007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情况下,全国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仍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集中的观点有两个: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不力,二是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滞后。这些分析所依据的理论和所采用的方法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如果有疑问,笔者以为它们大多侧重于解释没能完成目标的主观原因,而忽略了目标受挫的客观必然性。
二、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
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种艰巨性起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们不能为了节能减排而随意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十分显著。产业结构重,单位GDP能耗必然大;产业结构轻,单位GDP能耗必然小。但是,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全球劳动分工的结果,且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联,人们不能也不可能为降低能耗随意建立一个轻型产业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31.8%到2006年的39.4%,16年只提高7.6个百分点,平均2年提高1个百分点,而2000年以后则在40%左右摇摆停滞不前的原因。中国第三产业的GDP比重比发达国家落后了30多个百分点和工业能耗高、比例不协调(2006年工业的GDP比重为43,3%,但工业耗能却占全社会耗能总量的70%。特别是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20%,但消耗的能源已经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直接导致我国能耗强度居高不下。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又需要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础工业,需要保持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这是中国主观愿望无法改变产值能耗高位运行的基本事实。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为了节能而放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学习美国、日本的高第三产业和低第二产业,因为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发展阶段不同。当我们有一天跨过工业化中后期进入经济发达阶段时,我们一定会像美国、日本那样建立起一个节能的产业结构,甚至还会比美国、日本更节能。
(二)我们难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消费的煤炭接近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四成。1997年以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比例一直在70%以上,1998年下降到69.6%,2001年最低为65.3%,之后又逐年回升,2006年为69.7%,2007年超过了70%,比世界主要国家20%~25%的煤炭消费比重高出45~50个百分点。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然缺乏解决这种状况的有效对策,因为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是由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决定的。
煤多油少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烧煤都不如烧油,但是我们不能放着现成的煤不用而转用依靠进口且价格动荡的石油。煤多油少的资源条件,价格动荡的贸易环境,决定着我国油气消费比例不会有大的上升。在高价进口优质的石油、天然气和就地取用劣质的煤炭以求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并不富裕的中国只能选择后者。既然这样,我国的能源结构就一定还是以煤为主的,起码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
源供应的主力,尽管其间水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三)我们难以改变煤炭低效率高污染的固有属性
1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必然低
不同的能源品种有不同的利用效率。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达到以油气为主的能耗结构所达到的能源效率。要求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在使用70%煤炭的情况下,达到以油气为主要能源的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达到日本的水平,不是科学的态度。
根据有关研究,在一次能源品种中,我国煤炭的利用效率约为27%,原油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约为50%,天然气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约为57%,电的利用效率约为85%。以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为权重计算的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2006年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理论值是36.35%,比世界平均利用效率49.36%约低13个百分点。事实上,由于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同一品种能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我国,所以有理由相信,我国实际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而产生差距的主要根源是我国烧煤多,烧油少。换句话说,同一品种能源效率的差距是可以克服的。比如说同样用煤发电,我国采用亚临界机组能源效率为38%,发达国家采用超临界机组能源效率达到40%,我们只要发展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机组就可以克服这种差距。但是不同品种能源效率的差距是无法克服的,以燃油(气)发电厂的高能源效率,对于燃煤发电厂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达到的。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效率必然低一些,我国能源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并不是落后的表现,而是我国立足国内资源解决本国能源问题,不与世界各国争石油、争天然气的结果。这是中国对世界能源系统的巨大贡献。
2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污染物排放必然多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不但制约着中国能源效率实现革命性提高,而且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每年消费20多亿吨煤炭,其中直接燃烧的达15亿吨之多。燃煤产生的SO2约占总量的90%,CO占71%,CO2占85%,氮氧化物占70%,灰尘微粒占61%。据《中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披露,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是全球平均速度1.4%的2.9倍。尽管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小于发达国家,但其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这在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以及国家发展和安全重要因素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来自气候变暖的国际压力不断增加。
(四)我国节能潜力似乎不像有些人期望的那样大
能耗水平的国内外比较是分析节能潜力的常用方法。一些机构和学者经常将我国单位GDP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与先进国家直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具有很大节能潜力的结论。例如,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提供的2000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每万美元产值能耗(1995年价格),美国为2.63toe(吨油当量),德国为1.27toe,日本为0.92toe,中国为8.92toe,世界平均水平为2.64toe,推出中国相对于美国、德国、日本和世界平均水平具有239%、602%、870%和238%节能潜力。显然,这种简单的比较推论方法在科学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它被用于宏观分析,旨在说明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倒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但是,如果据此推论计算我国实际的能源节约潜力,进而确定某一时期必须完成的、具有极高约束性的节能目标,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因为这种比较本身存在许多不可比因素。
1 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的局限性
各国之间的单位GDP能耗缺乏可比性。一是因为单位GDP能耗指标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大。例如大家常见的两个宏观数据,一个是按汇率将人民币GDP折算为美元GDP,由此得出我国单位GDP能耗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数倍,节能潜力很大。另一个数据是根据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世界各国GDP,得出我国单位GDP能耗与美国相当甚至更低,结论是节能空间不大。二是因为单位GDP能耗指标受国家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单位GDP能耗,是指当年消耗的所有能源量除以该年的GDP总量。因此,该国几乎所有活动都会影响这个指标。例如,国土面积,日本和欧洲各国的面积相对较小,其活动范围小、运输路程短,所以日本和欧洲的单位GDP能耗比美国低。再如气候,寒带地区采暖时间长,建筑能耗自然就要高。此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购买力水平、生活习惯、人居设施与组织、能源价格、管理体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单位GDP能耗的高低。因此,不考虑国情差别而简单地进行单位GDP能耗的国际比较,将大大降低结论的可信度。
2 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不等于节能潜力就有40%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的GDP比重大致在40%~44%之间,而工业能耗却占社会总能耗的70%以E。有关研究指出,我国主要工业用能行业产品能耗比国际平均先进水平高出40%,有的甚至比世界先进国家高80%。有人据此推论我国工业领域起码具有40%的节能潜力。还有一种计算认为:2000年我国钢铁、电力、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7%,多用能源1.7亿吨标准煤。而这8个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73%,由此推算工业部门多用能源2.3亿吨标准煤。
能耗比国际平均先进水平高40%节能潜力就有40%吗?这种推论如果被承认,那么实际上就是承认,可以把美国最好的资源条件、欧盟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日本最完善的组织管理等都搬到中国,因为它是这种推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但是,实践是不能假设的。美国的煤炭赋存地质条件简单,露天煤矿多,原煤生产耗电量自然少。中国煤炭资源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以井工开采为主。所以,中国即使矿井设计再合理,采煤、运输设备再先进,原煤生产能耗也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平。再如,发电厂自用电率(自用电量占额定发电量的比重)和发电能源密切相关。一般水电站的自用电率为0.1%~0.5%;以油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自用电率为1.0%~1.5%;柴油发电机的自用电率约为2%;燃煤电厂的自用电率最高,一般为5%~6%,需要电除、脱硫、脱硝、空冷机组的自用电发电达6.5%~7.0%。显然,燃煤电厂少、燃油气电厂多的日本和欧盟自用电率必然比中国低。换句话说,以燃煤电厂为主的中国,不管采取什么节能措施,都难以达到日本和欧盟的发电厂自用电率水平。火电厂供电煤耗也有类似的情况。燃油气电厂和热
电联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一般可达到52%~57%,甚至达到60%。而燃煤电厂只能达到35%~40%。日本火电厂大多是燃油气电厂和热电厂,燃煤电厂很少,供电煤耗必然低。我国正好相反,燃煤电厂高达95%,其供电煤耗比日本高也就成为“铁律”了。
三、主要结论
(一)“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十一五”头两年,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然没能完成。这一方面说明节能减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能偏高。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护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广大群众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国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两个约束性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具先进合理性。
(二)不能过分强调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尽管产业结构“轻型化”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最大,但过分强调依靠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不现实的。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全球劳动分工的结果,一个省区的产业结构是全国劳动分工的结果。违背其客观必然性而过分强调主观的调整无异于“拔苗助长”。另一方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仍然需要发展重工业,仍然需要维持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尽管这会增加节能减排难度,但我们不能为了节能减排而刻意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三)推进能源消费多元化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固然是由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决定的,但是,煤炭消费比重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不仅与世界潮流相悖,而且是能效低和污染多的主要原因。因此,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速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例,促使我国能源消费从以煤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向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多元化结构发展,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四)运用国际比较方法推求我国节能潜力必须审慎、力戒夸大
由于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国情差别,所以,通过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的国际比较进行节能减排目标设定的参考意义不大。根据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的能耗差距推求我国节能潜力时,必须审慎、实事求是和力戒夸大。这是我们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等部门,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公告[Z]
[2]解振华,六大原因造成2006年节能减排目标没完成
[3]周大地,节能减排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
[4]李玉梅,陈国裕,马凯答记者问:要下大力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5]宣能啸,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中国能源,2006,(9):4―8.
转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业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教育产业市场化后,经济利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教育质量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俄罗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令人深思。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人,俄联邦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
俄罗斯教育部与财政部的教育预算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转型后俄罗斯教育经费在各层次的投入是向高等教育倾斜的,而教育投入的多寡却取决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俄罗斯的能源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其教育经费来源上得到答案。俄罗斯政府的预算取决于收入。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也意味着能源经济发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总体收入,从而会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各领域的财政预算也节节攀升,教育也因此获益。近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995年,教育总支出3.86%,高等教育占2.23%,1996教育总支出3.5%,高等教育占2.0%,1997年,教育总支出3.49%,高等教育占1.99%,1998年教育总支出3.44%,高等教育占2.06%,1999年教育总支出3.6%,高等教育占2.26%,2000年教育总支出3.75%,高等教育占2.28%,2001至今教育总支出均高于4%,高等教育占2.5%以上。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预算与国家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经济的增长成正比。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油出口。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俄罗斯整个财政预算收入的3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工业。2003年,俄石油行业收入达718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达407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收入达145亿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获得的国家财政预算中,每100美元中就有35美元是来源于石油行业。但即便如此,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继续读大学的是少数。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不久前,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有44%的家庭愿意交费使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俄罗斯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将收入的3.3-7.5%用于子女教育。美国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支出是22%。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尚且不足。与有限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择校的边际费用支出,一些家长为使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还要额外支付数额不菲的“好处费”。这说明,尽管教育市场价格高,但消费者数量多,支付能力却较弱。在有偿教育条件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整体来看,有偿教育的水平、技术保障、办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将教育作为追求收益的商业性活动,而不注重质量效益。但也有的学校却将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将质量视为数量增加的必要前提基础。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西里·茹可夫认为,只有在国家承担起经费的责任与义务的条件下,各学校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为了生存。[1]
(三)俄罗斯高校扩招问题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立大学预算内计划招生名额都多于自费名额。而私立大学却存在计划招生名额与实际招生名额的反差。如,1995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13.55万人,而实际招收5.24万人;1998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25.07万人,而实际招生17.71万人;2000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47.06万人,而实际招生35.72万人。[2]因为目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罗斯国立教育要比私立的商业性教育有威望得多。这种供需矛盾是无法用增加国立大学预算外招自费生名额的方法来解决的。(类似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试想,如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不但会影响到生源质量,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这种供需矛盾的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即便俄罗斯家庭中有44%的家长肯花大钱供孩子读大学(莫斯科市占50%以上),但并非肯花钱就能进入好大学。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历来以久。不规范的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违反许可证制度及教育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等方面。俄罗斯教育部曾在70个联邦主体中,对大约700所高校及其分校进行过检查。结果表明,有100多所高校在违反许可证制度的情况下经营。
俄罗斯教育部最初规定国立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数量不得超过预算内学生名额的25%。但是,如果至上而下的限制国立高校的自费招生的规定,会抑制社会需求。私立学校因有办学的自,开设了许多管理部、法学部、会计部等。这样本应进邦大学腰包的钱流失了。为了重新向国立大学吸引资金,教育部决定取消原定25%的限额。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柳鲍维·克拉夫佐娃提出,“原则上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可以招收70%的自费生”。[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获得余下的30%预算招生的拨款。任何一位校长,尽管想赚钱,也不想铤而走险。要知道国家预算拨款对他们来说是有保障的,至于他们是否能招来足够数量的收费学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这导致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行贿受贿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决策人决定将某人招收为公费生或自费生、录取到某学校等环节上收取贿赂。“教育寻租”之风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
上大学前要花一大笔钱。据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约有36%的人花钱请家教,36%的人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备考班,32%的人为能被录取支付“人情”费。去年莫斯科市每个家庭用于考大学的平均支出是725美元,非莫斯科市的家庭是280美元。为考入首都内大学“人情”费要花2500~3000美元。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支出统计的预测,未来80%大学生的家庭花钱上大学的费用,在俄罗斯的总支出将为年均8.8亿美元。总体上用于孩子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年均50亿美元。这其中4.2亿是“灰色”消费,它们大多进了家庭教师的腰包或用于行贿。[4]可见,俄罗斯教育市场化需要加强规模与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准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落入教育“灰色”消费的陷阱。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俄罗斯早在1999年12月17日就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案规定,因教育服务质量破坏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有权终止学习合同并要求校方退还全部费用。随着向市场关系的过渡及收费教育的合法化,自费学生自然逐渐成为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向国家质量管理局或法院投诉。此外,“国家有偿教育服务条理法案”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为避免教育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国家推出了统一高考制度,2004年在莫斯科已有47000多名中学应届毕业生首次参加由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已经开始为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市场化向文明迈进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5]
(二)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90年代初受到市场法则变化震荡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已经自然走向平衡。时间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市场化的代价,认识到了无形教育资产、教育质量及教育价格的关系。教育将成为预算的间接收入款项已被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是盈利事业。美国研究者及新西伯利亚科学家的分析研究所都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工作人员的25%,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他们创造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高于他们在居民构成中的份额。相反,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大约占四分之一的居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0%。目前,教育投资是赢利事业及教育消费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意识,可以说已经普遍得到俄罗斯社会的认同。俄罗斯要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也要入世,为此教育界曾忧患重重。[6]不过,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三)俄罗斯教育市场有步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趋势
随着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已从数量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思考。这些机构更加重视现代化技术投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更多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办学体制灵活,更适应市场需求,教师的待遇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国立教育机构为保持竞争地位,也在利用与开发原有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管理机制。这说明俄罗斯教育市场正在步入良性竞争轨道。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收费教育不但不会取消,相反,名望高的学校收费会更高。
(四)教育走向国际市场
在“冷战”的最初几年,美国总统的分析家在思考如何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时,得出的结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发展外国大学生教育。因为,对外国人的教育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2000—2001年在美国高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为547.867万人。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有关国际教育交流的统计资料,外国学生仅学费支出一项就为美国带来约6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用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支出是95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外国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是45亿美元。这样,在一个学年内仅外国学生就为联邦各洲增加了近110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作为教育水平弱于俄罗斯的国家每年在外国学生身上也能收入约20亿美元。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益指数,每年大学招收的外国大学生约8万人,国家的经济收入年均只有1.5亿美元左右。为此,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没有前景广阔的教育体系。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靠国家预算,还是商业基础。他号召高校校长讨论招收外国大学生问题,并着重强调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教育及其专家的培养问题。首先瞄准独联体国家的教育市场被普京总统列为是绝对首要的任务。[7]
俄罗斯首先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开发,确立了国际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同样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反思的是,我国与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域优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俄罗斯瞩目,教育水平与质量正逐步被世界认可,俄罗斯学生在其国内学习汉语的势头看长,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教育收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我们却没有把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教育市场开发问题重视起来。)
(五)加快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
俄罗斯的一些高校为了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和普及大众化高等教育,也开始实施学分制。在国际教育实践中,学分制在美国大学广泛推开。从1988年起,欧盟成员国为加速欧洲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开始在成员国内的145所大学普遍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保证了大学生稳定地接受高等教育,它已成为欧洲教育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已有一千多所欧洲大学推行了学分制,并以此作为大学之间交流与合作招生的依据。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向国际化迈进的同时,正在建立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已经多次专门组织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实施问题研讨会,交流学分制经验。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大大地推动了俄罗斯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为本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继续深造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课程 教材选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经济学正式诞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环境经济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1]。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分析、环境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决策、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1.环境经济学的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在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
1.1边缘性
环境经济学研究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是经济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所以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质。
1.2应用性
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并使这种效应转化为经济信息,反馈到国民经济的平衡与核算中去,为正确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3阶级性
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所以环境经济学也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对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要求。
1.4科学性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当然具有科学性。资本主义环境经济学中的科学理论,也可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环境经济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5综合性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它涉及人、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从效率、可持续性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等角度来分析、研究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也都纷纷设置了环境经济学学科专业,或开设了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课程。随着人们对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以环境经济学为内容的新观点和新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其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这些变化的一部分反映就是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著作和教材日益增多。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在选择环境经济学教材时,应注重两个方面:(1)难易度要适中,考虑到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从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使环境经济学教学内容既不超出学生的现有经济学基础,又能很好地为专业服务。(2)由于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所选教材首先必须较新,书中所选案例也需新颖、贴近实际;其次教材内容必须权威,尽量选择一些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二十一世纪”教材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内容的同时,又可以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学问题,还可以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李克国教授主编的《环境经济学》(第二版)就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作为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书中内容体系的安排也较为合理,既可以保证以通俗、准确的方式把《环境经济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介绍给读者,又可以将它应用到解决环境质量问题的实践中。该书既有系统的理论经济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指导性,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另外,在《环境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首先介绍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展开相关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浅析
考虑到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在进行《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保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环保意识,进而理解和支持政府在环保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积极投身到环保工作中去。
3.1《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
《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这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以往学生的一些教学反馈中发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理解不深,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我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培训中,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成熟,案例教学法也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3]。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环境经济学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人类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的发展是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发展同步的,因此只有选择“与时俱进”、典型、真实的环境经济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方向一致。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机会成本法”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都存在许多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为了作出最有效的选择,必须找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方案。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且具有多种用途,因此选择了一种使用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使用机会,也就失去了相应获得效益的机会。采用其它方案能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法”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技术,尤其是当某些资源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时,该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地评估出资源的经济效益。虽然这个概念从字面来理解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对该重要方法的讲授只停留在概念层次上,是不够的,面对实际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很难进行相关分析。如果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讲授,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首先将“机会成本法”的定义进行凝练――“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并指出,利用“机会成本法”来衡量一种资源的价值时,该资源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种属性:(1)资源必须有多种用途;(2)资源必须具有稀缺性。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例1:资源M有A、B、C三种使用方案。且A、B、C三种利用方案,所获效益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利用“机会成本法”来分析的具体步骤为:若选A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3000元;若选B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也是3000元;若选C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2000元。综合以上分析最后的选择结果就是选择C方案。这个案例较为简单,从定义出发就可以分析出正确的答案。讲授完毕后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供同学练习,考查同学是否已掌握。例2:一个美国学生申请了三所大学,第一所大学学费$50?郯000,没有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60?郯000;第二所大学学费$30?郯000,$1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40?郯000;第三所大学学费$20?郯000,$2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15.000。问最后该同学应选哪所学校?该练习题就较上一个案例更深一步,具体的分析步骤如下:通过计算可知,进入第一所学校的收益:$60?郯000 - 50?郯000 = $10?郯000;进入第二所学校的收益:$40?郯000 + $10?郯000 - $30?郯000 = $20?郯000;进入第三所学校的收益:$15?郯000 + $20?郯000 - $20?郯000 = $15?郯000。因此选第一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选第二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15?郯000;选第三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通过以上两个由浅入深的案例讲授,我发现,学生确实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机会成本法”,也对“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的理解更深一层次。通过课后作业和后续的考试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基本掌握了该方法。
3.2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学和科研都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徐大伟等[4]认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并提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四个主要模块:(1)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2)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3)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4)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4.结语
《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既要有别于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别于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应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提高《环境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3):7-10.
[2]李克国.环境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