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课程范文

大学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课程

第1篇:大学课程范文

在现代大学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顶层设计问题。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一些实训,是用一到两周或几周的时间在对该门课程进行实习.具体的时间由每个学校对该课程的安排和课程的性质来决定。

徐同文编著的《大学课程设计》共六章节,内容包括现代课程设计理论研究述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学课程管理与课程改革、国外大学课程建设案例述评、现代大学课程设计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大学课程范文

大学生的角色

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成学生的社会化,让大学生与社会相适应。一般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过渡型角色转化时期,是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阶段。其中,低年级为“自然人”阶段,中年级为“半个社会人”阶段,高年级为“完全社会人”阶段。[2]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所处社会地位决定了大学生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很多,笔者主要从大学生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筛选出最主要的几种进行探讨:

1.学生角色

大学是追求知识和光明的地方,是教授广博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因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毋庸置疑的角色就是学生角色。在大学里,学生们接收着教师的教导、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并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先进、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2.准员工角色

大学教育的结果不外乎升学和就业,但就目前来看,就业人数远远大于升学人数,因此,随着大学年级的不断升高,准员工角色走进了大学生扮演的角色中。学生要在就业前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总结学习生活、了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学习人际礼仪等等,其实无形中已经扮演了准职员的角色。特别在就业竞争和压力巨大的今天,很多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具有了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的意识。

3.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

依据血缘和家庭关系,大学生在家庭中主要扮演的是儿女角色,所不同的是这个儿女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趋成熟,并随着自己的独立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职责;同时,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一般生理已经成熟,毕业后的一年或几年内即将面临结婚和生育,也需要储备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去适应未来的父母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学阶段,学生也具有了未来父母的角色。

大学生多重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虽然上述已经筛选出来了三种大学生角色,但并不意味着这三种角色是同等重要,也不意味着这三个角色是彼此孤立的。 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角色是大学生的主要角色,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主要的活动还是学习,主要的生活场所还是学校;准员工角色是大学生的次要角色,这个角色的地位是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日趋升高的。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总体来说也是大学生角色里的次要角色,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一角色。就大学教育来说,学生角色永远是主要角色,而准员工、儿女和未来父母这角色则是相互平行的次要角色,但次要并不意味着舍弃,相反,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更应该对次要角色有所反映。

大学生角色划分对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启示

课程定义在我国具有多样性,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关于课程的定义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3]我国的大学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这就要求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服务。依据大学生主次角色的划分,笔者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

学生这个主角色决定了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关于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始终是大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头戏,合理的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对于大学生系统地接受和掌握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探讨较多,教育部对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也一直常抓不懈,本文在此不作过多论述。

(二)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谋生的手段之一,随着受教育个体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逐渐成为了“完全社会人”,就业成为了大部分高校学生首先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有关知识的缺乏,准职员的准备做得不足,与好职位擦肩而过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毕业生在获得岗位后,也由于为人处世不当而被迫离开了自己曾经千挑百选的岗位。有鉴于此,在大学课堂开设职业教育方面课程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要求大学生学会真正做人、做事的呐喊也越来越明晰,概括起来职业方面的教育课程不外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人际礼仪、相关政策法规等。

值得欣喜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4](〔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12月 28日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育厅[2007]7号),要求规定:“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4]“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出台,无疑是对学生准员工角色的充分肯定,也是帮助大学生从准员工角色向员工角色过度的有效途径。

(三)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常识而导致的悲剧频频出现,高校学生的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从准员工的角色出发还是从儿女和未来父母的角色出发,让其建立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防范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应主要包括两个子课程内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目前,关于安全教育方面课程的开设在高校中得不得到重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没有必要搬进大学的课堂进行系统的学习,但近年来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大学生在面临安全事件时表现得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因为安全方面知识的缺乏而酿成了悲剧。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存在的前提,不论作为学生角色、准员工角色、儿女角色还是未来父母角色,掌握完备的安全常识和拥有冷静的头脑是生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设立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四)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身边因为健康意识等缺乏而导致失去生理或心理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大学生的学生角色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准员工角色面临着未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儿女角色面临着照顾父母身心健康的压力,而未来父母的角色也面临着未来人际关系、子女养育等问题。在大学课程中,有选择的开设相应课程,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就健康教育而言,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人格修养、恋爱及性健康教育、保健教育等。

在当今的大学中,关于健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辅助教育,二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公共体育课程同时辅助适当的学科渗透方式对大学生健康进行教育。但是在心理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的课堂中,心理课往往为了了解一个心理名词而纠缠,体育课也为了体能达标而忽略了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谈饮食保健、应急事件处理等常识的学习了。作为现代人,作为学生、儿女和未来的父母,健康知识往往是特别适用和常用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抛砖引玉式的学习,对于圆满完成学生角色、儿女角色和未来父母角色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途径之一。

(五)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的课程

其他生活常识主要是关于现行实用法律法规简介、关于经济理财基础知识等等,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进行选修,这里也不做过多介绍。

结语

大学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成才的摇篮,对于上述提到的关于学生角色而引发的对于大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考,只是在保障高校专业知识学习和国家规定的大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个人见解,知识是无穷尽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及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也只能是给学生做抛砖引玉之用。详尽的学习需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支持,但要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这些知识虽然不及专业知识重要但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在特定的受教育阶段主次角色定位所发生的微妙变化,促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审视大学课程内容设置对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作出适时的调整。同时对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完善也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 [K].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王兰州,阮红.人文生态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篇:大学课程范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公安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学起来抽象,难以掌握;也有人认为大学物理中高数微积分用的太多,高等数学本身就很难学,再运用到物理上,难上加难;也有人认为在公安院校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没必要,大学物理的内容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所以大家对大学物理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差,有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佳。如何使公安院校学生在对物理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笔者认为需要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编著一本适合公安特点的专业教材更为重要。目前很多公安院校都在探索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有的学校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用成型的成果。

二、公安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措施

笔者结合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全新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希望在我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痕迹检验专业方向、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试行。通过改革,使学生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原来传统的教学内容来讲授,无疑是给老师和学生增加很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大学物理课的开设时间应该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之后,因为大学物理就是利用高等数学中微积分思想解决物理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降低讲授内容及作业的难度,结合专业课的内容开展教学,重点讲授力、热、声、电、光、磁、纳米技术、量子物理等,提炼教学内容,在讲授基础知识后增设应用部分,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3.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培养原则,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公安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以寻求适应公安院校的大学物理授课内容为出发点,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大学物理课程不应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应该更加强调教学的多元化,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物理知识与刑事技术专业课内容相联系;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更加明确应该如何学习,为全面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公安民警打下基础。

(一)考核模式的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授课模式单一,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互动很少,学生上课听讲的热情也不高。学生考试的目的就是应付形式,表现为临考前的突击复习。现在进行考试模式改变后,考试成绩分为试卷成绩和实验成绩,考核内容多变,只有平时多动手多参与,才能很好掌握所学内容,使学生具备综合模拟实训的能力、操作能力、判明是非等多项综合能力。若上课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不能通过这些考核。所以学生有了学习的压力,就会将这种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真正地达到了教学练战一体化的目的。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的教学常常是用来巩固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针对公安院校的特点,合理设置实验课的内容,是一项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公安院校中涉及到物理应用原理的仪器,在实验课上为同学们演示并讲解原理及使用方法,对于强化物理知识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很有必要。大学物理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较系统的物理理论和物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2.案例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通过考察各地区市局、分局经常受理的案件,我们归纳总结出案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及典型案例,结合我们讲授的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出现率较高的交通事故中的车胎痕迹、受力作用下的指纹变形分析、弹子锁开锁痕迹的力学分析、物证照相中的光学问题、物理学原理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等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经典案例、实际分析、理论推导等方法,增强同学们对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意识,将这种研究思想应用于各类痕迹与物证的勘验,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四)精编理论与实验教材结合

第4篇:大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教学建议

0.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就遇到了极为艰巨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观念,都很难被在古代文学中沉浸依旧的老师们所接受,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观念大大的落后,也就导致了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想要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需要老师们能够接受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建议。

1.选择课本的要求

老师给学生讲课需要依靠课本作支撑,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内容。因此,课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选择的课本,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去学习,还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与古代文学所相辅相成的,目前的教材虽然已经逐步的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但是对于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文学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与习俗的背景之下所创作的,而且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时代感。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教材就应当选择具有民族多元化、具有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学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民族风俗等进入到文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树立起民族观念,能够去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去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的合格接班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和唐文学的整体风貌,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例如介绍初唐时期的诗坛,必须要说到的就是贞观时期的师风和上官体。贞观时期诗风,由开始刚健质朴的言志、咏史转向模仿六朝。题材上多奉和应制,声律词藻趋于精美,风格趣味贵族化,宫廷化。再如,“上官体“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错婉媚”的诗风,具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律之美的倾向。对唐代律诗的形式定型有一定作用。老师在讲解“上官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我在一次文学课的讲解时,谈到了上官体的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列举了一首诗歌《入朝洛堤步日》: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通过对诗歌的具体韵律分析和情感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上官体”的特点,和身后韵味。

2.学生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古代文学类别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古代文学,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的去运用其带来的教育作用,在精神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们,将文化内容、民族情怀以及社会背景等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现代社会人民的素质,同时有助于传承我国文化精神,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节。古代文学课程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包含着各种人生经历以及人类智慧,开展这门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天这个时代变换极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在校的学习古代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困难。在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方面古代文学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养成好的人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怀。一般情况下老师要讲解关于苏轼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让学生做好课下的预习,然后在讲解的时候给大家讲解苏轼一生的情况,苏轼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在作诗作词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失去了兴趣。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举办了一场以“我眼中的苏轼”的演讲。学生需要做好课下的复习,和资料的整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自己准备好的演讲资料,给大家展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3.学生基本功的养成

就目前来说,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题。所以说,语言基础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所必须要重视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他们在这门课程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做支撑,也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要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加入学生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古代文学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更不可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诗人的感情变化。所以,学生要想掌握好古代诗词的特点就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还有诗歌的韵律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清代作家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段话介绍了阅读文章与创造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以及具有特点的文章都需要创意,来表达独特的意思,最终交由读者进行品鉴。读者对这部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对文章的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4.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

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水平上,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创新能力是现代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故而,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主要通过写作、说话等方面体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故而,在开展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际运用古代文学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塑造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它,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古代文学的优点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创设以及多媒体联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用相关的语句。我特意编排了小的情景剧。大概内容为:一个人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在努力奋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这时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周易》中曾经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我国民族气节、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内容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阔自己的事业,不断的进行自身品格的升华,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04:61-63.

[2]张毅.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92-94+103.

[3]李晓明.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04:89-91.

[4]孔英民.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7:35-36.

第5篇:大学课程范文

美国10所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大致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以培养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二是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全面看待和理解人类社会及自然界所需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为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其它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者是各大学通识教育的主体。10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基本知识技能部分以写作和外语课程为主。其中,有9所大学以不同形式提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和技巧是完成学士学位学习的必要条件;4所大学强调具有相当的交流技巧也是一个重要要求;3所大学把达到一定的体育要求也作为取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来自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是构成通识教育第二部分的主体,“定量推理/分析”在这部分课程中也占有比较突出的位置,其中5所大学把它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要求并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两类课程的完成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第一类课程基本上属于达标类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某种级别的考试,或其它的诊断测试方式,或来自中学时的有效学分替换等形式满足要求;第二类的课程则比较正规,通常需要通过注册上课来完成。

二、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

美国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内容和原则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则具有明显的学校差异。

1.基本知识技能类课程的比较分析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集中在写作、交流、语言与体育四个方面,其中,写作是各大学最为关心的基本技能要求。美国著名大学设置基本技能课程的目的,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为主,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除此以外,部分著名大学还对本校学生的语言(包括外语)、体育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对知识类课程的比较分析

各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中的知识类课程,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但具体侧重哪些课程领域及采取何种课程组合形式,则有较大的不同。

(1)对课程领域差别的分析

各个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可以看出:有些大学在具体课程领域的设置上打破了学科领域的界限,学生以参与专题研究等方式完成学校的通识教育要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比较有代表性;部分学校则通过对不同知识类别中学科类别的限制,表达学校在通识教育中重点强调的课程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芝加哥大学;其他学校则基本上按照课程领域设置课程。

(2)对实施过程差异的分析

在上面所列的10所著名大学中,通识教育知识类课程的实施办法并不完全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模式一:以知识串的方式,规定学生的选修原则。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代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根据一定的研究主题,确定包含不同学科的知识串,串与串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一般每个知识串含2一3个知识领域。特点是学生的选择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知识串为单位,第二层次以串下课程为选择单位。模式二:按学科领域设置课程组,在规定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本研究中的大多数学校采用这种模式。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以课程领域中不同学科为单位,设置不同的课程组,学生按要求在课程组内自由选修课程。模式三:按学科类别设置不同的纵向课程组,学生按规定自由选修。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这一课程设置模式与第一、二种模式既有相似,又有差别:与第一种模式的差别在于课程组的设置标准不同,第一种模式是按研究主题设置,第三种模式是按学科领域设置;与第二种模式之间的不同在于突出了同一学科中不同程度课程之间的连接与对应。如物理学科中就有“5.01一5.02”课程组、“8.012一5.022”、,’8.01x一8.02x”等3个纵向课程组,也就是说,学生如果选择了纵向课程组的前者,后者自然跟随。学生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限定。另外,由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作为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的组成部分来设置的,其设立宗旨和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都与其他9所大学有明显不同。从课程的内容和实现形式上看,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似乎更象其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但实质上,核心课程是哈佛大学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与所有非职业性学位的专业课程均有一半的重合,这与其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本研究中的模式分析部分中没有包含哈佛大学。

三、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案例分析

1.基本介绍

通识教育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有着特别重要的位置,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在总课程量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占到MIT学士学位要求的1/2,即在32一34门学位课程要求中,通识教育课程有17门,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8门(包括交流课程2门),自然科学6门,科学与技术限制性选修2门,实验课程1门。另一方面,MIT在正式的课程体系之外,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等。其中,影响比较大、范围比较广的活动有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如UROP、学会组织、跨学科研究、“为了2006”等;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为主的,如本科生学术讨论会、学生大使等;以培养学生领导能力为主的,如IAP、领导实习等。学生参加非正式课程的实践活动,有的可以获得学分,如UROP、IAP、本科生学术讨论会等;有的没有学分,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学会组织;还有很多活动则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如领导实习等。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与课程一起,构成了MIT通识教育大环境。

2.具体要求

课程组合方式与实施要求:MIT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方式为课程串模式,既给学生按兴趣选修课程的自由,又要求学生的选修不能盲目随意,而必须符合学校的课程选修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选修原则上。课程组合的具体内容。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需要及为专业学习做准备,除了表3所列出的课程串,MIT还设立了大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如“科学与技术的限制性选修”和“实验”两类没有课程串的课程,在2002年课程目录中分别列出了45门、39门课程,可选范围也很大。由于每门课的侧重点和上课要求都有比较精确的说明,对学生有的放矢地选修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非常有帮助。除了上面正规的、传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外,MIT还有其他4种主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替代模式:集中项目模式、实验学习小组、一年级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以及综合研究项目等。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MIT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各类课外活动,根据目标和性质的不同,组织实施与要求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这些活动大部分不占用正常的学期学习时间(本科生学术讨论会除外),活动时间的长短和要求也不一样。这里主要以对要求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对我国本科生培养体系改革有较大借鉴意义的两种活动进行分析:A.独立活动时期独立活动时期为(IndePendentAetivitiesperiod,即IAp)每年一月,为期4周,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教学和研究活动。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参与特别安排的个人课题(有教师参加)或其他活动,鼓励学生发现校内教育资源。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题目,学生可自愿选择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另外,大多数系都有“特别题目”学科,学生可在这个学科下通过完成一定的独立题目获得学分(在教师指导下,总共不超过12个学分单元)。校内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参加非学术性的独立活动,每年十到十二月关于独立活动主题的信息,一般每个活动的时间为1一2个小时,内容涉及科普、文体等各方面。B.本科生学术讨论会本科生学术讨论会(Unde卿aduateseminars)旨在为学生提供在一个主题下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一般一年级新生就开始参加由指导教师主持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可得到6个学分单元,讨论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本科生学术讨论会有多种形式:有的进行小组讨论,有的有主题演讲人,或者介绍研究成果,或者邀请参与研究。大多数是关于自然科学中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术讨论会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正式的课程编号,刊列在正式课程目录中,按学期进行,每个专题由1一2名教师负责,每周集合一次,实质上相当于一门正式课程。

四、借鉴与启示

1.理念先行美国著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业已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教育哲学基础。但通识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思索和加深认识的问题。美国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科知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学习,弥补或减少学生因专业学习所可能带来的在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避免个人成为功利社会和从事专业的工具或奴隶。因此,实施通识教育不只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几门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及实现步骤。

2.模式灵活经过多年实践,美国各大学通识教育已经融人了整个学校的培养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模式、风格和特色。这一点对我们根据学校特色,选择和确立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规则配套从美国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中可以看出,除了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候选课程,还要提出明确的课程组合配套原则,既可以保证学生根据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选择和组合课程,又可以避免学生选修课程的杂乱无章和无目的性,失去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本意。类似弊端在我们已经尝试的不同专业学生修习其他学科课程的实践中已经有所出现。

第6篇:大学课程范文

在全球范围信息化浪潮下,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目标逐年提高,专业领域对人才的信息实践能力更加严格,信息应用技术与学习、科研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而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则面临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滞后于技术发展,缺乏明晰的改革方向,有可能沦为“鸡肋”课程的困境。

为了顺应信息化潮流,走出困惑,在新的环境下正确定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思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系列问题,我刊特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程向前老师,主持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专栏探讨。本次探讨主要基于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SWOT分析和对课程发展思路的思考。

1) Strength(优势)。

(1)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技能有长足进步。

(2) 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敏感性,特别乐于学习新技术。

(3) 国家对计算机教育十分重视,设定诸多考核和评估措施,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保证计算机教育的质量。

2) Weakness(弱势)。

(1) 部分大学新生中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未达到教育部的教学目标,因此大学新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并导致课程的目标定位模糊或难以实现。

(2) 部分大学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投入(人员和环境) 在扩招的背景下严重不足,使课程质量低下。

(3) 部分大学新生不清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满足于同中学一样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实验模式。

3) Opportunity(机遇) 。

(1) 改革开放使国际化教育模式和交流取得长足进步。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得到更多应用和实践机会。

(3) 新一代教师开始承担教学任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使命感。

4) Threat(威胁)。

(1) 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缓慢,跟不上IT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

(2)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部分省份对教学的行政干预和部分指导内容的滞后和僵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改革。

(3) 一些大学把应试作为学生的唯一培养目标,造成计算机教育事实上的失败。

本专栏拟定9个主题,内容如下。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问题。

2.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探讨。

3. 根据学校类型和教学对象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

4.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结合、与学生的发展方向结合的研究。

5. 中国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突出大学教育的特色。

6.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7.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

8.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和管理研究。

9.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评价研究。

第7篇:大学课程范文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融入和适应,因此国家在各高校大力倡导实行素质教育。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将介绍大学语文概念,其次阐述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定位,最后得到大学语文构建内容。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加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大学语文成绩。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想要确切的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大学语文内容构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想影响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大学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语言及文字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它专业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国家想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因而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正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够到达如今的高度,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开发和改革,以顺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

语文是一门拥有漫长历史的学科,它在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辉煌。因此,大学语文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递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祖国的美好和伟大,唤出学生的爱国热情。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让文化以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前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让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散文得以发展。汉朝时期的骈文和赋文、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语文的开展让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精髓得到传承和推行,并且在今天得以发扬光大。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定位

学习语文等同于学习我们的母语,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语文的基础作用。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语文会陪伴我们一生,这是语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对其它学科的影响上。无论你学习的是理科还是工科,有了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对其它学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应该从学习中掌握到它的工具性意义和人文性价值。语文是一种包含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重要表达交流的工具。在语文的学习中,要着重强调其对阅读、口语及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学语文的学习,更多的强调了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特点,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掌握审美情趣。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但也是一门必修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公共课就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而是应该将它放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不想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设置上讲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开展。因此,大学语文在大学中的尴尬处境导致学生在语文的整体水平上稍有欠缺,所以想要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就很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和学习,确保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基础上提高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

三、大学语文的内容构建

(一)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大学语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品味和赏析,让他们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但是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古代的文学作品明显比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要多,比如《诗经》、《论语》、古代诗词、元代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等。而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仅仅只有鲁迅和徐志摩等作品较多,像巴金、老舍等作品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了。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程和阅读中应该加大现代、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重,体现文化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加强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二)增加实用性文章的写作

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学语文的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主要提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建议可以进行公文写作、事务文书、书信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另外,文章的写作是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实用文章的写作训练一定要加入到大学语文的课程中。

(三)口才的训练

学习新知识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因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口才训练必不可少。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普通话,因为所有的朗读和交流都要求有良好普通话作为基础。只有有了普通话的功底,才能更好地练习朗读、演说、辩论等项目,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程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进一步展示大学语文对学生的重要性和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朝晖,傅书华.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第8篇:大学课程范文

中国大学的体育课程发展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变化,而现在发展脚步依然不断前进。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学校所沿用,其模式是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自选教师,这给大学生创造了非常开放的环境,使得大学生本来就有的大量自由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安排,也让大学生觉得得到了自。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指导能力也是学生选择适应自己学习方式的项目的重要依据。“三自主”选课方式使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较好的体现。价值取向呈现了个性化的特点。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也由于其自由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更多学校所接受。在地处偏远的农村或中小城市,其大学的体育教育仍然是按照旧时大班制的上课模型,跑圈、做操等等形式不但使大学生没有上课的欲望,老师也没有教学的乐趣。随着人本主义在我国的引入,广大教师都意识到大学体育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说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兴趣、生活背景等等的个体差异对整体化教学的影响。所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为进一步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重点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愿。有在大学生中做出的问卷调查显示,希望开设的体育项目不仅包括了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格斗等等这些新颖的体育项目,还有对传统项目的升级学习,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和排球等等。而中小学经常开设的体育课程如铅球、跳远、跨栏这些竞技要求高但审美和实用性不高的项目成为了冷门。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追求是与时俱进的,而且他们也有自己对体育项目的看法。只要能提高体育项目和教学的多元性选择,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其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二、探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

第一,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应当不同于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实用的目标,才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所以,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要注重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其互相促进。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学习内容的文化性,增加更多人文素养而不是技术锻炼,试图培养大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的归属感以及尊重他们选择的变动。课程改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实用性特点。很多大学生都开始有意识地自己进行健身或晨跑等体育锻炼的活动,此时不仅应该鼓励这些学生还要适当、适时提出体育锻炼相关的误区和要点,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私人的体育锻炼,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良好沟通关系。从这几点进行课程目标的重新设置,才能有效提高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的接受度,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青年人的体质。

第二,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专业知识。因为每个体育教师的特长都不一样,有的教师可能博学多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更多的教师可能只熟悉某一种或两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教学。让一个篮球专长的教师去教学羽毛球,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不尊重,更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当前大学校园中,普遍青年人的身体素质不高,所以强求身体素质提高之后才能进行专项体育项目的学习是不可行的。几乎每一项运动项目都包含着身体素质的基本要素,通过专项的学习既能够提高专项技术技能,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两者相辅相成,因此通过专项来提高基础也更有效率。况且,一个人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这个项目的喜爱程度,如果热衷的程度足够,那么再差的身体素质都可以被一步步地提高。因此,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一种技能,增加对这个项目的喜爱程度,然后通过自学成才,这样才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终极目的。

第三,除去必修课形式的体育项目“三自主”的形式,大学体育课程还包括了范围很广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通常都趋向小班教学,人数限制在30~40人以内。它的课程比必修课更加开放、灵活和多样化,除去体育项目的学习进修,还包括了在体育视野下的各种审美培育等等。选修课的特点是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灵活,不仅可以根据季节,还可以根据热门程度进行排课。选修课的教学形式多样,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又适合学生的发展。比如篮球比赛指导与欣赏、冰上运动与欣赏、铁人三项体育综合训练、排球裁判的教学等等。

第四,增加体育协会的数量和规模,给予这些自由的体育协会专业支持和力量。体育协会多元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体现了大学体育的开放性。它完全是由大学生自由组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觉参加这些社团,不具有任何强制性。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正是提供了体育协会发展的温床,使它在非正规课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体育协会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课外延伸和补充,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兴趣特长的养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此时,大学的体育教师应给与这些社团尽可能多的专业指导,以及有选择性地向他们推荐校级或以上的大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全力支持这些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

三、结语

第9篇:大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人文课程 教学 底线 认知兴趣 娱乐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高校统一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覆盖面。消息传来,高校人文课程任课教师无不为之振奋。近年来高教界逐步达成共识――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加强,教育部“指导纲要”的可谓“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可以预见,这一政策性的引导必将推动高校人文课程的建设,至于人文课程怎样开展才更合理、更有效,将会成为焦点性话题。作为东北财经大学人文课程教学基地――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触良多,尤其是对人文课程的“教学底线”问题感触颇深,故撰此小文以与同行切磋交流。

2012年以来,笔者先后为东北财经大学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了四门人文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欣赏”“《老子》导读”和“《世说新语》导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人文知识背景,便于第二轮教学的反思和改进,笔者在每门课程开课之初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结课之时回收了课程总结。2012~2015三学年六个学期,笔者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66份,课程总结181份。问卷的问题设计属于开放式,尽管各门课程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其中有部分问题交叉重叠,比如:“你来自哪里,家在城市还是农村?”“你读过哪些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籍?”“你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你高中选修过哪些人文课程?”“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吗,为什么?”“你对这门课最期待的内容有哪些?”“你对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满意吗?”“你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什么建议?”综合266份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城市生源人文阅读量远远超过农村生源,有11%的学生曾经在父母或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完成几十本人文历史类书籍的阅读,这种情况是在意料之中的。但令笔者惊讶的是,有37%的同学表示对人文历史不感兴趣,其中不乏文科出身者,甚至包括个别人文阅读经验丰富的同学,在这一点上,生源地的影响因素并不明显,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并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在这37%中,有部分同学表达情绪所用的字眼是“厌烦”,他们引起了笔者的格外关注。分析这部分同学的问卷反馈,厌烦的原因各式各样,或对多年来的课程考试表示不满,或对枯燥的教材内容难以接受,或对教师呆板的教学方式表示反感。有位同学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文课程的不满:“我爸爸是语文老师,小学和初中的暑假、寒假他让我读了好多文学名著。我高中时候语文和历史学得不错,文学常识、历史知识什么的背得滚瓜烂熟,文言阅读、诗词赏析、写作文啥的我都熟悉套路,总之我很会考试,高考也考得也很好。为了高考,我逼自己学了很多不感兴趣的东西,记了很多不愿记的知识,现在我学了会计专业,再也不愿去碰那些东西了,反正也没啥用。”这位同学堪称典型,道出了部分学生的心声,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掌握了基础的人文知识,也获得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在这些知识能力的支撑之下顺利度过了人生重要的关口――高考,与此同时,他们对人文历史的认知兴趣也遭到了一定的伤害。笔者认为,大学人文课程应该全力呵护学生对人文历史的温润情怀,至少不能进一步伤害他们的认知兴趣,这应该作为大学人文课程的一条“教学底线”,努力坚守,不可退却。

基于本校学生对大学人文课程认知兴趣的分析,笔者在随后的教学中将人文历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做了通俗化的处理,增加了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部分地借鉴了传统评书的表现手法,在历史文化情境的复原方面做了较多的努力。比如全校公共课“文学欣赏”有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讲,这首词反映的是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经过心灵的叩问所做的一次深刻的内省。年轻气盛、书生意气的苏轼在饱尝囹圄之辱之后,最终度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风陵渡口,枯寂的灵魂得以重生并变得愈加坚实。笔者为了细致地还原这一事件,查阅了《宋史・苏轼传》与王水照《苏轼评传》中的相关内容,结合林语堂《坡传》以及余秋雨《坡突围》的文学化叙述,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乌台诗案”的具体情况。在课堂讲解中,笔者不断抛出疑问:苏轼为什么会被弹劾?是宦海险恶还是性格使然?他的诗歌为什么令新党如坐针毡?苏轼为什么能够脱险?他的入狱使自己的“人脉圈”(苏辙、王安石、神宗皇帝、太后)发生了怎样的动荡?在一连串“扣子”(悬念)的勾连下,笔者穿插交代了大量的北宋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尽量细致化、鲜活化、立体化。在此过程中,笔者试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人文历史是动态的、丰满的、深刻的,而不是固化的、扁平的、肤浅的,绝不是教科书几句价值判断就可以轻易带过的。我们的教材在描述苏轼时,典型说法是“才华横溢,心态旷达”,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这并非苏轼恒定的人生状态。年轻的苏轼曾手足无措,惶惶不可终日,在历经了人生风雨的洗礼之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和沉淀,最终实现了心胸的拓展和境界的升华。本课课程总结“回笼”之后,笔者对付出的努力感到欣慰。有83%的学生认为,我们的“文学欣赏”课“很有感染力”“值得玩味”,有位同学说:“老师这门课展示给我们的历史是那么丰富细致,那个时代的山水风物、世情百态是那么鲜活生动,我们都跟着穿越了,这种感觉让人流连忘返。我很喜欢这种讲课方式,老师继续保持啊。”在课程总结中,约有过半的学生表示,苏轼一讲让他们受到了触动,坡面对挫折时的复杂心境让自己产生了共鸣,并感受到一种隐忍坚强的生命力量;以后会多找名人传记类的书籍来读,借以开阔眼界,丰富心灵。笔者认为,大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氛围具有一定的情感诉求,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尽量满足这份情感诉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人文历史的认知兴趣,那就能有效地发挥人文课程的“导引阅读”作用,也即成功地守护住人文课程的“教学底线”。

当然,“教学底线”好比一个浮标,我们总是希望借助它开辟更为敞亮的“航道”。近年来,大学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希望借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其中有部分所谓“娱乐教学”的尝试可能会将我们的浮标推向深海,得不偿失。据我了解,有部分大学教师将当今娱乐节目的某些元素带入了人文课堂,加入了过多的游戏和表演,这种教学理念将“寓教于乐”的内涵予以拓展,谓之“娱乐教学”,这与当前“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不谋而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是伴随着印刷术时代的没落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同样未能幸免,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批判的:“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我们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教学中的“娱乐至死”本是对“寓教于乐”的一种延展,可它延展到一定程度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背离,娱乐本身替代教学成为了重心,教学的严肃意义在此过程中被淡化,甚至被消解。与之相对照,2000年以来的文化普及类电视节目以“百家讲坛”为代表,因其定位在于大众人文素质教育,主讲又多为大学教授,与人文课堂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其运作分析“娱乐教学”,它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镜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开播“百家讲坛”,其初衷在于开设高端学术讲座,主要面对知识阶层,结果曲高和寡,收视率较低,迫于市场压力,最终改版转型。在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2004年)、易中天《品三国》(2006年)等系列讲座的推动之下,百家讲坛华丽转身,由“学术讲坛”转变为“百家书场”,通过各式各样的商业包装,吸引了大批观众。在受到热捧的同时,“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尖锐的批评。饱受非议之处如,王立群在释解“凤求凰”时,称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追求是一场“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行动”,另有言论曰:“可以负责任地说,汉朝的很多皇帝,包括刘邦都是双性恋。”纪连海在谈到大禹治水时,也曾发表惊人之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另有隐情,因为“大禹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此类庸俗化的解读视角,无疑是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心态,其文化品格极为卑下。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术讲座应有的文化品位,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中,“百家讲坛”式的包装方式是不可取的,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一条底线,而不是我们的标杆,这条底线一旦游移过度,“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就有可能侵蚀人文课堂的严肃品格。因此,警惕“寓教于乐”的越界,避免“娱乐教学”的泛化,应是我们守护教学底线的另一要义。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人文课程在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底线”。在中学阶段,切实保障学生获得基础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的读写能力是一条“教学底线”;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初告完成,部分学生受制于应试教育,对人文课程敬而远之,乃至有渐行渐远之趋向。我们要逐步修复他们对于人文历史的天然亲近感,至少不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又成为一条新的“教学底线”。在教学底线的守护方式上,大学教师应各显神通,充分调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热爱人文课堂。当然,人文课程教学底线的守护不能走向另一极端,那种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无所不用其极,极尽游戏、娱乐之能事,以至于削弱教学的严肃品格、降低课堂文化品位的媚俗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杨丽萍.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吴传辉,韩红梅.守住课堂教学的底线[J].教学与管理,2007,(20).

[3]郭振有.应试教育之弊端:反科学发展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5,(9).

[4]林其天.略论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作用、现行弊端与改革路径[J].东南学术,2010,(2).

[5]孔令芹.避免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4).

[6]章艳译,[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李浩.吊诡的变脸:《百家讲坛》现象浅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赵勇.从“学术电视”到“电视娱乐”――《百家讲坛》的流播小史与变脸方术[J].艺术广角,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