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考;备考策略

近年来,我校在地理会考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对于我校来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完成八下地理这一册书的新课教学,同时复习前三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之紧迫、内容之繁多、难度之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会考备考策略的制定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们在备考方面的几个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大力配合

学校领导把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与毕业班教学工作一同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校领导非常重视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的工作。一般在八年级下学期会考复习阶段,都会安排第八节进行生物、地理会考复习,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还有其他各个部门都给了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总之,领导高度重视和班主任大力配合是我们做好会考复习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集体备课,明确教学方向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地理组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考试的方向。对新课标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寻。

其次,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会确定好本周的教学内容p教学重难点,学进度,交流上一周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法等。

再次,我们还深入研究了考试说明、近两年的会考命题方向及题型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递一些与会考有关的信息,并注重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会考相链接。

三、合理计划,高效复习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授课和七年级上、下册以及八年级上册三本书的复习,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六月份的地理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们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与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地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据我们学生的情况,制定了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我们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章节梳理,重拾旧知(第6周~第10周)

第五周结束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从第六周起,充分结合课本和复习提纲,按章节梳理与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画出来,重点的做好记号,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帮助理解和记忆。目的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第11周~第13周)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针对会考各题型展开的,其中读图题在会考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重点加强读图、用图的专题训练。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此外,遵循“精讲精练”的原则,我们对《会考通关》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有取舍地练习,坚持“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第三阶段:模拟强化,查漏补缺(第14周~会考)

以会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再进行训练、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临考强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总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四、重合作,促进步

1.“生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挖掘地理优等生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中“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带动班级的整体提高。在每个班级里,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优等生,也有潜能生,每个小组有两个组长,由每位组长分管各自的下属,形成“一对一帮扶”的模式。

2.“师生之间”的合作

我们己习惯于“威慑天下”,习惯于以智者的身份去“喂养”我们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让师生合作,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接近老师。所以,平时我们科任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外,课间也积极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让学生更亲近老师,努力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合作关系。

3.“师师之间”的合作

一方面,地理组老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各班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建立合伙人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复习。

五、建立和完善会考复习资料库

第2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科整合 气糕 统计图表 微生物 关系

科学和数学同属于理科。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数学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取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开化美食――气糕为载体,尝试将其中的数学与科学知识融合,让学生在探索气糕中蕴藏着不同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相互联系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体验学以致用的真正魅力。

“气糕中的学问”属于乡土教材,其中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整体解读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教材,得知“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食物的包装”也编排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因此,将年级定位于五年级学生,通过对发酵过程的研究,发现发酵时间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借助折线统计图呈现规律并进行分析,从数学角度合理分析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自编“气糕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借助气糕情境,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增强探索意识。

2.通过折线统计图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温度间的关系,进一步学会整理、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年级定位】小学五年级

【课前活动】

观看“开化美食――气糕”的视频,阅读有关气糕的学习材料。

(设计意图:学习材料中包含气糕名称由来、气糕荣誉、气糕制作过程等内容,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气糕,初步调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研究气糕的兴趣,也为后面的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气糕图片):这是什么?对,这是开化美食――气糕,同学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气糕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因课前的铺垫,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已被唤醒。导入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二、新课展开,数科探究

(一)微生物的生长因素

师(呈现气糕学习资料):你从学习材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飧庵谱饔兴牡拦ば颍罕噶稀磨浆―发酵―炊蒸。发酵最重要,直接决定气糕的口感。

师:确实如此,最关键的工序是发酵。关于发酵过程,你又读懂了什么?是什么在起作用?

生:微生物中的酵母菌在起作用。

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温度、空气、水分等。

师:微生物生长(发酵时间)与温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会阅读,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是数学和科学都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阅读,自然调动知识储备去积极思考:微生物与温度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就是科学与数学的融合点。)

(二)发酵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师(出示杂乱的数据信息):老师课前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收集了一些气糕发酵时间与温度关系的数据。

生:杂乱。需要用数学方法进行整理。

师: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整理记录这些数据?

(提供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空白表,学生自主整理)

交流反馈:

1.填写统计表要注意什么?(有序)

2.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绘制?

3.观察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发酵时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微生物生长环境有适合的温度区间)

4.进一步分析变化趋势:当温度为18摄氏度、27摄氏度,发酵可能需要多久?当温度低于5摄氏度、高于40摄氏度时,微生物可能会怎样?

师:冬天,气糕发酵时,往往会把装米浆的桶架在炭盆上。你能根据刚才的分析进行解释吗?

[设计意图:呈现气糕发酵时间与温度的杂乱数据,顺势引出数学统计的有关知识。先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尝试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在交流中回顾体会统计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同时在比对中进一步明晰气糕发酵时间(微生物生长)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科学本质。此环节中,数学与科学相互交融,用数学知识解释科学道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消除学科边界,实现学科整合。]

(三)气糕的保质与销售

师(出示炊蒸环节与气糕图):气糕已经成为开化品牌,销往全国各地。但是新鲜气糕不容易保存,在销售时得考虑什么因素?(提供学习单一和学习单二,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气糕发酵过程中,已经对数学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有一定的接触。此环节教师再次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开放的探究时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在探讨交流中,对学科融合的认识从朦胧变得清晰,从浅显变得深刻,学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思想意识也升华到更高境界。)

三、总结归纳,梳理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

生回答,师连线成图(见右上图)。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数学与科学相互交融,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全课点睛之笔。此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知识的同时,将黑板上散乱的知识点用几条线连接在一起,再次将数学的折线统计图与科学知识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孤立的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整节课的目标定位与学习重点也一目了然。)

四、纵横拓展,延伸思考

师:我们研究的只是气糕的一部分学问,还有如体积变化等许多知识。龙游发糕等食品也有类似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课后去研究。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更为可贵的是引导学生继续研究什么。本节课不局限于课堂上研究的知识范畴,而是继续抛出问题,使研究纵向深入、横向拓展,让思维继续延伸。)

第3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处理好“四大问题”,是实现“生本课堂”的基础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三要素。“主动发展”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自我讲演”的执教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树威信的同时,更要改观点、听意见、擅交往。扮演教学活动中的“导演”,由传统的设计自我向设计学生转变。换言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获得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做解剖猪心实验(初一生物下册)前,教师先将解剖结构图展示在课件上,再标上下刀路线,让学生先看清图示,然后动手来做,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和点评,充当“导演”角色。

2.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伟大的教育家杜威倡导“寓教于乐”,提倡教师要善于在快乐的氛围下引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它是一种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的形成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影响课堂上师生的行为、思想、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实践证明,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斥着消极、冷漠、沉闷甚至是责骂的气氛,师生关系就会产生隔阂,甚至是裂痕,且很难融洽。这种气氛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反之,积极、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可以帮助师生、同学间建立和谐关系,学生也容易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他们就更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快乐了,学生们的思维才会更活跃和富有创造性。

3.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解惑是“生本课堂”的内在要求。如何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果重要的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建立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认知的全过程,最终达到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又浅显易懂,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问题之前,要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然后让其自主学习。比如在讲“生物的遗传”(初二生物下册)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遗传是什么?遗传通过哪些途径实现?遗传存不存在物质基础,如果有,是什么?亲代性状能传给子代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的重点、难点提出另外的问题:发育为雌性的受精卵细胞和发育成雄性的受精卵细胞的区别在哪里?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就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交换观点,随后教师总结点拨,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比较理想的“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

4.实现多种模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往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挥发挥主体性能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提高学生主体性的途径。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中,其社会化进程得到加速,主体性得到发展。在实践性很强的生物课中,教师应多设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这样,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做到“五个方面” ,是实现“生本课堂”的关键

1.让学生抓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在学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目标的展示方式可多样,有时由教师展出,有时可由学生归纳。如“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初一生物下册)一课,内容零碎,不便讲授。如果上课前教师先给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照着目标看书,动手动脑,归纳知识点,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2.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重点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如何调动他们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在授课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在实验课上,先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调查表明,学生非常喜欢独立完成实验。同时,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思维活动程度也大大增强。

3.创造情境乐于探索。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情境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观看录像、观察实验、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抓住契机,启发学生的灵感。有趣的问题可以把学生组织调动起来,也可以实现知识点的过渡,这样也就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初二生物上册)一课,在讲完发酵的原理之后,教师应创设一个学生分组实验、质疑、释疑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利用实验材料进行小组实验。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提出层次性、系统性的问题。生物的知识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不仅要相互联系,而且要层层深入,要能使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去思考,形成一个连贯系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质疑与答问,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层次设计要与学生的个体能力层次相适应,应从学生潜在的水平出发,巧妙地设计思考的阶梯,诱使学生层层推理,步步深入,逐级而上,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

第4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动静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能够播放动画、图片,这样直接的感官刺激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冲击,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学习中,这一知识点单靠文字方面的学习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心脏泵血的方式,对于真实的过程很难通过想象的方式来实现,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心脏泵血的模拟演示,通过动态的形式将这一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观察了解心脏的泵血过程,动态形式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能够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新颖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会更加愿意深入学习生物知识。

二、总结归纳教学重点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难点一般都是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教师通过反复的强调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且大量的总结归纳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板书的形式是比较复杂的,并且这样的形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利用多媒体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一些学习任务提前罗列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就能够有清楚的了解,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应该使用特殊的字体或者颜色进行标注,并且还要列举相应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中,最重点的教学内容就是对于动物的分类,通过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行运动方式的判断。所以说首先要以这样的形式对动物的种类进行划分,水中的动物运动方式是游泳,陆地上的动物分为多种,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多种形式,然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飞行是不是鸟类独有的运动方式呢?学生通过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已经对教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可以进行问题的解答,一般学生会认为飞行是鸟类独有的运动方式,但是一些昆虫还有蝙蝠也是可以飞行的,所以说飞行并不是鸟类独有的运动方式。通过列举重点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三、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在生活中查阅一些资料或是信息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教学的范围变得更广,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教材,应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拓展。教材上的一些知识虽然是比较典型和基本的,但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局限性的,现代社会需要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实现能力上的提升,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一些故事或者是真实的人物故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动物先天和学习行为”的学习时,主要就是学习区分一些动物的一些先天和学习行为,并且能够说明这些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意义。所谓先天就是指动物在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就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学会了对动物行为的区分,但是对动物行为的实例还不是很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的故事,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英国女人研究野生黑猩猩的故事,她潜心研究,一待就是40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逐渐被黑猩猩所接受,并且取得了黑猩猩的信任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珍妮对黑猩猩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第5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对于化学,其中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如常见元素符号以及化合价、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们有一段经典的简语“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或者总结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都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该实验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如,笔者把总结出“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的物质分类的反例,简化为“物质分类的三个不是”或“物质分类的三不”。在201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酸碱的性质要求如下:认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在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酸碱的目标要求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可见对于酸和碱的性质的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并能简单应用酸碱的性质,可以把它们的性质总结为“酸五碱四余一”,即酸有五条通性,而可溶性的碱有四条共性,难溶的碱只有一条性质。

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的物理内容变阻器这一节为例,其中的“滑动变阻器有效长度的改变与阻值大小的关系”的教学是个难点,《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上要求:“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对应的教参指出:在教学中要在电流的“路径”上突破教学难点,搞清电流的路径便可理解“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教学可以使用教科书上的图,让学生分析,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的亮度如何变化?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讲透了,学生也听懂了,应用的时候却糊涂了的情形。学生不是不会分析,而是他们在过长的分析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判断滑动变阻器下端的接线方向及滑片的移动方向与阻值大小之间的关系,笔者给出了口诀:“左左小,右右小,左右大,右左大。”其含义为: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它又可简化为“小同大异”的简语,即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相同时,阻值变小;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不相同时,阻值变大。这一口诀或简语的使用,无疑会使学生判断的速度大大提高。

在对初中生物血液循环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的具体内容目标为: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动脉中流动脉血,所有的静脉中流静脉血,而如果利用简语联想法就很能容易纠正这个错误的认识。我们可以简化为:“肺动非动,肺静非静,主动才是动,腔静才是静。”即可以明确地阐述出主动脉中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的关系。

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的地理部分,关于日界线有两个知识点:一是环球旅行时,钟点的变化;二是跨越日界线时,日期的变化。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区时和日界线的具体内容目标描述为:“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尽管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在应用中却比较容易混淆。凝练的简语这时候又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第1个知识点可以详细表述为:在环球旅行中,自西向东,每穿越一个时区就要把钟表向前拨动一个小时,反之,自东向西穿越时区,要把钟表往回拨。用简语联想法就可以简化为“东加西减”。课本对于日界线的第二个知识点的描述也只有一句话:“当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去一天。”学生在课堂上是能理解的,在应用时却往往容易出错。如果将这一知识点简化为“减东西”,利用谐音并加以联想的简语联想法,就可以快速判断日期的增减与越过日界线的关系。

第6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3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中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在微课程设计选点时,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米勒实验”展开微课程设计,通过对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生命起源过程的第一步(即如何由原始大气到有机分子演变),进而理解生命起源的全过程,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相关知识,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近两年的初中生物专业学习,学生也初步具备分析米勒实验的能力,可以在微课及辅助材料的指导下自学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介绍,进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教学环境与准备

联网状态的计算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

1.兴趣先导,情境引入

图片导入:出示现在生机勃勃的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

师:这张照片美吗?它展现了现在地球上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46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设问)那时的地球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你认为这样的环境中会有生命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但科学家们已通过实验证明,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为形成原始生命创造了条件。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进行了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对现在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的强烈对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7~48页资料,思考问题:①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有哪些?②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任务二:观看视频“米勒实验”。思考三个问题:①米勒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是什么气体?②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过程?③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

分析米勒实:下面请观察米勒实验装置这幅图片(如右上图),探讨几个问题。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对水进行加热,沸腾后会产生水蒸气,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就是原始大气。接下来,米勒在密封容器中通过电极放电产生火花,这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闪电。通过冷凝器冷却水,模拟降雨,最后在溶液中发现了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温故而知新:请你回忆七年级食物消化相关知识,你能说出蛋白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稍停顿)

蛋白质可以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米勒实验最终收集的溶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就是氨基酸,所以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这些实验表明,尽管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却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汇集到原始海洋中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在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设计意图:先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原始大气的基本成分,以及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区别,为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打好知识基础。然后学生通过观看介绍米勒实验的视频,形成对米勒实验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定格在米勒实验装置图片,重点介绍米勒实验的过程及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3.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小结: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氨基酸等有机物,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情感升华:生命的诞生如此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呢?倘若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它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物,并保护好它们,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希望学生能明白“生命的诞生是曲折不易的,地球上的万物皆有它存在的道理。珍爱生命,保护生物,保护地球”,这样的情感升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4.总结反思,自测评价

我们通过三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请你将答案填写在微课程实施方案中。

①(单选)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下列哪种物质?

A.水蒸气 B.氨

C.氧气 D.甲烷

②分析并填空:

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米勒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的形成性测验题和微视频配合度高,针对性强,使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多样的题型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情感目标的评价。

教学反思

1.微课程设计,选准点很重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微课程设计应该选取一节内容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或者最需要通过提前学习来获取知识的一个点。这样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我们团队的微课程设计选择了“米勒实验”这个知识点,这是我们积极讨论研究后选中的重难点。我们设想,学生预习了本节课内容后,最大的感触应该是太抽象、看不懂,而“米勒实验”应该是其中最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个内容,可以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以便课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内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组织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进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有效。例如,我们选取了“米勒实验”的视频,把原始地球的动态状况和米勒实验的动态操作融为一体,直观地把原本抽象的模拟实验“演活了”,让学生对米勒实验中各种装置的作用一目了然。将传统的图片教学立体化,也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比较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取长补短,相信团队的力量

在这次NOC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时,我们三人先一起厘清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流程,再深入探讨“如何导入”“如何过渡”等细节,制作PPT,一起完善修改。由一位教师负责录制微视频,另外两位教师一起根据PPT的思路,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这样的分工合作使我们制作的微视频和设计实施方案更配套,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起硪哺有效。此外,我们也学习了其他团队的微课程设计,听取了不少建议,如调整技能性检测的题目,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

设计亮点

1.教学目标精准,教学流程完整

对米勒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且该实验在实验室无法进行模拟实验,初中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选用了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完整,依次包含了情境导入、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实验分析、情感升华、自我检测六个环节,它对重难点分析到位,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难点。

2.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对现在地球和原始地球的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后抛出问题,直入主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习更加有效。另外,我们选取了一段“米勒实验”的视频,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理解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图片,一边讲述实验过程,一边抛出三个问题,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米勒实验的过程,并分析实验结论及意义,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评价

第7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

以前,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指挥者,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新教材的要求中就被改变了。教师要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新教材还注重了以“探究”方法为主的新的学习模式。以前的教材,采取的是先给出定义和结论,然后再做解释和说明以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新教材采取的是先给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模式的改变,长此以往,就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讲鸟类的飞行特点这一节时,教材不再像以往,直接给出鸟类的特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自己总结出鸟类适行的特点,尽管学生总结的也许还不太准确或者完善,但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二、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教育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对生物学产生兴趣,是整个课堂模式转变的基础。首先,而且由于生物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联系一些生活的例子,多讲述一些身边的或者自然界的一些生物趣闻来提高兴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习以为常的有趣生物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设置悬念 ,让学生分析其原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好习惯。而且可以让学生亲身感觉到生物学的实用性,使其更主动的来学习生物学。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课,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包装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了解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更健康的食品。通过这种跟实际结合,学生会觉得生物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也更容易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中,还可以讲述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让学生从中丰富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第三,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问题的设置。问题既不可太难,也不可太简单。要让学生必须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才能得出答案。这种问题,既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可以在问题结果讨论出来后增加学生的成功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偏差,教师不应强硬的制止或者纠正,应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应多用一些肯定的语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让学生自己从错误的结论中总结出知识点,这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是小组成员间的互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学习方式之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树立自己的信心,还可以学会如何倾听别人,如何欣赏别人,学会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其以后人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在交流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分析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来解决问题。在小组学习时,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竞争机制,能让学生更积极的参加进来。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可以采用小组代表发言,小黑板展示结果,等等。通过展示,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等。同时,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还能培养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展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能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

四、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

第8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基础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72-02

《基础化学》在染整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定位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中的基础”,它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后续的努力程度。原始的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基础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化学》这门课,其理论性强,内容也比较繁杂深奥,纯粹的教师讲授,加之学生基础比较差,学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授课也感觉吃力,收效甚微,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逐步降低。尤其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学时也是逐步压缩减少,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就更加不适应。针对该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在努力寻求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它是按照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在既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且各教学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性地重新组合。将模块化教学方法引入《基础化学》这门课的讲授与学习中,将该门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根据不同模块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基础化学》的课程目标是:面向学生就业未来,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兼顾学生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我校各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于《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1.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化学》理论课分为上下册,上册是无机部分,下册是有机部分。《基础化学》(上册)分为三大模块:(1)热力学原理及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基础(从宏观的角度学习化学理论);(2)物质结构原理及元素周期率(从微观的角度学习《基础化学》理论);(3)元素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理论,按照“元素周期表”,系统学习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应用)。《基础化学》(下册)按照碳原子结构及共价键理论为主线,分为三大模块:烃类(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烃类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结构也性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它同其相应的单体之间的关系)。《基础化学》实验分为两大模块:无机化学部分实验。此部分实验内容穿插在《基础化学》(上册)理论授课相应章节知识点中进行开展,以理论结合实践,互相促进,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有机化学部分实验,将各小实验分别同理论部分相应章节组成模块,通过验证有机物性质增加学生对有机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机物分离与提纯的能力,选取蒸馏和分馏、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通过简单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简单实验为综合实验的基础,综合实验是简单实验的体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实施过程。化学科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实践科学,因此《基础化学》与其他化学课程一样,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讲授化学基本原理,使一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应用这些理论的结论从宏观的角度(涉及热力学原理及多重平衡原理)及从微观的角度(涉及结构原理及元素周期律)去学习,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向学生讲授元素无机化学,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应用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热力学原理及结构原理)去学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性质及反应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碳原子及其共价键的形成及其特性为主线,分别向学生讲授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卤代烃、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等烃类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基础化学》实验是与《基础化学》理论课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程,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实验课程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在染整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1)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有利于《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2)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掌握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3)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后续学习课程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模块。对于实践模块进行精心分析和设计,将它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联系起来,对于教材安排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拓展,设计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内容。实践课程是其相应教材理论和实践模块的延伸,它可以巩固其理论和实验技能,实现活学活用,克服了传统授课方式的枯燥乏味。通过这一系列拓展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和素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4.质量评价。实践子模块完成后,每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对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各组之间根据实验结果,相互分析、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在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每个学生在实践模块中的成绩将成为期末综合成绩的一部分,降低传统的理论考试成绩的比例,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三、纺织印染《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效果

1.利用多元教学法,增加模块化实践课比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其能力和素质。

3.“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4.强化了技能训练,实现了“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

四、结论

通过对染整专业《基础化学》进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创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对高职院校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教学测量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多忠.探索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J].出国与就业,2010,(7):47-49.

[2]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53-55.

[3]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2011,11(4):56-65.

第9篇: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于生物学科的学习,由于受升学比分的影响,被大家甚至包括许多其他科目的老师称之为豆芽科、副科,所以学生不够重视。面对学生,我经常把目前初中的生物学科比作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量微,但必不可少!如果从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只有20分,但这20分很容易得,滴水成海,丢了实在可惜;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生物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更何况,念书升学都是为了生活,学好生物,更能"学以致用";从学习习惯和态度的角度来说,一个真正优秀或者说合格的学生,你可以有优势科目和偏科现象,但对于任何科目的学习态度必须是端正的、学习习惯必须是良好的,而这也恰好是学好任何科目的前提;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高中生物是理科必修科目,而初中的生物学习正是为了将来高中生物学习打基础的。由此,来转变学生忽略青菜豆芽仅食大鱼大肉的错误观念。

二.激、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也很强,入学第一堂课,我的授课内容是"走进生物",告诉大家,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有人预言21世纪谁掌握了生命科学,谁就主宰了一切。20世纪70年代后,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发达国家,很多优秀青年科学家都流向生物科学已成为明显趋势,学习生物、农学、医学的青年数量急剧增加。并利用生物方面的新成果,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新知识,介绍生物学的新动态,这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向学生介绍克隆羊、克隆牛技术及其意义;介绍试管婴儿的成功及其影响;介绍人造蛋、人造肉技术;介绍我国人体基因工程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即人体染色体密码的破译的意义。这些科学成果不仅使学生欢欣鼓舞,而且认识到生物学是一门前途无量的科学,更加发展了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另一个研究也表明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越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会越理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生物,重视生物,就得先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会延伸知识点,给学生适时举例,讲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例,并尽可能的做或播放一些演示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初一的学生,生物课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新鲜的课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把握开始尤为重要。在课堂里我给他们尽量多的自我展示空间,多讲生物小故事,多展示演示实验,课堂气氛通常都非常好,这样就更有学习的劲头了。到了初二,书本知识相对初一简单很多,加上平常环境(主要是学习氛围--耳濡目染"生物的不重要")的影响以及新科目的增加,对于生物的兴趣不再那么浓厚了,甚至开始小瞧生物了,这时,我会尽量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并告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并激他们,难道这小小的豆芽菜都吃不了?!总之,尽早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从小就开始灌输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意识,让学生尽早地重视生物学以及相关的学习,自小就打好生物基础,要想法让他们愿意学也有兴趣学习生物。但是如果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一直都仅仅保持在"觉得这一科有趣"的层面上的话,是很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一定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应该想办法把这种兴趣转化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动力。

三.感情交流,严宽适度

结合自己当年学习的情景,我知道,如果教师对学生好,学生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自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做到处处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在讲七年级下册时,由于都是一些与人体相关的知识,学生的问题特别多,当然也是与学生沟通的最好时机。只要坚持真心关爱学生,与学生维持和谐的关系,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和生活的享受。

四.适时改进教学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这样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充分发挥多元评价法在教学中的调控作用并在课后积极反思。

五.学生学法指导

以本为纲。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在用知识来填充。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