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专业

第1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定位职业形象、如何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建立学生职业形象塑造平台等方法来塑造和完善学生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让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在求职和工作中发挥职业形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形象形象塑造

一、个人形象与职业形象

(一)个人形象

个人形象简称为形象。它所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所留给他人的总的印象,以及由此而使他人对其所形成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

(二)职业形象

根据个人形象,结合自身的职业和地位等要求设计出来的适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形象,包括仪容(外貌)、仪表(服饰和职业气质)以及仪态(言谈举止)三方面,其中最为讲究的是形象与职业和地位的匹配。职业形象要达到几个标准:与个人职业气质相契合、与个人年龄相契合、与办公室风格相契合、与工作特点相契合、与行业要求相契合。

二、塑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形象的意义

(一)职业形象是职业气质的标点符号

职业形象是个人职业气质的符号,有些人对深色调的一贯喜爱,体现了他沉稳的个性;经常性地身着艳丽颜色或对比强烈的服装,可以展现激情四溢的作风;浅浅的素色的衣着似乎在告诉人们你善于调节自己的工作模式;一丝不苟的服装款式预示着严谨态度,层层装饰的外表揭示着求新求变的心态……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种种形象特点,就像标点符号写在每个职业人的脸上、身上,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标点,好的职业形象可以塑造学生的专业气质和职业气质,对职业成功有着重大意义。

(二)职场形象决定职场命运

在这个越来越眼球化的社会,一个人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形象将可能左右其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据著名形象设计公司英国CMB对300名金融公司决策人的调查显示,成功的形象塑造是获得高职位的关键。知名形象设计师鞠瑾女士认为,职场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关键,但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特别是在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等重要活动场合,形象好坏将决定你的成败。

(三)职业形象和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个人的人性特征特质通过形象表达,并且容易形成令人难忘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个人求职、社交活动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特别是许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对应聘者职业形象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我们的估计。甚至许多公司在面试中对职业形象方面关注的比重也很大。因为他们认为,那些职业形象不合格、职业气质差的员工不可能在同事和客户面前获得高度认可,极有可能令工作效果打折扣。

其次,职业形象强烈影响个人业绩。首当其冲的就是业绩型职业人,如果自己的职业形象不能体现专业度,不能给客户带来信赖感,所有的技巧都是徒劳,特别是对一些进行非物质性销售工作的职业人,客户认可更多的是人本身,因为产品对他们来说是虚的。即使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如果在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合作伙伴打交道过程中,职业形象欠佳,极有可能把良好的合作破坏。

再次,职业形象会影响个人晋升机率。获得上司的认可是晋升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因为在上司面前职业形象问题导致误会、尴尬甚至引发上司厌恶,业绩再好也难有出头之日。如果在同事同级层面上因为职业形象问题导致离群、被孤立被排斥,晋升的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三、如何塑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

(一)将塑造职业形象和培养学生职业气质的课程纳入教学标准

本专业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酒店管理职业素养训导》《酒店服务礼仪》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学生刚踏入这个专业的两门专业引导和启蒙课程。《酒店管理职业素养训导》培养能够对酒店管理专业与职业进行角色认知,能够在酒店服务中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酒店服务礼仪》课程。通过对酒店服务礼仪的系统知识及礼仪知识在酒店岗位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和专业老师指导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和交往艺术,在服务中体现良好的亲切感及相互尊重。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展示良好的服务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通过《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创新式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气质和塑造职业形象

本课程的开设与市场经济需要、行业人才规格的要求联系紧密。本课程内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源自当前各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高要求。通过教师的创新式教学和指导训练,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礼仪和形象塑造知识,培养学生职业气质和塑造职业形象。为了能让学生不是简单的传统的学习知识,而应让学生通过自身学习,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提高学生在对客服务过程中的人际沟通的能力和服务艺术,全面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要求是,强化礼仪意识,熟练运用仪态、修饰与仪容、服饰与装扮、交谈等职业形象塑造的技巧,熟练运用在酒店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熟练掌握社交和涉外交往中的礼仪并运用在日常交际和工作中。

针对此,我们在课程的教学上进行改革和一些创新,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间单和有趣又可以很容易的掌握。

1.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知识量,增强课堂趣味性并提高本课程的可接受性,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还可利用某些电脑教学软件,录像资料,VCD教学等,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和接受更多的酒店礼仪的知识。

2.突出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礼仪技能和职业形象塑造技巧。本课程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教学中,操作性很强的礼仪技能要让每个学生亲自练习,如日常社交礼仪:握手礼、递接礼、鞠躬礼、递送名片等,重视熟练运用技能,并在实践中创新。采用师生互动学习,在每一教学环节,大量采用教师示范、展示,学生训练和实践结合的方法,通过积累日常交际和工作及面试的一些礼仪情景,进行场景模拟、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来突出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礼仪技能。

3.要求学生每天做到日常礼仪和形象塑造。除了课程学习之外,给学生安排了《天天礼仪》栏目,要求学生时时刻刻学习礼仪,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职业素养,如早上起来要求同学们要互相问好,每天化淡妆,每天要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十分钟,每天衣服要认真搭配,每次上完课要向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老师”,递接东西时要用双手等等。我们还开设的《发现礼仪》栏目,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学会养成去发现礼仪,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在课堂或者是课后大家一起拿出来学习和讨论。专业老师给学生定做栏目还有很多,如《天天礼仪操》,在每一次礼仪课之前要求学生都要做礼仪操。

(三)建立学生学习传播礼仪和塑造形象的平台——礼仪传播和形象设计工作社

专业老师结合礼仪和形象设计课程,为有兴趣的学生建立了礼仪传播和形象设计工作社,是学生知识和技能拓展的一个平台。

古今礼仪与形象设计工作社,是一个通过同学自主参与实践并从中了解更多与礼仪文化传播和形象设计相关知识的组织。社下分为礼仪传播部、形象设计部和微笑礼仪队(在每个部还分为活动策划组、宣传组和外联组)。工作社本着“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传统礼仪,古为今用”,将礼仪文化与形象设计知识传播到每位同学,所有河源学校乃至整个河源市,运用用于你们的工作和社交中,让学生有很好的平台和空间施展。

(四)树立职业形象在于日积月累

第2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1.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缺失

从课题组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很少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大多数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酒店时所考虑的多是酒店星级、企业性质、学生实习的生活条件、酒店提供的实习津贴、双方洽谈是否顺畅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定性甚至是定量的监管评价标准。监管评价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动态监控不力、酒店与学生矛盾冲突频现、酒店调换频繁等现象,有的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所签订实习协议的酒店一年一换,校企合作关系极不稳定,不利于校企之间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与沟通。如在学生实习管理过程中,虽有一些院校安排有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单位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指导,但指导老师监管考评标准模糊甚至没有。没有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学生、老师以及实习单位的行为就很难把握,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形也同虚设。

2.校企合作只重视技能锻炼,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技能操作锻炼,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都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酒店企业作为服务行业,其宗旨是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因此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技能操作的锻炼应一样重要。虽然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人性化管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酒店更重视员工职业化程度的训练,而忽视了员工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文关怀,很多学生不能深刻了解所从事的企业的文化、不了解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造成了学校和企业付出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愿去酒店就业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专业忠实度低下的原因:一方面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人才培养方式不当、职业观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对酒店行业的正确认识,从而造成其择业观的偏差。另一方面当前酒店管理专业“90后”学生怕吃苦、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在加速酒店企业对实习学生待遇偏低,缺少人文关怀等因素,也会造成酒店管理学生专业忠诚度较低。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参照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是实施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下,才能实现校企双方各方面的协调。目前我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单地概括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缺乏实际操作性。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应包括政府支持、法律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等因素。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职能,在投入相应资金支持的同事,创造和维护好校企合作所需的法律规范等软硬件环境,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协议时的行事准则,如可制定《校企合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细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实施方案》等,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2.兼顾校企利益,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诸如“订单式”、“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算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寻求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点,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从企业获得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的信息,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促进教学改革。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过程,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或季节性劳动力(在校实习学生)。在教师体系建设上,打造酒店管理专业“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一线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能手深入课堂讲学;派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综合素养高的年轻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培养名师,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上,实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方案,体现“职业性、系统性、互惠性”的特征。

3.制定校企合作的监管评价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保证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实现双方共赢。首先在选择校企合作酒店上应制定合作酒店选择标准体系。其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学生实习动态监管机制,对学生的考评由酒店和学校组织人员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考评鉴定标准对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打分评定,并将考评鉴定结果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建立指导老师考评机制,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与素质特点,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每位学生的工作任务、校内外指导老师。每位学生分别由一位校内、校外指导老师进行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对于校企合作的效果制定执行评价体系。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酒店通过一系列的利益分享机制,合力推动对指导老师的有效考评,并按照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才会真正调动双方合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4.做好职前教育,加强情感交流,合理规划学生职业生涯

在努力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坚定的思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热爱专业思想意识。首先对酒店管理学生要有一个行业认知教育,让他们对酒店服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酒店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使学生理解专业特点,让学生明白在酒店行业里,要想成为一名高层次的酒店管理者就必须从服务员做起。其次,酒店要加强与实习生的情感交流,酒店可通过定期组织实习生召开座谈会、生日会,以及部门主管深入宿舍与实习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实习生,使实习生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重视。最后学校和酒店还应注重职业引导,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实习生在酒店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因为他们觉得服务工作遥遥无期,看不到前途。学校和酒店应多了解、多观察,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安排部分学生逐渐参与到酒店的管理工作中。

三、总结

第3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1.专业就业前景乐观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专科类高职院校都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这为酒店业培养了大量的服务和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在各地的星级酒店、高级会所及旅游相关行业就业,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餐饮服务、酒店接待、酒店安保、客房服务、会议接待、人力资源管理及营销策划等。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因此酒店业也为社会各界所看好,各类酒店的入住率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使得酒店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谓十分乐观。

2.职业技能普遍不足

职业技能指的是学生从事工作的技术与能力,其又可以分为显性技能和隐性技能两类,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其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在职业技能方面普遍不足,大多数学生都对现代酒店及酒店市场的运作不太熟悉,离现代酒店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只能够在酒店从事一些比较基础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性工作,如当酒店服务员、保安、保洁、客服等等,而从事酒店的经营管理、市场调研、技术指导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的较少。

3.双语水平偏低

现如今,双语水平已经成为了当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的双语水平都偏低,这大大阻碍了其在酒店相关行业的就业,例如有些学生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被前台岗位所排斥,有些学生则因为英语不好而无法在高星级的酒店内工作,只能够在一些级别较低的酒店内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职业发展前途受到了极大限制。

4.跳槽率较高

据调查显示,酒店业的人才流失率位居我国榜首,即使是高星级酒店,其人才流失率也达到了30%以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后只能够在酒店内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性工作,而这类工作普遍待遇较差、薪资较低、升值空间较小,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也往往社会地位较低,经常遭到他人歧视,所以少有学生会长期从事这类工作,大部分都是干了一段时间后就跳槽离职,甚至有些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宁肯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对酒店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二、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就业力提升的思路

1.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代酒店业需要的是高综合素质水平的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之时也应当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来说,学校应当要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学校应当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抓紧职业技能考试这一块,不断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以使其在就业竞争中更具资本。

2.加强对学生双语水平的培养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双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双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职业发展。尤其是对于酒店业的相关工作来说,其对双语水平的要求更高,无论是酒店的大堂接待、高级康乐、营销人员还是会议主持、外事接待等等,都必须要能够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这是从事这些行业的基础。因此,当今高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之时,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双语水平的培养,令学生熟练掌握酒店专业英语的基本特征、规律及使用技巧,竭力打造双语型人才,以满足现代酒店业的需求,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专科生的就业力。

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大部分都是这样训练学生的:教师在餐饮实训室指导学生怎样摆台、拼盘、倒酒、叠餐巾等,在前台客房实训室指导学生怎样接待客人、入住登记、整理床铺等,在茶艺实训室教给学生怎样烹茶、倒茶等。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必须要尽快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具体来说,高校应当要积极与酒店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训基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到酒店当中进行实习实践的机会,与酒店之间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三、结语

第4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060(2016)04-0064-03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类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以近3%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当前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目前形势看,我国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由“统包统分、包分配”向“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转变,再加上WTO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毕业生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形势下,尽管中国酒店行业整体处于稳步上升时期,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作为相对弱势的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更是令人堪忧。宋毛平等人认为,就业市场将长期供大于求,就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1]。

一、就业心理研究简介

就业心理一词最早出现于1908年,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弗兰克•帕森斯教授提出,就业心理问题研究由此开始。就业心理指导课程由哈佛大学于1919年创设,用以服务各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并帮忙解决相关就业心理问题。国外就业心理理论分为三种:一是个人取向,通过个体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等。二是社会取向,它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就业和就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学理论等。三是综合取向,它认为个人自身因素与所处家庭、社会环境共同交互作用才导致了职业选择和就业心理的发展,如行为论[2]。我国对于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的探索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进行高等教育和就业制度改革的系统研究。总体来说,目前对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角度展开的,在深度和广度上稍显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进辅的《现代青年心理学》、陶国富与白苏娣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傅进军的《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等,尤其是陶国富与白苏娣的《大学生择业心理》一书,对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国内学者对于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其一,从宏观着手,对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整体性论述,以高校扩招为背景,分析职业院校等毕业生在择业与就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方承志、王胜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高月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探究》等。其二,取点于某个省市或区域,对各类院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如河海大学张尚兵的《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其三,倾向于各类院校毕业生群体殊群体的就业心理研究,如雷树彬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重庆大学邓维发表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等。其四,选取不同年级段或不同家庭收入的各类院校毕业生作为研究样本,如赵春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年级调查与对策研究》、徐玉斌、衡彦明的《不同家庭收入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对比分析》等。

二、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自我认知失调

由于个人出生与成长环境的不同,自我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个人的气质、兴趣、能力等认识不全面,尤其是对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更是缺乏了解。职业院校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负和自卑两种。自负是一种过于自信,高看了自己的能力,不切实际的自大心理。具体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福利是否优厚、交通是否通达、住房是否舒适等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自卑则是一种悲观消极心理,是一种看低或看轻自己的心理,它的存在会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会变相的削弱个人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不会或者不敢把自己推销出去,不主动参与社会或者企业的竞争,甚至不战自败。

(二)对就业环境认知不准确

对就业环境认知的不准确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相对比较好就业的计算机、金融、财经政法、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往往只注重现实利益、实际效益和经济价值。如工作环境要求优雅别致、工作区域要求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或者经济开发区,根本不考虑真正适合自己且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地方。其二是过于理想化。他们总觉得工作好找,即使好不容易有几份中意的工作,但又因为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最终错失良好的就业及择业机会。

(三)情绪化严重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人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3]。许多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认为从事酒店行业比其他行业低人一等或者会让人看不起,所以他们大多并不考虑自身情况,而是出于攀比心理从事其他行业。等到临近毕业,不少学生又会受困于焦虑情绪。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4]。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日益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许多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而产生诸多情绪方面的困惑与问题。

(四)人际交往障碍

现如今不少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是输在个人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心理上。有些人因为胆小害怕连面试都不敢去;有些人虽然鼓起勇气去面试了,但却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甚至因紧张而语无伦次;有些人则是在工作中不懂得换位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而被解雇。这些都是人际交往障碍的体现。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任职哪个工作岗位,最大的交际就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为人处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善于沟通,工作中就会如鱼得水;否则,会因为人际交往障碍而产生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影响个人的职业前景。

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对策

自我心理调适就是个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或策略来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自我的身体、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学校层面

1.完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任何一个即将就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是其实现成功就业的保障与基础,拥有积极乐观、自信从容、团结合作、进取创新的心理与心态对就业十分重要。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设置个体辅导或团体训练等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格心理特征。针对在校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加强训练,针对自卑心理,可通过训练增强其自信;针对就业焦虑心理,可通过适度训练助其系统脱敏放松;针对怯懦、从众等心理,可训练其独立自主成长。通过相关课程的辅导与强化,着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意志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同时加强其个性的塑造,培养竞争意识,助其稳定情绪,保持健康心态,通过系统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2.完善就业指导考核制度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越早了解职业相关信息,越能帮助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越早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越能端正心态、调整心态,保证顺利就业。尽早指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能更好地确保其就业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因而整个在校期间,学校就业培训和教育应该各有所侧重。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职业对其素质的要求;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指导其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来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三年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与相关社会需求,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能力多样化、全面化,增强就业的成功性;四年级侧重于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学习面试方法,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加以预防与指导。学校还应加强对各个时期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考核,制定合理的就业保障考核机制。

(二)社会层面

1.完善就业创业机制首先,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成为目前限制和制约就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协调好户籍制度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专家与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深圳市正在探索实施积分制度,只要达到一定积分,就可以在深圳落地生根。酒店行业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如果户籍制度得以完善,将更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其次,完善自主创业体系。政府要为职业院校学生搭建自主创业平台,鼓励自主创业,并提供各项相关辅导与指导,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政策优惠,让学生敢于创业,使创业的可能性、成功性大大增强。最后,要完善公共就业体系。完善公共就业体系,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有多种选择,以免给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造成过多的压力与负面情绪。2.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加入WTO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酒店行业在很多方面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很不稳定,存在一定的隐患。徐柏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不利因素中,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不同职业福利保障差别明显、维权制度的缺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5]。因此,着力规范劳动力市场十分有必要。其次,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各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联系,防止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针对热门专业趋冷、就业满意度低、高学历就业难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切忌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局限在本专业里,要考虑或选择放在“多个篮子”里,保证不出现失业或无法就业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知人为聪,知己为明。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酒店相关部门。只有对自身能力做出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就业中抓住机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变就业观念,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就业问题,又能降低学生因无法就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减少或消除因就业带来的心理问题。毕业生要想在就业中化被动为主动,就要不断调整就业时的心态与期望值。2.做好就业前准备每个毕业生应冷静思考自身的条件和就业的定位,分析个人的优势与不足,科学确定就业方向。就业能否顺利,关键在于学生前期是否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不断增强择业与就业的自信心,不断充实完善自己。3.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的困扰来源于自我的压抑,压抑自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而合理宣泄、改善心境、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会使人的内心得以缓解和放松。挫折会给人增加负面心理,学生可以通过向别人倾诉等途径让自己恢复冷静,保持正常思维,也可以通过体力消耗达到内心平衡。总之,要学会合理释放自己的心理挫折,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就业市场中,只要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和矫正就业心理问题,认真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形势,综合分析自己,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住脚跟,从而获得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毛平,赵国祥,民.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导论[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11.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381.

[3]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44.

[4]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教育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6.

第5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行业,近几年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也越来越正规,所以急需大量懂管理、重执行、善沟通、会协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进而促进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要实现酒店管理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一套完善、科学、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支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直接运用于酒店管理上,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学校的课程开设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让学生结合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跟在管理中的实际操作能够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上岗后处理问题的流程,以及技能操作和服务流程,所以要开设酒店服务技能实训、程序实训、顶岗实践等技能训练。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培养酒店服务技能和酒店管理水平的人才,能够适应现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酒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全面掌握酒店管理跟酒店服务的技能。这样可以让酒店的管理者具有现代酒店管理理念以及高端的酒店服务技术与管理水平。包括中高档酒店的前厅、娱乐、餐饮、客房等服务部门的领班、部门主管、部门经理等岗位,以及酒店的行政财务的经理、执行经理、执行总监等管理岗位,网络部门的一些监管部门,这些人才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上岗,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学校的发展就是给社会培养一批管理、服务的专门人才,让其能够适应管理、服务第一线。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为了进一步适应酒店服务与发展的需求,酒店管理的课程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配合市场发展的需要,用来提高酒店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积极创建一种集产业连锁、企业行业的发展为向导的综合学科体系,这样有了企业的实践做支撑,以在学校里学到的坚固的理论做基础,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拓展相关专业的全方位发展,充分发挥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全力配合全国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持续给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也需要学校跟企业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基础都是源于学校的专业知识教学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学校应该是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对象,实现专业教学模块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使课程机构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让酒店专业管理形成一种学科专业体系,能够在酒店管理业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酒店管理岗位所需能力的分析

在现在的酒店管理工作中,作为酒店管理行业的一名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白酒店管理行业各个岗位需具备的能力,并且自身必须满足酒店岗位的要求。还要掌握有关酒店管理的服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掌握行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酒店从业人员的普通话要标准,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这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前厅、客房服务的基础知识;具有处理酒店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按照规范独立进行对客房、餐厅、前台的接待、服务、检查;具有处理客户投诉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些能力是作为一名酒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也必须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里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所以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酒店管理的行业非常重要。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科体系的行动导向为核心,能够填补现在我国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空白,以岗位工作为目标能够让酒店管理专业的从事者更系统地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以岗位规范设定为考核标准,加强其实践操作能力,为酒店管理行业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邓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2014(5).

[2]曹艳芬.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以《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范例[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第6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 困难 解决方案

一、现阶段的酒店管理专业情况及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热衷于旅游,与此同时,酒店业也蒸蒸日上。酒店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酒店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据有关人士估计,每年酒店需要的客房经理、餐饮经理在四万人左右。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习进入瓶颈区就会丧失继续学习下去的勇气。怎样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酒店中的各个不同部门参与酒店运营工作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属于应用型人才。要着重培养这些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组织与调动人员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应该按照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该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课程安排。课程安排要突出该专业的实用性、实践性特点。

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大量有难度的基本课程的安排尽管老师尽力解释,学生们还是很难掌握。甚至有一些学生“知难而退”,丧失学习的兴趣。而这恰恰与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因此,从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将一些实用的思考方法,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以便进行以后课程的学习。同时,为了向社会输入应用型人才,我们以理论知识精简,重在培养操作技能为原则,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为以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法

(一)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表面上看起来无非就是跟客人、餐具、床具打交道,没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要想通过实践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不但要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底子,做到熟能生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更高层次的服务技能,即在不同价值观、不同自身修养的客人面前从容不迫的解决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种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形成。因此,实践教学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机器一样,表情呆滞,毫无工作的热情。酒店业是服务业,而且是人对人的服务业,举手投足之间都要能显示出酒店人的气质。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酒店人就要做到,时刻保持和蔼的微笑、语速不紧不慢、动作不夸张、解决问题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这些无微不至的服务就是酒店服务优质的体现,因此在实践中都要引起重视。

(二)实践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性教育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实践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实践是指在企业内部在校学生用来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实践是学生通过工作真正提高自身能力达到企业要求标准的必经之路。

实践在酒店管理专业中有重要的作用。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们将在学校学到的基本原理、以及处理问题的技巧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得到运用。在实践中学生们得到一个拓展自己专业技能、提高自己整体水平、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平台。在一段时间的校内基础专业课学习后,安排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能真正的将课堂与工作环境联系起来。为以后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实践是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校内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消化,同样也是对教学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三)实践教学中的难题

(1)实践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要求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所教课程的实践知识还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第二,要有研发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还要时刻观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兼顾的教学方案。

(2)实践的环境建设不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实践活动就需要与外界酒店频繁交涉,而酒店当然首先以利益为首,很少有酒店愿意提供实践的场所,所以最佳途径就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在校内建立自己的“酒店”,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操练环境。

(3)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大多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主动学习,思维偏呆板,自制力较差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往往投机取巧。

三、解决对策

(一)让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优越性

首先让老师接受实践教学法,在老师中推广实践教学法,然后慢慢的让学生也接受,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校方也应大力支持教育方式的改革,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针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

教师需要十分熟悉自己担任的课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前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充分准备,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率。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专业教师随时关注相关行业的信息,多与酒店人士交流,定期参加培训。

四、小结

在实践教学法中,不再是以前老师侃侃而谈,学生则似懂非懂的上课模式。现在老师更多的是像一个引路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实践教学法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黎昕.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分析[J].科教文汇,2013, (14):63-64

第7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综合自己的总体计划,去我决定选择酒店实习,并且经过抽签选到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那是我所希望了解和学习的一家比较理想的酒店。这是南宁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明园新都大酒店(The Majestic Hotel), 名字对于南宁市民甚至是整个广西都是如雷贯耳的了,巧合的是该酒店的总经理陈晓为先生经邀请在本校作了一次报告,才了解到原来明园新都大酒店建于1995年,是一家“九星级”的饭店——由一座四星级的明园饭店和一座五星级的新都酒店组成的。陈总的报告生动有力,这更加激发出我想好好了解一下这所饭店的欲望——他们所说的和他们所做的是一致的吗?或者是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呢?我甚至开始盘算起我能在这个饭店学到什么吗?

那么这座酒店到底怎么样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呢?给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部分:中餐部——酒店实习报告

明园新都的餐饮部大致分成如下几个部门:中餐部(包括广东轩、多功能厅和6个包厢)、西餐部(包括花园餐厅和自助餐厅)和酒水部(包括大堂吧、乐怡吧、中餐吧、西餐吧和自助吧)。我们10人被分成了3个组,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并且每20天换一次部门,这样能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整个餐饮业的服务、销售与管理。酒店的这一做法让我们感到挺满意的,这也正和我们的心意。

我们组的4个人首先被分到了中餐厅——“这是酒店餐饮部门中最辛苦的部门!”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听到旁边有人在私下这么向我们告诫着。看来,我得真的要做好思想准备才是啊!

中餐厅的工作确实如前人所说——“辛苦!”酒店没有给服务员们制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描述,尽管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员工的印象中,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听从领班的下达任务,随时准备着听从领导的指挥,没有固定的活干,或者说只要有需要,服务员什么都能干!摆台、折口布、传菜、上菜、撤台这些所谓的必须做的本职工作外还得兼职勤杂工,什么扛桌子椅子、铺地毯等一些脏活、重活、累活都是我们男服务员们的事情。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该酒店的上班时间是9小时工作制,而且每天还得加班1个小时左右(没有加班费),我不知道这样的作息制度有没有违反《劳动法》,可是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人来说都有自己的一个最低的底线,因为人毕竟不是一台机器,可以用来随心所欲地使用。刚开始工作的那三天确实令人叫苦不迭啊,每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最受委屈得要算是脚了,每天9小时的站立使得双脚产生了严重抗议,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个地方坐下了休息一下。令人向往的人性化管理和残酷的实际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件令我感到尴尬的事是广东轩的服务员制服真是简单得可以,由于酒店没有空余的服装供我这样“高大威猛”的男生穿,所以他们索性让我穿西裤和白衬衫,连马甲和领结也省了,这身打扮使得我这个服务员和客人几乎没有区别,以至于有一次我正准备为一个会议提供服务时,却被对方认为是来参加会议的嘉宾向我致以亲切的问候!

第8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调研结果及分析;专业前景

调研团队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走访了上海,天津及北京部分高校,对高考生和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并深入各个酒店,与人力资源部总监等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围绕酒店的行业发展现状、人才现状、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等话题进行访谈。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解酒店业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报告

本次调查实际下发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6分。其中男性32人,女性46人。调查对象为高考生及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原因中,69.57%的学生选择为“专业前景”。选择的专业中有47.83%的同学选择了经管类。而酒店管理专业隶属经管学科范畴。在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目标中,有71%以上的同学的目标是学习相关知识,毕业后,运用自己所学,凭自己的努力达到管理层的位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同学们对酒店管理专业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也相信能学习到管理层知识,只是需要凭自己的努力。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原因分析,68%以上的同学认为,本专业可以学习到很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知识,47.83%的学生认为,酒店业发展很快,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大,将来有很好的就业。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同学相信能学习到管理层知识,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会培养绅士和淑女,并认识到目前酒店业发展快速,对于人才需求大,方便就业的现状。在酒店业未来发展分析的调查中,75.36%的同学认为,随国家的发展,酒店业将不断发展。大部分同学相信未来酒店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对于酒店业发展持积极态度。在是否会从事酒店业工作的调查问卷中,39.13%的同学选择会继续进行本专业,大部分同学愿意从事酒店业和愿意考虑在酒店工作。

2.深入酒店调研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发现,同学们对酒店管理专业前景抱有很大的信心,除此之外,我们还深入酒店中,对各部门工作人员、酒店实习生、酒店管理层进行了深入访谈。大部门的实习生表示作息不规律,工作强度大劳神劳心,但就业几率大,且能学习到财务人力销售餐饮等综合知识,尤其是管理培训生,不仅受到酒店重视而且可以拿到经理级的薪资,薪资待遇可观。酒店管理层则表示未来中国酒店业发展势头和就业前景良好,酒店人才流动性大,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极大,但是由于酒店的综合性和工作强度大,更多的是需要综合能力强的高级人才。对于实习生要求则相对低,因为实习生有着就业的不确定性,缺乏社会经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完成实习时期的基本工作。

二、酒店管理专业前景

通过上述调研分析,酒店行业前景广阔,在当下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规划意识为先的理性回归下,酒店行业被认为是职场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宝藏”。

1.就业容量大

近几年,随着中国各地大中小城市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增涨的源动力,政府与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旅游酒店业,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来自全球各个知名品牌酒店集团也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大力投资和加盟,促使中国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大,导致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形成供不应求的局势。

2.行业待遇好

酒店行业其高级管理者薪金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同时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其待遇会稳步上升。例如,将采访的天津丽思卡尔顿,北京来福士,北京四季,上海香格里拉,上海半岛,等酒店不同职位正式工的信息分析,普通正式工工资均4000左右,主管级均7000左右,经理级均12000左右,并表示酒店除工资,年终奖,固定休息外,会照顾员工吃住,节假日加班工资翻倍等。

3.看重长期发展

酒店管理行业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在初期薪金较少,职位较低,但随工作时间的累积,经验的丰富,越受酒店重视。在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沟通中了解,初期从部门普通员工干起,随工作经验的累计,2年便有突破万元者,并表示随工作时间的增加,每年工资均有小幅度提升,职位也已有人力培训主管,餐饮部主管,值班经理,等中高级管理职位。

4.需求高级人才

从行业特性来看,酒店业也尤其需要那些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才。语言能力强、具备全球化视野、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尤其受到酒店的青睐。这也对酒店管理专业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实战与理论相结合,走进业界,迎合酒店业需求。例如,我就读的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办学,学院重视实操教学,四年学习时间,我们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院教学酒店完成,四分之一时间在酒店进行实习。学校以培养酒店业高级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培养了大批酒店业高级人才。

5.就业方向广阔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访谈,与收集的信息显示作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服务型专业,毕业生结业后不会有太大就业竞争压力,不仅可在酒店各个部门任职,还可在各类旅游公司,航空公司,会展中心等单位从事行业管理、导游、业务洽谈,市场调查等服务型工作。

作者:喻明远 刘琳 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酒店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国家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旅游业飞速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业界需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进。人才培养要紧跟酒店业实践发展,提高酒店管理人才与行业的契合度,通过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实现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目标,拓宽本专业学生就业渠道,让学生就业更加顺利。

1.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在社会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都应该有全面的人才储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立足之地。劳动者在后天获得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和其他所有物质生产资料是平等的,都在创造财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劳动者后天需要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价值。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已经非常显著,人力资本是当前所有企业投入最多的。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酒店企业必须做好人才保障和储备才能获得更坚实、更长远的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讲,急需专业型综合素质人才,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学校只有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学生才能提高就业质量,从而扩大招生规模。根据当前人力市场就业状况培养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相互合作已经成为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企业应该与高职院校互通有无,构成互补关系,以便学校及时发现行业中需要的人才类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同时,企业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酒店充分应用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英语口语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英语已经成为酒店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但是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在学校内接受的英语口语练习比较少,学校对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比较低。很多酒店都设有西餐厅,一线城市的高星级酒店每天还会接待很多外国客人,如果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达,也不懂得外宾所思所想,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障碍。当前英语口语水平比较低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企业在面试环节会对英语进行考量,但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的英语口语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除了自我介绍外,很难进行流利的英语面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2.2学生心理承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强化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同。有的酒店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对员工各方面照顾得比较周到,学生进入这样的企业比较容易适应。但是有的酒店可能对员工约束较多,各项管理制度比较严格,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在这种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带来比较大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娇惯,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受挫。酒店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劳动力密集,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整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可能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比较好的工作机会。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抗压能力和耐受能力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2.3待客用语不够规范

相对于其他行业,酒店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对规范性的要求比较高,待客用语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专业素养不够,在实习和刚就业的时候出现待客用语不规范的现象。酒店行业中的工作人员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整个酒店甚至整个行业和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学生的礼貌用语和规范用语的学习是必需的。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学习礼仪课,但是当前酒店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开设待客用语学习的专门课程,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客人是规范的,造成工作中的过失,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得企业竞争力减弱。所以,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待客用语和操作流程,可以全面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的职业学习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3.1课堂教学以行业要求为导向

针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相应企业的合作,促进酒店管理人员与本校教师加强联系,针对当前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安排本专业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通过相应的案例和实操性比较强的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学校和企业有效合作,不仅能让学生把在校期间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岗位实践当中,还能让学生从行业实操中获得更强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对酒店行业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大大增强授课效果,为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打开更好的局面。同时,学校还可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英语和口语能力培养,对酒店情景英语和酒店相应词汇进行有针对性教学,比如对基础词汇和常见菜品等用语进行细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用语规范性,为顾客提供熟练、周到的专业服务。

3.2注重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专业性,在校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欠缺的是职业素养,因此提升职业素养对在校生来说非常重要。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可以开设酒店公共关系和酒店礼仪等专门课程,通过这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课程提升学生对行业的认识,了解危机情况的处理,学习礼貌和礼仪知识,知道礼貌用语和禁忌用语的区别,加强对专业用语的认识与学习。同时可以设立礼仪岗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加深体验,让学生通过感知,了解什么语言适合在酒店使用。对于不同的角色,面向不同的客人,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不同语言,这个时候通过练习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让其形成一种常态化、规范化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3.3开设多层级“订单班”

当前酒店行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既有方便实惠的快捷酒店,又有高端大气的高星级酒店,既有温馨舒适的度假酒店,又有高效便捷的商务酒店,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开设多层次的订单班。不同类型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职院校可以据此实行多样化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快捷酒店,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专业型酒店,重点培养学生与酒店需求相一致的专业素质,为客人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茶艺、插花、调酒等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针对企业的主管、经理等不同层级职位进行多层次教学,满足不同级别岗位的不同需求,让学生进入岗位之后更加从容,更加得心应手。

3.4通过参加竞赛促进教学

相对于本科教育,高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便成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国家从各个层面对竞赛进行鼓励。高职院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以赛促学。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一般会邀请很多业界人士,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行业氛围,拉近学生与就业单位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热情。

3.5做好校内实训、校外实习

实习实训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补充,最能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这个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是学生从校园走向企业的必经之路和必须具备的技能。实训是学生就业的第一步和基础,第二步是直接进入企业参与实习。实习与实训不同,实训只是模拟企业环境进行的练习,实习则是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工作,身份从学生转变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里,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适应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实习让学生步入社会了解酒店管理的真正含义,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学习的这个专业、从事的这个行业。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联系,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同时企业要对实习生多关注。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酒店管理从业人才。

结语

酒店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目前竞争激烈,陷入瓶颈,面临着转型。未来酒店行业一定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必须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这是必然趋势。因此,本文根据酒店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特点比对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酒店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雪,赵丽光.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68-70.

[2]王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误区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