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安全监督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安全监督;监督模式;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自2005年至今,我们不断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模式不断的提升安全监督水平,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为顺利实施我厂油田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下面就我们是如何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水平,提升安全执行力的做法和体会作一下介绍。
1完善两个机制、狠抓两个强化、不断提升安全监督保障能力
“权力失去监督滋生腐败,管理失去监督产生事故”。因此,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出发,着力建设有效的安全监督体制,强化安全监督素质的提高和履行职责的落实,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1.1健全工作规范,完善约束机制。
为深化安全监督职责的落实,我厂提出 “安全监督必须在关键时间和关键的工序、出现在关键的地方和关键的岗位、起到关键的作用”的工作标准。我们在落实这个标准时,按照油田公司QHSE.IC体系文件的要求,围绕安全监督职能,组织制定了相关制度,逐步健全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使安全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1.2实施动态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我厂认真总结以往现
场检查的有效做法,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由安全监督现场检查纠偏向安全监督管理考核转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激励机制。
(1)建立安全监督奖惩规定。我们制定了《安全监督工作记分管理制度》和《安全监督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依据安全监督的工作业绩、现场表现、专业理论水平等考核结果,加之对日常工作能力的考查、基层单位鉴定和主管领导的审核,评定监督资格和兑现奖惩。对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培训学习待遇,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员,按规定淘汰出监督队伍。(2)规范安全监督现场行为。我们制订了《安全监督处罚细则》,坚持下基层检查和考核安全监督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使安全监督的现场监督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监督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3)明确安全监督问责制。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是采油厂安全工作的两条主线,责任的落实体现在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也体现在对基层单位发生事故所负责任的落实。
1.3强化培训质量,提高每个人的整体业务素质。
我们通过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的整体素质,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安全监督工作质量的提高。
1.4强化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实现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和基层单位的相互协商沟通。当我厂安全管理部门有新的要求时,就传达到安全监督站,通报发现的问题和管理漏洞。(2)着力由事故定责分析向超前预警防范转变,避免出现死角。(3)将事故处理“四不放过”拓展延伸到隐患治理。“四不放过”明确安全监督要突出“走动式”监察施工现场这条主线,消除与安全管理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的模糊状态,发挥了安全监督的效能与作用。(4)对现在和将来可预见状态中的危险因素,采取了深入一线班组现场制定措施的方式进行监控。
2健全三级网络、运用四个模式、持续推进安全监督的规范化 。
通过我们查隐患,纠违章,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从被动接受安全监督,到主动要求和请求派驻安全监督,实现了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的飞跃。
2.1采用“三位一体”的方法,在三个层面上履行监督职责 。
我们通过强化学习相关标准,在横向上主动与机关专业路、基层单位相互配合,采用“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纵向上建立三级监督网络,明确在三个层面上各自履行监督职责,实行纵深化安全监督以后,不仅体现出特有的威力,同时相关职责也辐射到只要有生产活动的场所,就有安全监督力量的存在。
2.2摸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四种监督运行模式全方位开展工作 。
我厂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和布局分散的特点,各基层单位不尽相同的工作性质和安全风险,决定了我们安全监督模式的多样性。
3抓好三个过程、强化四个要素。
全面开展特殊作业安全监督为突出抓好特殊作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杜绝施工中的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3.1抓好指导、监督、隐患整改三个过程,坚持体现动态监控过程指导”。
3.2强化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工种、重点项目要素控制。
(1)“重点区域”要素控制。通过安全评价,确定特殊作业审批级别,实施采油厂和作业区两级监督,从源头上有效地确保了施工处于安全可控状态。(2)“重点单位”要素控制。把各采油作业区、输注作业区、三采作业区、维修队、综合车队及外部施工作业单位作为安全监督的重点单位,实施重点监控,重点监督一级和二级的特殊作业项目。(3)“重点工种”要素控制。把特殊工种作为安全监督的重点工种,实施重点监督。通过建立两级台帐和档案,确定各所属基层单位落实培训、管理和监督职责,达到了对危险作业人员的有效监控。(4)“重点项目”要素控制。把油田公司确定的17个二级和5个三级特殊作业项目均作为安全监督的重点项目,实施关键把关。
3.3在过程控制中,特殊作业安全监督工作呈现出五个局面。
(1)是安全作业票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2)是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得到落实。(3)是在作业环节实现了全方位监控我们在施工作业的管理上。(4)是安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们在每一次特殊作业施工现场。(5)是“低、老、坏”得到纠正和考核。
我们在安全监督体制的建立与实施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的改进和建立起适合我厂特点的安全监督体系,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安全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督,职能,管理
0.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在提高食物供给总量,增加食物多样性以及改进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食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现行的食品监督监管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监管方式改革,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做到快速反应、处置有力,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 食品质量综合监督,是我们食品监督部门的一项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论文参考网。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在食品监管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当前基层食品质量综合监督工作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监督和管理并重
1.1加强对食品质量工作的监督。因为食品涉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
质量,尽管食品质量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质量按监管力度,然而“问题食品”仍然大行其道,食品安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食品安全频频地曝光,并不是现在的食品比以前更不安全了,而是食品安全工作更加引起消费者、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视了,商家可以钻的空子更小了。论文参考网。曝光后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了,就为消费者消除了不安全的因素,是件好事,并不是坏事,应充分发挥监督的积极作用。
1.2构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不能过估计食品安全工作所取得
的成绩,要正视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扎扎实实地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好。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急要分兵把口,又要相互协作,加大执法力度,抓准典型案例,进行曝光。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同事,要发挥官大消费者重视食品安全的积极性,鼓励就抱视频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食品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真正构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2.加强统一领导,整合执法资源
面对食品安全这一天的大事,从中央到地方,应当痛下决心,动大手术,通
过体制改革,对现有的监管体制进行调查,整合执法资源,管住管好食品市场,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当前,应着重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2.1是对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有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2.2是对无人监管的“盲区”,明确一个部门负责。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费考虑各个部门已经建立的监测网络的实力,实力弱的退出或者充实到新的负责机构。这个方案最接近现有的管理体制,但是并需解决好分工后各个环节直接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论文参考网。问题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应服从于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3.食品检验工作尽快完善
3.1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目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并且水平偏低,部分标准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并且现在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比如:2004年3月15日,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查处的24.5吨“毒黄花菜”事件,就是因为卫生部与农业部各自指定的标准中对SO2残留量的限量不同而引起的。总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检测方法的诸多方面已经到了全面清理、修改和完善的阶段,必须尽快统一。
3.2加快检测技术研究和运用。检验检测工作应随着食品工业为基数的革
新和食品安全控制标准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提高。检验检测作为食品安全控制和监督检查的途径和手段,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升级和食品工业的革新,急需更加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控制技术,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安全检测机构,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发展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法制化
目前,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无法掩盖食品畅销的全过程,以《食品卫生法》
为主导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前不久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经营者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强调和重申了监督管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但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食品安全监管法制化建是仍待加强。
4.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
层次法律体系,探索和反张继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强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尽快纠正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规范、不够严密的缺陷,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按前监管法制体系,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到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消费食品安全监管中“无人管、无力管、无法管、不会管”等问题。
4.2健全长效监管机制。4.2.1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食
品声场企业入市门槛,制定食品质量市场准入标准,从源头上减少食品不安全隐患。4.2.2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相互追溯的原则,建立食品生产、经营登记制度,实现视频质量安全的可追溯。4.2.3建立食品安全承诺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制度。在食品安全监管的任一环节,一经发现食品未能达到质量承诺和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商家应立即将该食品下架退市并召回所销售的食品,实行行业自律。4.2.4建立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尽快建立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支撑,并通过建立警示制度,及时将食品安全问题的细细向社会公布。4.2.5强化执法监管措施,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在食品质量监管领域得到体现。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常见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只有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手段,以人为本,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强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才能做到安全和文明的施工生产。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生产建筑产品、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生产经营企业,其生产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是企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1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常见问题
1.1 建筑市场不规范
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无证和越级施工,挂靠、层层转包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揽到工程任务后便以剋扣安全投入、削减安全设施等方式来赚取利润;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承建,在安全生产等问题上互相推诿,致使安全生产制度难以施行。
1.2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
只重效益,不重安全。在市场经济意识的作用下,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企业缺少进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力量,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施工生产中缺少基本的安全设施。建筑行业内流行的一种说法“:安全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欠缺,是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建筑工人安全素质低
在我国,建筑生产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较贫困的山区、农村。这些建筑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把进场前的安全教育仅仅看作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因而,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诸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随意出入安全防护区,甚至是无证操作、跨专业操作等一些违规现象,给施工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缺乏安全救援措施
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加以识别并及时进行处理;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生产现场,均无临时医务室,项目部办公室内也没有悬挂紧急救援的呼叫电话,在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事故后,不能及时请求救援,使本来可以防止的事故和人员伤亡,变成现实。
2 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与此同时,建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筑安全隐患、险情及事故社会举报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确保全市建设工程质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2.2 责任到位,狠抓落实
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中,一方面我们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定,把安全监督申报与建筑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未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未建立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未根据现场特点制定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未对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承诺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安全监督。对已办理安全监督的建设项目,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采取定期(每季度、半年检、年检)以及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企业做到领导到位、意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努力降低工伤事故率。
2.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建筑施人员安全防护能力
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规定要求,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4 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及时发现创文明工地的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并经常组织各企业到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参观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使全市建筑工地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彻底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2.5 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6 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一是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
2.7 加强后期安全监督管理
工程建设进入后期,项目管理人员、作业工人思想的放松,分包施工队伍的进入,预留洞口和临边的防护、脚手架拉结点被拆除,脚手片被抽掉等等,人的不安全思想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的重合,事故发生几率自然就高了。有些拟创省、市文明标化的工地,在初期管理严格,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较高,但到了后期,特别是检查验收以后,疏于管理,同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要经常回过头去看看,对建筑施工安全实行前、中、后期全程监督管理。
3 加大安全生产的行政处罚力度
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如在防止“五大伤害”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中,以安全防护产品、设施的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符合国标、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在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专项整治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督查,并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检查与自查、检查与专项整治、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追究相结合,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行政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参考文献:
[1]方雄.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 科技资讯, 2007,(13) .
[2]周永青等.建筑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7,(28) .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V552+.4文献标识码:A
1.土建及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1 什么是土建?土建一般是指土建工程,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今说的土建大都一般专指小土建专业,包括住宅、公共建筑、构筑物等的一次建设。如降水、挖土方、打地基、浇筑柱梁板墙等维护结构的浇筑与砌筑工程及其配套的钢筋、简单装饰等。
1.2 是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保证。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保证现场按其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因此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使得土建工程项目能够有序,有计划的进行,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同时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保障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1.3 是土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更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负责,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避免在施工现场过程中出现事故,保证安全生产。例如2012年10月18日21时05分,酒泉市肃州区西洞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大敦煌冷库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事故导致4死7伤。因此优化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的重要性。
1.4 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程度的很好体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国家技术发展程度,为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例如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的三峡大坝,其的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体现了我国家技术发展和管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峡大坝带来的中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2.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经验的不足。土建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件具有复杂性,技术性,综合性的。例如会涉及到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深基坑维护施工,钢筋混泥土的浇灌控制和监督,防水层施工等等),因此一定好做到精确,认真仔细的管理才能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认识的比较晚,因此使得其积累的经验不足,这就产生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土建施工现场问题百出。
2.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不足。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工作,不仅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还需要监督工作做得到位 ,这样才能保证土建施工现场在有力的监督机制下,有序的安全的生产。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都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主要是部门分工不明确,没有实行责任制等。
2.3土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缺乏和管理意识淡薄。在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可谓是重中之重,他们不仅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者更是操作者。但是由于我国的土建施工管理等专业的设立比较晚,因此导致了这方面的人才缺口,特别是高端的人才,同时也存在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对管理的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2.4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资金的投入不足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人员,材料,技术等等,因此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够运行。但是我国出现了许多豆腐杂工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包工老板“勤俭节约”不舍得往里面多花钱,怕自己亏本导致的。
3.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3.1积极引进先进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和经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目前普遍土建施工现场存在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个方面去做,就是要学会借鉴和引进别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好的管理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3.2 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风险意识,可以这样做,一是定期性召开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会议,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二是通过在施工管理现场展示一些施工管理不足而产生的事故图片等,来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风险意识。
3.3建立健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监督机制。如何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监督机制,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实行责任制管理,土建施工现场哪个部分出现问题就追究那个部分的负责人,另一方面是实行奖惩制,做得好的就要表扬,不好的就要惩罚。通过这样才能更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监督机制。
3.4保证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资金的充裕。这一点才是做主要的,没有资金什么项目都不可能运转,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来实现,一种方式是通过融资等形式来实现融资,保证资金的充足,一种是通过加大自己本身资金投入,这一种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4.结束语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加强土建现场管理的优化管理,建立健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建工程寿命和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子清;加强国有农场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2] 谭源沾;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7期
[3] 陶笃江;张丽君;浅谈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成本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 pick to 】 this analysi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widespread problem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 key words 】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在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同时,也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但是,区别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施工难度大、安全措施重要等特点。所以,高层建筑的建造质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如何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从而使高层建筑按照原定设计目标和方案顺利进行是每个建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措施进行探讨。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工期长,建筑物层数多,高空作业,施工难度高,工作量大,技术复杂,因此,垂直运输、高空安全防护、防火、通讯联络、用水及建筑垃圾的处理等问题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整体的稳定性,需要埋深地面以下5m,进行一层或两层的建筑施工,在提高地基可靠性的同时可以作为设备层及车库、辅助用房等。高层建筑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所耗人力 物资巨大,季节性跨度施工不可避免,对工作人员和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层建筑的施工用地紧张,周边环境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设备的正常进行,材料的合理使用,需要合理安排现场临时设施工程,尽可能减少高层建筑施工中材料 设备的储存量,充分利用商品和预制构配件及半成品材料。一般来讲,我们通常将楼层数超过10层的住宅与建筑总高度大于24m的综合性的建筑称之为高层建筑,比如常见的写字楼、宾馆、高层住宅等。由此可以看出,高层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物楼层数量多、高度高。但是,高层建筑的特点不仅仅是单纯的楼层的叠加,而是在使用功能与建筑结构上有更高的要求。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上来看,高层建筑通常是由地下室裙楼、转换层、标准层、非标准层所构成。
高层建筑施工包括,土建施工、安装施工、装修施工等等,这些施工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协调的。高层建筑的安装工程通常会涉及很多的专业,技术复杂,主要包括有管道安装、电气设施安装、空调通风系统安装、设备安装等。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多、施工材料多、施工场地狭小,而且要面对连续性强的施工要求,施工技术质量指标高,需要各个工种的密切配合。同时,施工的准备工作量巨大、建设周期较长、施工交叉作业频繁、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所以,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意义重大。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质量管理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技术含量高,质量指标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技术质量的管理是做好高层建筑管理的关键所在。现代高层建筑科技含量高、综合性较强、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多,因此,对其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个施工作业单位相互协调统一。但是,由于各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特点,在施工中往往容易忽视相互配合,给整个施工带来不便,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同时,科技的发展要求现代建筑提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这也给施工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带来考验,不合格的建筑方案、不科学的建筑技术,都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2.领导者忽视安全管理。企业法人作为整个企业的代表,对企业安全生产施工负有重要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施工的首要负责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将工程质量以及成本作为了关注的重点,也将其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这导致一些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管理。
3.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缺乏。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方面却存在不够完善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施工时重质量轻安全,以最低的价来中标,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经费。安全生产设备、器材和工具的严重缺乏,使得施工现场混乱不堪,这样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形式主义逐渐地蔓延到安全监督工作中,部分安全监督人员只重视那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进行表面的安全检查,没有深入进去对安全生产的状况有更多地了解,监督力度大打折扣,甚至感情成分掺杂其中,严重地影响到监督力度的发挥,监督流于形式。
4.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目前,从事建筑施工最底层的人员一般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在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方面,严重缺乏,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时常发生 有数据统计显示,施工中的伤亡事故往往是由于违章作业而引发的。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1.监理和完善工程质量负责制。施工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的项目工程的质量负责制,领导要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负责,要依法管理企业,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几个方面都将责任层层落实。
2.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关系着高层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高层建筑施工必须要严把质量关 高层建筑一般投资巨大,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质量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要注重质量的管理 在实际中,必须把好材料的质量关,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保质保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检测合格后再投入工地使用,严格杜绝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施工中。
3.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可以组建优秀的管理队伍,提高工人的素质,对其进行培训 优选施工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质量管理队伍。同时,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以预防为主;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实现运营主体的技术进步与管理的科学升级。严格执行监督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并且要做到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4.加强培训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对于新进的员工,企业要重视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机具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本工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要做到了然于胸,并能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重点看护。对于特种作业人员,除了要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要根据规定进行特种作业的培训,取得上岗许可证方可上岗工作。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我们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就是效益。把安全观点跟植于每个人的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第三,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履行好安全员职责,做好总结,向上级多提合理化建议;最后,从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带,穿好工作服,开好作业票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抓起,做起,持之以恒。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要点是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设计上也较普通多层建筑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想要确保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规范施工,增强安全管理。高层施工的现场管理主要是对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为了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进行深入有效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具有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李慧民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 [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足,对策
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政府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比如,有些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次,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免费论文参考网。有的城市将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权由工程安监部门改为城建执法局,使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1.2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
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员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等一系列现象,而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1.4施工安全监理未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但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免费论文参考网。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追求效益,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些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致使安全监理形同虚设。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及布置
提高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源辩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并要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布局力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的展示公司的企业形象。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日后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保障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再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就以往发生的事故来看,大部分事故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源头管理,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意识及安全技能和行为规范,在企业内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重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弥补一些管理装备上的不足,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有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足;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的关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的将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资金落到实处。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必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费用的足额及时投入。
2.3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明奖惩”。积极主动地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安全生产需要齐抓共管,在采购施工所需材料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并经安检部门推荐备案的产品。淘汰落后的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综合防御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级抓级,逐级抓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减少降低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2007,(7).
[2]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
[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
论文关键字:水产品安全消费者安全意识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处在整个水产品供应链的终端,是整个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指向。消费者在水产品安全问题上所体现的态度与消费倾向会对政府和水产品企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而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实践也决定着水产品安全管理的效用程度。
(一)水产品质量特征与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行为
1、水产品质量特征
依据信息经济学原理,水产品同时具有“搜寻、经验和信任”三种质量特征“信任特征”是消费者即便在消费后也不能检查或评价的质量特征,这种特征一般只能被专家或专业的服务机构披露,如水产品体内是否含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生物性、化学性危害因素以及天然毒素等,正是这一特殊的质量特征容易造成水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使得一些不法水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采取投机行为,以低质量、劣质水产品冒充优质水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2、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消费者的逆向选择
消费者通过搜寻可能获得低价优质安全的水产品,但是追求完备的信息却是不经济的,因为信息是有层次性的,且信息的层次越深,单位搜寻成本越大,当搜寻成本大于其所获的消费者剩余时消费者就会停止对信息的搜寻。在此情况下消费者无法获取完全的市场信息,也就无法对水产品的安全水平、特别是对水产品质量的“信任特征”方面进行识别和判断。也就是说,水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对于一般生产者来说,都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和“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ticBehavior)"两种生产者行为。由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无法对生产者行为考核、对其提高产品质量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预期或生产劣质产品也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生产者会乘机采取以次充好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谋取更多的利润。
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水产品时,由于良荞不分对质量较差的水产品支付了过高价格,当消费者发现其购买的水产品质量低于其所预期的品质时,就会降低对整个市场水产品质量的预期,并降低愿意支付的价格。这样就使得市场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致使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由于市场上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就无法给生产者任何改善水产品质量的经济激励,于是低质量、低成本、不安全的劣质水产品最终将会把高质量、高成本、高安全性的优质水产食品驱逐出市场,这就是有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问题,这时的市场也被称为“柠檬市场”。该过程如图1所示。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具有水产品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D1,生产者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1,MR1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这时决定的销售量是Q1,而价格是P1。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具有不完全信息,不能识别水产品的真实质量,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的估计决定购买数量以及决定支付的价格。不同质量的水产品被消费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水产品的质量不能达到其预期的程度,就会减少该水产品的购买量,因此市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为D2,与之相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向下移动为MR2,这样,在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MR2曲线与MC曲线交点决定的均衡价格是P2,销售量为Q2,这时的均衡价格P2小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价格P1,而均衡数量Q2也小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数量Q1。随着水产品价格的降低和交易数量的萎缩,安全质量较差的水产品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从而有可能在销售上占有优势,而安全质量较好的水产品可能被排挤到市场之外。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取加大养殖密度、使用激素等损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动,从而进一步降低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当消费者发现所购水产品并不如原来估计的那样好时,他们就会进一步降低对市场上水产品质量的估计水平,降低愿意支付的价格。如此往复,导致“柠檬市场”的形成。
(二)消费者选择与水产品安全
水产品市场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的消费行为过程中,向水产品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导致“柠檬市场”的形成。这说明在水产品安全信息的供给方面的“失灵”,消费者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因此,消费者有权利和义务通过自身的消费选择行为向水产品生产经营者传递安全需求的信号,正确地刺激或引导安全信息的显示,防止“柠檬市场”的形成。
1、发挥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作用,约束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社会再生产中,消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首先要发挥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导向作用,改变购买行为,尽量选择经过认证品,比如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尽量避免“三无”水产品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引导水产品生产企业的投资取向,促使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努力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发挥消费者安全意识的监督作用,消费者应对水产品原料生产、加工贮运以及产品销售过程具有很大的自发监督作用,成为水产品安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论文摘要:锅炉质量安全是重要的工作,锅炉安全监督和检查的重要性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自己对锅炉的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工作的经验,对锅炉安全检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更好的对锅炉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锅炉是以水或有机热载体为介质的承压容器,是用火焰加热或用电加热的容器,并以蒸汽、热水或有机热载体的形式输出热量,这里讨论的锅炉是指范围内的锅炉。锅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具有工作压力大、高温、运行过程复杂等特点,易发生事故,且呈多样式。所以锅炉质量监督检验是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锅炉安全监督和检查的重要性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 锅炉检验必要性
锅炉能否安全的运行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都要产生一些缺陷,部分缺陷在标准范围内,为允许范围,但有些缺陷超出标准范围,需要返修或废弃,一旦流入市场,锅炉运行后严重的可能发生爆管甚至爆炸事故,如果不及时检验、发现并加以消除,最终将会导致设备破坏,严重的可能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所以应进一步开展锅炉质量监督检验。
2 锅炉检验的具体内容
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一定要进行检验。其具体内容主要检验锅炉管理,锅炉本体检验,安全附件、自控及保护装置的检验,辅机和附件的检验,分汽(水)缸、锅炉范围内管道、支吊架的检验,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的检验等。具体内容如下。
2.1 锅炉本体检验
检查锅筒接缝处,管端胀接处,人孔、手孔及法兰处,绝热层里面等处,有无漏水、漏汽;打开炉门,观察孑L,检查锅筒底部、水冷壁管,炉管,过热器等有无鼓包、弯曲等变形。
2.2 安全附件、自控及保护装置检验
压力表在最高许可工作压力处是否划有红线标记,是否定期检验,有无铅封。压力表是否指示正确,可用标准压力表进行校验, 安全阀需要校验安全阀的开启度和回座压力,运行时才能校验。安全阀校验后应有铅封。水位表是否清晰,两侧水位表指示是否一致,阀门等处有无漏水、漏汽。水位表汽、水连通管是否畅通。照明设备是否完好等。自控及保护装置,检查表计控制装置是否灵敏可靠,自动或手动控制是否能正常转换。
2.3 辅机和附件检验
风机、水泵等及其附件如压力表、温度计,油位指示器等是否齐全;调节闸、控制阀是否严密、灵活;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漏风、漏水;设备运行时是否振动。
2.4 分汽,水”缸、锅炉范围内管道、支吊架的检验
主要检查分汽(水)缸的附件是否齐全。锻压力表、温度计、疏水阀、紧急泄放管等,阀门、法兰连接处是否漏汽、漏水及分汽(水)缸是否经过强度计算等;锅炉范围内的管道保温层是否脱落。支吊架是否牢固或活动自如。外表面的色标是否按规定标明。
2.5 水质管理和水处理设备
主要抽查水质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水质管逗襁变是否健全;水处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当大于6t/h锅炉时是否有除氧设备,除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
2.6 消烟除尘、脱硫装置检查
烟囱排放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炉渣及处理炉渣的扬尘是否污染环境。除尘蜕硫的污水排放是否符合规定等(燃气锅炉也需重视环保方面)。
3 锅炉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3.1 锅炉内部检验
(1)准备好有关的技术资料,包括锅炉制造和安装的技术资料、锅炉使用登记资料、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修理和改造记录、事故记录及历次检验报告;(2)提前停炉,放净锅炉内的水,打开锅炉上的人孔、头孔、检查孔和灰门等一切门孔装置,使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通风换气;(3)采取可靠的措施隔断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蒸汽、给水、排污等管道并切断电源,对于燃油、燃气的锅炉还须可靠的隔断油、气来源并进行通风置换;(4)清理锅炉内的垢渣、炉渣、烟灰等污物;(5)拆除妨碍检查的汽水挡板、分离装置、给水、排污装置等锅筒内件,并准备好用于照明的安全电源;(6)对于需要登高检验的(离地面3m以上)部分,应搭手脚架。
3.2 锅炉外部检验
(1)锅炉外部的清理工作;(2)准备好锅炉的技术档案资料;(3)准备好司炉人员、水质化验人员、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件;(4)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司炉班长应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并提供检验员需要的其它资料。
3.3 制订检验方案
检验人员应根据待检锅炉的具体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20th的蒸汽锅炉或额定热功率大于14MW的热水锅炉,检验人员还应制订检验方案。
安全监护和配合工作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应派锅炉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监护和配合工作,并按检验员的要求拆除保温或其他部件。
4 锅炉检验的方法
通过看、听、摸及使用简单工具的检验
(1)外观目测法:这种方法只需要简单工具,基本上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官来发现问题,它可以发现钢板表面上产生的缺陷。例如:腐蚀,磨损,明显裂纹,变形,焊缝气孔、咬边以及焊接不足等。对于壁板有怀疑或有微小裂纹时,可用砂纸把钢板打磨干净,用10%~14%的硝酸溶液将其浸蚀后擦净,再用放大镜观察,以判断是否发生裂纹。对板边有怀疑时,可用小锤将铁锈、水垢敲掉并擦净,然后用5~10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
(2)锤击检查法:用小锤头敲击各部位是检查锅炉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小垂弹力,发出声音及振动情况,可对锅炉金属缺陷,裂纹,松动及严重腐蚀程度、焊缝质量做出正确判断。
在应用锤击法时首先要检查小锤子手柄有无裂缝、松动等现象,以保证锤击声音得到客观的反应。小锤重约0.5kg,一头圆头,另一头为尖头。用坚实的木料做手柄。为了锤击时富有弹性,在木柄靠近锤头部分应车出细径。
当用小锤敲击锅筒、炉胆等部位时,如果被敲击物发出清脆和单纯的声音,说明是良好的象征;如果被击物发出迟钝混浊的声音,则是腐蚀的象征;如果被击物发出闷声(发木的声音),则是水垢积存或钢板内可能有夹灰和夹层的象征:如果被击物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则是裂纹的象征。
当小锤敲击铆钉时,用左手食指压在铆钉与钢板接合处,右手持锤斜敲,如果感到铆钉头部游动,说明铆钉已松弛。用锤击铆钉头部,发出闷声时,说明铆钉已有裂纹或已经折断。过去老式锅炉有铆接锅筒,现在已很少有铆接锅筒了。
(3)白粉煤油检查法:当用锤击法发现金属有裂纹象征时,为了进一步检查裂纹去向、长度,一般采用此法。检查时先用砂布或砂纸将裂纹处金属表面擦干净并打光,然后用10%~14%硫酸或硝酸溶液浸蚀。待其自然干燥后,涂以煤油,停留20~30min,将煤油擦去,用白粉涂在裂纹上及其附近。然后,用小锤在金属裂纹附近或其背面轻轻敲击,当裂纹中煤油透过白粉时,即可明显地看出裂纹形状,长度及去向。
(4)灯光检查法:用此法可检查锅筒、集箱、管子等不均匀腐蚀、变形(弯曲或鼓包)和粗裂纹等缺陷:检查时,灯光沿着金属表面照射,被腐蚀金属表面,在灯光下呈黑色斑点:如果发生鼓包,则鼓出部分被照得发亮,而凹下部位则发暗;如果金属表面有粗裂纹,在灯光下显示出一条黑线。
(5)拉线检查法:它可以检查锅筒、集箱,管子的弯曲度。
(6)直尺检查法:它可以检查直管子、锅筒内壁板上的腐蚀深度和平板上的鼓包高度。
(7)样板检查法:样板是按元件某部分设计尺寸和形状,用薄铁皮或硬纸预先做好,用它与元件检测部分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进行校核,以检查元件的实际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另外,当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形,为了观察变形的发展情况,而按其形状做出的样板,隔一定时期后以此样板与变形的形状尺寸进行比较,以证实其发展与否。
5 结语
做好锅炉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安全监察工作,对确保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 王吉吉.锅炉检验工作中的事故预防[J].特种设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