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护士工作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工作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士工作规划

第1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新颁布的>及>的相关条款,以强化护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危重患儿,把危重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3、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4、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五、其他

第2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职业规划

非现役文职护士是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中履行现役军人护士岗位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杭州疗养院自2006年起已陆续有3批近150名文职护士充实到疗养一线护理岗位。非现役文职护士制度的实施,在确保疗养、护理、科研等任务的完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部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1]。但作为一项新生制度,与传统的军人护士和聘用护士相比,非现役文职护士在编制、薪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培训、晋升和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带来的工作压力直接影响着该群体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因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使该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进而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了解现状,找出文职护士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10―12月对杭州3所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规划倾向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科室为单位按比例抽取杭州疗养院本部及空勤疗区、海勤疗区100名非现役文职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作答方式,其中男性1名,女性99名;年龄:21~30岁,平均(25.23±3.17)岁;婚姻状况:已婚22名,未婚78名;学历:本科17名,大专83名;职称:护师19名,护士81名;工作年限:6个月~9年,平均(4.27±2.85)年。

1.2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相关人员讨论后定稿,内容共3个部分:①一般情况。②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调查。③职业发展方向倾向调查。其中第2部分含10个相关因素项,第3部分含5个倾向方向,均为封闭式问卷,各项目采用5分制,满意度高和倾向强烈的评分亦高。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1.3统计学处理将调查数据初步处理后,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分析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压力处于较高水平,平均(3.92±0.31)分,压力主要来源为淘汰机制的施行、特勤疗养专业知识缺乏、部队严格的管理措施及发展前景不明朗等(表1)。

2.2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倾向分析该护士群体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整体欠清晰,部分护士对向管理岗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意愿较强烈(表2)。

3讨论

3.1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工作压力较大此次调查表明,杭州3家部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工作压力较大,这和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特殊身份密切相关。非现役文职护士是流动的社会人才,是聘用到部队里履行作战保障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因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聘用需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竞争较为激烈,每一位能进入部队的非现役文职护士都是优秀者。但进入部队后并不能享有军人护士一样的职业安全感,需面临淘汰机制。这一方面能促使非现役文职护士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持较好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易使非现役文职护士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并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犯错,形成高压的工作状态。此外,由地方高校招聘进入部队的非现役文职护士,虽没有军籍,但要履行作战保障的任务,虽然等同于军队干部护士,但因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故缺乏军事素质[2]。对特勤疗养技能缺乏,短期内也难以适应部队严格的纪律和作息制度,进而造成工作与生活不能协调,引发相应的工作压力。

3.2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自身发展前景不明确此次调查有关工作压力的因素中,对自身发展前景不明朗得分较高。作为一项创新的人才制度,虽然总部相关文件规定较为全面,但实际应用中个别环节可操作性不强[3]。相关的岗位晋升、培养方向、晋升标准、业绩评定等配套制度和措施尚在探索和完善之中。与军人护士相比,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也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这使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自身缺乏公平感和被认同感,甚至部分护士产生自己现有工作是“吃青春饭”的想法。且军队疗养院的护理技能较局限,难以达到医院临床护理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同样工作年限的疗养院护士面向社会再次就业时没有医院临床护士的技术优势。这些不明确的因素给非现役文职护士造成相当大的职业压力,也是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疗养院应给非现役文职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在职业生涯规划倾向调查中,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项目得分最高。分析其原因,一是部队现行的非现役文职制度缺乏后续的配套措施,对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没有具体的培养目标;二是受制度限制,目前各疗养院提拔非现役文职护士担任管理者只是个案,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普遍性;三是疗养院的护理对象特殊性导致护理技术的局限,疗养护理也未能形成独立的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其实,疗养康复护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在疗养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很高[4]。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是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匹配上。索南费尔德提出划分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的二个维度,一是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二是组织内部员工晋升竞争的激烈程度[5]。按此标准,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为棒球队形组织,其发展前景受到来自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的双重威胁。当向管理岗位晋升无制度支持,疗养护理技术资格体系又不具备时,有些护士就会选择适用性更强的临床护理技能的提升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给予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以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很有必要。

4小结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是一个新生群体,已逐步成为完成各项疗养任务的主力,但相应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使之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不关心,并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6]。作为管理者,应充分肯定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成绩,在肯定淘汰机制积极作用的同时,适时改进具体实施举措,积极探索文职护士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路径,为其提供培养和晋升机会,创造公平、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障疗养护理质量,稳定非现役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刘立捷,汪道萱.聘用制护士的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80-381.

[2]王莹,王茜,潘霞.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7,24(4):81-82.

[3]张萍,陈松,郑聪.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8,25(8):68-69.

[4]叶凤萍.疗养院护士在职培训目标管理的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4-5.

[5]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178-179.

第3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一、重视护士培训,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三严”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1~11月份共组织全院性护理业务学习15次,共培训500多人次。组织对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13次,考试人次312人次,平均91.2分,合格率100%。

2、对两年内护士进行素质提高规范化训练。年初护理部根据昆山市《关于实施昆山市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通知(昆卫业〔XX〕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提高护士素质、改进护理服务”为主题的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护理部对16名年轻护士安排了轮转计划表,制定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轮训手册》,2月18日召开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动员大会,调动广大年轻护士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各科室指定一名总带教师,负责对轮转护士的带教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录在轮训手册上。护理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2月25日举行了对2年内年轻护士“单独值班资格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理论、核心制度、部分危重病人急救流程等,全院只有1人考核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安排单独值班;(2)2月28日举行了一次2年内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竞赛。4)与医教科联合举行了一次医患沟通情景演示。(5)组织年轻护士开展读书沙龙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活动成效,提高年轻护士各方面的素质。同时,4月份护理部召开了带教护师座谈会,总结、交流带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带教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

4月28日邀请上海东方航空公司高级培训师来院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培训。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更好的发展我院的专科特色,护理部有计划的选送护士外出至苏州、南京进修、学习培训共40余人次,以不断提高专科护理学术水平。

(四)重视岗前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11月份护理部制定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计划,联合医教科,对XX、XX年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文化、服务宗旨、护士行为规范及要求、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安全意识及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消毒隔离知识等,进一步提高新进护理人员敬业精神,增强护患沟通能力,让其对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环节有所了解,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由护士长、护理操作能手组成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对新进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进行逐项培训,统一、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培训结束逐项考核,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使新毕业的护士能快速适应临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减少临床带教时间。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

一是护理部多次组织护士长参加省级、市级护理管理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队伍素质和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是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月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四是培养护理管理新力量,11月份组织了一次全院护师资格以上人员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培养护理人员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同时为医院向二级医院发展培养、储备管理人员。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制定了《护理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并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第4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1.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新护士巩固专业知识,丰富临床护理技能,高年资护士巩固提高临床实践经验,发挥骨干作用。以新护士培训为例:入院3年内要完成100学时中医基础理论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西医结合护理健康教育、中医临床护理及辨证施护、中药给药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培训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中级以上人员每年继教学分中均有6学分中医培训内容。不断丰富护士们的中西医护理内容,让护士们在培训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职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将辨证施护应用于临床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改革护理模式,为患者实施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包括评估、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饮食、用药及健康指导等方面。我们将手术患者和非手术患者治疗护理过程分为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均有辨证施护内容。如在入院初期,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神志、面容和主要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还要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采用以情胜情法、移情解惑法、暗示法、顺情从欲法等,治疗期和康复期加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康复指导等,如用“耳穴压豆”缓解患者紧张失眠症状,用于术前患者和紧张焦虑患者效果显著;采用“足三里穴位按摩”及“穴位封闭”注射缓解术后腹痛腹胀,刺激肠蠕动恢复;产后“穴位按摩”刺激产妇泌乳;“中药胃管注入”和“中药灌肠”等方法注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中药,是运用“六腑以通为用”这一理论治疗急腹症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加入到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集中西医护理之长,既丰富了临床护理的内容,又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手段和渠道,深受患者欢迎。

二、抓骨干训练,促护理质量

1.以护理骨干综合训练,带动全员护理技能的提升

护理部分批组织护理骨干技术操作培训,对护士着装、仪表、神态、护患沟通语言、技术操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使其熟练掌握中西医护理技术。培训结束后护理部统一组织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技术骨干证书。以骨干为核心,作为科室技术操作辅导员,指导培训其他人员,带动护士全员上岗的规范性和操作的统一性,由此带动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2.专科化是优质护理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

选派护士积极参加专科护士培训,ICU、急症、手术室、血透等重点科室逐步实现专科护士持证上岗。另外护理部还成立了由护理骨干组成的静脉治疗小组、压疮防治小组、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小组等,定期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跟踪专业发展,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在静脉炎防治、压疮护理等方面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的可行性,交流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为患者提供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三、以文化建设,带素质提升

1.护士素质培训与护理文化建设

护士的职业素养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括护士的职业素质、行为规范、素质技能3部分,进行素质培训的目的是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几年来每年一项主题活动,针对主题请有影响的护理老前辈、专家进行培训讲座,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提升护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护理部开展创特色服务品牌活动,每个护理单元均制定创品牌的目标和措施,并通过护患沟通墙、健康教育园地、温馨提示卡、健康手册等为患者提供帮助,同时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2.加大宣传,树典型、扬正气

护理部利用自己编辑的季刊《天使之窗》作为宣传交流的平台,感召和激励护理人员不断进取,并及时向《质控时讯》、《天使风采》投稿报信息,大力宣传我院特色护理和优质服务,在各项评比活动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护理部“每月一星”、“优质护理服务标兵”、“好护士”和“优秀护理集体”评比;“护士长手册”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展评;“护士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广大护士搭建了一个钻研业务、相互学习、展示才干的平台,提高了护士队伍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展示了广大护士的专业内涵和职业风采。

四、效果

1.年内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达100%,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采取病区护士长、护理部和第三方问卷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由92%上升到96%以上。

2.目前全院76.8%的护理人员完成中医理论培训,在2010年《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颁布后,修订了57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全院已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2项。

3.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西医结合护理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实现护理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在此建设周期内申报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均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主办市级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各1次,学术交流会2次,全市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比赛1次,不仅提高了我院中西医结合护理水平,也推动了全市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五、体会

1.凝聚共识,把握专科发展方向,是申报护理重点专科的前提

护理学科的发展借专科建设平台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护理重点专科的建设稳步发展。我院护理部结合医院发展方向,制定护理工作规划,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目标,每年有重点,逐步提升护理重点专科内涵建设。经过创建中西医结合护理重点专科,各项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院10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护士逐渐树立起中西医结合护理服务理念和行为,自觉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以临床护理促科研,以科研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不断提高护理专科的影响力。

2.骨干训练,带动整体工作,是申报护理重点专科基础

护理技术是护士服务患者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水平的标志,我们采取分批次对护理骨干进行技术操作培训的方法,进行全方位培训,并由此作为星星之火,带动全员护理技能乃至整体护理过程的提升。

第5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Abstract] The nursing parameter is the original data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nursing parameter can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partment clearly,it is also the objective basis of checking nursing quality and doing various kinds of statist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the hospital accreditation,nursing department sorted all care terms,uniformly compiled the catalogue of the nursing ledger, standardized the content and archive ofthe nursing ledger. Nursing department also uniformly formulated 12 pamphlet file including nursing responsibility system, quality car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training and assessment,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routine, operating standards, the head nurses’ management manual, human resourc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fection data, contingency plans. The standard establishment of the nursing parameter has standardized the nursing work,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as continuously improvedthe quality of care work.

[Key words] Second-class hospital; Hospital accreditation; Establishment; Nursing parameter; Discuss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2014年5月《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1](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发,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2]。等级医院评审是评价、监督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医疗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3]。护理台账是科研、护理管理的原始资料,能够清楚地反映科室发展的现状,也是检查护理质量和进行各种统计的客观依据[4]。护理部编制护理台帐目录、内容,定制护理台帐资料盒。今年我院进入“二甲”评审的冲刺阶段,现介绍我院护理台帐的建立情况。

1 护理台帐的准备

我院召开“等级医院评审动员大会”,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分别是医疗和护理的第一负责人,与院长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二甲办”多次组织全院学习评审标准。护理部首先从护士长培训入手,对照《标准》进行内容分解,逐条解读,再分批分层次组织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按医院评审要求,医院各部门准备三年的台帐资料。护理部对所有护理条款进行分类整理,编制护理台帐目录、内容。

2 护理台账目录及内容

2.1 护理制度职责

护理工作制度;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及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新修订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2015版)。

2.2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的文件[5];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和新护士培训的工作方案;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的文件;科室资料:满意度调查表、星级护士评选表、工休座谈会记录、医护人员征求意见记录;专科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落实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的通知;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6]及保定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检查标准;2014年至今科室受表彰的通报、荣誉证书、经验材料或个人的先进事迹;护理人员责任制层级管理结构图及花名册;2014年至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和总结。

2.3 护理质控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2015版;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文件;2014年至今科室质量控制组成员、职责、质控计划;2014年至今科室质控记录、整改措施、效果评价记录及季度护理质量分析会记录。

2.4护理安全管理

危重患者风险管理制度、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等;2014年至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改进措施、跟踪记录,不良事件季度、年度案例汇总数据分析资料;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激励制度;其他: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危险因素评估表、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等;科室十大安全目标措施。

2.5培训及考核

2014年至今新护士、实习生培训考核(理论和技能)资料(轮转表、考勤、培训及考核计划、课件、照片、签名、考卷、成绩);2014年至今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资料,“三基”考核合格率;“三基”培训、专科疾病护理资料等;人员进修、培训班、学术会议等统计表、资料;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的培训、考核资料;2014年至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储备库人员专业培训、考核资料;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记录与考核档案。

2.6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戒烟健康辅导、饮食、心理、康复指导与出院指导的资料、效果评价记录。

2.7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标准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专科技术操作标准;基础技术操作标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技术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护理常规和操作标准的修订记录。

2.8 护士长管理手册

2014年至今护理部各种通知、通报;卫计委下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7]及护理部五年发展规划;2014年至今护理部、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2014年至今护士长管理手册[月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护理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科研情况(附论文、科研复印件)]。

2.9 人力资源

科室人员名册;科室人员执业证书、资格证书、毕业证复印件;护理能级分层资质、专科护士和特殊岗位护士资质;2014年至今排班表;科室工作量统计报表;护理部及科室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方案、记录;护理人员储备库资料。

2.10 绩效考核

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工作量、质量、护理难度、技术要求、技术职称及患者满意度);绩效考核制度;岗位分级管理;科室绩效考核记录。

2.11 院感资料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职责、流程、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相关文件、信息资料;院感工作手册;各类登记本:医疗废物交接本、终末消毒登记本、消毒剂使用监测登记本、空气消毒记录、职业暴露登记本、消毒隔离登记本、传染病患者手术记录本等。

2.12 应急预案

医院及科室应急预案和应急操作程序手册;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安全管理等的应急演练方案、培训记录、照片、应急预案演练的成效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有新旧应急预案版本。

3 护理台帐的存档

医院统一资料柜、资料盒,统一定制标签目录、封面、格式、方法和内容模板,统一装订。各科室护理台帐保持与护理部台帐上下相符、衔接,资料盒内放原始资料,复印件要求内容清楚,照片要求附纸质材料。评审周期内3年的资料,按照护理部规定的目录、内容,每年统一装订分类归档。建立清晰科学的归类架构是护理资料管理的框架性支撑,便于使用和查询[8]。

4 讨论

4.1 规范护理工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畴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改进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完善管理机制,对护理风险实行主动管理,消除各种隐患,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护理台账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护理工作,对护士及时、准确领会文件精神、行业标准起到积极作用。护士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带教、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临床思维模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9]。促进护士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培养护士人人参与管理意识,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0]。

4.2 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护理台帐使用“五常”法[11]进行管理,有效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标识清楚,归类清晰,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取阅;资料摆放有序,病区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资料摆放整齐,环境整洁,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资料管理的有效性,促使科室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定点定位放置,使护理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12],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做为护士长工作的指南,帮助护士长理清管理思路,进行护理管理督导。鞭策护士长更好地做好病房管理工作,促进护士长间的相互学习,不断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让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临床工作者正确及时地认识到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不断纠正、改进护理工作,推动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其目的是支持、促进、指导、提高医院的管理,提升医疗护理服务品质[13]。

4.3 加强护士长管理

护士长往往忙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着力点并没有始终倾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系统建设上。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与技术,管理者更多是在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很难在管理策略和技术上有所深入和突破。没有标准管理就没有方向,以前护理部都是向临床布置任务、进行检查,对政策、规范的传达不及时,护士长对目标不明确,造成管理上不到位。护理台帐的建立克服了护士长工作的盲目性,加强了计划性,将学与做、知与行、学与用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运用于护理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各项标准能够严格落实。同时,护理台帐给护理部提供了质量信息,从中了解护士长的管理过程、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起到改进护士长管理方法的作用,督促各项管理活动及时、有效地完成。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时时都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4.4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第6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医院;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措施

新疆地处大西北边疆,准噶尔盆地,分南、北两疆,克拉玛依市位于北疆边塞;中心医院地处北疆地区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一家中型综合性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医院,床位编制900余张,在编工作人员1200余名,具有先进的医疗水平、疆内领先的科技项目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研究生队伍也随着医院科技含量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要迅速扩大,突出有专科性、病种性,各项管理制度越发成熟和完善。

1 健康教育的实施

2003年院领导在目前医院发展的基础上率先在疆内倡导“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号召,大力宣传健康促进医院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模式,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护理部副主任兼健康教育办主任,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稳步向前发展。2005年又逢卫生部向全国发起《全国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对我院来说是注入了新的契机,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使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更加深入发展,更普及、更多样化,健康教育办反复为临床及医技科室设计实用性强、简单易懂的《住院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门诊、急诊、医技科室《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及各项考核检查单等;成立质量控制委员会并定期检查考核;同时建议院领导将健康教育纳入科室考核指标中(目前已通过并在执行);请北京健康教育专家钮文异等教授来院讲座;组织本院专家、主任成立健康教育讲师团,在市广播电台以直播互动的形式讲座;讲师团在社区、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根据国际、国内卫生宣传日为广大市民宣传健康保健知识;编写并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指导书等宣传资料。使我院健康促进工作步入正规化管理的轨道。

2 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2000年健康教育仅在护理队伍中开展,没有普及,2003年开始扩展到医生和医技人员,健康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在不断的深入和普及。良好的形式、良好的空间、接受教育对象的增多,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同时感到困惑和不安,其因素是担心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主要表现在:(1)科室主任不重视,认为健康教育是宣传科的任务;(2)医生不理解,认为是护士的责任;(3)医技科室有抵触情绪,认为是社区的职责;(4)即便科室认为健康教育纳入考核指标中没必要;(5)科室不愿为健康教育投资;(6)科室领导有敏捷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但对此项工作理解误差很大,不能长远的看医院和社会的发展。诸多的原因,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起色,科室健康指导工作大多仍是护士在做而护士长检查,长期以来病人本身对护士讲解就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从医行为不能如期进行,从形式上是医护共同指导,而实际是护士全部负责,针对这些问题,健康教育办多次在院网和院周会上指出,并充分强调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希望科室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但效果甚微。

3 问题原因分析

2005年9月,健康教育办带着诸多的问题,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河北省承德召开的《全国医院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与培训会议》,会议上听取大量的经验交流和事例,咨询有经验的医院并索取资料。并对照目前我院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集中的主要问题:(1)患者是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并希望能解答有关健康保健咨询问题;(2)愿意接受医生的指导;(3)多数医生指导内容太专业化,听不懂;(4)少数民族、山区牧民有语言障碍;(5)护士操作性工作多,指导时间有限。其次在医生中了解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科室医生中的主要问题:(1)医生时间用在查房、书写病历及思考治疗、诊断上多,健康指导时间很少;(2)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已经可以满足需要;(3)健康指导信息少;(4)过去医学教学无健康教育指导内容;(5)指导效果见效慢,信心不足。最后对医技人员调查结果显示:(1)病人流动性大,不固定;(2)工作性质是操作设备或仪器,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3)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知道该从那些方面指导;(4)工作性质是窗口服务,不便与病人交流。通过对三类人群的原因分析后,找出根源,制定应对措施。

4 应对措施

4.1 针对患者的应对措施

针对住院患者文化水平不等、语言种类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1,2]。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强硬执行,根据接受程度、耐受时间长短,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方式,如主动示范、图谱、电视录像、广播电教、耐心倾听为主、耐心解释,对文化程度高者提供科普资料、手册、健康报、简单易懂的医学及生理常识等,并告知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行为干预,使其能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总之要明确行为干预的效果是循序渐进的长期效应。

4.2 针对医务人员的应对措施

(1)强化健康教育知识,明确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疾病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它在实现所有健康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2)在健康教育中,主要对象不仅是患者,对亚健康者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与患者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在特定场合有意无意进行着的健康指导活动,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医院的整体形象,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场合,宣传健康知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瞬间或固定时间交谈,向他们传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知识,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窗口服务人员,可以利用发放健康指导宣传单或手册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解释和回答问题。(3)积极与大众媒介沟通,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与媒体处理好关系,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收集科室健康教育的活动资料,利用网络收集健康教育新动向及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将信息反馈于科室,增加科室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核算与管理的途径,利用图片展板宣传科室健康教育近况等,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

参考文献

第7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1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的现状

1.1缺乏病案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医院对病案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病案管理人员全部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她们虽具有一定的医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但缺乏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医院对病案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不高,在职病案管理人员,没有系统的进行岗前和岗上培训,影响了病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使病案管理出现"上松下散现象"即领导管理放松,下面工作散乱。

1.2医院病案档案与医院档案管理相脱离

病案是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它真实地记载了病人历次的病情和检查、治疗、转归的全过程,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最为宝贵的原始资料。因而它应成为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档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医院其它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共同构成医院档案整体。但是,现行的工作体系却是将这部分反映医疗业务的档案―病案分离于档案工作体系之外。那么,医院的档案整体就被分割开来,有悖于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脱离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指导,造成病案管理质盆难以控制,不利于医院档案工作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1.2病案内在质量不稳定

病案档案涉及到门诊医师、住院处、病区护士、各级医师、结算处和病案档案室等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哪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病案内在质量。目前造成病案档案内在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档案管理质量责任界面模粗。比如病案管理程序中虽然明确了在病案档案的形成和积累过程中,各级医师和护士所应承担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但由于以往各种报告单的收集粘贴分工模糊,常使一些报告单漏收或漏贴,造成资料不完整、不齐全;其次是病案质量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利益一致,缺乏有效的制约。因病案质量是由医务处(科)负责检查,而病案质量高低又反映医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因此,当发现病案质量出了问题时,医务部门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处理时也只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在医院升级达标活动中,不少医院出现组织医护人员重新抄写病案而没有举报的现象,就是因利益一致的原因。第三是政府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监督指导不到位,管理出现“真空”地带。

1.3病案信息服务不到位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将受到冲击,患者有权查阅和要求复印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形像检查报告、手术及麻痹记录单、病理报告单以及其它病历资料。这不仅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需要,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然而目前医院在病案信息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拒绝病人查看或复印病案档案;不愿意向科研部门积极提供病案档案信息进行医学成果研究等。

2医院病案档案管理对策

2.1更街观念,强化档案管理职能

目前,根据社会医疗改革和加强医院管理的需要,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和档案工作者应强化全员档案信息管理意识,把医院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医疗信息实现全流程的控制和跟踪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职能,使得医院档案管理系统逐步成为医疗信息的储备系统、领导决策的情报系统、医疗研究的资料系统、医院管理的条件系统、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的再现系统、维护医院和医护人员合法利益的凭证系统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系统。

2.2源流拉制,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将病案管理纳人医院档案工作组织管理,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领导,将病案管理明确到医院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及医院主管档案工作的院长的职贵与任务中去,使之对包括病案管理在内的全院档案工作统一目标、统一规则、安排资金,给予投人。由于病案管理专业性的特点,它还应同时接受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的领导等;统一机构,明确管理职能,使档案管理部门逐步成为医院信息运行管理的专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度,分清人员贵任界面,将病案管理纳人档案工作业务管理。首先,档案部门应将病案工作与其它档案工作全面考虑,纳人医院档案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统筹制定档案工作规划、计划,并定期对病案管理在内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其次,在病案的收集、整理上,档案部门要尊重病案形成规律和特点,可提出齐全完整、准确规范这一总体原则,在具体方法上,耍继续依照病案管理要求去做。第三,档案部门要着重加强病案的保管工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开展病案缩微化工作。将病案人员纳入档案工作人员管理。在人员管理上,档案部门要求病案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推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检查与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在人才培养上,档案部门将病案管理人员列人档案人才培养计划。

2.3服务到位,挖扭档案信息资源

提供医院档案信息作为领导决策、医疗研究、医院管理的依据是档案部门服务于医院中心工作的最直接表现。为解决目前档案信息服务滞后与信息需求时效性的矛盾,医院档案部门首先要积极筹建医院综合档案目录中心,使本单位所有的档案文件目录存放于目录中心,各业务科室与目录中心实现微机联网,使利用者足不出户即可查到所需信息。其次,对医疗科技成果档案进行分析、加工,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储存库这一优势,以科技成果档案深加工、活管理为龙头,做好档案的编研及成果传播工作,为医疗科研和患者服务。第三要做好反恢信息的研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必须对大量档案开发利用反馈信息进行研究,以了解开发信息的利用情况,总结出开发工作的规律,为进一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作依据。同时,通过分析比较,找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差距,采取措施加以相应的调整与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档案信息开发工作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1.1儿科护理的建设与发展

1.1.1儿科护理模式转变与工作内涵延伸

我省儿科护理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建设,经历80、90年代的发展,儿科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以患儿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进入21世纪,儿科护理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角色特点从院内疾病照护者向全程健康促进者、专科疾病管理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护士承担的不仅是对患儿的照顾,还要兼顾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支持。让家庭参与对患儿的照顾,促使患儿获得生理与情感的最大满足,如设立母婴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儿童哮喘病夏令营,早产儿延续护理、新生儿抚触、开展社区护理义诊服务等。

1.1.2儿科护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医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照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以安全舒适为目标,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提供专科抢救、正确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并能真实、客观、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与此同时,儿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早产儿微量持续喂养技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护理技术、小儿肠造瘘全程管理规范、儿童皮肤伤口护理技术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PICC)在新生儿、血液病、肿瘤等推广应用大大推动儿科临床专科技能的发展,促进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1.1.3PICU与NICU的建设与成果辐射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促使重症护理管理架构建立,特别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福建省儿童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儿童救治中心定点医院51家,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45家,进一步健全儿科120院前急救,完善急救流程和转送措施,形成重症、疑难危重患儿转诊收治网络,提高抢救水平。全省重症监护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医疗下乡帮扶、护理技术会诊,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小儿急危重症护理进展学习班、儿童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班等,充分满足基层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基层儿科护士对儿童救治知识、儿童保健和急救知识的掌握,为培养基层儿科优秀护理人才,促进专科护理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1.4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近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医学救援的重要,而医院是医学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医疗队伍近一半比例,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儿童手足口病暴发、甲型H1N1流感暴发,儿童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对儿童造成的损害,我省儿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里积极战斗在一线,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疗团队,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做好预防处置工作。同时接受省卫生厅派遣任务,积极抽调儿科护理人员远赴安徽抚阳参加救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2儿科护理队伍与人才梯队建设

1.2.1儿科护理队伍结构的优化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儿科护理队伍人数达3034人,特别近几年,从事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单一的中专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学历层次并存,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及本科学历526人,占儿科护理队伍的16%,大专学历占4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799人,占26%。

1.2.2儿科护理队伍的培养

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梯队建设与医疗机构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内护理学科发展大环境也影响着儿科护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上世纪50、60年代,医院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以合格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目标,80、90年代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目标;随着护理各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对先进的专业人才趋之若鹜,90年代中后期,儿科护理人员也有机会通过医院及省市护理学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走出地区、走出国门进行先进护理管理理念的学习、专科进修和专项培训等,特别近年对建立以专科、专项培训为目标的护理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更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让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累计有数十名儿科护理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她们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2.3儿科护理临床教师队伍的壮大

注重对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全省23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与省市专科院校协作,40多名临床专业人才走上讲台,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承担大中专院校儿科专业授课任务,使得院校学生能更好地将儿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儿科护理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临床儿科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

1.3开展儿科优质护理

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将儿科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拓展。在全省三级医院儿科试点病房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共赢协作模式。在儿科护士角色行为中,不仅充当直接护理者角色,明确儿童住院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儿童护理范畴应由医院延伸至社会家庭,涵盖0~18岁年龄阶段健康与非健康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士在充当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角色等方面也能实施到位。如:加强住院期间对家长照护能力的提升,是新模式下儿科护士工作的一个新内容,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深入住院患儿家庭中,对患儿护理问题及家长护理行为进行诊断、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理念和方法,通过宣教、儿科入院指导、制作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参与关于患儿安全护理要点、监护、用药、营养、心理护理、卫生活动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及时进行评价和再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家长有能力在出院后持续性照顾儿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发挥护士各自的能力与角色作用,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产生良好互动、和谐沟通、角色互补、价值认同,提升家长疾病照护和预防能力,满足父母及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体现护士专业成就感与社会价值。

1.4循证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推广儿科循证护理,伴随着儿童急重症监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儿科急重症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将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儿治疗与护理结局。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胃黏膜疾病、儿童疼痛与镇静、儿童营养摄取,儿童皮肤护理、非计划性拔管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儿童监护室中关健性的医护实践质量指标,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儿科护士们探索执行以循证为依据的集束护理干预,如定时的儿童口腔护理,抬高床头30度,气道护理无菌操作的规范等,特别强调定时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性因素。

1.5儿科护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儿科护理信息管理已是一种护理管理新方向及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已有3家三级医院儿科使用移动护理查房系统、采用电子条码扫描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对手术或医疗处置的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在执行处置前的再确认、患儿用药、跌倒的预防等,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保障患儿安全、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科学化、工作流程人性化,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1.6儿科护理临床研究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的拓展

我省儿科护理科研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5年取得较快发展,在新生儿护理、儿童急重症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及预防保健护理领域逐渐形成儿科特色护理研究领域。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及地市级课题9项,科研获奖3项、获得专利3项、小发明小创造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三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组织拍摄的儿科护理操作视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辅助教材,并作为儿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培训教材之一。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从最初一次性密闭静脉输液技术代替开放式静脉输液;从钢针静脉穿刺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新生儿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蓝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简易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PICC穿刺及维护;新生儿院前转运;高频机械通气技术;外周动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等,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1.7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

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举办多场国家级的儿科及新生儿重症提高班,各地报名参加人员近1000人。结合“世界儿童日”和“六一”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深入社区及慈善机构的“世界儿童日”护理义诊与献爱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都会组织一场医院内护理义诊活动,传授儿童家庭护理知识及儿童家庭护理急救技术等,深受家长的好评;每年定期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者联谊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科护理管理者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2福建省儿科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儿科护理发展相比,虽然我省儿科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为深入了解我省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由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发放问卷,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现状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问卷101份,回收率90.1%。三级以上医院占34%(其中三甲医院占18%,三乙医院占12%,专科医院占4%),二级医院占62%(二甲医院占43%,二乙医院占19%);儿科床位设置:30家三级医院拥有儿科床位共2237张,占全省儿科总床位的50%,67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儿科床位总数占总床位的50%,说明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儿科建设还未完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儿科护士3056人,编外护士1856人,占儿科护士总数的60.7%。编外护士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护士流失率高,增加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规划,造成护理人才的断层。职称聘任方面,全省儿科护理高级职称111人,占护士比例3%,护理高级人才比例小,主任护师占0.5%,副主任护师占2.2%,主管护师占15.8%,护师占27.2%,护士占54.3%,与医疗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配比少,造成护理职业生涯的瓶颈及护理研究人才短缺、护理科研能力薄弱,同时也影响儿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单一繁重的护理工作量让新护士甚至不愿意到儿科病房工作,给儿科护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儿科护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不平衡

相对三级医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较全面,而对于二级以下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限制及对儿科投入不足,且儿科产生经济效益少,基本只作为医院的二级分科。专科的不细化造成专科护理的很多新技术不开展或应用少,达不到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能力要求。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为护理就是给小孩打打针、换换屎尿裤,是保姆式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2.3家庭社会需求与儿科护理存在差距

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其生理、心理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不同于成人,不是成人的缩影,受疾病影响,小儿对家长、家庭依赖及心理影响更大,而家庭也因儿童住院这负面性生活事件受到影响,家长感到压力与负担。据相关机构调查及文献报道,住院家长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疾病担忧、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的影响及家庭护理照顾能力的不足等。目前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配置不足,护士常无暇兼顾家长及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家庭变化,忽略了家长的参与,造成家庭信息沟通的不通畅,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2.4循证护理在儿科应用还不完善

儿科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提供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不完善、缺乏科研意识。

3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3.1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方面

(1)保障编外护士同工同酬,2014年~2015年完成实施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

(2)按福建省护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配比病房床护比达1:0.6。

(3)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梯队。2015年完成儿科专科护士人才库建设,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贮备护理人才。

(4)开展护理帮扶互助。每年不定期组织儿科护理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下乡,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及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等方式促进基层儿科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3.2专科建设方面

3.2.1建立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15年完成申请并组织建立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急救专科护士、儿童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2.2建立福建省儿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2015年前完成“护理敏感性指标”,如跌倒率、静脉外渗率、压疮发生率、给药正确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把关护理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及管理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3.2.3建立省级儿科护理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共享儿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疑难护理病例探讨。2014年~2015年开展分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和儿科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开阔视野及思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

3.3护理服务方面

重视家长、家庭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满足家长护理需求。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2014年~2015年在三级医院试点推广;2015年~2016年在二级医院推广;至2017年全面推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之间建立起合作、尊重和支持的互利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促进家庭维护儿童健康的积极作用,达到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标,让患儿及家庭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3.4社会责任方面

积极拓展护理延伸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承担,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借助媒体,联合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学校配合,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提高儿童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心理康复等服务;关注儿童保健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4政策支持与建议

首先,重视对儿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儿科发展需求,减少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第二,加快城镇儿童医保及新农合保险覆盖,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让基层儿科护理得到发展。

第9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  抑郁症,产后 社区 干预性研究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的生活事件之一,将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近年来对围生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尤其对产后抑郁症的关注更是热门话题。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指出,“要加强对妇女特有心理行为和精神障碍研究,积极制定对策,进行综合干预。特别是做好孕产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我科在2006至2008年对本辖区怀孕及分娩的250名孕产妇进行了全程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至2008年我辖区怀孕生产的女性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2组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间有均衡性,排除精神疾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干预组从怀孕开始,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vcd等形式,根据不同孕期给予相应的知识宣教。我科设专职责任大夫和护士各1名,每周对干预组产妇和家属举行1次讲座,2 h/次,应用现代护理理念,以满足孕妇的需求为中心,以解决孕妇的健康问题为目标,对孕妇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行进正确评估,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产前责任护士指导孕妇及家属准备必要物品,向产妇灌输正确的分娩知识,消除恐惧心理,使她们坦然的面对分娩。并提前介绍一些基本的产后自我护理和育婴知识,使她们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指导家属如何给予产妇鼓励和正性情绪。对经济有困难的孕妇帮助联系居委会、扶贫办等部门,以及帮助联系正规但收费低的医院等。待产妇分娩后回到家中,一般是产后3~7 d,进行第1次家庭访视,对产妇身心全面评估,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产后身体恢复、产后保健、新生儿沐浴、哺乳技巧等。产褥期妇女往往敏感脆弱,情绪不稳,对她们的疑虑和困惑,访视人员高度重视,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安慰。对情绪低落、哭泣、忧郁的产妇多陪伴安慰,指导家属特别是丈夫要多给产妇以关爱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和被重视。访视人员为产妇留下联系电话,使她们随时可以倾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对心绪不良的产妇根据情况增加访视次数,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早日走出情绪阴影。对照组只在孕期检查时常规教育,产后常规访视和指导。

1.2.2  调查方法: 产后42 d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新生儿情况、产妇健康状况等28项内容)、自编产后健康问卷(包括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对2组进行调查。epds包括10项内容,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满分30分,总分≥ 13分为产后抑郁。对理解有困难的条目给予解释,每条目的解释内容保持一致。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以产后抑郁为应变量,以可能影响产后抑郁的各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8项因素为危险因素(or>1),并有4项保护性因素(or<1)。见表2。表2  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略)

 

3  讨论

    妊娠分娩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变异界限则成为病理改变。产后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这对产妇及其家庭有潜在、长期、严重的影响。产后抑郁者病程长,泌乳情况差,直接影响母乳喂养,阻碍了母婴情感交流,不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显示,新生儿异常、分娩过程不顺利、家庭关系不融洽、经济状况差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而丈夫帮助照料孩子、母乳喂养、计划怀孕和及时孕检为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匮乏的社会支持会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有研究认为在社会支持中,与产后抑郁最为相关的措施是物质、信息、认可和肯定性支持,如照顾产妇,直接帮助产妇照顾婴儿,以及为她们提供相关的信息等[2,3]。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应用医学心理、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鼓励家属特别是丈夫积极肯定孕产妇的付出和努力,密切夫妻关系,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在干预过程中,通过为孕产妇提供信息,帮助她们学习如何孕育宝宝,如何应对产科意外,如何自我护理以及适应新角色。由于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缺乏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产后期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指导时期。然而由于分娩后住院时间较短,护士难以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持[4],所以产后的家庭访视为产妇提供了所需的信息,减轻了产妇由于种种困难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提高了其亲职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无工作或社会地位低妇女抑郁发生率高[5]。hobfall等[6]调查192名经济贫困产妇,抑郁症发生率是23.4%,是中产阶级女性的二倍。他们大多表现敏感、自卑、焦虑、压抑情绪,对如何哺育孩子成长充满忧虑。本研究也显示经济状况差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经济收入低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健全医疗保险制度,让人人享受医保,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院难的问题,值得政府的关注[7]。

【参考文献】

 

1 朱紫青.抑郁障碍诊疗关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9.

2 atkinsonat,rickelau.postpartumn depression in primiparous parents.j abnorm psychol,1984,93:115119.

3 周英凤,赵杏珍.初产妇产后家庭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05,20:35.

4 景明辉.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河北医药,2009,31:18561857.

5 brockington.postpartumpsychiatric disorders.lanct,2004,363:3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