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

第1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4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26

由于学前教育的受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教师水平也受到家长、社会的重视。作为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受到培养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教育市场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结合当前的新时代背景,坚持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意识,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一、积极应对学前教育专业挑战,培养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专科人才

教育的实质是不断改革和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也需要进行创新。从大环境的发展形势来看,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行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而在这种学前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学生要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虽然整体上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尤其是专科学生就业率表面成绩非常好,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高就业率背后的其实是低端就业。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就业,而民办幼儿园的待遇条件差,无法有效留住人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恶化学前教育环境。

因此,针对这种环境问题,作为以学前教育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从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应对当前学前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家长对于孩子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特别愿意进行学前教育投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空间。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要积极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像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人事管理、课程管理、财务会计、资本运转、人际关系、市场营销等,培养学生了解和明白幼儿园的创办、运作流程,让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观念,并且积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业行为①。比如说,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从学校学前专业走出来的并且在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方面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定期回到学校和在校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将在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所遇到的困难及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有助于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循环。

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效仿一些其他本科或者师范院校,为有从事学前教育行业意愿的其他专业学生提供选修学前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的机会,充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厚度。当然,对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挑战,因此,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有利政策基础上,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比如说,高职院校可以和一些本科院校或者师范类院校进行合作,将学前教育专业纳入“校园专业合作计划”,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多样化的知识构建有助于拓宽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就业领域,加深学前教育行业的资源积累,从而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

当前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改革方面,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改革使得幼儿园教师工作繁重的工作、低下的待遇条件更加“雪上加霜”,这种环境对于在校的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影响②。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目标更加注重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具体通过在学前教育的行为过程中改变教育行为和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前专业学生专科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像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在新时代环境下明显区分于目前传统的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凸显出专科学历层次学前专业人才的优势。

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只有使学生对幼儿行为表现更加了解,才能有效保证未来的实践教学质量。当前很多关于对幼儿行为的描述还非常局限,只是论述了幼儿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行为习惯,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生理结构作用,在日常表现中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普遍性的理论方法并不适用。因此,要注意培养学前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耐心的优秀品质,提高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组织教学与应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理论性较多,实践操作策略偏少,导致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设计幼儿教学活动的能力,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幼儿学习的趣味性③。因此,在学前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其他科目、领域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组合和应用能力,多参与学前教育课堂实践,多观察、学习和总结优秀幼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活动的组织,从而丰富学前专业学生的组织与应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三、转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同样也是学前专业学生的主要目标,其不仅要理解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要想真正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幼儿教师,就必须转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丰富和深化专业内容,要引导学前专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不能只是成为通过死记硬背、机械操作而获得教师资格证,特别是对于专科学生,更要积极主动探求自身技能的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并没有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学习中都是以自身的经验能力作为教学的参考依据。比如说,有的学前教育实践课中学生对于幼儿的游戏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堆积木、折纸、手拉橡皮筋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于像一些关于数学题目中的加减法都是依靠记忆实现。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提高学生自身主动探索教育方法的能力,为未来成为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考评中还是以考试为主。这种一直以来根植于学生思想中的应试教育观念自然也会影响未来的学前教育者④。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专业,可以对自身的教育内容和考查方式进行革新。比如说,可以将“学前教育课堂大讲解”作为专科学生的期末科目测评方式,让学生提前准备好10-15分钟的学前教育内容计划,之后在讲台上进行实践,不限定学生的形式发挥,无论是口头讲述、制作PPT、开展游戏等都可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测定。

四、全面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按照常理来说,幼儿教师都是学前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思想熏陶,然而当前却经常会看到幼儿教师随手丢垃圾、大声喧哗、穿着奇装异服,甚至会经常看见有幼儿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报道。幼儿时期是人成长最基础的阶段,幼儿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作为幼儿教师的“摇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⑤。

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爱岗敬业精神、细心耐心的优秀品质等都是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特别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院校要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丰富和创新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

注释:

① 赵南.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 学前教育研究,2009,08:22-27.

② 张谦.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3:1.

③ 赵丽英.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学前毕业生 就业 帮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而音乐素质无疑是其诸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工作当中给予孩子优秀的教学,才能够让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

一、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知识,如写作、绘画、制作等,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学前儿童,该阶段儿童各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需要学前教师具有良好的相关素质。而具备这些相关素质,就是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不管学习哪种专业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缓解疲劳,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等。其次,对于学前毕业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质更加重要,因为音乐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条件也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就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因为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这一行业蒸蒸日上,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开设,但就当前形势来看,私人幼儿教育机构逐渐专业化,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发展前途与相应待遇也在不断上升。而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更是由于其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造成了其编制难求的紧张局势。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学前教育毕业生要想顺利进入幼儿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其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质大大有助于其就业。

音乐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其素材、形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这一形式,可以大大激发人类个体的创造力,就学前毕业生而言,对其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因为,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

(一)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其情感的陶冶,而且有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音乐是有效培养美感的众多艺术手段之一,通过音乐审美这一教育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可感知的审美教育。关于审美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其最佳的途径之一。音乐有动听的旋律,有鲜明的节奏,有优雅的曲调,甚至还有美妙的故事在音符里面,诸如这些特点都可以十分自然地激发起其对音乐的喜爱,在其喜爱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教育,既直接明显,又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功效。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积极理解,而情感的陶冶则更加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正确理解。音乐的美是看得见的,音乐的美是听得到的,但情感则是看不见、听不到的,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情感方面的陶冶,从根本上需要其耐心地、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前教育毕业生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对音乐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会在外在气质上表现地更加优秀,因此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拥有良好的气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砝码。

(二)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缓解生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可以使人的神经兴奋起来,音乐可以使人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音乐甚至可以对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医治。现在对于心理疾病的医治方法当中,音乐治疗法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个方法,如对睡眠不佳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较慢,曲调柔和的音乐,如对有些抑郁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欢快,情感丰富的音乐等。

(三)良好音乐素质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团体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毕业生是80后与90后,经历了计划生育,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缺少伙伴的成长经历下,团体意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而音乐是对其进行团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而这整个意识培养过程当中,学前教育毕业生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对其今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借助音乐教育这一内容可有效培养其团体意识。

如对其组织合唱比赛,在比赛准备过程当中,要有效使得学前毕业生通过歌曲的排练需要收到节奏、音量、旋律等的限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演唱,同时,还要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不论是准备过程还是比赛过程当中,学前毕业生都从中受到了限制与启发,这无疑对其纪律性、团体意识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学前毕业生可以从中切身体会到了团体这一概念的存在与团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之所以如此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是由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该意识是重要参考素质之一,对于学前毕业生而言,其参加工作后能否与其他幼儿教师及相关领导顺利合作,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

四、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见良好音乐素质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可见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总而言之,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重视学前毕业生的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第3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摘要:针对社会上“幼儿英语热”的现状,提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应注重幼儿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加社会竞争力,并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幼教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学前教育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的目标,这将迎来学前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也势必掀起幼儿英语学习的又一次狂潮。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从12岁开始学,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期。目前.许多幼儿园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认知环境,培养幼儿多元文化视野,在其兴趣和经验范围内积极开拓幼儿英语教学的路子。正是因为幼儿园英语的日益普及和双语教育的推广.需要越来越多既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又具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并同时熟悉幼儿英语教学的合格幼儿英语教师。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主要力量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五年制学前教育招生政策,以期增加学前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在一线的幼教工作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在《纲要》的引导下,学前教育的如火如荼势必会让幼儿英语成为各个幼教机构所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学生在幼儿英语教学方面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定会增强该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将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完善创造了条件。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幼儿英语教学在学习初期,笔者会先让学生通过对一堂幼儿英语课的观看与探讨,让学生认识到:① 幼儿英语学习只是启蒙教育, 目的并不是让幼儿会背、会写多少单词和句子;②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幼儿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③幼儿学习英语注重听、说,要让幼儿从“听”开始,获得标准的语音输入;④ 教师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和谐的氛围,帮助幼儿个性和潜能的发展;⑤ 幼儿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记忆力都优于成人,敢于大胆开口,因此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应该赶在他们年龄较小的时候:⑥幼儿英语教师并不需要讲解难度较大的语法和使用较为复杂的课堂用语,但是教师的语音、语调必须是纯正的,为幼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⑦ 幼儿英语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幼儿英语教学技能。

二、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

英语对于大多数该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他们基础差、学习方法缺乏,往往是听、说、读、写一样也没学好,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针对该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让学生开口“说” 英语。通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注意到该专业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初期都渴望学好英语.但是由于教学水平的地区性差异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说来,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比那些口语差的学生更愿意学习英语,如何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呢?1.让学生“听”纯正的英语。英语技能总是把“听”放在第一位的,没有正确的“听”就没有正确的“说”。

 该专业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地区教学水平差异的影响造成了语音上的部分缺陷。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在线英语听力室(www.rrting.com)上选择了适合该专业学生水平的听力短文来帮助学生学会“听”。该网站上的儿童英语小故事、365个英语简短小故事、安徒生童话等不仅难易适中,而且和他们今后从事的幼教工作密切相关。除了给学生听英文故事外。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英文歌曲、原声电影等,课问还可以给学生看些美国达人(america’s got ta1.el1),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 等英美综艺节目,在起到“灌耳”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一举多得。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语音输入,渐渐就会有“说”的愿望了。

2.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幼儿语言模仿能力强.有较好的语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语音纯正、优美、语调自然,如果幼儿模仿了错误的语音,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枯燥的音标、读音规则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倍感乏味,减弱其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说”,笔者会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加入适量的146 f 薄柱撕屯1 2011.10 总第238期英语歌谣、手指游戏等,在训练学生大胆开口“说”的同时,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幼教技能。

在一年级时,尽量选择一些难度较低、容易记住的内容,如little tigers,peek—a~boo等,并且尽量采用集体练习的方式;过渡到二年级时,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内容,如if you’re happy.clapyour hands等,这~ 阶段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到高年级时,可采用让学生课外自学并上讲台“教” 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起到帮助学生练“胆” 的作用,还可让学生尝试改写或自编英语歌谣、手指游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为了对学生的训练起到督促作用,也可将英语歌谣、手指游戏等考查作为学生期末总评的一部分。

除了英语歌谣、手指游戏的训练外,笔者还会选择一些简短的英语动画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语音、语调的模仿,进一步帮助学生“说”纯正的英语。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幼儿英语教师课堂用语.让学生在幼儿英语课堂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帮助学生完善综合教学技能

如前所述,笔者在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幼教技能的培养,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方法外.还将英语教学同其它的教学基本功相结合,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发展提高。如:每周要求学生交一份英语书写作业,晚自习时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英语板书、简笔画练习,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手工课上学到的东西去制作英语教具,等等。

笔者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将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实践同学生的教学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为学生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受到各级幼教机构的欢迎与好评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该专业学生正面临的激烈竞争,为了帮助学生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在其英语学习过程中加强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必不可少。

第4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1.1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对幼儿培养至关重要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1.2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2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2.1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2.2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结语

第5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俞启定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进完善的热点问题”的报告。俞教授针对“我国没有教师持证上岗的强制性规定”“教师资格标准偏低,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笼统,缺乏严密的规格标准和考核办法”“教师资格认定与考核、培训粘连在一起,违背考教分离的原则”等问题,从教师资格的性质、学历教育的要求、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教师资格的时效性和教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对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俞教授认为,资格制度就是一种职业准入制度,在定性上要分为入职资格和发展资格。他认为,当前的教师资格终身制弊大于利,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因此,教师资格制度真正要成为一种专业化资格的制度,还要不断地研究、改进和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朱家雄教授作了“走向生态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朱教授从为什么提专业成长这个问题,教师专业成长做些什么,如何进行教师专业成长三个问题入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生动形象地剖析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脱节,教师不知如何作为以及教师从业过程中身心疲累的问题,朱教授提出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朱教授从科学主义取向引领下的幼儿园课程过多关注理论是否正确,理论是否能演绎于实践,教师能否把握和运用理论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比建构主义的教育,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差异性,对社会文化进行反观。他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走向实践理性,走向生态,要在情景下和关系中理解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要让教师成长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者,而不是成为正确理念的实施者;教师要根植于具体的教学情景,成为行动研究者、实践反思者;教师要在反思和行动研究中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自己的教学有意义。

会议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规划建设问题分组展开了讨论。

分会场一:本科一组

阎水金副教授首先介绍了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稿。为了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确立了不同层次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由校通识课程、院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

与会代表围绕阎老师的报告展开了讨论。代表们重点讨论了拓展课程。在历时三个小时的讨论中,代表们针对以下四个问题各抒己见。

1.各院校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培养方案。西北师范大学魏新民教授等提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上也应该,课程设置应该具有现实的应对性和培养目标的指向性。西北师范大学郑名老师提出,为保证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应该是共同的,所以在核心课程的设置和编排上应该达成共识。

2.分层次培养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河南大学叶平枝老师等提出了在分层次培养目标确定后的教材建设问题。如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专业特色的精品教材建设,专、本、研各层次教材的分层建设等问题,希望有实力的院校能率先进行教材建设。

3.课程方案的设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与会代表就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课程设置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副教授提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短缺的矛盾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专业设置过泛、拓展过宽、课程设置过多可能会影响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课程方案过多迎合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影响专业的品性,课程覆盖太宽后,专业的深度就无法顾及,所以覆盖要有相应的办法,如通过对核心课程的聚焦来达到收缩等目的。

4.课程分布的不均匀问题。叶平枝老师也对课程方案中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并讨论了课程精简的问题。周兢教授认为,高校教育类课程加多减少,整合不够,会造成学生忙于上课而无暇看书、思考的现象。郑名老师指出,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选修课比例不够合理,各学段课程分布不够均匀,为此,他就如何处理课程方案中的学时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西南大学的苏贵民老师则提出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和见习的问题。

此外,与会代表还讨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和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重叠或重复问题,技能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课程要求和课程资源的矛盾问题,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最后,虞永平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在市场呼声日隆的形势下,学前教育的课程方案设置要保持专业理性,在学会适应市场的同时,也要学会改造市场或放弃市场。

分会场二:本科二组

郭力平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课程计划以及2006年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稿。

郭老师指出,通过对社会需求及人才流向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学前教育行业缺口较大,整体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服务于上海的各个幼儿园,但流向其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数也在增加。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基于如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主要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二是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课程表现为:学前教育理论与社会文化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应用研究、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研究);三是上海市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需求;四是本学院的条件和资源,包括硬件设施以及师资配备等情况。郭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指出学科门类较齐全,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

与会代表针对拓展类课程、师资、教育实习、专业面试等细节问题开展了交流。

拓展类课程问题:拓展类课程中设置的三个方向(学前教育方向、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是否已招生?怎样解决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与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关系?

师资问题: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师资问题,怎样落实师资建设?专科教师与本科教师是否有交叉?怎样解决师资上的资源共享问题?本院师资有多少?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活动方案设计?专科与本科师资分开是否有利?艺术类课程怎么安排,师资怎么解决?学生的教育实习由谁承担?

教育实习问题:怎样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如何安排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实践课程怎么安排?

专业面试问题:招考时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

其他问题:综合艺术教育类考生招生多少?如何收费?高职生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如何避免课程重复?综合艺术教育类学生与艺术系学生是否有冲突?等等。

分会场三:专科组

庞建平老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高职培训的目标、培训规格、课程类型等,并就让学生在见实习环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问题同与会代表作了交流。庞老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各个年级的见实习,明确幼儿园、学生、指导教师各自的职责,与幼儿园进行及时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学前课程内容,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机会,让专科教育和后面的高学历层次教育形成一个有序的坡度。

与会代表就“如何平衡学生的文化课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生导师、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王振宇教授认为,学生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从而增强解读儿童的能力。王教授认为艺术技能教育占去了学生过多的时间,缩减了专业理论的学习时间,改革艺术技能教育问题应进一步研讨。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做法是将上海学前教育现状作为必修课引入课堂,邀请各区的教科研骨干为学生作报告,让学生在学校里就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在谈到上海市幼儿园师资现状的问题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施燕副教授认为,尽管上海市每年都有大批学前教育专科、本科学生毕业,同时还有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毕业生,上海幼儿园教师的缺口仍然很大。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实际上还是非常少,使得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都亟待提高。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卢新予副校长介绍了该校集体电子钢琴课的教学改革经验。该校改革了传统的艺术课教学方式,将伴奏、视唱、乐理等不同科目的内容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该校还实行教师下园制度,要求教师将幼儿园活生生的改革经验带到学校里来与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方老师有十年幼儿园园长经历,她站在园长的角度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王老师认为,作为幼儿园老师,首先眼中应该有孩子,对本专业高度认可并充满兴趣,而不是多么娴熟的钢琴技巧和多么优美的舞姿。另外,王老师非常强调学生参与幼儿园保育、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不断反思实践。

随着社会和专业本身的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已经从重传统的“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模式,向重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向转变。在新的形势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平衡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比例,注重教师教学机智的训练等等问题都在研讨中得到大家的关注。一些学校在相关问题上的成功尝试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冯晓霞教授主持了三个分会场的总结交流,各分会场代表对本会场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向大会汇报。冯教授高度肯定了三个分会场交流的内容及提出的建议,并指出要将教师资格认定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

随后,冯教授代表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将会旗传递给了第四届主办单位西南大学,并提出,希望每届联谊会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把学术和联谊结合起来。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不仅让与会代表分享了彼此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看法,更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教育杂志社和上海托幼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Link between Experts and Friends,Share and Communication

――An Overview of the Third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Sodality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第6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1.加强钢琴教学大纲的建设。这是确保钢琴有效教学与实践的行动指南。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学生特点考察来看,近年考入的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不错,但是在音乐方面尤其是在钢琴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功底还很肤浅。对此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日显迫切或必要。科学与合理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制定,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实践性特点;既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工作的特点、突出有别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特色。

2.动态地精心设计教学计划。这是确保钢琴有效教学与实践的目标任务。为此,可在第一学期安排钢琴入门基础演奏与《乐理》,培养学生钢琴基本演奏知识和弹奏的办法;在第二学期安排增加《练习曲》,以培养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及视谱能力;在第三学期安排钢琴演奏与即兴伴奏知识和幼儿歌曲,以培养学生左手伴奏织体编配能力;在第四学期安排钢琴巩固课程,培养学生左手伴奏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幼儿园的见习教学实践,每学期必须保证在两次以上。

二、务实创新,丰富和完善钢琴教学的内容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音乐教育,对于身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钢琴训练过程中,有助于促使学生自身的思维想象力不断增强、促进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学生自身人格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理应根据适用于幼儿教育的实用性特点组织钢琴教学,根据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安排学生的见习或实习;落实钢琴教育的宗旨: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综合实践能力的锤炼;努力从钢琴教学大纲、钢琴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造就学前教育的实用型人才或实践型人才。

1.教材的选用和自编需要突出三个原则。其一,贴切原则: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其实在音乐与演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少,在钢琴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是缺乏。由此看来,选用或使用钢琴教学的资料理应按照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钢琴教学,尽量降低钢琴教学的难度,所选用的钢琴曲目也要尽量采用改编后的少儿歌曲,以免因为钢琴曲目的难度而减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实用原则:中职学生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将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来说,学习钢琴更多地会运用在伴奏方面。可见,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伴奏的曲目,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伴奏的机会。其三,民族原则:钢琴教师应在教授外国曲目时,适当增添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曲目,这既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自觉、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也可以借助于她们的智慧与灵巧之手来传承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音乐或灿烂的传统音乐文化。

2.强化钢琴教学方法的教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幼儿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取向,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因此,她们必须认真扎实地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方法。作为钢琴教师,要加强钢琴教学方法的教学或传授,要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获取教学经验,同时需要教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在学前儿童钢琴学习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音乐与律动的编配问题或其他疑难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在演奏钢琴时可能遇到的一些教法常规问题的解决方法。

3.增强即兴伴奏课程的比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钢琴是为了教唱小朋友儿童歌曲;要培养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的能力。在中职钢琴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强即兴伴奏课程的比重;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及教学的目的,从培养学生全面的钢琴技能着手,突出地加大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力度。

三、励精图治,加大钢琴教学实践或见习的力度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都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和坚决遵循并予以贯彻的原则;要努力让学生在幼儿园教学的“战争中学会战争”。

1.实施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根据中职钢琴教师多为专业艺术院校毕业而缺乏幼儿园教学经验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成功经验可以用来抛砖引玉:以培养“能弹会教”“、边谈边唱”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目的,把钢琴教学与幼儿园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幼儿园多次“学以致用”的见习教学中不断体验、巩固、反思、完善与提升,在互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中达到钢琴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第7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现状 改革

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教的基本素养,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年12月12日)要求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包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我们现阶段提出重视实践性教学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符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对众多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问题是:(一)、学生入园较长时间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二)、学生反应许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幼儿园没有用处,幼儿园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拿不出,幼儿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此抱怨较多。

(三)、许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低,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原因分析:首先 ,实习时间短而集中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地体会和了解教师的全部工作。二是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等因素导致了教师的懈怠 ,不少教师不愿意带队实习,缺乏检查、指导、总结、评优等方面的刚性标准,导致了对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常常流于形式。另外与实习幼儿园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较少,致使幼儿园教师主观上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缺乏积极主动的合作精神,难以给实习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实践锻炼和有效的指导,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师范实习生监督与管理的真空,高校和实习学校两边都管不到,两边都难以管,导致不少实习生对师范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最后,实习基地不稳定使教育实习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就当前实际情况,许多高校实践性教学还没建立一体化、层次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列为教学的重点,二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多数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深入幼儿园实际活动中,逐步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幼儿园实际活动相结合,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应完善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力度。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学校要认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实习所做出的各项规定,及本院校既定的教育实纲、教育实习方案,严肃教育实习纪律,认真遵守教育见实习制度,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见实习监督、 检查、考评工作体系,严格执行教育实习不合格者的惩处条例。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成立专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科办、学管、学前教育系(业务指导)、实验幼儿园等组成,各部分职责明确。

学院教科办(也可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科室),具体负责专业实践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是实践教学监控中心,专人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监控等工作,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学前教育系结合幼教实际负责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应体现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由个相关专业教师提出。

实验幼儿园根据计划要求遴选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担任实践学生的导师,接受学院的相关培训,并与学院的科研和培训进行多方位合作。

(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学院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进行学前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如《学前教育学》及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幼儿园需要的实用内容,如幼儿园游戏教学、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

二是改革学生学业水平考核方式,例如现在探讨的技能达标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是根应延长学生见习、实习时间。据《潍坊学院师范专业育实习暂行办法》(2004年)规定,专科层次学生实习6周,校内模拟实习2周,校外实习4周;本科生实习8周,校内模拟实习2周,校外实习6周。这对学前专业学生未必合理,学前专业学生在院实习内容复杂,不是一般师范生主要是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幼儿教师工作有其特殊的性质,如给要求老师预留一定时间观察和熟悉孩子,直至孩子熟悉认可教师才能很好的组织幼儿活动;作为人类教育起点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基本包含了未来孩子学习的所有领域和学科,而幼儿园基本上也没有分科教学之说,所以学生必须熟悉掌握以上五大领域的教学,教学内容丰富。而实习内容也不仅仅包括课堂授课,还有保育教育、幼儿生活及游戏环节、幼儿的卫生保健、膳食营养、幼儿园环境创设、安全工作、家长工作等等,以上活动贯穿在每日工作中,缺一不可。因此,应延长学生见习、实习时间。

参考文献:

第8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现状;学习成本;学习效果

一、序言

2010年,国务院连续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中国学前教育事业更加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对于学前教育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深入,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工具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了认可。尽管学术界对于幼儿期是否开展外语教育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总的来说人们还是认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给予不同语言的刺激,能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发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英语学习呈现出了幼龄化的趋势。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学前英语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它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二、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现状

对于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本文主要从可行性的探讨、教学模式的建构、教材的研究以及师资力量的调查进行简要说明和总结。

首先,在可行性的探讨方面,众专家和学者对学前英语教育的态度与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和观点不一。尽管存在分歧,但是对于学前英语教育已趋于达成一定的共识,即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开展教育与研究。

其次,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学前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余珍有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及幼儿的兴趣,以此为基础进行儿歌、故事、音乐、游戏等教学。赵琳、强海燕在《儿童早期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与整合建构研究》中总结出“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并对“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性课程”做尝试性建构。

再次,教材建设方面。对于学前英语教育教材的开发方面,目前市场流通的种类较多,如,“洪恩英语”“剑桥少儿英语”“智力宝英语”“新概念英语”等。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各门课程并没有独立的教学大纲,学前英语教材的编写就没有了更可靠和合理的依据, 所以在众多教材中,部分教材的质量不是令人很满意。

最后,师资方面。师资是实施英语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学前英语教师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培养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幼教化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通幼儿教师英语化人员、在校大学生及其他与英语相关的社会人员。

三、学前英语教育学习成本与效果研究

学前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对学前英语的教学模式、教材和师资等方面也在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中,那么在投入了时间、精力和资金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投入的学习成本对学习效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课题旨在得出学前英语教育中学习成本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索如何解决在实际学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前英语教育的水平。

受资金、课题组人员能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者拟以西安市长安区城镇幼儿园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方式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通过查找、搜集并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学前英语教育领域在国内外所做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掌握不同学者和专家的观点,寻找出学前英语教育中学校、幼儿、家长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学前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其中最主要了解的信息包括学前教育中幼儿在英语学习上所投入的成本以及成本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完成信息采集后对信息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研究结果。对比研究幼儿在学前英语学习中投入的成本对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及其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本课题旨在寻找学前英语教育学习成本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学前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资料,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拟针对西安市长安区城镇幼儿园进行访谈调查,了解目前学前英语学习的现状、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以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家庭对学前英语教育的投资更加有效。期望对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学前英语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并对其他地区学前英语教育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结语

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对于学前英语教育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使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才的流动和信息的传播,学前英语教育在各个省市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现阶段,幼儿学英语已从认识走向实践,然而,针对目前学前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调查比较欠缺。该课题借鉴前人在学前英语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紧跟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试图以西安市长安区城镇幼儿园为例,探讨学前英语教育中家长和教育者该如何有效地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使得学前英语教学活动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单迎春.学前英语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9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新形势;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中职学校;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3602

2012年10月份浙江温岭虐童案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浙江省教育厅事后马上派遣调查组赶赴温岭进行调查。据了解,颜艳红幼师专业毕业,但并没有教师资格证。该事件反映了个别教师责任心、爱心、依法从教意识的严重缺失,暴露出幼儿园管理的严重不到位。虐童案牵扯出来的幼儿园师资问题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极大关注。

1 社会新形势下对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幼儿园教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能,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等四部委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幼儿园教师热爱儿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幼儿园教师工作特点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工作业绩和保教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5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俗话说压力、动力与机遇并存,这个《意见》给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增加了工作压力,也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遇。此时,作为给社会输送一部分幼师的中职学校深感任重而道远。一而再、再而三的幼师虐童事件让我们开始深刻反思,一个热爱儿童的幼师,首先自己肯定就是一个充满童趣,充满爱心的阳光自信之人。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想让孩子有一瓶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但当前学前专业中职学生在心理和学习方面不具备成为“热爱儿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幼师的先决条件,教学现状也没能为她们迈进“热爱儿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师队伍做好铺垫。笔者认为,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据社会新形势下的需求,中职学校应在在“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 紧跟社会新形势,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化教师”,强调整合的人才观

在当前幼儿园的用人观念里,“可用型”、“技能型”还占据着一定市场。国外的学前教育并不像我国那么较多地关注幼师的形象、技能,而是更多的重视她们与儿童相处、观察、引导儿童的能力。试想一个能歌善舞的教师如果不爱孩子、不会观察孩子、不会总结反思,不会进行简单的观察研究,不会把她所具有的对艺术的表现力转化为孩子对艺术的表现力,这样的幼师于幼儿的发展有何助益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足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鉴于幼儿教育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学前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需要高水准综合性的学前教育能力。所以,我们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培养要定位为“培养专业化教师”,而不是培养仅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实践证明,一些技能“够用就行”,关键要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现实中频频出现的虐童事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化”才是幼师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一个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从业者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注重专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也就是整合的专业化能力和素养。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她的专业化能力与素养应该包括:保教结合的能力、观察与反思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环境创设能力、运用艺术和语言等技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力等。传统的幼师教育所强调的弹、唱、跳、画、说的能力只是基础,幼儿教师光有这些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运用能力,即会唱歌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能够设计适宜的歌唱教育活动并能教育孩子达到适宜的目标。

3 结合幼儿园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体现结构优化,以“模块化”为显著特征

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就要始终坚持一条明晰的课程主线,即实践教育,同时,在此过程中,从课程、学生、资源、行业需求等多维角度对课程进行模块化的结构整合,最终形成结构优化、以“模块化”为显著特征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化就是将各种课程分别汇编成在深广度有差异的几种模块,各相关行业可以按照需要选择各自适用课程模块,再加上少量自己开发的课程,组合成专门教学计划。

为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化”毕业生,让其走上工作岗位上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胜任幼儿园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很快适应社会新形势下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中职学校应该在重视文化艺术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在“三字一话”,弹琴、唱歌(含简单的幼儿歌曲创编)、舞蹈(含儿童舞的创编)、绘画、手工、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相关的多种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基于此目标定位,中职学校在科学建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应倡导以下基本理论。

3.1 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

(1)凸显“实践”在课程中的地位。我们培养的是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线老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所有的课程模块中,我们要十分强调实践渗透。

(2)强化“服务”的课程取向。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化的学前教育教师。因此,面向学前教育机构的行业需求培养优秀人才是我们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应有之责。如我们通过强化即兴伴奏、儿歌创编、儿童文学创作、幼儿园环境布置等课程,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以专业的能力为学前教育行业服务。

(3)倡导“一专多能”的学习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到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但也有的是很快就转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要有适当宽泛的定位。因此我们在课程模块的设置中,安排了很多选修课和方向限选课程,以扩大中职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一专多能”的优质人才。

3.2 学前教育各类课程的任务和着眼点

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经验,中职学校可以对确定的基础理论类、专业技能类和选修类三类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理顺课程之间的衔接、兼顾课程领域内在逻辑和学生学习心理序列,并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进行课程编排,以“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等六大学习领域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由基础与通识必修、专业理论和技能必修、专业表现和鉴赏必修、专业发展和限定选修、不限专业任意选修和实践教育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实践教育贯穿其他部分课程,即以实践课程为核心。

(1)基础与通识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基本素质实现所必修的课程。它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身心发展教育三部分,主要课程有:政治思想课、法律、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知识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幼师角色意识和师德规范、学前教育的专业理念与责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愿望与能力的课程,是保证本专业培养规格的专业素质所必修的课程。着眼于培养整合的专业化能力和素养,包括:包教结合的能力、观察与反思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环境创设能力、运用艺术和语言等技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力等。该模块包括学前儿童发展与学习、学前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和社会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五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游戏、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管理等。

(3)专业表现和鉴赏必修课程:是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培养学前教育表现技能和鉴赏能力、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与艺术类专业的不同在于,该模块强调培养学生运用适宜的艺术和语言等技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儿童歌曲和舞蹈鉴赏、选择和创编能力,初步的儿童文学创作和改编能力、班级环境创设能力等。其主要的课程有:教师口语、乐理、声乐、琴法、舞蹈以及幼儿歌曲表演与弹唱、幼儿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

(4)专业发展和限定选修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拓展专业素质,培养专业教育有所长。其主要方向有:早期教育方向、学前英语方向、学前音乐方向、学前舞蹈方向、学前美术方向等。

(5)不限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是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或跨专业选修,是满足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学校各专业开设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课程,学生都可自主选修。

(6)实践教育课程:是培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学前教育职业能力的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国防教育和教育实践系列。教育实践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既“小步递进专项训练”又“分阶段整合提高”,保证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和体验学前教育,培养学前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包括学前教育专业课堂的随堂见习与实践、保健见习与实践、幼儿园游戏实习、学前儿童各领域教育实践、毕业实习、顶岗教育实践。需特别说明的是,实践模块贯穿其他五大模块始终。

4 紧扣幼师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创设“实践取向、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课程和教学的实施过程是课程建设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反映了相应的课程理念,并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从教学模式的自身发展趋势来看,基于情景认知和学习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在一步步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习模式发展;与经验式的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发展;由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向多维化发展。中职学校应高瞻远瞩,努力创设“实践取向、多维互动”的教学实施模式。

4.1 “实践取向、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

(1)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学校通过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理论;还通过不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前沿的学前教育相关信息。努力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在做中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向实践能力的转换。例如教育见习、实习既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方法。对于学前教育中职生来说,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可以亲历幼儿园教育的实施,体验学前教育的全过程,丰富其直观经验,并为其积累第一手工作资料。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学校教师只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教学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机会。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转型为“引导者”和“主持人”。我们中职学校应该用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使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选择,进而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我们还更多地采用讨论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问与答、启发和解释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思想,掌握科学的方法。

(3)多元化、适宜性和前瞻性原则。

中职学校在教学模式上应强调多样化,既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又有实际操作和技能练习教学模式;更应该强调强调适宜性和前瞻性,以培养社会性形势下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如在儿童文学课程加强习作训练,提高学生儿童文学创编能力;在音乐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儿童歌曲演唱和表演能力,以及儿童歌曲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能力;如美术课程,应顺应幼儿园工作的而发展和需要,设置幼儿服装制作、展示和表演,废旧物品手工制作一级幼儿园环境设计等美术特色课程。

4.2 实施实践取向的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强调实践性学习,中职学校应以“学用合一、重视职业能力”为教学传统,更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训练为重点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多维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方式和支持系统,使他们立足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解决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主动构建教育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智慧。

(1)真实教学环境学习与模拟情景练习相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作为中职学校,我们要在现场观摩、幼儿园基地见习实训的基础上,应该把模拟情景练习(模拟教学)作为日常训练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部分学生扮演幼儿,一个学生扮演老师)。在模拟教学中,老师从实际出发,大胆处理教材、案例和相关材料,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情境,收集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准备。老师的引导贯彻始终,做到精导妙引,最终使课程目标易于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把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模拟过程中,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2)校内外教学相结合,强化与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去”,到幼儿园观摩教学活动,进行保育、教育实习,如先观摩一线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后执教老师与全体学生共同评价活动情况,在大家各抒己见的基础上,由学校的主讲老师予以总结。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富有幼儿教学经验的一线园长、教师“请进来”,为学生在观摩教室现场开课,开阔学生视野,教师现场点评,学生课后写听课感想和思考。

4.3 凸显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单一向度的知识传授模式,基本以“传递—接受”式为主。社会形势下,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课程应该强调只是来源于经验,强调重视每一个个体的感受,主张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人为本,把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正确情感与态度以及独立性。

(1)多维互动的主体。

第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核心互动。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作为课程实施体系中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它包括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这个工作应该放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上进行,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设计与本课程相关的一系列内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

第二方面是“生—生”之间的横向互动。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但我们的中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因此对知识的认知和感受也大不一样。我们老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对话、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信息的相互沟通、经验的相互分享、情感的相互交流;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等方式进行更充分的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方面是“生—园”之间的师徒式互动。实践证明,“生—园”之间的师徒式互动体系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效果。中职学校一定要一方面加大实训基地园的数目,加强与实训基地园的良好互动关系,形成中职学校和实训基地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实训基地园也根据我们中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计划要求,为学生配备更高水平的幼儿园指导老师,及时根据实习计划和学生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教育实践能力。

(2)基本的多维互动方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同行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中职学校应更多地采用以下四种基本的多维互动方式:

第一种是讨论和辩论的互动教学法。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师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第二种是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对某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解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

第三种是情景模拟教学法。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景,如实物情景、故事情境、谈话情景、小品表演情景等,组织学生扮演具体情境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种是角色互换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一般指师生角色互换,即对一些适宜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老师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充分“备课”,然后由学生走上讲台做“准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

5 点滴处凸显行为养成,百年树人

社会新形势对幼师这一行业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拥有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精神高尚、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专业个性阳光、亲和力与沟通能力强的卓越专业素质的学前专业毕业生才会广受用人单位的赞誉。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里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优势,中职学校要更加重视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新生刚入学,就通过《马背上的摇篮》等经典电影、优秀校友讲座,参观幼儿园等形式接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职业理想熏陶与教育。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教学与德育课程强化专业思想与敬业精神教育,并在整个校园文化中隐性渗透。学姐们身着朴素大方的校服,遇见教师的礼貌问候更是新生们学习的好榜样;教师群体对幼教事业热情、敬业、热真细致,致力于培养学生群体守纪律、好管理、有爱心的品格,严格要求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如椅子坐好要归位,遇见教师要问好,饭后把餐盘端走,又如在教学楼每一层楼梯口都放置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师生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等,让自尊自爱、文明礼貌的意识深入人心。这种德育的有效形式与专门的德育课程相得益彰,让幼师的养成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证明,孩子们都喜欢漂亮的老师,而在孩子们心目中,漂亮的标准是:笑容可掬、活泼开朗、经常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仪态大方,富有朝气与活力……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别需要“阳光型”教师。中职学校应通过潜移默化式的行为养成的熏陶与实践锻炼,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能凭借其执着的专业精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阳光型”的专业个性展示幼儿教师独特的专业风采,成为深受用人单位和孩子们热爱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肖箐.现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M].北京:教育学,2011,(12).

[2]郑健成.转型期学前教育专业的重构与优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