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1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把阅读的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边最了不起的说法。

一直以来,我喜欢不间断买书。以致在先生印象里,我的网购全是书。可生活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也不可免俗,似乎一天天被电子屏幕绑架,阅读大多停留在轻、浅阶段。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才发现,自己基本上还停留在最初层次。虽然也会拿笔在书上做批注,标出认为好的部分,还远未达到通过读书来增进理解力的高度。

我想起同学老戈,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在客厅放了一张原木桌,每天读帖习字,每年用小楷抄写《论语》两遍。他读书,可以称得上读进去,又读出来。他甚至说过只读“死人”的经典,精读不滥读。当然,我发现他现在已经不这么绝对了,也开始阅读“活人”之作。

老戈推荐过大冰的两本书《他们最幸福》《乖,摸摸头》。他说,这两本书一定要先读前者再读后者。我没问他是否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但他的阅读,完全按书中所说进行。他经常会同时读两个或三个作者的书,分别比较。

记得有一年,市图书馆请老戈去做讲座,讲《论语》。老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博得满堂喝彩。人说阅读是一门艺术,是读书人必修的功课。我以为老戈的“阅读艺术课”成绩优异。

阅读应该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不值得炫耀,也不能称之为爱好。它是一种习惯,植根于骨子里的习惯,不用刻意,只需用心。阅读也应该是一件安静的事。静下心来,才能将一本书消化吸收。

如今人们热衷的浅阅读,仅仅满足了阅读三大目的之一的娱乐消遣,类似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的生活就像上楼,进到一楼可以获得物质满足,爬上二楼能够享有精神丰富,登上三楼才是灵魂的真正自由。灵魂的高度我等凡人无法企及,努力走到二楼,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开始要求自己读书做笔记。当然,绝不是学生做阅读题那种“肢解”文章的阅读分析。写读书笔记,得有所侧重,既有事实和作者的观点,也有自己的观点,要有思考地接受书中内容。这样读书,比较辛苦,比较劳心费神,但长期积累,最后得到的,将会超出自己的想象。

这似乎与如今广为提倡的“悦读”相去甚远。不过我以为,“悦”读有两层意思,一是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很愉悦,二是指认真读完一本书,增长心智、不断成长带来愉悦。

第2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书”是个包容量很大的字,若你看明白了所有的书,那你就是世界上的智者。

一本书如果要读懂那就要把书读透。很多人不明白如何读透,但其实很简单。分三步1.快速阅读:大致明白文章主题。2.分析阅读:分析文章内容明确文章深度。3.思考阅读:对文章词句进行修改加上自己的评价。如过你能做到那你的语文能力就会突飞猛进。

我很注重书的情节,我曾今为《在梅西旁》中的罗兰感动,也曾为《狼王梦》中的母狼所震撼。有曾为《三国演义》中的豪情霸气所感染。

第3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古人云:知书而达理。书不是一部交响乐,而只是一个音符,你看到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你看到了落英缤纷,艳阳遍地。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是人生,豆蔻年华,读到的是多姿多彩;耄耋之年,读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无数本书,就有了无数种人生,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为沧海。(以书喻人生虽不新奇,但由此悠然契合了题目,不能说其行文手法不高妙)

时过境迁,如今的书似乎已经“埋没随百草”,淡出人们的视野了。没有人会继续把“读书破万卷”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这是个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世界,一本好书犹如一碗清茶,似不值得再细细品味。但一本书,就是一种人生。人们习惯了都市的喧嚣,却不得而知郊野的静谧;人们习惯了整日的奔忙,却无人向往片刻的闲适。只有偷得片刻清闲的人们,才能有心情去领略一本书的芬芳,咀嚼那一杯水中暗藏的沧海。(以书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暗合“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如此切题,实在高明)

书从来就不只是文人墨客的天地。读一本书,有人读的是文字,有人读的是情绪,有人读的是境界。无论读到什么,也算读了,就如同那囫囵吞枣,也终是吞了下去。而未曾经历的人,又如何得知那“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的灿烂,和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呢?一本书,即一种人生。杯中是水,但更是人生的沧海。(恰切地对读书人分类,以小中见大手法折射人生,颇有滴水藏海之妙)

呱呱坠地时的童话,青春正值时的小说,风华正茂时的励志故事,老当益壮时的一报半刊……谁的一生不是在书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实,愈走愈美丽?拒绝读书的人也许至今还在漂泊,还在寻找。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人总要开始长大,开始长大的人总要学会读书。读书,读的是生活,是人生的沧海。穷尽一生的时间尚且无法到达的彼岸,谁能不为之奋斗呢?所以即使科技发达到所有的书都变成电子的、网络的,读书的人依然存在,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因为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此等感悟,实乃无深切体验者所难有)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读书便是耕耘,想收获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片天空,那么读书便是翅膀,想飞越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读书便是舟楫,想到达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人生,即沧海。(在精警的博喻中深化主旨而又回应了标题,实有一箭双雕之妙)

第4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Firstly, it goes beyond doubt that reading is a very important way to gain knowledge. Reading is like travelling, the process of which enables you to experience the colorful world and enlarge your eyes scope. By reading history books, you can understand how a regime prospers or collapses, helping you draw useful lessons and develop more wisdom. By reading books of science, you can keep yourself informed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endeavors, thus appreciating how science creates wonders. In a word, reading can enrich your knowledge and get whatever information you need.

In addition, you can get mental encouragement from reading and improve yourself in all aspects. For instance, the stories of well-known people in books help turn an aimless person into an ambitious one, setting up a short or long-term goal for himself. If the daily troubles make you feel desperate, then you will be mentally stroked and encouraged by reading how famous people such as Beethoven made miracles in the face of insurmountable difficulties. Books are a great source of mental encouragement, giving you motives to move forward.

Finally, reading good book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leasures in life. It increases our joy when we are in high spirits, and lessens our sorrow when we are discouraged. Reading will always bring us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Good books also serve as gentle companions or faithful friends that will never betray us. While reading, we don’t feel lonely. Books are ready to give us whatever we need such as knowledge, friendship and encouragement.

To sum up, reading is undoubtedly beneficial to you. To open a book is like opening a door, through which you will enter a museum, where all man-made wonders and unique wisdoms are available for you to appreciate; to open a book is like opening a window, through which you can enjoy fresh air、blue sky and wonderful natural landscapes , making you feel refreshed

在这个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大多数人在炎热的追求物质财富,和金钱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的,就个人来说,是相当肤浅的。就我而言,读书比任何其他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我们在很多方面获益。俗话说,“打开一本书总是有益”生动地展示了如何有价值的阅读。

首先,它超越怀疑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来获得知识。阅读是喜欢旅行的过程,使您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扩大你的眼睛。通过阅读历史书,你可以了解一个政权繁荣或崩溃,帮助你得出有用的经验和开发更多的智慧。通过科学的读书,可以让自己了解领域的科学努力,因此升值如何科学创造奇迹。总之,阅读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和得到任何你需要的信息。

此外,你可以得到精神的鼓励阅读和提高自己在各方面。例如,著名的人的故事书帮助把一个漫无目的的人变成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自己建立一个短期或长期目标。如果日常烦恼让你感到绝望,那么你将会精神上抚摸,鼓励通过阅读名人如贝多芬如何制造奇迹的不可逾越的困难。书是一个伟大的精神鼓励,给你动机前进。

第5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有这样三句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第一句和第二句都选自我们熟悉的语文课本,一个三年级的《画杨桃》,讲的是父亲教育孩子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一个来自五年级的《落花生》,写的是许地山的父亲借花生的特点教育孩子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这些我们熟悉的课文除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之外,还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感受到家风是什么,家风是怎么传承的。简单来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和规矩。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人格形成与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画杨桃》中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让他铭记终身,一生受用。《落花生》中父亲对许地山的教育同样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所以他后来给自己起了落华生这个笔名。后来,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这样的文章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这些都告诉我们,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一个家庭的规则,它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

第三句话出自《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如何教育他的儿子的。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孔子独立于庭院之中,默默静思,其子孔鲤快步从他身边走过,孔子突然叫住孔鲤问:“学《诗》乎?”鲤回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立于庭院中,孔鲤快步走过其侧,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乎?”孔鲤对曰:“未也。”孔子教育他:“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礼”指的是《礼记》,孔子教育儿子是从读书识礼开始的。在他看来,《诗经》中的文章多半是与修身、齐家有关,《礼记》记录的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离开这些,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他的这种教育方法,即后世称谓的“诗礼传家”,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

可见,家风又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

在我的班级中,曾开展过这样一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就是班级推介“留在家长记忆中的一本书”活动。孩子采访家长,让家长的阅读经历推动孩子的阅读。因为留在家长记忆中的那本书一定是家长记忆中的经典,是对他们的人生有着影响的经典,活动的初衷是让家长用对一本书的回忆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活动中,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了“留在家长记忆中的一本书”:

学生一:爸爸最喜欢的一本书名叫《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本书写得很好,故事惊险,情节跌宕,读完这本书后,爸爸还告诉我一个道理:定论不要下得太早,要经过充分的实践后再下结论。

学生二:妈妈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妈妈说:“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让我很受感动,他这种执着的精神震撼了我。”

第6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虽然,书屋没有像图书馆那样的高大华丽,里面的书籍没有像图书馆一样汗牛充栋,但它也许有许多使我受益的书籍。这间小书屋,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每当自己无聊时,便走到书屋里,找一本闲书,在充满书香、幽静的环境里读书。里面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充电宝,能量站。

从我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让我懂得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像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分析困难,才能解决困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如果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半途而废,那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我们每天都对那些成功人士高山仰止,那又有谁知道,他们的背后付出了许多心酸的汗水和辛勤的努力。她们在遇到挫折时,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着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具有坚强不息的精神。记得荀子说过一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书,让我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要坚持不懈。

在阅读孔子的《论语》过程中,我学会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要懂得认清自己的所处的阶段,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聪明的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长处时,要积极去学习,发现缺点时,要及时去改。阅读《论语》这本书,就像一位人生导师在指引着你如何走向成功。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屋里的每一本书,都有着它独自的风格,每一个影响力的侧重点不同。书,是我的好伴侣,在我对知识的饥渴时,他总是不断的滋润着我,满足着我饥渴的心灵。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它可以扩充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境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沐浴着知识的海洋里的乳汁。

第7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每一位阅读《朗读手册》的人,都会被书中这句话吸引。晚上8点,这个属于家庭的时刻,在台灯下,坐着读书的妈妈和倾听的孩子,这是多么温暖又幸福的场景,而这也是《朗读手册》大力提倡的:大声为孩子读书吧,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曾经是一个为两个孩子大声朗读的爸爸,后来成为一名专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面向父母、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倍受赞誉。

这本《朗读手册》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在美国畅销百万册。此书并不是指导朗读技巧的书,而是一本提醒父母和老师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使孩子爱上阅读、迈上阅读之旅的书。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等,它帮助无数父母、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的人。

最初的阅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当书越读越多,知识的积累让阅读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想象一下,你把孩子抱在怀里给他读故事,孩子津津有味有听着,你也许没意识到,你已经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

朗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书中用了大量的事例和数据事实,说明了阅读对孩子的好处:

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从未间断。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

罗伯特・艾伦6岁成了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给他读书听。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珍妮弗患有唐氏综合症,发育迟缓。父母每天坚持给孩子朗读,有时因特殊原因需外出,也会把阅读内容提前录好,让家人放给孩子听。现在孩子已经上一年级,并且是班上阅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她的阅读测验总是满分,而且懂的词语相当多。下课时,经常可以在学校的阅读教室看到她的身影;在家里,她也喜欢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看书。

看,给孩子朗读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朗读手册》告诉我们,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就越容易,效果就越好。但同时,它也告诉每位父母:任何时间开始朗读都不晚。卡森是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她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孩子小时候没有读书给孩子听,孩子长大成为了电视迷后,她限制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要求孩子每周去学校图书馆借两本书回家读,并要向她汇报书的内容。两兄弟不喜欢这样的决定,又不敢违抗,只好每周开始借书,并且给妈妈讲书。一段时间之后,儿子班尼的阅读课成绩进步了许多,而因为其他课程的理解程度也都和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科成绩也在不断进步。高中毕业后,他进入耶鲁大学读书,后来成为约翰・霍布金斯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是全美最年轻的主治医生。他的哥哥也成为了工程师。

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对婴幼儿,对监管的特殊少年,对特殊家庭的孩子,朗读,都起到了让人惊叹的作用。

除了这些案例外,作者还详尽地回答了各种有关朗读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的书才是好的朗读教材?孩子为什么总喜欢翻来覆去听一本书?如何把孩子从电视前夺回来……

书以简洁的语言告诉父母朗读的要领和禁忌。比如:

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你的孩子朗读;

为了鼓励参与,在时机适当时,请孩子帮忙翻页;

在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和图画作者――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

朗读时,经常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朗读要有始有终。一旦开始读一本书,你就有责任把它读完――除非发现它是一本坏书;

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一本书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

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造成负面效果;

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选书时,考虑一下孩子的智能、社会背景与情感状况。永远别读超过孩子情感理解程度的书;

不要被奖项所愚弄。一本书得了奖并不能保证它是一本适合朗读的书。一般来说,奖是颁给写作品质的,不是颁给朗读品质的;

不要误以为朗读时间越长越好。每天专注而热情地朗读10分钟,在孩子脑海中留下印象,超过孩子独自看电视两个小时;

第8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激情导人。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然后提问同学们,由这首朝代歌,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又想到了哪些历史故事?教师再小结:是啊,我们祖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仁人志士,又发生了多少荡气州肠的故事!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根据祖围的历史写了一本书,他就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了解这本书。(板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学期,孩子们学到了中同历史朝代歌,对中历史上朝代的前后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每个朝代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设计此环节,旨在唤醒孩子们对中历史的一记忆,初步激发孩子们对《林汉达中闰历史故事集》的兴趣。)

2.达标

(1)指导读《序》。读一本作品,千万别忘记读《序》,它能告诉我们关于一小书的许多东两。清你翻至第一页,认真读一读《序》,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如果是自己的书,你可以在上面圈圈画画,做做批注。(生读《序》)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作者照片)学生交流后教师再总结出示作者简介: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儿童读物作家。出生在贫苦家庭,靠半工半读念完了大学,后又去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当了教授。抗战时期,林先生的生活非常清苦,他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汉字改革,一边编写历史故事,著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本书是一部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两大特点,语言上富有口语化,内容上真实性。(板书:口语化、真实性)

(2)欣赏目录。目录部分一共有7页,快速浏览一下,说说你的发现。每个故事的题目都是四字词语,大部分是成语,看上去很舒服,有一种整齐的美。因此这本书又多了一个特色。(出示课件: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划分为五个时间段(板书),每个时间段中间用一幅图隔开。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小结:方便我们查找需要的故事,也方便我们分朝代记忆。)(设计意图:一般孩子看书,总是忽略了《序》和《目录》这两部分,直接进入书的正文部分。其实,阅读这两部分能让我们了解到整本书的许多信息,如作者的情况、该书的创作背景等。设计此环节就是告诉孩子们一种读书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它的《序》和《目录》,掌握与该书有关的一些信息,这对尽快进入本整书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是大有好处的。)

(3)欣赏正文部分。(正文部分请同桌一起翻阅讨论)插图—又一大特点:(板书)图文并茂。具体分析:①再看看这些插图还有不同呢!彩色的:重大历史事件;黑白的:故事中的精彩场面。哇,林老先生可真是同学们的知音呐,就怕我们看书累,还匠心独运地安排了那么多丰富有趣的插图,这样的书谁不爱看呢?②还有两幅地图:P153春秋地图、P335战国地图。③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时代的作者要安排这两幅地图吗?(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情况比较复杂,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并列着多个诸侯小国。这些小国各自为王,又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不断挑起与邻国的战争,因此局势不断发生变化。对照这两幅地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了解当时的情形。孩子们看,林老先生是多么细心,为我们想得可真周到!)关注括号:看看括号里都是什么内容?(生字有注音;难理解的有注解,这样读起来就更方便了。)

(4)欣赏故事《卧薪尝胆》。书中有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故事《卧薪尝胆》(出示课件)①先讲讲你熟悉的故事。②读书中描述的这个故事。(P147--P152)。③比较,与你之前熟悉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读后有什么新的收获?(更真实、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大故事中还有许多小故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设计此环节,主要是希望通过孩子们在自主的合作阅读基础上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本书的编排特点。与以前学过的故事作比较。则更能让孩子们了解这本书语言与内容上的可读性,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5)熟读《编后记》。《编后记》往往是对一本书的内容或写作过程的补充说明,阅读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本书。请把书打开到P801页,仔细阅读《编后记》,看看你能不能有新的发现。(重点:“很可惜‘一个朝一本’的夙愿没有实现。”)师:多遗憾呀!如果林老先生还在,也许我们还可以看到宋朝故事、清朝故事、明朝故事原来这本书可以说是林老先生生命之绝唱(板书)呀,这更显得这本书弥足珍贵。同学们,此时,我们捧着的岂止是林老先生编的一本书,它是林老先生一颗炽热的心!(没计意图:此环节是刈‘孩子们测读这本书的情感的进一步激发)

3.补标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本书吗?想如何读这本书?怎样才能读好这本书?(达标②)(按顺序;按兴趣;定计划)师:但老师建议这本书要按顺序看,因为《编后记》上有这么一段衍:(出示)“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既然是历史故事,耶就有一个时代先后的问题,按顺序看,就能在大脑中尽量形成对整个历史的完整连续性。看书时还得讲究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可精读,也可做一些摘记,或写写读后感,这样,你的收益会更大。(设计意图:孩子们看书往往会凭自己的『剜读兴趣,并不会考虑适合阅读方式。此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明白,读不同的书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4.总结

第9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范文

要问在书店看书有哪些礼仪,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响亮地回答“知道”:不喧闹,不随便跑动,不吃东西,爱护书籍,将看过的图书归位……实际情形如何呢?

场景一

时间:周末

地点:书店的少儿图书角

人物:两位年轻妈妈和她们的孩子

两位妈妈席地而坐,面前坐着两个5~6岁的孩子,一男一女。他们正在看书,还一起大声朗读,书中的内容太有趣了,逗得孩子们嘻嘻哈哈笑成一团。接着,两个孩子围着书柜跑动追逐,把书店变成了“小跑马场”,妈妈们充耳不闻。

礼仪纠错1:书店是公共场所,嬉笑、喧哗、打闹会影响到其他顾客。

规范1:在书店看书时,不能喧哗、追逐,要保持安静。孩子不能自控,家长须及时提醒。

男孩找到一本《我喜欢游泳》,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他往地上一趴,书被自然地摊在地上。男孩实在太活泼,像小蛇游泳一样扭来扭去,可怜的书被当成抹布,在地上擦来擦去。

礼仪纠错2:书店里的书怎么能污损呢!家里的书也不可以呀!

规范2:爸爸妈妈须告诉孩子,要爱护每一本图书。

这本书看完了,孩子激动地举着书喊叫着,到处寻找其他同系列的书。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非但没有制止,还很欣慰的样子。

礼仪纠错3:手上拿着一本书,还要拿其他的书来看,不嫌太多吗?

规范3:一本书看完后,应放回原处,再找其他喜欢的书来看。孩子忘记了,家长可不能忘。

突然,妈妈大声说:“儿子,这儿还有一些饼干,你要吃吗?”男孩没有回答,她连续问了好几遍。听着她那旁若无人的语气,旁边的阿姨皱起了眉头:好像不能在书店里吃东西吧! 洁白的书页上留下油乎乎的小手印,太不雅观了。

礼仪纠错4:妈妈在书店里主动提出给孩子吃东西,太不应该。

规范4: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在书店里吃东西,喝饮料。

该回家了,妈妈们捧着大堆书站起身来,走到书柜前,看了看左右,嘴里嘟囔着:“不知从哪里拿的”,顺手把书堆在书柜上,带着孩子扬长而去。

礼仪纠错5:随手将书放在书柜上,而不是放回远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规范5:从哪里取的书要记得放回原处。

场景二

相同的地点,时间延后

人物:年轻爸妈和他们的女儿

两位妈妈带着孩子们离开后,书店里又来了一个小姑娘,齐耳短发,3岁多,她和爸爸妈妈绕着书柜走了一圈,挑了一本书,妈妈抱着小女孩坐到椅子上,开始轻声讲故事了。

礼仪圈点1:轻声阅读,不影响他人看书。

很快,故事讲完了。这时,爸爸找到了一本好看的书,女孩要去拿,妈妈说:“宝宝先把这本书放回去!”爸爸明白了妈妈的用意,也劝说女儿这么做。小女孩听话地照办了。妈妈抱起女儿,亲了一下她的小脸。

礼仪圈点2:每次挑一本书看,养成好习惯。

新故事讲完了,妈妈站起身,说:“宝宝,该回家了!”然后就走了,爸爸也跟着走了,没有说过一句催促的话。小女孩意犹未尽,自顾自沿书柜浏览图书,回头一看,爸妈已经走远,赶紧转身追去。

礼仪圈点3:爸爸妈妈以身作则,而且配合得相当默契,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