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城镇范文

特色城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城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城镇

第1篇:特色城镇范文

关键词: 城镇建设途径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个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蒋官屯概况

蒋官屯街道位于聊城市东郊,是聊城的卫星城,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驻地距济聊馆高速公路开发区出入口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办事处现辖4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万,规划面积42.23平方公里。办事处现有各类工商业户200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作为江北最大的机械加工基地之一,蒋官屯办事处已集纺织机械、机械加工、汽车销售、钢管加工、物流、化工于一体,并且有全国最大的钢管集散地-----大东钢管市场。

二、总体分析和定位研究

蒋官屯镇经济发展较好,钢管产业已成规模,集中布置在开发区工业园内,整体发展势头良好。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中部,整个镇区用地布局有待系统和优化,城市建设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蒋官屯小城镇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和产业的优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镇的快速发展:

(1)整合核心区空间格局、缝合城镇空间界面

整合核心区空间结构,形成脉络清晰的枝状结构,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同时,打造核心区重要节点空间,突出城镇中心和文体中心区的空间形象。

(2)倡导城镇功能多元化、复合化、均衡化

坚持以水活城、依水造景、聚合产业、丰富内涵,启动四新河区段的综合开发,打造生态养生片区和沿河休闲产业带。沿四新河左右两岸,创造丰富的景观界面,带动集休闲娱乐、景观地产、文化观光、湿地保护于一体的城市生态走廊。

(3)传承历史特征,塑造地域文化特色

结合聊城市文化资源特质,塑造特有的小城镇风貌。聊城历史悠久,是齐鲁文化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与文化特色。充分挖掘这些元素,使本土地域文化要素在城市风貌、建筑风格与景观小品上得到展现。

(4)打造小城镇核心和标志性建筑群

小镇中心、行政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区、酒店养生区等在城镇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将从标志性建筑群和地域特色城市环境塑造两方面,将其打造成为城镇亮点和核心。四新河在镇区蜿蜒穿过,两岸植被良好,具有丰富文化和环境资源,以聊城城区为依托,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的好去处。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

综合分析小城镇的总体定位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重要的生活区及公共配套服务基地,具有齐鲁文化风情、独具水城特色的旅游集聚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原则的样板活力城镇。

三、塑造城镇特色风貌的主要途径

(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确定城镇特色的主调

蒋官屯拥有四新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绿化植被,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养老养生的绝佳之地。还有这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处东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之地,交通极其发达,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可主打“养老古镇”、“温泉养生古镇”等品牌,作为发展的主要特色基调。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协调开发

第一,文化铸就灵魂。只有坚持把文化作为支撑,才能赋予旅游业长盛不衰的持久生命力。特别是对于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蒋官屯镇来讲,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努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互补和互促。

第二,环境提升形象。和谐良好的旅游环境起码应该包括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服务环境和交通状况这样几个方面。蒋官屯对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不足的现状情况下,生态环境上进行植树绿化,建设小型绿化广场;服务环境上,进行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性化的游览标识与文化设施,切实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尤其是要改善步行交通环境。

第三,品牌就是卖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靠品牌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扩大辐射力。推动文化旅游互动发展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整合本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彰显地方特色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 充分引入城市设计,经营城市科学发展。

第一、善于利用地标建筑、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展示城市形象,利用地标建筑的空间体量效果,视觉震撼力强,而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视觉的聚焦点,它们都能较有效地展现城市形象,要重视和搞好地标性建筑、广场及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城市化计,提高城市形象的视觉感染力,并以此提升城市的品位。

第二、处理好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社区功能与城市经营之间的关系

第2篇:特色城镇范文

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

对于城镇体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包括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内的地理学家、经济学家重点对欧洲城市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城镇体系首次作为独立概念,用于描述美国的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国内对于城镇体系的研究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与在西方国家主要被用于研究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而少有用于规划和实践所不同,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条例》颁布以来,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规划建设部门负责编制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使得人们对城镇体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

城镇体系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系统性,具有全局性、指导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性质。“全局性”是指城镇体系并不仅仅关系到一个或几个城镇,而是对于区域内所有城镇以及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经济分布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关系到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城镇的发展方向、人口的规模变化,最终将对区域发展的全局起到重要作用。“指导性”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应具备前瞻性和实际指导意义,在规划体系确定布局后,区域内各种要素将围绕这个体系进行配置和互动,因此城镇体系将极大影响到最终城镇的形态和区域的发展面貌。“整体性”是指城镇体系是由各种规模的城镇、交通连廊和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等各种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整个城镇体系。“层次性”是指城镇体系的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层级,如省区中心城市,到次级中心城市,再到市州中心城市。动态性是指城镇体系不仅作为一定时间内稳定的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系统性的变动。因此,城镇体系规划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正和补充,如由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交通干线布局带来的城镇体系变化。

城镇体系的这几个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及实践对于当前我们加快推进贵州省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从贵州山地实际出发,把握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互补的山地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城镇化道路。

二、贵州目前城镇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38.2%,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比2010年时的33.8%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贵州城镇化仍处在落后位置,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3.7%,贵州仍落后近15个百分点。特别是贵州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成为制约贵州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突出因素。

第一,中心城市大而不强。从城镇体系的层次性来说,中心城市是位于体系当中的最高层次,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在本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城镇体系内应发挥核心作用,把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吸引各种经济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又对周边城镇和地区产生辐射影响。贵州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省会贵阳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心城市,各种资源集中于贵阳,造成贵阳大城市病突出,一环、二环开始向外“摊大饼”,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堵、人居环境难以改善。但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由于贵阳经济实力仍然较弱,2014年贵阳市人均GDP仅为55226元,位居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倒数第五位。城市产业缺乏竞争力,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周边城镇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第二,次级中心城市实力弱。位于第二级的次级中心城市在经济格局或行政序列中,都是处于中间环节的重要枢纽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目前贵州的城镇体系当中,各市州所在城区构成了次级中心城市这一层次,承担了带动本市州城镇加快发展的职能。但目前这一级的城市普遍规模还太小,仅遵义市主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他城市都未超过50万,部分城市不到30万;同时,功能单一,产业不发达,提供就业岗位十分有限,难以吸引入气,有的单纯靠房地产拉动,城市发展缺乏后劲,难以发挥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第三,县级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缓慢。在贵州城镇体系当中,位于第三级的县城和小城镇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充当着最基础的作用。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是城乡间联系的纽带。县域的城镇化是县域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资源不断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整合的过程,也是最初级的城镇化。但由于贵州的县级市和县城普遍产业发展不足,基础支撑力度不够,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民进城动力不足,人口转移和非农化缓慢,进来的农民留不住,留下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不多,导致农民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城镇化在低水平徘徊。而小城镇虽然在黔中大地上星罗棋布、璀璨多姿,但普遍仅仅作为乡镇、集市的集中地,本身产业太弱.吸引人口和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的能力更弱。少数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城镇又受行政层级的影响,缺乏调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受到制约。

三、对构建贵州特色山地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们应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重点,实现黔中城市群率先突破,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贵州特色山地城镇体系,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坚持走大中城市带动道路。九山一水一分田,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是贵州最基本的省情,也是我们构建山地城镇体系路径选择最重要的基本点。贵州破碎的地块、脆弱的生态决定了不能走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道路,而只能选择现有的城市以及地势相对平缓、交通便捷、自然资源承载力较强的区域作为城镇化的主战场,通过大中城市的建设发展,聚集全省多数人口,形成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良性循环,同时减轻其他地区的生态和发展压力,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突出抓好黔中城市群。城市群能够有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容量的扩大,使区域内企业的生产服务、商品流通的边际成本降低,要素流动和信息共享的效率提高。同时,城市群内部之间通过相互竞合、协调,各个城市能够避免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各个城市在产业布局上更加趋于合理,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整体效益最优,从而促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成渝、长江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已经给予了充分证明。黔中城市群是近几年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黔中经济区而提出的新概念,其外延大致包括贵阳――贵安新区――遵义――安顺――都匀等黔中经济区内城市所构成的区域。我们要结合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加快构建黔中城市群,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人才、科技等资源集中的优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各项功能服务,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其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能力,使其成为带动全省城镇化进程的龙头和引擎。

第3篇:特色城镇范文

秦本明家的小楼极具土家族特色,古色古香的窗边、窗花,尤其是坡屋顶,蕴含着土家族建筑的传统韵味。秦家隔壁,已建好的一排排青砖灰瓦的特色民居整齐排列,不远处的工地上机器轰鸣,同样风格的民居正拔地而起。

2009年8月26日,市委书记在石柱调研时说,黄水镇的规划和设计很成功,可以向全市农村推广。一时间,黄水成为全市小城镇规划和建设者们的关注焦点。

黄水的特色城镇化之路

土家族风格和川东民居风格的建筑,使黄水镇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了黄水镇旅游产业的发展。“类似秦本明家的家庭宾馆正在陆续建成或开张,2009年全镇家庭宾馆将达3000个床位。”黄水镇镇长向宴说,大批农民将脱离农业生产,转而进入第三产业,全镇城镇化水平、人均收入以及GDP都因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而提升。

黄水的城镇化之路,是一条以特色民居建设为主要手段,通过塑造集镇整体面貌,从而带动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特色化之路。

黄水镇地处重庆与湖北利川的交界处,平均海拔1500多米,高山原始森林和原始湖泊保护完好,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但是,与西部众多拥有旅游资源的地方一样,过去的黄水特色并不明显,旅游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缓慢。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黄水在石柱有‘三最’:海拔最高,条件最恶劣,经济最落后。”石柱县委常委谭新生说,那时,如果有干部调到黄水工作,会被认为是“被发配”。

上世纪80年代,黄水的黄连和莼菜两大经济作物开始发展成优势产业,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上世纪90年代,富裕起来的黄水人开始在集镇建房居住,人口逐渐向集镇集中。此时,旅游产业的概念刚刚在重庆萌芽。到2001年,黄水镇城镇人口达到3000人左右,以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带动的旅游产业开始起步。

“当时,以土家族人口为主的黄水镇没有多少土家族特色建筑,惹得游客们议论纷纷。”谭新生回忆,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前来度假的游客,都提出黄水“没有让人留下特别印象的东西”,尤其是建筑风貌还是“一条街、两排房”,而且房子都是贴着白瓷砖的“火柴盒”,毫无特色。

石柱是土家族自治县,全县土家族人口比例超过70%,黄水镇土家族人口更占到总人口的80%,而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有着吊脚楼、雕花门窗、青砖灰瓦等鲜明特色。如果能让黄水的每一栋建筑都包含这些特色元素,黄水的整体面貌将发生质的改变,形成鲜明特色。

2003年4月,时任黄水镇党委书记的谭新生带着镇国土、建设等部门人员和几位包工头组成的队伍,行程近三万公里,考察利川、恩施、长阳、凤凰等土家族聚住区,带回5000多张土家特色建筑图片。他们在几尺高的图片中寻找各种特色元素和结构进行“拼接”,第一张黄水特色民居的“设计图”出炉了。

三个月后,由镇政府补贴1700元涂料钱的黄水第一栋特色民居建成;2004年初,第一个风貌统一的民族小区初步建成;2004年7月,全市小城镇建设风貌研讨会在黄水举办,黄水镇获评全市小城镇风貌设计奖。

2009年,黄水镇近1.3万常住人口中,约有8000人在集镇上居住,全镇城镇化率超过60%。一个靠自己摸索上路的土家族特色小城镇,在渝鄂交界的大娄山脉上逐渐形成。

“全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8年达到12657元,比2005年增长46%,其中主要是第三产业的贡献。”从洗新乡乡长转任黄水镇镇长的向宴,对黄水的第三产业发展非常满意:2009年7月,一个只有100多床位的宾馆,一个月就收入107万元。

事实上,不只是黄水,重庆众多小城镇都在努力找寻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小城镇面临大机遇

重庆市城乡建委的数据显示,仅全市重点发展的105个中心镇,五年来吸纳的农村人口转移安居人数,就有近60万人,占全市吸纳常住人口数量的近1/5。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下,小城镇的作用更加突出,重庆将重点推动中心镇建设,以此带动一般城镇和村庄发展。”市城乡建委小城镇处副处长赵辉介绍,重庆自2003年开始启动105个市级中心镇的建设,黄水镇正是其中之一。

“这些中心镇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性,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和就近转移劳动力的基础平台。”赵辉说,到2020年,重庆将有6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其中1/3将由这105个中心镇吸纳。

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专家唐路元教授分析,一度被大城市迅猛扩张浪潮所淹没的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重心重回农村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在大城市继续完善功能的同时,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但是,承担重要使命的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2009年4月28日,副市长凌月明在2009年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市城镇化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城镇化经济的“火车头”带动力还不强;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存在虚高现象;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配套功能不完善,承载力不强,特色不鲜明,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四是就业压力大,城乡收入、福利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特色立镇:重庆小城镇发展方向

一边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一边是发展面临的窘境,小城镇如何在城市化浪潮中获得长足发展,成为考验各级决策者的难题。

重庆,正在寻找难题的破解之策。

2009年8月26日,市委书记充分肯定了黄水镇的规划和设计,认为“可以向全市农村推广”。9月上旬,市城乡建委组织川东民居方面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专家,赶赴黄水镇考察、调研。专家们肯定了黄水镇传统民居建设的成绩,认为应该在全市推广黄水风貌改造和建设经验。

事实上,特色立镇正是重庆力推的小城镇发展方向。

“现在,中心镇建设就应坚持走‘一镇一特色’的发展之路。”赵辉说,除黄水外,重庆特色小城镇还包括歌乐山镇、东泉镇、青杠镇、古楼镇等,他们将按照历史文化名镇、环境优美乡镇、特色风貌城镇和生态旅游村镇等类别,分别予以重点打造。其中,重庆现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已达13个,占全国总数的10%。

第4篇:特色城镇范文

【关键词】 :小城镇 ; 需求;山地建筑 ; 地域性语言;生态低碳

[ Abstract ]: This project is to" create a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own, and can becom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Shanxi characteristic demonstration" as the main goal, made four major studi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local architectural style research, Chinese and imperial village Metro town construction situation, base land present, past present future local living needs, thus excavates the project location.

[ Key words ]: small town; demand; mountain building; regional language; ecological low carbon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为全国各个区域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化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式下,煤炭促旅游,旅游经济拉动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之一。

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的一种全新模式的探索。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的樊溪组团史山村附近,是经过晋阳高速公路,进出中国五A景区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的门户。距皇城村约2公里,距阳城县城约13公里,距晋城市区约25公里。

本次设计的区域为樊溪组团地块,规划范围东起史山村委会,西至樊溪河,南靠史山河南侧的丘陵坡地,北邻东裕山丘,东区规划用地东西长约1400多米,南北宽大概控制在150——400米之间,规划用地面积约34.4公顷(515.5亩)。

3、规划三大特点

本项目以“营建一个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小镇,并能成为山西小镇建设的特色示范”为主要规划目标,“以自然、朴素、节约资源”为原则,作了四大研究: 皇城传统文化特色及本土建筑风貌研究、中国及皇城村新城镇建设近况、 基地用地现状、过去将来的当地居住生活需求等。从而发掘出本项目的项目定位,明确了本项目的三大地域特色:

特点1、晋东南具有山水风情的现代居住小镇

1、山体北侧开发、南侧保护。

2、中心挖湖蓄水、临水而居。

特点2、传承皇城传统建筑特色的新现代建筑群

1、注重对皇城相府建筑的详细研究,探寻皇城现代建筑造型的正确方向,形成皇城新建筑的地域性语言。

2、布局采用围合式的院落空间布局,强调与山地地形的融合和协调;建筑色彩采用皇城相府建筑主体土黄色彩为主色调,配合周边地形的土红、灰白色彩为辅色调;在建筑细节上更是挖掘了皇城相府特有的建筑特色符号,如门窗、瓦檐、砖墙等。

特点3、满足当地居住者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功能需求

1、重视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如布置了体育健身设施,便利的生活服务系统,完善的邻里空间等。

2、调研了解传统生活方式,延续传统。本项目调研了解当地居民乐于保留的一些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需求,并表现在规划功能的设置中。

4、特点1——晋东南具有山水风情的现代居住小镇

4.1、史山河岸线做法

不改变原有驳岸,仅在原有河道两侧覆土植草,形成弯曲自然的缓坡草坪驳岸,沿水放置自然岩石或鹅卵石,水边种植水生植物,从而改变原来枯水期河床,无景可看的问题;

4.2、 史山河两侧自然朴素的延伸带

史山河南侧:健身休闲主题公园

在小镇广场对面拓宽河面形成较开阔的湖面,使该区域背山面水,创造优美的景观;沿湖边建大片平整草坪供小镇居民健身休闲。草坪上设置有散步道,并可以在这里骑车游览。

史山河北侧:主要道路景观带

道路两侧以缓坡草坪结合自然排列的行道树绿化为主,行道树或疏或密,使两侧的水景、山景时隐时现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4.3、小镇广场,居民与游客互动

由四部分组成,为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健身场地的同时也成为游客和居民互动的场所。

草坪内广场:由活动草坪及儿童溜冰场地组成,为儿童提供的活动场地;

树阵活动广场:是形象入口区,人们可从退台式树阵广场进入市民活动广场,舞蹈健身聚会场地;

林荫休憩区:缓坡草坪上挺立着高大的乔木,人们可围坐在林荫下的圆坐凳休息;

滨水区:由滨水木栈道,亲水茶座,欣赏水景的最佳场所。

4.4、北侧梯田状的山,太行山脉看风景

北侧山体的梯田,可种植桃、梨、苹果等果树,即可增加该处山体的绿量,使其成为小镇的北侧绿色背景。开辟游客游步道,通向山顶,吸引游客登山看景。

5、特点2——传承皇城传统建筑特色的新现代建筑群

地块内部可利用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为皇城相府古堡建筑,研究它们的特色,可以为本项目建设发现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手段,经初步分析,比较有操作性的切入点按重要性,依次为“色彩”、“布局”、“典型设计符号”这三个方面。

5.1色彩

皇城相府古堡建筑主色调为土黄色。辅助色是土红色和青灰色。土红色是土黄色在长期风雨侵蚀的演变色,青灰色是土黄色城墙颜色脱落后砖墙的原色及柱础、外墙底部的石材色。

在皇城村今后建设的现代建筑色彩中应使用这些主色调、辅助色。

主色调 土黄色系:SM1:0451—0453,0461—0463,

SM2:0454—0455,0464—0466,

SM3:0456 —0457,0467,0476—0477

辅色调 土红色系:SM1:0541—0542SM2:0543 —0545 SM3:0546

青灰色系:SM1:1491—1494SM2:1495—1496 SM3:1497

——色彩体系详见《建筑通用色卡》

5.2、布局

四合院格局承载着北方传统邻里文化的院落空间,是人们日常交流、活动的必要场所。

5.3、典型设计符号

1)墙面:涂料、石材。

2)屋面:深灰仰伏板瓦。

3)屋顶形式

双坡屋顶:1-2F传统民居采用双坡屋顶,有挑檐。

平屋顶:山地民居多采用平屋顶,与自然山体融合较好。

4)门窗

门窗洞口细节:木材与石材组合压边

门窗颜色:红色、黑色

栏杆颜色:红色

5)门斗

样式:作为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层次丰富,雕刻装饰精巧。

材料:主料木材,辅以石料柱础。

以上传统设计符号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又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以采用。此外还有“窑

洞”它是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穴居式”范例。外观朴素,冬暖夏凉,舒适节能。

6、特点3——满足当地居住者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功能需求

6.1、城镇化建设现代生活功能需求研究

本项目规划设置一系列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设施,提升安置居民的生活品质,营造现代化生活享受的小城镇氛围。经深入研究,本项目城镇化建设现代生活功能需求如下:

6.2、城镇化建设可能需要延续和更新的传统生活习惯功能需求研究规划在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延续部分优良的传统,满足当地居民传统生活习惯的要求。经研究,本项目可延续或更新传统生活习惯的功能需求如下:

7、结语

现代化的小城镇建设,不在基于满足简单的住房要求,而是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生活的舒适度、自然景观的完善上。

规划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从皇城传统文化特色及本土建筑风貌研究、中国及皇城村新城镇建设近况、 基地用地现状、过去现在将来的当地居住生活需求四个方面深度挖掘而总结规划的三大特点,并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上,使得本项目区别于其他一般小城镇建设,表现的更加有深度,也更加专业。

参考文献:

[1]《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特色城镇化规划》,2010

[2] [美]兰德尔.阿伦特《国外乡村设计》,2010

[3]《新农村建设 规划设计与管理》 ,2008

第5篇:特色城镇范文

关键词:湘西;商业街区;城市形态学;意象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78-04

1 前言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湘西南边陲,沅水支流巫水上游,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家园,经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城镇建筑文化和浓郁民族风情。为湘西现代城镇、村寨建设和建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与创作来源,然而随着近年来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加快和规模的增大,当地的历史文脉保护受到市场经济的;中击,特别是在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模式化开发掣肘了地域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如何在商业街区规划设计中摆脱固有形式,体现民族特色是湘西苗疆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在国外城市风貌区的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城市形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这种通过对城市的物质肌理形式以及塑造其建筑类型的各种的社会经济起源和自然过程研究,寻找城市设计原则从而指导规划设计的实践操作的规划思路值得借鉴,具体来说,在湘西苗疆小城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中,应从湘西苗疆地区的文化背景着手,深入挖掘与商业街区建设与之相关文化的内涵,并对其建筑形式追根溯源,从而得到指导实践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湘西苗疆地区小城镇文化背景概况

商业街区的特色营造离不开其文化内核,湘西苗疆地区的苗族文化、土家族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侗族文化、瑶族文化等多文化融合是构成商业街区的独特风貌的关键。

2.1自然地理特色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地貌形态以山体丘陵为主,其群山起伏间溪河纵横、溶洞相连,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城镇多依山就势,临水而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充沛雨量,四季分明,为各种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苗疆各村前寨后,也喜植枫、椿、樟、梧树以及棕榈修竹,形成了城镇丰富的绿化景观,而商业街区特色的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这些自然地理特征的合理利用与改造。

2.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在小城镇的商业街区规划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要考虑城市商业的服务共性外,还要特别研究该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关系到商业街区在操作层面上经营定位最关键的部分――业态的合理规划,业态配置比例上的不同直接导致街区功能定位的差异,从而影响商业街区规划设计方法。

湘西苗疆地区由于由于受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偏远及交通不便的双重因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随着全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湘西地区迎未来了极大的历史机遇。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得以开展各项建设,特别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比较有限,商业消费的主体大部分来自于外地游客,这决定了湘西苗疆的特色商业街区规划需立足于商旅互动的背景,在尊重本地文化传统的同时,根据游客消费群体的文化需要以及接受模式做适当的改良。

2.3民俗习惯

民俗习惯是区域内地域文化最为集中和最具特点的体现。历史上湘西地区战乱频繁,造就了苗族人重内在、重实际、重群体的特点,其民俗虽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受中原正统文化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主要是苗族文化、湖湘文化、多神教文化和梅山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信仰较为复杂,信鬼成俗、多神信仰。俗称“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有椎牛、椎猪等隆重祭祀活动,苗族崇龙,有接龙活动,规模仅次椎牛、椎猪。苗族的图腾崇拜有龙神、枫木、鸟、盘抓等。

2.4规划指导思想

通过上述对湘西苗疆地区文化背景的研究,在其特色商业街区规划中,首先确定要在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地区特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价值和空间环境特征,强调“城景”相融的原则。即结合当地的现状条件和地方文化特征,引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城市形象塑造为出发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在规划方法上综合考虑道路及道路两厢区域的功能和景观要求,对用地布局、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进行综合研究。

3 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要素分析与规划实践

3.1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的选取

本次规划研究实例选取的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规划,项目基地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儒林镇的北部,所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历史悠久,近年来交通日臻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投资环境十分优良,发展前景尤为看好。民族大道作为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形象大道,也是承接南北新老两个城区的标志性大道,其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条以商贸旅游为主,同时集体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商业、金融、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街道,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休闲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33700m2,临街长度约900m,临民族大道两侧各24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街区,符合规划研究对象要求。

3.2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要素分析

城步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在实质上来说即是对其意象营造,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意象的构成元素分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标志物五大元素,从而在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中,可从这五类元素分别对应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街道界面、节点空间以及标志性装饰小品五方面对商业街区意象营造进行分析。

3.2.1总体布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为东西走向,西端道路北向用地落差较大,其余地段较平坦,由西到东分别有南山大道、古田路、儒林大道、连峰路、人和路、白云大道与之相交。根据这一自然地形特征,用地以规划道路为轴线,安排商业、金融、居住、公园等地块。以方便人们生活、营造美好环境、促进商旅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建筑形象、空间联系、景观塑造等内容,着眼于文化内涵、空间结构和整体形态轮廓,结合等高线走向展开空间布局(图1)。

用地内的建筑布置主要采用行列式,部分采用自由式、院落组团式等形式,并结合地形

进行竖向设计,构成山水相映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民族公园和民族大道发展两种功能,充分利用基地和周围环境条件,从域步历史及现有特色文化提取苗族文化的精华,按照苗族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发生,以抽象的时空理念概述域步及苗族的发展过程。主线:锣鼓广场(聚众驱兽)――山顶图腾(原始信仰)――山水对歌(苗族生活)――表演广场(文化交流)――运动坪地(现代精神)以苗族民众的生活从古老走向现代为概念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主线,局部辅以趣味节点,让苗族传统文化融于绿色惬意休闲场所中,赋予了景观的多样化和深远意境(图2)。

3.2.2交通组织

规划因循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骨架,组织规划区内完善的车行、人行道路系统。以城市主干道为主要联系轴,城市支路为媒介连接各用地,将各功能区串连,加强它们之间的交通联系,并在主要公园绿地、景观节点、商业中心等考虑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充分满足旅客和居民停车的需求(图3)。

规划的交通体系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外部交通是景观联系城市的纽带,内部交通则主要起到沟通各建筑之间的作用。区域内重视公交系统的形成,共同形成安全,舒适的景观交通体系。公园片区中,弧形道路的连续相接构成内部交通骨架,强调了水线的自然伸张,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水面景观。紧密连接沿湖亲水步道和栈木道,形成良好的步行游览空间在步行系统上采用当地民居中的表演场地的鹅卵石铺法,图案划分着重于线与韵律的关系,便于与城市公共设施融为一体,并形成特殊的景观,具有强烈的识别性。铺地材料在整体图案的控制下,采用多样材料如石材(花岗石、板岩等)、广场砖、彩色水泥等,在节点处可以用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加以点缀,使石头铺就的美丽而又各不相同的图案极具民族特色。而停车场采用规则式铺装方式,运用植草砖,种植本地树种,在满足停车需要前提下实现最高的绿化率。

3.2.3街道界面

街道交通组织贯穿了景点,对人群具有导向性,但是单调的街道流通性空间缺乏美感,使人感觉索然无味,难以驻留,而街道界面的丰富与创造则会使街道空间成为城镇的室外客厅和景观走廊,使人流连忘返。

规划中街道界面的设计主导思想是充分体现乡土建筑的原生态性和表现力,沿街建筑采用有进有退、封闭与开敞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街道活力,丰富街道空间层次与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从当地民间建筑演绎而来,通过调研了当地丰富的民间建筑,提炼出其中的典型建筑元素,如屋顶形式、垂脊脊饰、卷草纹、封火墙等。对其类型化并进行有机创新,建筑造型体现绚丽多姿苗族文化绵长的“气韵”。借鉴传统的“风火山墙”的屋面为母体,采用重构手法,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充分调动“山墙”的神韵。建筑色彩以素雅的材料本色为基本特征,如青灰色的瓦,灰白色的青石,白色的涂料粉墙等,只是木门窗漆成黄色,整个建筑色彩淡雅、朴实、清幽。在屋脊上进行彩色描绘或塑造,形成一种朴实的浮雕装饰效果的民间工艺。封火墙墀头多以白色灰塑装饰,但都较为粗糙,其灰塑技艺粗犷、简练,题材多为花鸟和山水画,具体均模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图4)。

建筑界面构成的轮廓线作为城市景观潜在生命的体现,也是城市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民族大道的规划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小城镇特色的高低错落、有主有从、丰富而有变化的街道界面。结合生态山体的背景,对道路两侧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形成起伏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对于现状建筑则在轮廓线上与新建筑作类似处理,与新建筑保持统一,街道整体轮廓线跌宕起伏,与域步县周围连绵的群山相呼应。

3.2.4节点空间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苗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公共空间,它是原住民长期以来在与自然气候环境、土地物产资源的斗争与妥协中相互适应而逐渐形成和规范下来并持续影响后来者的行为模式。在规划设计中这种行为模式产生的开敞空间成为突出表现地域特色的重点。

规划中民族大道的线型变化曲折而不单调,有利于创造街道的景观观赏点,规划利用地形及建筑围合关系形成不同而有序的节点景观效果,并在道路交汇处设置多种开敞空间,以供公共休闲游憩,其主要的景观轴的节点构成为:“南部入口广场”――“民族公园”――“综合商贸广场”。

入口,乃空间的起始或转换点,具有明确的界定性和导向性,以及外向开放性的特征。入口广场作为南面区域的中心,展示空间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为广大市民提供聚会、交往、娱乐的生活活动场所。在设计别强调场所感,形成空间的隔断划分内外区域,并与周边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建筑组群合围成,并结合十字路口处景观雕塑小品等,形成一种阴角与阳角结合的广场活动空间(图5)。

民族公园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的展示场所,也是市民及游客在对民族文化接受信息集中的地方。设计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再现城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与民族大道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公园主要设计布局了锣鼓广场、山顶图腾柱、跌水碑林、民俗文化表演广场、文化架廊、对歌台、对歌亭、民族运动场地、洗衣亲水坪等极具城步民族特色的节点要素。公园设计时既考虑了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还注重了对现有原生态树林和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白云大道是县城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县城的过境车辆都要从此经过,因此它与民族大道的交汇处的标志性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对吸引大量游客前未观光旅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划在此建造以超市、金融、服务为主的商贸区,对带动商旅活动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3.2.5标志性的装饰艺术小品

苗族装修艺术上因地而异,不拘一格,大多利用了当地材料、工艺和技术的特长,就地取材,通过塑形、图案、色彩、陈设等装饰手段未体现其艺术美。风格简洁,重点集中在入口、退堂、门窗、拦板、吊柱、柱础、檐口及屋脊处。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装饰,本着使用节约的原则,装饰重点突出,艺术效果丰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平安吉祥的向往。

规划中用将这些民族工艺应用于各类标志性建筑与小品之中,比如在建筑上用窗花长短对比突出门窗隔扇,使之成为整个建筑中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之一,由简到繁,由粗到细;锣鼓广场上设置的重檐牌坊和苗族大鼓,入口处高差为十多米的高山跌水流下落入石碑林立的水潭,以及广场周围以湘西鼓为主的图文雕刻,(图6)无一不体现了湘西秀美山水和民族工艺的精巧别致。

4 结语

根据上述湘西地区文化背景研究与规划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到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结合意象元素的运用,在对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西部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湘西小城镇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对小城镇的特色规划设计研究也急需拓展,愿今后能有更多先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充实到小城镇特色规划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6篇:特色城镇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思路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提高他们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创造稳定就业的条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是只是建楼房、广场等城市硬件设施。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文化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有利于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使城镇化从外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农民能在城镇立足和发展,切实改善他们的居住、就业、医疗、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特色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由原来的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地区实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布局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发挥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功能,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划定生态红线,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偏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7.35%。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城镇化人口中有2.6亿的农民工,他们人在城市,户籍却在农村,因此按户籍统计的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而且由于这2.6亿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如果他们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这种城镇化只能说是“伪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目前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已经成为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突出问题。由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不平衡,进入门槛提高,运营成本以及劳动力生存成本也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转移的渠道不断收窄。在部分企业中,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速度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不断下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使城市化进程全面减缓,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甚至令经济增长停滞于较低水平,既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带来社会风险和隐患。

城镇化发展滞后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受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了重要地位,消费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迅速膨胀,但是消费渠道狭窄,汽车、房产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方面。受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影响,汽车、房产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限行限购,这必然影响消费增长速度,影响扩大内需的潜力,进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形成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瓶颈,制约了城镇户籍的放开速度,也制约了城镇化步伐。

三、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统筹步伐,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过程也是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现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将二、三产业的协调、高效发展作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城镇化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合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F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要同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农业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素质,推动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应加大现有大城市的基础功能建设力度,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平台,提高其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大都市区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城市和城镇扩散,在更广阔空间内提升大都市综合承载能力。

改善公共服务,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过程也是农村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要坚持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使新型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聚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功能。政府应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进城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将土地收益中的一部分纳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为他们提供更有保障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刘中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发展,2014(12).

第7篇:特色城镇范文

一、加强领导,深化措施

一是精准选择特色示范城镇。2013年8月,吉林省立足农业大省省情,在全省选择了经济基础好、产业支撑能力强、人口聚集程度高、战略投资者介入积极性高、土地级差地租高的22个城镇开展特色示范城镇建设。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统筹、市主导、县镇实施”的责任分明、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关于支持示范城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四是强化试点推进。研究探索城镇化融资模式及路径。积极开展招商活动,编制吉林省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推介手册,在各类招商活动中进行宣传推介。

二、明确目标,精准实施

围绕探索“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多元化投资的建设模式、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法、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破解城镇化难题的制度安排”等5个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特色示范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着力解决“人”的问题。对进入特色示范城镇定居的农民,在户籍、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政策待遇,其享有的农村政策优于城镇的,可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农村政策。二是创新用地供给方式,着力解决“地”的问题。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政策,拓展特色示范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三是注重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着力完善“城”的功能。推动省、市(州)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部门重点实施与特色示范城镇连接的路网、宽带、电网、水利工程等省级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或改建项目;将特色示范城镇符合条件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全省棚户区改造计划,享受国家及省等相关政策。四是努力破解资金瓶颈,着力解决“钱”的问题。省级财政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参与特色示范城镇建设。五是突出产业特色,着力解决“产”的问题。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将特色示范城镇产业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奖补资金支持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联营、联建工业项目。

三、扩权强镇,激发活力

第8篇:特色城镇范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level and the raising of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outstanding features, friendly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main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the future. Facing the phenomenon of "thousand cities one face" and the lack of characteristic in cities and town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rb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fully use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historical heritage in small town space in five aspects: hub, spatial sequence core, the visual focus of sight-gallery, the important cognitive points of urban image, the psychological mark of belonging and identification.

关键词: 历史遗构;小城镇;城镇特色

Key words: historical heritage;small towns;urban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08-03

0 引言

近年来小城镇的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如“千城一面”、“千城一貌”、文化缺失等现象。随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继承,在追求表面建设成绩的过程中被逐一破坏。因此,建设富有特色的城镇空间,在理论方法上必须回到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轨道上来。

1 历史遗构的概念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遗构”一词的解释有两种:其一,前代留下的建筑物。其二,以前留下来的制度。文章所述“遗构”指的是第一种解释,即前代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遗构大多是为了纪念某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或者纪念某一历史人物而修建的体量较大的标志性构筑物。历史遗构在功能上,同时兼有以使用功能为主和不以使用功能为主的综合性特征。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历史遗构,一般与宗教、祈福、观光等活动相关;不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历史遗构,是以精神、认同、标识、标志为主要功能。因此,依据历史遗构的不同外部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佛塔建筑类、庙宇牌坊类和标志建筑类。(如表1)

2 历史遗构对城镇空间的作用

2.1 城镇空间结构的枢纽 历史遗构作为小城镇空间的标志物,统领城镇的空间结构,在小城镇空间结构中承担着核心作用,是城镇空间结构的枢纽。

城镇中心区的历史遗构所处的位置周边,因为人气旺盛,往往形成城镇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以及周边的行政办公构成了城镇中心区,便是城镇居住区。商业中心体现了城镇的城镇活力和精神面貌,依托历史遗构引入历史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和现代科技营造的城镇中心广场,构成了城镇商业中心的“龙眼”。如此以来,城镇空间自组织阶段,便形成了以历史遗构为核心的城镇空间结构雏形。例如,西安市中心的钟鼓楼广场和城南中心的大雁塔广场,便是分别依托历史遗构的钟鼓楼、大雁塔为枢纽构成了两处城市空间结构的枢纽。再如,咸阳市彬县的历史遗构彬塔以及以此构成的开元广场成为彬县城区空间结构的枢纽。

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历史遗构对城镇空间结构的核心作用不断得到凸显。不仅是城镇空间发展轴的中心,又是城镇景观轴的中心,同时也是城镇外部空间的空间核心,历史遗构成为城镇功能的核心交汇点。因此,历史遗构是小城镇空间结构的枢纽。

2.2 公共空间序列的核心 历史遗构是传统小城镇公共空间序列的核心节点。小城镇的空间序列相对大、中城市的空间序列来说,是比较简单甚至单一的,但传统小城镇基于历史遗构的空间序列,呈现出不同于大、中城市的最大特征是自下而上形成,且对以历史遗构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为强烈,之后以此为中心衍射出若干个与之串联的一系列公共空间。城镇居民对于历史形成的原有公共空间场所认同感比较固定。例如,传统村落当中的一棵标志性的“大槐树”,祖祖辈辈村民自发形成在茶余饭后来到“大槐树”下聊天、交流的习惯,“大槐树”成为这个村落的公共空间场所的代名词,村民认同感极强。当然周边也会形成小型的“大槐树”场所,但都是以村落中心的“大槐树”为中心延伸拓展。在小城镇当中,也是同样的现象。如图1所示,彬县县城空间结构当中,空间主轴是由东大街和西大街构成,该主轴是以彬塔为中心的开元广场为核心,并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拓展出豳风苑广场、超市广场、东环路广场、彬州市场等次一级广场而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2.3 城镇视线通廊的视觉焦点 历史遗构是小城镇空间视线通廊的核心构成元素,是城镇视线通廊的视觉焦点。小城镇的空间视线通廊在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外部特征。例如彬县县城,在1980年之前,由于城镇的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城镇规模较小,县城当中建筑体量都较小,均为一层建筑,彬塔是县城当中最高、最显眼的标志物。县城总体空间结构呈现出的外部特征是彬塔统领县城整体空间格局,是典型的“点”带动“面”的空间体系。到2010年,县城经济、规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扩大,县城内的建筑体量及高度不断增大,县城空间结构体系由原来的单一核心节点发展为“多点”成“线”、“线”带动“面”的城镇空间轴线关系。也就是说,较过去多了“线”的外部特征,形成了视线通廊,使县城内部空间体系与县城外部空间贯通。县城南北向的视线通廊,依托历史遗构——彬塔的核心节点地位,将彬县南部紫薇山的山体景观与县城内部以彬塔为中心的开元广场连通(如图2),向北延伸至泾河滨河景观带,形成贯通南北的县城空间视线通廊,整个县城空间构成了典型的以历史遗构为核心的“山—水—城”结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图3、图4、图5不同时期历史遗构彬塔在县城空间结构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是其重要的构成元素。

2.4 城市意象的重要认知点 人们对城市意象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城镇外部空间中富有个性、特色的标志性节点的认识来实现。越是有个性的城市外部空间标志性节点,人们越容易快速地对城市意象有整体的认识。城镇出入口标志性节点、雕塑、城镇中心广场、标志性建筑物、标志性构筑物、滨河景观带等,都是城市意象的重要认知点。

历史遗构作为城镇的标志性的构筑物,与城镇外部空间的公共空间结合在一起,成为城市意象的重要认知点。城市意象的认知方式是一种由外及里的精神层面的认知方式,基于核心标志物的城镇外部空间场所对城市意象的认知至关重要,统领全局。传统小城镇的城镇规模较小,空间结构以及空间轴线关系相对于大中城市比较简单,城镇特色鲜明的外部空间场所以及核心标志物体现了小城镇城市意象的全部。例如彬县的彬塔、旬邑县的泰塔、三原县的城隍庙分别是这三个县城的标志性构筑物——历史遗构,基于此所形成的城镇外部空间核心场所,开元广场、时代广场、城隍庙广场与历史遗构一并成为人们认识这三个县城城市意象的重要认知点。

因此,标志性的历史遗构为塑造城镇核心景观节点和城镇核心空间场所提供了物质基础,历史遗构成为城市意象的重要认知点。

2.5 归属认同的心理标志 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属于文化心理的概念范畴。归属感是指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居民对于住宅小区的归属感,可以通过五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考量: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又如城市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可以通过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群体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或者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来进行考量,前一层面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等客观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后一层面则侧重于从社会和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展开分析。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以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然而,同属心理范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有心理上的标志物。

传统小城镇中的历史遗构,是城镇的标志性构筑物,基于此的城镇公共空间与城镇中的每一个居民都发生着关联。历史遗构是人们心理上的象征物,代表了人们所在的城镇,对城镇居民每个人来说都有价值,这种极强的认同感形成了人们的归属感,历史遗构成为心理标志。因此,标志性历史遗构在小城镇空间中,是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标志物。

3 结语

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背景下,建设特色鲜明、环境友好的小城镇人居环境必须重视城镇中的历史遗构,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历史遗构在城镇空间中的作用,从而避免城镇空间特色缺失、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进著.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周进著.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9篇:特色城镇范文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应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占用土地的关系,注重提高城市规模效益,控制适度的城镇规模。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中都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规划和调节,并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我国城镇化决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既要发展城镇、建设城镇、繁荣城镇,又要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繁荣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发展新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通过的“*”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和道路的高度概括,是对构建中国特色城镇发展新格局的科学阐述。城镇化建设涉及众多部门,许多民政业务都与之密切相关,特别是市镇建制的设置调整更是关系重大。目前,一些地方对城镇区划调整的热情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上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积极稳妥地做好城镇区划调整工作。

适应城镇化进程,把握市镇设置节奏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从现实情况看,城镇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人口的转换,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换;二是地域的转换,即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即经济投入和产出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四是生活方式的转换,即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换,以及农村的现代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从1978年到2004年,城镇化水平由不足18%提高到41.8%,这表明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城镇化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情决定了城镇化进程必须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慢、转移人口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水平,即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农村可以提供多少进城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二是工商业发展水平,主要是城镇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我国农村人口之多、城镇化任务之艰巨,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我国现有城镇人口5亿多,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1300万到1500万左右的城镇人口。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城镇化任务,如果不实行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必然滞缓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如果农民进城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城镇无论就业还是公共设施都难以承受。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注重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总体规划,科学引导,逐步推进。

城镇是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和载体。虽然设市设镇不等于城镇化,但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城镇,城镇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城镇人口逐步增多,适时适度地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是必要的。但是,城镇的设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把握好节奏,控制好数量,选择好方式。

审慎调整城镇区划,引导城镇集约发展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土地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问题对我国来讲是一个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城镇集约发展的方针,把节约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理论上讲,城市土地利用率远远高于农村土地利用率,城镇化有利于集约发展,集约化有利于节约土地。但如果不加强规划、严格控制,在城镇化进程中浪费耕地的危险是存在的,有的地方这一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必须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占用土地的关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反对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乱占耕地的行为。

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导致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社会治安差等问题;但如果城镇没有一定规模,又会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公用设施利用率低、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控制适度的城镇规模尤为重要。必须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集中、调整规模,对一些规模过小的村镇进行适度撤并,加强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从而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益,提高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从我国国情看,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城市来承载众多的人口,但也不能盲目扩大城市,而应从实际出发,从优化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区域分布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政策手段对城市规模进行适度调节。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为促进城镇集约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了撤并乡镇工作。全国乡镇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8万个减少到90年代中期的5万多个。本世纪初开始新一轮的撤并,目前全国乡镇总数已减少到3.6万多个。通过撤并乡镇、扩大乡镇规模特别是小城镇规模,优化了小城镇布局和农村资源配置,减少了农村行政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

科学规划市镇布局,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体现了国情要求,反映了时代特征。没有大城市就没有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龙头,没有中小城市就没有城镇体系的骨干,没有小城镇就没有连接城乡、协调发展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中都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建议》明确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类市镇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总体规划、调整优化我国城镇体系的指导原则。

贯彻落实这一指导原则,首先要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规划和调节,引导各类市镇科学分工、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城市建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镇体系尚不完善,城市布局不够均衡。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各有特色的区域城镇化政策,根据城市分布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与可能,重点支持和引导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发展。从民政部的工作职能出发,我们要研究制定全国设市设镇总体规划,慎重稳妥地调整城镇设置和区划结构,探索改革完善城市区划体制,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健全完善全国城镇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城镇体系中存在的县级市总量太少、中西部地区骨干城市不足的突出问题,根据科学不盲目、从严不封口、规划不张扬的要求,逐步解决县包围市、市县同城、一市一区等中心城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问题。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还要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已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现代化率先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则刚刚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布局东密西疏。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中西部地区特别要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以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镇新格局。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人口总量多,农村人口比重最大,对全国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整体水平影响很大,特别要着重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加大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力度,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共同繁荣。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布局分散,发展成本高,应着重适应集中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好省会城市和地级骨干城市,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