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彝族的传统节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研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研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第2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第3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苗。总之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

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5]同样,从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居住、饮食习惯、服饰、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寻到各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了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6]黔中安顺世代居住着众多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正因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相对独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注释】

[1]民谣云:“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见《续修安顺府志・风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欢以粑粑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首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乡间妇女携带粑粑进城看望亲友的情形.

[2]“蹿蹿”,读阴平,与“川”同音,为走路不稳之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会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3]《续修安顺府志・土民志》(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点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传始于杨六郎。时间大都在阴历正月”.

[4](明)王士性.广志绎[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84-85.

[5]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载[J].北京师大学报,1992(4)73-78.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00.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志仁,王永贤.安顺地区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M].安顺:安顺地区行署民委编印,1989.

[4]陈天俊,赵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第4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口弦和毕摩音乐,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弦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也是原始时代乐器的遗存,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早在《礼记》中已有相关记载,说女娲“承伏羲制,始作笙簧”。口弦也是凉山彝族中流传最广泛的乐器,特别是在布拖。口弦可以编织成多声部的音乐,曲调丰富,变幻多姿。更特别的是,口弦音乐中有不少“会说话”的曲子,能准确模拟彝语的声调,成为人们倾吐心声,尤其是青年男女表达情话的浪漫手段,“心头要说的,嘴交给口弦说。”

口弦的制作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发音簧雕刻的精确度,是决定其音质、音色、音准的关键工序。包装口弦的套筒一般是竹制的,刻有精美的花纹,以彩线系于胸前,也是一件精美的饰物。

口弦是一种几乎被现代文明淹没的乐器和艺术,但在凉山,在布拖,它依然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可随身携带,随处可弹,人人喜爱。

毕摩音乐主要分布于大凉山的美姑、昭觉、布拖等地及小凉山的峨边、马边等彝区,尤其是美姑县的毕摩音乐,以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出名。

毕摩文化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最早是古代彝族社会的祭司和部落首领,具有崇高的威望与地位,其文化源远流长。毕摩音乐是一种远古音乐艺术,毕摩在仪式活动中以诵和唱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讲述历史、探究万物起源、塑造(包括鬼怪神灵等在内的)人物形象,借此抒发思想情感、反映现实(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毕摩音乐的辞章大多是经过长期熔炼陶冶出来的韵文,文辞优美,叙述内容却遵循“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准则,通俗易懂,可铭记于心、咏之于口,同时,幻想大胆、构思神奇、情采飞扬,极具艺术感染力,且富有绚丽的民族特色。

毕摩音乐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古老艺术,也是一种原生宗教的传播手段,为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毕摩音乐完整保留了靠吟唱来实现传播的古老的歌诗传统,成为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彝族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军事、风俗礼制等文化,成为“藏彝走廊”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凉山彝族火把节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历时三天三夜。凉山彝族聚居地区都有火把节,主要分布在布拖、普格、金阳、昭觉、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等县市的彝族村寨,集中展示了杀牲祭祀、火把祈年,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展美等博大深厚的彝族文化。

凉山地处川滇两省结合部、大香格里拉国际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地带,除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还有多彩的自然风光及重量级的人文景观。“神仙居住的地方”泸沽湖,“休闲度假天堂”邛海・泸山,“清凉世界”螺髻山,“香格里拉的最后家园”木里,“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邛海湿地群,举世闻名的航天城西昌,宗教胜地灵山寺,还有彝族坨坨肉、烤小猪、邛海醉虾、西昌烧烤等各类特色美食……吸引着八方来 客。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国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的腹心带,也是内地通往的交通枢纽和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交织,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康巴文化。以“宇宙歌曲”《康定情歌》为标志的情歌文化、川藏“茶马互市”形成的锅庄文化等,都是康巴文化最亮丽、最耀眼的明珠。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康定,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称为“情歌的故乡”。“康定溜溜调”是孕育《康定情歌》的母体,比《康定情歌》更具有活泼、自由的山歌韵味。作为康巴这片“歌舞海洋”中的一朵奇花,“溜溜调”流传的区域,也是康定多元文化最繁荣的地方。可惜的是,如今会唱“溜溜调”的人已寥寥无几。

巴塘弦子舞,和“康定溜溜调”一样都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弦子舞是由弦子伴奏,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藏族歌舞艺术,属藏族三大舞种之一,流行于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的藏族聚居区,其中四川的“巴塘弦子”最为有名。

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古时属白狼国地,巴塘弦子由白狼国的礼仪歌舞“白狼歌”发展而来,成为深受藏族人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已有千余年历史,曲目有几千首,是保存完好的藏族音乐的“活化石”。每逢佳节、集会,或是劳动之余,人们都会聚集在“林卡”(林中空地)或坝子跳起优美抒情的弦子舞。

甘孜踢踏,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大约8―9世纪传入甘孜,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的弦子、锅庄等新鲜血液,不拘一格,自成一派。在甘孜,无论春节、藏历年、迎秋节,还是平时的集会庆典,只要有歌舞的地方,就能看到甘孜踢踏。舞者表演时身着盛装,脚和腰部会挂上一串响铃。

嘛呢经舞,是流传于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地区的一种祈福五谷丰登的藏族民间舞蹈,目前只有大约100人会跳。扎坝位于道孚县南部鲜为人知的深山峡谷,承袭原始而独特的母系文化,走婚习俗、碉楼民居以及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嘛呢经舞,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偏僻之地的独特文化。

第5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第6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火把节不是属于满族的节日,因为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满族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民族舞蹈;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70-01

一、保护民族舞蹈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根源

民族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舞蹈的保护是一种动态的保护,保护民族舞蹈首先从源头抓起,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环境,抓好这几个基本环节,即民族节日、民族民间艺人、校园、群众广场。

(一)民族地区政府应重视民族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交流、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节日中人们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舞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内蒙古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的“摔跤舞”、新疆古尔邦节的“萨玛舞”、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等。不少地区的传统节日里,民族舞蹈跳出了品牌,得到了很好推广,政府应重视节日,使其成为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二)保护民族民间艺人

中国老一辈民族民间舞蹈艺人堪称民族舞蹈的“活化石”,他们对于舞蹈技艺的传承大多是口传身教。由于外来舞蹈的进入,很多年轻人对本民族歌舞和服饰失去了兴趣,不少民族舞蹈技艺将面临失传。云南省关于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即由政府根据各民间艺人掌握的技艺,分别授予他们“省民族民间舞蹈家”“省民族民间舞蹈师”“省民族民间舞蹈艺人”等称号。

(三)民族舞蹈走进校园

校园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热爱民族和民族文化应当从校园抓起.除各级专业舞蹈院校外,其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也应当开设民族舞蹈课程,可以将民族舞蹈创编成广播操的形式,在学校里推广,这样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民族舞蹈。

(四)群众广场文化

这是民族舞蹈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如今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因此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广场文化已走进广大百姓生活中,政府应加强广场文化建设,加强民族舞蹈的推广。

二、发展民族舞蹈是对其更好的保护

(一)加强创新意识、打造精品、深入群、走向市场。

舞蹈的发展创新不是简单地融入外来舞蹈元素,也不是将田间地头百姓劳作的生活“依葫芦画瓢”搬上舞台,而是继承发展创新。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形势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势可以多样,但是内容必须体现本民族特征,创新应着力表现在取材、结构、动作语绘、舞美等方面。

我国各级歌舞团体所创作的节目不仅要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还要出精品。例如,无锡歌舞剧院的《红河谷》上演一年多来,共演出100多场,观众约16万人次,收益600多万。一个歌舞团体如果只靠国家拨款,不走向市场创造收益,容易滋生惰性,不利于舞蹈的发展创新。

(二)加强民族舞蹈语汇的开发,使多民族舞蹈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数量、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民族舞蹈发展现状也有所不同。藏族、蒙族、维族、朝族、汉族、傣族、彝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较好,种类较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如蒙族舞蹈,最早是由贾作光到内蒙古采风学习后,再经编排创作,形成教材进入课堂,在学校推广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的体态特征,是由康巴尔汗在苏联学习了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及开、蹦、直的形态特点后,整理形成的。我国有很多民族其舞蹈发展缓慢,甚至还没有属于本民族的舞蹈,如云南的回族没有本民族舞蹈;白族虽穿着白族服装却一直在跳汉族的霸王鞭;布朗族舞蹈受傣族舞蹈影响较大,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另外,有很多民族的舞蹈缺乏开发、提炼、创新。民族舞蹈要发展,人为的因素很重要,需要有更多像贾作光、康巴尔汗这样的艺术家,深入民间学习,创新发展舞蹈动作。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迹象,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聂乾先.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J].2002(3).

第8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织金历史悠久,文化绚烂。据清道光《平远州志》记载:“织金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晋以后彝族入主;宋、元、明为毗喇郡;清代为平远州;民国三年(1914)1月以平远州城东有织金街、织金关得名而改为今织金县。”织金文物古迹甚丰,山、水、洞俱佳,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长期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人文风情,成为织金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谚语诗歌、神话史诗,迷人的音乐舞蹈、戏剧、节日庆典、民风民俗、民族体育、民族服饰,古朴的村寨等,如同一场丰盛的民族文化盛宴,色香味俱全。

织金民族节日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全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10多个,著名的有官寨乡苗族的“乌家山跳花节”、大平乡苗族的“二月十八坡”,龙场镇苗族的“端午坡”,三月初三城关平寨的“苗族跳花节“,六月初六的茶店乡红艳村布依族“对歌节”,六月二十四三塘镇大方寨彝族的“火把节”等。七月十三以后的第一个“羊”日是全县苗族的“青山羊场谷花节”。节日里,各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举行斗牛、赛马、斗鸡、射弩等传统竞赛活动。

织金民族歌舞绚丽多姿。以芦笙音乐舞蹈为代表的“笙文化”,特别是苗族多声部合唱,是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歌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喊歌”,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情歌对唱”,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舞有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其中著名的有阿弓的长角发苗“三眼箫”组合歌舞。另外,彝族热情奔放的“彝家敬酒歌”、“铃铛舞”、“月琴舞”,布依族的“插秧舞”、“铙钵舞”等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化的精品。

戏曲也是织金的民族风情精华,在民间流传下来的主要有汉族的花灯戏、文琴戏,穿青人的傩戏等。

第9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火把跃动,唤醒了这个全球唯一可以玩火的城市,点燃了盛夏的激情,整个城市流淌着火一般的热情,涌动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斗牛比赛上,两头公牛怒目而视,相向冲来,一声怒吼中,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发出摧天坼地般的巨响。

2011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凉风习习,风景满园。主题为“清凉夏日、火舞月城”的“2011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这里隆重举行。

火把节,彝语称为“都则”,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作为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彝族人视火把为神灵的化身、人财兴旺的源泉和纯洁幸福的象征。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这片流金溢彩的土地上,创造了火的历史、火的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将举行为期一周的火把节。如今,凉山彝族火把节已经蜚声海内外,古老、神奇而又狂热多情的火把节,成为集中展示凉山彝族文明史和西昌人文风情的盛大节日。

火把照亮西昌城清凉夏日、火舞月城

“荞子黄了,心儿醉了,阿妈的女儿长大了……米酒香了,火把燃了,大山的雄鹰展翅了……”2011年7月火把节,笔者终于有机会走进西昌,与数十万西昌儿女一起,参与到这辉煌灿烂的“东方狂欢节”中来。

到了西昌才知道,火把节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玩火的节日”,今年西昌主题为“清凉夏日、火舞月城”的火把节将持续一周,除了熟知的点燃火把照天祈年、盛大的歌舞活动外,火把节期间还要进行传统的摔跤、斗牛、射箭、选美等活动――实际上,火把节就是西昌独特民族风情的迸发与集中展示。

由于火把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当地人很早便开始准备:早在火把节前半个月,人们就从野外折来干蒿,和树枝一起用细绳索扎成火把,放在人畜不经过的“干净”地方,火把扎好后,心头才能踏实。此外,人们还会特意选出膘肥体壮、具有参赛实力的牛、羊,精心饲养,就为在火把节的“斗牛”、“斗羊”比赛上一争高低;而姑娘们则忙着准备漂亮的衣物和银饰,并排练火把节上的舞蹈;小伙子们为了赢得家族荣誉和姑娘的喜欢,常聚在草坝上练习摔跤……

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年一度的月城盛事。7月24日傍晚,当夕阳隐去了最后一抹余辉时,火把节便拉开了序幕――规模宏大的火把节文艺晚会正式开演,四方来宾济济一堂,共庆盛会。这时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节日盛装的男男女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这个中国西南地区的小城沸腾了起来。

此后的每晚都是火把节的,尤其是到了7月29日的“火把狂欢夜”――随着两颗耀眼的信号弹划破夜空,数十万西昌儿女和国内外游客手执火把,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头,大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架在西昌城内的无数个篝火堆被点燃,等候在火堆边上的群众点燃手中的火把。刹那间,成千上万支燃着炽热火焰的火把在夜空舞动,继而又汇集成一条巨大的火龙,向前游动。

火把烧得越来越旺,人聚得越来越多。伴随着彝族达体舞舞曲响起,人们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手拉手,围着篝火随歌起舞,尽情地享受着这火把节带来的激情与快乐。冲天的火光照亮了人们兴奋的脸庞,欢快的舞步掀起了姑娘的长裙,狂欢的人们唱啊、跳啊,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西昌城成了火的天堂、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火把跃动,唤醒了这个全球唯一可以玩火的城市,点燃了盛夏的激情,整个城市流淌着火一般的热情,涌动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就在笔者目眩神驰之际,与笔者下榻同一酒店、刚认识不久的广东游客阿梁突然出现,他竟穿了一身漂亮的彝族服装“闪亮登场”。更让笔者吃惊的是,他不仅有了一个好听的彝族名字,更获得了一位彝族姑娘的爱情信物。看着狂欢人群中不时结伴离去的青年男女,笔者立即顿悟,火把节还有另一个名字――“东方情人节”。

夜深了,笔者挤出热情似火的人海后,还看见许多年轻人手里拿着火把继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汇入狂欢的队伍。据当地人介绍,这一夜,整个西昌地区点燃了上百万支火把,西昌主城区参加狂欢的人约有37万,狂欢活动持续到凌晨3点。

各色体育运动与选美比赛

整个火把节期间,精彩不断,摔跤、斗牛、斗鸡等各种传统体育活动纷至沓来。

在所有的体育活动中,摔跤是最热闹的。彝族摔跤在形式上与国际自由式摔跤有点相似,比赛开始时,摔跤手身上扎一根腰带,显得雄健威武。交手之后,两名选手腾挪翻滚,你争我夺,各不相让,直到把对方摔倒,迫使其双肩着地,才算胜利。

而火把节上的斗牛则与西班牙的“斗牛”完全不同,它是两头健壮公牛之间的较量。斗牛也是火把节上最刺激的节目――比赛时,两头公牛怒目而视,相向冲来,一声怒吼中,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发出摧天坼地般的巨响。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连续猛攻。只见斗牛场上黄尘弥漫,颇有古罗马角斗场的味道。最后,得胜的公牛会披红挂彩,由主人牵着得意洋洋地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山崩海啸的欢呼声顿时充溢全场。

如果说在体育场、斗牛场上可以领略到力的角逐、雄性的张扬,那在选美场上美的风景则能让人眼前一亮。

选美是火把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在传统选美会场,花一样的姑娘撑着黄伞、摇曳着婀娜的身段款款而来,五色的百褶裙摆轻轻摇动,每一个褶子都仿佛藏着一个梦;而鹰一样的小伙头戴“英雄结”、身披披毡、腰佩长刀,如射日降雷的勇士。

选美还未开始,现场就已经沸腾了――欢呼声、呐喊声、尖叫声如浪般涌来。当激动人心的音乐奏响,选美舞台四周会迸射无数道耀眼夺目的光束,璀璨的礼花瞬间迷醉整个夜空。虽然舞台是现代的,但选美的标准依然是彝族传统的,德高望重的长者根据选手的服饰表演、才艺展示等评选出美女和俊男,分别冠以“索玛花”和“山鹰”的称号。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