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村挂职锻炼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挂职锻炼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挂职锻炼总结

第1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挂职期间,我主要从事__镇党委组织室的部分工作,具体负责的工作是:文件的收发、传阅,相关文件的印发,组织室相关新闻、信息的撰写,会议的通知提醒,及乡镇其它临时安排的工作。挂职期间,我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科室领导和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作为一名党校新教师,从教师身份一下子要转换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的确是个挑战。来到__镇,和自己一起工作的都是自己的长辈,如何跟他们打成一片,融入其中、参与工作是我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挂职前我已了解基层的工作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且件件重要,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又快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足够的耐心与恒心,我能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吗?我能做好这些工作吗?我知道我必须勇敢面对挑战,努力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心态是行动的先导”,一个端正的心态,会使我更好地把握这一难得的锻炼机会。一来到__镇政府,镇组织委员尹义武就鼓励我要“多看,多想,多学”,切忌做事情眼高手低。所以从上开始我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位缺乏经验的年轻学员,多听、多想、多学、多干,尤其要多做一些打扫卫生、打接电话、整理文件等小事,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走出学校,深入基层,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方式,作为新教师的我,才明显感觉到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的不足,所以,我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努力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

为了跟同事们打成一片,我经常利用中午吃饭时间,下班候车时间,主动和同事们交流聊天,聊__的发展近况、工作感受等。这些交流让我增长了知识、才干,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使自己了解了别人,别人了解自己。 就这样,我不仅在工作生活中增长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了解和认可。我开始热爱我的挂职生活,不再困惑矛盾了,从而顺利度过了工作适应期。

两个月的挂职学习,收获伴我一路而来,基层的工作与生活,犹如丝丝春雨,无声无息,滋润着我在工作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回顾这两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可谓收获颇多,感触颇深。 。

这是我在这次挂职中形成的一种观念。从小事做起,就是要从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甚至端茶倒水、叠报纸、擦桌子,踏踏实实地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在基层、底层的工作中锻炼成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__镇组织室,有许多琐碎但又不平常的事情,大到协助会务筹备,小到一个电话一个传真,每一件事情都马虎不得,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学习,用心体会,甚至打接电话的工作,都让我感受到了交流的学问。事实上这些“小事”对我的理论思想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提升。在踏实做事情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头脑。在平时的工作中归纳总结成功经验,勤于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争取做到以实践锻炼促进理论学习,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这些宝贵经验一定会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第2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它是提升农民群众精神和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能被选派到这样的岗位上挂职锻炼,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相信通过2年的实践磨练,自身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个人综合素质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一、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工作经验

我很珍惜这次挂职锻炼的机会,在这2个月时间里,我抱着学习的态度,积极了解镇农村工作的现状,并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努力拓宽自己的思想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解决各方面问题的能力。我还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不断摸索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方法。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了工作角色。

众所周知,农村工作繁琐细微,每件事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每个问题的处理,也考验着我们乡镇干部的综合办事能力。因此,在工作中,虽然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学习,以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今后我会多下基层、坚持锻炼,努力学习,一定会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工作

以前,我在市里工作,对农村基层工作了解的甚少。真正到岗后,才慢慢意识到农村工作并不容易,以前的工作经验都找不到着力点,而且渐渐认识到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以群众为根本,走好群众路线。在最近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开展对6个村的调研工作。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跟随党委书记不定期走访农民群众,了解他们的情况,掌握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情况。这样因工作原因,我常常能够接触到农民群众,了解到农业生产及农村医疗、教育、公共文化事业等各方面的情况。

当然,有时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群众的家里。但我能够感受到群众质朴、热情的品质,在他们简朴平淡的话语中,寄托着对美好生活,增收致富的希望。有时他们的语言也很生动形象,和他们谈话,我也很轻松愉快,并且对进一步了解农村社会事业的现状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能够锻炼人。组织让我到农村锻炼,也是对我寄予了厚望。因此,我要扎实开展农村工作,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要摒弃以往作风不切实、联系群众不够的缺点,心系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实事求是,事无巨细,千方百计、尽职尽责地把群众的事办好。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做好基层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挂职干部,只有常怀爱民之心,常思群众所需,才能真正融入到群众工作当中去,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的工作。

三、要结合自身优势,谋求工作上的突破发展

在农村基层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了解到农村社会事业整体还比较滞后。这里面除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外,主要还是人民群众的接受度还不够深,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在与农民群众交流期间,我也常常向他们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和教育、医疗、社保等其它政策,积极联系实际,为他们做好相关的后续工作。

在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偏低,经济生活水平也较落后。国家也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和出台了相关的“三农”扶持政策。因此,我要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相关工作,努力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要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观念,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开展工作。多下基层,深入群众,倾听农民群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为民服务。

同时,要积极把自己融入到镇领导班子中。不把自己作为“外人”,要把自己作为一名“正式”工作人员看待,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做不好工作。要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主动承担任务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这就是对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积极主动协助领导抓好其它相关的工作,增进自己的工作经验,为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出一份力。

四、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3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师德建设;管理制度;业务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60-05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改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对象

一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两年时间全体教师及其变化。其中,2014年9月~2015年7月,简称为第一学年;2015年9月~2016年7月,简称为第二学年。二是部分本专业毕业生和在校学生。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主要包括师德建设、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管理和教学人才的引进、启动学院内名师带动工程、抓教学科研项目促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二是师资队伍数量及岗位变化。包括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工作经历、社会实践活动、机构(企业)工作经历、接受再教育状况及其效果。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辅以文献二次分析法。实证调研主要是对老年福祉学院的全体教师进行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结构式或开放式访谈。文献二次分析法主要是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二、老年福祉学院概况及师资队伍总体变迁

(一)学院概况

老年福祉学院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一个二级学院,是在2007年7月成立的社会福利系(社会服务系)基础上组建的。成立8年来,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培养社会服务领域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老年福祉学院同时承接民政部及各地方民政部门举办的养老服务和管理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近4年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情况是:2012级招生100人,2013年招生97人,2014年招生168(含励志班学生34人),2015年招生156人(含励志班学生45人)。

(二)老年福祉学院师资队伍总体结构及变迁

两学年期间,老年福祉学院师资队伍基本结构变迁具体见表1。

三、老年福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老年福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手段,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等为核心,全面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争取用3~5年时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养老服务与管理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师工作机制。

(一)_展会务活动促进师德建设

学院每周两次会议是规定活动。周一是院务会议,参加人员主要是老年福祉学院领导、教研室负责人、行政秘书、教学秘书、辅导员及新招聘不到两年的教师。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本周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二是剖析各位参会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态度问题。周三是学院全体员工会议。老年福祉学院全体员工周三必须到校,有事不能到校者严格履行请假手续。会议内容:一是安排本周工作要点和业务学习;二是对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进展等内容做自述和点评。通过点评、表彰、鼓励、批评等方式,提升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学规范、学术规范,以此把师德建设融入教师管理的全过程。

(二)学习校外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

实践永远走在经验的前边。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挂职锻炼,科研项目,实地调研,倾听领域内专家理论讲解、实务工作者的实践感受,都是提升在职教师养老服务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条件允许下,学院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会、考察等,以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

2015年暑期,老年福祉学院有11位专职教师分别到青岛、北京、泰安等地养老机构和医院挂职锻炼,其中,到青岛锦云村老年公寓挂职锻炼多达7位。具体职务和岗位是:院长挂职养老院副院长,其他6位教师分别在医护部、护理部、康复部、社工部等部门挂职。挂职期间,教师按照机构管理规章制度要求自己,按时上下班,各司其职。挂职期间,每周末的工作座谈会上,教师和养老机构人员交流工作感触,提出自己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依据理论知识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得到机构领导的高度认可,得到机构员工和住院老年人的高度好评。挂职结束后,各位教师都写了挂职总结,包括挂职历程、挂职感触及对挂职部门工作的改进意见等。据了解,在北京、泰安等地养老机构和医院挂职的教师,其经历和在青岛挂职的教师大同小异。

利用暑期参加业务知识培训的教师也有很多收获,如某教师培训后参加了高级按摩师的考试,取得了职业证书,获得了“双师型”教师资格。通过实践锻炼和考试不仅提高了该教师的推拿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提升了自主研究老人各类慢性病的推拿诊治方案和解答学生解决临床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两年间,全体老师参加两次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会议期间,教师带领学生走访参会养老机构,了解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人才需求状况、存在问题等;走访老年人用品生产和营销企业,了解老年人用品开发现状和趋势、销售情况、国内产品和国际产品的差异等;走访同类高职院校,了解其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情况、课程开设情况、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实习就业情况。

在学院鼓励和支持下,2015年2位教师攻读与自己教学课程相近专业博士学位。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教学水平。如考取中国中医药大学博士的教师,针对其讲授课程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多,且相互之间联系相对不明显,学生中医基础薄弱的特点,借鉴中国中医药大学教师有关资料和教学方法,重新设计了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方案,在教学活动中,将操作要点详细讲解,向学生示范、演示具体操作方法,然后分组练习,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另外,每位教师都有外出参加与教学、科研相关的会议,如2015年暑期有6位教师到台湾考察、学习;两年间有5人次教师参加在杭州、天津等地召开的学徒制会议或经验介绍;2人次参加在北京、郑州等地召开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经验介绍,等等。这些都为扩展教师视野、增长教师业务水平起到推动作用。

(三)引进管理和教学人才

两年来,引进教师5位,其中1位博士,4位硕士。他们对学院的管理、教育教学项目推进、课程教学等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校内引进的院长助理,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北京市青年英才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经验丰富。她除了做好学生管理指导工作外,更多的是参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及制定有关标准、推进各个分项目建设工作。2015年招聘的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承担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两门专业核心课。这位老师除了很好完成学院的教学任务外,还参与老年福利协会组织的养老护理员远程教育课程录制工作;多次参与培训中心组织的养老护理员培训。鉴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多,课时量大,授课教师少,聘请校内任课教师3人,讲授专业必修课。

(四)启动学院内名师工程

老年福祉学院不乏高水平的教师,有从教近30年、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老教师,有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时就任教的教师,有多次获得部级表彰的理论课题研究者,有多次获得学校表彰的优秀教师,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有扎实的教学、科研基本功。而新来的青年教师则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教学和科研经验,如何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学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5年,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等业务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使其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学院启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名师带动工程”活动。指导教师的任务和职责主要有:一是从师德和教学业务等方面全面关心青年教师;二是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并及时提出指导意见,每学期不少于10节;三是定期检查青年教师的教案和批改作业情况,每学期不少于3次;四是在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汇报课、研究课等)时,给予具体切实的指导;五是在青年教师接受考核、参加业务竞赛和撰写教研文章时予以督促指导;六是在学院教研室活动会议上,交流心得,每学期不少于2次。

青年教师的任务和职责主要有:一是认真接受指导,主动获得帮助,及时提供备课笔记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二是有计划地听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节,并要有详细记录;三是每学期向组内老师上一堂汇报课或承担对外公开教学任务;四是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业务竞赛活动;五是加强业务进修,积极参与培训、挂职锻炼、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并总结教训科研成果。

(五)抓教学科研项目促队伍建设

近两年,学院承担教育部、民政部、北京市教委及学院等部门或单位的20多项教育教学项目。另外,还承担了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委托的与养老服务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学院通过紧抓这些教育、教学和横向课题项目,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科研能力,让教师始终走在该领域的前列。在学院承担教育部的“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与资源库项目建设同步提高。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学院承担两门专业必修课,分别由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作为负责人;二是学院包括院领导和辅导员在内的每位教师必须参与到自己讲授的1门课程中,每位教师在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必须有自己的内容,并且每位教师还要承担联络人的角色;三是每位教师无故不得缺席资源库建设组织的会议和培训,以了解资源库各课程建设进展情况和资源库建设的知识和技能。

(六)严格教师学期考评制度

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外,学院还从“考评”方面加强本学院教师的管理。学院的教师考核比学校考核的更具体,内容更丰富。考核内容包括五大项13小项分别是:教学工作及绩效,包括学院重点、难点工作的参与程度、发挥作用和效果,教授课程及班级、教学工作量和其他工作量,教学效果,参加教学改革、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改革情况和成果等4小项;学生工作及绩效,包括辅导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教学实习、论文等情况,参与学业导师、学生能力培养、职业竞赛、职业技能鉴定、孝爱讲堂、招生宣传、学生就业推荐等2小项;教科研及实践教学工作及绩效,包括主持参与教研科研活动和教科研工作成果,参加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教研活动、听课情况等3小项;社会服务及绩效,包括参加培训、鉴定、竞赛等社会服务工作,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继续教育培训等2小项;教师综合及绩效,包括被学院或者上级表扬和批评、积极承担工作或者拒绝、敷衍工作,党团员作用发挥、集体活动参与、正能量发挥等2小项。

(七)聘校外专家开展讲座

为了扩大学院影响、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学院聘请15位校外专家,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广东、广西、河北、吉林等省市与老年事业密切相关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中,博士学历的2人。这些专家主要以“孝爱大讲堂”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专家所在机构的运营状况。

四、老年福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两年间,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会议研讨、培训学习、挂职锻炼、境外学习、攻读学位学习,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明显提高;二是教师师德素养显著提高;三是教师教学等业务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时间短,有些措施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培训缺乏规划和针对性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培训是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渠道。目前看,学院师资培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培训缺乏规划。由于缺乏计划、制度安排、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等局限,教师参加培训人员少,参与培训机会少、次数少,更缺少相对长期如1学期甚至1年期的进修培训教育。二是师资培训缺乏针对性。教师职后培训应该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提升其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但是目前看,相关的业务培训少,缺乏针对性,教师对所培训的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

(二)学院部分岗位缺乏稳定性

两年来,学院部分岗位频繁更换,如护理教研室主任职务换了3人,服务与管理教研室换了2任,教学秘书换了3任,专业课教师换岗等。他们的工作看起来是常规性工作,不怎么重要,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有很多具体事务的,每换一次教师,都要有一个相对熟悉的过程,这中间要浪费个人很多时间、精力以及学院内外资源。例如,某位教学秘书曾反映,他在请教其他部门教师业务时,那位教师明确说不想给他讲解,因为感觉他干不了太长时间。

(三)个别教师对参与学院科研及其他活动不够积极

尽管大部分教师都愿意参与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但是仍有个别教师不积极。如个别教师对教学工作循规蹈矩、缺乏自我改进的积极性,找各种理由不参与每周的“两会”,对其他会务和社会服务活动不积极参与,对资源库的建设和联络工作也不积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和待遇不匹配。

五、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结合国内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老年服务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素养建设

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对建设政治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专业知识业务精湛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起着关键作用。为此,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制度,为教师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并指出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养之中。

(二)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

两年来,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相对适合学院发展和运作的管理制度。但是就运作效果看,还需要更好规范权、责之间的关系,教学、科研、学业指导等量化及其绩效与待遇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培训

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组织要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雇佣新的成员,要求其己经或基本具备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采取替代办法,即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协商来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三是立足于现有的成员队伍,通过培训,开发其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帮助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学院师资培训制度的设计,应该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另外还应体现育人、用人一体化,并注重实效。这里特别要指出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师资队伍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表明,集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组成集体目标的个体目标的实现,而个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组织绩效评估系统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西方发达国家职教教师无不是用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留住高水平教师。目前学院个别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不积极的部分原因是工作量大、待遇和工作量不匹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与校内其他教师相比,业务上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因而要相应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稳定教师队伍,需要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机制留人”。

参考文献

[1]邹文开.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社会福利,2013(11):15-17.

[2]申素花.美国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管理及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管理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9(5):65-67.

[3]彭爽.美国、德国、日本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177-178.

[4]王姬.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模式与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30-34.

[5]穆小燕.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6(2):32-36.

[6]刘晓,沈希.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现状与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71-76.

[7]郑声衡.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J].开放潮,2007(5):44-45.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3.

[9]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意见[Z].教高厅[2002]5号.

[10]贺文瑾.部分l达国家职教师资培训的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54-55

[11]陈祝林,等.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1.

第4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挂职煅练体会

经区委组织部选派,××年月日,我作为港口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的第二批成员,从区财政局预算股来到光坡镇挂职锻炼。经过几个月的乡村基层工作的锻炼,我了解了基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与领导、同志们以及农民朋友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加强了沟通,建立了友谊,并从他们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光坡人民“团结一心、务实苦干、奋起直追、自强不息”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收获颇多,受益终生。现将近段时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关于近期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走访调研,尽快熟悉光坡镇情。

在光坡这段时间以来,我先后走访了全镇的行政村,通过与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沟通和交流,对光坡镇上下坚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加快发展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以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调研,我看到,光坡的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实事越办越实。集镇功能不断完善,农村五件实事在基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用人导向明确,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日益增强。镇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很年轻,干劲很足,班子团结,作风务实。光坡镇政府正带领全镇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工兴镇、狠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不动摇,埋头实干,积极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二、做好组织交办的工作,主动关心其他挂职同志。

一是主动与他们联络,询问他们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有关情况,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二是对到光坡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同志,积极参加接待,听取他们对光坡工作的意见,与他们交换工作上、生活上的看法。

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是各方面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关心,使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坚定了好挂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到光坡后,光坡镇党委对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关心。陈书记先让我熟悉情况,给了我一段时间了解光镇的镇情,使我对光坡有一个全面接触的机会和一个总体的了解。陈书记、黄镇长多次与我谈心,征求我的意见,针对我的情况,结合光坡的现状,调整了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分工,让我协助吴副镇长负责农、林、水部门的有关工作,安排的都是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放手让我开展工作,使我感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区委组织部除了电话了解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外,还组织我们汇报交流挂职情况,征求我们的意见,使我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单位的领导也不时地打电话来,体贴关心我们。各级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在内心充满感激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挂职期间不负众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组织和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与关爱。

二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使我感到必须加强学习,注重实践,虚心接受组织的培养和实践的锻炼。

我原来是在财政局预算股工作的。到了光坡镇后,我感到有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领域需要去学习、去探索。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并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如何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充实,我感到,有许多的知识要学,有许多的事要做,有许多的理念要去理解和感悟。只有坚持下去调研,多到基层,加强学习和实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有所提高,才能不辜负组织和领导对我们的培养与爱护。

三是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踏实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和光坡人民。

通过四个多月的实践和观察,我感到我们光坡镇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子,是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在宏观调控趋紧的形势下,在各种困难面前,一班人在班长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以工兴市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智慧和汗水来谋求光坡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为挂职干部,我感到,在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子中,在这样一个注重实干的群体里,我不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成为这个集体中称职的一员;还要高标准严格要求,少说多干,埋头实干,扎扎实实为光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干几件实事,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光坡人民的期望。

第5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为例,总结其创建过程、运行特点、实际效果及工作启示,进而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服务学习模式。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服务学习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4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91—03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党建研究一般资助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ZZZA7)。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梁伟东(1968— ),男,广东湛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官伟强(1956— ),男,广东普宁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职业与成人教育。

郑勇(1984— ),男,湖南耒阳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党建。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存在实践乏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亟待改进的问题,导致学生课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平台将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影响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引入服务学习,开设“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新模式,以期走出上述困境。

一、服务学习与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联系

服务学习是美国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于1993年开展的服务行动将其定义为一种方法,指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此可知,服务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即服务与课程学习是直接相联的,服务围绕着课程学习设计,学科教学渗透于服务之中,参与者依据学习目标展开反思,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二是注重结构化反思。精心设计的服务活动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服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三是强调品格教育。服务学习着力于促使学生在主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持续关注社会、健全完善人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高职学生党员党性锻炼中引入服务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理念既能满足学生提供服务时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又能激发其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的“动力感”,让党性锻炼活动更具吸引力。其次,课程化运作具有固定的学制和周期,在系统的学习框架和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长效的党性锻炼机制,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学做一体化能促使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性修养习惯,增强其实践参与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发展思维品质,完善品格,改进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准备、执行、反思、评估等服务学习步骤涵盖了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实践的参与、自身反思、考核评估等党性修养的全过程,能有效地增强党性锻炼效果,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二、“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模式的设计和实践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开始在原有挂职锻炼活动的基础上引入服务学习,设立“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设立工作坊的目的是将现有的党建、思政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盘考虑和设计,探索、构建一种党性锻炼新模式,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增强党性修养,实现自我发展。工作坊的服务学习时间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党员服务与学习并重,一边以挂职村(居)负责人助理的形式参加服务学习活动、开展挂职工作,一边学习思想政治、群众路线、行政能力等相关课程。

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在对“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的设计和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准备、执行、反思和评估四个阶段分步骤推进,有计划地组织实践。

(一)准备阶段

1.设计工作坊培养计划。明确工作坊的培养理念、目标、运作方式、人员招聘、经费预算等,与合作区、镇(街)、村(居)沟通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取得合作单位的有力支持。

2.实施需求调查评估。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深入合作村(居)开展需求调研,综合所掌握的资料及需求情况,与合作单位确定合作的村(居)及对应开展的服务学习项目,并明确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

3.招聘学生党员。在全院招聘学生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以院系为单位,组建学生党员挂职服务学习团队

(5~9人)。

4.组建教学团队。从思政课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各院系招聘专业教师,由镇(街)、村(居)等单位按照协议为每一名学生党员配备一名社区督导,组建教学团队,并明确教师相关待遇参照学院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落实。

5.设置教学课程。召开指导教师、社区督导、学生助理及学生党员联席会议,根据工作坊的培养目标,结合社区及学生党员的需求,规划设置党性锻炼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开设课程。

(二)执行阶段

1.召开简报会。向学生党员介绍工作坊及村(居)相关情况,指导学生讨论、完善服务项目并跟进学生筹备项目的进度情况,协助解决所遇困难并组织相应的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团队填写服务学习项目申报书并及时通报立项资助情况。

2.学习服务学习课程。开设服务学习课程,并列入公共选修课。服务学习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培训类课程,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介绍,区情、民情概要,社交礼仪,沟通协作等内容;第二类为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群众路线理念和方法、基层工作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等内容;第三类为提高类课程,主要包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基层群众生活变迁等内容。课程贯穿于全年,与服务实践穿行,一般半个月安排一次。

3.开展服务学习活动。学生党员寒暑假在村(居)集中服务三个月左右,每天工作七个小时;平时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在村(居)服务,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天,在此期间,学生党员除了需要完成岗位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服务学习项目任务。

4.加强督导和分享。指导教师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咨询会,定期向学生介绍实践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每周,社区督导与学生党员进行深度面谈,进行“一对一”解疑答惑。各服务团队定期举办成长分享会,分享思想感悟。

(三)反思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求学生提交自我评估报告和反思材料,如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总结、社会调查报告等,对服务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反思。指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集体讨论、成长分享、反思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服务中的所见所闻及所学课本知识进行反思,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评估阶段

1.开展问卷评估。通过填写前测、后测问卷,对比各项问卷数据,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2.加强锻炼效果评估。指导教师通过填写问卷总结、期中(末)评估报告或评估表等,社区督导通过撰写鉴定表等,专家组通过验收学生团队的服务学习项目,“三方”联合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评定星级,并通过媒体报道、总结分享会等方式肯定学生的成长,鼓励其持续地参与党性锻炼。

三、工作坊锻炼模式的特点

(一)学做一体化的党性锻炼理念。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坊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使理论课程与服务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深化学生的认识,通过服务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思考其价值和意义,增强认同感。以“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为例,在工作坊,我们专门安排了“三个一活动”,即由一名思政课副教授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全程参与一次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举办一场总结分享会,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党性锻炼态度,形成以践行深化认识、以体验增强认同的党性修养习惯。

(二)紧扣服务的党性锻炼内容。工作坊立足于社区需求,将党性锻炼内容专题化,形成“专题学习+模块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形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对党性修养提高的支撑;在服务项目的设计上,注重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创建“幸福村居”为例,工作坊一方面邀请本市专家举办“创建幸福村居,建设幸福珠海”专题讲座,向学生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幸福村居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与儿童一起阅读”等服务项目,并围绕“幸福村居建设”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同。

(三)生动活泼的党性锻炼方式。工作坊整合现有资源,将政治、法律等课程内容融入到“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两新”组织团建等服务项目中,广泛运用任务导向法、社会调查法、团队合作法、课堂讨论法等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如“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课程先安排学生对社区教育、医保、就业、劳动纠纷等专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讲解和深化。

(四)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工作坊参照服务学习的做法,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包括学生自评、团队评议、指导教师(社区督导)评议、前后测问卷测评等。学生通过撰写党性锻炼周记、自评报告等形式自评,团队通过举行小组会议对组员进行集体评议,指导教师通过填写期中(末)评估报告、社区督导通过填写鉴定表等对学生进行评议,通过设计前、后测问卷组织学生进行问卷测评,从而使工作坊对学生党性锻炼成效的评估实现全程化,增强了评估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坊锻炼模式的成效

(一)创新了党性锻炼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党员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工作坊打破了以往的以课堂、校园和教师为中心,注重推理说教,缺乏实践体验的封闭式党性锻炼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强调“知行合一”的建构型的党性锻炼模式。工作坊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做法,将党性锻炼融入到社区服务中,让学生在锻炼中服务,在服务中锻炼,既让学生以服务社区的形式发挥了党员先进性,又满足了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同时,学生的党性修养习惯逐渐从“学习—提高”向“学习—服务—反思—提高”转变。

(二)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诉求,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坊通过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借鉴服务学习的做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校外实践环境。学生在教师(督导)的指导下,广泛参与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等服务项目,定期对所学知识和服务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体悟党和政府的爱民惠民政策,这为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注入了“真情”,这一点在工作坊开展的前、后测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超过88%的学生认为参加工作坊后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对思政课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少于8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熟悉了“三农”、党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基层、对社情和国情的认识,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坊在党性锻炼内容、形式、时空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其锻炼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经济社会建设,小到党群连心工程等。学生党员以助理的身份在具体岗位上长时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一党性锻炼模式使其获得了丰富的工作体验,并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因此,参加工作坊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的诉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实践证明,工作坊在促进高职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创新、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上有显著效果,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种党性锻炼方式,将其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与社会共享育人资源,合作育人,从而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提供真实的“知行合一”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蓝采风,许为民.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官伟强,梁伟东,郑勇.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引入服务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第6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百奥药业落户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关村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专业生产蚓激酶等蛋白质多肽药物,是中国科学院旗下专业的蛋白质多肽药物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蛋白质多肽药物专业孵化器。作为蛋白质科学国家基地和蛋白质国家工程中心的重要载体,百奥药业被列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扶植的生物医药企业,肩负着多项国家级技术推广计划项目。

创业篇:昨日百奥 化蛹终成蝶

1995年1月19日,百奥药业诞生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个自主研制的民族品牌,国内第一个口服降纤生物药物――蚓激酶正式上市,成为蚯蚓在现代医学应用上的典范,一个国家级新药成功转化为一个企业。

百奥药业今天的良好发展态势并非与生俱来,在刚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它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困外忧”。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职期间,侯全民接触到了所内科研人员樊蓉和吴骋教授发明的“蚓激酶”这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随后,这项科研成果在“科学报”报头位置发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1994年,对成果有了一定认识之后,研究所领导决定将这项成果转化,故而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百奥药业。心怀抱负的侯全民认为一个企业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成长,更能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于是时任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的侯全民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这个团队中,出任总经理助理,完成了从做学术到做企业的职业转型。但由于观念、资金、人才、体制等方面制约,百奥药业一开始就陷入了亏损与管理不利的局面,危及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失望之余,他对公司的发展逐渐失去信心。于是,在1996年离开百奥药业,应上级要求,被委派到河北省赤城县担任科技副县长,进行挂职锻炼。而在此期间,百奥药业的产品销售一直没有质的突破,直到1998年,已经拥有百名员工的百奥药业,其产品的年销售额也仅在500万元上下徘徊,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1999年应公司股东力邀,已经挂职锻炼归来并担任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副处长的侯全民再度入主百奥药业并出任百奥药业总经理。

从1995年公司正式成立到1999年侯全民正式出任总经理,这5年期间,百奥药业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后,在一个平台上缓慢踱步,没有更大的前进步伐。上任之后的侯全民得到充分授权,立即着手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百奥药业的转型也就此展开。侯全民突破研究所原有办企业的观念,与社会接轨,大胆引进人才,当年就实现了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500万到1500万,翻了3番,当即实现了200万的纯利润,400多万的净现金流。随后,侯全民马上扩大市场份额,组建了专业的营销队伍、学术队伍,向全国推广,并走向了海外。一年之内,从北京辐射到了全国数十个省市,百奥药业就此走上了规范化地发展道路。

发展篇:今日百奥 敢为天下先

百奥药业历经风雨10余载,百奥人肩负使命、锐意创新,共同完成了蚓激酶从想法到成果、从成果到企业、再从企业到产业的3次成功超越,也使百奥药业从研究所走向社会、从国内走向国际……

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百奥药业在总经理侯全民的带领下,确立了“以学术为先导,学术开发市场、疗效巩固市场、口碑拓展市场”的品牌战略,谋求占领学术制高点――先与临床专家合作,让专家充分了解认识这个新药的科学研究机理,并做一些日常临床观察;邀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蚓激酶学术权威,协助在全国各地举办学术讲座会,展示研究成果,研讲治疗机理;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与当地最好的、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医院合作,做临床观察,待大家都逐渐接受、认可,并经大量试验验证了蚓激酶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后,“百奥蚓激酶”顺理成章地推广开来;随后,蚓激酶还被列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及地方医保目录,并被中华医学会列入“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推荐用药”等。

文化战略

“文化是一个公司能不能长期发展、长久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的文化要站在中国东方智慧的肩膀上,兼容并蓄,以东方智慧为底蕴、西方管理为战术,战略和战术结合起来,要发展成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轨的一种特色文化。站得高看得远,中国的文化有儒家的思想,道家的哲学,中国的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侯全民语

在百奥药业的企业文化展示厅中,白色司旗上的绿色司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片绿色叶子组成的树,寓意为“生命之光,健康之树”,绿色的树象征着生命和健康,呈放射状延展开来又似光,意味着活力勃发、生生不息。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侯全民一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总结出了“合作、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2003年,侯全民曾组织了一次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企业精神演讲比赛”,目的就是让员工对企业文化精神有更多地认识和了解。通过让每个员工畅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使员工亲身感受到了文化精神的力量,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随着公司的逐步发展,百奥药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更加规范化了。国家GMP认证的通过、Ⅵ标识的统一、公司经济的快速增长,无一不体现出文化建设在百奥药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品牌战略

“品是品质、质量,牌代表形象。形象和内涵是什么,首先要把品质和质量把握好,兼而把形象和内涵同时做丰满,这个品牌才有内涵的东西。要想到百奥药业,就能想到科学院、技术、服务、包括员工的一言一行,要真正深入到客户群中。”

――侯全民语

在百奥药业的品牌建设方面,侯全民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路。2001年4月,“蚓激酶系列产品及蚯蚓产业化”被成功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作为被国内外认可的首个具有特异性的口服抗栓防梗生物技术药物,“百奥蚓激酶肠溶胶囊”突破了抗栓防梗药物不能口服的。该项目自1984年立项以来,先后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证书》、《国家二类新药证书》等多个奖项;“百奥蚓激酶”产品企业标准还被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为国家标准;2006年集团公司在香港上市,百奥药业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数年来,蚓激酶服务了数千万人次。医药专家及众多患者对产品的高度认同,不仅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股东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作为一家矢志于维护人类健康尊严的民族生物制药企业,百奥药业深知能力

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多年来,百奥人一直牢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反哺社会,积极践行着一个品牌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百奥药业十分注重环保,投资兴建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开展广泛的横向联合,与中国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天津药物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蛋白质分离纯化、多肽合成、药物新制剂制备平台,在产学研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资北京“太阳村”,共植爱心树;连续8年捐助河北省赤城县贫困小学生等。

人才战略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除了对社会负责,我们的信条就是还要为员工负责,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对员工要有全过程的培养计划,包括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等,只有把员工塑造成一个成功的社会人,企业才有可能持久地发展。”

――侯全民语

始终拥有优秀的人才是企业能够在行业内保持领先的基本保证。侯全民把百奥药业引领到学习型企业的轨道,制定了长期的学习培训规划,把企业当做一所大学校来培养人才。通过举办中层MBA学习班、英语沙龙、专题培训,或请国学大师来公司举办讲座等,实实在在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腾飞篇:明日百奥 策远航

“有人说我运气好,我确实运气好,我觉得机会也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提前都准备好了;在走这一步时我已经看到了百奥药业10年以后会是什么发展,提前布局我都已经做好;我预留了空间,包括办公、车间、市场;我现在考虑的就是企业五年之后要做什么,我为五年以后的事情发展考虑。”

――侯全民语

2004年7月,“北京百奥药业与日本皇汉药品株式会社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蚓激酶在日本的专利申请也随之全面启动,标志着“百奥蚓激酶”正式进驻海外市场。

2005年1月,百奥药业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符合GMP规范的“蚓激酶系列产品及蚯蚓产业化示范基地”也顺利驶入竣工投产的快车道。

2006年2月27日,百奥药业强劲股东之――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

2006年11月25日,百奥蚓激酶荣获“2006年度北京名牌”称号,这是继2004年度获取该称号后连续第二次获此殊荣。

2007的2月7日,百奥蚓激酶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2007年10月12日,百奥药业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牌匾。

2007年11月28日,百奥药业在研品种“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发明专利授权。

截止到2007年底,蚓激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正式学术文章已达128篇……

第7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201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高职院校也普遍认识到实训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而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传统的建设方法一般校内实训基地为学校方自己建设的实训室,一般满足认知实习和课程实习的需要,优点是方便快捷,可以随时进行,缺点是实训室毕竟是模拟的,不能真实的展示企业的工作流程。校外实习基地是与企业进行合作,校企联合,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优点是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里实习,但缺点是学生只实践,没有及时紧密的理论教学,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操作脱节,校企之间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校企合作中的校热企冷现象依然存在。那如何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模式,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的含义

“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多样形式,才能使得我们的教有创新,学有意新,研有革新。

(一)企业进校园

“企业进校园”主要是针对原来高职院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而提出了的概念,高职院校原来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只引进和购买一些设备,建设一个简单的模拟场景供学生实训,而企业进校园指的是引企入校,c相关企业合作,引进项目,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企业校区”,将简单的模拟实习进化为真实的生产性实习。

(二)课堂进企业

“课堂进企业”主要是针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而提出了的改革,对应的实习是专业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传统的“2+1”的办学模式将专业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放在最后一年,在运行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虽然企业也指定了指导老师,但是企业师资对教学的规范性要求掌握不够。没有经过教师必须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规范的培训,对教学的规范性要求了解和掌握不够,使得教学效果可能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没有办法学理论了。而“课堂进企业”就是把教室搬进企业,教师进企业授课。

二、“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目的意义

(一)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校内实训,引进企业后,变模拟实训为项目实战实训,学生学完理论后马上投入工作,学生能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而对于校外实训,学生在工作之余教师马上其顶岗实习的企业进行授课,学生工作后联系及时学到的理论,学会总结归纳,同样会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师资队伍业务能力的提升

每年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按要求分批分段到有关企业基层参加挂职锻炼,轮流到导游、景区管理、计调等岗位进行工作。而与企业进行合作后,校内实训教师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任务中去,校外学生顶岗实习教师白天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夜晚给学生授课。这种方式对理论水平高、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有效,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第一课堂,参与到企业项目任务的内容中去,这样专业教师在课堂授课内容针对性更强,给学生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进入企业授课的教师结合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更密切。

(三)能有效的调节企业阶段性用人和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相冲突的问题

企业因生产任务和接待服务等问题,往往出现阶段性用工荒,而通常学校有严谨的教学计划,在某个阶段学生必须留在学校里进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不能将学生派往企业。时间上的冲突,往往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但“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有些生产项目,可以在校园内完成的,可以通过“企业进校园”,将项目放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室(企业校区)完成。而有些项目必须到企业完成,可以通过“课堂进企业”,将课题搬入企业,在企业完成课堂教学。

(四)是校企合作从浅层次的流于形式到深层次的参与实质项目生产的探索

“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的校企合作方式是基于真实的产品生产为载体,按生产过程提炼教学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项目运作要求制定课程设置与标准,结合项目实施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合作,教师和学生在实训的同时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帮企业真实的工作了,帮企业完成了生产项目,产生了效益。二是在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的同时,融入了理论学习,做到了理论的学以致用。这种方式,对学生、教师和企业方式三赢,所以合作不再流于形式,而进入了实质的生产,进入了真实的工作任务。

三、“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策略与效果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制学生“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总体安排

1.认知实习

时间:第一学期(时长1-2天)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 《酒店概论》。

地点: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

模式:课堂进企业。

2.课程综合实训

时间: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主要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计调部操作实务》、《导游实务》。

地点: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引进的旅行社)。

模式:企业进校园 学生承接企业的生产项目,直接操作团队。

3.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时间:第五学期、第六学期 主要课程:《景区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地点: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

模式:课堂进企业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将课堂搬入企业授课。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企业进校园”具体做法

2012年,与企业合作,自己融资成立天悦旅行社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学校内部,承接各种旅游业务,提供真实团体给学生操作,完成相关课程的实训任务。

(三)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课堂进企业”具体做法

2011,与广东新银盏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合作,第六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派驻教师利用学生工作之余进行授课,2014年,第五学期,与隆回友谊宾馆合作,学生进行专业综合实训时,将课堂搬入企业,利用学生工作之余进行授课。

(四)“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1.“企业进校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实训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真实项目生产,刚学来的理论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可以产生经效益,自己可以领一部分工资,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课堂进企业”,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学生更重视理论学习

专业教师一同深入到企业相关岗位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工作之余进行课堂学习,逐步意识到理论对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更加重视理论学习。

3.与企业的合作由浅层次的形式合作转向深层次的实质合作

真实的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课堂进企业大大提升了顶岗实习学生和其他员工的工作能力,大大缩减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校企合作中的“校热企冷”现象有所转变。

四、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进校园、课堂进企业”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碰到了一些问题。

(一)“企业进校园”中碰到的问题

在“企业进校园”活动中,主要碰到的问题一是引进的天悦旅行社在学生进行课程综合实训时业务量不够集中,项目不够,而学生人数较多,不能每个学生都在这一时段参与团队的操作。二是天悦旅行社有限公司没有设立专职的公司员工进行管理,只在学生实训时分配部分项目过来。

(二)“课堂进企业”中碰到的问题

在“课堂进企业”活动中,学生白天在企业安排的岗位上工作、见习,晚上由学校和企业的专业教师结合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给学生授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因为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对于长时间的上班不能很快适应,依然把自己做学生而不是员工看待;再者,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懒散,夜晚授课时经常抱怨白天上班辛苦,晚上还得上课;另外,学生对企业实践期望值过高,认为是旅游玩耍,没有重视。

对于这个情况,企业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傅积极做思想工作,了解学生想法,倾听学生同学们的意见,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当即予以采纳,对于无理要求,委婉地提出批评与拒绝。并请走上领导岗位的老员工现身说法,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第8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面对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探索新时期团的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是去年11月上旬在江苏吴县举行的“全团组织工作会议”的主旨。

显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建设正面临着许多新挑战,需要回答许多新问题。目前,全国拥有团员5680万,仅比党员总数多几百万;而在我国农村,团员人数却比党员人数少数百万。全国的团员占青年总数的比例,按团的组织系统对青年的统计为基数是19.9%;但这个统计似乎不是故意地却显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团组织的统计比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全国青年总数少了7000万,若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的青年数为基数,团青比例更为无情—5.8%。倘若我们再把目光移向这几年新生长的经济群,我们还会惊异地发现:在三资企业、独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新的经济生长带中,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空白区、空白片更大。数字与统计虽然十分抽象,但这些数字与统计却像一组硕大的、无情的警示信号,告诫全团—我们必须关注与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正视现实需要勇气,正视现实有时甚至有点痛苦,尤其是当我们曾经不遗余力地抓了几年的团的基层组织的整顿工作之后。面对日益活跃的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不冷静、理智地审视和考虑共青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改革与前进。

当然,自知者明。正是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团中央书记处在全团范围的大调研后不久,即举行“全团组织工作会议”,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鹏代表书记处提出了今后全团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推进团的建设和改革,以发展团员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宏大,能够发挥模范作用的团员队伍;以多出人才为目标,把团干部培养成适应团的工作现实需要和未来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青年成长进步为着眼点,走出一条团的基层建设的新路,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团的组织运行机制,为全团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奠定基础。

江苏、上海、甘肃等地团组织,在团的组织建设中,面对挑战,探索新路子,作出新的回答

面对挑战,共青团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和勇气,共青团的生机与活力也正是在挑战中生长与发展的。

江苏在党的后,工农业生产发展迅猛,工农业产值跻身全国前列,并创造了令全国瞩目的“苏南模式”—以集体工业为标志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团江苏省委在江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团员队伍的建设。团江苏省委书记徐鸣介绍:由于统计上的困难,我们还未对全省乡镇企业作全面的调查,但根据抽样调查,我省乡镇企业中建团率达80~85%,这一建团率远远高于全团在乡镇企业中的建团平均率。团江苏省委在乡镇企业建团的过程中,根据产业需要,灵活设置团组织,或以团带村,或以村带团,或团企合一,稳步发展,逐渐取得了目前的可喜成绩。去年以来,他们又把眼光盯上了流动劳动中的青年大军。他们从流入地入手,先是组织业余文体活动吸引外来青工参加团的活动;继而配合企业发展和青工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开展各种技术练兵、比武活动;之后,又在青工中积极发展团员,认真地开展建团工作。这一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

团上海市委在团员队伍的建设上,又有其独特的眼光,按照团上海市委副书记薛潮的概括是:“阵地前移,早期导入”。他们在团员发展中抓住源头部位,做好中学生和中专、技校学生的团员发展工作,在行业分布中注意抓住经济发展中新机构、新人员聚合的地方,如在大量涌现的外资银行、证券和信咨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宾馆、旅游业等行业中积极开展建团工作。团上海市委认为这些行业中的青年流动快、人员素质构成高,其工作和生活方式对其他行业青年的导向作用大,并且在将上海建设成国际化的金融、商贸大都市过程中,从事这些新行业的青年还将不断增多,因此上海的团员队伍建设必须“阵地前移,早期导入”,以争主动。

在培养“复合型”团干部的工作中,团上海市委又走在全团的前列。他们总结了几年来这方面工作的经验,认为“复合型”团干部的定义,应是政治素质与经济素质的复合,是基层工作实践经验与领导机关的管理能力的复合,是不同岗位和不同经历的复合。因此,培养“复合型”团干部的目标是:政治素质的全面性、工作能力的适应性、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实践经验的丰富性。在培养的途径上,团上海市委创造了在岗培训、党校脱产学习、委托专门院校代培、团干部挂职锻炼、团干部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甘肃虽是一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内陆省份,但团甘肃省委在团的基层建设上也有自己成功的探索。他们在过去几年团的基层组织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从基层建设的“长治久活”的目标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甘肃省玉门市和皋兰县开展了“青年科技开发区域建设”的试点。他们以团省委帮助筹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农村青年入股合作的形式组成不司的专业联产集体,由各团支部申报投资项目,经市、县团委等部门审定后,在养殖业、种殖业、加工工业、文化娱乐业等上选择可行性的实用科技项目,进行开发,组织青年劳动致富、科技致富。这样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富裕了团员青年,也增强了团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现在这两个地区的团青比率已由过去的11~12%上升到19~20%。并且,由于这些实用科技项目的立项、开发都由团组织控制,其经营效益也大大丰富了团的经济实力。团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徐维忠估计:原计划参与这一活动的村团支部年收入1000元,乡团委年收入5万元,团玉门市委和团皋兰县委年收入各20万元的目标,可望实现。

第9篇:村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食品安全情况

全年食品安全总体态势平稳,未发生等级以上责任事故。

深化监管体系。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年初及时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市长与各镇(街道)、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签订年度工作责任状,并为市食药安办增加1个人员编制;市人大将食品安全列入人代会专题审议、市政府将“六千五百放心工程”列入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目标办增加目标责任制考核食品安全内容比重。按照“每月一检查一落实,每季一总结一部署”要求,着力健全食品安全监察督查制度,市领导先后15次组织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督察,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有序运作、有效监管。

强化基础工程。及时调整并充实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继续推进初级农水产品市场准入、食品小企业生产加工整规、生猪集中屠宰整治、农村与学校食品配送、餐饮卫生与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处置、食品检测资源综合利用、问题食品应急体系建设,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常态化管理,11个镇、街道创建*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创建覆盖面达68.8%。深入开展餐饮监管情况调研,积极应对职能调整。

整合检测资源。市政府专题研究并明确了建立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目标,丁琦娅副市长多次深入有关部门调研,并专门带队赴三门等地考察检测中心建设工作,初步确定了分类整合措施方案,即保持定性快速检测体系不变,为各部门现场监管执法提供技术支撑;整合定量检测资源,强化法定权威检测能力,建立*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全市全年定性定量检测食品13万余批次,总体合格率98.75%以上;*市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继续保持第一。

——机关建设情况

积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努力建设“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行动迅速、监管有力”队伍,确保“两个安全”目标。

建设专业队伍。完成学历继续教育8人次,40周岁以下人员全部达到或在修大学学历;新增GSP认证员7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达到6人;派员挂职锻炼7人次、驻厂锻炼3人次、下村锻炼1人次。建立领导干部督题、中层干部领题、深入实际破题的调研机制,完成11项调研课题,8篇调研性文章在国家级杂志发表、3篇被*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简报印发、2篇被《*法制》录用,监管队伍综合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充分锻炼。

树立勤廉作风。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承诺书,积极创建*市廉政文化示范机关。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重学行合一、边查边改,狠抓整改落实工作,着力破解豆制品质量整治等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学习实践活动因举措扎实、成效显著、特色明显受到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评议团”的高度肯定。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整顿活动,积极落实“一线工作法”,举办民情恳谈敞门纳谏。一年来组织药监论坛活动13期(总计52期),浙江日报以半个版面、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以3个页码报道称:*“药监论坛”历时6周年,成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践科学监管理念的“先行区、实验区、示范区”,成为全国食药监工作的创新。认真落实机关中层干部承诺考评机制,将承诺范围扩大到全体10名中层干部;全面实施机关作风纪律监督机制,积极倡导“许可提速、便民利企、关爱贴心、廉洁阳光”服务,受到市委作风建设督查组的高度肯定。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法制科,配备专职人员,强化法制工作。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09-2013)》,实施行政处罚案件主办人制度。积极组织“最佳案卷”评比和一年二次的案卷评查,邀请法制专家开展案卷点评,切实提升案卷质量。规范检查、处罚、收费行政行为和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为,主动强化执法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并扩大到党务工作全面公开。认真做好扩权强县工作,建立行政审批科,规范行政许可运转程序,初步形成“一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行政许可运行机制,共受理GSP认证77家、变更128家次;医疗器械经营8家次、变更7家次,执业药师注册28人次,无一争议和投诉事件发生。

——药品安全情况

药品监管突出全程监管、秩序规范,重点落实创新信息监控、强化稽查手段、推进专项整治、完善风险预警等措施,从而确保了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完善综合监管机制。继续完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分片综合监管运行机制,将全市分为二个监管责任区域,将药械监管科、药械稽查科人员混编为二个监管责任组,确定每个镇(街道)监管责任人员开展综合执法。全年完成涉药单位日常监管1273家次,监管覆盖面100%;完成换发证170家、GSP复认证90家。强势开展药械市场打假治劣工作,结合飞行检查、靶向抽验、网上核对、厂家核实、同行交流、蹲点审计等方式,收集打假信息,协查嫌疑现象,加强广告监测。全年查处违法违规案件62起,罚没款50.36万元,其中查处某医院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件涉案金额近30万元,有效净化了药械市场秩序。

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完善药械配送工作方案,确定9家企业为年度农村药械配送企业,将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和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配送范围,巩固了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出台加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意见,狠抓非药品冒充药品、计划生育药械市场、非法渠道购进、民营医院药械质量等专项整治;与工商、主流媒体等建立净化广告环境协作机制,共监测媒体广告1980次、检查店堂广告450家次,监督抽验违法虚假广告产品5批次,移送工商部门查处违法广告29件。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器械规范化建设,并通过成立经营企业片组、建立购销凭证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角膜接触镜市场监管。

强化风险监管措施。第一时间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专项监管,检查涉药单位623家次,督促药品批发企业每周一报防控药械库存情况,确保防控药械规范生产、有序供应、安全使用。着重做好万邦药业大输液项目重点驻厂监督工作,开展药品生产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对特殊药品和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监管保持高度警觉性与敏感性,约谈督促药品批发配送企业加强含可待因复方制剂的购销管理,与相关责任人员签订责任状,确保药品市场流通秩序稳定有序。全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9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9例。

——工作亮点情况

帮扶医药经济健康发展。对药品生产企业派驻一组3名监督员;对重点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派驻联系员;分镇(街道)派驻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指导员,组织“三员”开展以“送温暖、送信心、送服务,助克难、助转型、助发展”为内容的“三送三助”帮扶活动。帮扶万邦药业实施技术改造,使之成功兼并河北唐山渤海药业有限公司,获取新的药品批准文号116个,并有序通过大输液车间、头孢车间颗粒剂生产线GMP认证与片丸剂和胶囊剂车间GMP复认证;万邦药业生产的43个品种、64个批准文号的药品入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制度,储备规模达500万元,财政年贴息30万元;*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继续蝉联全国医药商业100强企业,显现帮扶成效。

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着力将食品药品“六千五百放心工程”纳入市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配套出台《*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每年落实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蔬菜基地建设,建立蔬菜基地6100亩,并建成蔬菜批发市场;不断加大小作坊整合改造力度,全市应QS取证企业100%取证;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商店改造,全市放心工程示范店食品索票台帐覆盖面达100%;在去年实现全市154所学校食堂重点食品100%配送的基础上,学校食堂生猪肉食品100%实行统一配送;稳步推进餐饮规范化建设,全市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覆盖面100%;农村药品配送覆盖面继续巩固100%成果。

实施五常监管提升整规工程。从2008年开始,围绕规范与提升管理为目标,确定131家“小药店”、“小诊所药房”实施药品质量规范与提升专项整规工作。通过深入调研约谈、落实人员责任、借力督促检查、鼓励统一配送、强化监察考核等五项举措,努力构建“五常监管”态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整规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小药店(小药柜)经营标准》、《小诊所药房标准》等规范,率先开展药品经营使用信息化管理工作,率先建立监管指导员责任机制。8月底完成验收,整治面达到100%,其中督促注销8家、关闭2家,验收合格121家,验收合格率100%,提升率达90%,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受到省、市“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检查组的高度肯定,而且被省电视台民生频道采访编播、《中国医药报》发表长篇通讯介绍*做法。

加强药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出台《*市村级医疗机构药械信息化管理制度》,深化村级医疗机构药械购验信息化管理工作;保持城镇范围内经营处方药企业100%实现与省局药品品种数据连续有效对接;*医药药材有限公司作为*市试点单位率先实施药品仓库温湿度在线动态监管。提交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药品信息化建设的通知》,争取市财政增拨60万元建设包括OA办公自动化系统、食品药品监管业务系统和药品经营企业系统3个子系统的药械信息化监控系统,涵盖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假劣药械、特殊药品、药学技术人员、温湿度、药品不良反应等监管内容,有效实现运用信息手段提高监管效益,稳步推进了“数字监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