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办学特色汇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确立1个目标:创办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这一中外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两难问题。大港一中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的“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理念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一办学理念的内涵是:教育要适合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所开展的一切工作,所进行的一切研究,都要紧紧围绕立足学生自我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多种渠道,“让学生学会做人”的任务一刻不能丢,“将学生送入优质高校”的目标一刻不能放松,“树立名牌意识、凸显‘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特色”一刻不能忘,让“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成为长期不懈的追求,并成为学校的办学使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大港一中在德育、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健体”的体育模式、“自我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了“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
夯实2个基点:硬件建设与内涵提升
硬件建设
大港一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校的现实条件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近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新校舍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本着环境生态化、氛围人文化、技术网络化、功能多元化的理念,在区政府和教育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高标准绿化美化校园环境,高水平建设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高水准改善办公和学习条件,校园硬件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内涵提升
大港一中追求的学校文化特质是―――深广的价值追求:它不能被简单模仿,它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学校精神和核心价值;集聚的名师效应:人们向往名校是因为仰慕名师,校以师名、名师带动群体骨干;鲜明的个性特征: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追求学校核心价值的形象特征。学校一贯的目标是―――办学目标:“创名牌、出特色、求卓越”;办学方略:“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学校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坚持‘精细工作、持续改善’的工作要求(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安排要细、过程要实、持之以恒),坚持‘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的队伍建设战略,坚守‘一个也不放弃’的学生教育理念,坚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课堂教学特征,坚挺‘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教学特色”。
实施3项策略: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精细管理
大港一中的教育者认为,学校之间的竞争既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竞争,也是办学特色的竞争。优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此,大港一中坚持以人为本,靠名师创名校,靠学生立名校,靠管理出质量,靠改革增效益,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突破。
以队伍建设创名牌
学校把“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全体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教师,学校引导教师做到“四个一”,即:培养一种精神―――敬业爱生;建立一种观念―――改革创新;锻炼一种能力―――教育科研;养成一种习惯―――终身学习。
坚持教师第一观念。学校制定了“靠师德锤炼、靠专业提高、靠科研引领、靠政策激励”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坚持师德建设不动摇。学校坚持讲师德、议师德、评师德,通过每年举行高三年级教师工作汇报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
坚持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一是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各种研究课活动:新教师汇报课、3~5年教龄教师竞赛课、6~8年教龄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高三年级教师研究课等。二是校本教研模式化。学校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形成学科教研“备、说、议、讲、评”的教研模式。三是课题研究特色化。围绕“立足学生自我发展”课题,确立各学科科研课题。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每年召开大港一中教科研大会,聘请天津市知名专家、学者作相关报告和点评,编写学校论文集和教学案例集。学校每位骨干教师都在著书立说,都在承担课题研究。
靠学生发展出特色
形成主体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升旗演讲鼓舞人心,周末论坛有声有色,研究性学习成效显著,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秩序、教育活动处处体现学生的意志和兴趣。
形成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学生树立高品位学习观,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参与状态、互动状态,形成积极的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着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空。如语文学科的“大语文”教学,理、化、生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数学学科的开放式教学,英语学科的网络教学,体育学科的分项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形成自我管理的德育模式。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特色,突出基础道德教育和提高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两个重点,注重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凸显“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丰富课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定期开办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每年11月、12月,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设有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学类等十几个展示项目。多彩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展示了学生的个人才华,打造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拓宽实践渠道,完善道德品质。每年4月、6月,学校分别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展集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多年来,学校与交管局开展共建活动,学生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宣传交通法规。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每年3月,“爱心社”的学生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学校生态课程体系。该校实施的生态课程,是指依据生态学理念,缔结课程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优化课程的生态环境,搭建合理的课程结构,通过发挥课程生态功能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效益。生态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特色化―――实施“3+2”大语文教学,即用3课时完成教科书学习,2课时以文学社为单位开展活动;英语视听情景教学,即着力开发视听资源,及时把最新颖、最有趣、最热门的视听材料提供给学生;“4+1”数学开放式教学,即以4课时完成教科书学习,用1课时组织开放性问题研讨;体育选项课教学,即学生自愿报名选择感兴趣的健体项目。校本课程模块化―――开展主题自我教育系列活动,把每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党团活动课、周讲评和周末论坛、校园广播“一中之声”、年级辩论等活动有效组合,使之主题化、系列化;艺体自我发展系列活动,即以艺术节和体育节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舞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自我完善教育系列活动,即以科技周、重要纪念日、国内外时事等为契机,举办专题讲座和沙龙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习惯,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本化―――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落实学生全员参与和“走班式”管理,保障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扎实开展军训、学农等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使学生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关注社会的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加强环境教育,构建生态校园。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多年来,大港一中始终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学校开始实施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并于2011年2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成为全国首批获此荣誉的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水平,改善了学校和周边社区的环境。
重精细管理求卓越
倡导精细工作。引导教师对教育工作要善于“小题大做、慢工细做”,特别突出精细的课堂教学管理,坚持高标准抓教师备课、认认真真抓校本教研、实实在在抓教学反思、仔仔细细抓教学分析、坚持不懈抓学生培养、坚定不移抓教学质量。
[关键词]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21-04
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7万亿美元,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近3981亿元,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3.58亿,企业微信营销推广率达75.3%。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即时购物”。移动商务是指用户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实时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服务、实施一切数据驱动的商务业务处理和价值的交换。移动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安全,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国内近10年的文献分析,对移动商务的研究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9.8%)、系统研究(9.9%)、技术与方法研究(22.2%)、安全研究(21.5%)、应用研究(36.6%)五个方面。[3]这种研究态势反映了移动商务源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终端用户将是移动商务首要关注的热点。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从事移动商务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它逐步成为所有从事和参与移动商务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移动终端使用技术;既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商科院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但是,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将移动商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目光停留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身上,很少有研究把移动商务创新能力作为商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商科人才缺乏这方面的通识教育,与移动商务市场的应用脱节,很难适应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商科院校如何培养移动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移动商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图1所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移动商务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理论水平;2.创设移动商务的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实践应用能力;3.以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移动商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翻转课堂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主题研讨、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向学生介绍移动商务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企业信息移动化以及移动商务价值链、商业模式、商务整合及运营管理等相关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2011 年美国学者Gerstein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翻转课堂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国内部分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一)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搭建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在移动商务课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实施过程包括: 课前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课程教学主题,提供教学案例、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体验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移动商务体验,分析案例,小组协作学习,寻找问题。在课堂中,首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情况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学习,最后进行学结。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如图2所示。
(二)课前准备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完成以下课程的准备。
1. 采用主题教学法形式,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主题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3)移动商务的应用和移动支付。
(4)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
(5)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
2. 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立教学案例
选取来自移动商务活动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有助于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课程围绕教学主题,设立6个教学案例。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教学案例:剖析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教学案例:解读Olay微信营销。
(3)移动商务的应用教学案例:移动办公-爱德曼思。
(4)移动支付教学案例:支付宝钱包充值校园一卡通。
(5)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案例:可口可乐公司“数据空港”。
(6)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教学案例:手机钱包带来的便利与担忧。
3.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在我校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件、案例、教学视频、情境体验链接、习题等,主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
4. 教师创设移动教学实践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和移动商务体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学习资源收集,移动商务实践,小组成员交互、协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社会人际交往、处理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
(1)移动学习。学生围绕相关主题,练习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平台中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移动支付体验。要求学生独自使用移动支付宝钱包进行一次校园卡的充值,体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
(3)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和信息。要求学生使用校园即时通讯平台,进行成绩查询或查阅相关活动通知,一项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调查问卷。
(4)尝试开发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要求学生围绕与自身有关的信息需求,独立开发一套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
5.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将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每个组的成员前期独立完成上述资料和案例的探索工作后,进行成员间的分工协作。
(1)学习资料的整理。将成员各自从网上收集的每个主题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综合汇总。
(2)案例的研讨。查阅案例的详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剖析、讨论。
(3)体验国际商务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成不同角色,参与接近实际的国际商务运营活动的情境和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的协作能力。
(4)交流实践过程体验。小组成员分享移动商务的实践体验,挑选好的实践活动进行整理。
(5)准备成果汇报材料。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将学习成果制成PPT,准备好要提的问题,确定好主发言人、提问人、应答人和总结陈述人员。
(三)课堂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4个阶段组织教学。
1.小组呈现
每个小组由主发言人在讲台上向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汇报。汇报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本次课程的学习主题,对理论部分概念的阐述和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理论部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体会(允许学生发现寻找新的案例),以及情境体验中的经验分享;第三部分是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解答。
2.交流讨论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听完该小组发言人的汇报后,由提问人代表该组学生提出一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问题,由汇报小组的应答人作为代表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
由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安排任务或提出相关问题,由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和学习伙伴讨论该问题,或者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的解决办法,根据教师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结
首先由几个小组的陈述人代表小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及已解决的疑难点,然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重点知识强调补充,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四)效果评价
教师从学生个人、各个小组以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整体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50%)和论文(50%)组成。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独立探索×20%+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20%。
其中,独立探索的得分由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学习资源收集、实践操作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给出;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的得分由小组之间根据成果汇报的情况互评给出。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感兴趣的某个主题,分别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案例剖析、论文小结4个部分进行写作,时间为两周。
全校共有15个专业(方向)的16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学生的出勤率近100%。每次课程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围绕教学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践中,学生自主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平台”,该平台与我校教务系统、图书馆等系统对接,具有成绩查询、选课、课表查询、查空教室、预订图书馆座位、通知公告、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功能,已经在学生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能力拓展训练
我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立足于本专业,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利用近年来移动商务应用中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大胆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
1.明确选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移动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商务模式、发展前景和风险规避的原则,注重与企业联系,熟悉移动商务资源开发和价值开发的思路及途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选题分类如表1所示。
2.项目调研要充分
要求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通过企业案例学习,能够从企业商业模式架构、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开始,分析企业原有商业模式,探讨商业模式改进方案,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求企业最佳盈利模式,提升企业价值。
3.教师指导方法要科学、内容要全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适时应用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4.合理控制学生的项目实施进度
创新项目的研究团队能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目前,已经有1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有5个项目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采用,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录用和发表研究论文12篇,高于学校其他专业的平均数3.5篇;有的创新项目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申请成功率、项目结题率和项目的完成质量等多项指标表明,这些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
四、总结与展望
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iPhone、iPad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为全球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移动商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框架;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从3个层次分别阐述了商科院校培养具备移动商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研究适时地弥补了商科院校学生在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更加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将来,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丰富课程的教学案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婧.基于文献计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49-51.
[4] Sun Kuh Noh. Design of application service of e-business card based on mobile device[C]. ComComAp,2012.
[5] 傅志辉.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2-144.
[6] 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7]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Jackie Gerstein. 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scoop.it/t/the-flipped-classroom,2011.
[9]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58-64.
[10]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1] Norbayah M S, Norazah M S. Mobile phone usage for m-learning: comparing heavy and light mobile phone users.[J].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7(5):355-365.
一、挂职学校情况介绍
xxx小学是xx区一所名小学,坐落在xx区中心位置南坪,学校有59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157名教职工,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骨干教师30名,是xx区教育均衡发展,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的示范性小学。是一所充满生命活力,以儿童水墨画为特长,以幸福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学校秉承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培养言行儒雅,博学善思的小学生,学校为师生幸福人生搭建了成长的七彩桥,即幸福校园,幸福花朵,幸福园丁,幸福源泉,幸福乐园,幸福社区,幸福在线,让老师感到工作是幸福的,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幸福的。xx宝贝,幸福成长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XX年接收了一所厂办子校现花园校区,XX年接收了房开商配置的上海城校区,目前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具备了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明显优势,特别是进几年来学校发展很快,形成鲜明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南岸区领先地位,学生美术、书法、科技作品,体育、英语、音乐技能竞赛多次取得国际,国家级和市级奖励,学校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许。
学校先后取得了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等国家级荣誉,xx市红领巾示范学校 ,xx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
二、学习工作情况: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陈雅琳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以及图书课题管理等工作,陈雅琳副校长调离之后,协助李佳副校长,魏莉副校长分管德育和体卫艺工作。工作期间坚持按照教育局党委的工作要求,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边工作,边学习,多做事,多反思,注重提高自己。
(一)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我总共参加学校行政会4次,中层干部及组长会6次,全体教工大会4次,参加班队活动9次,学校各项活动8次,听课28节,个别访谈几十人次。另,参加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组织的课改六年经验交流活动,聆听了成都教育科学院院长陈大伟教授的《课程改革六年的得与失》主题讲座;参加了南岸区教育系统第18期校长论坛,聆听了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龚春燕教授的讲座《学校创新与科学发展》;旁听了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组织的全国知名专家、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邱学华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怎样做?》,旁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诗意语文的创立者王菘舟老师的示范课和王菘舟老师主讲的诗意语文,领我走进快乐课堂经验交流活动;参加了天台岗小学组织的幸福大讲堂3次,其中有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原院长唐果南教授主讲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通过和领导一起外出,参观了江北陪新小学,南岸川益小学,怡丰小学,青龙路小学等学校,使自己开阔了眼界,收获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同时,在参加各种活动时,经常思考这些学校办学成功的原因。
(二)虚心请教,注重积累
在充分尊重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前提下,经常和他们交流,特别是和班子成员交流,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交流中吸取经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同时把交流所得及时积累下来,有经验点滴、有文本材料、还有电子档案和影像资料。
关键词:宁波市;教育管理名家;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校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简介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人、掌舵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打造一批能够引领宁波教育优质发展的校长队伍,通过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进而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因此,探索校长成长规律,为校长的培训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中小学校长更好更快成长,培养宁波本土的教育家成为当务之急。宁波市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结合本地办学实际情况,在2009年启动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在教育管理名家培训过程中,突出了校长们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思想,努力做到“自成一家”。
(一)教育管理名家概念的界定
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是指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到的办学理念,具有突出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管理业绩,具有明显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成果,是区域教育校长队伍中的领军人物,要成为市内著名、省内出名、国内有名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专家。教育管理名家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育管理名家是教学成效显著的名优校长
他们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等方面有卓越贡献,所在学校具有独特的文化,为学校有序长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育管理名家敢于大胆创新
教育管理名家要深谙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能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创新,做到有远见、有胆识、有魄力,引领学校优质高效地发展。
3.教育管理名家是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
教育管理名家作为校长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不仅要有精湛的管理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个人魅力,这是校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基础。因此教育管理名家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全市校长队伍向更优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遴选
教育管理名家培养人选是从宁波市名校长、名师校长和特级教师校长中挑选,经过各县(市)区教育局的推荐、并通过专家组在教育管理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评议的基础上选拔产生的,21位校长经选拔成为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他们是全市中小学、职教、特教等不同类型学校的名优校长,在各自领域中卓有建树,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这些校长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显著的办学业绩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宁波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三)教育管理名家培训模式
在培训模式上,宁波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突破了过去班级授课与学校蹲点相结合的老办法,采用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实践经验提炼相结合、个人自主研修和专家指导相结合,聘请国内著名理论和实践专家为导师,包括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的国内著名理论和实践专家组成导学团队,他们中既有校长培训的行家,也有针对学校性质的教育专家,采用“双导师制”,依托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作为培训基地,建立高级访问学者制度,并通过理论学习、名著研读、国内外高端访学或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名家引领、课题研究、学校蹲点、校长论坛和沙龙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过去“一刀切”的做法,针对每个培养对象的特点与优势,灵活安排培训内容,采用个性化培训形式,最大可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最合适的帮助与指导。
名家引领和教育论坛作为宁波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特色,在校长的成长中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名家引领,专家老师带领专业团队深入学员所在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并诊断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并熟悉校长的教育思想,从而促成学校及校长跨越式发展。教育论坛作为名优校长教育思想输出的一种便捷方式,在引领宁波市校长队伍发展中功不可没。名优校长通过开展班级内的教育论坛,参加市内的“宁波天一校长讲堂”、“校长与企业家论坛”,境外的“甬港合作论坛”等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辐射到教育系统内外。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校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紧紧围绕培训主题,凝练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管理经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对宁波市教育的发展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教育管理名家培养的创新
多年来,宁波市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长期对校长成长规律和培训规律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五段三分双导师”培训模式。其中“五段”,就是把校长的成长平台分成五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任职资格培训,侧重为新任校长提供基本的教育管理相关知识。第二层级为提高培训,侧重为校长提供学校管理的实际技能与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第三层级为骨干培训,侧重引领骨干校长进行自我反思,并在学术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第四层级为名校长培训,侧重引导名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并对全体校长的发展起到辐射影响作用。第五层级为教育管理名家培训,侧重打造平台,让教育管理名家展示自己的教育理想,并进一步引领教育管理名家向更高平台发展。通过这五个层级,不断引领校长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从“八五”开展培训以来,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经过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骨干培训、名校长培训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并且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们的办学业绩有目共睹,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宁波市其他校长的办学有较强的影响,因此,如何让宁波本地的校长起到引领带动作用,让他们的教育思想辐射到每一位校长,如何使他们的教育思想得到较好的输出,宁波市大胆创新,用“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这样的论坛形式,让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个人教育思想辐射到每一位校长、影响每一位校长。
二、“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的组织形式
(一)主题报告
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将自己经过实践总结提炼的教育思想向听众陈述。在这一阶段,发言校长结合自己多年办学的经验、心得、对学校管理的见解、自己的感悟等经过总结提炼,凝聚成教育思想向大家汇报,与会校长通过近距离的聆听,对教育一线名优校长的办学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引领示范作用,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去实践的动力。
(二)代表旁证
这一环节,各位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可以邀请相关人员为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事实论证,旁证代表有在校学生、学生家长、在校教职工、其他学校校长、朋友、亲人等人员。他们根据自己与这些名家交往的真实感受,用事实说话,从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角度对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进行论证,这个环节有助于听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管理名家培养对象,使他们的人格魅力得到彰显,进而发挥无形的带动作用。
(三)现场互动
“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的目的并不在于给听众多少答案,而是激起了听众的多少疑惑。在这一环节,听众可以就报告内容、自己的疑惑进行相关提问,由发言校长作答,这是智慧碰撞交锋的过程,也是思想启迪的过程,这一环节有助于激起听众思想的火花,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做深入的思考。
(四)嘉宾点评
这一环节中,由教育管理名家邀请的嘉宾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点评,嘉宾有政府人员、高校专家学者等人员。嘉宾的点评高屋建瓴,他们从宏观上对教育管理名家的教育思想进行剖析,指出亮点,也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一环节,发言校长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全面的把握,点评嘉宾的评语也帮助他们突破了发展的瓶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听众对其教育思想有了宏观上的认识,进而可以将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运用在自己学校的管理中。
(五)导师提炼
导师作为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指导教师,带领专业团队深入学员所在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诊断等形式,对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办学思想进行长期了解后,结合旁证人员的论证、嘉宾的点评,对其教育思想进行提炼,让听众了解该校长的办学思想精髓所在,导师的提炼对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教育管理名家培养中的作用
(一)升华教育思想,拓展校长素质
学员借此机会进一步反思提炼自己的办学经验,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进一步梳理,作为自己办学思想的统领。
(二)参训校长全方位地认识自己
不同身份的旁证人员的参与,家长、学生、同行、家人、朋友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价这些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这一流程使参训校长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有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素质,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营造校长间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校长们在倾听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汇报、听旁证人员佐证、嘉宾点评、导师总结时,会对自己的同行有新的认识,会借鉴别人的有效做法管理自己的学校,这样的平台为校长们的快速成长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四)多元化的视角看教育
在嘉宾点评这一环节,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邀请到的嘉宾多为高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同行,还有企业总裁等,他们看待教育的视角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校长的教育思想进行点评,这为大家提供了看待教育的多元视角,有助于校长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管理看管理,使校长的视野更为开阔。
(五)导师全面了解学生
导师对学员的了解得益于与他们的接触,实地参观,通过“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这种形式,导师通过学员的发言、旁证人员的佐证、嘉宾的点评对学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客观、深入分析该学员的办学思想,为他们日后发展做出更切合实际的指导。
(六)经验共享、智慧交锋
“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聚集了各级各类中小学管理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智慧启迪,从而建立名优校长发展共同体,通过他们经验的推广,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从而促进宁波市校长队伍的快速成长,发挥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的推广及运用
“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形式在教育管理名家培养中受到了较高评价,在推广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会前筹备
会议召开前要精心策划,做好筹备工作,组织部门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会前要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学校等方式收集材料、意见,将教育管理名家所在学校、参训校长等各方面的意见汇总,为会议的举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思想要简练
在较短的时间内,校长要将自己多年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实践经过总结提炼形成的教育思想向大家完整地阐述,就必须经过充分地论证和提炼,将总结提炼后的思想向大家做汇报,发言要做到层次高、理念新、宏观与微观结合,抽象与具体结合,这才有利于听众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旁证人员的发言要切合主题
因为旁证人员多为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的朋友、学生、同行、学生家长等,他们的发言是结合自己与校长交往的实际经历展开的,言语间流露出对校长的赞赏之情,这些发言有可能脱离会议的主题,因此,会前要与旁证人员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发言的重点与主题,从而使会议主题明确、效果明显。
(四)嘉宾点评要全面
点评嘉宾往往只评论发言校长在教育管理中做的出色的一面,对其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则避而不谈,因此会前要提前与嘉宾沟通,让其对校长的办学理念做全面深入的点评,让校长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及进步的空间,从而使会议起到真正促进每一位校长发展的作用。
(五)导师主持要变换角色
导师作为学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在主持会议中要变换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作为主持人在整个会议流程中起到联络衔接的作用,因此导师在会议开始前对该学员所在学校的整体介绍,对每个环节的总结都要基于自己在长期与学员接触中的直接感受,要客观评价每个环节的发言,做到切合实际的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鲁林岳.名师名校长培训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9,(2).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向常委会报告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20*年工作,请予审议。
20*年,教工委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在本会其他委室密切配合下,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部署,认真履行教科文卫工委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县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各项工作。
一、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立足本职,依法开展工作监督。今年,教科文卫工委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针对县政府提出的“大打富硒民歌两张牌”的战略,十六届人大四次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富硒食品开况的汇报。为了审议好报告,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到茶业局、乡企局、科技局等部门及硒谷矿泉水厂、闽秦茶厂、和平茶厂、盘龙茶厂、向阳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充分听取部分企业负责人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一定深度的调研报告及审议意见,会后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将该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开展了我县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调研,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为了使审议有的放矢,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委员到白河县学习白河高中、职校办学经验,并在认真调研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政府提出有利于我县高中教育发展方面的建议五条,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建议四条,县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采纳了意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教、职教发展的办法措施,为我县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基础。三是针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现状,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汇报,为提高审议质量,会前,县人大常委会分四组对全县*个乡镇*个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要求其他8乡镇人大联动视察新型农村合疗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并针对我县新农合工作存在的政策宣传不到位、人口基数不实、新农合受益面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条,促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围绕大局,积极完成常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了年初人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二是配合其他工委开展了民商事审判调研、国民经济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视察检查。
二、工作呈现出的特点
(一)体现民生,关注热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监督职权,是国家权力机关。教科文卫工委联系的是社会事业口,事关群众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今年面对高中教育优质生源流失和骨干教师流失、高中教育质量不够稳定的实际;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办学特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等实际情况和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并提出建议意见,帮助政府想办法,督促解决一些事关教育发展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得到了社会对人大工作的高度评价。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形势下中央实行的又一惠民政策,但在下面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不到位,群众的高期望值,繁琐的报销程序等问题,使得群众有意见,干部有怨气,上面不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研,帮助政府找准问题,并督促政府完善农合运行机制,核准人口基数,简化报销程序,扩大受益范围。得到了乡镇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立足县情,务求实效。在撰写审议意见时,谈问题力求公正全面,说成绩力求客观,不歌功颂德,建议紧贴实际,切实可行,保证了建议意见可操作性,力求监督取得实效。关于富硒食品开况的审议意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县“十一五”富硒绿色食品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县富硒食品发展方向,理清了发展思路,并将富硒食品开发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审议意见印发后,政府抽调专人起草加强高中教育工作的决定,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按规定提高了*中学收费标准,从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中为高桥、毛坝中学招录教师*名,并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加强基础教育管理,确保了我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同时,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发展。职教中心于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编制了《*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合作医疗由于刚进行完毕,政府及合疗主管部门正在整改落实过程中。
(三)精诚团结,和谐共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科文卫工委一条线,上到分管领导,下到工委工作人员,都注重团结,和睦处事、和谐共事,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分工又合作,有问题大家共同商量解决。在工作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扬长避短。正是这样,所以教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工作有张有驰,严肃活泼,处处充满了活力与和谐。在配合其他工委开展工作上,我们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尽量把问题找准,情况弄清,以利于材料的归类整理,做到了分工合作,顾全大局。
(四)注重学习,共同提高。一是认真学习了《监督法》《物权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的理论知识;三是在工作中相互学习,有好的建议当面提出,以利改进工作。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理论水平,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工委三人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一定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新形势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宣传工作做的不够,工作做了,对外宣传少;二是调研的深度还不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以区教研室《质量效益双高工程实施意见》和《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为指导,以“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为主线,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和片区教研活动为载体,本着“目标同向,经验同享,课堂同研,质量同进”的宗旨,努力营造“以研促教,以研提效”的浓厚教研氛围,全面推动片区三大课题实验的发展,全面提高____共同体的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片区各单位的均衡发展。
1、创设典型带动的发展模式。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在片区内积极开展三大课题实验的探索研究,利用典型引路的方式,组织片区内各学校全力做好“写字育人”“读书成长”“特色发展”的实验研究。
2、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进一步牢固树立高效教学的理念,切实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认真研究制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诸多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和当堂达标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锻造高效课堂名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全区乃至全市有影响的的课堂教学名师队伍,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教学研讨等不同的课堂教研形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4、探索高效课堂研讨路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研室各学科课堂教学标准,研究制定符合片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一条符合__片区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研讨的路子。
5、推动__片区整体发展。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多组织我片区学校参与一些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研讨、培训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以提高各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全面促进我们__共同体片区的整体发展。
1、分析总结,工作交流。(二月份)
各单位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片区活动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以来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改进工作等,探讨新学期__共同体片区教研的新思路。
2、制定方案,全面安排。(二月份)
在充分研究全区小学三大课题实验方案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全区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为指导,由片区统一制定__共同体片区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各单位分别制定三大课题实施方案和所分工学科《__共同体片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措施等,并附具体每月的活动安排。
3、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三、四月份)
通过片区现场会的形式,由片区内三大课题实验活动开展较好的单位具体承办,在遵循区三大课题实验活动方案的基础上,交流展示本单位在课题实验方面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各单位均派相关老师参与活动,并做好先进经验的学习和推广工作。
4、课堂展示,研讨交流。(五、六月份)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中,各小组要确立两位主讲教师,小组内每单位提供一节,并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为全片区同学科教师提供观摩课,并进行集中研讨,进一步对集体备课研讨时确立的教学模式进行修正。同时,各小组在充分论证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__共同体片区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供全片区学科教师学习使用。
1、思想重视、认识到位。各单位联络员为各学科小组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我们__共同体片区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全面提升我片区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教学水平。
2、制定计划,周密安排。各学科分工单位负责制定本学科片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方案,各小组负责人要认真安排,切实组织好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注重过程,健全档案。各小组在本学科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过程性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并附必要的活动图片,过程材料齐全、装订规范、形式统一、专档储存,以迎接区视导检查。
4、搞好总结,全面推广。各学科小组在认真组织研讨活动的基础上,要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力争通过各小组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__片区实际的路子。
5、典型引路,同步提升。以岳峰小学为代表的城区片,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积极带领我们片区其他单位,多参与一些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研讨、培训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以促进我们__共同体片区的整体发展。
二月份(片区战备启动月)
制定片区教研工作方案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方案
三月份(课题实验研讨月)
1、语文骨干教师书法知识培训(__)
2、各单位相互交流汇报三大课题实验的活动开展情况(__)
3、片区师生故事力比赛——讲故事比赛(岳峰)
四月份(课题实验展示月)
1、读书成长实验展示现场会(__)
2、学校特色建设实验展示现场会(__)
3、片区学生故事力比赛——演故事比赛(__)
4、片区师生故事力比赛——编故事比赛(__)
五月份(课题实验展示月)
1、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__)2、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__)
六月份(高效课堂研讨月)
1、品科高效课堂研讨活动(__)
2、英美学科高效课堂研讨活动(__)
七月份(质量效益提升月)
1、片区各学科复习研讨
2、片区统一模拟测试及测试数据交流
3、下学期集体备课研讨
因目标一致所以我们共同,因彼此相连所以我们一体,
本栏目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在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做法,以期对其他试点项目校有所启发。
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93年,一直以来,学校秉承“塑造健康人格,培养科学精神”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技教育和教育科研之路。2011年春季,被确定为福建省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试点项目学校。
一、未雨绸缪——做好教育改革的准备
教育改革,是事关全省的一件教育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1.确定项目名称。作为省教育厅直接确定的试点项目学校,如何确定项目名称,学校领导经过反复斟酌,一致认为,改革试点项目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因此,我们把项目名称确定为“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2.制定工作机制。学校成立项目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试点项目推进工作的管理和校本教材的审定工作;组建项目工作团队,主要负责试点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以及校本教材《创新与实践》的编写工作。同时我们还制定试点项目工作配套制度及机制,并对照落实。
3.做好舆论宣传。发动全体教师行动起来,为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出谋献策。学校设立试点项目工作专用公共邮箱、试点项目工作网站、QQ群,为教师们创设平台。2011年6月28日,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举行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启动仪式,泉州市教育局网站、《安溪教育》、安溪县广电局对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的试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4.加大资金投入。为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学校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50多万用于建设两间标准化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并添置大量科学仪器。除了做好硬件上的投入,学校还注重营造校园科学教育氛围,创设校园科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科学教育环境的熏陶下爱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5.优化师资配置。要做好试点项目工作,需要具备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为解决师资配置问题,除通过公开招考的两名初中物理教师外,学校还从现有教师中挑选3位年轻教师优先配足配强科学师资队伍。同时,安排行政领导兼任科学课及《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
6.调整课程设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就要保证科学课及校本课程《创新与实践》的教学时间。为解决教学时间问题,我们从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6课时及科学课3课时中各调出1课时来上校本课程《创新与实践》,这样,每周上两节《科学》课程和两节《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
二、紧扣重点——把握教育改革的命脉
做好教育改革的准备之后,就要分析工作重点,然后围绕重点全方位开展工作。
1.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
一是邀请省、市、县教科所与教研室专家到学校指导教育改革的相关工作;二是请本校省、市学科带头人为教师们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讲座;三是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改革理论及新课标、观看教学录像课、分析典型案例;四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学校,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及各级研讨会;五是通过开展现场课标知识解读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现场撰写教学设计、学科素养、评课等各种业务技能比赛,以赛代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还开通教育阅读网并征订一些书籍、杂志,供教师们学习。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在开发《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项目上,抽选骨干教师组建项目组,项目组先后召开19次会议,讨论教材的编写及修订工作。
①编写校本教材:我们利用两个时间段组织试点项目工作团队编写校本教材初稿,2011年暑假两个月着手编写三至六年级上册,2011年秋季编写三至六年级下册。在编写教材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校本教材的内容体系的主要依据是《小学科学》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及创新大赛项目,做到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二是把每册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调查与探索、观察与实验、设计与制作、创新与发明。三是编写时主要体现地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突出可操作性。
②修订校本教材:2012年春季及暑假,我们组织项目工作团队针对《创新与实践》初稿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就地取材。校本教材要体现地方特色,我们就尽量采用安溪的相关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第2课“闽南文化调查”,就引导学生阅读《安溪县志》《安溪民间文学集成》,观看泉州电视台4套闽南语频道等。二是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学校各科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通力协作,达成共识。例如:有些内容需要提供实物图片就请美术组教师配合,拍摄照片或画出草图,再由信息技术组教师扫描插入图片;在文字推敲方面,请语文组骨干教师进行修改完善。三是亲近学生。在修改校本教材时我们选用我校学生自己的作品编入书中,如:六年级下册第11课“如何撰写项目简介”,我们把六年(7)班钱璐同学参加省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农村乘车大小便问题的调查及对策——以安溪至龙涓乡的线路为例”作为范例。这样的修改,教材源于学生,用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探索教学模式。教师们充满热情、绞尽脑汁把《创新与实践》校本教材编出来了,如何上好这套教材,大家感到束手无策,在教师们眼中,它是“三无产品”,即无教参、无教案、无经验。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做到:一是召集执教教师,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执教教师反馈上课中存在的困惑,讨论解决办法,达成共识。二是我们要求每位科学专职教师各针对一个板块认真编写一至两课时的详案,供执教教师参考。三是每学期都开展《创新与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就如何把握教材、实施教学进行探讨,同时针对校本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④讲究评价方式。有效的评价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能激励学生更投入地进行学习。评价《创新与实践》这门课程,如果采用简单的纸笔测试,很难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的做法:一是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笔试的形式;二是实验、设计与制作方面的采用让学生现场动手做;三是调查及创新与发明部分主要采用开展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每个班级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采用一至两个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效果较好。
3.加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所以说学生是改革的主体。我们不仅要让教师们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更要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为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开展一系列活动:①召开学生动员大会。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③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如:科学课上让学生们动手做实验;课外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植物,带学生们到养殖场观察动物,撰写观察日记;开展小种植、小养殖活动;每学期开展读一本科技书、看一部科幻影视作品活动;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画科幻画等比赛;④经常开展全校性大型科普活动,如科普黑板报、科学想象画、科普征文、专题讲座、主题队会和科普夏令营等多种活动,并与社区联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⑤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参与其中。
三、形成特色——品尝教育改革的硕果
通过前一阶段的摸索、实践,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已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特色。
1.教育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几年来,科技教育已成为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参加泉州市航空航模比赛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参加泉州市第七、八、九届科技创新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十多人次;参加省电子拼装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参加省电子模拟探雷赛获团体总分二等奖;代表福建省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杯模拟探雷赛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意大赛,荣获小学组团体金奖,还获得纸箱车大竞速小学组第一名,10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个人总分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创新型学校。
2.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①经过多次的讨论、修改,教师们已积累一定的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经过修订,《创新与实践》校本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更丰富、可操作性更强。②项目组成员教育科研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项目组成员参加泉州市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2012年4月,一位教师被评为泉州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科学学科骨干教师;2012年5月,一位教师被评为县科学学科教坛新秀;2012年5月,四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荣获县中小学实验论文一、二、三等奖;撰写的两篇科学在CN刊物。2012年10月,《提高科学环保教育实效策略的研究》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2年11月,泉州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暨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汇报会在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召开,会上,13位教师执教的观摩课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评估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发展规模严重超出了现实承载力,基本的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为此,教育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以教学评估作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手段,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2011年10月,教育部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即将开始之际,本文根据上一轮评估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新一轮评估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及现状
严格说来,我国的高等教学评估是从20世纪80年代对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开始起步的,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了一些评估实践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研究机构相继开展更加全面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开始进行教学评估的试点,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后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为此,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被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2004年10月,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教育部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启动了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初步形成若干有特色、有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估项目,其中教育部开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堪称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一种评估制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办学特色等项目进行非常全面的考察评估,对高校办学尤其是本科教学工作是一个莫大的推进。
纵观我国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研究和起步阶段;二是试点阶段;三是全面实施阶段;四是合理完善阶段。二十多年的评估实践为我国的教学评估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被评学校一致认为,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教学评估的实际情况,仍存在需要改革与调整的地方。怎样利用先前积累的经验指导下一步的评估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上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在经历了五年轰轰烈烈的评估检查之后,褒贬不一,甚至出现了存废之争,出现这些争议也恰恰说明教学评估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主体单一
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评估主体是教育部和教育部所代表的国家,属于政府对高校的评估,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单一主体发起的评估因为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难以反映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评价,得出的评估结果不能令人信服,也不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又是评估的唯一主体,等于是自己评价自己,这显然是有违常理的。教育主管部门利用教学评估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并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但是在评估过程中我们看到,这种评估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主要对象的学生和受学校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的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用人单位很少能够参与到评估中,忽视社会评估的对教学评估的影响力,所得结果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评价。
2.评估指标单一
从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看,评估指标共分为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当这些评估指标用在所有的参评高校中时,就显示了评估指标的单一。运用同一个评估标准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结构的参评高校进行评估,会引起评估结果的不公平,容易造成某些高校为片面追求标准而拼命往上靠,反而限制了自身优势的发展,也会带来不恰当的竞争,使评估过程和结果偏离评估的初衷,这样的评估指标不能够体现各个学校自身价值的独特性所在。另外,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定量成分太大,定性成分不足,导致在最终的评估结果中偏定量、轻定性,但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只用定量的方法评估得出的结论会显得不可信服。
3.评估手段单一
现行的评估是政府对学校的单向评估,评估手段也仅仅是专家在学校自评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大多评估结果依赖专家从被评估学校的自评材料中得出的主观判断,对于有更广泛信息来源的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几乎没有考察。专家组的评判仅仅是对学校自评材料和硬性指标的评判,没有深入地测量高校实际的教学质量。在考察过程中,教育部对于评估过程的要求过死,使专家没有办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性地开展评估工作,也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发展特色,以教学的最终质量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估。复杂的教学工作仅仅靠几个指标数据和几位专家根据材料的评分,这样的结果却是值得商榷。
4.评估功能单一
单一的评估主体导致单一的评估功能,目前由政府主导的教学评估的最终功能也只局限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政府效用,给政府一个全面掌握高校教学情况的数据,对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更为关注的社会领域没有涉及,高校也只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被动地堆砌材料,做表面文章,无论被评高校还是教育主管部分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评估指标体系引导的评估结论上,迎估工作结束之后,整个评估工作也就随之结束,没有将关注点转移到评估结论的使用上,未能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教学质量。开展教学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这个目标上看,本科教学评估并未发挥其应有功能。
三、对于改进教学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8年首轮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结束,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评估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对于首轮评估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指引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评估工作中更好地前进,基于此,我们对下一步的教学评估工作作以下思考。
高校是办学主体,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学校办学的自,在教学评估方面也应该给予学校应有的自,加强自我评估正是落实高校办学自的重要体现。如果学校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评估中,则相信评估活动会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将高校自我评估置于整个评估制度的基础上,应该是下一轮评估工作的亮点。这种自主评估不仅包括高校有自我进行评估和评价的权利,而且应该包括高校有自我设置评估标准的权利,鼓励高校根据地区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层次和途径,开展适合本校教学工作开展,能够对本校教学水平进行真实评价,也能够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的教学评估体系。使学校成为教学评估的主体和质量保障,让教学评估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
2.分类制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向着综合性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要求我们在建立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时充分考虑各高校的不同情况,分类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标准和发展目标,因此考量他们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也应根据发展目标有所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高校的教学质量,应该实行分类评估,不能一刀切。要引导高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突出办学特色,制定多元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估,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改变单一的评估手段
要改变原来由政府部门根据学校自评材料进行评估的单一手段,将“以看材料听汇报为主”转变为“主动观察和了解为主”,充分利用评估理论、评估政策、评估专家和评估指标体系等手段,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估模式。改变原来的看指标、看材料的评估过程,重视有实际意义的软评估,将多种评估相结合,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建立健全院校分类评估、专业认证以及国际评估等多种形式,引导学校多样化发展,重视外部考察手段与自评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建立日常调查、同行评议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评估手段,这样既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又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有效。
4.建立长效的教学评估机制
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是,在评估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评估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评估体系,巩固评估成果,形成长效的评估机制,不仅是教学评估实际操作的内容依据,而且是各高校从事教学评估工作的指南。各高校要形成长期的教学督导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制度,而不是为应付检查突击形成的评价内容。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学工作是教学育人的根本途径,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把控好教学工作的质量也就保证了高校教书育人的质量。教学评估不应只是在评估检查时的临时措施,而是常态化监督教学工作的基本制度,只有完善好教学评估制度,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即将到来的下一轮教学评估,我们该如何调整工作思路,搞好教学评估和教学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课题,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广桐,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尹磊等.完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若干思考[M].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3).
——区***一中汇报材料
***区一中始创于1967年,坐落于杭嘉湖平原、古运河之滨的江南古镇***(位于***镇南环路368号)。目前学校占地28703平方米,校舍面积7040平方米,绿化面积122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016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级职称3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1人,党员教师32人。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建设,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品牌形象逐年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学校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坚持铸就“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的校训,努力实践“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积极营造“勤奋、踏实、刻苦、活泼”的向上学风,踏实做好智慧教师、活力课堂、贴心德育、和美文化四篇文章,努力培育团结进取的教师文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学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了省示范性初中、省Ⅰ类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湖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一、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积极建设现代校园
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学校遵循整体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和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和校园硬件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和文化园地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和礼貌待人营造文明美的思路,积极争创湖州市现代化学校。积极构建现代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走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学校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一是打造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营造整体美。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一流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完善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培育一流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办公设施齐全,拥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和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学网络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艺术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做好校园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营造环境美。近几年来,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对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及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建设生态景观园,增添人文石刻景观,充分彰显现代学校的外在形象。三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塑造内涵美。我们将“绿色校园”、“阳光校园”、“人文校园”三大理念确立为我们现代校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立足学校的实际,我们精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现。
二、建设敬业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师资求提高”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打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敢于争先、不断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优秀队伍。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带头工作,校级领导均深入教学一线,兼课带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师徒结对工作是我校培养年轻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按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等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被湖中、二中公费录取的学生始终居于全市前列,真正做到了学生高兴,家长满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培育多元学生文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