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教学范文

计算机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教学

第1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培养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获取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基本技能,是人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成了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愈加显得至关重要。

一、学习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偏低,受人才观念、就业形势、职教环境的共同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大,办学模式单一,学生就业质量较低,学校吸引力不高。当前在校中职生生源分布广,原学校教学质量差异较大, 科学素养水平偏低,他们多是中考一卷定终身的“落伍者”,上职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知识链断裂,知识体系存在缺陷,学习能力不高,伴随着不良的日常行为,“厌学”情绪十分明显。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技能高低不匀,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没意思”、“没劲”、“无聊”,成了他们“不愿学”、“不想学”的信号,学习成了一种格外负担。因此,改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实现能上学深造、能稳定就业的基本目标,已成为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日常使用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实际,选择和运用好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需求、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1.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上课才会听得仔细、想得认真、思得深刻,轻快地消化知识、理解知识。如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时,把贴近学生心理的益智游戏“打飞机”(中英文打字)、“电脑博士”融入其中,学生兴趣容易激发;讲述文字处理时,可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细节,如仿制精美的贺卡和明信片,从而引发学生兴趣。

2.需求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在实际操作的知识讲解中,内容接近学生已有经验或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易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PHOTOSHOP中的“消除红眼工具”时,找出一张学生活动时的照片去说明“红眼”,抓住学生怎样使用“消除红眼工具”消除照片眼睛中的红块的迫切需要进行讲解,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地听教师的讲解,带着兴奋、带着希望去实现技术的操作。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能快乐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3.实施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提高了分层次教学和因人施教的必要性。可建立“学习超市”,为基础知识或操作技能好的同学进行“免修”或“选修”,顺应一些学生的学习实际,让他们在学习上先行一步。譬如在教Word 2003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难度不同的教学样稿,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总结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

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更需要因人施教、因势利导。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不必要的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因此教师布置每个学习任务, 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让同一个课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如学习“文本框的设置”内容时,对没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会插入文本框,能够填充颜色的设置线条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版式的设计、图形的组合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优秀生“看一看”,督促其积极努力,对中等生“帮一帮”,启发点拨,对“后进生”扶上马送一程,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辅导措施,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努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为中心,系统地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目标 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二、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一)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三)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一)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四、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

编辑整理本文。

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学习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只有加快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素质,才能使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未来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工具,计算机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评估等方面促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由于计算机教学贴近现实,有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计算机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摆在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任务。

一、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各类软件的使用能力,资料数据查询和获取能力,信息的归类和筛选能力等等。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具备计算机能力的人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手持信用卡却不能在ATM机中取出钱;在各类查询系统的电子触模屏前无从下手;在浩瀚的信息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更无法从信息中归纳、整理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工作中虽然能读、写、算,却由于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有效地利用现代生产设施,自然也无法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因计算机能力缺乏而形成的“功能性文盲”在信息社会中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近年来一些从事未来教育模式的专家学者均指出:进入90年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扛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美国信息学家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方面。可见放弃计算机将不能很好地衣、食、住、行,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及生存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高低主要由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来体现。而计算机教学在其间担负重要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新颖并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但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无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有极大的优势。由于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中算法描述语言既不同于自然语言,也不同于数学语言,其描述的方法也不同于人们通常对事物的描述,因此在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中,大量摒弃了其它学科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通过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考虑恰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在程序设计中大量使用猜测、判断、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其抽象思维能力要优于不会编程的人。

3.有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优化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使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高度兴奋,而将所学的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及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通过程序模块化设计思维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善于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来解决,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品质。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精确按程序执行,因此在程序设计或操作中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稍有疏忽便会出错,只有检查更正后再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过程,其中既含心智因素又含技能因素。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深刻的思维、坚强的毅力的自我修养过程。

三、计算机教学对其它学科的作用

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至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领略现代数学之风姿,计算机语言也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和创造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能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张迪梅.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与发展.中国电化教育.

第4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小学生在升初中考试中不用考计算机知识。因此,计算机教学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也是应付了事,只是重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要求计算机教师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根本出发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到心理发展的影响,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学习的比较快,计算机教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趣味,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趣味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师要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一些练习软件,比如《趣味指法》《英打练习》等,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一些游戏,例如字母打靶游戏、趣味迷宫等,让学生感觉到上机课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教学和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天生好动,如果在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讲,学生很容易走神,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动手,克服其懒惰的习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下课之前完成,教师给予评分,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手把手地传授,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四、利用投影仪教学

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计算机演示时,由于屏幕较小,学生又比较多,有些学生看不清楚,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用幻灯机投影放大,一边展示,一边讲解,从视觉上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降低计算机学习的难度。

总之,计算机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一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方法优化

一、技校计算机教学的优化策略

1.改革计算机教学内容。新的时代,在计算机教材的选择上要突出专业、实用、先进、科学等特点。高等教育计算机教育教材改革必须坚持与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把重点放在学生实用计算机能力发展和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上。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学习情况、计算机专业水平和其他差异情况合理的选择教学材料,规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堂理论解释适当的案例研究,加深和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理论水平,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的目标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据学生的需求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和钻研。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一是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等各种教学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思考、实践,精心设计大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后练习、实训题目,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获取、处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学校应加强学生实训活动,多提供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践的机会。第四,学校应建立课程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网站内容应包括教学笔记、实验说明、在线课程以及自主学习的素材库、试题库、考试制度和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各种形式的教学相得益彰,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多方面多层面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这种课堂—实验—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重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技校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的计算机学科应当担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竞赛, 进行自由讨论,相互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统一。

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技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课堂理论知识讲解又过于枯燥,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的激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举办关于计算机技能竞技的比赛,如打字速度、应用软件进行文字编辑、网站设计等等,鼓励学生建立计算机兴趣小组, 作为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引和教导,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不仅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能够锻炼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技能。当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学生学习就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计算机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要让学生学好计算机这门学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集思广益,潜心合作。在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出具体的任务,任务的要求要明确,也要尽可能具有趣味性、灵活性,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辅导、答疑和释疑,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控制教学进度。

二、总结

总之,技校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工具和手段,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教委将计算机教育先后列为高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因此,技校计算机教育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能否在毕业后上任自身工作,进而也关系着学校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教会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同时,还必须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从而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讲解――演示――上机练习,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收,模拟性地操作。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教学内容精简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提升信息化素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很难满足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传统计算机教学属于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非常大的制约,教学模式缺陷较多,教学内容也较陈旧,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接触并不多,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娱乐和游戏,计算机的应用潜能发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注意培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要将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摸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将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手段诸如板书、挂图、幻灯片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仅靠这些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而把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由于它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使我们在课堂上更易创设情,让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样的做法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化解教学的难点,既节省板书,又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学习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而不是在完全控制下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本位。提倡以学生为本位在于克服传统的重“灌”轻“趣”、重“知”轻“思”的倾向,学生在乐于学习中地位发生转变,从被动走向主动,不断地在自主发展中提升自己,升华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发生角色转换,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过程、结果和质量上,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为学生搭起桥梁;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以学生为本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渗透在计算机教学中就是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他们所想,以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问题,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找方法,发现方法,指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布置课堂实机操作的作业时,可以规定作业的主题和效果,而细节问题交给学生处理。

传统教学目标对所有人都一个要求,大家学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教学采取相应的育才政策。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对学生有专门的课程外,同时也应该设计一些非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这样让学生把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应用,遇到和解决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要措施。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是“大锅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受到家庭原因、地域因素等的影响会比较大,因此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既能照顾到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又能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扩大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导、重视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上。计算机教师并不是消极被动,完全放任学生自由活动。相反,这种计算机课堂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责任更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密切观察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当小组成员集体不足以实现目标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点拨、帮助,以确保他们的互动学习富有成效。

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可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增加计算机学习的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开展计算机讲座、智能机器人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课外活动,构建开放式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活动不受课堂限制,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2]丁金叶.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光明日报,2004-9-23.

[3]李天顺.写在“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开题之时.中国电化教育,2002.3.

第7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智能计算机教学;网络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是用计算机帮助和代替教师执行教学任务,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传授知识内容和训练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方式。计算机教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是教育需要和科技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训练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自学能力,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加强指导教材的重要内容。

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1、计算机教学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虽然计算机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媒体教学,但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课件基本都是由老师亲自研究与开发,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投入很多的精力,是一项投入多而产出少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学评比和参观学习的时候才用,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2、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方面的原因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市面上虽然有很多形式各异的教学软件,但真正适用于教学、针对性强的软件很少,所以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亲自制作课件,一般是由老师编写稿本,再通过计算机编程人员的编程来开发中小型的教学软件,很有可能开发出来的教学软件在实际运行当中与老师原来编写的稿本存在一定的偏差,或是由于教学老师对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熟而发挥不出课件的最佳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热情。

3、由于课件是被事先确定设计好的,因此课件不适应变化多端的教学模式。即使再优秀的专家根据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出来的课件,都是由编制者按一定思路设计而成,有系统性且是前后连贯的软件,它只适应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适应于多种教学情境变化的计算机教学的需求,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每个地区的学校环境、社会因素、师资队伍、学生对象等各不相同,所以同一课件很难被我们应用到不同的教学情境当中。

二、计算机教学的前景展析

1、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给学生创建了更加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教学互动、相互影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能获得知识能力的未来型人才,是我们计算机教学当中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与现实社会相类似的环境,能够解决和学习媒体的情景化与自然交互的要求,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信息,虽然虚拟现实技术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但它在教育领域内,是继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之后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技术,可以使传统教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智能计算机教学是计算机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计算机教学以认知学为理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模型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系统的分析和判断,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分开,生成适合于不同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策略要求。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可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测试重点等建议,向学生提出更改意见,以及进一步提出学习内容的建议,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智能计算机教学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相比,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计算机教学向网络计算机教学方向发展。网络计算机教学是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课题内容的学习、讲授的方式。主要优点是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方便地做到资源共享,功能开发灵活方便,缺点是速度慢,缺乏智能性。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已迅速延伸,网络计算机教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网络计算机教学正在起步,各类网校进行的各种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4、网络计算机教学和智能计算机教学相互取长补短,并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教学系统——网络环境下的智能计算机教学系统。这种系统会按照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为其准备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学生则只需要通过使用学生机房或家中的计算机登录就可完成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与其他在线的学习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还可以用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教师探讨。

5、课件开发向积件开发的方向转变。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得到飞快发展,教师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水平提高,在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下,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由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与掌握的计算机技能知识相结合,开始发展教学资源库和适应一般教师使用制作的工具或编辑平台的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件道路。积件道路发展的方式,教师真正做到了利用计算机这一有力工具,自觉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自己制作适合各种情境教学的教学软件,也改变了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能充分展现课件的最大性能。

三、总 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电脑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前景无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克东:《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8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软件更新快,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在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教师必须加强进修、不断充电、勤练内功,永远保持业务、学术上的高势能。有道是师傅不巧徒弟拙。一点不假,教师不学习,知识会老化、僵化,会出现“本领慌”,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改革形势。要随时关注和了解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不断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阅读有关专业丛书,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拓展知识面,夯实专业知识;二是向高人学习,走出校门访贤取经。向专家名流、学者、权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壮大自己。再就是向生活学习,读好这门无字书。一切知识来自实践、来自生活。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大于学习。实践证明,在人类的智慧长河中,惟有书籍可以千年如斯地载入史册,历史的经验往往创造于实践。用于教学,使教师势能提高、境界提升,课堂教学也会亮点迭出、异彩纷呈。

二、根据学生起点,进行分层次教学

有道是:蚁负粒米,像负千斤。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鉴情施教。新生入学不妨来一次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分出好、中、差,以此安排分层次教学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困生”得到辅导、补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功课;还要为优秀生安排较高的要求,内容拔高、提升境界;让中等生稳步前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当学生水平达到基本均衡,教学形式再变换,逐步过渡到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再放宽尺度,但培优补差工作一直要贯彻始终,也可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包教保学、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即使是上机课,也将优等生与学困生搭配,以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改变传统模式,构建幸福课堂

计算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肩负着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素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据地。教师的智慧和使命就是保护、建设这块神圣的根据地,让它安全健康、丰富充实,逐步强大起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是展苞开放的花朵,都有芬芳的理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让他们在尝试体验这种爱好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带来的喜悦,想方设法给以新的诱导,使之养成思考探索的习惯。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重要信息,以增强自身在学习的能力。为达此目的,执教时需在内容的把握上认真思考和抉择,方方面面都要从学生出发,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发展、成长,享受成功交易的欢乐和幸福。

四、激情引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作为一名好教师,一定要努力完善自己,成为具有学科魅力的教师。让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智慧、扎实的内功、规范的操作程序展示给学生,让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珍贵的记忆。还要注意加强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善于用文字语言,教学术语,做到口语准确、幽默风趣。一招一式、语出惊人。

第9篇:计算机教学范文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引者,因此,很对学校对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模式有很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创新研究

1前言

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计算机教学创新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性。

2计算机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有兴趣,才会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创新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1]。

2.2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很多学生毕业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找工作,学生先是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最终走入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但是,毕业生最大的难题就是就业难,就业率偏低,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情况也不理想,一方面,由于相关专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力大,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想要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老师就应该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以提升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

3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创新

3.1更新以往的教育观念

首先,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首要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老师要十分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发展目标,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3.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往计算机教学都是以班级为集体,采用大多是小组教学、网络教学的方式;第二,以前的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通过设置情景教学、主动学习、提出问题等新型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创造有利的条件。

3.3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计算机教学环境

老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果学生分析问题的观点与老师有差别,老师不应否定学生,而是积极的引导学生来分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并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维持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因此,为了发挥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创新型的教学环境[2]。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页制作比赛,设计学校的校园网页,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校对网页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成员进行奖励,并将学生设计的作品展示在学校的网站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创新能力。

3.4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大部分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都是关于一些应用软件、操作软件以及计算机语言教程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因此,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实施教育。注重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上机课上多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少讲解一些理论课程,保障学生的实践学习。老师在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时,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最佳的时间配比是1:1,一般学习理论知识,一般注重实践训练,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实践锻炼与教学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为学生解决上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3.5采用科学有效的授课模式

首先,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此外,老师也应结合计算机课本的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计算机老师要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有所不同,老师要善于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总结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在设置综合型计算机课程教学时,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二,教学的模式要具有新颖性与创新性;第三,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老师要根据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创新型的计算机教学方式。

4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将要面对更多严峻的挑战,最主要是要坚持创新、敢于创新。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必须要明确计算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深化计算机教学体系、计算机教学改革目标,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学实践创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的计算机人才做准备。

作者:梁涛 单位: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