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大学生的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的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的生活

第1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一、职业生活适应的基本内涵

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讲,个体的职业生活包括虚拟和现实两个阶段,前者是进入工作世界以前对职业的探索和体验,后者则是进入工作领域后的职业生活历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当代处境,贝克(U.BecK1994)曾经指出,人类正在进入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危机社会”,各种组织、社区和个体都处于危机状态,面临着挑战和不确定性,经常陷入矛盾和模棱两可的境地。这种生存境遇的变化,对当代从业者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首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对职业生活的适应能力。职业生活适应,就是个体运用自身知识、态度和能力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过程中,体验环境的变动,感受环境的压力,对自身的角色、能力、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估并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诚如杜威所指出的,“良好的适应能力意味着一个人的成功,所以我们本能地对学会适应比对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感兴趣。”。

二、加强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活衔接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建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更多地注重彰显自身“普通教育”机构的特色,以推动学生的“一般发展”为教育追求,从而将生涯发展问题一定程度上边缘化。这种现象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有密切的联系,但在科技和信息革命风起云涌、职业生活不断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表现出若干缺失与不适应。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从而建构起新的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职业知识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将职业知识合理地纳入课程实践中.职业知识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幸福有密切的联系,在普通教育体系内部,应当打破“知识偏见”,将职业知识以合理的形式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注意课程所展示的社会职业的形象,在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的职业知识,并且把探索职业知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尊重学生多向度的发展可能,将学校教育作为开发学生未来职业潜能的途径之一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只有理解了这种多向度的发展可能,才能真正地实践优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理念。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学生,基于多元智能开展教育,理解和推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帮助学生潜移默化中增强对自身未来职业可能性的透析。

(二)重视劳动的价值,关注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涯探索

基于对劳动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马克思、杜威、陶行知、黄炎培等都非常关注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也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在当前的学校实践中这种对劳动的关注基本上止于口号或流于形式。本论文基于个案研究结果,提出若干相关的建议。首先,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和认识职业世界。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和认识职业世界的良好方式。劳动中对职业活动的深度参与、对劳动工具的使用、与同伴的竞争与合作、对劳动经验的分享交流等,都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因为只有让学生参与劳动才能引导其理解劳动、尊重劳动者,并且建构对职业生活的个体理解。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当善于设计各种劳动课程,真正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其次,推动学生的生涯探索活动。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校尤其是大学阶段的个体发展为成人期的职业发展奠定着基础,而这种基础性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职业能倾、职业性向等多方面,可以说职业生活的适应与发展状况显示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延时影响。大学有责任进一步厘定学生的发展目标,从为学生个体生涯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活动,重视以生涯探索为取向的课程,帮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阶段就提高对未来潜在的职业发展有所认知。学校系统应当不仅关注到学生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发展,同样有必要关注到影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生存质量的生涯发展。

(三)推进学校系统内生涯指导工作的统整

尽管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在中国己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行动,但是就整个普通教育而言,对生涯指导的认识仍存在很多的差异之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生涯指导。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普通教育应当以“普通”为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取得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是却忽视了生涯发展也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完整的教育不能缺少了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在教育政策中明确生涯教育的地位,提出机构、师资、评价、课程等方面的要求,注重生涯指导过程中学校、社区、家庭、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二是要加强学段转换过程中的生涯指导。学生在教育系统内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的升学过程,尤其是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之间的转换和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转换。应对纠正“分数本位”教育的蝙狭观点,对学生生涯发展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教育系统应加强学段转换过程中的生涯指导工作,从系统的视角规划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过渡,为学生的生涯决策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三是要建立贯穿整个学校生活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个体的生涯发展有着共同的阶段性特点,在生涯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研究推进学生生涯发展的课程形态,提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涯教育目标系统,开发贯穿整个学校生活的生涯课程。

(四)推动大学的就业教育向生教育转变

第2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

一是学习成绩还不是十分优秀,三年来,虽然我的成绩一直在进步,但却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刚进大学时,学习的环境变宽松了,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主性,于是,长期在老师、家长督导下学习的我,一度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幸亏后来在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从迷失中找回了方向,从而迎头赶上,但因此也落下了一些课程。

二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未能十分有效地工作与学习,导致时间使用的紧张,无意中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其次,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又担心找同学交流会打扰他们的休息,造成没能积极主动的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所感所想。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3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生精神生活

一、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失落感导致奋斗目标的迷失

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产生失落感。进入大学后,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对自由的空间。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开始变得消极。对于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有的同学便投入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补偿心理的失落。

2.学习压力大目的性不够明确,自律意识有待加强

社会转型时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些抵抗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袭。有的学生原来作为当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赞许的目光。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同类者甚多,学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近年来,大学校园内的“考证热”、“外语热”、“计算机热”持续升温,尤其是“考研热”已达到白热化程度。他们认识不到专业学习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厌学情绪,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责任心不强,碰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出现退缩和逃避行为;学习习惯不良,自控能力差;逃课和抄袭作业时有发生,有的还考试作弊。

3.父母的过分溺爱,行为习惯有待养成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和许多隔代教育所产生的弊端显露,诸多原因造成部分大学生行为习惯的低龄化,缺乏与年龄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得不到传承

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是文化沉淀上的缺乏,文化传承上的断层。有些学校往往是老生在老校区,新生在新校区,或者是一校多区。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使新校区的学生失去了天然的大学“启蒙导师”的关心和帮助,造成文化传承的断层,从而得不到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最终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5.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由于大学扩招,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学费大幅度增加,家庭困难学生难以支付学费,造成较大生活压力;高校扩招后,生源质量下降,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常常处于焦虑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容易波动,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上述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导致不良、不当行为的发生。

我国高等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个片面性。其一是知识领域的片面性,表现为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的教育轻做人的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因此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观念的不同必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人的素质上,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诸多素质的提高需要依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二、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对策

1.大学生活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抓住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际上也就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涉及到国家、民族精神的大事非常关注。在国家大事中,对于“‘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北京奥运会”,“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党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等事件,对于涉及民族前途命运的事件,大学生们更为关心。如对于“”,对于“我国综合国力世界排名”、“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世界排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都表示非常关心。

2.坚持目标导引,树立学生远大理想

人既为一个现实的世界存在,更为一个可能的世界存在。人生因为理想而变得富有意义,整个人生的历史就是变理想为现实的历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奋斗的过程之中,没有远大志向的生活就会变得庸俗和碌碌无为。人活着是要有一定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对理想目标不懈的追求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而且会大大激发其学习和工作热情,对学习和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要深入学生中,对每一个学生做细致的了解,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在对每一个学生素质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学生自己特点的发展目标。

3.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

随着大学生知识量、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校园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文化要从内容上适应时代的变化,体现其社会的超前性特征,校园文化的结构不能仅仅停留于娱乐层面和活动层面,也不能流于规模。学生从清晨到傍晚,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如果能沐浴在独特、浓郁的集体文化氛围中,肯定能受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无声而有力的熏陶和感染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1)校园硬件建设必须反映鲜明的文化底蕴,必须体现强烈的环境育人和学校办学特色的理念

在环境建设方面的应满足需要、完善功能、体现特色、以人为本、崇尚一流,创造一流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硬件建设环境的完备不仅能使师生有强烈的依托感、归属感,而且还能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必要的载体。不仅能激发师生爱校如家、积极工作学习的热情,也为学校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开辟了渠道。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学生组织建设要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

学生组织存在的价值在于大学生需求的现实性和意志力培养的紧迫性。我们应该依靠社会力量开展校外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文化生活,使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社会有利的文化资源来弥补学校文化资源的不足。可以经常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给师生做报告或组织座谈,邀请优秀文艺团体到学校为师生演出,提高文化活动档次,让师生增长见识,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其学会做人奠定关键的一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感受现代化大生产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4.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爱是基础。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品德问题学生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又有了一个共同愿望,学生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榜样是尺。鼓励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名人的实事和看一些好的节目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从而找到良好的品德的标准,找到自我教育中赖以衡量的那把尺子。以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围绕建党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我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对党的认识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并培养了一定的技能。

5.与家长同行,积极挖掘家庭教育资源

在提高学生精神幸福感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长的人文情感、知识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也是学校隐性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每学期设立家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与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督促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通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能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配合支持下,教师的教育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从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中进行渗透

第4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的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两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的理解是,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体会到了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两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学两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担任团支书和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采,在大学的旅途中我做过家教,推销员和庆典公司兼职负责人校园等工作,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疲。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两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的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很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惫。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我这段时期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二用。

第5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大学新生活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六月”的炼狱之后,大学新生升入理想的大学就读,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他们变得有知识、有头脑、有激情,更有着青年人蓬勃的朝气,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幸运儿。然而他们却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言交流障碍、远离亲人朋友等困惑产生了很多不适应的表现,如孤独、少言寡语,独来独往等。这与大学新生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应该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总结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

一、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生活相比于中学生活,在学习和生活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后的大学新生,成长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加深、开放扩大的重要时期,与整个社会大转型伴随成长,既是经济物质飞速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又是腐朽与浮躁意识的受害者[1]。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但是基本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即将面对的生活,很多事情超出他们的想象。

1.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当大学生活初步被安顿下来,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最初的惊奇与激情逐渐褪去,大学新生要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有的同学因远离了父母和昔日的朋友,心里非常迷惘、伤感;有的同学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甚至来自从村或偏僻的山村,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许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赖父母的心理,当他们到学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面对大学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显得有些不适应[2]。要住集体宿舍分享同一个空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语言不畅通等。来自农村的同学看到自己和别人在经济上的差距,有的会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同学因为不自信而郁郁寡欢,在家乡中学里成绩优异,可是在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尖子,相比之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不那么突出,在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下,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同学因为未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就读的大学是被调剂过来的感到失落,缺乏归属感,找不到对学校的认同感,因而无法安心学习,对自己也产生怀疑。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很长时间了,仍把自己当成“校外人”。宿舍卫生搞不好,他们骂学校;伙食差些,骂学校;教材缺页,骂学校,甚至可能连走路被树根绊着也骂学校。

2.不能正确进行角色转变

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突出的矛盾在于由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依然根深蒂固。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学习。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学生很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学习就更容易被动[3]。大学学习课程任务繁重,部分大学新生因适应不了大学老师的讲课方式而感到学习吃力,专业兴趣不浓,产生厌学、懒惰等不良行为。还有部分大学新生认为大学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仍然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因而一头扎进书堆,整天埋头苦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单一。

3.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大学新生一方面好幻想,把个人的境遇、发展、前途勾画得绚烂多彩,另一方面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评价常常是过谦的,甚至是比较自卑的。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确定正确的奋斗方向,这样就会使部分大学新生走向极度自信和极度不自信两个极端。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认真分析新生的这些特点,找出本质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使他们缩短这个过渡期,早日投入到真正的大学生活中去。

1.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提醒学生整理着装,保持整洁,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担心,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引导大学新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自己不擅长的活动,挖掘自己之前未被发现的爱好和擅长项目,提高自信心和公认度。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

2.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新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3.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事实证明,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责任感,是搞好一个单位的基础。大部分大学的生活、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加上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一时的混乱现象在所难免,有时问题还可能很突出。引导大学新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有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清洁卫生问题、宿舍秩序问题。教育学生采取谅解的态度、协商的态度解决矛盾冲突,如生活设施问题、伙食问题。这时学生会和班会能起到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作用。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风格;多一份建设性,多一份成熟。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光辉、最值得将来回忆的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为他们无限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国杰,周学铁.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浅谈辅导员工作[J].科教文汇,2010,(3).

第6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休闲生活;方式;合理利用

“休闲”跟时间有关,是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活动和自由的精神状态。因此,“休闲”这一概念的内涵有时间、活动、意识、价值等方面。

休闲活动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可以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恢复精力和体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休闲生活放松心情、调节情绪、锻炼体魄、增进健康。休闲生活可以松弛身心,宣泄不良情感,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挫折感、情绪不安、郁闷等心理压力。休闲还具有自我表现、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休闲活动来培养和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示自我,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还可以体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

休闲虽然是人的个别行为,但也带有大众性、同质性、划一性等特点。因此,有可能忽视人的主体思考和判断,也会误以为大多数人所选的休闲方式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从而失去自己主观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休闲还有从众心理作用下的模仿性特点,容易导致盲目跟风的现象出现;还有可能引起过度浪费、奢侈等消费倾向。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影响因素

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结果整理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和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2]。

在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性。被调查者共包含193名男生和143名女生,男生在自修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选择消遣休闲的比例高于男生。说明当代的男大学生更加注重发展型休闲,而女大学生更加注重娱乐。在后来的访谈中也可证明这样的结论:男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自我充电意识较女大学生强。

被{查者的年级构成情况如下,大一25.89%,大二64.88%,大三7.74%,大四1.49%,根据调查,不同年级的被调查者休闲生活也存在差异(见表1)。大和大三的学生选择日修、参加培训的比例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表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更加注重发展;而大二和大四学生更加注意娱乐型休闲。选择自修的多是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究其原因,新生对大学生生活求知欲强,还没有从高考惯性中脱离;而大三学生选择自修是面临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在毕业竞争面前感受到了紧迫感,必须尽可能地充实自己。(如表1)

根据调查结果,看电视、体育健身等选项上区别并不是十分明显,这表明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学生在休闲活动选择上的共性。另一方面,城镇学生在参加培训方面略占上风,说明城镇学生的经济实力要高于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城镇学生逛街购物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进一步说明了两者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二、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安排情况来看,他们所花的时间最多的是自修,从目前的社会价值观念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自修之外,花费时间最多的几项活动都为消遣外出活动、无所事事等等。而这种休闲生活的时间结构是不尽合理的休息时间过多、活动时间少小范围交际活动过多,大空间交往活动过少智力活动过多,体力活动过少一般性活动过多,技能性活动过少等等。

从大学生对闲暇活动内容的选择来看,大学生总的倾向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深知学习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闲暇时间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自修,这从目前的社会价值观念来看,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他们的活动内容的结构进行分析,就发现他们的闲暇活动层次不高。如何提高大学生休闲生活的档次,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高校相关部门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同消费欲望一样,大学生的休闲欲望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如新奇产品的问世、休闲场所的变更、活动方式的变化等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总体上是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闲暇时间的结构、闲暇活动的层次、休闲活动的计划性、休闲知识技能、休闲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的质量,就必须关注这些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制能力,缺乏规划和使用闲暇时间的自觉性、主体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休闲的价值,自觉利用和合理安排闲暇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学生休闲生活的无序状态,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休闲生活的品位和水平,其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需要,营造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创造条件,合理利用现有学术科技文化场地设施,为学生休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由于休闲生活所带给人们的不是生活中“用得着的知识”,它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抵触情绪,家长也可能由于担心学生学业受影响而对休闲生活采取消极态度,因此,利用所有可能的渠道进行有关休闲生活的宣传,使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重要性有所感触,就成为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问题的重要因素。

进行宣传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因此,要使休闲活动有效地充实生活、美化生活、满足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对现实的休闲活动可能导致的心理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休闲教育决不是单凭学校就可以实施的,应积极拓宽休闲教育的渠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教育。休闲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休闲教育的指导者。因此,培养休闲教育的指导者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瑞超.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

第7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技能,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21-01

所谓的大学生生活技能即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一种技能,大学生――一个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特殊时间,而大学――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过度的场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拥有娴熟的生活技能,这种生活技能涵盖了基本生活方面、医疗急救方面、社交场所等方面。

本次调查活动针对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生活技能,其中包括了寝室生活、急救知识、求职技巧等几个模块,面向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的192份问卷中,有80份为男生、112份为男生。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一、寝室生活

掌握寝室生活的小技能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基础内容,包括缝扣子、打领带、整理衣柜、收拾床铺等基本的生活常识,通过这些方面的问卷调查,希望能通过生活中的细节之处去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产生共鸣,以便更认真的对待。调查结果如下:

1.近三成的同学衣服扣子掉了,自己不会缝补,近两成同学要找其他同学帮忙,还有少数同学会花钱去找裁缝。曾经网络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某高校的大学生在网上花钱雇人给他缝扣子,竟然有很少的人能够回复他。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结果差别不大。(如图1所示)

2.近六成多的学生不会自己打领带,有些同学在出席一些正式场合,例如学生干部的评选、团代会的开展等注重形象和仪容仪表的情况下,领带歪歪扭扭的、皱皱巴巴显得很邋遢,这样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定会大打折扣。

3.问卷中,提到了同学们起床之后的被子,有近五成的同学表示会整齐的叠好,顺手会整理好床铺,每天都保持寝室的卫生、干净。不过还有近四成的同学表示起床之后会随手叠一下,对军训时候教官训练的叠被子方法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最不容忽视的是有近两成的同学不会叠被子,表示自己的被子没有叠过,床上总是衣服、袜子乱放一堆,更不要说寝室的卫生情况了。(见图2)

4.通过对寝室硬件故障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在结果分析中,有近65.3%的同学表示如果寝室的灯泡坏掉,会选择需要维修师傅上门服务,而不是去查找出现此类故障的原因,即使电子专业的学生也才有很少一部分去使用手中的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近乎75.2%的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处理,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就显得比较薄弱。

数据反应的是大学生生活的现状,是大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简单易学的生活常识不是很难做到,而是我们的大学生很难克服自己、战胜自己。起码的起居、卫生、简单整理并未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学生也并没有把高中时代的好习惯带到大学中来。

二、急救知识

为切实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的意识,保障大学生的自身利益,问卷中设计了有关急救知识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在参与调查问卷中的80位男生中,有近6成的同学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在参与调查的112位女生中, 只有近四成的同学了解人工呼吸的方法,

2.在参与调查问卷的192位学生中,有近九成的同学希望了解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不只是在学校、家庭中甚至上班途中都会遇到需要适用的时刻。学生如果有相关的专业培训,其周围的人也会受益的,还有近5成多的同学表示,如果学校开展急救课程的选修课,也会去选课,了解更多的急救常识,不仅救人还救己。

3.在对待有人需要急救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能够拨打急救电话叫急救车,但是在急救车来之前,自身不会施救,只有坐等急救车的到来。还有近3成的女生表示在突发事件的时候,会慌张,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抗击突发事件的心里意识比较薄弱。

4.在对待烫伤、骨折等事件中,很多同学的急救措施都不正确,例如夏天容易被热水烫伤并起泡,不能把起泡的表皮撕掉,以免感染等。不规范的急救不仅不能起到及时救治的效果,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三、求职技巧

由于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社会的潮流,每年的就业压力、形式都很严峻,如何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求职中如何更好的表现自己,能够让面试官在很短的时间对你有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求职中的关键。

1.通过调查问卷,有近4成的大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会主动通过社交网络、电视等媒体去查询招聘信息、投简历、面试、应聘等等,这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态度,是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想要就业的职位,尽管应聘的过程中比较艰辛,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第8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生活事件

1.孤独感的概念和内涵

虽然“孤独”一词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当中的流行语,但要对“孤独”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孤独有着不同的定义。在Schmit(1983)看来孤独是由个体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1]Williarns(1983)将孤独感定义的关注点放在了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上,因此孤独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2]Woodward(1990)认为孤独是指个人感到孤立和疏远,缺乏与重要的人、事、物的联系。[3]

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对于孤独的不同定义。黄希庭(2004)将孤独定义为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4]岑国桢(1996)认为孤独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的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5]李传银和许燕(1999)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6]

尽管上述定义不尽相同,但其中还是包含一些共同点。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能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能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2.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有关变量的关系和其自身的结构方面。在与大学生孤独感有关的变量方面,大家感兴趣的主要是诸如性别、年级、学历层次、生源地、学科类别的背景变量和自尊水平、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变量。

性别变量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但对此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孟晋,202;余苗梓等,2007)表明,男生的孤独程度显著高于女生。[7]而李传银(20oo)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认为女生的孤独程度比男生强烈。[8]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则认为性别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9]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很大分歧。蒋艳菊等(205)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及其孤独感总分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10]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并未发现年级与孤独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孤独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盂晋,202;余苗梓等,207),这与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但骆光林等(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基本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而二、三年级相差不大。[12]

对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学历层次的关系,研究结论趋于一致。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表明,专科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孤独感与学生类别存在显著关系。[13]蒋艳菊等人(205)发现,在孤独感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专科生的孤独感体验都高于本科生,而且在社会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方面,两个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14]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源地的关系,研究结论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情景。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源地没有显著性关系,这与蒋艳菊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5]而李传银(2000)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6]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学科类别的关系,研究结论也存在着差异。孟晋(202)的调查发现,学科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但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显著高于文科男生。[17]蒋艳菊等(205)的研究发现,虽然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差别不显著,但体育艺术与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18]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个体孤独的影响作用。刘娅俐(1995)使用UCLA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其结论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独感”。[19]王晓刚等人(2006)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20]上述结果说明,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经常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孤独者又可能因为自己缺乏人际关系渴望一种归属关系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

孤独的大学生往往会社交不足,而社会支持对于他们改变这种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关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发现(weiss,2000),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21]在对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亦是如此,总体而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大学生孤独感体验越少(谭雪晴,2008)。[22]国内的研究者(李娟等,2002)还进一步发现,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23]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支持,但是感受到的支持确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自我暴露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的过程。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概念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Chelune等以150名未婚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中等且适度的暴露者与过高或过低的暴露者相比,较少体验到孤独感。[24]wei等(2005)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具有高回避依恋水平的大学新生如能适当地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和痛苦,则有机会降低孤独感和抑郁的发生率。[25]李林英和陈会昌(2004)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更强烈。[26]余苗梓等(2007)的研究结果与李林英的研究较为一致,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存在负相关,同时他们还发现自我表露不仅自身可以影响孤独感,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对孤独感产生影响。[27]

3.对大学生生活事件的了解

主要采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方面、学习生活方面、社交及其他方面。

4.结语

目前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很少,戴革等通过分析表明,家在乡村的、非独生子女的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显著比其相对应的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更高,生活事件得分越高的医科大学生产生孤独的可能性更大。[28]孙晓杰等人认为孤独感的年级、性别差异显著,三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男生孤独感水平高于女生,城市农村生源地差异不显著;[29]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信任中的信赖能够有效预测孤独感;信赖在人际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30]

参考文献:

[1]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5.

[2]蒋怀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23(4):98-99.

[3]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4]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3(20):14-16.

[5]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2):113-116.

[6]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6(3):112-115.

[7]张翔,常保瑞,赵燕.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4-36.

[8]刘芳,刘世瑞.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科学决策.2008,3(10):52-56.

[9]黄晓庆.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现代企业教育.2008,13(24):24-28.

[10]李传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1998,3(3);33-34.

[11]答会明,李利琴.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3(1):112-114.

[12]马瑞清.探析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与防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24(6):111-116.

[13]杨田,王科.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24):122-125.

[14]曾雪梅,曾云华.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5(6):28-32.

[15]孔维民,欧阳文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态的相关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3(1):66-72.

[16]赵淑娟,王卫平.当代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2(6):98-101.

[17]李小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36(4):97-99.

[18]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1):35-39.

[19]于丽萍.论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5(4):56-61.

[20]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21(14):41-47.

[21]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2(15):122-128.

[22]Weiss,R.S.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87,5(14):21-26.

[23]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75-176.

[24]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41-643.

[25]文明,田晓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16(7):88-89.

[26]Kee-lee Chou Assessing Chinese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Personality an individuai Differences,2000,3(14)122-125.

[27]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122-128.

[28]余苗梓.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56-62.

第9篇: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宅”生活;网络

【项目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610576)。

“宅”一词自古有之,常解释为住处、住所的意思。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宅”这一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通常用“宅”来形容长时间在室内待着,执迷于某一类事情。人们把这类人群统称为“宅族”,按照性别称为“宅男”或“宅女”。其中,“宅族”一般是以青年男女为主体,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当代大学生。因此,我们以韶关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试点,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就大学生的“宅”生活进行调查研究。

一、在校大学生“宅”生活的现状

(一)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在韶关学院校本部的所有二级学院中进行,对涵盖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的不同年级专业的370多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有378人(网络171人,线下197人)参加,并且全部完成了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参加调查的学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调研具有普遍性。调查问卷设置了13道选择题以及2道主观题共15道题(问卷见附表),大部分受访者能够如实地接受调查。调查问卷的问题内容涉及大学生待在宿舍(睡觉除外)的时间以及其在宿舍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涉及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三走活动”)的意愿及原因,此外还调查了选择网购的频率,及对“宅”生活的看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51%的同学表示乐意参加户外活动,并且都能领会到参加活动的意义所在,这部分同学有超过75%的认为参加户外活动能锻炼身体和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其他不乐意参加户外活动的有大概一半的人认为学校举办的户外活动规则过多,不自由。

另外,对同学们每天叫外卖的频率调查显示,75%以上的同学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叫外卖,针对此情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同学们去饭堂就餐比较便利,部分同学认为外卖不够卫生干净,饭堂食物比较有保障,有些则是因为外卖价格偏高,饭堂价格比较实惠合理,由此可知,外卖的便利并不是导致“宅”生活盛行的主要原因。

此外,对同学们待在宿舍时间长的调查,结果如下:

大部分同学待在宿舍(睡觉除外)的时间集中在2~5小时(48.68%)和5~8小时(28.84%)这两个区间,只有小部分同学待在宿舍的时间是在2小时以下(10.32%)或者8小时以上(12.7%)。

学生课余待在宿舍的时间,上网所占百分比最高,达63.49%,而最少的是与舍友交谈,只占5.05%,而看书做作业,睡懒觉分别占19.84%,11.64%。四种选择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由此表明,网络是导致“宅”生活的主要原因。

最后,在对自己的生活现状的评价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平淡无奇(40.48%),认为很满意(24.6%)和不大满意(25.93%)的同学所占的比例相当,少部分同学感到对当前的生活不满意(8.99%)。如下图所示:

不难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多数同学能认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仍是不够理想。在随机访问中问到会怎样看待“宅”生活现象时,有55%的受访者选择了无视,这折射出学生对改变“宅”生活现状的意识还非常薄弱。

(二)访谈分析

为了此次调研的全面性,我们还对部分社区、学院辅导员和家长进行了采访。社区辅导员普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很“宅”,极少出去运动,社区里的活动室、运动设备等极少被使用,同时,社区辅导员还认为,违规电器屡禁不止和“宅”也有很大关系。

学院辅导员老师一致认为沉迷网络是“宅”生活的根源。越来越丰富的搜索手段、社交软件和娱乐功能围绕在我们同学身边,大部分学生容易成为网络控,失去自主性,对外界活动逐渐失去兴趣,从而使“宅”成为习惯。此外,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太脆弱,很多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背景都很优越,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会选择待在宿舍来逃避外界的挑战和困难,并形成一种“懒惰心理”,他们对现实中的人和事都备感厌烦,不愿去处理。

不少家长则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家里给的生活费充足,这使得很多大学生不思进取,也不理解钱的辛苦,整天无所事事“宅”在家里,“宅”在宿舍。有些家长曾提议让孩子去做兼职体验生活,但孩子以生活费充足、大学生兼职廉价为由,不愿从事兼职。此外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长期“宅”在家里,与人往较少,导致不善言辞,以及长期缺乏运动以至于体质虚弱。

辅导员老师和家长都对大学生的“宅”生活表示担忧,建议同学们改变惰性,戒除网瘾,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为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大学生“宅”生活原因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对“宅”的含义不甚明确。其实“宅”是对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人的称呼,而未必一定是网络与游戏,有的通过“宅”在宿舍去学习。在调查出来的个人原因中,较多同学认为是性格的孤僻、人生的目标不确定性以及受网络的诱惑,从而助长了“宅”的发展。而学校方面,较多学生认为与校园活动和课程的内容有关,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