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创新设计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设计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设计研究

第1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新设计;设计方法;产品设计

创新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创新设计的研究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1 创新的内涵

20世纪初,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只有5%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而现在发达国家中的40%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

美籍奥裔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首次提出。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也就是说,把发明引入生产体系并为商业化生产服务的过程就是创新,它意味着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

而发明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设计的创新,设计创新是实现产品创新的根本基础。因此,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创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设计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进行产品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2 创新方法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人类对创新本质的认识与研究还远远达不到科学的层次。但是众多创新学者,经数十年的研究发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们大多是以原则、诀窍、思路形式指导人们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改善思维的灵活性的过程。

自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300多种创新技法,10多种创造原理。这些创新技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制约创新的相关因素的限制。

所谓创新技法就是在创造心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技巧。这些创新技法不存在科学的逻辑关系,大多数目前在理论上处于“初生期”,还远远未达到纯粹的科学水平。

从思维的角度,创新是人类驾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过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掌握已有创新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设计方法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前沿学科,创新设计方法已成为一门独立且有待于开发的新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创新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最初的创新研究侧重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总结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形成各种创新技法,如: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类比法、侧向思考、仿生法等。

后来,创新方法的研究开始注重以知识(专利)为基础,通过对专利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创造活动所遵循的创新原理,该阶段的典型创新方法是TRIZ理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方法的研究也出现新的趋势,在现阶段,各种成熟的创新设计方法开始集成化研究与应用,并与计算机(包括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辅助创新(CAI: 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技术,如:QFD、可靠性设计、网络协同创新技术、有限元分析等各种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开始融入到创新设计过程中。

3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

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己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含理论、方法、技术原理等),进行创新构思,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进行产品的分析和设计,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创新设计包括全新设计和适应型创新设计两类。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设计和概念设计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概念设计的核心是进行设计创新,而创新设计并不尽限于概念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有创新设计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进行创新。

国内外学者针对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分别从设计的本质、设计的过程以及设计的方法等不同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见表1。

4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通过上述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尽管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设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仍没有解决,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1)创新设计本质过程的研究这实际上也是对设计的创新本质的认识。尽管人们从思维方法、设计手段等多方面对创新问题进行探索,现在对创新的实质过程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深层次的认识,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去指导创新实践。在这方面我们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创新设计中知识的表达与应用首先,产品创新过程涉及多学科、多种技术,如何将设计知识组织管理,满足设计主体对知识的需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其次,为创新设计过程建立科学的产品模型,结合现代CAD技术,支持创新方案的快速表达,对于提高设计效率有重要意义。

(3)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工具开发存在严重脱节人们对于设计理论及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理论研究与设计工具,特别是产品的结构设计工具存在严重的脱节。一方面某些机械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少考虑计算机实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工具开发时,又没有适合计算机进行的结构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机械产品设计中功――构映射的本质规律。

(4)创新设计过程的集成化技术研究创新设计过程的集成化技术的重点在于概念设计的集成化实现,主要是指产品的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方案创新的集成。现有的设计理论或设计工具多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某阶段的创新实现问题,如:TechOptimizer可以辅助实现产品原理方案的创新,但需要其他CAD系统完成结构的设计工作;一些大型的CAD/CAE/CAM商品化软件,如:UG、Pro/E等均开发出了支持概念设计的工业设计模块或草图设计模块,但是这些模块基本上仍是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工具,几乎不支持原理方案的创新。缺乏统一的创新设计理论指导创新设计过程,是造成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方案创新的集成度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孙林夫. 现代产品设计技术及其发展[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3, 32(1): 37~40.

[2]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3]沈惠平. 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7, 16(5): 791~795.

[4]张武城. 创造创新方略[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5]刘莹, 艾红. 创新设计思维与技法[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高常青, 黄克正, 王国峰. 由TRIZ理论的通用解求问题的特殊解[J].中国机械工程, 2006, 17(1): 84~88.

[7]邹慧君, 张青, 郭为忠. 广义概念设计的普遍性、内涵及理论基础的探索[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4, 20(3): 10~14.

[8]约翰逊PC(陆国贤等译). 机械设计综合一创造性设计与最优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9]檀润华. 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 解决理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10]I. Rivin. Use of the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 in Design Curriculum [J]. TRIZ Journal, 省略, February, 1998.

[11]G.S.Altshuller. And suddenly the inventor appeared [M]. 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 INC, Worcester, 1996.

[12]牛占文, 徐燕申, 林岳. 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36(l): 11~14.

第2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实践与理论根植于东方土壤,传统思想中对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均有着智慧的思索,包涵着对人、生活、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感、存在意义以及人生境界的追寻与认同。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核,纵观禅宗在与传统的儒、道思想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陶瓷产品作为典型的固态化文化形态载体,其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借助设计载体对自我内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精神活动进行表达。从文化与禅意美学的思维高度去审视陶瓷产品设计,对传统造物文化进行回溯,探寻器物的深层次精神体验与时代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将设计理性与感性融汇,使文化在扬弃中重塑与传承,建构文化的现代性价值与大众审美认知。这种创新设计思路可以调整设计师功利的价值取向,超越机械僵化的思维形式,探索更为本真的思维形态,消解现代大生产技术背景下与传统文化间的排斥,强化人与器物的情感交流与记忆联结,指导当代陶瓷产品设计实践层面重建文化抱负与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竞争软实力。

1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特征

中国美学一直以来关注诗学标准与心灵体验,通过诗意情感延伸主体的客观形态,以心通物是重要的造物智慧。陶瓷产品设计的诗性指设计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旨,设计本身创建宁静、感动、想象等模糊的精神层面的原型能量与深远的如诗般的感知体验。与诗的特性相通,陶瓷产品设计也在禅意美学引导下形成高度概括与凝练的设计语汇,传递出或洗练、飘逸、含蓄的情感性与或宁静、静谧、悠远的生命性,使设计彰显本真涵义与终极价值,使产品“忘其形而存其意”,激活“无用之用”的深层文化价值。“禅是诗,是哲学,是道德,只要有生命活动的地方,就有禅”。禅体现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与生活的方式,禅意美学可以为陶瓷产品设计注入鲜活血液,使其由形态审美向生命功能的审美进行偏移,使陶瓷产品设计最终达到“求真、臻善、趋美”。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体现道法自然的和谐关系。关注传统造物思想中孜孜追求天、物、人整体和谐的境界与正、清、和、雅的精神,彻悟万物本然的面貌,打破自然的界限,从日常的情境出发,还原自然的生态之美并对自然之道高度关注。(2)烘托意境的时空审美。设计手法中借助动与静、情与景、意与象、形与神,使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器物进行交融互渗,以意象的思维范式提供体悟直至人心,寄托自然、映照天地、宁静淡远、怡情悦性,关注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使得产品具备多元意蕴与细致入微的诗兴之思。(3)强调生命永恒的形上思辨。设计具备生命特质与生命情感,充满生命活力与生命内涵,向更纯粹的精神领域衍化,使产品与生命在有限空间内谐和共振,使观者探寻深层精神体验,进而产生慰藉与顿悟,赋予产品直达人心的感性灵魂,建构审美心理结构,设计价值也因时间而隐射永续。

2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语言修辞

陶瓷产品设计实践活动以器物功能为导向的物质需求与情感期望为导向的精神需求两个向度共时性展开,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塑造需脱离现实语法桎梏,延伸到生命本体领域,涵容存在形式和精神实质两方面,通过产品传递生命生生不息的和谐状态与永恒的生命力特质。

2.1自然写意隐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命题语境中,自然是一个主体与环境、人性与神性、物质与精神的特殊命题。人在造物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梳理中孕育了设计艺术的审美,并将审美从对物的静态关照移向人在使用中的生命有机体验。禅宗哲学中自然是能量,同时禅是人人所具有的能量,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去对无限的宇宙本体进行体验,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化的物我和谐化一的密切关系,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可以产生情感共振与融合,启动审美领域对形而上的本体的直觉体验,以情释性,产生“妙悟”、“禅悟”的内心之道,最终完成诗意化生存。隐喻作为符号修辞的一种方式与语用现象,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往往指通过简单的形态语义本体表达复杂的事物与事理,通过艺术意境的塑造引发观者延伸联想,寄寓无法意释的精神世界。陶瓷产品设计中的禅意美学塑造中的自然写意要素源于自然,设计“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领悟自然的过程中传递自然中的生命美感,引发使用者拥抱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由于设计语言具备异质同构性的特征,自然写意符号系统的转换具备超越时空的特殊审美涵义与精神能量的传递,通过自然形态的隐喻,直观传递自然之道,通过自然物象使精神净化,最终达到观者心灵感知的浸润与体悟。设计师贾伟的《高山流水》香台(图1)整体造型以瓷的圆润与细腻体现香台的沉着静敛,使用过程中烟气挪移,青烟如同云海瀑布,方寸间彰显生命的转瞬与天地的永恒,充满生命张力与宇宙本体的禅境。禅学态度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将设计导向返璞归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智慧,俯察天地自然,突破时间维度,以空间的角度进行诠释,探索求真艺术化的自然,将设计中主题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进行融合,用心理时空代替重组自然时空,在自然山水中涤净心灵,追求赋予产品生命意象与自然秉性,保持自身的虚静心理状态,如诗入境般体现禅意美学的人文意蕴与价值回归。

2.2语境意象引借

产品的灵性蕴含在使用者心理意象的思维活动中。意象是将视觉思维与心理感受统一的媒介与桥梁。引借作为诗歌中的互文形式通常为诗歌传递含蓄与悠远的诗歌品质。鉴于思维意象的选择性特征,设计不是对主体形象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形象的总体结构特征进行选择与抽象简化演变,通过设计的外在“映象”转化为胸中“意象”,最终经由观者的感性经验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禅韵“境象”,形成“简而能远,淡而有味,意境空阔”的禅境审美风范。在禅宗哲学中把心念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并非禅的真正本意,禅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观物的本身,一切自在来去。《檀钓》香座(图2)取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古诗悠远意境,捕捉蓑翁形象的突出意象特征,并抽象简化为简洁素朴特征的造型属性结构,坐拥江山,激荡回旋,香气氤氲,禅机隐现,沉静中不失灵动。通过使用者主观的想象力的投射,与江山、山水等象征形象产生联结,激活记忆与联想,进而融合产生感性的精神维度的禅境想象、丰富审美的层次并在禅意中心性浸入与灵魂净化。设计中需将陶瓷产品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进行意向脉络的统一,在形象鲜明的造型中超越形式的简单模拟,上升至引导观者进入内敛物象境界的审美体验,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与画外之旨,最终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与“亦实亦虚”之禅境。

2.3交互秩序映射

通过主客体间的交互秩序构建情感体验,强化陶瓷产品叙事的感染力。禅宗哲学中崇尚“动静不二”与“因缘而合”。通过陶瓷产品交互过程的“动境”,演化到人与自然的“画境”,诗意传达“意境”。“禅师动中的极静,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动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窗境》茶具(图3)整体设计营造出清明洁净的产品形象,通过泡茶的体验过程让使用者获得美感,透过镂空的窗格观看沏茶过程的壶中天地,如同在南方古典园林中透过窗户欣赏美景,看着片片绿色茶叶水中漂浮继而慢慢沉入壶底,完成从动态到静态的过程交互。于审美中感受自然之物,万籁皆空中坐拥宁静,借茶益思并引发观者的诗情与画意,茶具设计中师法自然营造静谧与清净,而其中的忘物与精神寄托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禅学思想中的超越时间与空间观念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瓷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交互秩序建立人与产品间的对话与思考,使人、产品、心、境高度贯通,穿透时空界限组成空间场景,传递审美意境的圆融以及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物我合一的融汇,进而涤荡观者精神世界,营造空明的心境。

3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语言语形秩序

禅宗的教义精神精髓是“般若”和“佛性”的观念。“般若”强调“一切皆空”,“佛性”主张“顿悟”,两者综合致力于启发人的悟性。在陶瓷产品语形塑造中,亦应重视对知觉经验的把握,使观者通过观念回归禅意美学价值观。

3.1空寂净素之美

通过设计手法上的“无为而为”与“以静制动”,对内容、符号、色彩进行制约性控制,如图4通过形式的极简凸显产品的本质意义与内涵。充实的精神留白、回归本源的朴素色调,在禅宗传统美学的辩证观念中,“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空”与“满”之间存在隐喻关联,极简造型诠释对大者无形的追求,通过简素与节制沉淀洗练美感,并给人以最大限度的思考。

3.2瞬间永恒之美

禅宗哲学中的“顿悟”是指某一瞬间突然醒悟,设计中模拟自然情境,从最平凡的语形中诠释生命之美,通过无意识感受激发瞬时共鸣,关注感性与直觉的体验与内心体悟,唤醒沉睡的感官以及平静、谦卑的心性,达到人与自然心性的联结。

4结语

禅宗的终极目的是超越现世的有限性和生命的非绝对自由状态,提升至生命永恒的绝对自由境界。陶瓷产品设计本身作为文化维度的重要认知路径,可以实现文化观念的表意与外化。立足于禅宗哲学内涵,突破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双向禁锢,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将物质客体的静观转向为使用者、陶瓷产品与自然宇宙所共同组成的有机生命体,超越产品本身的功利性,扩大其生命方式转向禅的精神层面进行抽象与思辨,以精练的设计语言创造禅意美学观,以禅意美学情态作为审美框架,使产品超物质性升华到诗意主体性的存在,融入文化形态与审美意识,完成意与境高度契合的美学意义的建构,进而体验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越。通过陶瓷产品传递体悟自然之道与天地之美,传递给使用者体悟深层的生命内涵促使向生命本真的价值进行回归,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照,展示禅文化的永恒活态魅力,达到审美精神的最终归宿,实现从“物以致用”到“用以致情”。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5-40.

[2]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100-109.

第3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新一轮住房的需求,同时,由于城市人都多地少,每块土地都必须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在交通汇集地段,地皮更是寸土寸金。

关键词:商住楼;创新;空中花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国内外商住楼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越来越狭窄,尤其是我国,人口数量大,随近几年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环境的日益破坏、人们环境意识和城市建筑审美意识日益提高,在此环境下,城市住宅问题给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城市住宅在经历了方正、规矩、统一风格后,又兴起无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城市化浪潮。商住楼在对土地充分利用的需求下产生。

1.2商住楼的基本概念

商住楼在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上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商住楼是指该楼的使用性质为商、住两用,由商用和居住两部分功能空间组成的建筑综合体,是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公共属性及其商业价值充分认识的结果。

1.3商住楼的典型建筑形式

商住楼的雏型可以追溯至商业繁荣而里坊制瓦解的北宋[1],其主要模式有典型的形式有“前店后宅式”、“下店上宅式”,既商且住,两相便利。现代商住楼多采用“下店上宅式”。根据商业部分与住宅部分在总图上的关系,又可分为“店宅垂直式”和“店宅平行式”两种类型。

1.3商住楼的功能特征与市场需求

在现代,不少大楼将办公、住宿、商务活动等功能综合在一起,成为了综合性多功能写字楼。由于商住楼在功能上要求商务办公与住宿两种功能,功能使用和技术要求相对比较复杂。要求项目设置齐全、多种功能组合的综合使用,地下还需建有能停放几十辆到数百辆汽车的停车库以及能使用的人防地下工程。不管在建筑设计还是结构还是,均有其复杂性。商住楼开发期较短,市场很旺,收益快而高,市场需求量极大。另外,虽然商住楼具有经济潜力、城市景观和生活便利等优势,但是在结构、空间、环境等方面同时具有不可忽视的缺陷。[2],

1.3商住楼的市场需求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建筑上倾向于建筑群的集中,如商业群集中区、住宅区。而在二三线城市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高层建筑有时候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相对于一线城市则少不少,综合性建筑大为受欢迎。在所搜集到得文献中,商住楼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在1993-2013图书馆中有关商住楼的期刊就有1008篇,涉及了消防设计、转换层设计、给排水设计、抗震设计等方面。所以进行商住楼设计是具有技术可行性的。资料还了解到,目前城市绿化问题突出,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人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完善之间达到相应的平衡状态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3]。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城市绿化上做的努力,

2商住楼的设计创新

2.1立足基本功能

考虑到出在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要求交通便利、引人注目,靠近众多与其互补性的场所,如主题餐厅、影院、附近建设室内娱乐项目,商场需要充分发挥其商业潜能,根据调查,城区是工作的主区,常年工作流动人士(白领)、富足成熟家庭较多,可以设计多种户型住宅,住宅面积在80~110m2,满足追求生活品质、社会标志的人群需求。整座建筑整体体现一种下繁上静,商住一体,自然与现代结合,富有商业气息与自然氛围的“后现代建筑”风格,整体呈现出精美漂亮、令人愉悦、奢华而自然的风格。

2.1附属功能创新

商住楼在设计上还需要不断的创新,谋求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其附属功能上下工夫。空中花园是一个比较有创意的设计点子,并得到了民众和很多设计单位的青睐,如2010年,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5亿美元打造了新加坡空中花园。

2.2引入空中花园概念

空中花园的住宅因为具有新颖美观、空间灵活多变、功能丰富和生态效应显著等特点,“空中花园”式的住宅近些年以其和生态效应显著等特点,成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设计手段,但空中花园设计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从空间领域类型划分,空中花园可分为私家花园、半公共花园、公共花园三种[4].

2.3立体式设计

本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已有的模型上,而是根据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预期要求,对商住楼的不足来进行改进、创新型设计。设计拟从商住楼的功能、性质出发,构思出将商用的商场与民用中的住宅融合为一体,在外观上是层峦叠嶂的空中花园,而内部功能分区明确的“一体式”商住楼建筑设计,形成“立体式”花园景观,成为城市的点缀。

2.4融入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城市规划设计,景观的设计是人们对一幢建筑形成外在直观第一印象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商用建筑,对顾客的吸引很重要。设计可以解决景观问题。“空中花园”在适应气候、改善通风和日照条件、创造建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际交往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3结论

城市临街底层建筑商用价值、经济潜力很大,需要充分利用其商用价值。该建筑类型市场大,应用性较好,设计意义相对于办公楼等应用前景更广。商住楼中居民可以在本栋大楼中便捷购物,这是商业住宅部分的卖点与吸引点。空中花园设计是中国现阶段城市住宅逐步走向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特征的发展过程中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设计手段,也是我国现阶段在不具备较发达经济、技术条件情况下进行生态建筑创作的一种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孟聪龄,马玉洁.浅谈中国古代商业建筑空间的演化过程[J].山西建筑,2007,33( 24)

[2]张进.商住楼设计刍议.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8月第37卷第4期

[3]王请.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发展方向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0):8-9

[4]邱强.高层住宅中的空中花园.四川建筑.2010. 12第30卷6期

第一作者姓名:李泽、出生年月:1991.6、性别男、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单位名称: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4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 创新设计 硬件 软件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她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解决工程实际中许多重要应用问题。学生在系统学习完本门课程,做完各个专题实验后(如8253定时计数实验、DMAC控制器实验、8259A中断控制器实验、8255并行接口实验、串行接口实验、数/模转换实验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特别是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实践应用中,需求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综合性的问题。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做一个综合性实验,以全面掌握本课程的技术应用问题,为日后科研和创新设计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实践基础。

综合性实验的选题除了体现课题的综合性,同时注重课题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经过综合性比较,确定了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题目:《交通灯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及管理》。城市路通灯,学生都见过,只要一上街,都会碰到,并不陌生。它是怎样设计、实现的呢?学生很感兴趣。首先,硬件要涉及到:定时器/计数器8253/8254接口芯片、并行接口芯片8255、数码管、80x86CPU微处理器、总线、电路等内容。软件涉及到:对各接口芯片的编程初始化,时间控制、延时、对数码管的刷新、DOS功能调用、BIOS功能调用等内容。

在设计题目时,充分考虑课题的综合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灵活性和弹性。即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的多样性。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例如:定时问题,可用8253/

8254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作为硬件电路与系统进行连接,也可用系统时钟提供的时钟电路,通过DOS功能调用,解决定时问题。还可以利用中断技术,BIOS功能调用解决定时问题。并行接口芯片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方式0、方式1、方式2都可选用。A口、B口、C口的分工及搭配,怎样更合理、高效?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它的功能实现,又要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即考虑它的经济性。

在老师的指导和具体要求下,学生认真思考、查阅资料、独立提出方案设计。

硬件方案设计:只用了并行接口芯片,采用0方式工作。3个数据口都用于数据的输出,用于连接数码显示管。省去了定时/计数接口芯片8253,利用系统提供的定时/计数器8253。用它作为定时、延时的依据。

软件方案设计:对8255并行口初始化编程是重点。用于控制数码管的点亮与熄灭。定时与延时,利用DOS功能调用实现,即利用系统时钟实现定时与延时功能。数码显示管的刷新设计:利用系统时钟即DOS功能调用实现。

学生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再到调试,几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经过一周的设计实践,终于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从实验结果观察,和实际的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效果一样。大家知道了十字路通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价值。同时也感受到实际工程的工作过程。这就是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一个初步认识。都感到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综合设计应用的目的。课题的实现,使学生非常兴奋,有兴趣。接下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答辩。对每一个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每一个同学都认真思考,认真回答。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贯穿。使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应用水平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老师的辛苦努力,精心创新设计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创新实践教育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继灿新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2]仇玉章.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3]刘乐善.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

[4]唐先余,唐凯.实用DOS技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5.

第5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新设计;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各界讨论较热的高频词汇之一,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角也早已吹响。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时值国家这一重要战略转型新时期,赶上了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着高质量就业创业的严峻挑战。对高校教育的对象——正处于成长、成才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时代为其提供了一个大展才华的舞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要努力推进“双创教育”,不断明确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的培养模式与机制,健全创新课程体系,为将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软硬件”基础。

一、高校“创新设计”课程现状

讲授特定课程与组织相关竞赛是目前国内外高校进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形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很早就开始对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和推广,且这些发达国家的部分高校早已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新设计相关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美国的GeorgeMasonUniversity构建了一套融合设计认知、设计计算、设计实践为一体的集成化创新方法研究与教学体系,并开发出一款CAI软件,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思考与实践。英国的UniversityofBath结合自身在认知科学上的研究优势,在为本校学生提供创新方法课程的同时,开设了大量的认知实验、设计仿真等创新设计实践活动。俄罗斯的阿穆尔国立共青城工业大学则将TRIZ理论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专家指导和软硬件支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所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成立相应的TRIZ协会,以更好地进行思想和成果的交流与市场化转换。日本的DoshishaUniversity将创新教育看得如生命线一样重,向全校师生普及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鼓励跨专业、跨领域间的创新交流和合作。国内有关“创新设计”课程的推广普及工作起步较晚,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激励下,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设计方法课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均成立了创新学院,系统性传授创新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创新方法教学团队编制了多部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培养方案和培训教材。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济南大学等很多学校开设了创新设计、创新设计理论方法及工具、现代设计方法、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等一系列“创新设计”类课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已举办七届,由创新方法研究会主办的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也已举办了四届。创新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国内外高校都在积极开设和发展“创新设计”类课程。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对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流于形式,没有抓住创新教育的本质,迫切需要对“创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深化,以适应教学与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计量大学已为在校生开设了如“幸福设计:幸福学与创新设计概论”“创新设计方法”等全校公开课,以及“产品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方法”等一些设计类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地创新能力培养与引导。学校设立了如航模比赛、机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多种单学科和跨学科竞赛,这些竞赛可让学生直接体会科技创新的参与感,激发其创新的热情。然而,在实际的“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1.受众面窄。只有极少数专业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全校公选课只有很少的课次,且课时量普遍偏少,创新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则更匮乏。

2.教学内容体系性不强。已有的“创新设计”课程大多都较偏重于设计方法的讲授,且内容较偏向于与特定领域知识的结合与应用(如机械创新产品分析与设计),从而较为忽视对深层次的创新设计本源——创新认知、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知识的讲授与训练,偏离了所要达到的“引领学生‘树立意识——培养习惯——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完成实践’”的课程目标。这一偏离使学生对于创新方法的学习及应用都较为肤浅,思维仍局限于本领域,应用所学方法的意识、信心和水平较弱。

3.考核制度不完善。已有的“创新设计”课程大多以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课内所做的创新应用则只作为参考。这使学生较为重视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较为忽视课间的创新思考及实践,且创新应用过程和结果的创新层次较低。通过以上问题,不难看出学校对“创新设计”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此而进行研究,目标在于对“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教学技术进行系统化整合与优化,以使学生建立起创新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素养,掌握更多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技能,毕业后能适应于社会需要。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围绕培养目标,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和改革,以不断改善和优化“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模式。

1.建立一个适宜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创新设计”课程体系

围绕“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可以把课程体系分成多个层次,贯穿于多个学期,分多个阶段实施,努力形成“课堂教学——应用研讨——实物制作——专利申请——创新竞赛——毕业设计”一条龙式课程教学与应用体系。

2.优化“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思考与设计,学校可以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加强有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规划、创造性思维方式及培养等认知层面的知识点,分层次梳理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加强创新实践技巧与规律方面的内容,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联系。

3.建立“课题导向,教学用协同”的教学模式

学校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环节,在授课前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带着问题学习,实践反哺教学,激励学生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不断提升其创新设计能力与良好的创新素养。

4.改善“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技术

学校改善当前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研讨、课后辅导、实物展示环节,改进教学技术,努力让手绘、手机和网络平台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一部分,以增加课堂的活力,改善教学效果。

5.建立多方位的综合考核方法

学校在不断完善教学用协同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组织与安排,建立一个贯穿于教学多个阶段,涉及课堂表现(10%)、课题情况(15%)、卷面考试(60%)、创新竞赛(15%)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核方法。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对“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教学技术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该类课程的良性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技术等也更合理、更高效,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创新设计能力,进而更适应社会要求,为高校深入开展“创新设计”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模板。

作者:万延见 饶宾期 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邹薇.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做到有序有度有效[J].政策,2015.11

[2]李军凯,张泽群.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2015.05

[3]李彦,李文强.创新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第6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微课”;高校足球教学;创新设计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学生更喜欢一种简单、快捷且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把现代人带入到了一个“微”时代,这一变化也给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对实现足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的一大主要特征便在于能够让学生重复学习。现如今,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下,要求教师做到个性化教学,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微课”教学便能够实现这一点。

一、“微课”的特点分析

(一)教学主题突出明确。“微课”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微”上,它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而展开的,通常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进行的,因此,其教学主题十分突出明确。在高校足球教学中,也通常是针对一些难点技术动作、进阶技术动作而展开的。(二)教学时间较短。一堂“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通常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15分钟,而一堂“微课”以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开展,刚好能够让学生在一整堂课中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果。(三)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尽情地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然后整理做成“微课”视频,网络上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利用丰富多彩的资源来创设不同的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微课”视域下的高校足球创新设计分析

(一)高校足球教学内容的分解教学创新设计。“微课”面向的是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学生,通过“微课”能够创设课前以及课后的不同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视频来完成自学,因此,微视频所蕴含的内容应该精巧、短小,可以选择分解教学设计策略。在高校足球教学当中,应该利用“微课”来设计单一难点动作,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难点运动技能必须遵循一般的体育教学规律;(2)所选择的技术动作应该是从属于完整技术动作当中的核心技术;(3)应该确保核心技术同主要动作环节二者之间的整体性。(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创新设计。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网络课程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且课程时间过多,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又缺乏新意,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而“微课”却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课程的这一缺陷。高校足球“微课”,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的,且时间较短,因而既能够满足学习的需求,也能够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1.教学开场导入策略分析。开场导入为教学过程当中的首个环节,它决定着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并且让学生保持注意力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场导入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精辟简练。首先,可选择概括性的内容介绍进行导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自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教师都选择了这种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框架。其次,教师可选择简短的互动来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可导入一些冲突性以及矛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最后,可选择预期教学目标的可视化导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检验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2.高校足球教师教学艺术的提升策略。首先,教师可从教学语言、教学态度上着手,多选择一些亲和性、鼓励性、关切性、询问性的语言进行教学,以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态,也能够感染学生,可带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推动足球运动在高校以及社会上的普及,便需要对高校足球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一种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微课”便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高校足球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微课”制作技术以及要点,以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于洪波 单位:黑龙江大学体育教研部

参考文献:

[1]薛飞娟.浅析“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59-60.

第7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是品牌资产的关键驱动要素,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品牌的形象不仅仅只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个品牌的文化就是这个品牌的灵魂所在,品牌文化及其内涵也是当下最吸引消费者、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品牌想要持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品牌形象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品牌形象老化的危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潮流更新换代,许多国内的老牌服装品牌,都面临着品牌形象老化的问题。这些老化的品牌仍旧维持着建立之初的品牌形象,其一成不变的品牌形象直接导致品牌的认可度降低,尽管保有老牌品牌的知名度,但是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却极大降低。因为不止品牌在老化,消费者也在老化,旧的品牌形象已经无法吸引新的消费者,这将直接导致品牌的销售业绩下降,市场份额占比下滑,同时也危害到品牌之前建立的美誉度、忠诚度,从而降低品牌的竞争力,令品牌的发展陷入瓶颈,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形象的重塑与创新

(一)形象重塑与创新的意义

品牌形象的重塑不是原有的品牌形象,而是根据新的品牌定位与潮流趋势,对品牌形象进行创新升级。品牌形象的重塑有利于品牌保持生机与活力,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为品牌带来新的营销故事,通过新的品牌形象创新,打造新的故事或事件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二)重塑,要基予时代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基于新的竞争挑战需要.比如,大众喜爱的咖啡品牌星巴克从创始至今经历了四次品牌logo的重塑,根据每个时期人们的思维喜好的转变和社会潮流的变化,星巴克从未停止改变,每一次标志的更替都是星巴克的里程碑式的转变,不仅是单单从视觉的美观度出发,更是为了传达星巴克勇于创新,不甘于停滞不前的决心。

(三)创新,就是要有新意,让顾客耳目一新.有变化,好玩,有趣昧,打造新的市场可能性,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创始于1996年的上海品牌“热风”,英文是Hotwind,它的形象从创立到现在,做过两次大的创新.特别是最近的次创新,很有趣味,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消费群体。原始的品牌标志整体图标为咖啡色,偏中性,风车图案缺乏时尚度,且没有突出的品牌标识度。新的品牌标志保留了原本风车图形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改变风车的颜色,用绿色增添了年轻活泼的气息,绿色和黄色的搭配柔和掉了之前一体咖啡色的中性标志,英文字母也有之前的大写变成了小写,更能给消费者传达亲切的感觉,底部“live is life”的字样被删除,整体标识显得更加干净整洁,突出了品牌的识别基因风车图案,活泼靓丽新颖的新标志也赢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设计案例实践

T品牌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老牌毛纺织品牌,创立于1980年,主打经典流行与具有民族风情的羊绒、羊毛、针织制品,以生产高档羊绒衫/羊毛衫为主的上市公司。与国内很多形象老化的毛针织品牌一样,T品牌的形象风格在面对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突出的品牌优势,缺乏感染消费者的情感以及品牌标识度,市场份额逐步下滑,销售业绩不佳。品牌形象重塑是T品牌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的形象设计的力量去感染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激发消费兴趣点。

(一)T品牌概念的重塑与创新要素提取

我们根据T品牌的地域、文化、生产品类等特点,结合当下新的市场环境,线上服装店的发展使的得实体店逐步走向生活体验店的模式,加上快消品牌的价格和种类优势,以及T品牌消费者的逐渐老化趋势,T品牌结合当下新一代消费者喜爱的生活模式,以新疆风情、工匠精神、织造艺术、生活美学四个核心概念为主,进行品牌的形象重塑。新疆风情是根据品牌的地域特色而提出来也是品牌博眼球的优势神秘的地方。T品牌针织衫的优质质量,来源于这些老工匠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制作,工匠精神表达了品牌中代匠人对产品品质的提升孜孜不倦的匠心精神,同时也是T品牌的品牌核心文化。织造艺术显示着每一件毛衫都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制作工艺精湛,外观靓丽独特,表达了品牌对针织艺术的追求,也是对匠人们制作出来精美实物的尊重。生活美学,从当代都市人追求独立、自主、精致的品质生活理念而提出的,希望透过品牌,体味每一个细节,去感受精致优雅的人生,爱生活并享受生活。

(二)T品牌的新形象塑造与创新

T品牌的形象设计主要包括色彩设计,标志设计,包装吊牌设计,终端店铺设计,促销广告设计等等,基于以上4个概念,我们针对色彩设计和概念店铺设计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T品牌的色彩设计

根据流行趋势与T品牌市场分析,为T品牌设计羊奶白(C:OM:1 OY:20K:O)、沙漠黄(C:OM:30Y:80K:O)、原木咖(C:45M:65Y:100K-40)、T灰(C:OM:OY:OK:20)四个代表色(如图1所示)。羊奶白是从织物的原材料,织物艺术一词中获取灵感,最原始温暖的色彩莫过于是天然母乳的染色,羊奶的染色能够使消费者在穿着服装的本身感受到心灵的温暖与妈妈般的关爱。沙漠黄则是从新疆的戈壁沙漠得到的灵感,希望能够追本溯源,找到T品牌本真的属性,新疆的属性,也希望顾客在看到这个色彩时。就能联想到我们来自新疆的针织品牌T。木咖是从咖啡豆和木头原色中提取了灵感,也是对生活美学的诠释。为了适应当下的最新的流行趋势以及简洁的风格,而提取了出了灰色作为T的代表色,即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也是对T品牌情感的色彩诠释。

(三)品牌的概念店铺设计

1.体验设计,T品牌的概念店设计主要以体验为主,使得消费者能够更深层次的感受品牌所带来的文化。与传统型的店铺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顾客除了购买衣服,可以手工DlY制作针织小件饰品,具有用户体验的功能,这也是我们最大的设计特色。

2.氛围设计,店内的装饰陈设重点在于对艺术氛围的营造,墙壁以原木色的木头为主上增添些针织、木头、油画、羊头等艺术品挂件,以及具有新疆西域特色的装饰品,地板上的具有新疆艺术元素的地毯等,整体店铺把针织艺术品、生活美学和新疆风情融入在了起,使得这里成为一个不仅仅是个销售的店铺,而是由文化,有艺术品味的,能够传递品牌形象的店铺。

3.道具设计,休息区用吊床作为道具,打造出一片野外休闲的闲适感。在拄件区利用树枝作为横杆,打造别致,新颖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天花板上用做旧木头和灯泡做一台挂灯,增加店铺的异域特色。

总结

品牌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其品牌形象,不断的融入其新鲜的血液,让品牌保持生机与活力才是最佳生存之道。品牌形象是品牌的核心,最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品牌形象的重塑中,要挖掘出品牌的核心内涵,找出品牌最打动消费者的点,在色彩,终端店铺中进行创新设计,从情感上感染和吸引消费者,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销售业绩。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第8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装饰民族化;童装设计;创新应用

1前言

一提到传统文化元素与童装设计,旗袍、盘扣、中国结、虎纹肚兜、虎头鞋、十二生肖等常见传统形制首先就映入人们的脑海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是服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服装装饰的民族化以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形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呈现其多样化形式美,童装装饰民族化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更要体现现代童装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服装设计师在创作中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童装设计师如何在孕婴童装设计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服饰语言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且探索现代孕婴童装设计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为国内孕婴童装的消费群体提供具有与国际化时尚元素接轨且受大众喜爱的服装设计作品,将是广大童装设计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童装装饰民族化产生的原因

全面开放二孩与童装安全标准新规相继出炉,再叠加80后两段婴儿潮正在进入婚期,拉动孕婴童相关消费增长的同时,将持续而又直接引爆孕婴童装市场,一改利润下滑库存高的服装业现状。在时尚观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8090人群成为2-4岁童装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她们的群体特殊性使得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着装搭配及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除了款式新颖、做工精致以及更加注重面料的安全性能之外,此类消费者还希望童装设计能够更加的多样化、个性化、能够蕴含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感情品味。消费者普遍认同的日常着装的基本标准永远都是方便、实用、健康、舒适,童装中的绿色人性化设计也己然成为了世界潮流中品牌设计追求的基本原则。新生代的童装设计师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服装的观赏价值,还应该把服装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将传统的民族装饰符号作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来源,其在童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广泛的推崇。

3传统文化与童装设计的内在联系

传统文化元素种类丰富,他们多是历代能工巧匠从自然和生活中提取的精华,然后通过构思、解构、变换、演绎以后重新组合重构的结晶,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体系的繁杂和融合使得更多民族文化符号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装饰功能,传统文化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还有独特的图腾文化,除了物质文明,更有一些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和人本主义甚至是艺术美感方面的推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延续到现在,很多传统民族装饰元素从被忽略甚至有些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如今,传统民族元素逐渐又回到人们的视野,受到人们的喜爱,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甚至被保护起来,这些都需要现代设计师的助力。童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可以从服装的款式造型、色彩色调、工艺技术、图样纹饰、面料材质等多方面表达,传统文化要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传达的是服饰语言的应用思维方式,设计理念和精神内涵有理性也有感性。传统的汉服宽衣大袖的服装形制、传统色彩中不同颜色的象征、禁忌的沉淀和积累,表现文化的内敛和封闭,传统手工艺中刺绣和滚、镶嵌等工艺使得面料立体化设计更加饱满、丰富,传统的纹饰图案是文化符号的直接表达,其涵盖的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等内容题材更能表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审美,其中具有吉祥寓意的民族化纹样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传统面料的轻薄柔软飘逸,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气韵柔和和含蓄,中国风设计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童装装饰民族化设计的创新价值走向

现阶段童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8090后,二胎政策开放以后甚至有一批70群体也加入了童装消费群体,有他们自己突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和表现欲望,她们想要做自己,急切渴望受到关注特立独行,现代设计早已进入了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思潮也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服装材料中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材料,快时尚到3D打印,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设计师同样还要清晰的认识到,时代变化发展如此迅速,今天的现代化设计也是明天的传统设计,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不仅表现在对新旧事物的模仿上,更应该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和创新形式,着才是装饰民族化在服装设计中的新的价值走向。人性化价值的体现也是童装设计师在设计童装作品时应充分考虑的创新点。

“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化的装饰元素的设计理念要求童装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身上,设计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也是童装设计中的主要价值走向,虽然高科技网络数字化时代增强了社会的物质技术,但在信息化社会里网络虚拟空间阻断了人们真实密切的交流,反而强化了孤独、私人、虚荣的生活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童装设计于是承载了父母对孩子爱的体现,冷漠呆板的民族化设计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受欢迎的童装设计作品一定是有创新点和亲和力的,既追求人性化与个性化,又结合感性和理性的思维还最大限度的提升功能性和创新价值。优秀的童装作品一定能在装饰民族化设计中体现真善美。传统美学的精华是意蕴美,设计师对民族化装饰的创新性的运用,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童装设计中的意蕴美应该上升到审美和思想的高度,而不仅仅是设计元素的简单的堆砌。童装设计中呈现的装饰民族化的设计思维应该是多元的,比如牡丹图案的直接运用,立领和斜襟的服装结构的直接运用,装饰民族化新的价值走向应该以更有冲击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童装设计师应该要把别人察觉不到的思想意识,准确犀利的表达在设计中,留神于型外且不局限于形内,现代设计中巧妙的融合传统文化精髓。

5装饰民族化设计在童装中的人文情怀体现

服装交流是精神交流的桥梁,童装是对孩子的爱的体现,是情怀的感知,童装中的民族化设计又是文化与设计的交融。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健康意识和文化认知不断提高,需求也逐步增强,童装设计更需要在个体生理和心理满足的基础上,融合更多传统文化和技艺,不断优化创新。人文要素的强化是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消费层次的细化对设计的本土化个性化要求更加多样,同样现代服装设计同样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功能,童装设计中加入民族化装饰不仅能满足消费者人文情怀的表达还能有一定程度的升华。童装的功能伦理化人文情怀体现在材服装材料的选择上,天然的棉麻丝毛,加上无毒抗菌纤维,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其次以历史人文等民族化的素材结合现代立体化的设计将承载和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可见性的装饰民族纹样图案等艺术形式经过二次改良后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更能被年轻消费者接收,从而彰显出装饰民族化设计在童装中的人文表达。

部分设计师会对传统和本土文化有一定的误解,觉得传统的就是老的旧的,没有兴趣不愿追随,任凭它被遗忘被忽视,反而一再的追捧外来的流行的文化,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文化,珍惜我们伟大的汉民族保留下来的思想、情怀,我们也看到非遗文化逐年递减,我们传统的东西反而被他人所用,甚至被他们奉为流行和经典,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传统元素更加考验设计师本身的背景和人文素养,这样,现代设计师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深入学习就更加重要了。童装设计师在自身文民族化的积累提升中赋予童装具有浓郁现代设计时尚感的新样式和新图案,会使得设计中古老的装饰元素脱胎换骨,进而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他人追求的“时尚”,走在时代的前沿,使得时尚也变得深刻而有内涵,这种传统元素的新的形式、新的使用方式、新的搭配方式更能够烘托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通过“民族化”的“现代中国风格童装”,尤其是经过科学,合理改良的传统服饰,配合人文情怀的设计思潮,必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传统民族文化要传承有人,才能使得设计更充分的体现人文情怀,注重培养后备服装设计人才也是服装教育企业关注的问题,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地域性差异很大,服装行业内模仿抄袭现象泛滥,缺乏原创设计给企业带来很多阻碍,甚至有些服装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当今市场上传统服装产品越来越雷同,不同档次、同风格的童装商品遍布市场。这种盲目抄袭、跟风的心态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万不可取的,加大在服装设计、创新方面的投入才能够使得童装市场健康发展。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民族特色终将以他特有的韵味博得各国设计师的青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必将伴随着现代人的着装理念和着装水平的极大的提升。新兴人类不再去一味盲目地去追赶潮流,时尚宠儿也不仅将服饰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反而会更多关注服饰蕴含的文化内涵。于是,传统民族特色的元素符号开始被关注,包括这些元素在服装款式、面料、色彩、服用性能等方面的运用被大众接受。诸位设计师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借鉴运用,以及新材料的创新和面料肌理的二次再造,还有面料性能上的不断突破都让我们看到了对设计的热爱。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能看到传统元素的运用的例子,这一切都表明了在当下,年轻的消费群体对服装的要求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时尚潮流的追赶上,同时对本土化的民族服饰也有发自内心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仙玉.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3:100.

[2]张卓然.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8:106.

[3]柳文艳.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设计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43-45.

第9篇:创新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儿童木制玩具;绿色设计;体验设计;家庭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儿童木质玩具因其自身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特点,与其他材质玩具比起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它除了有很强的益智性外,还兼具实用安全的特点,由于木制玩具都是用木材加工的,无毒无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另外耐磨、耐摔打、无锋利边角等优点,也是儿童木质玩具经久不衰的原因。

1 儿童木质玩具的分类

儿童木质玩具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认知类,能够发展智力、提高认知,包括拼图、操作玩具、早教益智玩具等;第二类为社会角色类,能够帮助孩子体验生活角色,丰富社会知识,包括过家家玩具、职业工具等;最后一类是体育运动类,能够起到帮助孩子活动身体、锻炼反应力、平衡力等作用,主要包括推拉玩具、骑行玩具、轨道玩具等。

2 儿童木质玩具设计现状分析

儿童木质玩具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然而在高销售量的背后,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之路却隐藏着一些难以忽略的问题。问题一:近乎七成的厂家采用OEM的模式为国外代工,缺乏自主设计,产品附加值很低。问题二:多数厂家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系列多是跟风之作。智立方、丹妮奇特、木玩世家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和知名的品牌,即使如此,这三个品牌间除了价格差异外,在设计风格和品牌形象上仍缺乏差异性。问题三:设计思路保守而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本土的文化特色,也没有充分地与最新的设计潮流碰撞激化。

3 儿童木质玩具创新设计策略分析

3.1 低碳环保、绿色设计策略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环保的设计逐渐成为了全体产品设计师们的共识,儿童木质玩具的消费者们也一向非常注重产品的绿色性。那些具有绿色特性的玩具产品终将大放异彩。例如,泰国Wonderworld玩具品牌在生产过程中注入了强烈的环境意识,采用可再生橡木等环保材料,包装盒采用纸质,回收率达到70%,玩具的颜料和油漆也是安全无毒的。日本著名玩具商Medicom Toy为了推广环保概念,推出了一款纯木制的无漆Bearbrick 400%大熊。纯木制玩具天然环保,用可持续发展森林的树林制造,能发挥出木制玩具独有的质感,不仅给予孩子新鲜感受,还能培养环保意识。

另外,利用废旧木质家具,重新加工后形成新的木质玩具,也不失为一种亲切而可行的设计策略。木马灯就是利用废旧玩具和家具上的物件,将其重新组装而成的新型环保灯,既可作为拖拉玩具也可作照明灯具。沿着这种思路,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还可以将整体产品作为设计对象,将产品包装也废物利用起来。

3.2 基于传统木质玩具的再设计策略

我国的木质玩具历史由来已久,其中以益智类玩具居多。比如借助外力能够平稳旋转的陀螺。发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孔明锁,由精妙的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易拆难装。还有七巧板和竹蜻蜓等等,这些传统而精巧的木质玩具是我们设计创新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基于传统木质玩具的再设计是很值得思考的一种策略。目前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鉴。例如,竹蜻蜓数码相机,这款竹蜻蜓相机内置有数码相机,能够将竹蜻蜓旋转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相机运转,可以事先设定拍摄的间隔,然后当竹蜻蜓飞起来之后就能够主动以鸟瞰的方式进行抓拍。还有一种可以发出声音的七巧板,可以根据配套的故事书上的图案拼成各种图案,拼好后七巧板还能发出声音说出拼的是什么以及相关故事。这都是传统玩具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案例,可见,安静的传统木质玩具被注入声光电后仿佛有了新的生命,在益智的基础上可玩性、趣味性、对孩子的吸引力都会增强许多。

3.3 互动性与体验设计策略

儿童木质玩具设计除了关注益智性外,还应关注互动与体验效果的设计,使孩子们通过玩玩具能够加强与父母、同伴们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促进双方感情的建立与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这将是儿童木质玩具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这要求玩具成为一种同时吸引儿童和大人沟通平台的。积木和多米诺骨牌是非常典型的互动型玩具,家长和孩子或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沟通能力并带来了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另外在体验设计方面,已有的儿童木质玩具中还非常缺少像泰迪熊这样经典的,能让孩子吃饭睡觉都带着的玩具。泰迪熊的成功在于它成为了孩子的伙伴而不仅仅是玩具,孩子把它当做有生命的物体,能够供他们体验情绪的一种载体。现有的儿童木质玩具中社会角色类玩具比较接近泰迪熊的本质,但前者提供的只是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体验,而并不是情感体验。这也许是儿童木质玩具创新设计的另一出口。

3.4 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设计策略

儿童玩具的寿命相对与其他产品来说比较短暂,如果永不停止地创新汰旧,对玩具企业和设计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有违背环保原则。而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玩具设计策略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玩具寿命、拓展销路、降低成本。最成功的案例是芭比娃娃,这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超级偶像已经畅销了50多年,单个玩具的背后有着成套的家具、首饰、房屋、服饰等等配套,吸引消费者连续购买。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完全可以吸取它成功的经验,开发出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玩具群。国外品牌已经开始尝试,例如,Branching Out曾推出过50件及100件的火车套装,它们带有黑色的小火车头、各种颜色的车厢、木轨、小动物、建筑和树木等配件,孩子可以随时给玩具增加新的套装,大大提高了耐玩度。运用家族化策略设计师应注意配件的通用化设计,建立数据库,通过各种螺丝、金属件、插销的标准化设计减少重复劳动,节约资源和成本。

4 结语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是我国木质玩具最大的产地,在那里云集了数量众多的木玩生产厂家,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目前70%的厂家都在面临着产品出口转内销新契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战场上,要想成为儿童木质玩具市场的赢家,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产品,而产品的灵魂来源于设计。正确合理的创新设计策略或许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完成转型,建立起特征鲜明的品牌形象,促使更多本土的hape、plantoys出现在市场上。

参考文献

[1] DONALD A.NORMAN.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