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要反复诵读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素养。新课改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曾经一度消失,教师用不厌其烦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话语权。新课改后,我们欣喜地听到,校园里再次书声琅琅。但是,在学生朗朗书声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教师用播放录音代替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在诵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录音不能代替的,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学生的朗读。但在观摩我校几位教师执教的《唐诗宋词》后,教师或在课前下载了本课的精美课件,或准备好朗读录音,课上轻轻地点击鼠标或按下按键,优美的声音就响彻在耳畔,多媒体课件还同步展现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没有一位教师自己去深情地诵读诗词。教师华丽的课堂使语文课尤其是诵读课失去了原味,教师的诵读能力日渐消退,学生也不能近距离感受诗词和教师的文化魅力。
其次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缺少有效的指导,也缺乏精简的评价。诵读欣赏课的诵读必须有教师的有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声,读出音乐美;读出景,读出意境美;读出情,读出情感美。朗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循序渐进。没有教师指导的朗读,只是为了识记,朗读肤浅。在我校几位教师执教的《唐诗宋词》时,几位教师在录音播放后也多次让学生大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问题,也没有对每一次的朗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缺少层次性朗读指导。同时,我发现,教师在学生个体朗读后缺少评价。学生一个朗读完了,另一个就接着朗读,没有学生和教师的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的朗读学习,甚至个性的发展。
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诵读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高中生还要学会从“诵读”过渡到“欣赏”,诵读更倾向于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完成诵读的这些目标,没有教师的指导是不能落实的。教师要在诵读的方法研究上下工夫,要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如何让学生的诵读更有效。诵读的形式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变化,以避免单调带来的乏味。从过程看,诵读也是讲究层次的,比如有的教师总结的的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每次诵读,要达成一个目的,让诵读循序渐进。
二、学生不明“用典”、“互文”等修辞格,影响诗词欣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新课改后,语文教师都不再单独讲修辞了,而是放在文章里来学习。修辞手法在现代文中经常出现,学生基本上都能了解、会运用。但是,古诗词中的修辞,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不是不需要了解呢?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不需要了解古诗词中出现的某些修辞格。因为,古诗词中的有些修辞格今天已经不用了,这些修辞格对高中生来说太陌生。他们往往忘记了《标准》的建议,“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尤其对农村高中学生而言,古诗词的知识本来就很有限,如用典和互文的修辞格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师如果不随文适时、适量地指导修辞知识,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古诗词的欣赏。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修辞知识,不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教学。
三、单篇古诗词孤立教学,学生不能了解古典文化常识
一直以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孤立地教单篇古诗词,没有适时、适量地讲解古典文化常识。所以,高中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常识了解甚少,直接影响他们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
??溯游从之,道阻且跻,宛在文化的一个小洲上,春秋时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诸子百家,争鸣斗艳,说理叙事散文,论辩铺张横肆,意象恢弘博大,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站在船上,我们看到了孔子和弟子大谈《论语》,〈〈孟子〉〉在推行仁政,《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庄子》和惠子争辩不休。面对福祸,〈〈老子〉〉泰然处之,“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时屈原《涉江》而来,唱着〈〈离骚〉〉,发出〈〈天问〉〉的怒吼,最后投进了汩罗江。我们也听到了〈〈乐府〉〉中民歌的演唱,〈〈古诗十九首〉〉中游子思家情结述说和的哀怨绵绵“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溯游从之,道阻且右,宛在文化浪头上,唐诗宋词,元曲羌笛,明清小说,兴盛发展。无论是李白的豪迈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商隐的隐忧悱恻,“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王维的幽雅安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是辛弃疾“沙场秋点兵”的英雄气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清郁凄婉,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新巧软媚……都是让人回味无穷。元曲悠扬,浅唱低吟,发人深思,独自暗香,“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四大名著,名留青史,闲来纸上谈兵看〈〈三国演义〉〉,弄枪动武学〈〈水浒传〉〉,周游列国访〈〈西游记〉〉,白日做梦赏〈〈红楼梦〉〉,不亦乐乎?
??
??溯游从之,文化长河前进着,一声巨响打破了文言时代,新诗白话文升起来了。经过臧克家〈〈三代〉〉的艰苦探索,包含了多少人民的辛酸与痛苦。徐自摩轻轻地告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份潇洒自由,使人羡慕不已。艾青〈〈手推车〉〉前进,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情,眼里常含泪水。戴望舒当一个〈〈寻梦者〉〉在〈〈雨巷〉〉中彷徨的漫步着思想人生。海子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童话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问你〈〈相信未来〉〉吗?北岛深刻的〈〈回答〉〉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浪漫主义诗,现实主义诗,在受西方思想的感染和中国古典诗的熏陶,出现各种流派,文化的长河,长流不息,显示中国人的风韵。
??
??漫溯着,漫溯着,满载一船星辉回家!
一、注重传统美文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语文课程从育人功能上讲,应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而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不但赋予了这种重要的功能,同时还能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个性思维。孩子们在阅读中通过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师,成为先贤的知己;明晰唐宋元明各朝代的历史变迁,处事以史为镜;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气派,胸中涌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通过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使他们直接和历代“先哲”们进行“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思索并汲取消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雅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这些传统经典美文中真知灼见,无不孕育着中国人的文化气质与民族品格。文学典故、童话寓言、四书五经、名人传记、唐诗宋词、百家散文……这些都是我们推荐阅读的精髓。小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收熏陶感染,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知书达理、霍达正义、儒雅宽厚的情感及高尚的人生理想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凸显传统美文的多元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小学生浓厚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阅读习惯和训练他们基本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通过大量有益的阅读,尤其是对传统经典美文的阅读,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情操,感悟道理,发展语文素养。以景物描写为例,传统经典美文中元曲、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都有大量描写景物的诗词、语句,巍峨雄浑、瑰奇、壮丽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镜花水月、恬静、朦胧之美,又让人追寻空明蕴藏的灵性;秀美轻盈、清新、恬淡之美,则给人愉悦、和谐的身心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经典美文中大量描写绚烂多姿、形象新奇的自然景致的诗文,最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而传统经典美文,所借鉴的价值往往是多方面的。例如《声律启蒙》,这是每个人不可不读的人生宝典,它具备了工具性和人文心性的统一,它是学习写对子、楹联的基础,是训练儿童应对的启蒙老师,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更见韵味。“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这类读物,文采华丽,清丽雅致,启迪智慧,独具一格,经久不衰。让学生唱吟背诵此类传统经典美文,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和哲理美,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怎能不水到渠成呢?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缺失;改进;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92-04
作者:周萍,长沙外国语学校教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是历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自汉武帝时将《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后,各种教育读物无不将诗歌作为重中之重。旧时许多文人无不接受过“柔日读诗”的严格训练,传统蒙学中就有《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
现代教育的初中阶段(约12~15岁),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作为现行重要的初中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同样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部一百六十九篇课文中,有中国古代诗歌(包含诗、词、曲)三十首(以下简称“正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选取了六十首古代诗歌作为课外背诵(以下简称“附选”)。毫无疑问,无论正选还是附选,这总共九十首中国古代诗歌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教益的(附带说明,课文中还有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但非本文论及对象)。所选诗歌无疑都是历来公认思想意义较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就其可接受性而言,无疑都是历来流传较广的优秀篇什。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本人以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古代诗歌选目仍不无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时期分布失衡,体裁分布不均,作者分布面偏窄。本文旨在对此三大缺失作出详细分析后,提出改进选目之我见。
一、时期分布失衡
从三十首正选的时期分布看,春秋前(含春秋)二首,三国一首,晋二首,北朝一首,唐十二首,宋九首,元二首,清一首。显而易见,过于偏重唐宋,唐占40%,宋占30%,二者合计共占70%。
至于附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部六十首中,汉一首,三国二首,南朝一首,唐三十七首,宋十六首,明二首,清一首。唐占61%强,宋占27%弱,两者合计占88%。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双峰并峙,其高度空前绝后,选目有所侧重,谁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比例似乎严重失衡。尤其使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与《诗经》并列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勰《辨骚》)的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竟然一首(或一章)未录。此外,两汉四百余年,无论乐府民歌、文人诗歌,不乏名家名作,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一首;灿若星河,为唐诗的兴盛准备了条件的南朝宋齐梁陈诗歌,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梁吴均《山中杂诗》一首;北朝除正选录北方民歌《木兰诗》外,文人诗一首未录;隋因历史太短,一首未录,情有可原;“开创了词的初盛局面,而且历来还被奉为词的不祧之祖”(吴和熊语,见其《唐五代词三百首》前言)的唐五代词,仅录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一首,“不乏别有情趣的奇花异草和清溪幽涧”(黄天骥语,见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前言)的辽金元诗一首未录;辽金元词一首未录;即便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仅正选二首,附选一首未录;有“陵宋跞元驾清”(羊春秋语,见其《明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明诗正选一首未录,仅附选一首;至若明代词曲,仅附选中录散曲一首,词则一首未录;有“承宋继唐”(钱仲联语,见其《=}青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诗正附选各只录一首;有“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钱仲联语,见其《清词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词竟一首未录;“也有一批杰出的散曲家”(羊春秋语,见其《散曲通论・作家论(清)》)的清代散曲,一首未录。
时期分布的严重失衡,必然无法贯通整个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让学子们领略诗歌长河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让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淹没不彰。
二、体裁分布不均
(一)诗词曲三者分布不均。在三十首正选中,诗二十一首,占70%;词七首,占23.3%;曲二首,仅占6.6%。附选六十首,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诗四十七首,占78%;词十一首,占18.3%;曲二首,占3.3%。
(二)各体内部之小体分布不均。
1、诗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中,骚体诗一首未录,六言诗一首未录,五绝一首未录。即便是《诗经》中之二首,全为风体,没有考虑雅体或颂体。附选中情形大致差不多。
2、词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七首中,表面看,小令一首,中长调各三首,似乎说得过去,但若仔细分析,所选小令和长调,均接近于中调,而与中调字数差距较大的小令和长调全无,尤其是长调中之三阕以上者一首未录,也未尝不是一个缺陷。且所录各词均为正体,“减字”、“偷声”、“摊破”、“摘遍”、“犯”、“慢”、“引”之类的变体一首未录。
附选情形更是糟糕,十一首词中,除晏殊《破阵子》略略超过小令五十八字上线为中调外,其余十首,俱为小令。且《浣溪沙》词牌即有三首(苏轼独占其二),《卜算子》二首。
3、曲中小体分布不均。曲选本来太少,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与一代之文学的地位极不相称。正附选各二首,纯为小令,套曲、带过曲、集曲、自度曲等皆一首未录,当然也无法录,也无法“均”。
(三)、文人体与民间体分布不均
正附选总共九十首作品中,姑且把《诗经》之《关雎》、《蒹葭》算作民歌,其民歌数量也不过四首,这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实际状况不符。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大量民歌,尤其是在诗歌的非自觉时期。即便是后来的词、曲,也往往经历了从民间至文人的过程。单说《敦煌曲子词》,即是一个最有名的民间作品集,对此,选编者似乎全无意识。
体裁分布不均,甚至某些体裁一首未录,致使学生无法领略体裁的多样性、作者的创造性,无法体味形式与内容的某些关系。尤其是《楚辞》骚体的缺失,将会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史的认识出现断层。民间体的缺失,不但无法让读者看到文人诗歌以外的另一片广阔天地,亦无法让读者看到诗歌从民间到文人的发展过程,更无法领略民歌与文人诗歌的风格差异。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由于诗的比例太重,导致词、曲(尤以曲为最)内部之小体无法均衡分布。
还需附带说一下的是,除诗词曲之外,对联似乎也可作为诗歌之一体予以考虑。对联,尽管它全盛于明清(有人称之为有清一代之文学),但无论如何,它实际上是伴随着诗歌(包括骈赋)的产生而产生,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以为在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少许,让学生稍具对联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作者分布偏窄
正选三十首中,共有作者二十二人(包括无名氏二人),其中杜甫四首,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李白、苏轼(全为词)、辛弃疾(全为词)各二首,无名氏(《木兰诗》)、曹操、王湾、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各一首。
由于前述时期分布失衡的原因,作者的分布,自然在时期上注定了不均。二十二人中,先秦一人(《诗经》),三国一人,晋一人,南北朝一人,唐九人,宋六人,元二人,清一人。很显然,唐占41%,宋占27.7%,其他朝代,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作者太少。即便是在有限的时期或朝代中,其分布状况仍值得商榷,如唐代九位诗人中,主要分布于盛、中唐,初唐全无。在这九人中,杜甫虽是“诗圣”,实在也没有必要选取四首。再,苏轼、辛弃疾不必纯粹以词人身份出现。尤其是苏轼,若诗词各选一首,或许更能使其具有宋代诗词大家的代表性。曲家仅选马致远、张养浩,实在人数太少,且都为元代,明、清散曲则无法入选。
附选作品数量翻了一番,本来应该相对有利于作者的均衡分布,然而,失衡的状况却进一步加剧。在总共六十首作品中,共有作者四十一人,其中唐二十一人,约占51%,宋十一人,约占26.8%,唐宋共占约78%。其他三国二人,汉一人,南朝一人,五代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一人,几乎不成比例。四十一人中,李白六首,杜甫、孟浩然各三首,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晏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各二首,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曹操、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崔颢、常建、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李贺、刘禹锡、杜牧、温庭筠、李煜、王安石、梅尧臣、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张养浩、王磐、夏完淳、赵翼各一首。
正附选都出现的作者共有十四人,他们在正附选中选取的作品数量合计情况依多少排列如下:李白八首,杜甫七首,苏轼四首(俱为词),辛弃疾四首(俱为词),王维三首,岑参三首,白居易三首,李清照三首,陆游三首,曹操二首,刘禹锡二首,杜牧二首,温庭筠二首,张养浩二首。
只在正选出现的共有八人,他们是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无名氏(《木兰诗》)、王湾、范仲淹、文天祥、马致远、龚自珍。
只在附选中出现的共有二十五人,他们是: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崔颢、李贺、韩愈、李煜、晏殊、梅尧臣、王安石、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王磐、夏完淳、赵翼。
正附选九十首作品共有作者四十七人,如果我们对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
(一)朝代分布面偏窄。
四十七人中,春秋前一人,三国二人,晋一人,南北朝二人,唐二十一人,五代一人,宋十三人,元二人,明二人,清二人。完全缺失的朝代有战国、秦、隋、辽、金。秦、隋历史太短,且无著名诗人,可不选。辽无著名诗人,亦可不选。战国有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选不应该。金有赵秉文、元好问等大家,至少不应无一人入选。其他晋、南北朝时期似乎入选面还可扩大。
(二)相关朝代的体裁空缺或分布面偏窄。
这主要体现在:
1、楚辞作者全无。
2、元代除散曲作家还应增加外,诗人、词人均不应无一人入选。明代词人不应无一人入选。清代词、曲都不应无一人入选。
(三)风格流派偏窄。
就风格流派而言,诗类完全空缺的有楚辞系、江西诗派、公安竟陵派、江左三大家和神韵派,数量偏少的有六朝山水诗派、建安邺下文人集团等。就词而言,清空典雅派、金元疏快派、晚明蕴藉派、清初阳羡派、清初浙西派、清代常州派等或空缺,或数量太少。就曲而言,无论本色豁达派,还是文采清丽派,均因入选作者太少而无法彰显。
其他如竹林七贤、太康诗风、竟陵八友、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苏门四学士、元诗四大家、元曲四大家、茶陵诗派、清初三遗老、晚清四大家等都应尽可能有所体现。
作者分布面偏窄,使学生无法看到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也就无法整体感受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四、改进选目之我见
我国现时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许多人初中毕业以后,不再有系统接受古代诗歌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缺失过多,意味着大多数的公民受到的古代诗歌教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针对上述三大缺失,本人以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之改进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考虑。
(一)、宏观考虑。
1、合理划分正附选功能。
(1)正选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流派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诗人团体。①从历史时期而言,春秋前(《诗经》)、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应兼顾到宋齐梁陈)、隋、唐(应兼顾到初盛中晚)、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从体裁而言,A.诗词曲比例应适当;B.诗中之古风、近体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律体、绝体、民歌都要有恰当表现:C.词中之小令、中调、长调都应有所体现;D.曲中之小令、套曲、带过曲等都应有所体现。③从作者而言,尽可能把中国诗歌史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大家名家选进来。
(2)、附选尽可能补正选之不能或不足。①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朝代或时期。②补足大家名家不同风格题材作品。③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风格流派、诗人团体。
2、合理分配诗词曲各体的数量及各时期的数量。
(1)首先给诗、词、曲各体分配一个大致比例。考虑到诗的历史最长,作者面最广,词、曲历史相对较短,作者面相对窄一些的状况,本人以为,诗、词、曲的比例正选可定在5:3:2,附选可定在6:2.5:1.5。
(2)合理分配各体在各时期的数量。①凡有重要作者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凡有重要风格流派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③凡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家应尽可能有作品入选。④著名的民歌作品应尽可能入选。⑤各体裁的早期作品应尽可能有入选。
(二)、中观考虑。
1、适当减少唐宋分量,尽可能使各时期的作家各品有所体现。
2、适当减少个别大家名家的分量,尽可能增列其他名家名作。
3、尽可能照顾到体裁、题材及风格的多样性。
(三)微观考虑。
所谓微观考虑,即考虑到具体作家作品。基于以上宏观、中观考虑,本人试拟出以下作家作品分配方案。
1、正选三十首分配方案。
(1)诗十六首:《诗经》一首(《风》体),楚辞一首或节选一章(屈原作品),汉一首(可考虑蔡琰),三国一首(曹操),晋一首(陶渊明),南朝一首(可考虑谢灵运),北朝一首(《木兰诗》),唐五首(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各一首),宋一首(黄庭坚),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词九首:唐一首(李白),五代一首,宋四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各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3)曲五首:元三首(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各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附选六十首分配方案。
(1)诗二十九首,《诗经》二首(可考虑《雅》、《颂》各一首),楚辞一首(宋玉),汉一首(可考虑从《古诗十九首》选一),三国二首(可考虑刘桢、阮籍各一),晋二首(可考虑左思一首、民歌一首),南朝二首(谢胱必选,另一首可考虑鲍照),北朝一首(可考虑庾信),唐九首(王绩、李白、杜甫、韦应物、王维、岑参、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各一),宋四首(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二首。
(2)词十八首:唐一首,《敦煌曲子词》一首,五代二首,宋八首(苏轼、柳永、晏椎馈⑶毓邸⒑刂、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三首(王夫之、陈维崧、纳兰性德各一)。
(3)曲十二首:元八首(卢挚、白朴、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无名氏各一,其中应有套曲一首,带过曲一首),明二首(王磐一首,无名氏民间作品一首),清二首。
关键词:吟诵;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26-01
1.关于吟诵
1.1什么是吟诵:吟诵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介于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所独有的传统读书方式。
1.2吟诵的今昔:说吟诵古老而新兴,是因为它至少有着两千多年以上的历史。自古读书皆吟诵。一百年以前,没有一个读书人不会吟诵。最早记录吟诵的是《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寥寥数字就概括了"中国式作曲法":意思说汉语的歌曲是把说话夸张地拉长,音乐就是把拉长的说话放在音律上、音阶上来创作的。直至鲁迅时代,吟诵依然尚存:"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摘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的朗读即吟诵。--笔者注)以后,随着西方话剧和音乐的传入,新学堂勃兴,私塾消亡,吟诵作为汉语诗文的存活形态在邯郸学步中失去自我,被来自重音西语的朗读取而代之。时至今日,与百年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读书人都会朗读却不知吟诵为何物了,最具声韵的汉诗文失声而成为了"闷葫芦"。为了挽救在国人身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学人奋笔疾书、奔走相告,从没停下抢救的脚步,老一辈中就有唐文治、周谷城、赵朴初、臧克家、文怀沙、叶嘉莹等,徐健顺等学者则是其中新生力量。,又添加运气发声、腔音唱法、身体语言(摇头晃脑)作为吟诵的中级要求。而高级要求则在情绪处理和曲调创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能做到情通古人、自成曲调,达到修身养性最高境界。
2.吟诵的审美特征
2.1文艺美。如果说诗乐同源是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基因,那么诗乐分合演绎了诗歌与音乐的发展史。中国文学宝库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均为歌曲之词,可是到后来音乐散佚,仅存歌词。"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毛诗序》中可以看出,诗乐同源且互为体用。从上古到宋时的诗乐结合先疏后密,其后又由密返疏且呈多元状态。鄢化志将历代诗乐分合及其特征分为五个阶段:①孕育期:原始艺术,诗乐舞一体;②形成期:诗经时代,诗乐礼一体,重乐而轻辞;③发展期: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声辞并重;④高峰期:唐宋律诗、词,诗乐密合,声形兼得;⑤蜕变期:南宋雅词、元曲、明清传奇,诗乐疏远。在各代诗乐分合中,诗体因音乐渐变而新生,如楚辞应巫音而生、汉魏六朝乐府借胡夷里巷及清商之乐而出,唐五代词并燕乐而行,元明清杂剧传奇依南北曲而盛,等等。在这分与合中,歌唱和吟诵催生了两种文艺样式的发展并带来了文艺的繁荣。
2.2声韵美。汉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在汉语诗歌中,不但有押韵,还有押调(押声调和声母),再加上入声字的妙用,就会带来含义深刻、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声韵美。
韵脚是有意义的韵脚。押韵在形式上有押尾韵、押首尾韵(俗称"两头咬")、压腰韵(中间字押韵),甚至还有押首腰尾韵(俗称"怀中抱子")。所谓"韵",相当于音乐中的主音,歌曲总是从主音开始再到主音结束,汉语诗歌的押韵也是如此,且在回到主韵结束前一般不押韵,这就类似于音乐中结束句前的不协和音程产生不稳定感从而有趋向稳定的需要,使作品在结构上形成起承转合发展线索。也正因为韵脚是主音,固在吟诵时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被拖得最长,这样就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韵是有情感因素的,这源自于不同韵的平仄、发音以及声音长短等。
声调也是有意义的声调。汉语里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声(普通话中一、二声)舒缓、低沉、平静。因为近体诗都押平声韵,所以诗歌最后都有归于平静之感;而歌行、古体诗歌不是押平声韵则表现的是纵横捭阖、壮怀激烈的情感。郑张尚芳先生研究得出:人体器官包括自称"我"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等,由此推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一般细腻缠绵,也有小部分表达豪迈壮烈。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尤其是入声字吟诵时发音短促,好似发了一半的音突然受阻,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等激烈的情绪。汉乐府《上邪》中内容上在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后,列举了"山无陵"等五个不可能发生的事,还连用了"竭、雪、合、绝"几个入声韵,以示决心决绝。再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最后一句用了三个入声字"不"、"一"和"格",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强烈愿望。
2.3节奏美。朗读重词,歌唱重乐。吟诵介于朗读和歌唱之间,其吟诵的对象——诗词是有节奏的,其吟诵的基本调也是有一定节奏的。但这种节奏不同于西语朗读的强弱、轻重和长短,如果将汉诗读成两字一顿的Rap则完全忽视了汉语的声韵和意义了。
一、读懂诗歌的题目
我们读一首诗,首先看到的是诗歌的题目,而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并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件等内容,阅读时将这些内容合情地代入,合理地联想,就容易读懂诗歌。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题目,它点明了地点、人物,尤其是“送”这个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所以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大致理解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留恋不舍之情,而下文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感情。再如《蝉》《咏梅》《孤桐》等题目,一般情况下这类以物为题目的诗歌作者意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这就暗示我们要对该诗内容作深层理解,且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为象征、借物抒怀、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2004年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一词表明这是一首边塞诗,“怨”字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就像很多边塞诗一样,该诗通过描写边塞地区的风物景色来表现戍边将士艰苦的战地生活及内心的哀怨思家之情。像这样读懂了题目,抓准了字眼,也就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关注诗歌的作者
诗人创作诗歌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而鉴赏作品时是和创作过程相反的,我们是先看作品的文辞,以文辞为媒介,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去追溯源头,这就要“知其人”(诗人的基本情况),“论其世”(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才可以“见其心”(诗人写作的动机,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同学熟悉李清照的《声声慢》,但仅将词中所写的“愁”理解为独处的相思闲愁,这就是因为不了解她的人生经历,不知道她的作品前后时期的不同,才体会不到国破家亡之浓愁之深恨。再如王维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清新自然,诗中有画;在内容方面,主要写山水田园生活,特别是清静优美的自然景物,画中有诗。2007年全国卷Ⅱ选用的是他的《新晴野望》,学生如果对王维的诗歌特点了然于心,赏析这首田园诗就容易多了。平时阅读诗歌时,有些同学不大关注作者,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处境如何更不去思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的障碍。人们常说:屈原瑰丽奇异,陶渊明清静平和,曹操慷慨悲怆,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白居易通俗,苏辛豪放,李柳婉约……了解这些主要诗人的风格流派,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三、利用诗歌的注解
从高考诗歌鉴赏的试题来看,有些诗歌后面会加注释,为什么要加注释呢?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难懂的词语,不加注释,容易形成理解的障碍;②生僻的字,加注释便于识别;③典故标明出处或内涵,便于理解;④交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⑤对前人有争议的诗歌列出不同的理解,以供参考。凡是所加的注释,一定会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帮助,教师要提醒学生一定不能放过,认真阅读,好好利用。2006年浙江卷高考试题选用的是无名氏的《叨叨令》,其中有“鹦鹉洲:此为渔父居处的代称”这样一处注释,“渔父”一词暗示学生这是一个脱离尘俗的人,一个隐逸之人,再结合“流水”“青山”“白云”等词所构建的“世外桃源”的环境,就能够体会到渔父超然物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再如2008年湖北高考试题选用的侯蒙的《临江仙》一词,直接提供了该词的写作背景,若不能认真阅读这段背景,就体会不出诗人的诙谐幽默和达观自信。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引学生关注注释,利用注释,让其为己所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方法初探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那怎样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文言文呢?本人对文言文教学的理解是: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文言文素质修养。
知识的迅速更新,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加宽,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语文课堂的闭塞,教学方法的不能运用自如,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量的偏狭。韩愈《师说》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明道,怎能“传道”?教师无学业,怎能“授业”?教师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的精蕴,又怎能解学生之惑?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要有源源不竭的泉水,如果教师自己只有一杯水,那怎能为人师呢?由于文化传媒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生从各种渠道摄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我们教师如果仅仅依靠一本参考书来面对莘莘学子,又怎能不捉襟见肘呢?“学高人之师”的古训,“名师出高徒”的俗语,都生动地说明学识是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
二、教师讲解剖析要准确简明,翻译断句要深入浅出。
学生的主体性要求一直被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在目前越来越得到重视、倡导和培养,因此今后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等素质,破去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良因素,让学生逐渐地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有较清楚注释的,比如年号、地名、人名、某些特有词汇等,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识记或讨论,有争议和无法确定的,教师再予以指导、排除疑难。学习文言文,笔者认为最要紧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形成“文言文中的字词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字等于一个词”的观点意识。这是文言文和其它语体文章相比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殊性,相信不少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文言文产生于古代,时代环境不同,语义、用法殊为不同。总的说来,学习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以及一些文言文常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掌握字、词、义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必须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与否,常常取决于词义的讲析,词义讲析得好,那么断句、翻译等任务就可以进行得较为顺利。所以,在文言文教与学过程中,讲解剖析要求准确简明,翻译断句要求深入浅出。
三、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蕴涵着智慧和规律,熔铸着真诚和情感。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课堂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设计。教无定法,读亦无定法,但朗读最终目的是要为阅读教学的实际服务。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加强朗读指导。朗读时,人的脑、眼、耳、口等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又各司其职。这些器官在生理运动状态中,又处于理性感悟状态。运动中感悟渐趋加深,感悟中运动更为有效。在这种交融状态中,便会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悟性感觉。这种感觉便是语感效应。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少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精彩语段。朗读的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分为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自读、默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诵读状态,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如历其事,享受语文带来无穷的乐趣。坡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生在粗明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能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文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进而接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教师要注重文言文的现代意识。
一、打好基础,适当提高
作文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它在语文,乃至各门学科中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作文教学败不得。作文教学若一味拔高,那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基础是什么?就是各种文体的写作。老师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到了初三高三,本应产生质的飞跃的学生作文却没有飞跃。可以说,话题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在自由王国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写出有文采、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来。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四不像,教师苦无对策。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打得不牢靠,在必然王国中还没走好,你就硬把他拽到自由王国里,他怎能自由,怎能生存?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急于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要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记叙文是基础的基础,教师要以此文体的训练为主,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记叙文所适用的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最能锻炼,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所以,记叙文练好了,作文便成功了一半。议论文是中学作文的另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对议论文的训练不是太多,但是议论文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成功的习作有不少就是议论文。其他诸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也要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各种文体都训练到位了,就不可能出现四不像的话题作文。此外,教师要擅长写作,要通晓各种文体。一个没有技术的师傅要想带出好徒弟,这是不可想象的。学生有了好的写作基础后,教师就可适当提高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让其专攻一体,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二、课堂为经,生活为纬
学生写作的最大难题不是不会表达,而是没有内容可以表达。现在的作文已经走出了道德说教的藩篱,开始正视生活,贴近生活,叙写生活,演绎生活,这正是当今作文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趋势。怎样才能把生活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调控。毫无疑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理论、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主要是在课堂上获得。作文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要到点到位,丝丝入扣,从积累素材到审题、选材、构思,到动笔写作,修改,誊抄,一步不让。各种结构形式、表达方式、写作技巧都要教师一一传授,反复训练。课堂训练要有计划,不能跟着感觉走。要有梯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作文是生活的再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惟一的方法。“功夫在诗外”,课堂教学只能解决基本问题,成功的作文教学必须走课堂与生活结合之路。但是现在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所安排的社会实践很少,少得可怜的休息日也被大量的课后作业所占用,上课、考试、分数是他们的全部生活。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鼓励学生尽量挤时间接触生活,汲取生活中鲜活的养料。同时还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收集信息,以记日记的方式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热点,即社会上一段时间引起反响的事件。可以随意点评,也可以作深入思考,以此进行间接的生活积累。
三、培养情智,学会思辨
好文章从不停留于浅表的客观叙说,它往往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理性观照,智慧之光时时闪亮,思辨之语频频出现。就近年的高考而言,不少作文题需要你用辩证思维方式去写。有些题目为考生作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作了一些暗示,便于考生把握、发挥。有些题目粗一看就浅而又浅,一眼见底,没有任何深化主题的指向性,缺乏情智的深度诱导,也无思辨的立足点。学生如果在平时缺少情智、思辨方面的训练,写作就会在感性层次上徘徊而流于肤浅。情智的培养应该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盲区。在追求考试成绩的今天,老师们都看中智商而忽视情商。殊不知智力超群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属于中等智力。在这一大群人中谁会脱颖而出,谁会逐步沉沦,关键是看情商的发展。具体落实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情感的体验、勃发。如何培养情智,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在阅读课上,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激感,让学生充分体验、领悟作者贯注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作文课上,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他们方能充满睿智和激情。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小到身边琐事,大到国际国内的新闻热点。看多了,听多了,想多了,必能有所感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除向学生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外,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不管写什么内容,要想得深一点、透一点,问题的答案不要单一。要想一想有没有多种答案,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
四、多读古典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文明
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特殊的魅力,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时代都有大批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这些作品构思精巧,立意深远,韵律和谐流畅,辞章凝练华美,语调铿锵有力。那些国学大师们从小就受这些民族文化精髓的熏陶,即使是年逾古稀,仍能大段大段地背诵古典文学名篇。可见他们的成功是有着多么雄厚的国学基础。建国之初,那些漂泊海外的大批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贫穷落后的祖国,是民族文化巨大的凝聚力在召唤着他们。一位教授在美国留学时,一次,老师要求他朗诵诗歌,当时他朗诵了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那些外国学生根本不懂诗意,但都被美妙的诗歌韵律所陶醉,于是班上掀起了一股唐诗热。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竟如此之大。现行的语文教材,不管是何种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古典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逾来逾大。这就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古典文学对学生语文素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多读古典文学作品,除能提高文化素养外,还能为写作进行有效的积累。熟记―些名言警句,了解一些文学人物、名人轶事、文化典故,在写作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从而更有效地传情达意。如果能把古人的炼词炼意的精神学到一二,必然能使作文登上一个新阶梯。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83-01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但是如今的现状却是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也没能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1.以学生为主体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师生的有效互动。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利用这个时间。或个人学习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玩玩文字游戏;学生可以针对文本,确立1~2项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质疑,学生还可预设1-2个题目,通过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老师点拨。在这样的教学中,如果学生都能设题、解答了,那么本堂阅读教学的目标的达成自然变得轻而易举。重点、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2.加强教师指导
要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放手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早发觉学生走入的一些误区,及时加以纠正和指导,同时发现学生找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方法,及时给以鼓励和支持,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或加深这些方法。教师在训练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2.1 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读时间。训练自主阅读、,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
2.2 让学生跳着摘下桃子。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和课文难异程度的不同,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着摘下桃子,一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办法让学生"跳"起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3 要注重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2.4 要善于暴露学生的学习思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暴露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检查阅读效果时,教师可通过一步步追问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其他同学从发言者的解答中得到启示,获得方法,使更多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
3.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切实让学生自己有激情和兴趣去主动阅读,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应当认识到的是,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要知道文章被七零八落地肢解后,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让人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引领学生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所以,激发学生阅读激情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让学生去理解文章而不是去分解文本,比如可以从文章背景等方面着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阅读文本背后的故事。另外,通过辩论赛或者课堂短剧的形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阅读激情。
4.提出阅读问题
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其中已明确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学生在阅读教学时应占主导地位,教师则主要是负责从旁辅导的作用。在日常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开放性提问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尽最大程度的扩充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的思考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提出以下此类问题:文章中作者主要想要表达的情感为什么?关于"背影"的主要描述语句有哪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带着问题来思考,这样可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学生提高其理解性阅读能力。
5.重视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看那些积极向上的、有着良好评价的作品,学生会在这些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中遨游,去探索、去发现未知的美好。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不能只看热闹,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去阅读,在阅读时做好摘录,坚持写读后感。许多学生读过的课外书籍很多,但读完之后如过眼浮云,不久就忘了,这与他们阅读时只动眼不动手、不做抄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做好读书笔记,在不明白的地方或者精彩的章节要反复地看,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集众家之长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勤看勤写的习惯,日积月累,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关于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创新教学,其是一条漫长而又势在必行的道路。因此必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给学生带来新气象,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及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现状和思考--浅谈研究性学习的常见问题及实施建议[J],考试周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