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主治医生述职报告范文

主治医生述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主治医生述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主治医生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多样化的学科,数学教学并非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重点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高中数学尤为突出.目前很多高中生胆怯学习数学,对数学没有兴趣,加之在考试中得了低分,使其对学好数学更没有自信.高中生压力较大,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有一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如今高考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目的,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加之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教师选择只讲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学生也只练习这些题型,最终导致学生机械化学习,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在分析和探究中进行,并且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数学越来越艰难,同时教师教学也越来越困难.

以学生为主体,如何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找准教学重点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其对要学的新知识点掌握多少,教学目标中的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掌握,他们掌握到哪种程度. 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课上时间较为紧张,教师需将绝大多数时间放在重点上,而不能将所有知识点“一视同仁”. 因此,教师只有深刻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哪些知识点重点讲解,哪些非重点讲解或者可以省略不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充实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

如在学习《数列》时,由于在很多趣味题中都涉及了数列,很多学生都对数列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上课之前,很多学生都能够了解数列的定义,此时教师就不需要在数列定义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而将时间用于其他知识点的讲解上,如通项公式、实质等.

(二)与实际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较为抽象,且逻辑推理性较强,而高中阶段学习数学主要是以题海战术来进行,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数学的抽象性. 为了将抽象简单化、形象化,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认识,深知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显示“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让学生写出计算机病毒传播所构成的数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1、20、202、203、204、…,通过此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学生惊讶计算机病毒如此厉害,传播速度如此之快. 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银行存款利息问题”,并列出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并写出计算过程,在学生的相互讨论下,写出了各年末本利和:10 000×1.019 8、10 000×1.019 82、10 000×1.019 83、10 000×1.019 84、10 000×1.019 85,此问题一解决,学生们不仅对等比数列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发现等比数列的相同点,他们因能够解决银行存款利息问题而更有成就感. 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某种细胞分裂的模型”,并让学生写出每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将其写成一个数列,此时学生很容易写出来,学生因数学能够与生物相连而感到神奇,他们对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巧设问题,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已经转为学生,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独自的舞台,知识传授也已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总之,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虽然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师还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分析、想象、提问.

如在学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平面”时,教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的物体,并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教师在上课刚开始就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经过学生们的观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引入几何中平面的概念和特性,这使学生能够在形象的事物中理解抽象的平面. 又如在复习《圆与方程》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一道有关圆的方程的题,并给出解答过程(此解答过程不完整),让学生讨论此题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一般都是教师讲评学生的解题过程,现在转变成学生讲评教师的解题过程,此时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立刻提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与方程》的其他知识点进行回顾,这样在激发学生参与性的同时,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四)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前后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弄清知识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教师给出一道这样的题:已知Sn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3,S6,S9成等差数列,证明:a2,a5,a8成等差数列.

此证明题并不难,学生基本上都能证明出来,但是从学生的证明过程来看有所不同. 教师让采用不同方法证明此题的学生将其证明过程写到黑板上,发现学生分别从三个角度出发,采用三种方法来证明.

学生1: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即由Sn=和S3+S6=2S9,得出1+q3=2q6关系式,再证明结果.

学生2:利用等比数列的另一种求和公式和等差数列性质,即由Sn=和S3+S6=2S9,得出a3+a6=2a9,再证明结果.

学生3: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的推倒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即由S2n=Sn(1+qn),S3n=Sn(1+qn+q2n)和S3+S6=2S9,得出q3的具体值,再证明结果.

可以看出,这三位学生运用题中已知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无论学生采取哪种方法,此题的目的都是检验学生对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掌握程度.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相关公式和性质有了一个系统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进而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在练习时,有简单的证明方法,也有稍复杂的证明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一题多变的方式,可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训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已知sinα=,且α是第二象限角,求tanα.

对于此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顺利解出.

变式1:已知sinα=,求tanα.

变式2:已知sinα=m(m>0),求tanα.

变式3:已知sinα=m(|m|≤1),求tanα.

通过对例题多角度的变换,学生能够了解到这类题型所使用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相同,并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循序渐进,需要教师的不断总结和探究.

(五)注重反思,培养反思意识

反思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认知的重要作用,其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的回顾,更是对所涉及知识、思路和方法的一个探究. 学生在解题时只注重解出题,基本上不会对自己的做题思维和思路进行反思,导致在解题时常出现解题思路单一、方法不当等现象,这种现象明显表现出学生思维的不灵活.

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顺利解出此题.此时并不是教学的终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反思,如本题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考查了哪些思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什么,解决此题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和思路等等,通过思考、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反思,无形中使学生总结归纳所涉及的知识点,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扩展学生解题思路. 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其反思意识,掌握反思方法,并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成就感,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