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新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近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习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可是对于我来说繁忙的工作之余读书的时间就不是很多了,所以我的读书也带有了一定的功力性,我主要还是读跟我们教学有关的书籍比较的多,主要还是阅读杂志为主,其他类书籍买的比较少,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顾明远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其实我也是冲着顾明远的名气去选择这本书的。这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宏观教育理念;第二部分介绍一般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介绍教与学的理念。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广大教师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能较好的回答我们教学中碰到的常见的几个问题:第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出露端倪”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话语。第二,广大教师早就摈弃了注入式教学法,而接受了启发式教学法,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引进和自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
这本书听起来都是理念,很理论化,但读起来却不会很枯燥,因为跟我们平时的教学都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能直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难题。
比如书中介绍的“掌握学习理论:让差生得到同样的发展”,就是一个我们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差生是我们老师最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我想刚刚结束的考试,大家肯定也在为差生摇头叹息了。怎样解决差生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可能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好的思路。
传统教育中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多少学生会成为优等生,有大约多少学生将成为中等生、有多少会成为差生。不知道我们在座的老师你们是否也有过这样想法?这一系列预想,通过分等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程序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样传统的教育“预想”是当今教育体制种最浪费、最有循环性的一面。他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因此布卢姆指出了对于改善每个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
“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这就是布卢姆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布卢姆通认为:大多数教师设想他们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能胜任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将不及格或刚刚通过,余下的三分之一则处于中间状况。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破坏行动一面。他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布卢姆坚持认为,9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课程中的材料。为此,布卢姆与他的助手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追踪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初了百分之一二的超常儿童和百分之二三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造成差生多的原因是: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我想我们的新的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完善原有课程中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缺陷。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于教师并没有去期待学生掌握。看来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就会误人子弟。布卢姆认为要想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必须使教师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而不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掌握性学习与一般学习有何不同,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
布卢姆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差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掌握而教的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学往往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来给学生进行成绩的等级评定,据此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布卢姆认为,正太分布只能说明学生在总体中的次序何位置,而不能说明他们掌握知识的水平。这样的做法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看成一种持久和稳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在最初发现的差异,不仅会在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表现出来,而且会贯串于他一生的。”布卢姆认为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得到弥补的。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 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
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 解决,是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角色上主要 讲述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这三个方面。结合《数学》课程,在课改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 课改实验教师认真从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灵活转变入手。
一、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
任何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性 的。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深深懂得这次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的重量,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应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 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反
映了英语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也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方式,真正实现 学生的英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还有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程要具有开放 性; 把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引入课程等。
当然是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与探索出来的。理论的学习解决了我们教学的方向性问题。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普通高等音乐教育;功能音乐教育理念;审美音乐
一、西方“陶冶”音乐教育理念的复兴
在欧洲,“美”(Aesthetik)的原义为“感官的感觉”,这一本意自古希腊起就被忽视。在古希腊人的脑海里,音乐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是懂得精神世界和宇宙世界的钥匙,既能陶冶智慧和思想,也能医治灵魂。在欧洲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需要,如:国家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人道教育、感情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音乐教育中,这些非音乐目的被阿多诺的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所否定,“感觉的教育”被重新提出和唤醒,可之后,随着德国社会的变化,美育又被染上新的政治色彩,“解放、批评、自主、改造、平等、享受、欣赏”成为其主要概念。
然而二战以后,在美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中以“陶冶”为目的的音乐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变。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发了美苏之间的科技竞争,促使美国教育进入一个课程本体价值知识价值至高无上的时代。与其它课程领域一样音乐教育迅速把对理论的论证转向追求其独特价值,强调对音乐中要素的,形式的,审美关系的感知,以及对音乐学科的实在体验。以体验“美”为目标的音乐教育理念在美国雷默(Reimer)的《音乐教育哲学》中建立起来,并产生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影响。此间教授音乐课程的口号是“音乐教育必须是审美教育。”
然而,这期间音乐本身表现出的价值更体现在与人类之间的语境关系上,其用途无所不在:用于移情,激发活力,健身,心理健康交流,认知,沉思,医疗,休闲,娱乐,营造环境或配合其它审美等。随后,在诸多重大社会需求的呼唤下,如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问题,性及性病传播问题,灾难性的越战,新的经济形势等等,音乐教育的实用价值又出现复兴的迹象。而当一些低俗,粗暴的摇滚音乐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和行为带来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时,以“陶冶”为目的的音乐教育理念火炬又被重新点燃。
20世纪下半叶,西方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为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了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确立了音乐是人类智力的八种存在形式(语言,逻辑和数学,音乐,空间信息,身体运动、人际与自我认识,认识自然和与自然交往)之一。这样一来,强调音乐实用价值的“陶冶”音乐教育理念找到了人文科学依据,也与强调音乐本体审美价值的“体验”音乐教育理念找到了融合点――对音乐形式完整的审美体验,是达到陶冶智力之目的的基础。
二、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的审美局限
“体验”作为审美音乐的方式,是主体对音乐客体形式的纯粹关照,作为审美音乐的途径,是主体对自我感受能力的启蒙。“体验”音乐教育理念来自于现代西方自律论形式主义音乐美学的本体价值观。其主导思想是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美的感觉能力,并发展这种能力佳之变得更敏锐,从而获取音乐美的享受并达到精神的自由。自律论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美是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 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与遇合,飞越与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我们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阿多诺主张“要有意识地,结构性地听艺术音乐”。“艺术虽然反映社会,但仍保留其超越社会的自律性。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能够使艺术作品一层层地脱去其神秘。分析之后,站在它面前的是一个被启蒙了的,自由的有自主能力的人。
笔者认为,尽管他们看到了音乐形式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毕竟不是音乐全部的美,尽管找到了音乐形式对体验主体的独立价值作用,但这绝不是音乐的全部功能。他们的认识偏颇在于“从根本上割断了作为精神思维现象的音乐同客观存在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割裂了创作,演奏与欣赏等诸多音乐环节中的有机联系。”形式主义音乐姜学与康德哲学有密切关系。康德认为“音乐是感受的游戏”,音乐的美是“感受的游戏中的形式”。笔者认为,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智慧中“乐本体的音乐概念”可以把对音乐形式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感受统起来的。音乐可以是“生活感受的游戏”,而音乐的美可以是“生活感受的游戏中的形式”。如此这般,音乐就更富有魅力和意义,让我们在独立玩味于音乐美妙形式的同时,也可以自由游走在各种激情、欢乐、兴奋、悲伤、甜蜜、低落以及难以名状的感受之中。我们不必亲历所有的生活就可获得完整的人生感受。
笔者认为,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由于基于“音本体”的音乐概念之上,极大削弱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内容。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应该改弦易辙,融合中国儒家音乐思想,而基于“乐本体”的音乐概念之上,从而得以完善。始于先秦,成书于西汉的儒家代表作《乐记》开篇的第一段话以有预见性的哲学智慧对音乐概念进行了“声”,“音”,“乐”三个层次的划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固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层次上的音乐概念是祭祀活动中的,有诗的辅佐与舞的渲染的乐即指在具体语境和条件下的乐。如《黄河协奏曲》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乐层次上的音乐”,可以饱含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而对于一般外国人而言则是“声或音(形式精美)层次的音乐”,即纯形式的音乐。中国钢琴家郎朗演奏的《黄河协奏曲》,不仅有史诗般的画面感,其非凡的无障碍演奏技术配以丰富的彰显心灵自由的面目表情把人们的精神引领到超越生命之自由境界,是集形式美。内容美,表现美和技术美于一体的“乐层攻上的音乐”。
二、确立21世纪中国普通高等音乐教有发展新理念
启示一:课堂提问应由封闭性提问向开放性提问过渡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技能之一。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如果不进行改变,封闭性提问泛滥成灾,提问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化、固定化、陈旧化,必然会导致学生课堂答题的参与度每况愈下,本该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座,变成了我们教师的独角戏。
封闭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方向单一,结论明确,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重在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
开放性问题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问题答案的开放性,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第二层含义是提问对象的开放性,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差不大,有时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回答更新颖、更独特。开放性问题,激发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开拓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理论上讲,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各有所长,封闭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开放性问题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参与。然而如今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因此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能,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启示二:课堂提问应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过渡
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这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不仅对学生有难度,对教师来说也是挑战,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发现,如今课堂上学生不能提问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不敢问,不会问,不善问。只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我们的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要学生敢问,教师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生疑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都要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
使学生学会发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最初教师必须加以引导,不仅教给他们问“问题”的方法,而且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多角度、有顺序地提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就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学得扎实灵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在“问”的实践中历练,就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1.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2.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学方式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同的时代就要不同的对待。从古时候私塾到如今的新式课堂,都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观点进行扬弃的继承,同时根据新内容新特点创立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大部分以课本和试卷为主,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偶尔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不能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方向,因此结果也是事与愿违的,适得其反的。其实对于新的内容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但是由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难以将这些想法流畅的表达出来,这就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一件,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对其正确的方面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不应该单纯的以课本思想为准则,为中心,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我们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真正的做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你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例如在讲《孔乙己》时,你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孔乙己语言的特点、神态的变化,那么学生的表演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你的学生是专业演员吗?怎样调控才能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如果学生一想起孔乙己的形象就是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响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去准备,不仅是台词、动作,更主要是学生纪律的约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讲《公输》这篇古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三个人一组,各扮演一个角色(公输盘、墨子、楚王)来朗读对话部分,最后把书合上,用现代汉语来完成对话(不要仅仅把文章翻译一下)。而且在表演中老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和示范,让学生体会每一个角色说话的语气,揣摩当时人物的心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很巧妙的融合在表演之中。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4.提高教师语言艺术
论文摘要:当代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对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协调,树立交往式教育理念,变知识主导型教育为能力主导型教育,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深人,人文教育、交往式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各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出现。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既是对现行教育经验与失误的总结和反思,又是对未来教育理想和要求的集中反映。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协调,树立交往式教育理念,变知识主导型教育为能力主导型教育,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协调
现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存在明显的工具理性主义倾向。一是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自然科学专业还是社会科学专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都比较大,而公共课的比重很小,公共课里面人文课程的比重更小。这种“专门化”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但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二是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培养的倾向。在我们的教育者看来,科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化”人才;在我们的受教育者看来,接受科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谋生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三是人文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用,人文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用,致使学科学的人没有科学精神,学人文的人也未必就有人文精神。
因此,必须在重新认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根本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历史、宗教、文学等人文选修课,在文科学生中开设高等数学、现代科技与社会、网络技术等科学选修课,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交叉渗透,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理论教育。理论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凸显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然而,现行的理论教育过分注重对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讲解,未能深人阐发的精神所在。如此这般,学生掌握的就成了一种知识性甚至教条式的学问,而不是一种批判的、唯实的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超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客对立,树立交往式教育理念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层次、兴趣、爱好、要求等各方面都日趋复杂化,如有的学生想学习,又比较自觉,不希望老师管得太多;有的学生想学习,但自觉性较差,希望老师能加强管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希望老师管得越松越好。究竟该如何把握管与放、严与松这个度,许多老师不知所措,管不得、放不得,严不得、松不得。结果是师生关系逐渐淡化和疏离。一方面,师生之间的关系蜕变成单一的知识信息传递关系,教师和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承载体而交往,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照;另一方面,教师职能和角色越来越专门化,某一学科的教师只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负责,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了片面的教师与片面的学生之间的交往,而且这种交往仅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的、全面的交往与合作的关系。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应虚心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教师不能犯“教师中心主义”的错误,应消解“权威”意识。当然,也不能走极端,犯“学生中心主义”的错误,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既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愿望、感情、打算的均等机会,都有作出判断、劝告、解释以及挑战的均等机会,又要在广泛交往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出发,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功动机,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从而带动、促进、激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全面的、综合的“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自身言行、品德修养、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通过自己的人格因素来影响学生。只要师生关系真正建立在平等的、全面的交往与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师就不会陷人“管不得、放不得,严不得、松不得”的两难境地,就能有效地克服师生关系的淡化与疏离。
三、转变教师职能,变知识主导型为能力主导型
当代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日益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高科技时代的电子传媒工具成为青年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由于很多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水平、网上浏览的时间大大超过教师,因此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常常比教师掌握的信息量还要大,涉及面还要宽,甚至更先进。“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传统的教师职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既然教师的长处不再是知识的获取和传递,那又是什么呢?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新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知识的发现、发明,从无到有;二是知识的整合,更新完善。但无论哪种途径的创新,都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开创性的认识活动,说到底就是对已有成果的突破。没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不行,没有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也不行。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知识获取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时代,对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较多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们担心的不是他们搜集不到知识,而是担心他们驾驭不了这些知识,担心他们会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对于教师来讲,他们的长处在于知识的加工和整合方面。因此,教育创新、教学相长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实现教师职能的转变,变知识主导型为能力主导型。惟有如此,才能克服教师知识存量相对不足和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走教育科学化的道路
目前,教学的整个过程通常是教师讲,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背笔记考笔记,考完之后扔掉笔记,完全没有为学生留下创造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辛苦,记得辛苦,背得辛苦,但仍然是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同时,因为学生纯粹只是记笔记、整理笔记、背笔记,既觉得枯燥、乏味,又觉得没有收获,便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当然就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么课件太简单,只是一些简单的标题幻灯片,只能代替黑板和粉笔,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要么课件过于繁杂和花哨,冲淡了大学课堂应有的理性、反思、批判的教学氛围;要么课件并非自己制作,不能体现教师的学科专长和讲课特色,没有针对性。
教育创新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尽可能熟练地运用一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走教育科学化的道路。教师应努力增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认真研究、制作有自己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综合运用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学生、媒体三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与单一的教育方式相适应,许多教师都采用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进行考察,较为注重对教材和教师讲课笔记的考试,轻视课外阅读书目的考查;较为注重期末考试的结果,轻视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较为注重以知识立意为主的闭卷考试,轻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开卷考试;较为注重笔试,轻视口试。这种考查,实际上是把评价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化,有利于教师采取统一的尺度对学生作出公平、公正评价,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评价本身隐含着不公平、不公正的因素,学习刻苦、敢于创新的学生未必能取得好成绩;二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会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点的把握,不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创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评价方式的创新,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在创新教育中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一要实现统一命题向特色化命题转变,实现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要指出的是,教考分离并非对每门课程都适合,知识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外语、计算机等可以实行教考分离,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等就不适宜搞教考分离。二要实现由教师命题向学生自命题转变,重点考察学生独立地收集、处理信息并发现问题的能力。三要实现以知识立意为主的标准化、规范化命题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多样化命题转变,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要倡导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教材、讲课笔记的考查与课外阅读书目的考查相结合,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
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新理念;学生成才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源都是初中后的学生,生源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从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才。现结合我校五年制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笔者多年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学生教育中的一些新理念。
一、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的情境下,互动双方的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终实现教育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回应,可以从教师那得到更多的收获。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和你交流,听从你的安排。教师在班级管理和与学生沟通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技巧。就班主任而言,与学生沟通要掌握好技巧,要赢得学生的信任,最好的方式是和学生平等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喜欢一个教师,除去品格、知识和教育能力等因素外,在心理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爱学生,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人格和情感。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表现出你的平易近人,亲切,关心他们,就像他们的大哥哥或是大姐姐一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一旦你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自然对你无所保留,你的工作也就能顺利开展。
有爱,你就有了真正的教育管理,有爱,你就真正掌握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你对学生的情感,你就有了做好工作的基石。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当然,做好人文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这样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去社区劳动,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也能从这样的活动中收获助人为乐的快乐,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会,班会的主题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有针对性,比如“我爱班级”“我为父母做件事”等等,在班会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素养。当然,进行人文教育的活动还有很多,包括观看爱国励志影片,举办读书节,举行演讲比赛等等。“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自信、乐观,具备较强人文素养,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要有这样的精神。
三、提倡对学生的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是一种用学习的愉快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育。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大多是90后,敏感,追求自我个性的展示,同时又很脆弱,有很强的自尊心,有强烈的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很可能伤害到学生,一个家庭或是一个班级愉快温馨的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班级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积极的班级氛围,建设和谐的师生和学生间的关系,学生学得认真、充实,同时又学得开心、愉快,这样的氛围使学生易于接受班集体,喜欢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一个民主、和谐、纪律严明的班级,才是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作为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保持学生快乐轻松的心情。此外,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也很有必要,可以就学生在家的表现、在学校的表现互相交流,知道学生的思想状态。可以对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探讨,就学生存在的不足协调相关的措施,真正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关爱和快乐。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仅看学生的成绩、技能水平,还要看学生的品德、勤劳、文化修养、身心健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要多方面综合考虑,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做到不因成绩或某一个方面薄弱而使学生不快乐。教师要快乐评价,学生快乐学习。
五年制高职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普遍缺少自信,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要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从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学人才观 高等教育 新理念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科学研究,一方面需要靠培养的人才来完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也是特殊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服务社会,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的科研成果也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同志关于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不仅是对过去人才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对以培养人才为其核心功能的高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必须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一、终身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决了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渠道,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的要求,关键是要确立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初等教育后的所有后续教育任务。传统高等教育确定的是阶段教育的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一生的特定阶段――初等教育结束后的提高教育阶段:从年龄上看,大致是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从层次上划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阶段教育理念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在“学成毕业”之后,就总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显然,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每个“学成毕业”的人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从个人来说,应是重新学习;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是要进行人才资源再开发。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阶段教育理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使人们一辈子都是人才。
二、大众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揭示了成才对每个人的平等性,解决了对人才成才途径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只有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为适应“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资源来开发”的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大众教育的新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它指向的仅是人民群众中的很小一部分――通过高考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精英教育理念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会成为人才。这是偏面的。精英教育理念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要求,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应遵循“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将精英教育理念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为每个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帮助每个人成为人才。
三、 人本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阐述了人才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解决了对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一观念要求整个社会高度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前进。
为保证人才在“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及鼓励、支持、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高等教育应当确立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张扬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共性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确立的是知本教育(知本――以知识传授为根本)的理念,它指向的是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传授。知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任务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知本教育理念既忽视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动活泼的人,更漠视不同的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不同个性,这与社会发展的主旨――人的全面发展是格格格不入的。高等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鼓励并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个性,并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四、 素质教育新理念
科学人才观中“人才概念”是以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人才的根本衡量标准;而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两个基本判断标准。一个人若已经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显人才”;若还未为社会作出贡献,但满足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那么他就是“潜人才”。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抓住为社会建功立业的机会,“潜人才”就可能转化为“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