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居建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古以来徽州地区人民重视教育,尊崇儒家思想与文化,有尚读之民风,曾经出现过“父子宰相”“四世一品”“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盛景。徽州商人被广泛称为儒商,他们重视道德礼仪,认为在生活和商业上传统的道德礼仪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商人民居空间和建筑的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礼仪的尊重。明代中期到清代前期(乾隆时期)是徽商的兴盛期,且在清朝中期成为了中国商帮的翘楚,商路遍天下。有几方面原因促使了徽商产生与兴盛:在地理上,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具有占大部分面积的山地,大面积的山地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徽州盛产木料与茶叶。在历史背景上,徽州地形复杂,而且居住在山间盆地中,难攻易守,很多在战乱中的中原人口迁入徽州,使徽州更加无法在农耕上自给自足,进而促使徽州人民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徽商是在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徽州人多从事手工业,并且走出故土谋生而产生的。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沉淀的徽州地区,受儒家的礼仪教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徽商乡土观念浓厚,在外经商取得成功后多“衣锦还乡”,回到徽州兴建宅舍,留下了在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上都大放异彩的西递、宏村等建筑。设宗族祠堂为家族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宗祠是为后世族人提供祭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谨记等级礼法的场所。在建设期间不仅在建筑选址、构造以及布局层面上非常注重,而且装饰层面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不追求奢华和过度修饰,仅在匾额和碑刻上有基本的装饰,有劝勉后辈勤俭持家本分做人之意。在伦理礼教上的教化和约束,是对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在徽州的建筑、书画以及手工业等等多方面有所体现的刚柔并济并且兼容并包的审美特征,是因为避乱的中原百姓与土著居民的混居,形成的多元文化与徽州的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而形成的。
2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
徽商民居的典型特征与建筑色彩便是“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黑、白、灰三色是徽商民居建筑的色彩,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显得分外质朴与优美,徽派民居建筑单色调的色彩使人产生宁静和释然的情怀。内部空间的装饰色调,要比外部丰富很多,主要以古朴天然的木材材料本色为主,并配合精彩的木雕,布局疏密有度,雕饰形成的肌理和阴影效果表现自然的肌理,豪华宅邸为显示主人的经济实力在重要装饰部位还施以金粉,以显得富丽堂皇。
2.1木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木雕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明清时期,木雕的精品不胜枚举且出神入化。木雕在民居装饰艺术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且成就最高,因木材的质感相对柔和且带有生机,加之木材质地柔软、可塑性极强,不仅可以刻画出复杂的图案而且在层次上也可以达到玲珑剔透的效果。因此木雕的题材也最为广泛。在地理环境和工艺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使得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徽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徽商民居中所体现出的木雕艺术,在明代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在清朝时进入了鼎盛时期。徽商民居能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繁盛,木雕装饰大量运用在徽商民居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材料中。古拙朴美、造型饱满、神态生动夸张是徽商木雕在造型上的特征。木雕浅、深、透三种技法结合使用,不仅仅体现出工匠们精湛的雕刻工艺,而且充分表达出木雕层次丰富分明,并且处理出前后虚实各种效果,艺术性观赏性极强,可以在木材上构造出许多精美的造型。富有张力的形态,流畅细腻的线条,将硬质的木材雕刻出柔美的缠枝造型,且脉络清晰,立体感极强。在充分的写实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抽象加工,使得纹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并富有强烈的自然气息。如同儒学教育课堂的徽派木雕,每一个木雕都是在述说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理学的思想精髓。一件件木雕的精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总体来说,木雕的装饰艺术性在徽商民居中运用的最为广泛,不仅拥有繁多的品类,各异的题材,徽商民居木雕装饰从整体来说,繁复细腻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征,整体上的感觉“谋篇”不足,但对于细节的刻画往往游刃有余。只要目光所及的厅堂内皆是木雕,整体处理的过于繁密,失去了重点,但是局部观察却完美无痕。流传至今的徽商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仍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2石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工艺上和技术上都有很高成就的石雕艺术,因石质材料具有坚硬耐磨、经久耐用、防潮防水等特质,多用在建筑中需要防潮和受力的构件中,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如柱础、台基、石鼓、石狮等,但石雕相对木雕和砖雕难雕,因此在民居建筑中不如木雕、砖雕装饰运用的广泛。远远不及木雕的装饰范围广的石雕因受限于石材本身的特质,徽商民居中石雕常出现于台基、柱础、石狮、漏窗和牌坊,石材对雕刻工艺的要求很高,相对难雕,其中透雕最为精美和绚丽,因此一些制作工艺复杂精彩的透雕只有在财力雄厚的商人民居建筑中才能欣赏到。无论是华丽还是朴素,精巧还是古拙的徽商民居石雕艺术,都显示出了雕饰工艺的精湛以及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装饰图案也是以民间最为朴素的表达吉祥幸福寓意的题材最为广泛,表现出了强烈的乡土情结。
2.3砖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以砖为原材料的雕饰艺术是砖雕,它模仿石雕,却远比石雕经济和易雕刻,而且具有石雕坚硬、耐磨、防腐等特性。选题包罗万象的民居砖雕内容,主要为吉祥寓意的图案,不仅有几何纹样、花草鸟兽还有神话传说等等。其中,最经典也最精美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砖雕。徽州地区重要的民间工艺形式是徽商民居中运用的砖雕装饰手法。徽州的民间匠人,不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赋予其装饰美感,运用了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却创造出精美装饰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形式非常灵活的砖雕,达到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价值的装饰效果。出现在徽商民居中最早的砖雕,简单不精细的表达形式,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趣味;随着徽商的崛起,其财富也在飞速增加,对工匠酬金成本没有了约束,砖雕的艺术向着内容复杂多样、线条华美、层次感丰富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最具典型的徽州砖雕艺术形式。在清代徽商成为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家宅建造的资金充沛,砖雕技艺则向着更复杂和细腻的方向发展。工匠砖雕精巧的技艺可以塑造出更为丰富的情节和层次上的变化,远近景的表达更加的细腻,最多时有八九个层次。现代,因其地域性的审美传统和砖雕本身的观赏价值,徽州地区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仍是砖雕。很多的徽州民间艺术家至今仍掌握着这种精湛的技艺。便于取材、形态精美的砖雕,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彻底融入了徽州人的生活。总的来说,徽州民居建筑中的砖雕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高超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3结语
关键词:和谐社会;保障体系;困境;对策
住房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江苏省淮安市“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淮安市住房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廉租住房实物配置量相对偏少
住房政策实行货币化补贴后,淮安市曾一度中断了相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向低收入群众实物供应存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实践证明。货币补贴的优惠政策难以抵消市场经济下的住房价格上涨压力。此外,淮安市加大了廉租住房的配套建设力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但由于低收入群体基数较大,收购的廉租住房实物房源偏少,廉租房实物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仍有部分低保无房等困难家庭未能享受到实物配置待遇。同时,随着城市拆迁力度的加大,淮安市拆迁户中的一些低收入家庭存在买房难题,也急需提供低廉的租赁性房屋加以解决。
(二)保障性商品房购买力相对不足
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城镇人口的30%需要通过经济适用性房屋进行保障。淮安市2007年市区户籍人口为87.25万,经济适用房保障人口约为26.2万。按照每户3人计算,约有8.7万户需要购买经济适用房。按每户60平方米计算,淮安市约需经济适用房552万平方米,目前开发还存在较大缺口。淮安市市区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性商品房近期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套型建筑面积在50-85平方米,销售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家庭。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以目前价格购买6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至少需要12万元,超出了他们的承受力。淮安市估算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总需求量在4000户左右,但今年实际有购买力的仅约600户左右。部分获得购买保障性商品房资格的住户有的在缴纳约占房价一半的首付款后已经倾其所有并有不同程度的举债,正忙于奔走筹集剩余款项。可以预计,这部分家庭购买保障性商品房后将面临基本生活的困难,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三)部分新增就业群体居住压力较大
随着淮安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包括城镇人口中自然增长部分、毕业后留在城市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郊县向市区迁移和定居的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他们收入不高,还没有积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近年来,淮安市虽然集中建设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宿舍,公共租屋也开始启动,但主要面向工业园区的劳动者,对于日渐庞大的城市新增低收入人口而言还远远不足,大多数外来人口需要直接面对水涨船高的房租。目前,淮安市在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待遇方面侧重于工业园区内大中型企业,对于相对分散的其他行业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还缺乏周全的考虑。
二、完善淮安市住房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分享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才能最终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淮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一个新事物,仍有待精心设计完善。
(一)完善管理机构,组建专门的住房保障行政部门
住房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和多个职能部门。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做法来看,均是普遍设置住房管理部门对住房保障进行专门管理,如美国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新加坡的政府房屋发展局、香港的公屋局、成都的住房委员会等。随着住房保障力度的加大,淮安市应组建市级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赋予其保障性住房规划政策拟定。调配住房保障资源,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审核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资格等职能。淮安市是否可以考虑将住房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在各区成立住房保障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和办公场所,主要负责申请受理、调查走访、社区公示、年审回访等住房保障的基础性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分工联动机制。
(二)完善计划管理,及时调整住房保障的指标
淮安市应继续完善中长期住房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要在做好居民收入层次比例及住房总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以及房地产市场状况,对低收入家庭标准进行科学分析界定,研究淮安市住房保障的水平和范围以及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关系,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既要让真正的低收入困难群众安居乐业并逐步扩大覆盖面,也要防止产生“养懒人”的不良倾向,努力在群众期望值和政府承受能力之间寻找保障程度的最佳平衡点。应该说,淮安市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要加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比如,2009年淮安市共有产权房申购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2010年将放宽到1000-12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具有本地城镇常住户口2年以上的家庭均可申请购买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无房家庭优先购买。廉租住房申购条件: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购买时根据家庭人口状况确定允许购买的房屋户型大小。
(三)加强供应管理,扩大保障供给
淮安市应继续推动住房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实现住房供求基本平衡。要通过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满足群众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刚性需求。稳定市场房价,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抓好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严格落实商品房销售网上备案和可售房源公开制度,逐步实现全市备案系统的联网运行。
(四)创新需求管理,满足保障对象的有效需求
不言而喻,要让占人口绝对比重、需要住房的中等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主要措施必须创新现有的经济房模式,变“补砖头”为“补人头”。由政府参照现有经济适用房的定价政策,确定一定面积、房价标准的商品房,由购房人从市场上自主选择,政府补贴配套资金,形成共有产权,并根据不同的人群、对象设定不同的比例,形成保障性住房的无缝对接,替代目前与市场、法律不接轨的划拨土地经济适用房及其它反市场规律的住房保障模式。淮安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12月,淮安市出台的《关于加强低收入家庭政策性保障住房价格与租金管理的意见》要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由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按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不高于3%,地方政府直接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按成本价销售。这些政策措施应认真贯彻。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关键词:乡土民居;空间模式;土性文化
前言
新疆吐鲁番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类型,从民居特征来讲,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精髓,满足乡土民居住宅的发展要求。新疆当地民居建筑,强调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作用,注重传统乡土建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新疆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吐鲁番亚尔果勒村为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探究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型整合方法,通过组织数据和图形分析,使其传统特质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结合空间布局的特点,为吐鲁番民居的住宅改造提供可行性的创新设计。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形成的背景
1.地理与气候环境的影响
吐鲁番其地质和地形状况使得日照所吸收的热量吸收快而释散慢。所以吐鲁番地区属于炎热地区的民居建筑,其民居便出现了充分适应这种天气的特殊形式。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是新疆乡土民居的优秀建筑样式。吐鲁番地区的民居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其外墙建筑材料依然是生土或生土制品,这样可以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土拱住宅就是利用当地黏结性强且易于脱水成型的泥土资源、适应这种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新疆民居建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城市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今天新疆的农村居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也并不是所有农民的全员普及。改造旧民居、老村落。建设新民居、新农村,我们应该分清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承认差别,不同对策。各地的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建设他们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3.城市生活变化的影响
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的形成也有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闲的时间增多了。人们便向往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地纷纷都在整理、装饰、挖掘、加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这些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有这些文化积淀的基础,民居建筑也有一定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风貌。就是我们所描述的发扬传统、继承文化。
4.宗教文化的影响
新疆的原居民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逐渐取代了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和信仰,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中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西亚宗教建筑形式进入新疆以后,通过本地化而成为富有西亚建筑文化形式,如尖桃拱、变形拱、拱门顶部和柱帽上叠涩构造、磨砖拼花、雕砖尖券、穹顶及植物的花茎、叶、蕾图案等。另一种是由回族文化的形成。又因为这些居民均属于信仰伊斯兰教者,与同的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有相同之处,所以他们比较多的向维吾尔族民居相似。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基本要素
1.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演进与发展概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其民居建筑的形成遵循着在绿洲地区所形成的聚落,其中的居民也包括从其他地区自动迁来新疆而加入到原住民聚落中的住户。有些从外地迁来新疆或从新疆已开发的农耕区迁往其他未垦区从而扎根落户形成的聚落。它们的表现形式和聚落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
2.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布局构成
新疆民居的居民点都要修建清真寺,而这个地方往往就建造在水池旁最为有利的位置。久而久之,凡信奉伊斯兰教的农村民居点都形成了以清真寺和水池为中心的聚落。当居住的住户不断增加时,便由此中心向四周扩伸。民居街巷曲折拐弯是由于这些居民点大都为自发地形成的,各户在占据宅院地时往往左右相依,前后错落,故而这种民居点的街巷便成为指向中心的放射形街巷构架。新疆有不少城镇便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便是原住村落的典型形态和组织形式。
3.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要素分类
人类最初的居住屋的平面布局图几乎全为一室户。这是居住建筑的起步阶段。随着日常生活的开展,居屋的安排逐渐由单室向多室户发展。新疆的民居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充分体现出这种进步的现象,从而产生“一”字型,曲尺型、“凹”字型和组团式等各种布局形式。新疆民居在用地局促的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城区及其附近则常有楼房修建,按其类型可分为重叠楼、爬坡楼、过街楼等。重叠楼:指上下层承重墙对齐,每层房间平面布局相似的楼房,一般以砖木结构砌筑,高者四层。也有以土木结构砌筑的,以两层为主,三层极少。爬坡楼:在用地局促且坡度较陡的基地上,当地居民往往以爬坡的形式修建住宅,住宅中的各房间底面标高不同,但能通过楼梯相互联系通达。但外形却似楼房一般。过街楼:即指平面几地面积不足,在建楼层时又没有条件达到三层以上,只能借占街巷上空,横跨与对邻搭接形成过街楼的形式。
4.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形态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民居庭院布局呈内向型封闭或半封闭形式,建筑之间的空庭之上采取高架棚覆盖以造成大片的阴影,高架棚高出屋面50―150厘米左右,其高架以土块或砖砌柱架起,其高差所形成的的空隙或为敞开,或以花格墙围合,保证空气的自下而上的对流。这种高架棚多架在房前或两建筑之间,但也有架设在房侧或离房屋几米的空地上的。高架棚下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起居室和第二卧室了。为保证安全和私密性。每户将其用地范围以墙围合。为克服围合以后的空间闭塞的不舒适现象,当地居民又在围墙砌体上设计了各种花格式透空的砌筑形式。为了开展一些不宜在室外进行的家务,一般都建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当地农民主要生产葡萄,当地居民会选择高爽地段或在自己的房屋顶上建起以四周均为花格墙的墙体、阳光不能直晒、通风又极好的葡萄晾房,其葡萄晾房有与众不同之处。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1.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实例分析
(1)新疆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正在被新农村建设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土性文化建筑的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下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而这些乡土建筑是新疆少数民族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下营造了属于自己的民居建筑风格。而这些是需要被广为流传下来的时代文化的产物。需要对这些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入研究。比如新疆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本研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意义。
(2)新疆乡土民居建筑是物质环境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为了能全面落实和更有效地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分隔空间模式对亚尔果勒村有着重要的作用。
2.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特征
吐鲁番一带的东疆民居,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土拱住宅。对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式特征的研究,从物质形态要素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的整合与创新设计,对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的保护与建设做出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在不断完善论文内容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以及相关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式特征研究能对旅游建设带来发展性的见解。
3.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主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在民居建筑上逐步推广,新的建筑材料获得居民的青睐。不少家庭为求好同新,纷纷装修、改造或翻新。最常见的是大量采用外墙瓷砖贴面,用三合板、五合板锯出图案贴到檐口、墙上并涂以各色油漆等。也有采用大玻璃窗、大面积镜面墙的,在建筑的质感和色泽上出现了变化。例如随着欧式风潮的袭来,新疆民居上的大铁皮屋顶上便一个个冒了出来,柱头的装饰也搬来了不少巴洛克和科林斯的样子。
在对外来文化不甚了解,只图新、只图怪、只图奇、只图洋,同时又被挤进改革开放的“成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模糊了,文化和科技混淆了,优秀的民族传统建筑被贬低了,优秀的民居建筑全成为了落后的了。学术界对于传统民居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和对新民居的探索,但是在付之实践和取得社会各界的认知过程中收效不大。对此我们的民居建筑进行着蜕变。
4.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在城镇附近的比较密集的村镇中,面对家庭人口的繁衍、小家庭的分蘖,只能在已定的宅基地上、已建的住宅旁逐渐加建或加层,于是居民点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跨街跨巷建过街楼的现象。在改革开放后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后,对居住条件的改善自然就成为眼前必需。于是拆掉老房子、建设新房子。农民对自己的居家庭院和居民的改造增加。从而使农村的面貌产生了极大的改观。在民居保护和更新过程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应该加强,对于既有的和外来的建筑文化要分清精粹和糟粕让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5.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重新整合与创新设计
新疆地大物博,各地民居在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在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之下,当地居民通过不懈的努力,依据自己的思维观念、伦理道德、文化认知、审美价值、风俗习惯和生活需求,孜孜不倦地探求获得的,在今后的建设中如何保持其优秀的传统、继承文脉、发扬建筑文化的精髓、改进存在的问题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是理所当然的。
结束语
新疆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正在被新农村建设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土性文化建筑的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下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而这些乡土建筑是新疆少数民族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下营造了属于自己的民居建筑风格。而这些是需要被广为流传下来的时代文化的产物。需要对这些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入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是物质环境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为了能全面落实和更有效地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分隔空间模式对亚尔果勒村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群《新疆维吾尔族生土民居的调研与思考》[J] 美术观察 2011.04
[2] 陈震东《新疆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
[3] 叶禾《少数民居民居》[M]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09
[4] 白云翔《民居建筑史语》[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7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古民居 木雕 技艺 内涵
民居是建筑学上对民间居住屋舍的统称。浙江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城池,尤其是杭州到南宋时候更是成为了京城,因此,浙江的这些城池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她在古民居建筑的院落庭院的布局组合、外观造型与空间的处理表现、雕刻装饰及地形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丰富和实用的经验。这些都为浙江古民居木雕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古民居是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现在的保留下来的古民居除少量明代建筑外,基本以清代古建民居为主体,这些古民居以宅邸、店铺等市井遗迹为主,古民居建筑中多为木结构,其装饰风格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主要以木雕工艺为主,这些木雕工艺在古民居建筑中,其重要的装饰表现技法就是对门、窗、房梁、檐廊等木质构件进行雕刻,这些风格、规模、形态各异的古民居木雕,其传承的技艺手法和文化内涵以及木雕背后的各种故事与传说,具有极高的的人文研究价值。
明清时期浙江的古民居建筑,主要以土木结构和砖木混构为主,外部墙体大多是砖石材料,而内部的藻井、梁架、斗、 拱、檐条,以及各种门窗、 屏风、挡板、隔扇等,则全部用的是木质材料,而这些地方又是室内厅堂集中装饰的处所,因此大部分构建都采用了雕梁画栋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就给了木雕艺人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用武之地。一件件古民居建筑的木雕被广泛施用在木构件上,这些构件经能工巧匠们加工镂雕成各种艺术形象。这些木雕形象既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同时也在不断陶治着人们的情操。此外,浙江古民居在室内木质雕刻的装饰上面,将皖南民居中各种轻巧秀丽的“轩”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了具体室内的空间风格设计上。可以不夸张的说,浙江古民居在造型艺术方面,经历了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后,出现了极具地方风格的新民居样式。
浙江古建筑运用木雕起源于何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据史料记载来看,秦汉时期的建筑就有“雕丹木楹”的木法雕刻,可见历史之源远流长。到了宋代的土木建造类的书籍之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关于民居建筑木雕的做法和图样,由此可以推论,在唐宋时期,民居中建筑木雕技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后至明清两代,民居建筑木雕技艺更为高超,木雕技艺的发展向立体纵深化方向延伸。古民居木雕离不开对木材的慎重甄选,更离不开对技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木质纤维的横向结构紧密,这样木材才不容易开裂,木质要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样在上面雕刻用刀才更加运用自如。另外木料的强劲度也十分重要,以确保雕刻好的作品不会轻易跑形。古代建筑类书籍中,对民居木雕的技法描绘得非常详尽,纵观历朝历代浙江古民居建筑木雕,在雕刻技法样式上大致可分为剔地雕法、混合雕法、透空雕法、线雕法、贴雕法等几个大的雕法种类。
剔地雕法:这种雕法是中国传统木雕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雕刻技法,它的雕刻原则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所雕刻的花形样式突出。剔地雕法有两种雕刻手法,一种是混合半开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将所雕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主要形象进行混成雕刻,形成半立体的物体形象,这些形象常被用在额枋之上。另一种是浮雕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使所雕花形样式的周围剔除的不深,使得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形样式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处理,以表现花样的起伏立体的样式效果,还可以在花形样式作刻线装饰,勾勒出花形样式,用以增强作品的装饰表现效果,这些雕刻手法表现出的花瓣轮廓和结构,常被用在装板和裙板的雕刻中。
混合雕法:这种雕法类似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雕刻出的形象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可以多角度欣赏,常常被运用到民居中的撑拱、垂花等部位,合理巧妙的运用混雕技法,可以将所塑造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充满生气和活力。
透空雕法:是将所要雕刻的木板刻穿,造成全方位的穿透,然后再使用剔地刻法或线雕刻法。这种雕刻技法需要木雕艺人有高超娴熟的技巧,完成后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可以欣赏,设计雕刻出的花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自然,花瓣卷翻自然舒展,这些样式在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被广泛使用。
线雕法:通常用刀刃来雕压花纹,这种雕法讲究刀功技法,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这种雕刻技法对于形象的勾勒和花纹的刻画有着重要作用,所雕刻表现出的雕刻纹理效果,具有极强的景物的质地感。线雕法一般用以易于表现物像的外形,同时也可以增强物像的装饰效果。
贴雕法:这种雕刻技法是后期雕刻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是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和连续纹样,以及轴对称的构件都可以利用贴雕法来完成,在工艺制作中,不但可以省工省料和便于制作,而且其艺术表现的效果绝不会逊色于其它的浮雕形式。
综上所述: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技艺表现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直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所结合的伟大成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同时,浙江古民居木雕中所表现出的精致古雅,构思巧妙的设计美观,和中国传统的人文历史内涵的积淀分不开的。可以说,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起到了装饰美化建筑的效果和作用,另一方面则折射出寓意、象征和祈愿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像本身意义的作用,让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定向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古民居木雕艺术》编著 许邵仑 江苏人民美术
出版社 2006.2
[2]《东阳木雕》龚明伟 编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8.5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建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体现着邯郸的地方艺术特征和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本文从邯郸民居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装饰艺术与特点这些方面进行总结。邯郸民居将建筑装饰及其构件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相结合,以当地特有的人文、经济、文化为基础特色建筑装饰艺术,不仅表现出功能的需要,也将其美学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这份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探讨,保护并合理的利用,使这份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邯郸民居建筑构造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邯郸民居建筑各组成部分装饰
邯郸地区的民居一般以四合院与三合院为主,其中四合院由门房(倒座)、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图3-1)。这些院落以“院”作为一个单元,进一步沿纵横方向组合,按双联式、串联式、并列式,组合成为不同规模的院落。还可以成为一座独院式院落。一些院落可以形成多进院落及多条轴线的各种规模的组合群体,适应各种家庭的居住要求。通常在院落的四角建有碉楼,设置垛口和望孔而防守的,达到防御的目的。
1.1屋顶装饰
民谚说“山看脚,房看顶”。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现存民居的屋顶多以硬山式为主,再有一些悬山屋顶,还有大量的单坡顶房屋以及少量的传统平顶房屋,屋顶是使用本地材料,符合邯郸地理气候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独具风格的的审美和结构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民居建筑的屋面善用屋脊进行装饰,一般集中采用正脊与垂脊两种形式。正脊上是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置于正脊两端,嘴一律向外。垂脊顶端也以几只小走兽作为装点,只是同一座房屋的正脊与垂脊兽不能选用同样形象和大小的兽作为装饰。正脊和垂脊的主要定型构件――陡板,作为调整屋脊高度的用途。在陡板位置上有些花饰或空格花纹用来装饰屋脊,可以有效地减轻屋脊的重量,有利于建筑整体的结构,还可降低造价。
1.2墙体
邯郸地区民居的墙体有檐墙、山墙、廊心墙和看面墙等主要墙体。院墙则是起到防护和空间界定作用的的围合主体。民居中的山墙多数是承重墙,山墙两端靠近台明的部分为墀头,民居建筑有的设檐廊,且绝大多数仅设前檐廊,因此只有前面墀头。在房屋山墙尖部或墙头、还往往有一堵方砖雕刻的墙,它们的用途既满足了通风,又增添了美感。廊墙心部有的开设门洞,为了美观,也可墙心满做砖雕饰面。邯郸民居庭院中的二门常做成装饰性的墙体,一般在―进院厅堂的侧面或后面,不在主要位置。邯郸民居的院落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民居的连接形式。
1.3门窗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外立面细部的艺术处理和特色装饰的建筑构造。它不仅局限于功能的需要,也提升到审美装饰艺术表现的需要。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细部中,最突出的部位是大门,其次是窗和某些构件装饰,随着功能和艺术表现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民族和地方特征的重要装饰内容。
邯郸民居院落的宅门及内院的院门和房门,主要以木材制作,有板门与隔扇门之分(图3-5)。隔扇门主要用于客厅以及与客厅配套的厢房,大门、内院门和其他房屋多用板门。邯郸民间有言“留门在东南,建房实不难”。因此大门位置比较固定,坐北朝南的坐落于东南角。邯郸民居的大门,其形制多为屋宇式金柱大门,另有门楼式大门。
窗有隔扇窗、槛窗和普通窗。格扇窗――建筑内部用于进行分隔的主要构件,常用于四合院一进院的正房和厢房,更讲究的民居倒座也有使用的。隔扇门安装于明间,一樘四扇。其四周有槛框与柱、枋等大木构件连接固定。隔扇可通体满做,这样的窗俗语“落地窗”。槛窗,即槛墙之上的格扇窗。槛窗也有可开启和固定的形式。牖窗即房屋檐墙和山墙上的普通窗户,讲究的用花格窗。花纹图案构造精巧细致(图3-6 )。在窗户上,无论是它的大小、式样、色彩、或者花纹无不反映人民的喜爱和审美心理,也俨然称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征标志。再加上屋檐下面梁柱上的彩绘、木雕,与门窗木雕图案、窗台的砖雕图案等,构成一幅十分精美的风俗画。
1.4影壁
影壁可以说是一种经过装饰的特殊墙壁,它不是构成房屋的墙,而是一道独立的短墙,它的位置处在正对着进出大门的内或外,它可屏障人们的视野,对院内空间布局以及人们的活动起到遮挡的作用;它还可减缓进入大门穿堂风的速度,使其内敛不散,有驱避煞气之用处;同时也起到了美化出入口的环境的作用。正是这些作用的影响,影壁成为民居建筑出入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邯郸地区几乎每座民居都设计影壁进行屏障,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广泛的建筑布局形式(图3-8)。
1.5门枕石与抱鼓石
门枕石位于建筑大门两扇门板的门轴下方,它的功能是承托门扇并使门扇得以转动,并保证门扇开启。门枕石多以长方柱体石料为主,中等体量的常配雕刻吉祥动物狮子,较大的门枕石配石鼓雕刻,又叫抱鼓石。石鼓有大有小,可薄可厚。门枕石作为功能构件,造型也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同时又是石雕艺术重点刻画的部位,还承载有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图3-9)。
1.6匾额与楹联
匾额、楹联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集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密切融合的特殊艺术形式。在邯郸民居装饰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地方特色。
邯郸民居建筑中除雕刻装饰外,牌匾材质也由单一的木质拓展到石和砖。匾额常设在厅堂的正轴线上(图3-10)。砖石牌匾镶嵌于砖石构造的墙面,而木质牌匾也改变了屋檐下墙面的构造,使墙面形成承托牌匾的倾斜凹槽,下托上挂,又有屋檐遮雨,百年无恙。有的宅院中每间房屋都有匾额,教导家人“入孝”、“敦信义”、“有恒、坚忍、勿忘贫”、“勤补拙、俭养廉”等等。楹联即为抱柱式的对联,对联与门、柱、壁融合为一体,与匾额一样,成为一种高雅的建筑装修品类匾额多以横态,楹联则为竖直状。由于木构架建筑柱子很多,在外檐、内檐都有充足的柱子可供悬挂楹联,提拱了展现楹联的充足场面。最有价值的是北安庄乡同会村杨公晨宅院的迎门照壁中保留的“家训铭”,全文78个字,全部砖雕而成,谆谆教导后辈要有为善之心。
二、邯郸民居装饰技艺与工艺特征
邯郸民居装饰艺术集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其精致完美的艺术形象为建筑的美学价值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艺术底蕴。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展现了自身的设计灵魂,尽善尽美地展示了精美的建筑细部――“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从而创造出以当地特有的人文、经济、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建筑装饰艺术。
2.1木雕
木雕艺术在邯郸民居中应用较多,内容广泛。由于木雕使木材的材质、纹理与设计理念充分结合,形成融合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艺术装饰构件。因此其艺术价值无与伦比的。邯郸民居建筑注重表达建筑审美意识,因此木雕的精致与细腻的雕刻设计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屋内的梁头斗、门窗隔扇均选用木质制作。额枋、雀替、花罩、垂柱等结构构件做工精细讲究,特别是图案的雕刻,既美化了空间,又丰富室内环境氛围。额枋的雕刻,一般以梅花、喜鹊、鹿等吉祥物为题材。梅花的枝条用藤蔓的形态以适应额枋长条形看面的构图之需,喜鹊近乎凤凰,甚为夸张。三间厅堂的前檐额枋和隔扇的裙板与绦环板均为贴雕技法,雕法精细,题材各异,构图疏密有度,立体感强。使之成为艺术品位很高的装饰构件。花罩类雕刻应用于建筑的外檐。雕法以透雕居多,落地雕和贴雕次之。图案题材以植物花卉为主的吉祥物,诸如植物中的荷、梅、菊、牡丹、兰、竹、松、柏、石榴,其象征着富贵满堂、高洁正直、长青不老,为百姓所喜爱。“万事如意”、“杞菊延年”、“菊”称长寿花。“杞菊”寓意延年益寿。垂柱的下端头是雕饰的重点部位之一。垂柱头的基本形式有圆柱头和方柱头两种。圆柱头的雕刻主要是莲花头和莲蓬头,前者形似含苞待放的莲花;后者则为莲花开后的硕果,即莲蓬,尤其是莲蓬的雕刻,重点在莲蓬头上,排列有序且饱满的莲子活龙活现,雕刻更为精制者还要莲子能够活动。木雕巧妙地利用木材材质本身的特质加以完善,大大增强了艺术观赏性和艺术美观性。
2.2砖雕
砖雕是邯郸民居建筑细部刻画的组成部分。邯郸的砖雕也含有雕塑的工艺,砖雕即在青砖上进行雕镂的艺术;雕塑则是在砖(或其他陶制品)未烧制之前对泥坯料直接塑成或接近于所需形状,烧制后再经进一步简单雕镂即为成品艺术构件。主要雕饰部位为民居建筑物的影壁和大门侧面墙壁、门窗洞口及门框、墀头、檐口以及其他部位,也有个别建筑四壁布满砖雕的。题材则是展现浓厚的民间色彩砖雕。邯郸的雕塑构建主要应用于脊饰构件,这类陶塑品种类多,立体感突出,装饰效果好等优势。
2.3石雕
石雕因其质地坚硬、耐磨又耐蚀,通常用于房屋的显眼的部位。石雕构件经过加工处理,成为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邯郸因其石材资源的匮乏,使之民居中石雕用量以及石雕艺术水平相对不高。民居中的石雕应用主要集中于门枕石和柱础,另有其他石雕,如窗台石、挑檐石以及石库门、石花窗和上马石等。入口标志性的体现与门枕石的艺术化处理有着密切得联系,其石雕的处理极大地增添了入口的识别性。门枕石的造型主要是一只石狮子趴在底座上,或是双面雕刻的石块放在基座座上面,这样造型的石雕放在民居的大门口,不但增加了视觉性,显得生动而亲切,又凸显出建筑主人的财富和声望(图4-3)。
三、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民的智慧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所凝结出来的,体现着鲜明的地方艺术特征,蕴涵着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邯郸民居建筑装饰及其构件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相结合,是对建筑构件进行艺术处理而成为装饰的。扇、楹联与匾额、门楼、影壁等装饰设计不仅表现出功能的需要,也将其美学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邯郸民居装饰艺术集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其精致完美的艺术形象为建筑的美学价值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艺术底蕴。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展现了自身的设计灵魂,尽善尽美地展示了精美的建筑细部从而创造出以当地特有的人文、经济、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建筑装饰艺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左满常, 白宪臣. 河南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李雄飞. 城市规划与古建筑保护.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王其钧.图解中国民居.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
山西建设厅 山西古村镇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3
王其钧,谈一评.民居住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
段进,季松,王海宁. 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王景慧,阮仪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朱晓明. 古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马炳坚 北京四合院建筑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郑孝燮. 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关键词:居之本原;传统民居;核心价值;保护与发展;新民居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12(5)
作者简介:朱良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一、对传统民居价值论研究的再思考
任何事物只要有价值,人们就会研究它,并加以利用,对传统民居的研究热潮至今不衰正是如此,但是研究者有时也会陷入茫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接触云南民居之后,常常被云南各地、各民族传统民居的丰富多彩所打动i但直到八十年代末,面对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你们对这些传统民居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来住?”竟不知如何回答:现实中更是随着各地建设的发展,大量的传统民居被拆毁。“专家”与群众、与领导、与开发商之间巨大的认识反差,是传统民居保护艰巨性的根源。经过较长时间思索,觉得有必要理性回答这一问题,于是开始了传统民居价值论的理论研究。
1991年、1992年、1996年,先后在中国民居第三次(桂林)、第四次(景德镇)、第七次(太原)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传统民居的价值分类与继承”、“试论云南民居的建筑创作价值”、“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等论文,后分别刊于《规划师》1995年2期、《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1996.7)与第七辑(1999.6)。其基本观点:不能把大量的传统民居等同于文物;它具有不同于文物的三种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创作价值;不同的民居其价值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最重要的是要继承传统精华,为今后的建筑创作所利用。
近十年来,人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对传统价值的认识似乎有所提高。然而实践中又出现了一些盲目复古、拆真建假、混淆地域传统差异、保护维修中的破坏等另一类问题,其实质是对传统价值的认识只重外表形式,不谙内在真谛。2005年10月笔者在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武汉)发表的“深化认识传统,明确保护真谛”(刊于《新建筑》2006年1期)一文,即是基于此的有感而发。
时至今日,对传统民居的研究无论在广度、深度、学科的交叉上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推进更把传统民居的继承问题推向前沿,然而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价值利用、继承与发展的认识仍然并非一致,传统民居在发展中某些新功能能否进入、新民居外表形式与传统“像与不像”、“似与不似”等常成为议论的焦点,传统民居的价值如何继承、什么是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尚值得探索。再三思考,本文拟从居之本原出发来对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做一点探讨。
二、从民居的本原谈起
所谓民居乃民之居所,传统民居如此,现代民居亦如此。既是民之居所,那么本原是居,居的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需求第一,精神需求次之。笔者参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环境需求五个层次的论点,也提出关于居之需求的五个层次(图1)。笔者从不反对精神文化对住屋形式的作用,但主张对住屋形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物质需求。所谓民居首先应该是一个适应环境的、便于生活的居所。
在对云南一些边远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研究中可以发现,愈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原始在住屋营造中所起的作用愈大,从择地、选材到神柱设置、上屋脊、贺新房等,都有一套祈祷仪式;认真分析这些仪式,实质无非是为了祈求居之平安。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对居所室内的休闲、娱乐、社交等空间需求增多,对室外园林、健身、交友空间等需求亦增多,这也是居之精神享受功能的扩大,实质还是为了满足居之享乐。上述两者的核心都是居,这是从传统到现在、到未来所有住居之本原。
正如我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在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探索,在各种建筑思潮熙熙攘攘的碰撞之后,有人提出需要冷静地回顾一下建筑的本原一样,我们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今日回归一下本原,甚有必要。探求居之本原,亦即探讨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任何事物都在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传统民居的实体无法永久保存,这是必然的;能够永远传承的只有其核心价值(图2)。这正如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但西方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中国社会的“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可以传承久远。
三、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探讨
从居之本原出发探求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不在屋的外表之形,而在居的内在之理。概括来说,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索。
1、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
我国各地的山水地形、变化的地貌、南北气候等不同的自然环境是造成各地传统民居形态、材料、构造各异的主要因素。就云南来说,自然环境多样,一些高寒山区的木楞房、元江等干热地带的土掌房、版纳等湿热地区的干栏式竹楼、滇中、滇西地区的合院式民居等,无不因其不同的自然环境而产生相应的形态,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构造,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的民居类型(图3)。
再就传统民居的“民族性”来说,虽然这主要反映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上,但其实质也是因其民族所居之地域环境的不同所致。例如,在版纳之湿热地区,傣族、布朗族、嗳伲(哈尼族分支)民居皆为干栏式竹楼:而在墨江、元江等干热地带,傣族、嗳伲、彝族民居皆为土掌房(图4)。可见,自然环境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可以说,各地保存至今的传统民居都是适应自然环境才得以传承下来的产物,这种适应性源于其生态性与自然性。
2、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
现实生活中的“理”主要表现于前述的“居”之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个方面。人们对居之物质需求包括居住需要相应的生活空间(房间),合理的组合关系,良好的使用条件(安全、朝向、通风、采光)等等;而精神需求反映在人们精神信仰的场所、元素,人文、伦理的礼仪、秩序,精神享受的空间、环境等等。对这两方面的需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地位、不同生活习俗的人群其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其要求也是不完全一致的。然而,各地、各时期能够为当地百姓接受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民居,都是从其时其地现实生活的需要及可能出发、以相应的材料、技术、经济手段、相应的平面与空间形式及相应的造型、装修打造而成的符合居住生活之“理”的成功类型,它们合地域气候之理,合民族习俗之理,合经济水平之理,合时代变化之理。
3、在时空发展中的变通性
时间推移、时展,人们的生活在发展,人们生活之居所也必然发展,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传统民居”这一概念本不是一个静态的固有物体,而是一个动态的建筑属类。
我们所说的某地、某民族的传统民居,并非指其最原始的居所(洞穴、树居之类),而是指其我们所知所见、发展到某一时期相对成熟、较为典型的某一种住屋,它本身就是发展的产物(图5)。
变通性是传统民居最大的特性之一,即随着时间的变化与空间的变化,传统民居也在不断地变。同一地方的民居,随着时间的变化,居住的人口增多,生活发展、设施改善,以及随之要求居住使用空间及设施增加,民居也在不断地改造、扩建、重建:同一时期的民居,随着空间的变化,因建造地点的地形、周边环境、朝向等情况不同,使得同一类型的民居在具体处理上变化多端、极富智慧。这样的一些变化在各地都是经常不断的,然而它只要符合渐变而不是突变、微变而不是全变、变后可通(即行得通、能满足变的要求)这三个条件,则当地的民居传统就可以在变中延续下去,逐渐形成具有当地传统精神与传统形式的被后人认可的“传统民居”(图6)。
4、在文化交流中的兼融性
民居为人所使用,而人在社会中因各种原因的流动而造成了经济及文化的交流,它对各地民居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在某些形式、材料、装饰、构造上接纳外地影响的变化,此即各地传统民居中普遍存在的文化交流现象。而且随着经济愈发达,这种文化交流愈多,影响也愈深。
传统民居在文化交流中通常具有兼融的特性,即既“兼”又“融”。“兼”者即兼收并蓄,能吸取、容纳别地的文化,接受其影响,将其民居中一些有价值的形式、材料、装饰、构造吸收到本地民居之中;“融”者即融汇于我,在吸收外地好的东西时能结合自己的条件加以改造、不失去自己传统的特色。云南接受了中原民居的庭院文化影Ⅱ向,结合本地低纬度条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一颗印”民居;丽江纳西族民居吸取了大理白族民居的平面形式,但结合自己的山水地形条件,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民居造型。这些皆是传统民居中文化兼融的佐证。
各地的文化交流是客观存在、无法阻挡的。固步自封、不兼不融,则自己无法发展、无法前进,最后容易被时代淘汰;盲目吸收、只兼不融,则将丧失自己的特色,成为别地的附庸;只有兼而融之、不失自我,才能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傲然挺立。在今天还能够被人们重视、称赞、研究的各地传统民居,多半都是文化兼融的产物。
综上所述,可以将“适应、合理、变通、兼融”(环境的适应、居住的合理、发展的变通、文化的兼融)作为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四、从核心价值来看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通过对传统民居核心价值的探讨,笔者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从居之本原来认识传统民居
民居的本原是居,传统民居是从古至今人们居住在其中的一种建筑类型,它是“鲜活的”、正在使用的房屋,而不是“古董”,因此不能把它与一般的文物等同看待。虽然有极少极少的传统民居因保留了重要的历史信息、或因历史事件、名人故居等而被划定为文物古迹,但我们所指的传统民居是大量的、人们至今还在使用的居住场所。不要以那极少极少的文物建筑(虽然其过去也是民居)来代表“传统民居”,使得对传统民居研究的问题混淆、重点模糊。故而笔者认为传统民居具有不同于一般文物的价值。
民居的发展是绝对的,大量传统民居的消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如此,现在更是如此,我们的研究者无法“螳臂当车”。因此,传统民居要保护的实体只能是极少数(对其要认真地保):而对于大量的传统民居,重点只能是研究其价值,保存其资料。我们更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价值的继承上,为新民居的探索服务。
2、从核心价值来看传统民居的保护
对待传统民居的保护只能区分层次,不同对待。
已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极少数传统民居(应该称其为文物建筑),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应该认真的保护,应加大保护的力度,加大国家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大保护的立法与执法的力度,加强保护的技术措施与技术指导。
对于各地优秀的传统民居(有的已被确定为“重点保护民居”、“保护民居”、“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村落等,应该尽量地保护;但保护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当作一种供品,而是要重点展现其“适应、合理、变通、兼融”的核心价值所在。这部分民居既然至今仍作为居之场所,那么在保护中就应允许做满足现代生活基本需求的改造(当然要讲究技巧),否则是不人道、非人性的,也违背了居之本原。
对待各地一般传统民居的保护应该是一种动态地保护,在力求保护其传统风貌的同时,应允许其合理利用(如改作商店、茶室、餐厅、小型博物馆等)、合理改造、合理发展。
3、新民居的探索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新民居要继承传统,但不以形作标尺,而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表现在:
在环境上体现环境的适应,传统民居的生态性与自然性也是现代住居的探索方向。
在功能上体现居住的合理,新民居探索应把满足现代居住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作为前提。
在技术上体现发展的变通,适应时代的发展,尽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节约能源,而不单纯拘泥于对传统民居的形式模仿。
Tang Chaolong; Xie Wenshan; Zhou Na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
(Guangxi University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Nanning 530004,China )
摘要: 广西龙胜县龙脊村是壮族人民最具有代表性的聚居地之一,其壮族传统民居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建筑风格。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该地民居正面临着民族特色不断流失的威胁。文章通过实地测绘和采访,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案例进行解析和比较,总结出该地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建造技术与习俗等特征;通过对比新旧时期建筑的变化而针对现有民居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保护和发展建议。同时,提出了计算机参数化的研究方法,以期对龙脊村壮族民居的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Longji village, Longsheng County, Guangxi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ettlement for Zhuang People. In the p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traditional civil buildings there have formed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is threatened by the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functions,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custom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y explanation and comparison, and puts forward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esent traditional dwellings through contrasting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 At the same time, computer parametric research method is also suggest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of Zhuang people in Longji Village.
关键词: 壮族民居 形式与功能 营造技术 保护建议 计算机参数化
Key words: traditional dwellings of Zhuang people;forms and functions;building technology;protection suggestions;computer parametric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11-03
1龙脊壮族民居历史文化背景
广西龙脊古壮寨地处桂北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位于龙胜县和平乡东北部,是整个龙脊地区最古老的壮族村寨。当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雨量充沛;地理环境特殊,海拔较高,山环水抱。潮湿多雨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龙胜壮族民居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形式。
龙脊壮族祖先自明代从广西南丹和河池等地经柳州进入桂北永福、临桂、灵川、兴安地区最后定居龙脊。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古壮寨形成了随山势自上而下相互连接的3个寨子:廖家寨、侯家寨和潘家寨(平段寨和平寨)。三寨村民相处和睦、共同生活、繁衍生息,鲜有发生冲突争吵。
在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龙脊古壮寨传统建筑依山就势、灵活布局、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而且,龙脊古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建筑群,其中有五处木楼已经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最老的木楼达250年的历史。古壮寨壮族民居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和历史痕迹,是向人们展示壮族文化和历史的活化石。
2龙脊壮族民居建筑功能与形式分析
2.1 旧时期(改革开放前)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特征
2.1.1 各空间功能特征壮族民居住宅功能分区明确,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水平划分基本为“前堂后寝”,纵向划分基本为“下畜上人”。交通联系也非常清晰,垂直交通的枢纽是楼梯,而水平交通的枢纽是堂屋,进出住宅、阁楼和各功能区间等都要从中经过。①堂屋:堂屋是全宅的几何中心,也是活动面积最大的部分。它处在明间,由二层直通屋顶,中间无隔断。作为一家之中最神圣的空间,家庭中所有重要的祭祀活动都在此进行。堂屋正中后壁设内凹的神龛,神龛下摆设神桌、八仙桌椅等。此外,堂屋还是对外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过节、婚嫁、丧礼、乔迁时宴客都在此进行。②火塘间:火塘间是壮族人民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一般设置在堂屋东面。日常生活的主要功能如厨房、客厅和家具等都围绕火塘设置;日常活动如饮食、闲聊、待客等,也都围绕着火塘进行。炉火常年不熄,象征着壮族人丁兴旺,繁衍生息。(图3)③其他空间:卧室主要位于住宅二层的后部。老人与已婚成员居于堂屋后东西两侧。未婚青年与儿童居于大门两侧的卧室。卧室面积不大,开窗较小,又多背靠高山,采光条件极差。
粮食储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存放于堂屋正后方房间;二是三层阁楼,针对需长期储藏的粮食;另外,部分住宅拥有专门的粮食储藏、加工间。
住宅底层受气候条件影响而潮湿、阴暗、不通风,多用于饲养牲畜、堆放农具和化肥、设置卫生间等。
2.1.2 形式特征干栏式民居多为独栋住宅。平面形状常为矩形,并设为三或五开间,每开间宽度取值范围由2.5m到3.5m。进深常采用四或五进深,每进宽度根据功能取1.4m(如门楼)到2.7m(如卧室)之间。
立面上,壮族干栏式民居形态朴实而灵活。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壮族干栏式民居立面形式美观而丰富。住宅底层架空层,高1.9m-2m,一般由砌石或木板横向半围合,利于通风。二层居住层由木板竖向拼接围合,上开长、宽在700-1000mm之间的窗户,窗口装饰格栅或雕花。正面有外突的栏板和内凹的门楼,大门尺寸根据鲁班尺,常用2.1m*1.4m。三层为阁楼层,常用竖向木板将结构构件间缝隙闭合。屋顶形式采用悬山顶或歇山顶,局部有小披檐的做法,外形丰富多变,各具特色。屋面覆盖以瓦片,部分需采光区域,如神龛上部、阁楼局部等做明瓦处理。(图4)
2.2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建筑功能与形式特征
2.2.1 功能特征新建筑的交通形式较旧住宅更为灵活。首先,新住宅入户楼梯不再拘泥于风水传统,而是根据地形特点选择方便的入户方向;其次,取消门楼和燕柱,大门直接在入户梯上端开设,以获得更大的室内空间;最后,增设多处独立楼梯连接各层,楼梯的位置根据主家要求灵活设置。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汉壮文化的融合,新建住宅的功能布局较旧时有了极大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将底层改建为客厅、餐厅和厨房等,改善卫生条件;其次,原火塘间所承担的活动功能由起居室、餐厅和厨房代替。即便保留,家庭活动的核心也不再围绕着火塘,仅在用餐时使用;甚至,很多家庭的祭祀活动都在老宅中进行而在其自建新宅中不设堂屋和神龛;再者,部分家庭将自家住宅改建为农家旅社,二层设计为客房,并将原先低矮的三层阁楼加高,容纳更多客房;最后,针对粮食贮藏和加工的仓库已鲜少在新民居中见到,仅在家中设置储存间贮藏粮食。
2.2.2 形式特征平面上,为了满足室内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需求,房屋的进深和开间分别扩大到3.6-4m、2.5-3.6m之间。为从根本上解决活动空间的问题,新建住宅开始从结构上扩大使用面积,如减少落地柱、增加开间等,通风采光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立面上,每层层高由原先的不足2m,发展到2.8-3m;甚至,部分新建筑已经增加到四或五层。立面出挑也不断增加,从无出挑,发展到仅在二层挑出,再发展到如今每层都有部分出挑。根据挑出的数量可大概判断出建筑的建造年代。同时,立面装饰不断丰富:首先,开窗面积增加,材质由隔栅改为玻璃,但凸窗已鲜有出现;其次,由于吊柱的出现,新建筑在吊柱头上增加了雕花;再次,建筑材料上,新建筑一层立面为防止潮湿而从木板改由砖砌筑围合,再包裹木板作为装饰。
3龙脊壮族民居营造技术与结构模数分析
龙脊传统壮族民居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建造方法由木匠历代师徒相传,少有文字记载,其基本的营造技术是采用榫接法由柱枋串联组成单排屋架,排与排之间由拉结梁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柱与柱之间设瓜柱支撑屋面。
3.1 民居营造步骤营造工作开始前,首先平整场地,筑挡土墙,屋主按建房需要择吉时上山砍伐木料,由木匠师傅按设计所需对木料进行加工处理成各种构件。营造步骤可分为起架、安梁、找平、挂瓦及装修。首先,在选好的吉日,屋主和村民一起把装配好的整榀屋架拉起至直立,用横向梁枋联系成整体构架,该过程称为“起架”。起架后,安装房屋的正梁。接着,木匠师傅需对已立好的屋架找平。挂瓦为负责屋架工作的木匠师傅的最后一步工作,包括上檩条、钉望板、铺瓦片三个步骤。屋架营造工作完成后,装修工作将由专门小木作的木匠师傅完成,主要包括安装楼板、隔墙、门窗以及室内装修等。
3.2 鲁班尺及丈杆的应用
3.2.1 鲁班尺在龙胜壮族民居的营造过程中,包括总进深、总面宽、总高度等建筑主要尺寸及门窗、神龛等主要构件尺寸,均由木匠使用的传统工具――鲁班尺来确定。鲁班尺分为八格,名称依次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其中“财、义、官、本”代表吉,房屋及构件尺寸一般以落在“财、义、本”3格为好,“官”字较少使用;“病、离、劫、害”代表凶,一般应避开。
3.2.2 丈杆丈杆作为民居的“设计图纸”,由大木匠根据主家的需求及场地条件确定房屋的尺寸后用长竹竿制作完成。根据制作的构件对象,丈杆可分为大小两套。大丈杆长度略长于中柱,其上标明柱高、穿枋口大小等关键构件的尺寸和位置。小丈杆主要标明瓜柱高度、穿枋及榫口的尺寸和位置。
3.3 传统壮族民居结构的组成
3.3.1 柱柱子可分为落地柱、瓜柱和吊柱。落地柱按位置不同,由一榀屋架中心往外依次为中柱、金柱、小金柱、檐柱,主要起传递竖向荷载的作用。柱底直径一般为200-300毫米,细长比一般为1/15~1/25,中柱的柱径最粗。瓜柱为设于落地柱间,支撑在枋上以解决屋面支撑问题的短柱,柱径为150-200毫米。在瓜柱中,最特殊的为位于堂屋正门两侧的燕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通过燕柱的设置以加宽门楼的进深,从而营造足够大的门楼空间。燕柱名字的由来有燕子做窝的说法,也有由壮族发音翻译而来的说法。
3.3.2 枋、梁、串枋是指单榀屋架内的水平联系构件,其主要作用为串联各柱子并承接柱间瓜柱以组成完整屋架。截面宽为45-70毫米,高为140~260毫米,分为排枋和拉结枋。梁是指联系各榀屋架的水平构件,截面尺寸与枋相近,主要起拉结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为堂屋上方的正梁,其尺寸一般粗于其余梁。串是指单榀屋架中由下向上的三根长枋,分别为一串、大串、三串,个别房屋由于屋架前后不对称导致前后屋檐高度不同,为使前后屋檐标高在同一高度上,屋架前半部分还需设置水串出挑支撑檩条。
3.3.3 檩条、随檩枋、望板、瓦片屋面基本做法为以柱头直接承檩条,每檩一柱,出檐必穿枋挑出以支撑檩条,檩条直径约为100毫米,于檩条上依次铺设望板和瓦片。传统壮族民居中在檩条下设置随檩枋,设置原则为堂屋每根檩条下都设置随檩枋,其余间只在落地柱上设置随檩枋,截面尺寸为80*50毫米。望板,宽度为100毫米,铺设的间距为100毫米。瓦片为青瓦,尺寸为200*185毫米,厚度为8毫米,铺设方式为“压七露三”。
3.3.4 屋面举折龙脊壮族民居屋面的做法为“金字水”和“人字水”,两者区别体现在屋面横向剖面上,前者为按坡度为0.5放坡的直线屋面,后者为通过“举折”处理所形成的多段折线型屋面。“人字水”屋面由于形态上较前者优美,且利于屋面排水和防止瓦片滑落,现多被采用。“人字水”屋面的具体做法为:画丈杆前,先确定小金柱柱高,由小金柱至檐柱以i=0.45放坡,确定檐柱高;由小金到大金,以i=0.48确定大金柱柱高;由大金柱到正柱取坡度i=0.51确定正柱柱高,各柱顶中心连线经过调整后形成多线段折线。具体如图7。
3.3.5 屋脊升起壮族民居纵向屋脊线升起的做法为东西面两侧山墙的屋架自大串以下不变,大串往上部分向上伸长2寸(约7厘米),并保持柱顶至串枋的位置及各落地柱上拉结梁榫口的位置不变,屋脊线变为三段式折线,屋面形态优美。(图8)
3.3.6 披厦披厦,是指为了抵御风雨对房屋东西山墙的侵蚀而增建的纵向坡屋顶结构。是否可加建披厦由场地条件及民居毗邻关系而决定,可在房屋一侧或两侧同时加建。根据增建结构开间大小及是否发戗脊又可分为大披厦和披檐。
3.3.7 其余构件壮族传统民居中入户楼梯一般朝向东边设置,房屋修建年份不宜朝东或受到场地限制可将入户楼梯朝西设置。楼梯级数一般为9或11级,楼梯宽度为1米左右,一级踏步高度约为140毫米(6寸),踏面深一般为250毫米。火塘的设置数量一般为两个,每个火塘的平面尺寸约为1米5见方。传统火塘自下而上的构造为曲梁、托底、泥土层、面层(石板和木框)。神龛为位于堂屋后金柱的隔墙上设置的凹龛,用于供奉祖先和神明,底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8米,立面上尺寸一般为1.2*1.5米,深度一般在0.5-0.6米之间。
3.4 新型壮族民居构架的改变
3.4.1 全木结构①柱、瓜(中柱、尺寸、吊瓜、垂花):新民居在结构上不讲究中柱和发墨柱的重要性,多数新民居考虑作居家和旅馆共用,房屋南北两面布置房间,中间设通廊,为加大房间进深而加宽檐柱与金柱间的跨度,并向外挑出吊柱,在房屋总进深与传统相近的前提下,金柱与中柱间距减小,中柱落于大串或三串以扩大中部空间。落地柱柱径在200-250毫米之间,瓜柱为160-200毫米之间。为了增加外立面的美观性,吊柱由朴素的直柱改为汉式垂花柱。②枋:旧民居中,一串和大串一般由一根木料加工而成。在新民居中,枋截面宽为60毫米,枋高变为150-200毫米间,长枋为一长一短两枋拼接而成,拼接位置位于前、后金柱榫口外侧,两串拼接位置需前后错开,使屋架受力平衡,有效缓解地基沉降产生的破坏。(图11)
3.4.2 混合结构为了适应发展旅游住宿的需要,如在房间内增加卫生间(防潮)和大空间,龙脊壮族新民居结构上发生的另一变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传统木结构的混合使用,其形式大体可总结为: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内部混合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这两种方法是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符合政府关于新建民居政策要求(如建房审批、限高3层、外立面,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尝试。(图12)
4龙脊壮族民居发展建议及研究展望
4.1 龙脊壮族新民居面对的矛盾龙脊壮族新民居完善传统民居在功能上的不足(如防潮、隔声),满足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矛盾:①新建筑形式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在新民居满足生活水平现代化的同时使壮民的生活不断汉化,长久发展必然使当地壮族文化丧失传统民族特色,旅游吸引力的降低,龙脊古壮寨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②不断扩大建筑体量与保持传统建筑群整体风貌的矛盾。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扩大建筑规模和体量的行为,不仅是对传统建筑风貌的破坏,同时也会对村落原有建筑群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的形态造成极大破坏,失去美感。③使用新建筑材料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矛盾。新民居多数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形式,不仅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使新民居面临更多的自然灾害威胁。
4.2 对于龙胜壮族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在当代外来文化的冲击及旅游发展的影响下,龙脊古壮寨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间的矛盾。对于龙胜壮族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正确处理发展与壮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坚持可持续理念,保护发展并重,以传统壮族民居建筑作为展示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能让游客在参观民居的过程中去切身体验壮族传统文化,提升龙脊古壮寨的魅力;②旅游业发展应积极为青年人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的流失,同时为壮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提供新血液。做好传统民居建筑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工作,鼓励青年人关注自身传统建筑文化,明确自身传承和发扬传统民居建筑工艺的责任感;③面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应在最大程度保留其民族特色建筑面貌的前提下有机结合现代建筑中有利的部分,满足壮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盲目的吸收、改造,并对龙脊古壮寨做出可持续发展规划;④针对传统民居隔声、采光、通风、防火、防灾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和各方面建筑技术专家的合作,采取改善而非改革的策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⑤对于传统壮族民居建造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考虑结合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尝试,在更科学的记载传统建筑工艺的同时为当地新民居的发展提供新参考。
4.3 龙脊壮族民居的参数化研究建筑的参数化设计,是指找出建筑中一种关系或者规则,把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转换成参数或变量,并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参量及变量数据信息转化成可灵活调控的计算机参数化模型的设计方法。
龙脊壮族民居的计算机参数化研究,即通过对民居建筑形态与功能、营造习俗与技术的分析,从中总结提取出龙胜壮族民居构成元素和营造法则,用数学函数原理和分形理论将这些元素和法则用函数公式进行表达,并用计算机VB语言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参数化软件可阅读的计算机语言脚本,结合数据库技术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在计算机程序中调整各项控制参数生成民居建筑三维模型的研究方法。对于拟建的民居建筑,可以进行参数化设计、修改,在保持建筑传统特色不变的情况下,为新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5结语
生活方式的改变必定带来建筑形式的改变。龙脊壮族传统建筑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笔者希望,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管理、普及教育和结合先进的研究与发展方法等,以期在民居不断变化的同时,使壮族人民几百年间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和建造技艺能继续保留于民居中,共同兴旺繁荣。
参考文献:
[1]孙德胤,孙娜,马薇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雷翔主编.广西民居[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3]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4]李燕.壮族民居建筑的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5]张大朋.乡村叙事景观设计研究――以龙脊古壮寨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6]李旭.广西龙胜平安寨传统壮族干栏式民居的变迁及思考[D].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
[7]王婉,谢步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参数化设计与三维建模[N].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
――――――――――――
关键词:窑湾 历史文化街区 古建 街巷 保护
一、历史沿革与街区概况
湘潭历史悠久,建城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曾因水陆交通方便而逐渐成为湖南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以米、药等商品的转运贸易为基础,在明清十分繁盛,明朝时为“工商十万,商贾云集”的商埠,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清朝至之前,是湖南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和湖南最大的商业与经济中心。
“窑湾”之名始于清朝,原称“石湾”或“锦湾”,为湘潭明清商业的中心,保留有大量清代、民国建筑,是目前湘潭市区保护最完整的历史街巷。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是“古湘潭”建筑遗产与文物古迹汇集之地,亦是传统风貌与地方特色得以集中体现的老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目前湘潭市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范围包括:东、北以新马路相邻的道路为边界,北部至泄洪渠水体处,以水体的东、南岸线为界,西至李柳染堂西侧20米,南至窑湾河街的南边缘。全长975米,面积为18.48公顷。街区现状范围内涉及到窑湾社区和唐兴桥社区,目前共有居住人口4277人。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湘潭市河西旧城区域,是湘潭市区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二、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
窑湾地处湘江大幅度转弯处,河道略呈弧形,壶山突出水面,构成优美的临江自然环境。其景观环境与气候、自然密不可分,其他地段是无法复制、模仿的。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早就的古街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山、水与街相辅相依,街巷呈脉络清晰的“鱼骨型”街巷结构,街区与民居机理犹存。
(2)数量多、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遗产
(3)在有限的空间内,集中了众多建筑遗产,数量多,类型全,风格多样,保存完整。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内有湘潭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和窑湾自来水公司,木材公司等三处工厂,唐兴寺小学和以窑湾汽车站为主体的汽车零担货运站,其他绝大多数用地属三类居住用地,多为传统民居与新建低层住宅,还有少量多层联排式住宅楼,设施不够齐全,内部道路不够通畅。许多传统民居由于年久失修,居住条件较差。商业分布松散且条件较差。历史街区内部基本没有集中绿地,绿化较少,居民缺乏必要的休憩娱乐场所。整体绿化率相对比较低。
三、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特点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以民国与50~60年代为主,沿街建筑,因其接近城市道路,易于利用,普遍建筑质量维护较好。而第二进以后的建筑往往质量较差,普遍存在多户使用一幢建筑现象,居民收入处于中下层,存在诸多拆建、搭建现象与消防隐患,使其建筑特色在逐渐消失,质量下降。还有不少建筑实际闲置,建筑得不到适当的维护。
街巷的两翼建筑以两层的建筑居多,且多为木结构的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空间主要有三种空间形式:第一种空间形式为“L”型间空间,其民居两开间大小不同,利用木构架梁柱作为支撑体系并采用双坡屋顶,利用大开间空间的天顶设置亮瓦进行天顶采光。这类民居通常与周边建筑交叉布置,形成较为紧凑的居住空间。第二种空间形式为单开间空间,进深长且各功能空间有一通道连接,形成比较狭长的居住空间,利用连廊及天顶采光。这类民居通常垂直于河道布置。第三种空间形式为合院式空间,这类民居通常房间进深较大,室内采用天顶采光,室外有多户住宅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
以上三种民居在街巷内穿插,造型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建筑细部富有个性与传统特色。有晚清的、民国的,民居有本土传统民居、中西合璧型民居、带有中原汉式特点的窨子屋等。是当年“金湘潭”的写照。
(2)富有个性与传统特色的建筑细部
在建筑上,大木作规整,小木作精致,建筑的立面是装饰的重点,虽体现出湘中地区建筑的共性,但装饰显得更为纤致。立面的门、窗、栏杆、横额多有雕饰,为周边地区民居所不及。民居中出现的一些仿西洋古典的做法,也可以看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四、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只重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而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价值被忽略。
2.历史建筑中一般居住环境差,改建搭建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备严重不足。因此,许多历史建筑因为被不合理的功能利用,历史建筑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3.遗存下来的街区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生存危机。首先,许多木构建筑长久失修,建筑结构严重破坏。唐兴桥所在的河道垃圾泛滥、污浊不堪,“江山胜景”石刻上为民居,污水下排,石刻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之中。
五、保护与发展方向
1.任何历史街区保护的最关建因素是人,即拥有或使用历史建筑的人,他们要从历史建筑中收益,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价值,并能不断地从收益中取出部分资金投入到维护与整治建筑与环境之中,形成良好的循环。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公共性,应是保护规划的基本目标。
2.选择适宜的功能来利用历史建筑与环境。对使用不恰当功能的历史建筑,必须改变功能,让功能适应环境,将历史建筑寿命延长下去。合适的功能与适宜的利用强度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有效途径。
虽然多数历史建筑的质量成问题,需要修缮,但是其建筑与环境形式展示出来的文化才是历史建筑的根本主题。在保证实现整个街区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去落实具体的保护与整治计划。
从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可以得出:一是每个历史文化街区都离不开对文化的保护。只有尊重文化,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二是必须重视对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建筑是体现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三是街区内的空间格局、规划特征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这将使窑湾的历史文化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