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诗的意思及诗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
(一)“F实的个人”的社会属性
众所周知,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不存在人,也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因此,人的社会性是整个自然的前提条件的形成和物质上的支持。马克思曾经说过:“黑人就是黑人,只是在社会关系中他被人们当作一个奴隶的存在。”“现实的个人”在社会中的性质完全取决于其在社会实践体系中的社会功能。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关系,其只能作为一个人,却不能成为“社会的一个人”。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道理,刚出生的狼崽因为不具备社会意识,只会学习狼叫,却不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实中的个人谁也不能从社会这个集体中脱离出去。社会生产和人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人要想更好地生存,就必须不断进行实践生产活动,这样在生产中才形成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现实的个人”的历史属性
在学说当中,他认为历史自身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抽象而独立的存在物,历史是现实的历史本身。因此,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当中,他认为历史的主体必须是现实个人,历史的发展研究前提条件必须从历史本身出发。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形成的,其不是一个抽象、固定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充分体现为现实个人的历史。就像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有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都不能摆脱显示个体的存在。
二、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启示意义
(一)明确人民主体地位
要想做到清晰明确人民主体地位,我国政府部门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中,其给人们带来的核心启示意义就是要加强对社会群体关系的研究,注重社会民生问题的发展,真正关注人民的主体地位。国家在政策方针的制定上都要围绕现实个人展开,所以,我国在大力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凸显人民的主置,高度重视基层人民群众,从广大群众的立场出发,群众路线是党开展各项实践工作的根本方法。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社会民众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丰富发展群众正确的观点言论,让民众共同参与到国家建设当中,从而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推动整个国家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此外,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现实条件的具备,比如提高社会生产力,科学合理地去处理人在生产活动中与客观规律关系的主导地位,要最大程度实践人的自由化发展,体现出社会人道主义,从民众的需求出发。
(二)满足社会生活需求
社会的发展是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创造的前提就是个体实践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因此,国家的建设发展必须尽量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大力建设生活物质文明社会,改善民生问题。人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过程中,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存在,要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在物质生产实践的交流,根据他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建设物质生产生活。
此外,国家还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与现实生活语言文化、精神文明文化交织在一起。“人的本质就是与现实社会相接触,所以谁创造历史过程的积极性,就要实现其与社会相接触,实践生产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社会性质”,国家政府部门要想实现社会民众的解放,就必须大力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保障民众群体思想的先进性和开放性,确保他们能够公平享受到自身创造的利益财富。
三、结语
【关键词】自由时间,以人为本,现实意义
一、引言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我们今天在谈论人口老龄化给日本带来发展的停滞,实际上就体现了“人”作为生产力主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社会人之所以强调经济发展最终也是为自我的发展服务。因此,我们国家倡导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中就有所体现。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之一。在马克思看来,“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二、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
1.自由时间的界定。马克思对于自由时间的定义,是一个人本的概念。自由时间,就是指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具体而言,自由时间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自由时间实际上是人生命存在的内在需要。由于有了自由时间,人才能成为一种“积极存在”,一种能动的、主体的存在。人不同于动物的生存活动,是由于人通过自由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活动变为意识的对象,创造出生命价值,从而超越自然生命,称之为“人”。人类只有充分地占有并支配这种自由时间,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2.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辩证关系
(1)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在量上的对立性。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在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天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人不可能在一昼夜中处于持续劳动的状态。除去劳动时间,剩下的是非劳动时间。由于满足生理的需要,人每天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吃饭、睡觉、穿衣等,这是非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说,自由时间等于时间总量减去劳动时间,再减去非自由支配的时间。
(2)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在质上的促进性。劳动时间是自由时间的基础。当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产品时,表明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成员不再需要花费全部的时间来创造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也就是说,有多余的时间留给人们从事自己的事情。因此,社会剩余时间和剩余劳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由时间的获得创造了物质前提。
人在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辩证过程中不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节约劳动时间,实现生产力发展,也给自己扩大自由发展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作为物质生产者存活,沦为生产的工具,这种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绝对对立出现在阶级社会里,使人失去了本性。
三、马克思自由时间的“异化”
在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所提倡的自由时间存在严重的异化。马克思曾写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的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之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末,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还不如。……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资本家为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毫无顾忌的占用工人的自由时间,而即使在少的可怜的自由时间里,工人们也大多是无所事事,或浪费在酒店里。另一方面,资本家宁愿把时间大把的花费在阳光海滩或是灯红酒绿的享受上,也不愿挤出丁点的时间投入技艺的创新或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中。
无论是工人的自由时间被资本家所窃取(当然这是主要部分),还是资本家与工人缺乏发展的意识,都体现了对自由时间的异化。马克思把目光投向这些“不自由”的人,尤其是被剥夺自由时间的劳苦大众,处处体现着人道主义的关怀。马克思呼唤人本质的复归,通过批判旧世界而发现了新世界,在那里人们把生命价值作为劳动的目的,把自由时间作为幸福的享受。自由时间代替劳动时间成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人才能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四、自由时间理论中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1.自由时间为人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自由时间为人的发展腾出了新的活动和创造空间,自由时间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人通过主体的、能动的积极实践,使人的活动不断分化,由物质领域分化出精神领域,由生产活动分化出社交活动……人的活动领域的扩大产生出新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可见,自由时间给人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并创造了手段。自由时间越多,人的发展空间越大。
2.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强调劳动对人的本质发挥有重要的作用,个人通过劳动证明自己的才能,获得财富。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尊重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劳动者自主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消除自由时间的异化和低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新阶段,自由时间异化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对自由时间的利用依然处于低效率状态。例如,一些企业用相对较高的加班工资吸引职工主动加班;一部分低收入人群选择提早退休;还有些人闲暇时打牌,无所事事等,甚至还有赌博,参加迷信活动等行为发生。这些表明普通群众缺乏发展概念,政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没有得到贯彻实施。所以应该加强对人们自由时间观念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远离不文明的、有害的生活方式。同时政府应当进行闲暇教育,鼓励劳动者发挥个人才能;建立免费的休闲活动中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慧敏,李和平.马克思时间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理论学刊,2011(8)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
关键词:异化劳动;内涵;类本质;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16-02
“异化劳动”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劳动过程的一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在整个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明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仔细分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当中的“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和方法论意义,对于探究马克思早年的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剥削现象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异化”概念,最初出现在英国的经济学当中,用来表示货物的出售、转让。后来被德国古典哲学家纳入哲学领域,而最初在哲学领域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的哲学家费希特。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费希特首先使用异化概念说明,“非我”是“自我”的异化并反作用于“自我”。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异化”成了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范畴。它表征着一个人与自己的财产发生了分离,在黑格尔看来,当一个人在财产中物化了自己的时间和活动时,就有可能因为失去财产而发生自我异化。通过异化,一个人物化于其财产中的时间和活动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接受了黑格尔的启发。以此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出发,由浅入深的依次论证了异化劳动论的四个方面内容,而这又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就成了今天人们研究的所谓的异化劳动理论。
一、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的异化首先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物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它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它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它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这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品是工人生产出来的,但它并不能占有这些产品,而它生产的越多,自身就越贫穷。事实表明,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而存在,劳动产品已经与劳动者相异化了。这时,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是一个同异己对象的关系。而在这种社会中,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也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人生产了物,生产了劳动产品和商品并把很大部分的劳动抽象化。然而劳动产品和商品反而成了人的主宰物,人的生存、生命的发展,不得不反过来依靠着物和劳动产品,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高出了人。因此,工人在与其劳动产品异化的同时也就造就了“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异化劳动内涵表现为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的异化
劳动异化的第二个内涵表现为工人与自身劳动行为的异化。“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性劳动”[1]。劳动本来是劳动者从事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并非工人自觉自愿进行的活动,而是被强制进行的活动,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重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摧残。劳动者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到自由和幸福。“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劳动)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1]。没有丝毫的自由和幸福可言。这样,对异化的分析就进了一步。物的异化,产品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是一种结果异化,发生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而劳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则表明,劳动异化在生产活动之中,在生产过程内部已经存在。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这个规定是异化劳动的核心和实质,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这一部分最具理论价值的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对工人自身是一种否定的力量,而不是一种肯定的力量。在劳动中,工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乐生的需要。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经济人技术工具的特点,论述了经济学人性假设中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特点,同时指出了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说明了经济学人性假设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以及指导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人性假设与非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二重需要内在地集于一身的人必须始终面对二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成调节和处理它们相互关系的客观需要。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对这种客观需要及其必然性有意识的把握。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这个过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就必然会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秩序、节奏,在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群体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产生某种相应的要求。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些秩序和要求,那么这些秩序和要求就会转化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应当”,获得普遍的意义,其要点如下。
首先,“应当”是一种关系。它把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外在地显现为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当”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性,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再次,“应当”对人来说,不仅具有某种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有用性。“应当”的强制性不是纯外在地加给人的,而是人自己发现了、认识了的“应当”。人们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某些任性和偏执,按照“应当”去行动、去生活,从直接或者具体层次上讲,是因为它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的方向性、效用性。从间接或者抽象层次来说,“应当”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必要纽带:它一方面能够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社会的存在,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把人既作为个人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物这两个矛盾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的内在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和人格发展。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中国,“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规范市场,非常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完善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理念、伦理精神,需要建立一种现代伦理观。马克斯・韦伯思想虽然具有上世纪的一些道德观念,但与现代的伦理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一日可完成建设,因此需要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进行双重努力,充分发挥出马克斯・韦伯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助力。本文主要探析马克斯・韦伯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往的一些观念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结合人的发展前景,来树立相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道德体系和论题观念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个别人的观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限,而建成体系后,则能够对全部的人形成一定的规范,促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遵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一)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非完全依靠各种经济措施和建设方式,还要考虑到主观上的思想作用。马克斯・韦伯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单纯的无限制获利,更佳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经济。对于我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民所期望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起始阶段的工作当中,我国并没有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适时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转变,之后根据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诉求,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例如,在日常的经济往来当中,恶性的低价竞争是为人所不齿的,大家更加希望购买价钱公道的物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实现对他人的帮助。由此可见,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必须进一步健全道德体系以及伦理观念,实现主观上的思想进步。
(二)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道德体系、伦理观念措施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核心是“天职观”,新教教徒们的职业观势必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倘若将马克斯・韦伯思想运用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则要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简单来讲,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健全信用体系。在我国的古代,合同并未完全出现,个人之间的信用体系则依靠画押、誓言等维持。而现代的信用体系,明显低于古代,需依靠合同来维持。因此,健全信用体系,将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好建设。第二,增强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在社会当中,很多的观念并不是仅仅关系到个人,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例如,老少恋的出现,直接冲击着社会的伦理观念,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
由于市场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提升,则需要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均衡发展。
(一)概述
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研究中发现的理性精神,需要有其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承担者,即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单纯的施舍并不能挽救较多的家庭,唯有拉动经济增长,才能获得持续性的经济提升,以此来帮助各个家庭、企业、市民,才能获得良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斯・韦伯思想所强调的“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承担者”。例如,2013年,42岁的李刚在网上发出一个求助帖,他说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需要钱做手术,但家庭条件不好,希望网友们外出吃饭时能到他家的面馆去,这样妻子能多赚一点钱。帖子措辞朴实,没有为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也没有连篇的惊叹号,但是它并没有湮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反而迅速被转发扩散,网友评价说“这种真诚和坦率无法拒绝”。于是,相约吃面成了郑州城里的一股风潮,微博上熟人之间都在问“你啥时候去吃”。一时之间,全城吃面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该店的经济增长令人诧异,但也在情理之中。此种市场经济活动措施,不仅实现了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同时满足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培育,属于非常积极的案例。
(二)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措施
马克斯・韦伯宗教经济伦理思想的落脚点是培养企业经营者优良的伦理品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秩序的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精神基础。对于我国而言,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良性竞争,消除垄断,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的人群创造一个理想的经济环境。将马克斯・韦伯思想应用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必须具有现代伦理精神。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有集团、企业、私营业主等等,这些主体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国家需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政策,和谐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第二,加强对伦理精神的宣传,同时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体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促使其他的主体同步响应号召,逐步形成伦理精神的普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这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为了能够将这些影响因素妥善的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采用镇压措施,今后需要逐步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落实各项制度的规范,并且完善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最佳环境。
(一)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
马克斯・韦伯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儒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了经济契约关系,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相关工作。第一,将法律体系当中的不完善部分予以弥补。现阶段的法律虽然能够处理一般纠纷和事件,但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仍然难以把握尺度,并且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即便是相同类型的案件,其判决结果依然有很大差异,应在日后杜绝这种问题。第二,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还应该减少不良因素的介入。由于国家现阶段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很多人开始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来疏通,力求自保。今后应加强对“疏通关系”的审查和判决,通过严密的法律,将所有的问题直接解决,而不是慢吞吞的解决。
(二)要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裁体系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法律来解决,法律仅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众多手段的一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应该建设道德规范和道德制裁体系,避免因小问题铸成打错。本文认为,该项建设工作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建设自由的伦理观,打破固有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新看法和新观点,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建设人人平等的伦理观。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老板就高人一等,结果造成了老板与下属的矛盾,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人人平等的伦理观,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建设。
四、总结
本文就马克斯・韦伯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展开探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朝着理想的目标稳步前进,马克斯・韦伯思想对建设工作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探究西方思想的积极启示,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情况相结合,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瞿郑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逻辑――以证成性与正当性为分析框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6:67-78.
[2]徐侠侠,王丽丽.马克斯・韦伯宗教经济伦理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钦州学院学报,2014,10:62-65.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范畴;“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F0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76 ― 03
传统的思想理念大多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经济范畴,展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点。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会场经济中同样具有剩余价值的缩影。基于“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研究的视角,增强对思想概论的充分认识,细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马克思有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得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所占的价值,核心思想中彰显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基于量化关系来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中所追求的“余额”,是任何商品生产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如果没有“余额”,则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难以持续开展〔2〕。
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与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3〕。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全面认识当前时展特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剩余价值核心理念,深入掌握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展
(一)剩余价值产生主体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理念,与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时展特点等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多处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较高的比例。故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成为了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第三产业也渐渐成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较大的转变,雇佣劳动者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劳动者进入到第三产业中。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与剩余产品的普遍性,但是针对于由此延伸出来的剩余价值理念研究却相对比较匮乏。不同的时展环境下,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也会有所差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价值总结为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结合体〔4〕。如果仅仅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忽视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则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展现出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特点。
(二)剩余价值产生范围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等密切相关。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作劳动所创造的。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在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的劳动概念核心价值范围不断扩展,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活动日渐融合。
在这种时展背景下,很多教育与科研机构构建了独立的生产机构,单位职工逐渐参与到价值创造与剩余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者相较于体力劳动者,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明确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属于高级、复杂性的劳动。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资本呈现出多向性流通特点,剩余价值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内涵,呈现出产生范围不断外延的特点。
(三)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分配形式,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配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等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分配所提甚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分配中,需要基于社会特点、社会性质等实现有效分配,比如“按劳分配”理念等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必然价值形态十分关键,需要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形态予以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需要实施商品交换与生产交换。社会发展中,没有剩余价值,便不可能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发展〔5〕。故而言之,剩余价值、剩余劳动以及剩余产品等,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经济范,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意义,仅仅注重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则会引发不讲究经济效益、盲目生产不计成本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更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6〕。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党的正确方针以及思想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快速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中,过分注重净产值而忽视利润的问题,承认公有制企业利润发展的目标,但是却不能以剩余价值为主要目标。马克思曾经指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7〕。”马克思思想理论在当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新价值
(一)有助于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需要充分关注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展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实践关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不断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确剩余价值的范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与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则需要提升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充分展现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劳动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过程,故而人的劳动价值十分重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强调尊重人、重视人。基于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需要明确发展的目的,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需要注重剩余价值的创造,即为社会主义税收与利润的创造,规范劳动范畴,注重各类积极因素的有效调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马克思剩余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缺乏剩余价值,则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所降低,各类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社会保障活动则无法得到有序开展,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剩余价价值多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独立范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下不存在剩余价值。然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较大,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发展环境下,这一矛盾得到有效改善,劳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现代社会中,工人的劳动逐渐划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其所创造出的价值,也随之分为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所共同创造,则这些剩余价值也会充分运用到劳动者身上,彰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剩余价值归属方面的转变,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价值,剩余价值的范畴也彰显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特点,彰显人性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劳动成果,保护人民的个人利益,是树立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需要注重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均需要得到保护。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转变的关键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明确劳动力合理流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到市场中,形成了劳动力双向选择的市场发展机制,劳动力能够基于个人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等灵活选择职责,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与职业理想性特点。企业也具有招聘的自主性、针对性特点,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工作要求等实现针对性招聘,辞退难以胜任的T工,实现企业用工成本的最低化,达到企业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有助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
(四)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马克思所研究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所提出的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理论研究中认为,劳动价值是分配制度的基础,故而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劳动价值并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求创造价值的实际意义。故而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需要分别对创造价值的要素、创造价值的方式等进行讨论,明确社会主义创造价值中劳动分配的具体方式,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明确劳动资本、资金技术以及按贡献分配等多样性的分配原则,构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互并存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相互吻合。
当前分配制度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实际市场发展特点、社会形势,拓展思想原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思想原则,注重劳动者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符合当前激烈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到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的生活需求,形成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分配的阳光政策,能够使各类合法收入得到有效保护,在国家的监督与管理下,实现就业公平、机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实际生活丰富其理论研究内容,增强其实践应用价值。其二则需要坚持党的思想引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基础上,结合时展特点不断丰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时,还需要坚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在充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结束语
当前时展环境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结合时展特点不断创新理论研究内容,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卫兴华.究竟该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三评奚兆永先生的理论观点〔J〕.当代经济研究,2011,09(21):31-39+92.
〔2〕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的整体性特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7):25-28.
〔3〕常宗耀.论理论联系实际的三种形态――“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22):19-21.
〔4〕王习明,戚晓吉,程叶.基本原理的理论问题和教学问题探讨――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2次学科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3):141-143.
〔5〕张胜旺.如何整体上把握――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72-75.
为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2006年12月,福州市卫生局与福州市总工会联合在自愿的基础上确定了首批农民工优惠定点医院。定点医院承诺对挂号费、注射费、检查费、护理费、住院床位费等项目予以减免。政策实施3个多月来,农民工优惠定点医院却遭到冷遇。
尽管近几年,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速度相当快。但据媒体报道,有90%以上的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状况不满,特别是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见最大。为着力解决这一难题,今年政府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予以破解。
在政府加大改革及支持力度的同时,各地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也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成效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信息不通,不知所在城市还有优惠定点医院;二是对医院信任度不高,害怕上医院花费多或被“宰”,加之群众健康意识差,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三是减免幅度偏小,对群众无吸引力。
眼下,患者一有病,去医院就诊是首选,而社区诊所则极少光顾。与此相反,主管部门一直提倡“小病到社区”,这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功经验。造成当前我国很少人去社区诊所看病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医疗设施不齐、医资力量不足等,结果形成社区医疗单位病人少,难以养活自己;大医院却是人满为患,难以应付、看病费用难以下降的恶性循环。
当前,一边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边是惠民医院门庭冷落。一项意在造福群众的好政策,却在实际执行中频频受挫,看来是该引起卫生部门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据《医生在线》)
“人道主义”拒绝安乐死吗?
来到人世间38天,患“美人鱼综合征”的婴儿浩南,带着人们的呵护和关爱,匆匆地离开了。就在全国媒体大肆报道医院全力抢救“美人鱼婴儿”的同时,网络上关于他到底应不应该救的激烈争论一直未曾停息……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生命权都应该受到尊重。但对于生命的理解,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浩南的抢救,笔者始终不否认社会各界所做的努力;但是,即便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治,也无非是想让他在这个世界的生命多延长几天,遭受被病魔折磨的痛苦。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法律上认同将“安乐死”合法化,以求让那些自己要求不再遭受病魔折磨饱受痛苦的人们早日解脱,这实际上更体现出对人生命权力的尊重。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宽容和包容、平和的心态的态度看待生命权,让该解脱的早点解脱,把优秀的、有限的医疗资源真正用到去救治那些能治好病却苦于无处筹钱的人,这才体现出真正的“人道”。我们目前的法律在这方面还是空白:既无法对这个小生命实施安乐死,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甚至医院连把小孩送福利院的条件都不具备,因为福利院只收健康的儿童,医院也不容易!
不否认,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当人们说没有人能够有权利放弃别人的生命,那,又有谁有权利赋予?
电视购物的信任危机
一只售价高达599元的无烟锅,在电视购物里宣称是用宇航飞船的外表材料做成。不过,一检测却发现只不过是普通的铝合金。
在2005、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的消费投诉分析中,电视购物都是“重灾区”,几乎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央视曝光后,“锅王胡师傅”终于被剥下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但依然还在如法炮制的企业不知还有多少。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然而正像当初人们所担心的那样,通知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当民众群情激奋于“无烟锅里的秘密”时,真正令人堪忧的是,“炒糊”了“锅王”之后,电视购物接下来又会“炒”什么?
关键词:晨昏圈;经线;南北极点
由于晨昏圈每天的自东向西的转动,除极夜地区外,都将先后经历日出日落过程。某日,当太阳直射180°时,光照图如图一a所示,处于晨线上的A、C两地刚好日出,而B地仍是黑夜;约3小时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向西移动了约45°,晨线昏线同时也会向西移动约45°,光照图如图一b所示,此时,B地处于晨线上,刚刚日出。由图一a与图一b重合,光照图如图一c所示。可以看出,处于图块一、三范围的地点将逐渐由黑夜变为白天;同时,处于图块二的地点将逐渐由黑夜变为白天,图块四将会由黑夜变为白昼再变为黑夜。
由此可见:(1)同一天同纬度地区的日出日落早晚主要由经度决定,在不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条件下,东边比西边早。如图一所示,A点位于B点东侧。因此,A点比B点日出日落要早;(2)同一天同经度地区的日出早晚主要由纬度决定,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相差越大。当日出越早时,日落就越晚;反之,当日出越晚时,日落就越早。如图一所示,B点的白昼比C点的白昼要短,当C点日出时,B点仍是黑夜,C点比B点日出要早,日落要晚;由于不同的季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使得晨昏圈与经线的夹角不同。
当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这时,全球日出早晚主要由经度位置决定,在不越过日界线的前提下,东边日出日落比西边要早;经度相同的两地,同时日出或日落。如图二所示,P、R位于Q的东边。因此,P、R两地比Q地日出日落要早,P、R两地位于同条经线上。因此,P、R两地同时日出日落。其余任何时候,晨昏圈都与经线斜交,其夹角范围为0~23°26′,当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由于在不同的季节,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不同,因此,偏东地点不一定就比偏西地点的日出日落要早。而日出日落的早晚既与日期有关,也与经纬位置有关,还与地形有关。一般的来说:(1)在位置相近的地点,经纬位置对日出日落影响较小,我们一般只考虑海拔因素。我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因此,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先看到日出日落;(2)在同一地点,在夏半年,日出早,日落晚;夏至日,日出最早,日落最晚;在冬半年相反;(3)在经度和纬度均不相同的两地,如果两地经度相差很大,偏东的地点日出日落较早。例如,重庆一定比北京的日出日落都要晚。
如果两地经度和纬度相差较小,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地经度差与(两地纬度差/90°)*(距离春秋分日的最短月份数/3)*23°26′的大小,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偏东的地点比偏西地点的日出日落要早;如果相差不大或前者小于后者,我们可以通过画与晨昏线的平行线的方法来确定一地的日出早晚,偏东的线上的点比偏西的线上的点日出或日落要早。如图三所示,A点的日出日落比B晚。
例:中俄两国于2008年10月14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至此,中俄长迭4300多千米的边界线全部确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瞎子岛(中国部分)一年四季都是最早看到日出日落的地方
B.黑瞎子岛是由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侵蚀而成的
C.当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降落
D.黑瞎子岛的回归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分析:从以上分析可知,黑瞎子岛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是最早看到日出日落的地方,黑瞎子岛是河流冲积作用而成的,当日处于冬半年,太阳是从偏南方向日出日落,它的回归会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选D。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