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强国范文

学习强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强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强国

第1篇:学习强国范文

一、宣传引导到位

走访企业,充分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学习意义,内容模块,操作流程,积分管理等内容的细化讲解,让职工对学习强国更加熟悉,更加重视。

二、组织指导到位

组织建立学习强国微信群,将各企业学习强国管理员加入群中,通过各学习小组管理员日常督促本组学员学习,组织积分靠前的学员不定期在微信群、朋友圈晒积分截图,引导大家“学而时习之”。

第2篇:学习强国范文

在100年前英国科幻作家乔治・威尔斯的《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中,由于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人类发生了重大异变,四肢萎缩,脑袋和眼睛却膨胀得巨大,以至于几乎所有行为都要通过机器人来完成。

或许是一种揶揄,拜一部同样题材的电影所赐,当下最热的词怕是“世界末日”了。不少年轻人的表现像极了乔治・威尔斯所描绘的状态:自称“宅一代”的他们终日闭门不出,躲在计算机前,在网络上找寻有关到底有没有末日的证据,乃至逃生的方法,恰是活灵活现地演绎着人类终将毁在自己手里的逻辑。

这并非耸人听闻。在眼下的中国,这种图景的确有变为现实的可能,中国青少年的身子骨每况愈下――来自教育部的一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在十多年间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

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省上报每年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然而,每年的上报率都不足50%。与反映学习情况的成绩单相比,反映体质状况的体质测试单,却像体检报告一般成了很“私密”的数据。换句话说,当下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情况究竟如何,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相应地,社会上能看得见的是,一则则有关大学生因长跑而猝死、因军训而站不住、因操场上开大会而晕倒的新闻,以及那些高校迫于舆论压力而取消运动会赛场上长跑项目的决定……

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的期待中,要想达到2020年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最迟到2015年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就应出现“止跌回升”的拐点。他的底气来自于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力度前所未有的部署: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文件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找准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要在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政府工作责任、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等方面确定发展目标,逐年分解落实任务,以县为单位编制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其隐含的时间表,也指向了2015年,就是要用三年的超常努力,来逐步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5年下滑的势头。

网吧误国:

民族复兴能靠宅男宅女吗?

从孩子娱乐方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乔治・威尔斯的预言与现实趋势惊人的一致。

在城市里,陪伴孩子们的早已不是毛绒玩具和铁皮青蛙,而是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保姆”;在农村,孩子漫山遍野玩耍的场景也是上个世纪的旧事,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周边爆满的网吧。在中小学,眼镜越来越早地爬上了孩子的鼻梁;在大学,校园里经常是静悄悄的,一个宿舍的同学不说话,也不一起活动,而是坐在各自的桌前,用QQ、微博、人人网进行交流。

教育部2011年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在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7~12岁的小学生近视率有四成,13~15岁的初中生近视率近七成,两个数据均比2005年增加了约9个百分点;16~18岁高中生的近视率则有近八成,比2005年增加了3.18个百分点。

对这样的数据,一位教育局干部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即便每天都锻炼,回到家中就钻到书桌前,死盯着电脑,周末继续补课,面对的依旧是电脑,近视率还会上升!”

电脑勾走了孩子的眼睛,电脑椅则黏住了孩子的屁股。走进任何一家网吧,几乎都能看到衣衫不整、神情颓废的青少年,全神贯注地盯着一闪一闪的电脑屏幕。新闻中,隔三差五就会有青少年在网吧因体力不支而晕倒、甚至猝死的事件。

体质下降的一个明显反映,就是“征兵难”。长期从事军务动员工作的某军分区工作人员的调查表明,从各地近3年来的兵役登记情况看,报名参军的应征青年中,独生子女占了约一半,有的地区比例更高。相对而言,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吃苦受累少,自理能力较差,家长也不是很放心。

比起适龄青少年不想当兵的主观意愿来,更严峻的问题是,当前征兵对象的体质并不能使人“放心”。每年征兵时,因体质不合格的淘汰率在逐年增加,医院的近视手术则异常火爆。甚至有专家无奈地建议,从当今初中生以上视力越来越差的实际出发,体检标准可否增加弹性,朝“有利于提高新兵文化素质”的方向放宽。

64岁的浙江省台州医院医生戴建国已经参与了30年的征兵体检,在他的笔记中,30年来,参加征兵体检的适龄青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视力很少有5.0以上的,体重普遍超标,肥胖和脂肪肝等疾病已经开始出现,18岁的男青年跑3公里,有的都会累得晕倒。

多年前,被称作“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陶宏开就曾在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后,公开表示支持取缔网吧。在他看来,电脑伤害的不只是孩子的身体,也包括他们的智力乃至心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刚打完游戏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陷入“精神游离散漫”的状态。

曾有媒体这样描写网瘾少年待在网吧中的细节:16岁少年李某整个蜷缩在黑暗、浑浊的网吧深处,一张宽大的靠椅让他瘦小的身体完全淹没进去,他很少动弹,除非因为一次漂亮的反击激动地挺一挺身体。

中国作为网民数量第一的国家,还没有成为最先进的电脑、网络科技大国,却率先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游戏大国和网瘾大国。中国孩子对体育的热爱,也似乎只停留在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前,他们一边熬着夜,津津有味地看着NBA联赛、足球联赛,实时关注着网络上不断刷新的赛况和比分,却不愿离开座位,迈开双腿,走上运动场。

独生子女之忧:

越来越多的“不敢练”和孤僻的性格

似乎整个社会都在纵容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宅”。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与对分数的重视相对的,都是对体育锻炼的漠视。

教育投入在增加,体育的空间却在被持续挤压中。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名体育教师向记者抱怨,体育老师既是超人,又是学校最不重要的人。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样样都要会,还要现学现教太极拳、跆拳道、民族舞、瑜伽,甚至要帮学校编课间操。课多的体育老师一周要上20多节课,还得带课间操、冬季长跑和课外活动。

师资有限,场地也有限,体育课的质量尚且不能保证,体育活动也随之流于形式。一个羽毛球场上,6个学生一起打,有的学生连球都碰不到,老师也分身乏术。

学校对体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家长则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说,周末本来是学校篮球队训练的时间,但大多数家长以上辅导班为由,拒绝让孩子参加训练。在他看来,中国人普遍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对待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因为考试分数是眼前利益,而学生体质的问题,要过十年、二十年才能显现出来。”

正是在家长和学校的博弈中,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就打了折扣,遑论课外的自发锻炼。

身为北京市海淀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兼区体育教研员,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总务主任白雪生是教投掷出身的。从教几十年的他,可以清晰地画出投掷球类变化的轨迹:最开始是垒球,由于个儿大、质量重,改为投沙包;沙包比较轻,容易砸到别的孩子脑袋上,又改成扔海绵包;最后改成如今扔的实心球。

“越练越轻,孩子的体质能不差吗?”在白雪生的印象里,十年前他教的学生,冬季长跑都能跑下来;现在的孩子坚持跑一半就能得到表扬了。十年前每周两节体育课,课间操15~25分钟;现在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每周4节体育课,课间操则每天至少25分钟,“量上去了,质却没有提高。”白雪生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表示担忧,小时候不敢跳“山羊”,长大了更不敢跳了。

为什么学校和体育老师都越来越放不开手脚?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家长与学校在校园体育安全隐患方面的冲突。

白雪生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体育老师在学生投掷实心球之前让学生做准备活动,一名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来热身,在投掷过程中把腰闪了,且伤势不轻。这就很难判断责任是属校方还是学生自身。白雪生说,如果属于学校责任的安全事故,做起来已经是“保金钱容易,保名誉难”,而在那些难以判断责任方的安全事故面前,校方就更加被动。

因此,即便是有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这样一项由学校埋单的公益保险,并未改变体育老师“谨慎”的教学:该撤的铁饼还是得撤,上课从来不用的双杠则继续不用。

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记得,曾有一个学生受伤,他给学生擦了一点碘酒消毒,没想到学生家长来学校大闹,说这样会给孩子的皮肤留下色素沉淀。从此以后,学校的医务室再也不敢帮学生处理伤口。

“孩子在体育运动时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万一发生事故,学校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另一位中学教师如是说。他担心学校因此而干脆不开展体育活动,从而利用这段时间变相给孩子补习文化课。

因为怕出安全问题,学校的体育课从大球到小球“越练越轻”,课外时间则索性将孩子都关在教室里,不让出门,用讳疾忌医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甚至有校长说出了“宁可让学生坐死,也不让学生跑死”的惊人言论,对体育的漠视走向极端。

对于独生子女广受指摘的“自私”、“不懂事儿”的问题,似乎也能从体育中找到答案。

CBA名将刘力铭就曾在指点孩子打篮球时表示,篮球的精髓是团队精神,同样地,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锻炼也能锻炼这种团队精神。刘力铭说,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关爱很多,但却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篮球训练,孩子能和团队一起承受输赢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体育培养的不仅是团队精神,还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探索精神。两句俗语已经佐证了这一逻辑,一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坚持就是胜利;另一句则是,体育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位体育老师告诉记者,赛场上胜负难料,一切充满变数,因此,在他们眼中,体育比赛是最会诞生奇迹的,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可以轻易放弃。

北京的一位中学生则感觉到,在运动中,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锻炼了心理素质,从而能够正确地面对成败得失。“领先、落后,成功、失败,是体育的两对孪生子。我们不必为一时的成败而论英雄,不能太过专注于结果,过程更加重要。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历练,经得起成败得失的考验,才会有一个稳健的心态。”他说。

在西方国家,家长常常鼓励孩子去拼搏、去流血、去面对失败,体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多数学生将体育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在感受快乐,锻炼意志。而反观中国父母,往往是孩子一受伤就心疼得大呼小叫,培养出害怕竞争、畏手畏脚的“食草男”,也就并不奇怪。

加长体育这块“最短的短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不少学者看来,人力资源强国之“强”,不仅仅在于脑力,更在于足够支撑脑力的体力。身为心理学家的王登峰司长曾公开表示,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智力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人的智力在6~16岁之间的发展是最迅速的,而在这个期间,不参与体育活动,对于整个神经系统的发育则有着极大影响。

从学理上讲,人的聪明与体育也有着可论证的关系。前者通常与大脑的结构、机能有密切的关系,决定于大脑皮层细胞突起分枝的多少,神经细胞之间联系的复杂程度,以及信息冲动的传导速度。而不少的保健医生则认为,体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并加速信息的传导。

换句话说,一份漂亮的体质健康测试单,对于一份全是优良的成绩单有着正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未来要建立创新型社会,靠的不仅仅是只知道“锻炼”脑子的人才。尤其是要培养出富有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领军人才,不仅需要智育,更需要体育的参与。

历史也曾给出过佐证。比如,清华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就多出自马约翰的一小时“强迫运动”。一百年前,马约翰来到清华园的前身“留美预备学校”,在他的督促下,刚入学时身高只有1.49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钱伟长成为了清华著名的中长跑运动员;在“五项测验”中,吴宓跳远只能跳到3米5,而3米65是及格线,因此被扣了半年,体育及格后才得以去美国留学,等等。

梁思成在晚年时回忆说,“我非常感谢马约翰。想当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搞野外调查?在学校中单双杠和爬绳的训练,使我后来在测绘古建筑时,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事实上,马约翰的初衷很简单,“我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至今,清华大学还有42个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比赛项目。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的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又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激励着一批科学家在投身科研的同时,强身健体。

半个世纪过后的今天,这句口号却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施行。

“我们现在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的人也总得像点样子,不能是‘东亚弱夫’吧?”王登峰认为,为实现2020年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体育是一块“最短的短板”。“要用8年时间把下降了将近30年的指标夺回来,我们压力非常大。”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此拿出了17条硬梆梆的措施。其中首次提出,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要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要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

第3篇:学习强国范文

实习工作的火爆,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失败:如果学生凭着一纸文凭就可以找到入门工作,那么实习也就不会那么重要了。正因为企业不信任大学教育,认为学生即使毕业了也还不具有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才会越来越看重在企业里的实际磨练。另一方面,一些工作其实并不需要大学文凭,但随着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水涨船高,找工作的门槛越抬越高。

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美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积极寻找实习机会,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利用长达3个月的假期到处打工。而且,不同的专业对实习有不同的要求,一些专业要求学生一定要在企业实习后才可以毕业。我所在的学校绝大多数专业不要求学生实习,但鼓励学生实习。当然实习必须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如果学跳舞的到医院去做护理,那实习的工作经验不会得到学校的承认。经过实习单位同意,实习经验可以转换成学分,帮助学生早日毕业。不过,美国大学都是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学分缴费,所以实习学分也得花钱买。即使是这样,学生还是很愿意用实习经验换学分。

在美国找工作,一样得认识人。对于大学生来说,入门级工作特别难找,因为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人脉太浅。一些聪明的学生就利用行业会议的机会去结识职场中人。我的一名学生自掏近千美元参加全国大会,开会之余还到酒吧展开社交攻势。功夫不负有心人,会议后,她得到一家全球500强的大公司的实习机会。她决定最后一个学期的课不上了,先实习4个月再说。她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短期实习,而是建立更广泛的人际网,将来成功从实习生晋升为正式员工。她的经理的确很赏识她,她毕业后进入那家公司的可能性相当大。

美国一些大学,比如辛辛那提大学,有历史悠久的Co-op系统,就是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系企业和推荐学生,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实习的机会,企业也乐于和这些成熟的系统打交道。经过多次合作后,有些企业干脆长期到固定的学校招实习生,企业对学生质量有信心,实习生进入管理层后又回头来招校友,实现双赢。一些大公司如迪斯尼也有专门的实习生项目,招募大学生去他们的乐园工作整个学期(3个月),从角色扮演到餐厅侍者轮着工种做,实习生可以观察到迪斯尼乐园运作的方方面面。虽然和所学专业没有太大关系,但谁不是随着迪斯尼的电影长大的呢?这样的工作还是非常有吸引的。我的一位学生参加完实习后,就一门心思要毕业后去迪斯尼工作,干啥都在其次。

身为大学教授,经常有企业联系我,要求合作,美其名曰“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客户经验”,说白了就是要学生帮他们做项目,低价甚至分文不花拿到一堆idea。学生虽然可能技能还不成熟,但想法的确很多很新。20世纪50年代,加州大学的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想出了本田摩托的广告创意,在老师的鼓励下发给了本田,成就了上世纪最成功的系列广告。这些想空手套白狼的企业一般都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研究性的大学一般对于接受企业项目有底线,25万美元的项目费是起价,因为学生用学校的设备来做项目,学生还得交学费请老师带项目,学校、学生和老师都出钱出力了,企业怎么可以不掏钱白拿劳动成果呢?

第4篇:学习强国范文

(1)学生态度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考虑的内容逐渐增多,往往产生一些无谓的负面想法,比如怕回答错有失颜面,因此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较初一时减弱;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只要会了,举不举手还不是一样;存在懒惰和侥幸心理,觉得反正会有其他同学给出答案……渐渐形成了事不关己的想法,对学习的危害性相当大。

(2)老师自身方面:如果我设置的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学生很感兴趣,那么他们一定还是乐意来举手回答的。问题出在我对问题的设置太简单了,学生会觉得不屑或者没有必要举手回答;太困难了,又不知道如何着手,怕一旦错误便被老师批评或者同学嘲笑。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有了如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实践改进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促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作好铺垫。

1.沟通情感,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而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和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特别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

学生对英语学科本身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随着年段的增高而更趋浓厚,决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所能办到的,而是要通过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艺术得体地启发诱导,使学生自觉地吸取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从英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受困难的磨炼体验成功的欢乐,这样坚持不懈,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师生双方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中重视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可以较理想地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对于老师来说,要做到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可以采取“赏识教育”,以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直接关系到对这个科目的喜爱和投入。所以教师要在感情上多付出,对学生多鼓励,少责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爱心,这样他们才会大胆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照教材及教与学要达成的目标,逐步形成系统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创设情景和激励情感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容易接受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语言实践。

2.渲染气氛,引发兴趣

一名擅长课堂组织的教师,完全应该能够做到尽可能多地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适时的手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学,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面带微笑地进入课堂会缩短师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思维。所以营造一种活泼自由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时,除了使用批评这种方法外,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幽默的方法去处理。

教师本身潜在的亲和力,温馨的微笑,风趣幽默的语言,都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在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出现疲倦情绪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安排,临时插入小游戏或者小笑话,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新一轮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3.教学灵活,保持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延长和巩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因此,对课文的处理和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深入浅出,兼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而兴趣又能逐步升级。少设置过易和过难的问题,难度控制在“跳一跳,摘苹果”的范围内,多提开放性和发散性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思考,表达和展示自我,让层次教学得以正常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初二阶段最容易出现的两极分化,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这对其将来的深造无疑是最重要的。

4.学生为主,体验成功

第5篇:学习强国范文

一、微笑上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与压抑感。

英国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一种依恋性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希望和期待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用一颗爱心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从“亲其师”到“信其道”进而爱其道,学其道。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微笑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交际者,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与压抑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是当今时代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设计思考题,以发展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单单停留在对所学内容的表层理解和掌握上,而是利用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在教学中,笔者常适时地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设计情境和问题,并尽可能地多提一些开放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人格、思想、个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尊重,也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赏识。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主要学习Linking verb + adjective,集中呈现了有关情感的形容词和短语,在这个话题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描述他人的情感。有学生这样描述:He is looks happy.She is feel excited.虽然这两句话都出现了错误,惹得全班大笑,但我还是给了她一个Great!在听了其他学生的发言之后,她又举手改正。就这样,在我不断的肯定和鼓励下,她一节课举手发言了六次,这对她来说是了不起的进步。所以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如沐春风的激励,可以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可以消除学生内心深处的自卑,课堂充满生机。

四、讲究导入和结尾的艺术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多数时候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在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教师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五、自编短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学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由他们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以是学过的课文中的情景,也可以自己创设情境,但是台词必须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点笔者深有体会。

六、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与学生做朋友,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在教学上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运用好各种激励机制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目标激励,能唤起学生探求目标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教师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初中生往往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缺乏应有的耐心,难以认真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细心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思考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产生了探求目标的动机与兴趣,这是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的体现。

2.质疑激励,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3.情感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进行认识活动的内驱力。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起来津津有味,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充耳不闻。还有些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某种成见干脆放弃其所教的课程。相反,出于感激或敬佩,又常常对某教师所教学的课程产生一种莫名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情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中介,是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让每堂课都充满欢声笑语,使优等生因成功而笑,使学困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七、开展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第6篇:学习强国范文

关键词: 学习效果 学习风气 创新性教学 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思考,我发现大学生经过四年学习后的效果不佳、到用人单位无法被任用的几个深层次原因,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宏观上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发现自己在中学时所学到的知识很扎实,但是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却如同浮光掠影一般的转瞬即忘呢?这其实与在中学里强大的高考压力不无关系。中学时用那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学来的知识怎么能不扎实呢?而大学却是严进宽出,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懈怠了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学得不扎实。

据说在哈佛大学凌晨4点还有彻夜学习的学生,那么,到底是哈佛大学培养了高材生,还是原本生源就很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哈佛大学并有奋发学习的气氛而成就了哈佛大学呢?显然,一方面哈佛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其生源原本就优秀,而且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一般大学的大学生生源都是比较普通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努力学习唯恐落后的学习风气却是后天可以努力达到的。如果能够有这种学习风气,就是生源一般也一定能有不一样的风采。

现在一般的大学里大学生学习风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常逃课、比较难管、即使上课也心不在焉、高年级大学生忙于考研不听课等问题。

从教育学原理可知,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过程获得的,并随着学习的深入、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1]。所以让大学生们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呢?

学校方面应该实施一些宏观措施来促进积极的学习风气的形成,一方面对于以准备高考的学习精神在学习的大学生得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是表扬或者一等奖学金,而应该是对其全方位的促进。比如:设立最佳学习风气奖、适度减免学费生活费、到毕业时具有首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权利等措施来促进。另一方面要增加一定的压力给大学生们才能有较好的回报。有压力才有动力。对于学习不努力且成绩差的学生可通过适度多收学费、劝其降级或劝其转入职业大学学习手段,总之是要促使其觉悟起来,起到正面的效应,促使其用对付高考的劲头来学习。

2.微观上在具体教学时要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创新性教学特点:不同于填鸭式的教学,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有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是简单的用闭卷形式考核,可以有时间去图书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实施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避免学生逃课和不听课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具体的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本科学生不同于研究生,应该还是以课堂为主,主要讲授基本知识,同时穿插应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布置一些课后让学生去查阅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或者上课时带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再进行讨论;每次备课时准备几个问题点,以这几个问题点为提纲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点不集中注意力的学生的名,让其投入学习中;对集中注意力学生注意正确引导;适当引入视频或录像教学;讨论时注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程度;平时成绩构成:到课率、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提出问题的创新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作业批改情况等;考核:采用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相对灵活的考核形式,争取以较灵活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注意力更加投入到如何扎实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投入到如何应付考试中去。

3.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化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如果大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征服一个个学习中的难关,学习效果的提高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当今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的时代,善与恶、是与非的界限有的人已经模糊,大学生在未踏入社会之前更需要的是思想体系的完善[2]。高素质的教师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展示于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们的素质也必将得到提升。在这样的高素质思想条件下,大学生们就不会混日子,人们期望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也必然呼之欲出。所以我们要努力弘扬教书育人的典型事例,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校园环境,最终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怎么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素质呢?

教师首先要完成自己承担的每一个教学任务,虽然不同教师年龄、资历、水平都会有差异和距离,这很正常,但是,每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则应该一样的认真和严谨。其次教师的行为举止应该文明,思想修养应该高尚,具体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能够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和关心。再次,要善于发现问题,比如上课时这个学生为什么会发呆?或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发现问题后要充分发扬师德精神,给予及时的关心与帮助,为班主任的工作拾遗补漏,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将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4.积极建设精品课程,以增加大学生学习时的兴趣

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趣味性大,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让一个教师完成一个多样化的教学课件,显然就是对这个教师精力与时间极大的挑战。其实这时就可以让部分热爱制作课件的大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自己制作课件的能力,加强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预习或复习,另一方面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更有效地增强了学习效果。

5.在高中时代就应该基本确定以后从事职业的方向,避免浪费时间而影响学习效果

许多大学生虽然想学好专业课,本身有着好好学习的热情,却不喜欢现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劲头,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

有的大学实施了在一年级末、二年级末可以转专业的措施,可是这一年、两年的时间不也是被浪费了吗?在之后的一两年里怎么可能将别人用四年时间才学好的知识扎实得学到手呢?因此,实际上最大限度不浪费时间而提高学习效果的做法是在高中时代就应该基本明确自己的方向,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不至于懵懵懂懂、浑浑噩噩,进了某个专业学习后一两年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工作应该做在前头,未雨绸缪,高中教学应该对学生以后职业方向上有着重要的发现义务,而不应该仅仅是讲授一些基本知识。

6.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从长远来看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社会上还有一个颇引人关注的现象:高考状元大多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湮灭于人群中了,并没有如同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一如既往的出类拔萃。这是为什么呢?

应该说高考状元的综合素质是很强的,之所以在社会中平庸了是由于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学校生活需要的是独立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的是自己的独立思考,有的高考状元甚至是独行侠。而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独立的能力了,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要有相当的人脉,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社会生活不再是一个人独善其身就可以做得好的,需要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高考状元们却一如既往地独善其身,显然所得的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所以与中学时代学习特点不同的是在大学里更重要的是要多锻炼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地得到延伸与提高,使其一方面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总之,如果确实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大学生的成长必将是更加扎实、更具有创新性、方向更明确且更加健康向上的,必将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学习强国范文

关键词:公开性;多元性;发展性

一、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应该包括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结果两个方面。学习首先是一个过程,正确的学习过程必定会结出正确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不应该只考核他的学习结果,更要考核他的学习过程。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才能掌握学习结果的原因,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显然,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意识、探究能力及学习方法等。因此,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中,要体现出这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首先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正确地把握各种学习因素,使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原则

要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在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公开性原则

公开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与结果要公开。坚持公开性原则,不仅使被考核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促使其改进学习的方法,还有利于参加考核的其他学生也能了解、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在进行公开性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削弱考核的甄别与选拔作用,更多地体现出考核的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的作用。

2.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主要表现在考核的方式、考核的标准以及考核的主体等多方面。考核方式的多元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各种考核方式有机地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考核标准的多元性是指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考核主体的多元性是指考核的主体可以是教师、组内的成员、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学生的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团体。

从被考核的对象来看,坚持多元性的原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的。首先,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可能不同,导致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一样;其次,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决定了他们学习的速度、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也不一样。从参与考核的对象来看,坚持多元性原则是因为不同的考核者会有不同的考核角度,教师综合这些不同角度的考核能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发展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学生发展最不平衡的一门学科,由于学习的环境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与需求。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考核中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处境与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变化,通过考核去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并促使其发展。

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方式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注重知识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信息素养、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以下几种考核方式体现出这些

特点:

1.操作式考核

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考核更应突出信息技术的特征。教师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如基本技术信息技术、综合性信息技术、设计型信息技术和研究性信息技术等)操作,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编排工艺的能力;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先进的工作方法,保证信息技术数据的精度、速度;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敢干、勇于创新等等。

2.档案式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适合贯穿学生整个学期(学年)的学习过程。教师定期向学生展示档案袋中的的考核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契机,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考核不断地进行引导、诊断、调整和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变化。

第8篇:学习强国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双语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01-01

为了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具备国际交流能力,我院开展了国际贸易专业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母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习者的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

1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1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双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双语教学模式为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及同国际先进教学模式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为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优秀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

加强“双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推动专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质量的必然要求。

1.2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经济贸易类的一些课程与国际接轨十分紧密,非常适合双语教学。此外,贸易活动中大量的国内外案例也为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料。

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师资力量和部分学生英语水平基本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的部分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水平和能力,能够较好的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博士、硕士队伍的扩大增加了双语教学的教师储备。

2 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2.1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

我校于2005年开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第一阶段主要采用“维持母语”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在注重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同时通过“双语过渡”模式,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第二阶段,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专业课程词汇的基础上,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2 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双语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

在实验教学方面,单项性课程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校内模拟实习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但在实验教学中需要大量的英语工具,学生对此有很大的困惑。

其次,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三表生中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双语教学的开展形成了一些障碍。

第三,双语教学课程选择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大。

教学安排上还缺少连续性系统性的考虑,使得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只是简单模仿。

第四,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程只是一门课程而已,认识不到此种课程恰恰是后面的实践环节课程的工具和基础。

3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双语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开展双语教学重要的是要结合本校国贸专业的实际,在不违背基本的双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制订适合各自的对策。针对我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双语教学要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

无论是在选择双语教学课程,还是授课时间都要与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衔接。由于国贸实验环节涉及的科目如“外贸单证填制、模拟实训”等都使用大量的英语工具。所以建议开设双语教学科目如“国贸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并且在实践环节前开设。这样可以避免课程选择的盲目性,同时有利于实践环节的质的完善。

其次,提早动员、积极准备。

为了避免学生忽视双语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应在学生入学后开课前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学习教育,向学生介绍课程设置情况,尤其对拟开设的双语教学科目与国贸实验教学科目的关系介绍清楚。提请注意双语教学科目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再次,对三表生按英语基础分班管理滚动推进。

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英语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开好双语课的关键因素。三表生中的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双语教学的开展形成了一些障碍。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分班管理的方式,经考核把学生分成双语班和普通班,虽分班但不固定成员数量,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英语水平的变化而随时调整班级的成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提高英语水平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质量。

最后,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要努力学习借鉴同类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不断研究和总结双语教学的规律,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综上措施,通过加强双语教学来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来指导双语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9篇:学习强国范文

[关键字]小学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效率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独立性以及自主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说他们想说的,做他们想做的,想他们所想的,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更好地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

一、营造宽松氛围。增强学生兴趣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就是体育教学,这样就对体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小学体育这门课程,并且很乐意的去学习体育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更好的发展。通过将快乐的精神渗透到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对于体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快乐教学的手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从情感的角度入手,不断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体育情趣,不断地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在很多按一定程度上以学生期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进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体育项目做出具体的提问,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与思考,如:在上短跑课的时候,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跑多少步能够跑完?步伐的幅度与跑的速度的快慢都有哪些关系?教师要抛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在和同伴的讨论过程不断地探索体育技巧,进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索,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和谐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

想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因为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得教学中的民主得到相应的提现。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课堂的―些细节,让整个课堂和谐高效。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畏惧新的体育动作或是练习动作失败的时候,教师要能够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并给学生做出相应的示范,鼓励学生进行再次的尝试,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出错的那个点,让他们能够尽快地完成相关的体育动作。如果在学生完成某个体育动作有进步的时候,教师要能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的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