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67-02
一建设基础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很早就开始招生,是省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该专业现有在校生229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2%,专业对口率为85.4%。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2.5+0.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具备基本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
二建设目标
深化与IT行业、产业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做、培训认证、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网络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经过2-3年的努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辐射能力强的省内教学改革试点示范专业。
1.创新“311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与各大网路公司的合作,采取“校内培养+企业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争取全程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2009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240人。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为依据,以“组网、管网、用网”核心能力为标准。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3.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培养在本专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聘请具有企业经历的高级工程师2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使双师比例达到95%以上。2009年力争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院级教学团队。
4.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提升实训室的专业技术和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新建2个、扩建2个校内实训室,新增校外实习基地3个,使其校内外实践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5.拓展横向联系,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提供服务。
至2010年,成立1个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企业10余家、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措施
1.深化与网络龙头企业合作,创新“31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表1。
表1“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111”方式学期内容
“3”第1、2、3学期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
“1”第4学期在校内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1”第5学期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联想集团、惠普公司等)
“1”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依托于网络企业。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承担技能训练任务,使学生熟悉职业环境,积累职业经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指派校内教师深入一线,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企业行家为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指导,培养职业能力,并作出综合评价。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组网、管网、用网”为核心能力的优质网络课程。
(1)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组网、管网、用网”的核心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体系主线和相应课程,使学生按照基于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过程逐步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培养职业素质。
(2)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以专业教师为主,由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师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课件、立体化教材、职业认证试题库、教学资源库等。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
培养1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培养锻炼使其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技术应用、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成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从知名企业中聘请2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的网络工程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学习培训,提高其职业教育和课程开发能力。培养2名骨干教师,参加网络企业锻炼3个月以上,参加国内进修和师资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每位骨干教师获得至少1个行业资格认证证书,承担1门专业课程建设,主持1项科研课题,2篇,参与2次以上对外技术服务。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兼师教师队伍建设。
从网络知名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团队专兼结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职前培训、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3个实训室、扩建1个实训室。
持续校企合作密切关系,强化与网络公司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捐赠设备和获得采购优惠,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增加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实训内容;与MICROSOFT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合作,扩建网络系统实训室;新建网络工程实训室,增加模拟真实环境综合布线和网络测试实训内容,尽早成立Fluke网络测试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与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校企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学院每年为实习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经费,企业接受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企业优先接纳优秀毕业生就业。
(3)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按IT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通过企业文化图版宣传、企业产品展示,构建与职业活动相一致的职业氛围,提升实训基地的文化内涵建设水平,探索与企业有机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专业门类多,范围广,给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也不一致,同时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产生了困难。
(2)教材内容滞后,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从前期的教学经验来看,初学者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教材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空洞、难以理解。这样,初学者在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后,理论上没有真正理解,又没有与每层协议相对应的实验,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容易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差别,没有针对性的结合他们自己的专业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往往也仅是黑板的代替品。在教学方法上也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不同专业要有所区别
目前很多专业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经管等,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有所区别。当然主干内动大体上是要一致的,这里讲的要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最后计算机网络应用这部分内容上。例如,对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在网络与弱点布线、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等方面要结合起来;对于机械专业的同学,就要将计算机网络与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网络化控制结合起来;对于经管的同学,就要解决经管的同学平时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网站制作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后续毕业设计和工作中遇到的跟网络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要循序渐进
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从应用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来。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种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尽相同,选用一本教材以后,不意味着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讲,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把知识按链条式一环紧扣一环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有条理地讲清楚。不能讲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就直接将数据通信的知识,虽然说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但是对于非计算专业的同学而言,数据通信的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很快会对计算机网络失去兴趣。所以以我个人经验而言,我第一次课用来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修知识,虽然有些专业的同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里也学到过,但是很多同学反映内容不深刻,那些知识同学们用了电脑自己也知道。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很多同学不知道的知识,如很多同学在选配电脑时会有很多误区,认为CPU核心越多越好、主频越快越好;内存容量越大越好;显卡显存越大显卡就越强;笔记本电脑如何选购和维护等,这些问题几乎和所有的同学都有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首先解决同学们平时电脑使用和选购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后面的课程应该把网络操作系统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讲解,在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同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平时电脑使用中的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和备份、一键还原、电脑开机慢、病毒防护、数据恢复等,解决学生电脑使用中软件方面的问题。在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之后再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其他理论内容,当然讲解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课是必不可缺的。实验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实验课的教学应重视以下内容。
第一,重视网络实验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在做物理层实验时,需要用到各类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在做网络层实验时,需要各种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第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结合实际教学,合理设计和安排实验内容,既要有原理型实验又要有应用型实验。
4.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制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收集、综合和吸收《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充实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组织编写《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计算机网络案例库》以及《计算机网络大作业题库》。资料库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时地更新内容,使其适合本课程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听的认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即在介绍OSI/RM时从网络的最底层物理层一直讲到最高层应用层,依次介绍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相关技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的把握,但是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通信学和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对于底层相关技术的学习比较吃力,从底层开始介绍的话容易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初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现代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即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络典型应用实例来阐述网络每层协议之间的交互以及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得学生关注所需要的网络服务,进而学习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上的把握。
5.师资队伍的建设
(1)组织课程小组,同时邀请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定期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科研、教研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沟通,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三、结束语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网络课程 自顶向下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98-01
1 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校各专业大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差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来自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方面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别。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在原有的针对计算机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基础上稍加调整而来,普遍存在着与授课专业要求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除《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外的,涉及面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类公共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对我校“重基础、强素质、宽口径”办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2 改革的思路
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相比,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希望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及这些专业同学的特点,选择、比较不同教材以及相关的不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验与实践,收集、分析教学反馈,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提高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3 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非我校独有。P.Pevzner和R.Shamir在2009年7月31日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计算机已经改变了生物学,生物学教育必须革新》的文章,指出由于现有大学生物学教育的不足,“经济学的本科生可能比生物学本科生更容易理解DNA序列比对或是基因测序的算法”,生物学等学科存在引入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需求。而对于计算机科学基础(算法、机器学习、安全等)的教学需求大大增加有可能带来对于计科系的教师资源、教学工作的适应性方面的挑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Keith Marzullo教授提出了一个应对的方式,即与相关领域专家合作,为学生提供面向该领域的计算机相关课程,应该以相关领域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介绍计算机理论和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以分层模型作为主线,逐层自下而上进行介绍。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James F.Kurose教授和纽约理工大学的Keith W.Rose教授合著的《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则另辟蹊径,以因特网作为实例进行讨论,按照TCP/IP模型的分层,由应用层到物理层的顺序自顶向下安排内容,同时引入了协议分析工具,来作为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多的为学生提供直观体验,帮助理解理论和技术。自顶向下方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少学校选用这本著作作为教材,南开大学的吴功宜教授2009年编著的一本计算机网络教材也采用了类似的编排方式。西安交通大学的冯博琴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一书,采取的则是跳出分层模型的框架,按应用专题的方式来安排内容,如“局域网技术”、“常用网络设备”等。
4 主要的探索和阶段成果
本次探索主要关注如何切合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组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何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一些成果。
(1)以因特网作为实例,采取自顶向下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往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以分层模型作为主线,逐层自下而上进行介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于计算机系统底层细节的厌学情绪,此种方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往往在课程的初期就已经丧失学习兴趣。自顶向下方法思考方式更加自然,更加便于引导学生从使用网络的直观体验深入网络的基本原理。在探索中,自定向下方法的应用经历了一个“进入—深入—超脱”的过程。最初仅是机械的照搬,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对经典教材进行了取舍,在深入该方法的精髓后逐步形成了自主的自顶向下描述框架,目前正在完成自主编著讲义的定稿工作。
(2)丰富教学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愿意接受,才有可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教授精心组织的内容,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着重以服务视角描述计算机网络,即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应用运行的基础平台的视角,选取学生熟悉的网络应用,以大案例的方式,介绍分层模型、网络协议等核心概念,辅助以演示实验、协议分析、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等环节,调动学生投入教学过程。再安排适量专题讲座,综合讲授重点、热点内容,加强学习效果。
(3)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改变以往强调“教”的思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审视教学探索,应用定性研究方法等手段,通过个别面谈、大面积发放调查问卷、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调查平台等途径有效收集教学反馈,并利用Nvivo等工具辅助反馈意见的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及时改进。
(4)应对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非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网络课程课时安排都较为局促,甚至取消了实验课时,这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有较大的冲突。通过改进理论课的讲述方式,更加全景式的介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优化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衔接,充分利用单位课时,化解了内容与课时的矛盾,还为安排专题讲座提供了条件。
5 收获与展望
通过近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从课堂反映、问卷结果和考核的成绩几个方面均看到了向好的可喜变化。核心的教学支撑材料、基本的描述框架已基本完成。能够取得目前的成果,最为关键的是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提供好的教学条件、从“教”的视角单边的去探索,转为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思考问题的核心和出发点,真正处身于教学相长的有机互动的模式中来看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本次教学改革探索最为重要的收获。围绕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梳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该转到与授课班级所在的院系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探索如何更有效的与各院系的培养计划有机的融为一体。保证教学效果所必需的学风建设,也是与有关院系紧密合作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党媚,王曙霞.高职院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0(26).
[2] 夏传玲.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7(5).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网络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计算机操作是一门实用性技术,计算机网络用途之广泛,社会需求之迫切,都决定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机会中获得最大收益,这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要直面的课题。
一、接轨社会就业途径,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技术工人,这是中职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学当然要围绕这个基本培养目标展开。由于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厂矿、企业、机关、群众机构,以及社会的各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未来计算机技术要对社会工种进行全覆盖。社会上虽然计算机使用已经大众化,但真正能够懂得组网、管网和建网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这就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必将异军突起,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企业走信息化经营之路也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政务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针对社会需求确定教学措施,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才会有明确的改革发展方向。
二、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整合实践课程资源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有共性也有差异,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不尽相同。因此,进行教学改革,要因地制宜,对教学实际进行充分评估,这样才能进行教学调整,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理论有一定深度,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能吃透理论,实践操作就会比较生疏,学习效果也要打折扣。如何突破难点,这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不得不过的坎。
整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重新组合,把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归类成“网络搭建与管理”和“网站开发和维护”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学习,提高实践性,增强实用性。网络搭建与管理,主要针对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维护、网络基础、网络系统操作、网络设备、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进行学习,系统性、可操作性都得到明显加强。网站开发和维护主要是突出实践操作,就是针对理论实施操作,运用各项技能完成网络的组建和管理。特别是网站的维护技术水平要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获得提升。
三、借鉴成功教学案例,优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妙趣横生,因为专业性很强,学生常常是望而却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积极性,要适当引入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人的先进教法,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探索,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的教法。
中职学生思想活跃,对计算机网络操作充满好奇,但由于专业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解不开的难题,学习效率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要在教法、学法选择上提高针对性。像实物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虚拟实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目标教学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好方法,将其发展式运用,效果更佳。其中运用情境设计教学法效果显著。笔者给学生出过这样一道实践题目:老师的博客首页没有个性,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特点帮老师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新网页。这个题目要求不多,但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要根据老师的特点设计网页,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思维。因为是给老师设计网页,学生操作热情很高。结果真的让笔者很满意,很多学生的设计堪称佳作了,网页风格鲜明,儒雅清新温暖。
四、根据学生学力实际,开展分层教学辅导
中职学生基础差,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都不能忽视这个现实。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阶段班级中的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到中职后,由于学校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学生专业基础学习并不扎实,这也给专业实践操作造成很多困难。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学力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辅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任务设置时不妨将任务分为必做题、选做题,体现难度阶梯,或者专门为学优生设置难度较大的任务,以满足其要求上进的诉求。可以针对学生学力和兴趣对专业学习方向进行分化调整,就是将专业核心技能分为不同专门化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进行选择。像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安装、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网络安全等,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主攻方向,“门门通不如一门精”。学生练就了过硬本领,就可为将来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五、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操作内容很广泛,从简单理论学习、验证到实践操作设计分析,最后是综合应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络实践操作要遵守学习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样才能获得扎实的学习效果。
首先是互联认知。网络拓扑结构、双纹线制作、Windows环境下常用网络命令、组建对等网、组建C/S网、多用户共享接入Internet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设备配置学习。交换机、路由器、VLAN划分、远程登录配置、Trunk口的运行、STP生成协议启用、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技术、交换机端口安全、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策略路由等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认知之后,就可以实际操作进行组建网络的实训练习。第三是服务器配置。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安装IIS配置FTP,Web服务器、基于活动目录的DNS服务器、Telne服务器、配置活动目录与用户管理、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在进行相关网络实训时,还要注意增加Linux操作系统,通过Linux操作系统获得各种网络服务。第四是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网络黑客对网络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所以防火墙成为保护网站安全的忠诚卫士。对这部分实训内容,重点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操作练习。防火墙访问列表配置、NAT和端口转换配置、地址转换、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防火墙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第五是网站建设。要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一些技术要领,如网站规划设计、设计系统结构、数据库建设、注册与登录模块设计、后台管理系统模块设计等。要做好网站建设,首先要做好数据库,有些学生很容易忽视数据库建设,而是注重编程的制作,结果发现数据库有缺陷,制约了网站建设的正常进行。因此,要遵循操作原则和操作程序,不能本末倒置。网站建设不仅包含技术,还涉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素质培养,像分析、判断、审美、艺术、绘画等认识和相关理论,都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也是层出不穷,面对纷繁的改革经验。我们应该学会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才能确定科学教学改革方案,赢得教学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冬芳.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探讨[J].创新教育,2011(9).
[2]沈勤丰.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考试周刊,2012(66).
Key words: MOOC;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informationalized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20-02
0 引言
当前,信息已经成为人类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空前关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涉及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该门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教学内容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上机操作部分仅仅是形式化的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等等,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与Web 2.0技术的发展,MOOC教学体系逐渐被社会熟知,学生们纷纷开始主动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所学的微课资源。高校应该应时而起,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笔者将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在授课中引入先进的MOOC教学体系,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改革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同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及思路优化提出一些建议,力图对当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积聚一些正能量,引发必要而有益的思考。
1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上,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传统的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上机实践交替进行的方法,以及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加学生练习实践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使用与完善,这两种方法确实有可取之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日益明显。
①教师角色的转换不及时、不到位。新的教育理念肯定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课堂行为并非是完全被动的,学生的正当需求理应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积极正面的回应。但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当作课堂的“观众”,无视其主体地位。
②分层教学的欠缺,使部分教师无法适应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无法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从而使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下”的现象同时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③新的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师仍未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不能认同学生的全面发展、主体发展、独立发展与师生关系平等等观点,仍坚持传统的“分数唯一”“先天定型”“绝对服从”等观念,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学生缺少探究的精神与动力。
④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使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形式松散,实验内容不成系统。结果普遍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极不匹配,不能学以致用。
这些弊端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低效率,急需得到改善。
2 MOOC教学体系综述
2.1 MOOC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全称“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当前最新、最潮的在线学习形式,让你足不出户听遍名校人气课程,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反思、素材课件、教学设计、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微课”包括上述辅教学资源,但是“微课”与这些辅教学资源存在一定区别,它是在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2 MOOC的应用特点
①大规模的:只有那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②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③网络课程: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3 MOOC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1 计算机网络专业MOOC教学体系
计算机网络专业MOOC的教学体系如图1。在该教学体系中,每门MOOC课程都会有一个中心平台,由课程协调人管理和维护。通过该平台各类课程信息,以此组织整门课程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个性化学习工具。在MOOC课程中,教师话题和活动,协调学习者的讨论,推动学习进程;学习者则通过各种平台和工具,浏览、讨论、完成作业,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可以说,MOOC是一个集资源分享、社区讨论为一体的教学平台。
3.2 基于 MOOC 理念的“微课”网站设计分析
3.2.1 课前在线自学活动的组织
为了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MOOC学习平台上需要设计学生特征分析模块。该模块可采用试卷形式,由校本老师自主出题或者从平台的题库里抽取题目实现对学生初始能力分析、一般特征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通过对学生的特征分析,平台将智能整理及分析学生信息,根据学生不同的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进行学习小组的智能分组。
3.2.2 课中的讨论活动
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安排的线下讨论主题,在线下讨论之前,和自己的学习伙伴事先讨论,准备学习主题任务。当到了线下讨论时间(课堂时间),就可以和其他学习小组、导师、教辅一起讨论。在线下讨论时间可与导师、教辅人员展开充分的交流,如图2所示。
3.2.3 课后的教学评价与监控
MOOC学习中心需要为教师提供评价策略模板,并且允许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调整具体各项评价指标的分值比重。教学监控功能模块实时生成教学过程报表,提供给教学及管理人员全面即时的教学信息。教务处通过本功能模块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具体按照表1进行教学评价。
3.3 应用效果
某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引入MOOC教学体系后,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借助形象化的视频课件和网络辅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领悟能力明显提高。为了方便进一步应用和技术研究,教研室对该教学体系的教学成效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核成绩来研究该教学体系的实效性,具体详见表2。
关键词:智慧城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155-02
1 专业建设背景
1.1 行业发展状况
1)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规模、互联网普及率均超^全球平均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移动网络速率大幅提高,特别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随着公共区域无线Wi-Fi的开放,城市居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接入无线网络的比例高达91.8%,在线教育已成多数家庭的选择,网络医疗、智能交通在很多城市得到普遍应用,互联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民生改善。2015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多种新型服务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应用和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宜昌市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
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2015宜昌市互联网发展报告》所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宜昌光纤接入用户达到93万户,8M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30%,3G、4G基站已接近1万个,其中4G基站超过2000个,用户达到了约134万。
作为宜昌市十大千亿产业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宜昌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宜昌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5.15亿元,同比增长11.2。
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宜昌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13年,宜昌市经住建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2104年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智慧宜昌”的决定》,提出通过3至5年把宜昌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的智慧之都。
在《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2015年12月15日,全市“智慧宜昌”建设工作会议在城区召开,部署“十三五”期间的宜昌智慧城市建设行动,将依托在宜高校、园区和企业,在智能网络,云服务、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体系四大工程上取得突破。
目前,宜昌居于互联网的智慧应用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住建部、科技部、中央党校把宜昌确定为全国首批6个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1.2 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2015年12月,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到我院进行就业工作专题调研和创业就业指导,指出宜昌市目前对网络专业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电子政务的大力发展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二是企业电子商务需求量猛增。根据宜昌市人社局提供的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资料,结合我们对相关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对宜昌市2015年网络专业人才需求如下表:
2 专业建设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突出职业教育应用型、职业性等特点,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双主体”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项目化课程、生产性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
1)形成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融合、虚拟仿真教学与实境教学融合、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融合的“三融合”教学模式。
一是将课程标准与企业认证、行业标准相融合。采用与知名网络企业合作,采取课程置换的办法,将思科、华为等多个认证的课程全方位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及时将企业技术更新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使整个课程体系能保持先进性和代表性,学生学完相应课程后直接参加企业认证。
二是虚拟仿真教学与实境教学的融合。在教学中引入思科、H3C、微软的仿真系统,实现实践教学先仿真、后实境,线上仿真线下实操,提高课堂效率和实践教学效果。
三是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的融合。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主动将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融合,在教学内容、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改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助教。
2)建设一支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达到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性,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同时对现有教师也要采取到高校进修学习、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大力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进行“双主体”合作办学机制探索,实现校企协作育人
深化校企合作,从传统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方式深化为订单班、企中校、校中厂等多种联合办法方式。构建“双主体”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4)积极融入、对接宜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一方面成立企业专家主导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使企业专家为专业建设把握方向。按照这些企业在宜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人才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出满足岗位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正确考核和评价学生,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专业老师也通过企业平台积极参与到宜昌智慧城市建设中,在项目规划、技术研发、项目实施中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工作,为宜昌智慧城市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正逐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
应全面推行“做中学、做中教”,探索并实施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造并实施,创建在线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189-02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在普及的同时,也不断地更新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基地,自然也要把计算机教育列入首要的教学课程体系之内,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发展实践,全面提升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以下四个方法。
一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中职教育领域,由于中职教育本身是以专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因此,所有的教学都按照既定的规律,都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执行。计算机教育更是如此。传统的教育,更注重技术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个性特点的角度,去带动专业教学,而不是用专业教学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如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对计算机课程不感兴趣、专业技术一般的学生,对游戏却十分感兴趣,而且玩起来很专业。因此,笔者就从“游戏”的角度着手,通过这个角度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中渗入相关专业技术教学。这样也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他们在相关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又如,有些学生个性内向,不太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此时教师没必要在课堂上对他们提出太多的要求,而是应该在课后给以更多的帮助;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对一些小技巧很感兴趣。因此,笔者通过“修改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表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这样的课堂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在《Dream weaver MX》的教学中,笔者联系其他教师,组织了一次校园网首页设计大赛,让学生按照学校概况等文字材料,图片素材等参赛,最后通过教师团队和学生代表评定,将评选出的网页放在校园网上进行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 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学生还处于成长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过于单调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导入各种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在图片、艺术字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在课堂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制作贺卡,如制作生日贺卡、教师节贺卡、新年贺卡、母亲节贺卡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贺卡,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又如,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处理时,会遇到较大的难度。在这一部分中,内容涉及表格排版、美化、函数应用、排序、筛选等内容。教师分开教学,让学生各个击破,这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学生完成各个部分的学习之后,教师应该综合: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等知识,给学生布置“制作全班考试成绩总表”的任务。如让学生按照全班同学名单及成绩的表格,完成如下任务:(1)美化表格,适当排版;(2)制作统计表,求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每科的平均成绩,各科的最高、最低分;(3)按照学生的平均分进行排名;(4)筛选出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名单及不及格科目。这样,就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不仅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全面地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完成任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三 开展分层教学,提高班级的学习效率
事实上,在教学中必须要承认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但要用好分层教学,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完成层次的划分,当然,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分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身份地位的分层。所以,教师的分层,更多的是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能力特点和特长,以及社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
从培养模式角度上看,大概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应用型、理论型、特长型等。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应努力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于理论型学生,教师应该注意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质,从理论基础着手,针对其研究能力展开教学活动,当然,理论研究能力,不能等同于大学生或者专业人员那样的研究能力,而是主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理解理论,并充分地发挥理论的作用,并能够对相关理论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强调其在计算机中的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等方面理论的培养,这样就可以为其进行计算机专业的更深入的课程的自学、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
对于应用型学生,则要根据他们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在进一步夯实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的基础外,还要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其动手能力。比如,在课堂中重视对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特长型学生,由于他们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表现异常突出,通过特殊的训练和培养,能够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出成果或者在毕业后马上出成就,继而成为某一领域的奇才,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中的某个方面的培养,比如就计算机安全方面,则需要强化这个方面的培养。
四 创设情境,实践教学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本来就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够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兴趣,那可能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网络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但是并不是要学生在机械的、刻板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思考,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讨和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设置教学情境,以情境带动教学,启发学生进行实践。例如,教学视频编辑软件时,利用课前学生准备的1~10分钟时间,通过屏幕播放一段欧洲杯小组赛的十大进球剪辑,在所有学生机上演示精彩视频文件。通过精彩的剪辑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不受任何拘束的欣赏、评论过程中进入课堂教学。
接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学习,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收集自己喜欢的球星,或者球队的进球,然后编辑成一段精彩的视频剪辑,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后,由教师进行指导,最终形成完整的剪辑片断。
五 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事实上,计算机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一方面,其理论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其实际操作也具有复杂性和相当的难度。这就意味着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和体系,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勤努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陈姊忆.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7)
两个月,短短的两个月,说不上是每一份经过都会成为内存,但紧张沉默之后的确实是感慨,
署假期间,我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电脑公司做教师,主要是教那些比较简单实用的办公软件,本来开初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学英语专业的竟会去做电脑教师,于是真的觉得老师那句话的实在,在学校,学到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一种有用的贮备,虽然在平时看来学的很多东西总感觉与自己的想象很遥远,但说不不定就在某一刻显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师哥师姐说的在工作过程中总觉那些东西在学校见过,但却己经忘了,擦肩而过。,想起这,真的得感谢在校期间学的那些本专业的那些另外的知识,
以前也想过,学我们英语专业的,也许以后最起码存在那种机会去走向讲台,所以,这短短的两个月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煅练,而且,专门机构统计的现在的毕业生出来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做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 我都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对自己要求,把手上的活,当做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老板常常强调的就是每个员工都必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事,我也觉得这是以后无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收到的要求,
因为公司的员工都是即训上岗,所以,一直没有又休,而且在工作期间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个教师,或者说是一名授课者,最大的考验就是耐心,有的时侯,一个问题还得重复很多遍,这个时侯,就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它,而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慢慢的但有了分冷静的习惯,这也是在这很短的工作中得到的很大的体会,
在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出到外面去看看,也算是一种见识,东莞是一个新起的城市,但它却己走在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前端,在这种地方,看得到的机会,的挑战,有时会把自己与那些出入写字楼的同样年轻的人比较,心里真的感受到那很明显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时一日而起,所以,出到外面,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但显得格外重要,不然,常常因为比较把自己看得很不平衡,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那些在我们前头的人们,可以当作是榜样,但不可过多的去计较,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应该有一个很明了很中性的认识,不能过于攀比,更不可自以为是。
因而。结束工作的时侯,心里就有一种很渴望的感觉,明白了自己与社会所需的要求,因为现在毕业求职,特别是对于像自己一般的人,的时侯是社会,职业选择自己,面是不是的自己去选择职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层次教学;多元化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需求很大,而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同时也导致了招生困难。分析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学生能力差,不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生源文化基础差并且纯在较大的差异。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初中生,大多数又是升入普通高中无望才选择职业学校学习的。这些学生基础都很薄弱,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职业学校如果仍按照传统的《中职教学计划指导方案》或与其类似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效果肯定较差,教学目标难于实现。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一些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呈现出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及手段相对滞后等现象,造成了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目前社会对中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需求在“网站建设和管理”、“中小型网络互连与网络维护”、“网络组建工程”等这样的岗位上。而职校中这样的课程不多。
(三)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近几年有关部门进行的中职师资队伍的调查,目前技工师资队伍主要突出的问题为:师资总量严重不足;老师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为高校毕业生,缺少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老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等方面出现很不合理的比例。
(四)实验、实训设备缺乏。目前很多开设计算机网路专业的职业学校,都没有建立专门的网路实验,有些学校尽管建有这样的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也主要是一些旧设备,而且数量有限,根本胜任不了培养计算机网络应用合格人才的要求。
二、建议措施
(一)教学对象分类及教学目标多元化、分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别的学生需求。主要思路是: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际能力与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习惯,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及特长,将学生分成A、B、C等类,制定多元培养目标,加强文化课、专业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不搞一刀切,实行分层教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种类多、内容层次差别大,选用教材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技能课上让学生多联系、多时间。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提高学校教学的效果,较快的效果,较快达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制定多元教学目标,根据市场的需要,优化课程设置,进行分层教学。当前我国人才市场急需的计算机应用的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人才等。职业学校应根据以上市场的基本情况,结合中职的生源及中职学校的自身条件,选定合适本学校教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如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小型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等作为培养目标。对于以上岗位,分别制定其培养目标。“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能力目标位能够胜任一般网站的建设工作及网站的日常维护:“中小型网络的建设与管理”的能力目标为能够胜任中小型网络的建设与日常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目标为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与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能力。对于成绩较差学生主要完成“网站建设与管理”模块的相关课程的学习,这个模块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平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设计”、等这样难度不是很大的课程,各门课程的学时可以适当增加,技能训练课上可以反复练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网站建设与管理”及“中小型网络建设与管理”俩个模块的学习,对于这部分同学,由于内容增加了很多,各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都要做合理的安排,课程不要开设太多。成绩很好的同学在以上俩个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模块学习。按照这样的方式制定多元化分层次的培养目标,使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各不相同的同学,毕业后都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领域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
(三)搞好师资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时提教学质量保证。面对师资总量不足、双师型教师官却、专业课教师数量较少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俩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有计划地进行自培;二是有针对性的引进,尤其是要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成为中职教学中的实验、实训教师。在学校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计算机网络公司挂职锻炼,参与工程项目等多种形式的锻炼学习,并鼓励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各种认证,获取各种岗位证书。只有教师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学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