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种子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种子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种子管理论文

第1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建立健全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加强做好种子留样工作,完善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及时掌握经销商的种子市区调运和市外调运等情况,扦样、封缄不同种子的批次,做好留存样品备案。一是抽取样本。要求种子经营单位的每批次种子必须提供生产单位有效的合格证明材料,再查种子进货和库存数量是否相符。对每批次进货的品种,都要有业主、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共同在场抽取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并分别签名盖章,以示确认。代销和经销固定包装种子的,取一整袋为样品,经营者把该批次种子进货发票等凭证的复印件交由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带回备案。二是登记备案。样本抽取后,详细填写“种子留存备案台账”,登记样本的名称、质量标准、纯度、发芽率、种子留存抽样人、留样时间、进货单位等内容。抽取剩余的大量种子在销售过程中,经营户要做好种子销售台账,执法人员定期巡查和核实该批次种子销售情况。三是封存保管。封装好的种子样本由种子管理部门统一保管,保管时间为一个作物的种植周期,在种植期内无质量问题的发生,备案的种子如数返还经营单位;若出现质量问题,有原种子实物作为检测结果的样本,属于种子质量问题将严肃处理。同时,种子管理部门提倡经营者和消费者在经营或使用种子时也要留下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以作日后纠纷的处理证据。

2加强种子法律法规宣传

积极引导种子经营备案登记针对种子经营主体多、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种子管理部门要组织种子经营人员开展种子法律法规及种子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知法、守法并熟悉种子经营备案程序及内容。积极引导种子经营企业和经营商户正确选择经营销售的品种,使经营销售种子的经营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彻底从源头把好种子进货渠道和种子质量关,杜绝未经审定、认定,种子质量、种子包装标签不合格,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以及假冒伪劣种子流入种子市场,避免给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失。

3加强种子备案的监管抽查

县级种子管理站要针对基层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市场检查的基础上,应对走村串户,赶场销售等不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单位施行备案登记。对不按照规定履行经营种子登记备案的种子经营行为,县级种子管理站要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种子以及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依照《种子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4种子经营备案应该坚持的原则

备案工作,主要是审查种子经营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委托书以及委托销售方的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委托销售方与被委托方协议、固定经营场所证明、门市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农作物种子备案登记表等。一是科学、规范。备案流程要科学,所需的表格、提交的材料要统一,有利于市场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公正、公开、透明。对备案要求、流程以及需要的手续、备案工作人员名单要公开。在执行备案要求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态度要和蔼可亲。三是先证后照。种子经营者在种子销售前必须先到种子管理站取得备案凭证,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做到“先证后照”。备案要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及时进行,同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告之。

5总结

第2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1中石化集团采用财务公司在资金集中管理中的必要性

中石化集团公司是由多个行业、多个层次法人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组成的,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发展及整合,其业务区域不断扩大,出现了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在过去,由于各成员单位发展不平衡,并且集团对资金管理监管不到位,致使部分成员企业由于资金盈余大量资金留存在当地金融机构,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从当地银行借贷资金,成员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账款,“三角债”现象严重,集团公司陷入存款高、贷款高的“双高”的不正常状态,财务费用成本居高不下。

为减少资金闲置,降低资金成本,充分发挥集团整体资金的规模优势,最终实现资金留存和运用的合理化,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中石化集团公司分三个阶段探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第一阶段:中石化股份公司要求由成员单位主动将存量资金上划至总部,但是由于总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是只能通过成员单位报表进行监督和考核,不能实现资金每日归集;第二阶段:股份公司后与建行等4大银行签订协议,在每日营业终了时委托银行上划资金,但是依托外部金融机构只能做到每日资金归集,不能实现实时监督企业资金状况,实时使用成员单位存量资金的目的,第三阶段:中国石化集团于2008年正式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建设资金信息系统,资金信息系统建成后,以资金信息系统为依托,通过登录网络的形式,实现资金管理业务网上操作、资金收入网上核对、资金运行网上调拨、内部往来网上封闭结算、外部结算网上支付,将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资金池”从商业银行转移到公司内部的财务公司。

近年来,中石化集团在财务资金集中管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财务公司对资金进行了集中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变原来分、子公司财务管理各自为战,缺乏全盘意识、大局意识的现象,为优化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财务公司在成员企业之间的结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内部结算网络,解决了成员企业内部之间的长期“三角债”问题,使得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更加顺畅;通过拓展委存委贷业务,解决了由于上中下游企业资金收支不均衡而造成的大量闲置资金与大量外部借款并举形成的财务费用较高的问题,降低了资金资产存量和贷款规模,从集团公司的层面降低了财务费用的支出。

2中石化集团采用以财务公司为中介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管理机制

一个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意义重大。而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要取决于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集权管理的优势在于资金的使用率高,有利于内部调集资本,降低使用成本,能发挥财务专家等的作用,但是对分、子公司的积极性影响较大且风险集中;而分权式的管理有利于发挥分、子公司的积极性,但是难以协调、防控及约束分、子公司。

一般来讲,公司的财务资金管理机制按照集权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集中监控模式、统收统支模式与现金集合库模式。由于中石化集团公司由于规模较大,上下级公司关系稳定紧密,采用了现金集合库的管理模式,即由一组商业银行账户和财务公司内部结算账户及其定义在这一组账户上的资金收付转和相应的记账规则组成的管理机制。

中石化集团公司的现金集合库管理模式本着资金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不变原则,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预算控制原则,收支两条线原则,统一领导、集中运作、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原则,安全高效原则,通过资金信息系统(ATOM系统)与外部商业银行资金结算网络系统(银行重客系统)以及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系统(SAP系统和TMS系统)的相互连接,实现了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与企业的互联互通。由此,此模式具备以下优点:

(1)现金集合库管理管理平台,对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商业银行以及财务公司的业务往来以“桥梁”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通过集中办理,从而对多级法人体制下的资金集中管理加以实现,这就使得中石化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2)中石化企业集团对资金管理中心加以建立,同时资金管理中心主要是对内部成员企业现金收付以及往来结算业务加以办理,其作为一种专门的机构,是在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内部设立的。内部成员企业的账户是在资金管理中心进行设立的,但是其同时具有自己的财务部门,资金管理中心所集中的资金,他们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是不会改变的;

(3)中石化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心对账户加以设立,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与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直接进行对接。在这种模式下,就可以对中石化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收入的实时归集加以实现,同时资金支出一个口子对外,这样便可以对资金的流转环节加以减少,同时对集团总部对资金收支动态的及时掌握能力加以提高,并且使得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在此种管理模式中,中石化集团管理公司与分子公司成员单位均在财务公司开设收支结算账户,同时也在商业银行开立基本账户,仅负责日常现金及工资性支出,企业所发生的其余结算业务,不论集团内外部均在财务公司收支。管理公司每日审核资金收支计划,对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管理公司的审批后,每日根据各分子单位的资金需求,由管理公司下拨至分子公司的支出户或者基本账户,由分子公司按照计划开支,管理公司对分子公司的支出户实行零余额或者是限额管理。而对于每日的收入,则通过分子公司的收入户进行归集,在日终时,由财务公司定时上划至管理公司的收入户,分子公司不得使用收入户进行支付结算,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管理公司可以有效地控制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情况,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占用量,削减财务费用的支出。整个中石化集团公司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财务数据通过财务公司网络集中到集团决策层,决策层可以及时看到资金动态,为决策层提供了实时的资金数据,同时也为管理层的过程监控提供了平台,分子公司也可以对自己的资金查询对账。

3财务公司在中石化集团企业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意义

对于中石化集团企业来讲,采用财务公司实行财务的集中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优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3.1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务资金集中管理是将中石化集团公司整个分散的企业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管理,能够做到在中石化集团企业的内部统一协调、筹划资金的使用方案,使得资金在集团内部调剂余缺,防止部分分子公司资金沉淀,部分资金短缺的现象,做到资金使用的最优化效果。同时,通过财务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减少了资金周转上的环节,集团企业间结算实行封闭内部网上结算,减少外部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周转的速度,降低了中石化集团资金的周转额度,通过这样的运作,可以减少企业向外部金融机构融资的数额,并且通过集团公司筹融资,能够获得更广泛而通畅的融资渠道,更灵活的筹融资手段,大大节约了资金成本。另外,集中的资金管理可以减少分、子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减少在财务管理上人财物的投入,节约了管理的费用。最后,资金的集中管理使得资金集中到财务公司,使得中石化集团精锐的财务管理团队发挥出了更大的管理效能,增加了资金管理的效益。随着中石化财务公司结算功能的加强,以及财务公司作为中石化“资金池”的重要作用的突显,将会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加强过程监督

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致使中石化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形成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尤其是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中石化集团资金的安全性。而且中石化集团原来的预算实行的是年度预算或者月度预算,由于编制期限较长,使得资金预算与执行差别很大,财务缺乏预见性与过程监控,对公司的决策提供不了准确的决策信息,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发展以及经营危机的处理能力。在实行集中资金管理制度以后,中石化集团资金处于明晰的监控之中,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异常,有利于中石化集团公司加强财务管理纪律的约束,建立严格的审核、审查,保证结算真实性、合法性和信息可靠性,减少违纪现象。

3.3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当前,中石化集团公司集中优势资金,统一进行资金集中管理,通过财务公司提供的数据,能够做到对中石化集团以及各个子公司的内部结算存款情况、资金转移情况以及收入支出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信息反馈功能;同时,中石化集团公司通过统一销售制定销售政策、归口销售、归口结算形式来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可以避免分子公司资金分散的现象;有助于集团领导层随时可以调取资料,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调节,在发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能够发挥整体资金优势,对中石化集团的战略发展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资金信息,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完善中石化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制度措施要点

实施中石化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要从基础财务抓起,同时加强财务公司管理的规范化,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网络化的管理,向银行化资金管理迈进。同时要加强对分子公司资金集中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集中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到位,给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4.1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思路

中石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通过财务公司来建立资金集中管理运作平台,由财务公司集中办理全部成员企业的资金收付,对收支集中控制,实现内部结算封闭运行,减少外部金融机构资金头寸的拆借,节约周转资金成本。同时加强财务公司参与集团公司资金统筹运作程度,发挥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对筹融资统一策划。通过建立中石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整个集团内的资金资源加以调剂整合,从而实现协调分、子公司的资金余缺,并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资金状况加以监控,以及对部分账户资金闲置问题加以解决,降低资金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使得金融风险降到最低。

4.2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在资金集中管理后,对分子公司资金预算的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资金收支计划对集团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资金集中的规范与到位对集团发挥资金规模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加强对分子公司资金集中使用情况的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考核机制,在目前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资金集中管理没有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将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4.3建立信息化与网络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的道路,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财务资金管理的整体性、可控性以及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资金运作的透明度以及使用效率。财务公司必须建立高效的资金信息系统,将集团与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业务系统包括未使用SAP系统和TMS系统财务系统企业全面联网,构建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财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结算系统,确保资金安全运转,实现资金管理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统一化。同时,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在财务工作中的不良影响,使得财务数据更具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参考价值。

4.4要进一步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集中资金管理以后,虽然从整体上风险将更加可控,但是如果财务公司结算系统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给公司带来更大的风险。所以,在集中管理的机制下建立更加规范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尤其是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是极其必要的。要建立长期的风险防控机制,其主要应该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应急预案,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及完善。

4.5加强财务公司管理分析工作

财务公司不仅仅是集团企业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进行统一结算的中心,更是一个监督管理中心,还是一个决策参与中心。财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要保持对财务状况的动态监督控制,定期进行财务的科学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以及风险预警报告,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分析,发现成员企业在经营上的发展动态,发现其潜在的经营异常情况,既能保证自有资金的安全,又能为管理层提供资金活动信息,为集团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有效规避资金风险。

4.6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财务集中管理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地位,同时责任也在加大,集中的资金管理更加规范,财务纪律更加严格,这些需要素质的提升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资金的集中管理对会计信息软件的使用,对网络的使用,以及财务制度流程更加严格,这些需要财务人员学会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财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与业务技能学习,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3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1.1由于施工多变因素多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项目资金管理文件进行相应的拟定,让其能够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理的支配,只有这样才能够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建筑施工中,不仅会受到建筑施工过程变化问题,同时还会遇到建筑市场中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问题,这样会让资金支配计划的相关方案产生一些变化,资金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效性。并且建筑工程项目相对来说具有着比较复杂的工序,多数在资金运作时,存在资金多头开户现象,导致资金成为分流占用问题,对资金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此之外,因为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大,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接一些工程项目比较大以及难度高的建筑类型,从而来证明自身的实力。然而,对于这些难度高以及规模大的工程,在对一些设备选购的过程中也有着专项性的特点,这样不仅仅会导致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开,同时也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存在着风险。对于这些情况,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支配效率低下,同时也到导致施工企业资金负担不断加重。

1.2由于施工垫资的问题

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在不断的扩大,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承包的权利,通常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满足业主的要求。然而有些业主也是抓住这一问题,进而对施工成本费用进行不断的挤压,同时也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要是在建筑施工项目招标的过程中,如果业主提出了关于垫资这一要求,施工企业没有给予答应,那么将会失去承包该工程的机会。如果施工企业答应业主所提出来的垫资要求,那么巨大的资金便会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开的风险。同时,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谋取更好的发展,对于上述的问题至今还在不断的在增加,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施工企业资金短缺这一现象。

1.3由于施工企业融资难度大的问题

因为建筑施工的企业是属于一种微利的企业,并且还要背负着数以百万的经济负担,因此,银行对于施工单位所上交的贷款文件通常都不会对其进行批准。然而,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交出工程承包的保证金,通常都会采取高息筹资的方式来抽取资金,从而来决绝工程当中的资金问题。但是,这样不仅仅会使工程的成本得到很大的增加,同时也会使施工企业身负巨额的外债。同时,由于我国个体贷款逐渐增多,进而也是施工企业融资的难度不断的增大,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对资金预算的管理加强

对建筑施工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应该让施工资金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同时也让预算资金具有准确性,针对财务管理中心而言,应该对预算资金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不仅要对预算资金文件进行编制,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审核以及监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建立相应的预算资金相关的考核部门。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其资金没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把预算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编织成相关的文件形式,并且进行存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为日后的项目施工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如果发现预算资金的方案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必须要上交到财务管理中心来对其处理,不可自私对预算资金进行更改。并且财务管理中心在对预算资金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对实际的情况以及工程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出预算资金的文件。在此之外,因为施工企业的资金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因此,财务管理中心必须要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调度,并且在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对于存在不明资金的去向问题必须要严格处理。

2.2对垫资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垫资这一问题,首先应该要对垫资问题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解,并且要查看是否能够符合我国建筑工程中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二就是在对工程合同进行签订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仅要对合同内容是否合理进行查看,同时还要对资金的支付方式以及结算程序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没有根据合同内容来支付资金,那么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有关法律对业主进行。通过我国建筑工程中有关法律法规,来要求业主给予施工单位一定金额的赔偿,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垫资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够使施工单位的资源能够正常运转。

2.3对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进行加强

为了能够使施工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须要对财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必须要工作中心财务工作的纪律进行严格管理,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其施工企业的资金能够得以正常运转。然而,对于施工企业中预算之外资金的去向,财务管理中心必须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要对所有的资金支出发票进行查看,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预防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总结

第4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

(一)一些企业中缺乏对员工的人道主义关爱

当前,我国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对企业员工的权益进行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一些私营企业,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作仍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存在为了利益而短视的行为。一些企业在雇佣员工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无视员工的一些基本权利,存在一些扣押工资、取消休假的情况。并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实施一定的专制性管理,缺乏民主氛围。一些企业为了攫取短期的利益,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压榨活动,例如随意延长员工的加班时间,并且没有加班费。一些企业为了防止员工跳槽,随意扣押员工的工资。这些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企业行为严重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伦理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在管理员工时强调对于员工的管理,要求员工绝对的服从命令与指挥,不注意与企业员工的情感交流。一些企业把员工当做获取利益的工具,以物质刺激作为管理员工的手段,忽视对员工精神方面的关怀与满足,导致员工对于企业没有一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企业的这种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没有很好的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的伦理工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管理现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公平原则,这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当前在我国企业的员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违反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的事情,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建设。例如,一些企业内部存在着对员工的歧视问题。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在同样的招聘条件下,由于女性性别的原因,一些女性应聘者可能会被企业拒之门外。而且同样的工作岗位,女性的工资偏低等。还有一些企业对员工的外貌或者学历有一定的歧视,比如一些企业对于低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提高招聘的门槛,招到一些高学历的人员,使社会上一些工作人员失去了一些应有的工作机会,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在一些利益分配的问题上,一些企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极力的压缩员工的工资,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克扣员工的工资。而一些内部管理人员却拿着很高的工资,造成了利益分配的不均。这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是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企业管理员工过程中诚信的缺失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中,企业的诚信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问题不仅包括对外的诚信,还包括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诚信。对于企业员工的诚信同样也涉及企业管理中的伦理性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企业在员工的管理问题中存在着一定的诚信问题。比如,在招聘过程中,企业通过一些信息的隐藏,来达到进行招聘的目的。企业的实际信息和员工所知道的信息不对称。一些企业在与员工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只强调员工对于企业的义务,而没有提及企业对于员工的权利保障。还有的企业隐瞒在工作过程中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等,这些行为对员工的权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一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经常性的作出承诺,而少有实施和兑现。这使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还有一些企业以试用期工资低的借口来招揽劳动力,而一过试用期就将员工遣散,使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解决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问题的措施

(一)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伦理建设的规范

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伦理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管理的伦理化原则。第一,要注重员工的权利,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维护员工的基本价值和尊严。将人力资源的分配看做一种人性化的有机的管理活动,而非单纯的获取利益的手段。其次,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注重员工的使用效率。诚然,企业雇佣员工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员工的工作效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但是同时要兼顾员工管理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的问题,将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在管理的起始阶段、过程阶段和结果上。第三,在进行具体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时,如一些人力资源分配,工作安排,绩效考核,福利发放等,要坚持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的原则,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公平透明,明确各方责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基于一定的伦理原则,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建立一定的规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民主管理的制度。企业领导和人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员工的民主协调工作,使员工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企业的建议。还要进行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使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氛围,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内部的团结。其次,要明确企业内部的责任归属,使管理者更好的为员工负责,员工更好的为工作负责。从而使整个企业为社会负责,实现良性的循环。

(二)以效率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员工价值观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使得员工的工作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建设应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即以最少的管理成本来达到最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充分的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在管理过程中保证一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管理效率的提升,更要注重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化问题,保证管理过程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利益和道德的统一。在中国进行企业的文化建设,就要以中国的国情为标准,融入一定的伦理化观念,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对员工的尊重,依靠员工,服务员工,建设一支有着较高凝聚力的人力资源团队,促进企业的整体性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人力资源的伦理化管理制度

在我国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通常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管理标准。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体系与制度,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伦理化管理则成为一句空谈。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还不成熟的条件下,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因此伦理化制度的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与人交往靠人情的现象比较多。在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一些“人情文化”,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而得不到规范。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伦理化管理制度,从薪酬待遇、绩效考核到招聘裁员,都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将伦理化管理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在制定规范时,要体现出企业的伦理观念和管理方面的道德要求,以更加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应仙.企业管理伦理: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J].浙江经济,2012(01).

[2]张洁梅.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分析[J].学术论坛,2009(09).

第5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概述

1.1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特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此为核心所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等[1]。

1.2企业文化的特征

特征主要表现在:(1)管理目标不受传统资源概念的约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目标的可延伸性;(2)强调信息、知识,特别是人才、企业理念、企业内驱力、企业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3)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金字塔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向网络化;(4)柔性管理、模糊管理、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将成为新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1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表现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通过精神、制度以及物质三个层面得以体现[2]。

(1)在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

在精神层面,其主要通过各种方法, 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鼓舞士气, 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为目标。其强调的是员工的主观精神状态, 表现形式为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和企业目标。

(2)在制度方面的表现形式

在制度层面,其主要强调企业达成目标的最高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企业的系统整合能力, 在执行文化方面为员工提出了标准和规范,使员工能够按照企业预设的方向与企业同步发展。其表现形式为管理制度和企业风俗。

(3)在物质方面的表现形式

在物质层面, 文化管理强调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如在员工仪表、厂容厂貌、企业标识、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等方面都给予了规定, 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归属感都得到了强化。

2.2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l) 导向作用。2) 凝聚作用。3) 激励作用。4)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产生于企业的道德规范、集体主义行为和企业文化氛围,它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一种鼓励积极创造的压力实现企业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3]。

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毋庸置疑,在当今时代,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企业文化去塑造员工,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地融入到员工的价值观中时,才能使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前途息息相关,才能使员工为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去进行个人奋斗。

3.1建立与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理论都是有共性的,所以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这种借鉴时“取长补短”有选择性的借鉴与吸收。根据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现形式,建设在精神层面、制度方面、物质方面均与本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相协调的企业文化。

3.2建立目标文化

人要不断地有新目标, 才有动力。作为企业更是如此。科学的发展战略, 明确的工作目标, 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上下一致的目标文化使员工发挥自我设计、自己创造、自我优化、自我组织的能力, 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目标的需要, 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以便能够使其自身发展和整体组织目标以最优的方式来运转和实现。

3.3建立有效的执行文化

执行体现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再科学的目标也要经过严格地执行来实现。因此, 建立执行文化不仅规定了企业的行事风格, 更能锻炼员工成为企业所需的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3.4建立大众认可和赞誉的企业文化

建立大众认可和赞誉的企业文化,这就涉及到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业绩以及在大众心目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样的企业文化给予员工极大地激励和鼓舞,符合员工的价值取向,而且利于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3.5建立意志文化

人是有意志力的, 面对挫折, 面对困难, 面对惰性, 每个人的反映是不同的。企业要强调意志文化, 就是要培养员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培养员工克服惰性, 抵制不良影响的意志力。这样企业才能建立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2]。

4.结论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对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鉴于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企业需建立与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配套、协调的自主的企业文化。但是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只是脱离物质条件存在的精神,只有将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使企业在新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洪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廖世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

[3]范灵.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J].镇江高专学报.2005;

[4]林边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实现[J].人力资源管理.2012.

第6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大部分医院依然采用人事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职工考勤、人员调动、人事档案以及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等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2012年,湖南省肿瘤医院引进JCI认证体系,调整了人力资源工作重心,将岗位设置、人才开发、绩效考核、人员配置等工作重点实施,由最初的人事管理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过渡,进而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1.1贯彻“123456”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这种管理理念中,其中,“1”是指树立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2”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提高能力、激发活力两个目标;“3”是指人力资源要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三种机制;“4”是指人力资源要履行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职能;“5”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按需配置、开发为主、绩效导向、合法和谐五个原则;“6”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机构管理、岗位设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成长管理六个模块。其中,机构管理负责分工和协调,岗位管理负责资格和职责,绩效管理是结构和管控,培训管理是规划和评估,成长管理是理想和策略。

1.2渗透绩效管理“132”理念“1”是安全。将质量安全植入绩效管理指标链,实施三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实行年度安全一票否决权。实践中注重引导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医疗技术、员工责任心三到位。“3”是劳动生产率、满意率、员工流失率。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管理者的智慧,要看这个3个率的实现情况。“2”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坚持社会公益性第一原则。

1.3树立幸福管理学理念幸福管理学是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学思想和西方心理学以及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相融合的产物。基本观点包括:培养和维护员工的责任心,当员工具足责任心时,管理成本几乎是零;帮助员工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当人们在进行自我管理时,责任心是最高的,绩效是最高的;管理好自己,就有足够的自信、智慧和能力来管理他人和改变外部世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管理力量皆源于心,心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幸福是终极的管理宗旨,管理者要创造幸福;爱是最朴素最根本的管理智慧,仁者无敌,仁者爱人。

2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蕴涵在人身上的一种潜在的有用性。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①人事管理,员工的考勤、档案,劳务关系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集中点;②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事管理为基础,对人力资源进行挖掘,其管理对象主要包括人员的进出、招聘、培训、工作分析等方面;③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拓展到组织建设、人力资源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结合,进一步实现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成效

3.1合理设置岗位,核定人员编制数,提高工作效益该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编制床位1300张(实际开放床位平均每月1900张),人员编制2080个,现已启动人员编制1900个,预留180个。2012年5月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相关要求以及业务需要,首次进行了岗位设置,三类岗位设置比例为专业技术岗位85%,管理岗位8%,工勤技能岗位7%,向临床倾斜。2014年根据在医院编制明确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结合医院人力资源现状,结合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专业配置要求,拟定了职能后勤科室、临床医技科室的编制,作为各科室定岗定编的依据,各类岗位设置较为精简高效,从而减少冗余人员,使各科室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医院的负担,实现医院和职工“双赢”,达到利益最大化。

3.2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品牌为实现该院“研究性教学(国家级优质)医院、中部肿瘤诊疗中心”战略目标,优化全院人才队伍结构,培养高层创新人才,落实医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我们把科学、规范、创新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湘雅名医”、“百千万人才工程”、湖南省特殊津贴专家等评选活动,扩大医院知名度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医院品牌。对医疗专业技术骨干针对其研究领域,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建设高端人才平台(博士后工作站),选择国(境)外优势学科或高校进行差异化培训,拓展人才培养的渠道和学科。

3.3拟定临床医技科室、职能后勤科室绩效考评办法,创新绩效管理模式2014年,该院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工作实绩,完善医院绩效考评办法,最大发挥临床医技科室的优势力量,采取主观和客观结合、日常考核和年度评价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的原则,草拟了《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度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办法》,从11个维度出发,重点突出业绩、效益和成本,突出人才梯队等学科可持续发展潜力,对科室进行全方位评价。同时,提出《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度职能后勤科室绩效考核办法》,从四个维度完善综合目标管理,不断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3.4制定人才规划,构建专业技术人员梯队该院根据JCI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人才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人力资源情况等,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并对第一、二梯队的人员名单进行拟定,同时将其作为学科带头人、可培养骨干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3.5加强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该院根据JCI的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年度培训计划,同时按照程序文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每次进修、培训都落实到实处,一方面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将所学内容及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医院创造更大的效益。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国际合作交流的语言能力,拟定了《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外语培训方案》,选拔英语基础好的赴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脱产学习,同时,在院内长期免费开办英语、法语培训班,激发职工的外语学习兴趣,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4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医院人员配置总量不合理由于我国的国情、体制及医院的行业特点,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设置多少张床位、配置多少名员工均需由上级行政部门审批。与国外医院人员配置相差太大,国外医院的人员编制与医院的规模、服务的内容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关系密切。西欧与美国的病床与人员编制比例偏高,约1:2.5,如瑞士日内瓦州医院床位1800张,工作人员总数3956人,比例1:2.19;美国洛杉矾州医院床位2500张,工作人员总数6500人,比例1:2.6。国内根据医院级别不同,人员编制也不同,级别越高、工作任务越重的医院,人员编制数量越多。国内顶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人比例已经接近西方国家水平,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床位2204张,工作人员总数4400人,比例1:1.99;上海瑞金医院床位1383张,工作人员总数3432人,比例1:2.48。该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1300张,工作人员总数2080人,比例1:1.6。我国的编制标准远远滞后于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导致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复杂性。

第7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事务性工作太多。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多都是行政兼职,很少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也大都没有受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专业规范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偏低,每天都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法以全新的理念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许多中专职业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对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建设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中,他们认为人事工作就是事务性工作,只要做好上传下达,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工资变动、保险变动等事务性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具备新形势、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具有的新思维、新理念,也没有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学历、学位、业务素质等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

2.领导重视不够,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支持与认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领导“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与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重视不够,学校在重视教师的同时,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持,不能充分认可管理人员的工作,也不能像教师一样享有科研及职称晋升的同等待遇。这样就导致管理人员与同等条件下教师的待遇相比逐年降低,一些管理人员就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对工作得过且过;有的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工不出力,将心思放在了校外的一些经营活动上。

3.学校内部缺乏健全的竞争机制,也没有建立或者虽然有制度但是执行得不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立木为信,奖勤罚懒,是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热情,做好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基础。但是,在许多中等专业学校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激励模式下,首先,“大锅饭”的现象还很严重,“有饭大家吃,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其次,没有建立适应个体需求差异的奖励机制,无法对成绩优异、贡献较大的教师进行重大奖励。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负能量。第三,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上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下岗、失业问题。因此,导致一些教职员工不思进取,责任感与危机意识都很淡薄。

4.缺乏必要的教师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当今时代,信息万变,知识更新的时间大为缩短。但是目前我国中专学校教师大多为本科学历,具备硕士学位的很少,有的甚至还只是专升本;还有许多课任教师专业不对口,无法满足所教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接受再教育培训的需求非常突出。一些学校虽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招生、教学、升学、就业等众多现实问题往往使学校和教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费了很大精力培养出的高学历人才,一有机会又都“跳巢”到上一级高校了。结果总是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中专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二、我国中专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1.中等职业学校领导要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一定的高度,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态度,尽可能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从而做到知人善任,用当其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不负众望,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校的一手资料,充分了解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特点、专长、爱好,从而着眼于人,着力于人,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力、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他们在眼界、思想、知识、技术上走向开放,创造机会与空间,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2.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公平机制建设,有效地开发教职工的潜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的氛围。公平要从基础做起,每一位教职员工在工资、奖金、住房、学习、进修、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都有相同的机会;其次,拓宽教职员工进入竞争平台的通道,能够纳入更多的参与者;第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消除或逐步消除教职员工参与竞争的制度障碍。第四,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公开招聘,阳光操作,择优聘用。

3“.学习者强,学习者胜。”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新经济时代,稍有不慎,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要积极鼓励在职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脱产读研,还是在职读研,只要是读完研究生课程,取得研究生学历,并回校服务5年以上者,学费全部报销。对原学历不合格或不对口,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取得本科文凭并且专业对口的教师,学费按50%报销。不论在学校哪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教职工,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要积极支持。一是要在经费方面提供保障,设立学历提升培训学习专项经费,按不同的学习进度、学习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二是要在时间上给予支持,想方设法为他们调整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尽可能为其开“绿灯”,让他们得以更多地“充电”。三是要为每一位教职员工量身打造进修计划,制定学习目标。比如,专任教师要在3年内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专业还都必须对口;研究生学历要达到20%以上,专业必须对口或相近。四是要求学校的教务科长、专业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课题责任人、课程带头人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并且专业与所教专业对口,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有条件的还要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

4.增强责任意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正人先正己”,当好学习的排头兵。一方面,要争取一切可能得到的学习、提高的机会,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的“短板”能够盛放更多的“水”,发挥最大的“木桶效应”。另一方面,经常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讲座、沙龙等等,将教师的再教育当成一项长效任务来抓,深刻认识教师是“蓄电池”而不是“蜡烛”,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照亮别人,燃灭自己”的认识上。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更要为其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师培训计划,支持和鼓励他们都能够以高昂的学习态度参加岗位培训,让他们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尽快学习与掌握教育技能与方法,尽快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同时,要善于发现与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将具有业务专长于特色的学科带头人抑或是在某一课程上有影响力的教师组织起来,推荐他们参加国内相关的短期培训班或者研修班等等;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与动态,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科研、特长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学校的“品牌”学科、重点学科,从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是实现中专功能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8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1.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产业以及网络的使用逐渐融入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已经进入一个容易获取信息和快速传播信息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企业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建成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多动能、智能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借助企事业段位内部信息网,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分析,为各级人事部门的信息管理和各级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遵循企业内部企业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原则,结合企业已有的软硬件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开发适应企业需要的功能,确保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的完整性和成熟性。

1.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档案管理功能,招聘管理功能,培训管理功能,薪资管理功能,图表管理功能和eHR管理功能。档案管理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行编辑,一般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薪金待遇、奖惩信息和教育培训等数据。招聘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人才选拔和人才调整的工作。培训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培训需求,提升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四个方面的水平。薪资管理是指根据员工所作的贡献给予的回报,用于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图表管理时根据企业的需要,生成各种报表、统计表、统计图、组织结构图等。eHR管理是基于互联网或企业网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强调员工的自助服务,减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烦琐的日常性工作量。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2.1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日常性工作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一些日常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大多具有重复性,烦琐和缺乏创造性,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部分的时间。企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集中的数据库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信息全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减少信息更新和查找中的重复性工作,保证了信息的相容性,提高工作效率。

2.2降低员工服务成本方面

公司员工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顾客,员工的满意度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员工的绩效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反馈,促进员工自觉关心组织绩效,积极改进个人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构建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并将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实现培训管理的科学化,使得员工培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加强组织内部沟通,使得工作团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2.3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价值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和汇总,也要积极考虑人力资源问题,即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具有战略性。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将各项职能活动全面优化整合,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根究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适应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3、结论

第9篇:种子管理论文范文

1.1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引发的风险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引发的风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由于劳动合同成本终止带来的成本风险和企业违规造成的成本风险。首先,在《劳动合同法》中对企业签订的劳工合同有硬性的规定内容为当企业方想要终止劳动合同时,那企业方必须对劳动方付出一定的经济补偿,通常经济补偿的费用为合同停止前劳动者一个月收入的一半。这条法律的规定就代表着一旦企业方想要主动终止劳动合同,就必须对劳动方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同时,当企业在对员工安排了一定量的工作任务时,企业必须给予员工赔付相应的赔偿金,这也是双方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动法》中的硬性规定,同样是由于劳动合同成本终止带来的成本风险之一;其次,由于企业违规造成的成本风险主要包括自员工工作之日起,工作时间满一月但是不满一年依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工资、企业违反《劳动合动法》规定不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从应该签订无固定合同的时间开始算起的双倍工资、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赔偿金、企业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费用时必须支付赔偿金等内容。

1.2由于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引发的风险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开始使用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违法行为带来法风险、企业在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龄时没有将劳动者在其他企业的工作年龄计算在内的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带来的其他风险等内容。

2运用合同管理规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风险的措施

2.1签订完善、合理、合法的劳动合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必须与劳动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依照《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的规定,签订双方都能够认同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应该对双方的权责义务有清晰明显的描述,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签订并且经过劳动方的签名和企业的签名同时认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方应该在使用劳动者一个月内就签订双方的用工合同,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能够规定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还能够稳定劳动者的工作情绪从而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风险。

2.2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带来的风险对于即将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企业在与之签订无固定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得到员工的切实确认和签字,同时,对于可能由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引发的风险在附属的合同中清晰说明规定员工的行为再次交由员工签订,避免因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突然反悔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