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的价值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阐述了当代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进行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教师道德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道德发展
1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汪韵迪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P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师道德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vening of th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hina proposed to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three big eighteen proposed "advocate" advocate ","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 advocating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rule of law, advocate" patriotic "dedication, integrity, and friendly", also shows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angle of view,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teacher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 should ha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and screening,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 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 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 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 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
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T、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
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
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 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 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 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微生态学习系统;微课嵌入案例教学;中职内科护理教学
在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人类的学习正在传统形式之外开拓新的途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微学习是近年来人们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人类学习形式的变革,将人类的学习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个体开展微学习的过程是在一个可自由探索、完全自主控制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的,具有生态学交互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称作微学习生态系统。
案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列举与理论相关的临床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具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内科护理教学常用的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近些年来,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薄弱,对学习的热情和持久性不够,对专业知识点不甚理解,导致对教学案例理解得不够准确,或抓不住要点,一节课下来似懂非懂,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展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专业术语形象化,兴趣引导,过程生态自然,切合青少年学习“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特别适合课前、课后的“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是对课堂“正式学习”的一种辅助和支持。同时微课还可以长期保存,让学生按需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什么是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弄明白“探究”的意思。顾名思义,在汉语中,探究是指“探索,研究”,而“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因此,从其本源意义上讲,“探究”是指探寻所需的信息,探寻目标物体,探寻对某种现象或对某一疑问的解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寻找符合要求的设计。追本溯源后,对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谨慎地作出如下定义: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自主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在群体情境中,共同讨论交流并自主建构意义、理解或信息的过程。
一、宏观教育视野层面的现代意义
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方式,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终极教育目标上,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无疑具有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所需人才特质的现代意义。最根本一点就在于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学习是老师指路带你走,而现在的学习则是要学会自己去找路。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相对来说,问题探究式学习更注重和强调个体知识的“自主建构”。就宏观教育视野层面而言,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代意义。
1.在独立思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轻易地简单化地给出答案,而是告诉学生可以依据文本,调动自我的情感经历和体验,独立地对问题作出自主的思考和解释,并且在共同研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对旁人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意义阐述进行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进而在日益纷繁的信息化社会中,学会自主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路径,从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面对文本,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脚、眼睛、头脑去行动、观察、思考,去主动地提出问题,去自主思考,去主动表达,而不是做一个坐享其成的旁观者。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敢于质疑,乐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和定势,并在寻求答案和意义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自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表达自我个性化的理解。
2.在个性化解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被特定的社会观念,特别是被阶级论、社会性质论等束缚,使得教材、教参和专家等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堕入了单一化、概念化的框框,课堂教学中强行引领学生朝着所谓的“正确的预定目标”行进,从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留出联想想象和探究讨论的时空,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有自己的独道之见,欣赏鼓励发散性创造思维,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个性体验和成功感,同时在对比阅读和不同见解的碰撞交流以及对不同见解原因的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焕发独特的生命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在这样一种新的探究和自主建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的学生能够超越书本的字面意思、维持现状的意识结构,以及它通过对现实的解释和产生某种意义而制造的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他们不仅能成为“好学生”,而且能成为“勇敢而充满智慧的现代公民”――有着健康和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质疑精神,敢于对世界做出自己的探索,并获得令人兴奋的发现。
3.在讨论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代表着正确的、至高无上的角色,教参书上的答案也永远是不可改变和动摇的唯一标准。过去在知识观的理解上,学校课程中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绝对客观和绝对稳定不变的。这些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的头脑之外的一套信息体系,教师的责任和作用就是正确、准确、全面地领会和理解这些知识,认同、顺从、掌握并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成为自己个人知识的创造者和自主建构者。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习惯于聆听教师的讲解和动笔记下答案,不敢也丝毫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直至于奴性意识的不断强化,以至于陷入民主意识和能力完全丧失却不自知。而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对主流的、优势的、特权和专制的文化结构和支配他们生活的文本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学生根据文本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促进和激励学生不苟同的态度和反知识霸权的实践行为。同时也在相互的倾听和探讨中,学会了互相欣赏和尊重,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预见,这种方式下所培养出来的现代公民,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必能不卑不亢地捍卫个体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二、中观学科教学视野层面的创新价值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环节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碰撞,教师常以自己固定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更别提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强调外部情景的支持与引导在学习探究中的作用,强调独立思考基础上自主能力的培养。简而言之,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聆听”能力,注重的是学习结果;而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的是学习过程。那么,围绕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科学有效的以问题探究为核心抓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有着极高的创新价值和现代意义。
总体而言,这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目前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一种新方式,在目前主流盛行的“灌输式”“授受式”的课堂之外重新开辟一条道路。就中观学科教学视野层面而言,对比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价值。
1.改变了教学知识目标的确定方式,由一元走向多元
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不再是简单化地选择教参作为教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首先是要在学生原生态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依据教参和自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有机整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最终形成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成为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之间的多级碰撞和交流的空间和舞台,教学知识目标的确定方式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单一化的教参定位走向多级建构。
2.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重心,探究过程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重心不再是局限于课堂45分钟的表演和讲授,而变成课前的文本解读、学情推演、教学预设、问题整合,课堂教学中的平等讨论小结及课后的教学反思、引领拓展等。学生的课堂行为重心也不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和笔记教师的观点和知识定论,而是自主原生态阅读后进行圈点勾画,批注下自己的理解感悟,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对文本的质疑追问,同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交流辩驳,在群体情境脉络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1.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吸纳者,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足够宽广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敢于独立思考、判断、探索、求新。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有很多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方法不满意,他们帮乌鸦想出不少的办法:"乌鸦可拿吸管来喝水。""乌鸦可以把瓶子斜过来,用翅膀抱着也能喝到水。""乌鸦可以把水倒在树洞里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旨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对课文的感悟,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对语言文字的品评,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在学生感悟了课文之后,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写话、表演等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完《负荆请罪》后,我安排了学生演课本剧,让学生从两个故事中选一个演一演,学生经过准备,从道具到服饰到台词都下了一番功夫。课堂上,从练到演到评,整个过程学生兴致盎然。看得出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堂课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在笑声中结束了。课后,我想:学生用心来演,用心来上课,为什么不把他们用心体会、感悟这些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呢?于是,我让学生把自己的表演感受写成文章,平时对他们来说的写作文头疼的毛病,此时却变的那么轻松。
2.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新课程语文观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观点充分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时时处处皆学问,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如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有激烈的体育比赛,有意义的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出黑板报,自办手抄报,留意观察校园变化、新人新事、热点问题、班级新闻,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做一做,从中学和用语文;家庭生活中的语文,可以让学生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可以通过开展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加国家纪念日或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参加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旅游、逛街看店名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学、用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语文教学走向广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3.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语感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在阅读活动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观念,以读代讲,让读成为语文教学导线,要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的心境读文,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文章结构的严谨美和文章的思路美,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来感悟课文,因此,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如何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语感,则又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存在拖腔拖调或没有感情的问题。课上有老师的范读和指导,学生还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情来,可课后一旦没有了老师的指导,很多学生便找不到朗读的方法,只会逐字逐句的念,甚至常出现添字或漏字的现象,这些问题归跟到底还是缺少语感所造成的。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朗读感悟",应遵循这样的思路:"整体感受-抓住核心-辐射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生成语感",这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一般思路。同时,要注意阅读形式多样化,除了以读为主,教师要结合教材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扩大阅读面,还要让学生去阅读报刊杂志、阅读名篇佳作,从中集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丰富语言材料。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教育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5-01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教育层面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纯理论化教学,教学内容往往是就理论讲理论,缺乏时代感和生命力,教育内容远离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使他们自主地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带有批判精神地分辨各种社会现象和判断社会事物、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更重视将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政治理论知识的一部分以授课的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没有把它真正融入到潜在的隐形教育中;对于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负责,而家庭、社会以及专业教师他们同样负有价值观教育功能,但他们却很少能够发挥功效,甚至部分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教育背道而驰,这使得价值观教育难以发挥实效[1]。
1.2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价值形态的多元化。网络的普及使多元文化传播并影响着青少年。社会文化的主体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也在各种社会上流行的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1.3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知行不一。大学生虽接受过相关教育、了解相关内容,但不能融会贯通,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外显于实际行为上。很多大学生在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时他们都能够认识到错误,但却还要明知故犯。
(2)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对其进行正面教育时认同率较低,但一旦有一些负面因素出现时却会引起极大的兴趣,进而对其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甚至发生根本性改变。
2 高校加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思想趋于成熟、行为相对稳定的阶段,然而为了保证升学率,学习成绩成为学校和家长最为重视的事情,忽略了对学生行为品质的教育。简言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再这样的前提下,当他们步入大学,在没有父母的管束下,独立去面对学习、生活及工作时,如果不加强养成教育势必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会或缺的重要部分。
3 关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关系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但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其内化,并践行在实际行动中。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思想基础,而人的行为是其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同时,人的良好行为品质又有利于促成其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缺失是造成养成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价值观的确立是养成教育最终的归旨,价值观的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灵魂。当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得到有机结合时,势必会相互促进,并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将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分析
基于二者关系的思考,明确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差异性和层次性,注重实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引,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4.1 坚持以人为本,将个人需求与国家需要有机结合
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重⒐家对大学生需求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有机结合,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并将成长需求中相关能力的要求融入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里。
4.2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发现对于日常行为规范性强的学生,他们中多数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日常行为是他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依据此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引导教育。对于特殊的学生不仅要加强教育引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创造更多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
4.3 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单一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形式。采取情境教育、体验教育、游戏教育等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验感悟,将教育的思想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品质。
4.4 将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索取多、付出少,有的学生把父母、他人给予的关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人际交往能力差,对自我的评价也不够全面和准确。在此前提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相关活动,不仅仅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他们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也可以让他们通过服务、奉献收获更大的精神财富,从而增加个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正确的认识自我,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虽然我们对这个问题已有所认识,但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立足实际,从全方位多角度来实施。
1 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在全球化浪潮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球广泛兴起,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 ),制定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1]。由此可见,培养既具过硬医术,又具“仁爱”精神的医生正在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共识。对医学生的教育应顺应时展的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
1.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发展的要求:医学就是人学。20世纪70年代,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要全面、综合、整体地看待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由此,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来确定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适应了医学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
1.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未来医疗实践的需要:医学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中,渗透于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中。医德和医术是同等重要的,仅仅掌握医疗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面对患者,良好的人文修养,适度的人性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良药。人文素质时刻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能否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体现在医生是否真正“关爱生命”。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列的爱心和同情心。
1.4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2]。医学生们通过在学校的各种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可以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长期的培养和熏陶中,使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胸襟和高雅的志趣,成为对人类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的“白医天使”。从医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医生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同时医生也是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高负荷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形成创新精神。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既可满足医学生的心理需要、知识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适应了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路
2.1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培养医学生不但要具有知识底蕴,而且要树立爱人、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观念,同时还要强化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恰当处理医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开设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将客观知识和学生的人格特点相融合,从整体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同时开设与医学直接相联系、相交叉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等课程[3],为医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以此培养学生关于医学人文整合的思维模式,使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医学生的生活和医疗理念中。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应体现出医学专业的特点,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专业课的教学,应寓人文精神于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内在联系,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如临床教师可以从育人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言传身教地教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医生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恰当涉及医疗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改革、医患关系问题、安乐死、卫生资源分配等,使人文课教学和医疗实践结合,不仅使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教学中得到贯彻,而且极大地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当然,人文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医学人文课程应贯彻始终,使医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医学人文课程。
2.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人文学科的教学要克服机械、死板、说教的教学模式,避免用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单项灌输法,可采用“双向交流法”,通过提问、回答、讨论、辩论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通过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以问题为基础,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案例,从多个侧面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使各种思想、观点在交流中撞击、提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达到人文课教学的目的。其次是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为了使医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医学人文科学的学习,在教学中除了用课堂讲授方法以外,还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新颖、生动、形象,教学效果显著。还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换角度思维,站在教师角度、患者角度自我组织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这样不但寓教于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构建结构、层次合理的教师队伍:拥有较高人文科学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文精神。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二是组建结构合理的人文科学教师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挖掘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人才;鼓励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人文课教学;现有人文课教师通过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培训和深入医院体验生活等方式建立医文相融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交叉学科学术能力的教师;鼓励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学人文教学工作等。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可提高教师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视野的扩大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2.4 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总体水平的反映,影响着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营造生动而丰富的人文素质育人环境。校园的规划、建筑设计等软、硬件环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外在气质展示着学校的人文底蕴,丰富着学生的人文意识。(2)学校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学校价值观的反映。我校坚持不懈地弘扬“德高医粹”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以“厚德载物”“大医精诚”的精神,教育医学生以高尚的品质、超群的才智、广博的学识和强健的体魄,投身于艰苦卓绝,浩瀚无垠的医学事业,对学生陶冶思想情操起到了很大作用。(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如我校创造性地开展“医学伦理学教学基地”建设,创建“生命意义展室”,以天津医科大学创始人朱宪彝教授的事迹和许多无偿捐献遗体者崇高的道德境界感染、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追求。此外,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利用网络阵地营造人文气氛,对人文教育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0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91-02
各大高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人才进行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光荣任务,理应承担起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思想领域并付诸行动的责任,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贯彻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清晰明白地指出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应该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在对待各种问题时应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遵守党的原则和方针,与党保持一致、与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学会用思想、精神和原则判断是非、评价先进与否,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生成长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育,而且包括心理、思想方面的成熟,这是一个涉及两方面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教育者担心的就是思想和心理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抵御各种有害的思想意识,增强自我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处理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消极、不沉沦、不迷茫,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敦促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如警钟,随时提醒大学生铭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真正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国家和人民能够信任与依靠的合格人才。
由于当今大学生群体基本都是90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明显有别于70后、80后的特征,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90后的大学生,首先应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90后是个性鲜明突出的一代,他们早熟、独立、张扬、自信,其心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行为比较独立,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方面,90后喜欢突出自我,表现自己的个性,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不太关心,不太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在思想方面,90后多数都表现得很有主见,喜欢发表个性化的主张,标新立异,显示自己想法的与众不同。还有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则比较叛逆,与群体保持一定距离。
(二)价值观差异明显
90后大学生呈现的价值观倾向主要有三种:多元化倾向、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表现在目标选择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人生目标中对个人利益的得失和个人名利考虑得比较多,以及用实用主义淡化或取代人生理想。
(三)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由于成长的环境比80后更为开放、复杂,变化更快速,90后大学生思维更活跃,心理更开放,对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特别强。他们比之前的70后、80后都更能适应社会,对一些看似奇怪的社会现象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心理较为脆弱
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很少遭遇挫折或打击,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不够强,一旦出现逆境,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悲观、消极甚至极端的情绪就会出现。更有甚者心理比较敏感,认识偏主观,一遇到自以为不利的情形就容易情绪失控,丧失自制地与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些90后大学生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
题时,喜欢逃避。
(五)网络依赖性高
可以说,90后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时,90后通常第一时间利用网络,遇到问题喜欢去百度等网站搜索。人际交往中他们通常借助e-mail、qq、飞信等电子通讯手段,获取信息的方式倾向于浏览网上帖子、微博等,此外对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等也很热衷。
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种种特征,高校教育者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探索正确的路径。
三、在90后大学生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一)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
内化是思想觉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有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获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有经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内化才有可能实现。
1.吸引与自省
内化的第一步在于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促使其自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实际案例,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聆听,唤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讨论、发言产生思想碰撞与交流,促进参与、引发思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联系起来。 2.认同与接纳
认同与接纳是内化的关键。高校教育者要注意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首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认同。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包括尊重个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和包容个体思想的多样性。这意味着教育者在增强90后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教育中少被动灌输,多给他们启发,对于他们的思想少压制,多用疏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认同和接纳。
3.意识与行动
在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高校教育者还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让90后大学生在行动中贯彻和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通过参加社区关怀、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了解民生民情、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学会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二)依靠群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文化氛围支持,在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集合学校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
1.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保障
文化的层次分为三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层次开始,比如在教学楼、图书馆、书报亭和食堂等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布置宣传展板、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发行校园报纸、刊物等出版物在大学生中间传播交流先进思想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参与等,形成可视的文化环境。在制度层面上主要通过加强校园各项校规、校纪、管理原则与制度的建设,规范师生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礼仪行为,发扬社会主义良好精神风尚。精神层面上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等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的载体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
高校还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大依托,需要高校重视在专业教育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安排专业实习和见习活动时将学生的爱岗敬业态度、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意识等作为考核项目,使大学生自觉地调整自我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相符合。
3.以优秀的班级文化为助力
高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灌注进来,形成大集体主义观念,突破只小范围团结的狭隘集体主义观;在选用和培养班干部时要注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品格意识,突出他们的榜
样作用;在班级教育方面,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多鼓励,多肯定,加强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
4.以健康的寝室文化为支撑
寝室是当代大学生交流思想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寝室文化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寝室文化的建设。高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每个寝室,并借助参照群体效应使寝室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使每个成员都能依照好的榜样和模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团结、和睦和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使健康的寝室文化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
总之,高校教育者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定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高校这片孕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土地上展示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江华,王玉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王丽岩.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4]林静华.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7]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8]张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j].科技信息.2010,(30).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0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师生关系呈现单边化、教学内容形式化、与社会需求相背离、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差距较远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合时宜。在理论思想与实践方面,在素质教育提出了数十年,现在体育界中又出现了以“健康第一”为准则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这些所谓的新理念反而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渐行渐远,流于形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认识较低,表现为缺乏民主的单边性,中小学体育文明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一再被质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凸显出来的是学生缺少自由发展的平台,更不能体现平等、公正的因材施教原则;与教育部近期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相辅相成,着重提升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敬业精神、学生的诚信态度、师生集体的友善氛围。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以及各方面影响要素,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健康第一为准则,明确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的体育教学方法论问题。
1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完善优良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为培养现代化优秀知识青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著名教育家先生在体育教育方面曾有过深刻的论断,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思想,他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公民的道德和修养。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对体育的追求是怎样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基本包含:个人对身体运动的价值追求,对生命安全的价值追求,对集体归属的价值追求以及对满足生活兴趣的价值追求;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和支配业余活动时间的能力和信心,来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的价值观念;国家对体育教学的期望则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就是要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基础,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能,满足人生最高价值的追求,完全学生的人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质量的后备人才。从教学价值取向到身体教育,进而发展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各个层面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着力培养人,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体育教学主体
依据教育学的理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关系中首先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单边性主要体现:(一)体育教师的教是一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教与学没有实现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式。缺乏积极的创新理念,教学方法相对保守,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背离,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体育教师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水平缺少一致性,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与学生的期望和需求相背离。
2.2 教学环境及教学组织形式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主要由体育教学的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环境组成,一方面表现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经济环境涵盖了体育教学的设施、器材设备、相关教材的购置、场地设施的修缮与维修,均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资源环境涵盖了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活动(过程、内容、形式、评价)、天气、学科重视程度、资源支持的力度。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受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制约或影响。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
曾强调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我国中小学的经济环境,比如中小学教育的经费大部分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往往被其他项目占据,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所谓的“文化学科”。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只能依靠市场化的运作,例如:吸引企事业单位来中小学举办运动会、招商引进体育经营项目、与大型公司合作以提供赞助的方式开展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对于以上诸多市场化运行机制,经费的问题解决了,但青少年丧失了足够的运动场地甚至体育教学的基本场地设施的使用权利。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矛盾又转化为场地设施缺乏与青少年对体育运动需求之间的矛盾。
3 中小学体育教学彰显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3.1 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第一,“民主”,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的追溯,一方面是在近代西方育人思想体系中,其主张用“人性取代神性,用人权取代神权”,核心思想就是把人的价值或地位放到首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中国人本主义思想流传千年,道家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重要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在人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第二,“公正”,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体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系统中,主导者体育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主体学生及其学习的行为方式与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体育教学体系。例如:体育教学中对于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技术的教学,同属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找寻其中的共同点,,另外还要结合动画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既提升了教学环境的娱乐氛围,又完善了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第三,“自由、平等”,教学关系由“单向”转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发展。具体表现在以“教师中心型”发展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环境实用型”,由于教育关系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权威式教授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化、自主化、终生化、和谐化。为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健康第一的原则奠定基础。
3.2 着重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和谐”,传授知识的价值。身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面对的是素质较高的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知识、运动技能传授时简洁明了,切合主题,以便青少年有效掌握和运用,其中还应侧重方法性的知识和观念的详细解说。第二,“民主”,指导的价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第三,“公正”,组织的价值。因为大部分体育教学的场地是在室外开阔的地方进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限定在一范围内,队列整齐,便于讲授新知识,传授新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敬业”,转化的价值。表现为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和认知转化为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认知和追求。依据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势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一定价值观念上,教师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映射出其对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组织与判断。
3.3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第一,“自由”,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是要经过学生自身思维的转化,在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转化为自我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即是体育运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第二,“敬业”,只有学生亲身积极性的参与学习、练习、思考来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不断发展,才会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才会尊重体育运动,产生体育健身兴趣。第三,健康营养的价值观。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有关提高自身健康素质与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方法的同时,选择合理的营养膳食并保持良好的习惯。只有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找寻乐趣,成功体验运动的快乐,也是实现“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最基本的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践行核心价值观,锻炼道德情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养成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季浏.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2006,(2):4~6.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3]牛森.体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J].教学与管理,2013,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