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四年级下册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下册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1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第2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乡下人家》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语言,带领学生积累精彩句段。

2.走近乡下人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感悟作者拟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

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安排你们预读了第21课《乡下人家》(出示课题:乡下人家),老师在家也认真地读了课文,也许是读的遍数多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变成了几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六幅图画),你喜欢哪幅图,找到相应的文字。

(课堂伊始,就用一幅幅精美的多媒体画面,将学生带进乡下人家。)

课文有七个自然段,比较长。长课文我们可以把它读短了,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做上记号。

生齐读,师读,且故意漏掉“独特”,引发学生讨论“独特”“迷人”。

(巧妙地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巧妙地理解。)

二、品读

(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读了这么美的文字,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请和大家交流交流你的学习体会。

(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一自然段。

师:哦,你看,这位同学真会学习,读了课文找到了重点句,还找到了关键词,我们也来看看这一句,乡下人是用什么装饰的?

师:而且这装饰是什么样的?

师:是呀。同学们,请你闭上眼睛:青、红的瓜,构成了乡下人家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春天来了,你仿佛看见棚架上……怎么样?你说。

师:哦,长出新芽来了。哎呀,夏天到了,棚架上……(指名说)

师:是的。秋天到了呢?你说。

师:同学们,你看,这些装饰它从开花到发芽到结果,慢慢地在成长,在变化,它们是有……有什么啊?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再来读读这句,作者又是怎么样把这种生命写出来的?在这句话中,读一读。(齐)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呀?谁读出来,体会到了?你说。

师:是的,你看,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和竖着的大旗杆你见过吗?

师:(出示幻灯片)什么样的感觉?说。

师:都是有生命力的。不像石狮子和大旗杆那样,像他们说的这样一成不变。这种可爱是热爱生活的乡下人创造出来的。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事物的美。)

师:哎,这样一对比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瓜和藤的可爱。你能读出这份可爱来吗?来,自己先试试。(自读,师生接读。)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生(陆续说):它们难道不担心妇女会打搅它们、伤害它们。鸭子知道,当地人喜爱它们,不会伤害它们。

师:是不是呀?人和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小河是他们共同的生命之河。那大家一块儿来读一读把这种自然与和谐读出来。

师:是呀!那你想,乡下人家照例除了养鸡之外,还会养什么呢?

在乡下,鸡成群,鸭戏水,还有同学们笔下的狗啊、鹅啊、羊啊、牛啊,他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生答:家)。是呀,这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呀!让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出示幻灯片)

总评:本课设计是《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

1.《乡下人家》这篇文章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所以设计教学时我注意设置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乡下人家,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精美的幻灯片播放贯穿整节课,还有演绎笋芽的章节,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3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教材分析】

《物质发生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把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和用蜡烛给白糖加热,寻找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学情分析】

“物质的变化”这节课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并理解初三化学的知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学会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白糖和蜡烛的加热,以此展开研究,让学生经历“观察描述猜测加热再描述发现”的探究过程,

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喜欢科学,尊重事实,愿意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等等。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一把燃烧勺、一把塑料烧勺、一根蜡烛、一根搅拌棒、一个筛子、一个塑料盒、放燃烧勺工具。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师演示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夹纸的镊子一把、彩纸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究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物质发生变化)。

老师带来两种物质黄豆和沙子。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活动】二、

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观察:黄豆和沙子有什么的特点,那个小组来说说?

猜想:我们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你们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验证1:用烧杯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来验证你猜想的结论.

验证2:把混合的沙子和黄豆分离看看有没有变化?想想怎么把混合后的沙子和黄豆分开?

结论

:通过验证有没有变化?

老师还带来一种物质白糖

【设计意图】此实验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质的现场观察,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想—实验—比较—发现猜测混合后是否会变化,来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三、

白糖的加热实验:

观察:白糖有什么特点?在观察前我们想想从那几方面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器材:

加热白糖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看看你们桌面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谁来说一说

猜想:猜想加热白糖会发生的变化吗?

实验:加热白糖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讨论28-29页了解加热白糖步骤和注意的事项;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现在一定要按照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来加热白糖,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结论: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让学生先观察没有加热是白糖的特征,再通过加热白糖了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生成的物质到底是不是白糖的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生成的是新物质,比经由教师的口中说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消除改变了颜色形状的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的印象。

【活动】四、

对比引出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发现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有没有没变化?有产生新物质?加热白糖加热后有没有变化?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物质,叫做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了新物质叫做化学变化。这就是我们学的物质发生变化的两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分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知道它们本质的区别,引导学生准确从发现的现象中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为下边的联系做好了铺垫。

【活动】五、

练习

1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那些是物理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

2.老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是什么变化?为什么?然后撕拐角点燃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3.说说我们身边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练习更牢固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为学习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活动】六、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则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七、

寄语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解决身边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

白糖加热的实验报告单

一小

六年级

实验名称

加热白糖

实验小组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验证白糖加热后是否有变化

实验器材

白糖

燃烧勺

塑料小勺

酒精灯

火柴

烧杯

铁盘

我的猜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特征

加热前

加热后的变化

状态

气味

甜味

其它:

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第4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比较大小(1)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5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和“=”。

2.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习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数与数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和“=”。

教学难点:总结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出示拔河比赛情境图。

师:同学们,实验小学一年级要组织拔河比赛,其中一(1)班有42人,一(2)班有37人,如果每个班的所有人都全部参加,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不公平,因为两边人数不一样多。

师:这两个班哪个班的人数多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它们的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教学例5。

1.利用小棒比较42和37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十位上的数不同,个位上的数也不同。

(2)借助小棒,明确比较方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42里有几个十?37里有几个十?

(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

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为4个十大于3个十,所以42>37。

2.利用计数器比较23和25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

(2)借助计数器,明确比较方法。

①23和25,这两个数的十位上是相同的,

该怎样比较大小呢?

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发现:23的个位上有3个珠子,25

的个位上有5个珠子。

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为3<5,所以23<25。

3.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2题,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拓展提升

里可以填哪些数?

(1)32<3

<39,

里可以填3

4

5

6

7

8。

(2)40<

0<90,

里可以填5

6

7

8。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九第3、5题。

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情境联系到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引出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1)

42>37

23<25

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

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数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5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节从具体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断裂后会造成连锁反应,思考人类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的严重后果。并为下一课“生态平衡”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找、画食物链。

教学准备:动物卡片、挂图、PPT课件等。

二、教学设想

本课我先用猜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之后我又通过视频、挂图继续强化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探究食物链遭受破坏的影响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先展开小组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交流想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食物链上的每个生物都是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过程与方法:

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会辨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小增强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初步了解食物链

1.谜语导入:首先请同学们先来猜两个小谜语。﹝出示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然后来了一群狼

(打一水果名称)﹞

2.学生回答,揭示谜底:草莓

杨梅。

谈话:谜语是说谁把谁吃了(生:羊把草吃了,狼把羊吃了。),

怎样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贴卡片,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教师根据板书:草羊狼,提问:

这三种生物是因为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呢?(生:因为食物。)谁是谁的食物?(生:草是羊的食物,羊是狼的食物。)

讲述:它们这三种生物是因为食物而联系在一起,生物学家把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之为食物链。(板书课题:有趣食物链)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食物链。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就知道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本课情境中来。】

(二)认识食物链的构成

1.大家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成语说的是什么?这个故事中出现了这样几种生物——(板书:蝉

螳螂

黄雀)

这三种生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结合学生汇报,师板书箭头)

那谁又知道蝉吃什么?黄雀会被什么吃呢?蛇呢?

结合学生回答,完整板书:树叶蝉螳螂黄雀老鹰

现在,这个食物链就比较完整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普遍存在的。】

2.小结:在大自然中,像蝉、螳螂、黄雀一样,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都是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形成食物链的。像这样的食物链还存在好多条,看看你能写出多少条。(出示挂图)

小组同学边研究边写。指名板演

3、谈话:老师看同学们写出了好多条食物链,看看黑板有没有什么问题?(生:观察改正)观察一下我们写的这些食物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师提示:一条一条地看,再竖着看)每一条食物链的源头都是自然界的哪一类生物?终点又是些什么动物?(生回答,师补充:每一条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

结合回答,出示食物链的特点﹞

4.生物学家还给食物链上的这些不同生物分了类,各起了名字呢。你看(指板书)位于食物链源头的这些绿色植物就是属于生产者,其他的都是消费者。﹝出示生产者、消费者视频﹞

5.位于食物链源头的绿色植物的营养是从哪里来的,谁知道?那么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怎样形成的?生回答后师补充:大自然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还有一种生物的存在,叫分解者。

这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排泄物,同时留下可以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像屎壳郎、蚯蚓、霉菌、蘑菇等都属于分解者。﹝出示分解者的视频﹞

6.现在老师又找来一种小生物,再请你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在凶猛的食肉动物。并且懂得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作用。】

8、观察所写的食物链,和老鹰相连的有几条,这些食物链纵横交错交叉在一起,你们觉得像什么?﹝出示食物网概念﹞

(三)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其中一种生物对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影响有多大呢?

2.谈话:在这个食物网中,如果有一条食物链断了,会发生什么情况?现在我们还是以“草羊狼”这条食物链为例进行分析一下,我在羊的身上打了一个X,表示生物圈中的羊全部消失,那么我们试想,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生:小草就会疯狂的生长,那么狼肯定会被饿死。)

3.提问:这种影响仅仅体现在这条食物链上吗?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又会是怎样的?你说食物链断了,食物网还存在吗?

4.谈话:再想想看,如果我们向地里喷洒了过多的农药,会给生活在那里的生物带来怎样的后果呢?(生:像蚯蚓等就会死掉,没有了分解者,植物缺少营养就会枯萎、死亡,就会影响到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网,甚至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谈话: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好我们周围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完整。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设计意图: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四)总结拓展

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内容?你们有哪些收获?

2、延伸。

试画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板书设计:

有趣的食物链

草羊狼

第6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六第1题部分题目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对一个数,使它们的和是100。

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

师:今天我们学习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20页例3。

师:你能读懂李叔叔后4天的出行计划吗?

师:试着自己列式并解答。把你的算法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km)

=450(km)

师: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计算的顺序?(为了使计算变得更简便)依据是什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结:一看,哪些数具有明显的特征;二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再集体订正。

2.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解答,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五、拓展提升

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每个书柜里的书各有多少。

(182+218)+(496+504)=1400(本)

(271+129)+(240+160)=800(本)

(167+233)+(315+285)=1000(本)

六、课堂总结

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我们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结合起来,使计算简便。

七、作业布置

练习六第1题有关题目及第2题。

学生和老师进行对口令游戏。

学生分别说出每个算式对应使用的运算定律。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看图独立思考,阐述李叔叔后四天的出行计划。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算法,小组代表阐述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阐述在哪一步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15+132+118+85

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km)

=450(km)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

km。

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先加起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首先复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要学生明确本节主要运用这两个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然后课件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列式,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7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我们常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繁杂所需实验器材较多实验材料准备起来困难、麻烦。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达到同等探究目的的前提下更换材料或者实验呢?变“为实验而实验”为“为探究而实验”。如在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这一课中,为了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役计了在直尺上悬挂两个气球的实验,同步用不同的方式摩擦两个气球使气球上带上电荷再靠近两个气球观察现象从而得到实验结论。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气球、棉线、丝绸、毛皮等多种材料而且还需要对气球吹气、悬挂、摩擦整个过程复杂淮备工作较多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实验室我们可以把气球换做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泡沫,并直接把它悬挂起来,再摩擦、靠近、观察,过程就方便得多了,也达到了同样的实验效果,并且塑料泡沫非常常见岸生可以自己准备省去了教师的很多准备环节。

二、充分调动学生准备材料的主动性

我们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肩的材料可以完全由学生准备。我们尽量让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入手启行准备材料。如凤仙花、油菜、蚕、各种不同的种子、植物的根、各种宕石等。这些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过程,成为一个学生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最终达到造就他们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不同实验材料分类存放便于下次使用

我们有的教师往往在精心准备完一个实验材料后就会随意丢弃下次教学时又要经过收集、准备这样的重复过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我们可以在第一次收集、使用后按照“年级一单元一课程”这样的模式独立存放起来便于其他教师或自己的再使用而且在使用时还可以对上一次的材料再更新、再优化。

四、一物多用尽显其能

第8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小学科学课堂,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学生因为前概念的缺失而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对事物的模拟,此时教师就应该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方便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1.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教学中,第一个活动教师提出问题:火山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前概念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有关火山爆发后产生灾难的概念,此时教师如只通过书上图片展示的话,学生还是缺乏动态的印象。如果加入视频和声音的模拟,插入火山爆发的真实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火山爆发的场面,然后再去思考问题会更加有效。下面是相应的教学片断:师: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生思考,有些比较茫然。师: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师:看完火山喷发后,大家有什么感觉?生1:爆发太快了生2:温度太高了生3:太可怕了。师:那你们现在能理解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吗?生:理解了。再如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课刚开始,教师要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让学生思考:从各种声音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此时学生脑海中可能会现各种声音,但没有声音的模拟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思考,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广泛存在。此时,如果教师播放各种电脑音效:如铃声、掌声、鸟叫、狗吠等。再让学生思考从这些声音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就更加有效地、直观地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传递到学生耳中,使思考更加有效,更加便捷。

二、独立思考建构学生思考的完整性

许多科学课堂中,教师不是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经常一个问题抛出后,直接进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差异,并不能同时都能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描述,在小组讨论中就会失去话语权,被别人的思维所左右。笔者认为如果,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独立思考,当形成自己的认识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一课中。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一车载重汽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此时如果不经过独立思考环节,直接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都比较茫然,思考就失去了意义。以下是教学片断:师:你们觉得一辆载重汽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师:先独立思考。生思考。师:思考好了吗?你来说说看。生1:我觉得可能与发动机有关。生2:我觉得可能与重量有关。师:有许多想法,小组交流一下想法,再整理汇报。通过这一段,我们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再去小组讨论,明显地增加了学生思考的完整性,对于未来学生独立思考有很大的帮助。例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一课中,师:你们小组想建一座怎样的桥梁?学生小组讨论时,经常发现小组内掌握舆论方向是始终是组长。许多同学脑中还没来得及形成想法就被组长要求统一了。如果此时教师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让他们将想法带到小组内讨论。就会使讨论更充分,效果更好。

三、小组集体讨论帮助学生思考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小组讨论思考一直是非常有效的思考方式。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讨论铜球加热和冷却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中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以下是教学片断:师:你们觉得铜球加热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呢?生1:加热后可能会变大一点。生2:加热后可能不会有变化。师:你们是怎样才能明确感知铜球体积是否有变化。小组接着讨论。通过两轮的讨论,学生已经对实验有了自己的思考,再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四、有结构材料思考方式

科学课堂中,经常教师需要将本环节使用到的材料放在桌上,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这些材料,并能借助材料进行思考。例: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教师让学生预测固体放到水里后的状况,是沉是浮。如果没有实物,学生就无法有效思考。以下是教学片断:师出示实物(学生面前也有苹果、乒乓球、小土豆片、铅笔、橡皮、塑料球):你们认为把这些材料放到水中,哪些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生1:苹果会沉一去,铅笔会浮起来。生2:塑料球会浮起来,小土豆片也会浮起来……例2: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一课教学中,讲到让学生预测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片,或者只教师演示,那学生思考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这时给学生提供部分回形针和一杯水,学生围绕有结构的材料来思考这个问题,效果就会很好。

五、无结构材料情境模拟思考方式

在科学课堂中,有时经常面对没有材料、学生思维的情况,此时教师如果采取情境再现或者情境模拟方法来帮助学生思考,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四年级下册《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中,有个问题: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此时,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或者情境模拟的方法。模拟时因为不可能再现电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给学生创造一个在电梯上的假想空间,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整个过程。通过比较发现,情境模拟方法比动画演示更有效。

第9篇:四年级下册科学范文

诚然,这些新编的教材有些许的优点,但这些优点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足,或者是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考虑欠周详的地方。

一、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缺乏思维含量

我们在教研活动的时候,可能也听过这样的课。授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只是一个情境,不具备其他的作用。我们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情境的创设”要在多方面为教学服务,而非仅仅是一个引子而已。

我们试看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谁爬得快?――循环小数”,每当出现教材的情境图(下图)时,就有学生在嘀咕:“还用比吗?当然是蜘蛛快呀!”

这样的情境,既没有思维含量,自然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许编者觉得我要的是“葫芦”,至于“葫芦叶、葫芦蔓”要不要无所谓。这其实大谬不然。这样与只出现两个算式:73÷3、9.4÷11让学生去除出“循环小数”何异?

可见,教材在这里对于情境的设置并无实际的意义。相反,却有消极的作用:学生会觉得这样简单的问题还用学吗?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知道蜘蛛比蜗牛的速度快呀!既然这么简单,学不学,研究不研究,都是一样,反正已经明白。学生失去了研究的兴趣,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二、为猎奇而猎奇,情境因晦涩而难懂

我们常常说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教材就要尽量在这方面有所体现,不要说做到所有的情境都是我们所见,但也要尽量是身边不远的事物。而北师大版教材,有些章节的编写却有猎奇的嫌疑,或弄得拗口难懂。

再看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爬得最慢的动物――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讲述的是南美赤道地带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三趾蛞蝓(kuòyú)。课本讲述的是“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有必要去选择这么拗口的名字的动物吗?大可在身边寻找适合的情境,如单价若干的物品,买2.1千克多少钱等。我不知道其他老师教学情况怎样,是否觉得自己语文水平太低。反正,我到现在也无法流利地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很多时候问到学生,也只能说“那个南美爬得很慢的……”具体什么,说不清。也许我们的编者想适当介绍一点科普知识,但偏偏大家“不领情”。看来科普知识的推广,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法,否则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编者在选择情境的时候,还要考虑“入乡随俗”。

三、为有趣而有趣,情境传递错误信息

教材向学生展现的情境要体现科学性、实际性、现实性和可行性,不能为了让学生领会某些学科知识,或者为了让知识变得有趣,故意歪曲一些日常的生活常识,或创设一些错误的情境,给学生带来误导。

同样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小数点搬家”,下面是课本的情境图:

为了讲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课本设置了这样的场景:山羊快餐店的快餐从每份4.00元的没有顾客,到每份0.40元的有些客人,再到每份0.04元的很多客人。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就会想到:4分钱的快餐,谁信?能赚钱吗?4分钱的快餐,就算再多的客人,有用吗?自己在听这节课的时候,就有学生这样轻轻地说:“怎么可能?这不亏死?”

我们在展现这样的画面的时候,考虑了这些实际的因素吗?如果没有考虑,那么能够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小朋友吗?

四、为文化而文化,情境传输错误知识

也许,我这样说有一点危言耸听,或者说,有点言重,不过,我们解剖一下,下面的实例,可能会觉得,起码有传输错误知识的嫌疑。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看下图:

这部分数学文化可能放在数学书的“万花筒”或者“你知道吗”更为合适,放在这里,作为分数乘法内容的情境恐怕不是很合适。而且,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像这种“每次剪去剩下的,又求最后剩下的几分之几”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绕来绕去,学生最容易弄错,非常容易误导学生,如果学生以为这样就是求剩下的几分之几的,那就麻烦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