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题目
1.1 题名的一般要求:
1.1.1 准确得体: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2)概念、判断不合逻辑。 3)外延与内涵不恰当。是指题名内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在本质属性上不统一。4) 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
1.1.2 简短精炼: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 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
2) 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加副题名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a. 字数太多,无法减少;b. 题名语意未尽;c.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d.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
1.2 题名的文字要求:
1.2.1 结构应合理
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
1.2.2 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
1.2.3 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2)删去多余的词语。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
1.2.4 语序应正确
1)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
2)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
2 署名
2.1 署名的方法:
应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2.2 多个作者共同署名的规则:
1) 以贡献大小排列;
2) 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
3) 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2.3 作者在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2.3.1 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3.2 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政治上、科学上的责)。
2.3.3 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3 摘要
可以说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准确、简洁的摘录
ISO标准:不加注释和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和扼要的表达
我国国家标准: 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3.1 摘要的作用
3.1.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3.1.2 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
3.2 摘要的内容
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等;
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注意:摘要不分段,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3.3 摘要的类型
3.3.1 报道性摘要 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3.2 指示性摘要 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3.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3.4 写摘要时的注意事项
3.4.1 采用第三人称。
3.4.2 简短精练,明确具体。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4.3 格式要规范。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
3.4.4 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
4 关键词
4.1 关键词的要求
1) 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2)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3)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4)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5)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
4.2 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
1) 较定型的名词,多是单词和词组,原形而非缩略语;
2) 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观察”、“调查”等;
3) 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
4) 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词,不能作为关键词;
5) 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超过10个;
6) 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
5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
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5.2 引言的内容
5.2.1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5.2.2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5.2.3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5.3 引言的写作要求
1)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2)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3) 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4) 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5.4 引言的写法
1)交代背景:通过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说明所论述问题的来龙去脉;
2)明确范围:把论文讨论研究的范围向读者讲明;
3)强调重要:强调所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意义;
4)提问式:把论述的中心内容,通过问的方式向读者交代;
5)定义式:对论文所提出主要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
5.5 写引言的注意事项
1)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
2)不要推导基本公式;
3)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
4)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
5)避免使用客套话;
6)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
5.6 引言的书写方法
1) 以研究对象加以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的论文;
2) 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
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
3) 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
6 材料与方法
6.1 材料:
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以方便科学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
6.2 方法:
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只叙述使用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不必做任何解释。
7 结果与分析
7.1 结果
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7.2 结果书写要求:
1) 简单扼要:是论文最短的部分;
2) 作者本人在这次实验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夹杂以前和他人的;
3) 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
4) 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
5) 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
6) 结果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的教训和不足之处;
7) 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时,若内容过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标题,使资料层次分明。
7.3 结果分段方法:
1)根据观测指标分段。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相同处理因素的论文;
2) 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
3) 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适用于研究或观察某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特点的论文。
7.4 讨论
7.4.1 讨论的作用
1) 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分;
2) 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
3) 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
4) 回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或“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7.5 讨论的书写内容:
7.5.1 作用
1) 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
2) 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
3) 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
4) 分析本次研究地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7.6 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
1) 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
2) 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资料比较时,可使用个别表格;
3) 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1/2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这一研究题目的各种问题 ;
4) 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5) 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 。
8 结论
8.1 结论的作用
1) 是从实验或观察结果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判断;
2) 它要回答原建立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对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8.2 注意事项:
1) 不要将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
2) 不要出现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8.3 结论书写内容与要求:
1) 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
2) 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3) 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
4) 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之词;
5) 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
6) 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
7) 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
9 致谢
9.1 致谢内容:
提及经费资助的来源,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
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礼貌表现对被感谢人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9.2 致谢方式:
1) 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2) 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
10 参考文献
10.1 作用:
1) 承认科学的继承性
2) 评估学术水平
3) 节约正文篇幅
4) 读者查阅
10.2 参考文献要求
1) 亲自阅读过,与论文关系密切,有启示或帮助;
2) 最新文献;
3) 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
4) 以原文、原著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被公开发行的文摘期刊录用的文献;
5) 一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为10~15条,综述应超过20条。
10.3 参考文献标注法:
必须与出版社规则相一致,或与发表文章的期刊的规定相符合。大多数出版社和杂志社都采用标准著录。
10.4 参考文献的格式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一、科技论文中结论存在的问题
1、摘要中的"结论”代替了正文中的“结论”。
由于部分作者不了解摘要的作用及如何撰写,为与正文区别,避免内容重复,则在摘要中提到的“结论”,在正文中一律删去,导致论文缺少重要“结论”。
摘要的作用主要是为读者提供论文的主要信息,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对论文整个内容的价值有初步了解,为其决定是否详细阅读全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利用摘要检索比利用关键词检索具有更多的相关信息,可获得更多、范围更大的检索结果,尤其是各类数据库的出现,在大量的信息中为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科技论文的高度概括,其本身具有的独立性使其与正文各自独立成文,但其内容则是以正文中重要的研究背景、条件、结果及结论等主要信息为基础,“摘”其“要”处独立成文,其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对于没有结论的科技论文,其摘要中的结论就无从谈起,因此说不能用摘要中的“结论”替代正文中的“结论
2、“结果与分析”代替了“结论”中的内容
此类情况常出现在实验研究类论文中,由于其分标题--“结果与分析”中的内容包括得出的实验结果以及对这些结果所作出理论分析,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使得许多作者误认为已将结论内容详细列出并已说明,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标题--“结论”中仅将分标题--“结果与分析”中的内容简单列项,未将“结论”应需体现的内容表述清楚,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升,使其具有普遍性,揭示其原理,使得论文形式上有“结论”,实质上却缺乏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3、结论与结语两个概念不清
据朱大明随机对16种不同专业学科的科技期刊采用“结论”或“结语”的统计结果与对比分析可知,“结论”与“结语”属于两个独立概念,前者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判断”,而后者则是指“文章或正式讲话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句话结论需要在经过严谨的论证、推导、调查或实验之后才能够得出的具有创新性、客观性的论断,是对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认识、升华.这个论断既有可能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迸一步推进,也有可能是与他人的研究成果相反,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果,却都要求是明确的、准确的,并具有普遍性,其篇幅根据论文具体情况可长可短.结语相对结论而言,在内容的表述上宽泛许多,可表达简单的推导结果,也可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人研究、对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等等,语言表述上要求尽量简短。
4、结论内容与引言内容相互重复
结论内容与引言内容相互重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引言中出现结论内容,在文末又再次重复结论内容.有的作者采用“倒推”方式,在引言部分开篇就将科研的研究背景、提出的问题、研究方法,包括得出的结论先给出,然后再展开详细论证,而在正文论证之后文末又再次给出结论,使前后内容重复.另一种情况是结论中出现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如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等,把结论写得像引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引言作为科技论文的开始,其目的更多是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历史背景,说明研究的起点、重点和价值,提出正文待解决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而结论除包括对结果作出的逻辑延伸外,还包括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回应,即综述所得结果.二者无论从作用,还是从撰写内容上都有严格区分。
二、结论的撰写内容及其在不同类型论文中的表现形式
1、结论的撰写内容
结论的撰写内容主要包括:(1)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或考察得到结果所揭示出的原理或普遍性;(2)阐述研究中与前人研究结果的不同情况;(3)本文未解决的问题;(4)阐述本文在理论或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等等。
2、结论的多种形式
有很多作者、甚至部分编辑人员都认为结论应当在文末出现,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众多,因此科技论文的写作体例也各不相同,论文中的结论所体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1)研究报告类、试验研究类等论文的结论通常在论文的文末位置;(2)数学推导类论文的结论往往是在正文开篇部分先给出,再进行详细推导证明;(3)综述类论文其结论则一般在每个层标题所列研究进展情况之后给出,即结论出现在行文中等各种情况.
正是由于不同类型科技论文的表述需要,决定了结论在论文整个文体结构中不必拘泥于“只在文末”的位置,对于在引言中已先给出结论或在综述类论文中论证部分已分层给出明确结论的论文,可不必另单列标题来表述,以提髙期刊的有效信息量。
三、科技工作者撰写结论时应把握的原则
科技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通过各种修辞、夸张手法来吸引读者,它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手段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化.结论作为整个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它是作者在对观点经过反复论证、对公式进行严密推导、对数据反复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应与引言所提出的问题遥相呼应,科技工作者撰写结论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强调客观性
科技论文的结论所体现的客观性是以足够可靠的理论推导、实验数据作为立论基础的,应真实反映论文的研究成果,实事求是,以尊重科学为前提,所得结果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实验结果可以重复.
2、内容准确
对结论的撰写应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其内容既不要夸大,也要避免遗漏科研创新点,切忌含糊不清、歧义和随意轻率.含糊不清会使结论语意不清、结论不明,结论中应避免出现“可能”、“也许”等含糊字样,以免降低论文的真实价值;歧义会误导读者理解错误,甚至影响实际生产生活,需根据论文的理论基础或实验条件加上适当的定语进行限定;随意轻率会降低论文学术质量及其有效传播率,应注意使用标准科学术语、计量符号,对于从某一侧面论证得出的结论,需注明其前提条件.
3、语言简练
结论应基本采用文字叙述,除个别论述实际需要,一般不再出现图、表,做到言简意赅,主要表达定量信息,必要时可将重要数据或结果引用到结论中.另外,结论体现的应是作者在本文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对于研究中所借鉴的他人文献资料应安排在正文部分,避免出现在结论中.再有,还应避免出现自我评价、自我批评的语句,减少无关语句.
4、层次分明
较长的结论可依据正文的研究所得结果的顺序依次列条排出,使读者阅读时条理淸晰,一目了然.如试验研究类论文的结论撰写可按:(1)简述试验所得的最终结果;(2)根据结果推出的规律、普适性;(3)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及其意义;(4)对未来前景的展望;(5)对本研究的进一步深人提出的建议等几方面来阐述.篇幅较短的结论可自成一段,不必列条,其包括的内容与较长结论的内容顺序相同,只是文字量要少一些,作者在撰写时同样要注意其层次表达要清晰。
四、结语
结论作为科技论文的总论点,是整篇论文的精华所在,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一个表达准确、简明扼要的结论除能体现作者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水平外,更多反映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概括能力,大大提髙科技论文的传播质量,实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增效效应.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重视结论的撰写,进一步提升科技论文质量,促进科技事业的繁荣昌盛。
一、以对称性取代合理性
科学合理性一直是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正如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所言,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是阐明科学的合理性,目的在于建立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劳丹在《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也有对科学合理性极为重视的类似表达。同时,科学合理性理论一直是科学哲学中众说纷纭的并不一致的核心内容。自18世纪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哲学家们大多把科学知识视为自然之镜,是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摹写,是不以科学家的个人品质和社会属性为转移的客观知识。此时对科学合理性的理解当以逻辑实证主义所倡导的标准科学合理性模型(又称逻辑合理性模型)为典范,该合理性模型的核心是规则,例如:逻辑规则、算术规则、数学及科学方法论等。以卡尔纳普、赖欣巴哈等为代表人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把观察看作是不可怀疑的、中立的、可靠的,单靠经验可决定理论真伪,通过制定对应的规则来检验定理,进而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正如赖欣巴哈所言:“哲学不过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逻辑分析,归纳逻辑应当是科学知识合理性的根据,理论之被接受……是以事实到理论的推论为基础;这个推论不是演绎的,而是归纳的。所给予的是观察材料,观察材料构成确定的知识,理论是通过确定的知识被证为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逻辑实证主义者注重把逻辑和方法的不变性作为科学合理性标准,并没有考虑科学发现中的历史、社会和心理因素。紧随其后,批判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波普及其追随者虽然在划界标准、科学逻辑的性质上与逻辑经验主义有着严重分歧,对他们的意义标准并无兴趣,排斥归纳逻辑,但他们的科学方法论仍然是科学逻辑,只不过是比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更强的演绎逻辑而已。同样,他们也没考虑科学发现范围内的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拉卡斯在《科学史及其合理性的重建》一文中指出,科学哲学的首要原则就是选择一些方法论原则,以构成全部科学研究的说明性工作的框架。在这种哲学的指导下,人们就应该可以把科学展示成具体体现这种科学哲学的各种原理,并且是根据它的教诲而发展的某种过程。只要人们做到这一点,他们就可以根据哲学来表明科学是合理性的。拉卡托斯把那些确立在科学方法论原理上的工作称为“合理性重建”或“内在的历史”。同时,拉卡托斯认为给社会学家预留了一个角色,让他们以“外在的社会史”来解释理性主义无法说明的非理性的残余物。拉卡托斯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①内在史是自足的,具有自主性,可以展示出科学发展的所有合理性,本身就可以说明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②相对于外在史来说,内在史具有一种重要的优越地位,外史不过弥补了存在于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非理性因素。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属于“病态”社会学研究,亦即科学方法无法充分说明的所有问题,就移交给社会学家进行研究,进行非合理性的外史说明。拉卡托斯说:认为科学的内在的历史是第一位的,外在的历史是第二位的,因为外在的历史之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内在的历史界定的。外在的历史要么对速度、位置、选择性等以及对人们根据内在的历史解释的各种历史事件提出非理性的说明;要么在历史与人们对它的合理性重建有所不同时,提出对这种不同之发生原因的经验性说明。但是科学增长的合理性方面完全可以由人们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来说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中,把科学合理性与进步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合理性在于做出最进步的理论选择。科学进步则表现在一个理论总体解题效力的提高,即尽量扩大已解决的经验问题的范围,同时尽量缩小反常问题和概念问题的范围。同时,劳丹对“认知社会学”提出了警告:“我们若要研究科学的合理性的社会背景,必须先懂得什么是合理性。”230在他看来,科学的合理性只是意味着整体上遵循科学的方法,并不是说科学家的行为都是合理性的。因而,强纲领SSK的原则不能界定一个值得承认的科学实践方式(即知识社会学),它对科学实践的说明也不能用于说明它自身。劳丹希望社会学家扮演着自己的本分角色,或回到与思想史和认识论完全不相干的科学的非认识的社会学中,或在遵循一定的划界原则的前提条件下进入认识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建议社会学家遵循一种“外理性原则”。按照这种方法论的约定,“当且仅当那些信念不能用它们的合理性来解释时,知识社会学才可能参与对信念的解释。”217这种思想史家与知识社会学家的分工得到了牛顿·史密斯的支持。牛顿·史密斯认为,至少存在关于信念的最低限度的理性说明,可以用来决定一个确定的信念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中是否合理。大多数科学哲学是“内在”于科学的认识论之中,区分了科学知识的标准、证据与推理和那些至少在理想上被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社会因素之间的区别。在社会学内部,由罗伯特·默顿所确立的规范的社会学传统,目前仍然在美国学术界占统治地位,强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自然科学,但坚持科学制度与规范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拒绝社会学介入科学知识的成功内容。默顿学派一直关心的是科学工作是怎么样在制度化与文化中体现出来,恰当地解释它们为什么会脱离了已有的社会规范。
面对着科学哲学家与社会学家如此不公平的分配任务,布鲁尔与巴恩斯提出了强烈的异议。对知识内容在哲学家与社会学家之间不公正的分配,引起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强烈不满。为此布鲁尔提出了对称性原则。对称性原则是布鲁尔强纲领的核心,其具体内容是同一类型的原因应当既可以说明真实的或合理的信念,也可以说明虚假的或不合理的信念。对称性原则坚持,无论真的还是假的,合理的观点还是不合理的观点,只要它们为集体所坚信,就全部都应平等地作为社会学的探究对象,都应诉诸于同样类型的原因获得解释。这就意味着理性的信念和非理性的信念具有同等的认识论地位,理性的信念并不比非理性信念具有什么特别优越的地位。从而否定了理性模式,为其科学合理性的社会学解释模式寻求合法依据。布鲁尔曾经多次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对称性。考虑两种不同的原始文化部落(T1和T2),每一个部落中,都有一些人们传统的信念,以及人们普遍接受的被认为比其他理由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每一个部落都有一些用以表达其偏好的词汇。面临着在自己的部落文化的信念与另一个部落文化信念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一个人都很自然地倾向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部落的人来说,这些文化传统将会提供可用来对信念的选择进行证明的或辩护的规范与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他们的选择与评价像这两个部落的成员的选择及评价一样,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并不存在着与环境无关或超文化的合理性规范,并且“可以作为证据的理由”具有偶然性。在一种环境中可算作是某种信念的“可以作为证据的理由”,在另外一种环境中会被看作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因此,社会建构主义所关注的并不是“可以作为证据的理由”,它所关注的恰恰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原因”的理由。坚持知识与信仰是一回事。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人们只能够依赖于其部落的传统信念来对真理与谬误做出“直接”的肯定。社会建构在社会语境下对科学合理性的一种解读,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等概念的全部内容最终被归结为某一共同体采用的社会文化规范,消除了科学合理性的客观理性基础。正如马丁·霍利斯在《社会对实在的破坏》一文中所言,“强纲领的目的是腐蚀掉人们所熟悉的客观性概念之理性基础”。
布鲁尔的上述观点引发了劳丹与他的一场著名的争论。劳丹认为,不论科学研究的个体还是群体,他们所持有的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具有完全不同的产生条件,因而不构成对称性主题。首先,就科学研究的个体而言,他在采纳某种理论信念之前,必须具体说明该理论信念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基础,用因果关系解释理论信念,通过逻辑推论过程完成因果解释,这样就可成为保证其理性信念的原因。与此相对的,对非理性信念的因果解释却需要极为不同的解释,因为它们是“由社会和心理行为的直接行为导致的信念”59。劳丹曾举例说:“如果接受某种信念X是先前接受信念Y和Z自然而合理的结果,那么认为信奉X直接就是由于社会或经济原因引起的就毫无道理了。对信念Y和Z的接受当然也可能是社会因素在起作用,此时我们可以认为对X的接受(在理性上的支配)是社会境况的间接结果。但是这并不能用来反驳以下说法:对于某一思想家接受X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说明是,它是Y和Z的理性结果。另一方面,如果某人接受信念a,而a与他的其他信念b、c……i并不在理性上相关,那么对他所信奉的a的唯一自然的说明看来应该根据理性之外的因素来作出,例如该信仰者社会(或心理)的状况。”207其次,就科学研究的群体而言,他们所持有的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所产生的条件也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设想,人类社会存在两个群体:一个是非理性社会,另一个是理性社会。在理性社会中,人们只能在仔细怀疑之后,而且只能在行动者(指理性社会群体)自我意识到与自然相关部分的因果联系后才会采纳信仰,这些相互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理性行动者信念的原因。在非理性社会里,即允许存在认识无政府主义的社会里,每个人可以采用独立于任何公共的认知政策的信仰。每个人或一些人可以有信仰的原因,也可以没有;每个人可以有信仰的证据,也可以没有等等。”62理性社会和非理性社会的信念形成社会机制完全不同,两种不同信念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基础,这直接驳斥了布鲁尔的对称性原则。
对上述劳丹论证其不合理假定思想的观点,布鲁尔予以激烈的批评和反驳。布鲁尔认为,劳丹的理性解释模式实际就是“手段—目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不论用于科学研究个体还是群体都缺乏说服力,更无法否定对称性。他认为,劳丹的错误在于贬低了非理性信念,把非理性信念等同于经历恐吓、贿赂、洗脑或者损伤后的头脑内容。但是,非理性信念和理性信念的产生真的不同吗?布鲁尔认为,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比不过是表明了“大脑是一个计算的机器”,“理性”表明机器处于运行状态,“非理性”是表明机器中断和失控的标签。机器的运行和中断不过是装置的两种可能的物理状态,这种状态不需要任何先验的评价,“运行”和“中断”的语言体现了对称性原则。布鲁尔还认为,劳丹的错误在于把对称性理解为“完全因果同质”即同种原因只能产生同种结果。而实际上,同种原因完全可产生不同的结果。
总之,劳丹在这争论中始终坚持外理性原则,坚定地捍卫科学合理性理论。而布鲁尔则一直坚持要用对称性原则来取代科学哲学中的合理性,平等地看待理性和非理性,主张对所有的信念进行社会因素解释。劳丹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知识,而且还强调了知识是真实的内容。从这一点来看,像劳丹那样要求把产生真实信念的机制与产生错误虚假机制区分开来的做法看来是合理的,因为它是借助了自然来进行的辩护机制。但如果强调的是“制造过程”,那么要求解释产生信念的机制,而不问其认识论地位如何,同样也是合理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布鲁尔认为除非社会约定,否则不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区分出真与假的信念,这也有其合理的成分。二、以发现的语境取代辩护的逻辑
社会建构与科学哲学之争的关键还在于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逻辑之争。科学或更为一般的经验探索,就是利用种种手段去发现世界可能是如何,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得服从具有权威的哲学判断,以确保是合理的知识。科学哲学本身就具有某些毫无疑问的评价标准,如一套先验的逻辑范畴,无论是在康德意义上,还是在逻辑实证主义意义上,这套规范都是无时间性的。
社会建构主义关键点在于拒斥这种“第一哲学”,他们认为,首先,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逻辑的区分是非常难以进行的;其次,有关劳动分工的问题,也即科学家的工作在前,哲学家的工作在后。这特别在逻辑经验主义的工作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他们趋向于把科学哲学视为一种在时间上后继,是寻求对“完成了的”陈述系统的永恒的评价标准。再次,它还会产生出科学家自己在评价他们工作的角色与权利的问题,因为它同样把评价权威置于科学家之上,以致蔑视实际的科学工作者的能力与决定权。
社会建构主义还认为,作为一种合理的论证的辩护模式,消除了科学研究实际上所涉及的艰苦工作。在具有逻辑重构特征的论证被形成之前,(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所感兴趣的)几乎所有的艰苦工作都已经完成。但对哲学家来说,论证是很有规则的,它并不会显现科学家实际上所显现的工作步骤。这种重构或许可能表明我们外行人能够接受的科学结论,但这是一种错误,这种错误理想化了认知活动的概念。如果认为这种重构代表着科学家在制造知识过程中的实际推理,那么这与科学家的实践的认知活动无关。
这种区分还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发现的(逻辑)理性的明确拒斥。逻辑实证主义视发现的过程为随意的、偶然的、神秘的或幸运的。因此,科学哲学倾向于放弃对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或者说其他探索者感到需要进行研究的实际场所的混沌状态的语境。获取带有真理主张的理论的科学家本身就是人,在各式各样的不同的社会与历史环境中获取了他们带有机遇与幸运的成果,但科学哲学家总是要施展他们的想像力、理论与实验方法的严格性来制止这类混乱的语境,他们所制造的理论能够被合法化与建构为真理的命题,他们为科学家制造了带有彻底简明与确定特性的逻辑的评价标准。
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科学发现的语境,就像语境自身一样,是不能被化为经验的。但对辩护语境的分析却给形式逻辑以特权。“赖欣巴哈有关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语境的区分的要点在于有关科学数据产生的信息是无关于对这些数据的评价的。”还有另外一种区分,即“内部”与“外部”之分,内部被确定为逻辑的,而外部被认为是经验的或甚至非理性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突破点就在于寻求发现中逻辑的作用,寻求辩护中的科学合理性的产生的社会致因。这样,逻辑在发现中就具有作用,社会与心理的因素,最重要的文化因素的“价值”在辩护中也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价值”一词的引入,两种语境的区分中的问题最终显露出来:传统的科学哲学所持有的发现的与辩护的区分,目的在于强调上述“价值”对理论的评价(规范标准)的无关性。规范并不是来自于经验的结果:两者间有着一个无法逾越的界线。两种语境的区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教条。社会建构主义否认这种鸿沟的存在。因此,从一开始,强纲领SSK与科学哲学的对抗,甚至超过了它与默顿式的科学社会学的对抗。强纲领SSK要求用社会学来取代科学哲学,正如斯奈扎克所指出的那样:“布鲁尔不断地把传统哲学及其‘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目标。强纲领的整个事业就是特别关注于用社会学来取代所有的传统的认识论,继承了被称之为哲学的所有主题”。
科学哲学家认为观察与推理对辩护是关键的。社会建构主义声称,当他们把观察与推理置于其真实的语境之中时,这些实践看起来并不像是哲学家所归属的辩护的结果。也就是说,科学家不仅是在观察;他们在特殊的场所,为特殊的目的而设计与操作特殊的实验,他们用特殊的测量仪器来计算特殊的样本,他们为特殊的田野研究选择特殊的场所。科学家并不理性;他们解释观察与实验,他们支持或批评猜测或假说,他们推理出结果,他们把模式扩展到新领域。在他们进行的所有活动过程中,他们有着多种理由来进行一种特殊的选择与决定,理由包括可行性、可能的应用、审美价值、其他同事的利益、可能的消费者的利益、对形而上学与意识形态的反映。这些就是包含在“社会”大伞下的各种因素。社会学家主张知识生产就体现在这些混合因素之中,意味着这样的实际实践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脱离了在哲学描述中的理想,知识并不具有传统哲学所描述的那种优越性。
三、以建构论取代实在论
领巾心向党,未来的机器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古人不小科技小论文的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科技小论文的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剂网购电话: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
一是善于学习。各种培训讲座的开设,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眼界得到扩展,思想得到解放,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搞活流通的思路得到确定。南沙社区的农民素来有发展荷藕生产的习惯,该社区区从社区信息中心得知种植荷藕发展前景好,通过引导,农民种植荷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成立了荷藕生产合作社进行产加工一条龙生产。二是勤于观察。每年到年底,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社区农民虽然把握了这一规律,但苦于没有门路,无从着手。通过广播网络的宣传引导,得知各个物资站的价格,并进行比较,提前预购了当年的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三是敢于尝试。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发展生产的胆子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通过引导,各单位都能适时鼓励农民发展油菜间套作,利用合理的“时间差”,采取双膜覆盖技术种植西瓜,使种植的西瓜提前上市。全镇2012年种植的菜套瓜近6000亩,与前年比增加4000多亩,仅西瓜一项就实现亩增收500~800元。军师社区的9个居民生产小组前年农民种植的西瓜仅60多亩,2012年通过宣传,农民种植的西瓜面积扩大到190多亩,该生产小组居民陆美芹种植的35亩蔬菜,仅西瓜一项就获纯收入3.6万元。
二、以人为本,积极为农民充电
在各种培训中,社区中心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使农民知识更新。2013年组织科技示范户集中进行各种培训20多次,培训种养业人员3600多人次。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每个示范户都能熟练掌握2~3项先进的实用技术。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使农民学会运用知识。推广主导品种和先进技术,和镇农科站合作建立重大农业新科技推介制度,重点推介优良品种和配套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增长。三是加强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与推广,使农民享受新知识。社区中心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发放农民易于掌握、善于吸收的科技知识小报,确保科学技术应用到千家万户,并配合各社区的广播进行实时宣传。
三、因地制宜,增强农产品竞争后续力
在各种科技培训中,社区中心还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特点,并结合市场运行规律,达到以品牌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品牌战略,靠挂大企业,以品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2013年全镇种植荷藕4万多亩,利用当地食品加工公司的优势,积极引进荷藕新品种系列,提高了荷藕品质,平均单株达4.2公斤,亩单产荷藕2600多公斤,平均亩增收近300元。二是实现产业化经营,积极为农产品起“名字”,上“户口”、做“嫁衣”,以新颖性推动农民增产增收。2010年,北河社区王伟久承包了200亩葡萄园,栽植的4万株葡萄,经过过2年的精心管理,2012年喜结硕果,平均单株出果量近20斤,为了使葡萄卖上好价钱,他精心包装了“葡萄”,精美的包装加上良好的品质,并注册了“久久葡萄”的品牌。他生产的80%葡萄全部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5元进入超市,200亩葡萄园直接创收260多万元。三是实行规模化种植,以平衡增长拉动农民增产增收。在集中学习中,火花社区居民小组农民周玉平,依靠培训所学得的知识,2012年大胆承包了100亩粮田,由于采用了精量播种法、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水稻平均亩产586.2公斤。且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0元,增产增收39元,亩增效益59元。与他一样,其他农民依靠社区中心的信息,种植的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由于采取了规模化种植与管理,使我镇如今种植的粮食作物普遍被消费者和粮商看好,没到收获季节,纷纷派员定点抢购。
四、寻找短板,增强和谐发展“聚心力”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已被国际上公认为评估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由于SCI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而生物科技大多属于这个范畴。因此,目前生物科技的综合水平一般可以采用SCI来评价。1996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制了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用报告》(JCR),以此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论文被引用情况。所谓影响因子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JCR编制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见图1。由图1可见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最高,分别为1.959和1.755。从期刊的分布来看,生物学和医学的SCI期刊数量在各自然科学期刊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两者之和占到所有期刊的49%,见图2。这种统计充分说明了生物科技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从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11584篇SCI论文来看,其中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数量仅占5.8%和10.55%。这表明,目前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其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前述的我国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和生物科技产业规模较小以外,我国现有的许多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及跟踪研究上,有创新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很少。由于科学论文的数与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与量)综合反映了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水平高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还应该集中现有人才和财力,使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贴近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同时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生长点。由此努力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使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应有的地位。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在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能迅速加强国民经济的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是完全必要的。目前,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专利保护是实现投资补偿和保证良性循环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国家都视专利为生物技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前意识,他们采取强占基本专利,先期收购专利等基本战略,唯恐错失良机。作者根据《中国专利年度索引》,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对1990~1995年在我国申请并授权的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变异或遗传工程的239项发明专利中的专利权人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单位作为专利权人的仅有95项,约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40%;而国外公司或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为144项,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60%。在我国某些投资巨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过程中,已经遇到因国外抢占专利而造成法律障碍与纠纷的事件。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关以后,如不注重专利保护,此类事件将会大幅度上升。因此,研究专利工作如何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专利注册与保护方面,外国已有许多经验。例如英国的约翰-英尼斯植物研究中心设有专业公司负责本所基因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研究人员只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其他专利事务均由该公司办理,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专利商业化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基因专利的商业前景并推销专利,加速商品化的进程。借鉴于这些经验,我们在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公职发明顾问制度,在较大规模的研究机构内部中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改变过去专利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脱节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处于有效地专利保护之下。
明确研究目标,争取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DEA模型
论文摘要:以DEA模型为理论工具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对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最后对研究结论的相关政策含义予以阐释。
在全球化的竞争新时代,区域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的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和较量,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层面的竞争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目前区域竞争模式已经从资源、资本要素导向型转变为科技创新导向型。无论是区域内产业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长期创新累积的结果。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重要驱动力。因此,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区域创新效率是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是形成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效率研究而言,Coelli(1996)指出两种方法最具代表性,一种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另外一种就是随机边界法(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FA)。与SFA相比,DEA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更加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区域创新活动错综复杂,具有典型的多投入一多产出生产关系特性,因此本文将选择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予以定量评价。
1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1.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EA模型最早由Chames等(1978)提出,称为CCR模型,假设条件为规模报酬不变,CCR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综合技术效率;后来,Bnaker等(1984)对CCR模型进行延伸,提出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即BCC模型,该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除以纯技术效率即可得到规模效率。由此可见,DEA模型不仅适用于评价决策主体(DecisionMakingUnit;DMU)之间的相对效率,而且可以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视角进一步解构综合技术效率。此外,DEA模型还可以用于效率优化研究,分析每个DMU的闲置投入与产出亏空,进而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与具体程度。
DEA模型具有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基本形式:投入导向模型力求在现有产出条件下使投入最小化,而产出导向模型则力求在现有投入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投人具有灵活可调整性的特征,本文拟采用投入导向型DEA模型。对于DEA的数学原理本文不再赘述,主要评价DEA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概要地讲,DEA方法对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不具备严格要求,投入、产出变量的权重由数学规划根据样本数据产生,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关键是该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因此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DEA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法分离随机因素和测量误差的影响。综合考虑DEA方法的特点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特性,本文认为应用DEA方法研究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1.2Tobit回归分析模型
Tobit回归模型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Tobin(1958)率先提出,又称截断式回归模型(CensoredRegres.sionMode1)。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被解释变量为截断数据,即被解释变量都大于或者小于某个确定值。由于区域创新效率值介于0与1之间,区域创新无效率(效率值的倒数减1)则为从0到无穷大之间的左界截断数据,若以普通最zb-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将是有偏且不一致的。鉴于此,本文选择Tobit回归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证明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出的Tobit模型参数将是一致估计量。
1.3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科学合理地选择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于有效地使用DEA模型十分重要。依据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应该主要从资本和劳动两个角度去衡量。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拟采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代表劳动指标、科技经费代表资本指标,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专题统计数据。从区域创新产出的视角来看,本文拟选择专利申请数作为产出的衡量指标,按照专利的不同类型,具体由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三个指标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本文将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作为决策评价主体,以2005年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实证研究
2.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基本评价——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从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平均效率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如表1所示),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66;与此同时,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1,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3,这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效率值远高于纯技术效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无效率,虽然规模无效率也存在,但它并不是影响综合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
综合技术效率是对决策单位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从综合技术效率值来看,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是CCR模型的有效决策单位,位于CCR模型的有效生产边界上,这表明对于这些省市而言既不存在纯技术无效率,也不存在规模无效率。除上述五省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尤其是山西、安徽、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小于0.5,明显偏低。
纯技术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以既定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与决策主体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从纯技术效率来看,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地区的纯技术效率也为1,表明其位于BCC模型的有效边界上。这表明地区综合技术无效率的根源主要在于规模无效率,也就是说该区域创新无效率主要是由于创新资源投入规模不当所引起的,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提升。
规模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现有生产规模结构与最优生产规模结构之间的差距。由表1可知,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率也为1。这表明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的区域创新系统并不存在规模无效率,这些省份创新无效率的主要根源在于纯技术无效率,其效率的改进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提及的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市之外,其他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同时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这些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的双重作用,其效率应该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管齐下。
2.2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为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发展差异,本文分别考察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状况,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2005年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0.80,远高于中部(0.62)和西部(0.56),这说明东部是我国创新效率最高的区域,中西部地区次之。从纯技术效率来看,东部地区为0.84,仍然明显高于中部(0.64)和西部(0.65)。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东部还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均明显高于纯技术效率,这表明纯技术无效率是三大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共同根源所在。
2.3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进
效率优化是效率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效率改进的定量研究,分析各区域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与投入松弛量,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从而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数据支持。
(1)投入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投入导向型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边界标准,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现有产出不缩减的前提下,投入应该大幅度降低。本文将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等不同层面①来考察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目标改进状况,
如表2所示,如果全国各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均达到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那么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区域创新活动保持现有产出不降低的前提下,科技经费平均应该降低27.13%,科技人员数量应该降低32.73%。这表明目前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投入拥挤,即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对比研究来看,就科技经费而言,东部地区拥挤程度最低(20.10%),西部地区拥挤程度最高(51.46%),已经超过了50%,中部地区居于两者之间(35.07%);就科技人员数量来看,东部地区拥挤程度也是最低的(21.01%),中部(49.96%)和西部(49.46%)拥挤程度基本上相当,均接近50%。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拥挤程度远高于东部地区。
(2)产出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产出导向的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标准,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既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应该大幅度增加,
从全国各区域的平均水平来看,在现有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当所有区域均达到产出导向BCC模型的有效边界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应分别增加50.1%、41.83%、125.18%。这说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很大,但从另一个层面也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现实状态下存在大量的产出亏空。
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对比分析来看,东部地区潜在产出增长比例相对最低,这与该区域目前相对较高的区域创新效率有关;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各项产出均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要增长3倍以上(345.78%)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而西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则分别至少要翻一番,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这说明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出亏空现象,中西部地区产出亏空程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各区域均应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资源的管理能力、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这将十分有效地改善该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大幅提升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
2.4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鉴于被解释变量的截断性特征,本文将以Tobit回归模型作为理论工具,分别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人员)、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外商投资状况(外商投资总额)、区域技术市场发展状况(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方面考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nefficency表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无效率值;c表示常数项;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FI表示地区外商投资总额;Market表示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Investment表示地区科技活动经费;Staff表示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β1一β5分别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在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Tobit回归式中,常数项和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等解释变量具有统计显著性。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以及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所阐释的是外部环境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效率的影响。首先,随着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将逐步由要素、资源主导阶段转向科技、创新主导阶段,区域经济对于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将更加有动力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换言之,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将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其次,随着地区外商投资总额提高,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改善。这说明在地区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注入,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强烈地影响着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此外,地区技术市场交易额提高,表明该地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途径更加便捷,这将对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促使其在同等投入下得到更多的产出,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是从投入的角度考察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不具备统计显著性,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将有可能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这一统计结果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视角再次验证了前文的结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这说明虽然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区域创新活动产出的增加,但是由于目前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因此投入的增加很可能会由于加重投入闲置现象影响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进而带来区域创新效率的降低。
3研究结论
[关键词] 护理; 科技论文; 选题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2-01
随着市场的繁荣,医学高科技的发展,护理学科己成为当今一门独特科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科学知识。护理科技论文是促进护理学科、护理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但用与总结和收集临床的实践经验,而且给护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提出了息息相关的问题。护理科技论文的选题,本身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是护理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护理科研程序中重要的环节,题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进展和最后成果的质量。因此护理科技论文的选题在护理科研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审时度势,认真权衡,反复推论,结合临床。
1 题目类型 根据科研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评价性的文章,它是对护理科研中的护理技术和方法进行客观的比较,得出评价的结论。临床上,护理科研工作看起来都是平凡最平凡的工作,创造性不突出,但它能解决医疗护理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对提高病人的防治水平和优质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评价药物的疗效,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效果等属于评价性的文章,就要选出评价性的题目。另一类护理学科发展中的文章,它需要更多的探索未知的创造性的护理技术及方法,它的解决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或开辟新的领域。如医院研制出新的药物,新的护理技术,探索出新的治疗护理方法等,属于护理学科发展中的文章,就要用发展中的题目。根据临床资料的不同,又将题目分为4种类型:
1.1 调查研究性质的论文选题 以调查方法取得资料的论文,多以医学基础各种生理数据或流行病学调查而获得。根据调查时事件是否发生又可分为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是在事件发生前就做好计划和预算,预计可能地发生的某些因素,而且对事件有影响,经调查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孕妇被动吸烟对胎儿的危害”(中华护理杂志1993年第7期),属前瞻性调查的题目,从因求果,证明特定因素的致病和治疗的作用。回顾性调查是在事件发生后进行的,它由果推因,根据己有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找出规律。如病人死因分析,病因学调查都属于这一类。如“中华护理杂志”1993年第3期所写的“28例新生儿低温原因分析及护理”,属于回顾性调查的题目。
1.2 实验观察性质的论文选题 它是用实验的方法搜集资料,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观察手段,选题时要考虑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资料和条件。如某些新药疗效和毒性作用观察,各种新的治疗、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章。如“24439例次聚烯酮吡-碘术前3分钟洗手法的评价分析”(实用护理杂志第8期)属于实验观察性质的题目。
1.3 经验体会性质的论文选题 它是将过去的资料和自己的实验观察与调查加以结合进行选题而写,如对某项新技术、新方法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成效与经验总结,各种疾病的护理经验体会等。在实际论文选题目中,以上三种类型的题目往往很难截然分开的。
1.4 文献综述、论著性质的选题 它是属于整理资料性质的论文,不用第一性资料,专门从整理、分析与综合别人的资料(即第二性资料)的研究工作。它是情报研究工作的主要形式。
2 选题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 护理科技论文选题方向要正确,以事实为依据,与已有科学理论、科学规律和定律相一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象人的生命一样,既要接受已有理论指导,又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已有的理论修正、补充或发展。
2.2 新颖性 新颖性就是创新性,文章的选题目就是要有创新意识,避免重复。凡是做的操作和护理方法具有独创性、部分独创性或前人的方法有所改进的选题应加以考虑,重复前人所写的题目则不可取。选题时以护理学科知识的新见解、新发现、对护理方法的改进与突破,对现有理论的修正与完善,使护理科研工作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标准。
2.3 需要性 根据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需要,市场繁荣和护理学科的需要,迎接新科技的挑战,必需通过论文的拟写和刊登,将自己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总结出来,保证护理质量,给病人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选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影响最大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护理研究、优生、优育、优教,社区保健与康复护理,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地位、素质与修养等方面的研究,从这些最有价值的资料中选题目。
2.4 可行性 题目的选择应以文章的内容,实施的主观、客观情况或经努力达到标准的情况选定题目。如观察对象的来源、数量、技术力量等,应如实反映,操作既简单又方便易懂,便于推广和应用,否则再有价值的题目,也只能是徒劳。
3 选题范围 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极多而且具体,所以题材与选题范围比较广阔,可从基础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研究、护理用具、器械的研制、实施方法,危重病人监护功能重健与康复护理、公共卫生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体制研究,各种规章制度的研究和评价,结合新技术业务开展,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随着护理学科发展与进步,临床上有很多问题会出现,需研究和解决,并且需推广和应用。
4 选题方法
4.1 从自己实际工作去选题 题目产生主要基于实践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护士工作都在临床第一线,每当病人入院时,第一个接触病人的就是护士,我们最清楚病人哪些护理理论需要加强,哪些护理技术需要改进,哪些护理器械、用具需要革新……写文章也是为了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选题也是从这些资料中选出来的,主要将自己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用现有理论加以充分思考,那么选出的题目一定引人注目,所以选题就在我们身边,题目产生主要于实践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
4.2 在阅读文献中选题 阅读文献不但是搜集资料必需的,而且是护理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时注意参考和寻找前人如何进行选题。新技术和新业务,因前人没有做过,必需阅读文献目录中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对自己选题有启发或借鉴,或借用他人的方法,改变其中部分因素结合自己的题材与资料进行选题。
4.3 在教学活动中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理论系统的驱使,往往使自己的思路扩大。作为临床第一线工作的护士,依靠临床的带教,当带教时,或受到学生质疑时,自然想起自己应选的文章题目。所以通过临床的带教与学生接触不仅是检验理论系统性的好机会,也是启发我们思路获得论文选题的特定途径,也是一种最好的选题方法。
4.4 在开辟新领域中扩大选题 选题不应拘于自己的专业,应当把眼界扩大些,思路开阔些。在医学各学科之间产生了许许多多边缘科学和综合性学科,在各学科交叉点就是经验和思路集中的地方,常常产生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而这些综合性的问题往往形成一张最有价值的课题网,凡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将其汇集在一起,这也是一种最佳的选题方法。
5 选题注意事项
5.1 选题应具体不可过大 一般一项研究只要求把研究的问题总结出来,便于推广和应用,不要过于笼统或涉及面太广,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
5.2 选题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 根据个人专长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果你动手能力强,条件设备齐全,可从实验的资料中选出题目,如果你善于理论思维,又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可选择理论性的题目,如果你知识渊博,又有较好的协作创造,可选择跨学科研究的题目。
总之,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科学素质,博览群书扩大知识储备,了解国内外情报信息与科技动态,丰富想象力,树立高尚的科学品格,科学思维方法,掌握选题的战略与艺术,很容易从医学信息浩瀚海洋里选出引人注目的文题,写出具有价值的护理科技论文。
参考文献
[1] 过慧谨.护理科技论文的选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增刊):5.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反而导致道德退步,因此,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道德危机,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从来也不相遇,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亦非排斥,更不是无关的,而是善恶并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2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摘要: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矛盾也逐步显现。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广泛化。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技伦理道德的研究,指导科技伦理道德持续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科技;伦理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