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德师风学习教育

第1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近12年在山区的工作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消沉和不振。说句心里话,刚参加工作时,是抱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之心走上三尺讲台,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使我这一颗“幼稚”的心不适合当今社会潮流,转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做了又是为什么。经过一次次的各类学习师德培训,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渐渐明白了在山区工作同样是奉献,明白了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深深体会到:

1、教师的爱体现在付出。一名教师爱的奉献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并体现在日常与孩子们的交流之中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由此可见,爱是需要大量付出的,没有付出爱就没有载体,就会成为有名无实的空谈。教师最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培养出比自已更能干的学生,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才能无愧于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当然也是教师爱的付出的最好回报。

2、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第2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1依法执教方面: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过教育方针,按政策从教,但在行动中还是不够积极。

2爱岗敬业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积极传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育。

3在热爱学生方面:

热爱学生,棉队全体学生实施教育,理解尊重学生,没有讽刺歧视侮辱体罚行为,但缺乏引导方法。

4在严谨治学:方面

教育方法方式多样化,方法科学化耐心教育学生,尽能做到,因材施教,方式灵活。

5团结协作方面:

团结同事,虚心请教,关心学校的集体财物等。

6廉洁从教方面:

对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勇于抵制社会不良现象,不以教谋私,更没有向学生乱收费现象。

7尊重家长方面:

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理解学生现象,沟通学校家庭,教育学生活动,倾听家长的合理意见建议等。

第3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更多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第4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转眼间,从社会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三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 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今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培训中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养,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谁没有受过恩师的指点?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老师在为我们默默地耕耘;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5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关键词 教学风格 个体差异 英语 教学

1 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这个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在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在接下来的60年里,学习风格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视角,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而一直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有学者提出“有多少研究者,就在学习风格上有多少中界定”。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此领域研究者有丽塔·邓恩(Rita Dunn)和肯尼斯·邓恩(Kenneth Dunn)夫妇,凯夫(Keefe)和乔伊·瑞德(Joy Reid)等人。丽塔·邓恩(Rita Dunn)和肯尼斯·邓恩(Kenneth Dunn)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并且尝试努力掌握和记住新的知识技能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展现的一种方式”。瑞德(Reid)总结出学习风格是本质上为了促进学习建立在个人感知和处理信息的基础之上的。而凯夫(Keefe)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人的吸收和保留的信息和/或技能的方式,不论怎样描述这个过程,个人和个人之间都存在不同。而在我国,谭顶良先生的定义被更多的国内研究者所接受:“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此类定义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些学者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一贯的方式和倾向。学习风格有一定的独特性,存在强烈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同时也会受到年龄、文化背景、性别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学习风格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并无好坏优劣之分。

2 学习风格的分类

2.1 认知型学习风格

认知学习风格又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分析型、整体型以及冲动型和反思型。场独立型的学习者比较具有独立性,在自然学科方面比较突出,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并分析事物,并且更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而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在人文和社会学科方面更有突出表现,学习中往往需要外部的参照,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和影响。另外,场依存的学习者更容易与人相处。分析型学习者喜欢设立自己的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且偏好正规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而整体型的学习者认知复杂,偏好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不喜欢正规的教学方式。冲动型的学习者能够很快地形成自己的想法,并有些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思型学习者正好相反,会在做出回答和反应之前思索再三,慎重地做出回答。冲动型学习者有较强的直觉,喜欢竞争。反思型学习者具有逻辑性偏好合作。

2.2 感知学习风格

感知学习风格是根据个体的官能划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触觉型。视觉性学习者偏好通过视觉途径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听觉型学习者更喜欢通过听的方式学习,触觉型学习者擅长一边学习一边操作从而获得最好的效果,而动手型则喜欢过参与以获得经验和知识。

3 学习风格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调查中,中国学生往往拥有视觉型、听觉型、场依存和反思型的学习风格。针对这种情况,在授课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学生的学习风格都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不同的学习风格往往就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当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互匹配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就更好。反之, 则会造成在风格上的冲突。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开始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非常需要分析。但是往往受到班级人数,教学时长等方面的限制,对学生逐个地进行个性教学是不现实的。只能够在整体上统筹考虑到学生的风格,并且根据影响学生学习风格的整体因素来进行反思,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或改变教学风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他们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和影响,英语教师就需要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根据他们本身的特点划分学习小组,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场独立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通过独立写作,课堂提问等方式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集体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场独立的学生加入相应的个别教学,以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对于拥有感知学习风格的学生,比如视觉性的学生,前面提到,通过视觉途径来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在进行讲解时更多地加入具有吸引力的图式、幻灯片、视频等,提供充足的书面材料更能够提高并刺激视觉性学习者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果。视觉型的学习者往往会认为口头的指令让他们觉得疑惑或不能够充分消化,所以就更有必要加强板书和幻灯片的设计编排。对于听觉型的学习者,教师可以增加相应的听力训练,通过口头描述、歌唱、播放录音、跟读等刺激学生的听觉官能,另外在课堂上增加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对动觉型学生有很好的正面刺激作用。综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在进行图片展示、视频、音频播放的情况下辅之游戏、角色扮演、段落或课文复述、朗读等活动,可以将具有感知学习风格的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调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4 总结

学习风格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独特性。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教师应该除了要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格倾向悉心教导授课外,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他们就能发挥更大的潜在能力。学习风格理论对英语教学很有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应进行比较灵活的课堂设计,以适应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Dunn,R.& Dunn,K.&Price,G.E.1989.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LSI):An inventor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ow individuals in grades 3 through 12 Prefer to learn [J].Lawrence, KS: Prentice Systems,26:39-54.

[2] Joy M Reid.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姜秀娟.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研究现状之管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40-42.

[5] 李冬耘.学习风格与外语教学研究诌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22-25.

[6]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6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医德医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7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和医患之间出现的紧张态势,已成为当今社会上关注的热点。

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环境和从教医师的不良行为对医学实习生的影响: 新时期如何协调处理好医患之者的关系、展开医疗单位之间的竞争、避免医疗中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冲突等,这都使传统的医德受到严重的挑战。一些传媒的大量负面报道,亦使学生并不稳固的医德医风观产生动摇。虽然各医疗单位近年来在抓医德医风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了大量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医生和临床带教老师存在收红包、吃药品回扣、区别对待病人、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所以他们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很多医学实习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本来就对自己穿上白大褂的形象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再加上受到从教医师的直接影响,极易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冲突和道德选择上的迷失。

带教老师对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不够重视:实习是医学生把书本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各实习医院都非常重视临床实习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方式举办了各类专业讲座,拓展了医学生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但关于临床实习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方面却很少。医院科教科往往在安排好学生的实习轮转顺序后,只是检查学生的到岗情况,而对于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也仅是在发现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后,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对学生整体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开展得很少。随着目前招生制度的改革,各高等医学院校每年均几乎扩大了招生范围,但是由于医学实习生数量的增加,对医院产生了很大的实习压力。有个别带教老师认为,带教实习生不但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责任,因此出现了带教积极性不高和对实习生不能进行严格管理等。

在医学生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

医德医风教育对正确引导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取向: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勇于承担白衣天使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职业操守是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内动力。每个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体现在服务态度、服务理念、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诊疗水平、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声誉及当地的社会安定。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而形成的,因此,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品质的基础阶段和决定阶段。

日益频发的医疗纠纷要求必须重视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近几年频发的医疗纠纷表明,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仅要求广大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教育医学生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势必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的紧张,甚至造成医院各方面都会衰退的不良后果。

加强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讨

积极开展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由于医德医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医学院校应该设有医德医风教育课程,各个实习医院也要有医德医风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提倡高尚医德医风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系统化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方式,除了对实习生坚持传统的集中课堂教育方式以外,还应结合医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学生特点,在交班、查房、示教和病例讨论中,展开医德医风教育。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在开展多种形式的隐性教育的同时,要让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到实习生的生活和思想中去,努力将医德医风教育从一种外源性的压力转变为实习生内在性的动力,促使医德医风规范内化成他们的行为准则,切实发挥医德医风教育的作用。

注重沟通和反馈:我们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应该注重交流沟通和意见的反馈,及时掌握实习生的思想动态并反馈患者与带教人员的意见,使实习生能不断地提高医德医风修养。

和谐医院是指医护人员和患者处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各方面的要素也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的状态。而近几年来,医患之间的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医德医风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因此,加强医疗行业的医德医风建设和教育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现在的医学实习生来说,他们做为未来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在学习及实习阶段,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与培养,对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抓好医院实习生的医德医风建设,要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医德医风理论的要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德医风对医院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和竞争作用,使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第7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关键词 学习风格 教师 教科研 培训课程

一、当前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活动。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培训”“继续教育”是每位教师必须参与的专业发展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有33.3%的教师在寒暑假参加过集中培训。但从培训效果来说,大部分的集中培训很容易流于形式,往往泛泛而谈。根据现代教育报和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调查”的结果,四成教师坦言集中培训效果不如意[1]。以大班式讲座、教科研知识和理念为主要内容及专家一言堂式的培训仍然是教科研培训的主要形式。教师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接受教育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其进行教学设计工作的方式。传统“专家讲、教师听”的灌输式教科研培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目前教科研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培训缺乏整体设计,各个项目、课题中心组各自为政

区县教科所的教科研工作者很大一部分工作的目标在于服务、引领、指导基层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支持基层学校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基本能力。基层教师的教科研培训需要以教科研素养为框架,整体设计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除了区县教科所之外,还包括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训部,基层学校教科研领导还参加专门为中层以上干部开设的相关教科研课程及项目。除此之外,国家级、市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项目,各个学会理事会的研究课题中心组都为教师提供了接受教科研培训的机会。由于很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都是“签到――听会――回家――忘记”的模式和流程,教师无法分辨所参与的培训活动是针对教育科研素养哪一个方面的问题而设计,参会的目的不清晰,培训活动后往往又全身心投入到惯常的模式化思维、模式化行动的工作中,培训中得到的一点思维的火花很快就被忽略了,无法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2.培训流程安排模式化,缺乏创新型的学员参与式培训

教师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参与教科研培训,这需要培训设计者有预先的周密安排。正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之前,提前就要将一堂课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一样,教师培训的流程安排也需要提前做好设计。常规的教科研培训设计往往都是这样的:

首先,主管领导讲话,强调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性,介绍主讲者的背景、成果、称号等等;

其次,主讲者用各种PPT演示文稿,告诉教师,教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互动环节,领导问,各位老师有问题吗?偶尔一两位老师能够表达对专家的仰慕,或是提出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请专家解答,常常都是学员教师一片安静;

最后,主管领导宣布培训成果启迪了教师的研究智慧,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然后培训活动顺利结束。

这样的培训流程已经模式化,学员教师难以主动而积极参加,也难以有时间互动交流,学员教师仅仅是以听众的身份来“被培训”,不能说这样安排互动环节的培训就是参与式的培训。

3.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模糊,学员不知因何而来,不知所学何物

学员参与教科研培训是有期待有目标的,而且常常希望从中得到具体有针对性的教科研课题指导,但作为培训设计者,要照顾多个层面的需求,难以为每位从事教科研的教师提供细致而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活动,为的是领悟教科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的课题研究实践还应当回到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评价教科研培训活动的效果,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观察和评测学员教师实践中的教科研行动,帮助学员教师认识到自己参加培训所为何来、所学何物。

二、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必要性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2]。学习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独特性。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和机能基础上,学习风格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学习风格因人而异。其二,稳定性。学习风格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尽管有些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个体会变得更善于分析、深思熟虑、内向慎重,但个体学习风格的特点在同龄人中所保持的相对地位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三,兼有活动和个性两重功能。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本身的不同之点,在于它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它们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发生作用,而充当这一媒介的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以其活动的功能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又以其个性的功能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及其成效。学习风格这两种功能总是同步发挥作用的[3]。

教师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源自对自身学习风格的认可与发挥。以往的教科研培训活动,常常忽视学员教师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教”的责任优先,学员教师是否“学”有所得往往不在组织者的考虑范畴之内,而学员教师长期以来接受这样的培训活动熏陶,容易“忘记”自己有主动学习的责任。倘若教科研课程设计者,从学员教师“学”的角度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经验并评价课程效果,是不是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特征呢?

基于学习风格来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正是立足学员教师的作为学习者“学”的特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学员教师所适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通过培训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并作出研究与改进,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三、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原则

在实践操作层面,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首先必须遵循一般的课程设计基本原则,例如课程目标要清晰具体、课程内容选择关注核心的教科研素养组成要素、教学经验的组织适合学员教师的教学研究背景、效果评价要和课程的目标能够依存。作为基于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还应当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1.适当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是以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为基本出发点,在考虑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层面上,可以选取学习风格中某一要素上信效度都比较高的量表,提前对教师的学习风格展开测试,利用收集的数据做参考,主讲者安排学员的分组、小组分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测量评价工作。这样既能够照顾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又锚定教科研培训课程的既定方向,达到“教”与“学”的平衡互利。

2.系统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系列培训课程的组合,有着内在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绝不是各种教科研方法、课题开题讲座、研究报告辅导等培训活动的“拼盘”。但在学习风格要素的维度上,这一系列培训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各种学习风格之间的“混搭风”,学员教师有多样化的学习背景、多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背景。因此,为学员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学习风格“套餐”,学员教师从课程中获得的“营养”才能更加丰富。

3.真实性原则

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升教科研素养,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使用所学过的理念、方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中,选取的教科研案例、提供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研究范式都是基于真实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开阔学员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视野,另一方面也引导学员教师在实践中基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开展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工作,用真实的研究数据和材料论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四、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路径

结合本区县对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针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总结出以下设计基于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可以参考的路径:

第一,选取可靠的学习风格量表,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进行测量。

第二,制定课程的基本框架或者纲要,明确课程结束后学员教师的主要学习结果,对课堂探讨的学习内容及主要针对的学习风格进行设计。

第三,规划并开发详细的课程内容,以教科研素养的基本框架为主题,设定学习效果评价的要求,开发学习材料,准备讨论资源,有目的地针对各种学习风格组织学习经验。

第四,实施课程内容,采取积极的、以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请学员教师评价自己的学习风格与课程实施的契合度,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第五,开发并完善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评估系统,从学员教师的表现――撰写教科研相关报告、撰写研究论文来评量课程的优劣之处,以推进基于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完善。

困难和问题正是引导我们走向研究的火种,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课程设计的多个环节,力图以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而继续努力。

――――――――

参考文献

[1] 教师培训怎样叫好又叫座[N].现代教育报,2013-6-2.

[2] 谭顶良.学习风格的要素及其测定[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1).

第8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习风格 学习策略 二语习得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27-02

1 引言

随着现今教育的重点转向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语习得研究理论中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及其策略训练广泛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就我国而言,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八十年代, 成果数量不多且研究涉及面不广,将学习风格或者学习策略培训融入到外语教学当中去的更少,更不用说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外语教学研究了。

本文通过对教材渗透式学习策略训练与教学活动策略训练的介绍和研究,提出这两者相结合的具体交际策略训练方案,希望能因此引出更多更深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将二语习得理论结合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

2 关于国内外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及其训练的介绍

国内外主要的学习策略研究者在80年代前后提出了对学习策略的不同认识和定义, Oxford(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而O’Malley 及Chamot (2001)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路子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语言学家们虽然也探讨了如何培训学习策略,进入90年代之后,他们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以及一种把策略培训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的融合式模式――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SBI)。2002,Cohen等人把这种融合式的策略培训又进一步发展为Styles and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SSBI)。

在国内,文秋芳(1996)、王笃勤(2002)、刘润清&戴曼纯(2003)等研究对学习策略培训进行了探讨和实验。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近年来开设了以《基于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外语教学:教师指南》一书为教材,该书作者Cohen为主讲教师的研修班,极大地促进了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外语教学研究。

为了培训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多种策略的运用和自主选择策略的能力,Cohen(1998)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描述、示范、举例说明可能有用的策略;(2)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引出更多的使用策略的例子;(3)组织小组或全班就策略进行讨论;(4)鼓励学生实验各种策略的使用;(5)把策略与每日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以显性或隐性方式融入语言任务,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使用练习。

这也是本文当中的交际策略训练要采用的模式。

3 教材渗透式与教学活动策略训练相结合的SSBI方案

本节主要探讨如何将教材中渗透的学习策略与教学活动策略训练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交际策略训练。考虑到教材的广泛使用性,本文选用的教材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New Interchange)。

3.1隐际策略训练

在口语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可以把学习策略的训练融合到常规语言教学之中,通过自己对策略及策略训练的研究,注意发现教材中渗透的策略训练,并积极主动地将其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一定的使用口语策略的能力。如以下的一个口语游戏(入门级课本):同学们先看一个宴会上的众名流的图片。(以下摘自其Activity instruction):

Describe the people at the party. Don’t say the person’s name, your classmate guess who it is.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差(information gap)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少的一般疑问句来得出结果。

在这种相互合作,通过提问来理解他人意图的活动中,就隐藏式地渗透了交际策略的运用即社交策略中的以下策略: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等。

3..2显际策略训练

在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等有所了解之后,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一段时间的隐性策略教学,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交际策略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以下的单元:What’s wrong with it? ( New Interchange) 第三册)来提出一个交际策略的直接训练方案。

首先,根据对汉语的特点以及国内对交际策略分类的研究,本文采用Corder对交际策略的分类,他分为两大类:按交际意图分类――信息调整:它包括话题回避,话题放弃,语意回避,内容缩减;而按交际形式分类――手段扩张:它包括转换借用,创造,转述,副语言策略。交际策略训练的过程如下:

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先让学习者做一个存在信息沟的口语交流活动,但不进行策略训练。如本课第五部分是一个Role play, 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准备好因各种原因想要退货的商品扮演顾客,另一人是扮演店员的角色。两人尽量使用一切可能的交流方式。

其后,教师以小组采访形式回顾学习活动,要帮助其他学生识别他们正在使用的策略,培养他们的策略意识。可以发动全班讨论近来在学习上采用了哪些英语学习策略,然后让学生讨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的思想过程和采用学习策略的情况。

第9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范文

关键词:素描教学 体系建立 形式风格

法国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说:“素描是纯正的艺术。”即使是尺幅很小的素描,它都应有分量感和作品感。

大师们的作品与众不同,在于他们风格上的极大差异,如果你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剖析就会有所体悟,每位大师的素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诸如在表现人的手指、耳朵等不重要的部分时,他们都能表现出某种不同的“笔势”。意大利著名艺术评论家基奥瓦尼·莫勤热衷于在平凡的作品中找出大师真正的形式风格,他把每位大师的素描作品进行剖析,就连作品中极其次要的部分也不放过。他注意到每位大师的素描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种特殊性类似于他们作品的签名,就像我们在签名时也能体现出自己的面貌特征一样,有的用笔粗些,有的用笔细些,有的字体圆些,有的字体倾斜些,而有的把字挤在一起,所写的笔迹清楚地表达出——这就是我,因而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了自己的风格。

不管什么风格的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侧重而已。要想形成素描风格及形式有多种途径,然而有一种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就是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依现实主义的手法,根据对象抓轮廓、抓比例,时刻注意整体性,从而形成素描艺术独特的形式风格表现力。

在基础素描教学中遵从现实主义的原则,其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根据特定的认识和感受,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素描训练培养的是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他必须达到基础训练所具备的各项要求,且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真实地表现物象,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在作画时,我们应该装作对所画物象一无所知,只根据观察到的去画,至少应该暂时如此,这是使作品栩栩如生、贴近现实的诀窍,明白了画一样东西并不存在特定的规则也就可以理解这个道理。”①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画的并不是“事物”而是线条,这种线条不同于“飘逸洒脱”的线条,是看似局部实际却是整体的色阶、色块、色域……是环环相连的色感,与以往的素描观不一样,以往只注意明暗深浅的变化、忽视形体的变化,因此就不能很好地塑造形体。为了把看到的形体再现到画纸上,就要把所看见的事物转化成一种有用的语言,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线条语言,这种语言包含着角度、形状、色调以及大小等。

在作画时要求轮廓、比例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准确是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笔者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比例更加精准,特别是不要迁就轮廓、比例上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比例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结构上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所有有天赋的画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精准判断的眼睛。虽然不一定能达到天才画家的那种风格、那种优雅、那种娴熟,但却能相当精确。实际上,在素描基础的训练过程中都应有精确的轮廓比例,因为准确的轮廓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关键。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在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作为素描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前提。  在素描基础练习中,不要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乃至艺术地表现。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导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通过观察对象,记下轮廓或形状,然后在还存有记忆时把它画下来,事实上,可以把绘画看作是一个不经思索的过程。画家、作家弗雷德里克·弗兰克在他的著作《我的眼睛在热恋》中是这样表达的:“手所要做的就是要像不问是非的地震仪一样,记下一些东西,而对其意思却无须了解。画家有意识的个性介入得越少,作品就越为真实,越为贴切。”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