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居委会档案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委会档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委会档案管理

第1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档案管理工作 规范化 电子化

一、前言

几年来,我在县民政局从事低保工作,整理完善低保档案,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体会颇深,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认知,与大家进行共同探讨。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包括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低保政策是一项对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贴的社会救助制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惠民政策,它是保证贫困群众的生存之本。

贫困对象向户口所在地即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通过开会评议,评选出符合条件的对象上交乡镇民政所(或社区办),调查核实该户情况是否属实后上交我们低保股,统一入户调查并在村级政务公开栏公示7天无异议,才可享受低保待遇。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策略

1.保证信息资料健全

低保档案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申请表和审批表、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均一式三份,由县、乡(或社区办)、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三级分别保管,政务公开栏公示照片和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一份由我们低保股保管。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审批表,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公示照片缺一不可,且申请表、审批表需填写低保对象的户主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详细信息、有无劳动能力、家庭收入、住房情况和土地等,审批表上除填写低保户信息外,还有村级委员会(或社区委员会)主管领导签字盖章,乡镇民政所(或社区办)主管领导签字盖章。

2.加强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低保户的申请表和审批表均由黑色碳素笔手写,字迹工整,文字周正,大小写要区分。低保金按月发放,且我们低保股已于2008年底实行社会化发放。我县共13个乡镇,232个村,我们低保股已更换成新铁皮柜,实行每乡一档案柜,每户一档案袋,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为单位附上索引,明显标志编号。且我们低保股已安装防盗门窗,以保障低保档案的安全,并设定出专人专岗来管理档案。为了进一步加强低保档案规范化管理,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和完善纳入档案管理体系的领导负责制、综合计划制以及目标管理制和部门及个人考核制。在单位内部,分工职责一定要明确;在目标管理以及考核实施细则、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以及任务分解表中,应当体现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制定综合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低保档案以及软硬件客观要求,确保档案管理设施的齐全、资金充足。

3.低保档案的电子化

我县人口众多,纸质档案翻阅起来费时费力,我们低保股也在全面进行全县几千低保户档案的电子化,包含低保户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信息等。这样也为查找单个低保户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且为低保档案又上了一份保险。建立统一的低保档案管理制度,以做实做细低保档案为抓手,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电子档案信息内容,并将每月城乡低保对象与现有低保户档案进行比对,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对新增的对象及时进行调整,将低保信息系统里的数据进行清查复审,全力做到电子档案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信息保持一致。

4.低保档案的动态管理

低保户并不是永久性不变,而是动态管理,每个月有条件好转的或去世的低保对象进行删减,对条件不好的贫困对象予以增加进来,随之县乡村三级的低保档案也要相应增减。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流程管理。档案是由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档案工作通过抓好文件材料形成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档案工作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设计、开发以及利用全过程,都应当符合质量要求。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电子化,要求从文件形成的具体环节入手,对齐进行动态化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虽然比较容易解决,但是文件材料的形成办理问题,却是比较棘手的。比如,有些问题当时得到了补救,但是文件材料的原始凭证以及依据作用等都会丧失,档案就会失去了保存价值。加强流程管理,控制好产品的各个过程,才能保证归档文件的有效性,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才可持续性改进。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的改变与机制的改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合理的规划,从思想观念、制度以及人员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形成合力,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地实现规范化、电子化。

参考文献

[1]陈文天.浅析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城建档案,2015(10)

[2]何彦.关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

[3]张洋.刍议如何加强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4]王树云.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赤子(上中旬),2015(1)

第2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青海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低保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促进低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低保工作机构。在区民政局设立低保科,工作人员采取调配或招聘的办法解决。街道办事处(镇)成立低保管理中心,由4—6人组成,街道办事处(镇)主管领导任中心主任,街道办事处(镇)民政(低保)专干任副主任,配备2—4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从辖区社区居委会中抽调。街道办事处(镇)的民政(低保)专干以区民政局为主管单位,街道办事处(镇)协同管理。社区成立低保管理站,由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低保委员、社区低保协管员组成,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站长。

(二)调整工作程序。将社区居委会接受低保申请调整为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直接受理贫困居民的低保申请;将社区居委会组织入户调查调整为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牵头,社区居委

会低保管理站配合;将社区成立低保评审会调整为在街道办事处(镇)统一设立低保评审会,评审会和低保义务监督协管员(以下简称低保协管员)人数根据街道办事处(镇)按照辖区大小、人口数量、低保人数等情况自行确定,并报区民政局批准,市民政局备案。低保协管员按照《青海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由街道办事处(镇)重新公开聘任,任期一年,可连聘连任。评审会成员和低保协管员报酬由街道办事处(镇)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发放。

三、调整后的工作程序

(一)申请。申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行申报制度。由户主持相关材料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提出书面申请,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对所报材料初步审核后,协助申请人填写《*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报、核查、审批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申请人应本着城信原则填写《申报表》。对不如实填写相关栏目和栏目填写不齐全,或不提供在职的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材料的不予受理。

(二)调查。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在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的协助下,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家庭收入的调查核实工作,填写《申报表》。

(三)评审。由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召开评审会,对申请享受低保的家庭进行民主评议,并经过无记名投票过半数的,社区居委会、低保评审会签署意见,同时,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内张榜公布,公布期不得少于7日。对经调查不符合条件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给予耐心解释,并按程序报区民政局审核,由区民政局通过街道办事处(镇)书面通知申请人。

(四)审核。街道办事处(镇)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情况报经街道办事处(镇)行政会议研究后,认为申请人家庭符合入保条件的,以街道办事处(镇)名义在各社区张榜公布,再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张榜公布时间为5天,张榜公布期满,群众无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镇)汇总后,以街道办事处(镇)名义行文上报区民政局审批。上报材料包括申请人的原始资料和街道办事处(镇)研究入保对象情况及其结论性意见。群众有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镇)责成低保管理中心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重新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再次予以公布。认为申请人家庭不符合入保条件的,要进行备案,并通过相关程序书面通知本人。

(五)审批。区民政局在收到街道办事处(镇)报送材料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填写《申报表》,将批准或不予批准的结果函告街道办事处(镇),并在保障对象的区内张榜公布,张榜公布时间为3天,张榜公布期满,群众无异议的,由区民政局通过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同时通知申请人所在社区居委会,并由社区居委会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发给《*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从批准之月起发放低保金。

管理审批机关根据审批需要,可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要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六)管理。低保对象由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和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对*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宁民政[2005]106号)精神,对低保对象家庭进行分类管理,以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管理为主。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要按照分类管理的规定,定期对低保对象进行审核,并通过组织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等办法加强对低保对象的管理。

四、工作职责

市民政局和区政府负责调整城市低保管理模式工作的组织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

区民政局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批、低保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低保资金的管理等工作。负责对街道办事处(镇)低保工作专职人员的考核。

区财政局负责区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并对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负责接受贫困居民的低保申请,做好登记备案,指导申请人填写相关表格,在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的配合下进行入户调查、组织召开低保评审会。对评审会意见进行审查。根据考勤情况,发放低保义务监督协管员和评审会成员的报酬。做好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低保对象档案、微机管理工作。

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协助街道办事处(镇)做好申请人家庭情况调查和低保对象的定期审核工作。组织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做好低保对象的管理以及低保档案和微机管理等日常工作。

五、低保办理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申请低保需要提供的材料。户主本人的申请书、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有劳动能力的申请人还应提供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街道办事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求职登记情况。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确属非本人原因暂时无法就业的,由街道办事处(镇)出具证明,方可申请和享受低保。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街道办事处(镇)应当受理;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在5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街道办事处(镇)要做好受理申请的登记备案工作,接受申请后要由申请人本人签字。

(二)受理时限。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青海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的有关规定,街道办事处(镇)、区民政局必须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三)解决人户分离问题。按照《青海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第五条第三款的有关规定,跨区县以上地区的人户分离家庭,原则上在解决人户分离前,不受理入保申请;因无固定住房不能办理户口迁移的,可持公安机关证明和原户口向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镇)申请入保。原居住地街道办事处(镇)低保工作部门要根据移地居住居民的要求,向现居住地低保工作部门提供该居民有关情况。个别无法解决人户分离状况,且租住地不稳定,生活十分困难的人员,可向户籍地街道办事处(镇)低保中心提出申请,由街道办事处(镇)按照程序办理。

(四)不得享受低保待遇的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1、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不自食其力的或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接受就业培训、推荐就业的。

2、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3、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不如实提供收入证明等有效材料的。

4、无正当理由两次以上不参加公益性劳动的,暂停其低保待遇。

5、无正当理由,拒绝低保工作人员和“协管员”入户调查或对调查工作不予配合。

6、侮辱、殴打低保工作人员的。

7、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

8、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自行购买商品房(旧城改造拆迁房屋除外)、子女在私立学校就读或出国留学、安排子女择校就读的。

9、因吸毒、赌博、等行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其本人不得享受低保待遇。

另外,家庭拥有非经营性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高档消费品的按日常费用计算其家庭收入。

(五)建立社区公益性考勤登记制度。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低保对象要按规定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劳动),公益性劳动以治安、环保、卫生等社区服务为主。劳动时间原则上一月不少于两次(或7小时)。禁止无劳动能力的人员顶替家庭其他成员参加公益性劳动。

六、工作要求

城市低保管理模式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区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有效实施,确保机构健全,管理到位,操作规范,群众满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切实加强对低保管理模式调整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安排,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做好调整低保管理模式工作。同时,区政府要把低保工作纳入对街道办事处(镇)的目标考核,对于因错保、漏保、行政不作为等造成群众上访的,经查证核实后,扣除街道办事处(镇)相应的目标考核分。

(二)做好宣传动员。各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城市低保管理模式调整的政策和具体规定,使广大低保对象家喻户晓,理解支持此项工作。

(三)做好低保对象重新申请、审核、审批工作。各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镇)和社区居委会要利用4—5个月的时间按照新的低保工作程序对原有低保对象重新申请、审核、审批,并健全低保档案。同时,按照新的工作程序接受城市困难居民的申请并进行调查、审核、审批。

(四)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镇)低保中心和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要按照《关于对*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宁民政[2005]106号)“一类家庭每年审核一次,二类家庭每半年审核一次,三类家庭每2个月审核一次”的要求做好审核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低保管理站、低保评审会和低保协管员的作用,及时掌握了解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和收入变化情况,对于发现的不符合低保条件应停发或调整低保金的家庭,由社区居委会低保管理站上报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调查核实后,报区民政局审批,从批准当月起调整或停发低保金,区民政局通过街道办事处(镇)书面通知本人,并做好登记。同时,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镇)、区县民政局低保管理软件上做出相应调整。切实做到随着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变化,真正实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五)落实经费。为确保低保管理模式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区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区民政局低保科招聘的低保工作人员经费采取区财政负担的办法解决。街道办事处(镇)低保管理中心抽调的工作人员报酬从原渠道解决。低保评审会成员和低保协管员的报酬从低保结余资金中支付,低保协管员报酬原则上按每个工作日10元计发,但每人每月最高不得超过100元;评审会成员会议补贴按每个会议日20元计发。同时既是低保协管员,又是评审会成员的,在领取报酬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能享受高一级的待遇。

第3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根据院领导和市卫生局的要求,我们新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9月由市中心医院二分院转型而来,按市卫生局的划分,我中心服务4个社区,共有17232户、65000人,根据四川省卫生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建档率应达到服务人口的60%以上。我服务中心位于城东,居民居住复杂,有城乡结合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覆盖面积广,散户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采用上门调查建档即费时又费力,居民不配合,建档相当困难。我们全面考虑,想方设法用一年时间全力以赴为10440户,3900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健康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依据,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根据我市卫生局的统一要求,为社区居民进行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档案封面记录户主、住址、电话号码、档案编号、档案内装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家系图、家庭成员基本资料、长期用药明细表、健康检查表、接诊记录、预防接种记录、随访监测记录、健康问题等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

1、 与派出所联系,找出我中心所辖居委会的社区居民人员花名册,以及辖区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整理成册为建档做准备。

2、 大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及重要性,介绍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优惠政策,服务中心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给居民居民一封公开信通过电视台、小区广播宣传、到社区、闹市区、人口集居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向居民介绍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及重要性。

3、 与社区居委会联系:以小组为单位,为散在的居民建档,在入户调查前我们在居委会门口及居民区出入口张贴居民建档告知书,给居民一封公开信,并通知入户建档的时间和范围,以及建档的要求等,根据安排时间我们的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同志一起入户调查建档,成效显著。

4、 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联系,安排时间为单位职工及家属建档,为辖区内11所学校及4个工厂的所属人员建档,向他们大力宣传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意义以及居民建档后的优惠措施,并利用工厂学校及其他单位开会的机会,向职工宣传,并号召职工向家属传递信息,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建档数明显增加。

5、 利用社区居民的口碑,居民主动到服务中心来建档,居民来就诊、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检查等给予大力宣传,为他们建档,发就诊卡、免挂号费,就诊给予适当的优惠,给辖区内精神病及残障人员免费体检并建档,为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免费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等。让他们得到了实惠,这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是从前不愿建档的居民主动建档,使居民建档数明显增加。

建档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缺乏:我中心有医务人员共26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几万人建档,加之所辖面积广,散户多,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建档内容多等因素,因此人员比较缺乏。

2资金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非营利性民生工程,为居民建档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档案建立,政府补助没到位,确实给我们带来困扰[3],然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只有先把工作搞好,让居民感到实惠,让政府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社区居民缺乏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配合不好。在刚开始建档时,我们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有部分居民不理解,认为我们有利可图,不怀好意,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建档,我们要多理解,多沟通,要耐心地宣传和开导。

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健康档案我们设专人管理,按社区,按档案编号顺序摆放在专用档案柜内,慢病、精神病 、残障人以及60岁以上老人、0―7岁儿童,孕产妇等均按社区分柜保管,实行微机化管理,并利用微机的筛查统计功能,准确的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做出社区诊断,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居民建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通过近三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已走上了良好的循环轨道。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是社区居民实行连续的关键,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必须使用有效途径,建立真实、完整、项目齐全的有效的档案。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政府对社区卫生的加大投入,我们一定会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芳健 周红伟 王家骥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与技巧、实用全科医学 2007.2(5):152

第4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一、*镇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安置帮教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各社区、居委会以及*牧场都成立了帮教小组。截止今年上半年,*镇共有安置帮教对象*人,*人接受帮教,*人脱管,*人重新犯罪。已解除帮教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现帮教对象共有*人生活困难。

二、*镇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总起来看,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置帮教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进步。

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工作有脱节,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安置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各居委会与当地派出所衔接不好,居委会的帮教工作很被动,不能及时主动地掌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基本上自谋职业。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还有待落实。

(三)在帮教方面,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的帮教小组成员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但对其帮教对象做到“三包”“五清楚”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四)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档案资料不足、档案管理不规范。对刑释解教人员中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存在死角,刑释解教人员脱管*人中,有*人去向不明,其中*人是流动人口。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历史上,我们的行政机关重管理轻服务,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针对其重新犯罪后的处罚力度,而在工作上往往忽视对其思想生活上的帮教,预防和减少其重新犯罪的动因。 第二,*镇的基层司法所刚刚建立,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开展提高。过去司法助理员都是兼职人员,对司法工作存在着业务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繁忙,往往对安置帮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历史上欠帐较多。 第三,*镇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更加困难。由于经费有限,司法所办公条件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镇安置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统一协调好安置帮教工作。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才能统一协调好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与民政部门协调好,落实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

(二)认真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所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机关,把司法所建设抓好,才能通过司法所具体实施好安置帮教工作。

第5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目标任务

利用三年时间对低保、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危房进行修缮。各社区危房修缮任务由街道社会事务办、社区居委会根据排查摸底情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确定,要将最需要、最困难的家庭作为此次农村危房修缮对象。

基本要求

各社区要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全面掌握社区困难对象的困难程度和住房情况,要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危房修缮申报程序,组织符合危房修缮对象进行申报;社会事务办要坚持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安全,在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帮助群众建造减灾抗灾能力强、造价适中的房屋。

补助对象、标准及修缮方式

1、补助对象及建设标准。危房修缮对象为居住在危房中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危房修缮后要达到防雨、坚固、明亮的标准。

2、补助标准。危房修缮资金以修缮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修缮资金。具体补助标准:按照房屋实际需要修缮状况评估建设费用,政府平均每户补贴2万元,修缮超过2万元部分,由户自行负担,不足2万的,不退补。

3、修缮方式。由街道招标工程队进行集中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将修缮资金补贴给工程队。

基本原则

1、群众自愿。危房修缮申报、修缮方式由群众自主决定。在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和扶持困难群众建造经济适用、质量安全的房屋。

2、公开公正。要阳光操作,实行“五公开”,即政策公开、补助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民主评议公开、审批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危房修缮工作公正透明。

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3月1日—3月20日)。各社区要组织人员对无房户、因灾倒房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住房情况进行摸底,并建立台帐。

2、确定对象阶段(3月25日—4月10日)。各社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符合修缮对象填报审批表,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进行评议,并对评议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的于5日内上报到社会事务办。社会事务办对各社区提报的危房修缮户进行材料审核,入户调查落实情况,确定修缮对象。

3、组织实施阶段(4月20日—6月20日)。社会事务办牵头组织工程队与经批准的危房修缮户签订修缮合同或协议,建立修缮户一户一档资料,指导、帮助、督促农村危房修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4、检查验收阶段(6月20日—7月10日)。由街道农村危房修缮领导小组对危房修缮户进行逐户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房屋拍照存档后,并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申报程序

由符合修缮条件的户主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经社区两委会研究、社区居民代表会通过,报街道社会事务办备案,由社会事务办逐户进行评估、核实,并上报街道危房修缮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最终修缮对象。

1、户主申请。符合危房修缮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棘洪滩街道危房修缮申请暨审批表》,并提供户口薄(户主门牌登记卡、索引表)、户主身份证、低保证、家庭收入评估表、公示,危房照片等证明材料。

2、社区居委会评议。社区接到危房修缮户的申请后,召开社区两委会议进行初步研究,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进行评议,并对评议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材料应放入申报材料中),经评议认为符合救助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上报街道社会事务办,对不符合救助条件或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3、街道领导小组审核。街道社会事务办接到社区的申报材料后,组织人员逐户上门进行评估、核实。经核查认为符合修缮条件的,报街道危房修缮领导小组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社区并说明原因。

项目管理

1、房屋质量。街道社会事务办和各社区要建立巡查制度,对危房修缮加强质量管理。房屋修缮完成后,由街道社会事务、社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住。

2、档案管理。街道社会事务办和各社区要分别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修缮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

3、监督检查。在工程实施中,街道社会事务办要会同各社区加强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部任务完成后,要及时牵头组织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资金来源

街道财政拨款,设置专项资金100万元。

第6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一、社区、农村档案工作是社区、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目前社区档案主要有:社区党建档案、卫生服务档案、低保档案、下岗再就业档案、残疾人档案、健康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社区文化建设档案、民情档案、家庭档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居务公开档案。农村档案主要有:农村党建档案、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档案、农村宅基地档案、基本建设档案、农产品种植、加工档案、养殖、畜牧、林业档案、地方特产、民间工艺、农业科技档案、农村文化建设、传统民俗档案、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特困户救助档案以及自我管理村务公开等门类的档案。这些档案有文字、图表、照片、音像、实物、电子数据等不同载体形式,生动地记录着国家最基层的管理活动,反映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基层领域贯彻落实的情况,是社会发展的微观记录,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社区和农村档案不仅反映社会最基层的管理,而且反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为处理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开展司法调解、解决下岗再就业、繁荣社区和农村文化、促进居民村民健康、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保证社会稳定,维护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为广大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升社区与农村管理水平,完善社区与农村各项服务功能,改善民计民生,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区与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农村档案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行使管理职能,服务人民群众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这些档案资料贴近百姓,具有较强的服务针对性。

二、现行《档案法》缺乏对社区、农村档案管理的规范

当前,社区、农村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区、农村档案的积累和所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有不少社区、农村对档案工作认识不高,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社区和偏远农村尚未建立档案工作,多凭脑子记,嘴巴说,形成的一些文件材料也都散存在个人手中。初步建立档案工作的,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兼职的多,且流动性大,经常变换工作岗位,造成档案业务工作薄弱,加之缺乏资金的投入,使已形成的档案资料不能很好地收集和提供有效地利用,难以在社区、农村科学发展中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同时,社区和农村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还不适应,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县级档案部门人员较少,农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国县级档案局(馆)平均不足10人,有的地方从事业务指导的只有一到两人。乡镇机关一般只有一名档案员,还大多身兼数职。面向农村的档案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的力量严重不足。在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建档的任务还很艰巨,档案保管的基本条件都还不具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如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等事务,都由社区组织来承接,社区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形成的档案也就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社区、农村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如归档范围界定不清,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得不到及时归档,档案管理方式五花八门,不能很好地提供利用服务等。

对于社区和农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现行《档案法》缺少有效的监管规定。纵观现行《档案法》,全文对社区档案的管理没有规定,对于农村档案的管理,也仅在《档案法》第六条第三款提到“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而对于社区和农村档案机构的建立与运转、社区档案人员的配备、村委会和居委会在档案工作方面的职责以及档案利用与服务等方面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随着社区建设和农村发展,档案工作迫切需要在上述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以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建设和农村发展。档案工作的这一迫切需求也尤其需要得到《档案法》的支持和保障。

三、修改《档案法》应与相关法律相衔接。对社区、农村档案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衔接,明确规定居委会和村委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自我管理中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不仅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的记录,也是法律要求公开的信息,既是接受居民、村民监督、查询的凭证,又是有关政府机关调查核实的依据。管理好这些档案对于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建设,维护居民、村民的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建议修改《档案法》时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按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管理所形成的档案,并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同时接受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档案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档案安全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增设一级档案管理机构。国家管理体制中,乡、镇是区县所辖行政区划设立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区县所辖行政区划区县人民政府派驻机构,代表政府对所辖区域行使行政职能。近年来街道社区建设、区街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大量档案,亟须建立档案机构,设立专职档案人员管理本机关的档案。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对所辖区域行使政府授予的行政职权,也应当履行档案工作的行政职能,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乡镇档案工作一直相对比较薄弱,应当将乡镇建立档案机构纳入《档案法》中,以加强乡镇档案工作,适应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根据《档案法》规定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区县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之间设立一层档案监管职能,既是国家层级管理体制下档案管理的需要,也是《档案法》规定的档案管理原则的体现。

第7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一是抓好城乡低保及临时救助工作不减力。巩固最低生活保障听证评议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体系。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管理工作,加大临时救助落实力度,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加大第三方检查核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核查新模式。

二是抓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不动摇。继续推进敬老院维修改造工作。加大力度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康养中心、陡步河养老康复中心建设及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集中养护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保障工作。

三是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放松。依据有关规划批文,积极配合乡镇街,扎实做好社区用房工作,确保社区用房落到实处。协调配合做好恒大、江南等10个新成立社区人员配备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标准化社区创建工作,努力推进我区社区建设步伐。探索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出台社区工作事务清单,坚持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对社区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应当由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列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清单”;除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外,各单位(含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需进入社区的其他工作事项,列为“居委会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清单”,未经准入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社区。

第8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健络、完善机制,全面覆盖、规范管理。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村居、社区、专业机构三级管理网络,不断创新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城镇化建设,运行有效的以村居为单位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加强网底建设

加强乡医管理,强化乡医公共卫生职责,根据《关于在我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的通知》精神,在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乡医作用。根据村居人口和城镇化进程,结合乡医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每个村居设1-2个乡医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张贵庄街、丰年街及新立街、万新街部分居委会等没有乡医设置的地区,工作由社区站医生承担,充分发挥居委会、社会工作者作用。根据《*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对乡医或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居委会或社会工作者进行补助。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体制机制

⑴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门诊建设

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门诊职能建设,合理配置门诊人员和设施,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完成儿童疫苗接种信息的汇总、上报、接种反应监测与处理,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做好儿童疫苗接种管理,及时登记和核对接种信息,完成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和信息收集工作。

⑵完善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科建设

按照妇幼保健相关工作要求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要求设置和完善科室建设,合理配置人员、房屋,强化工作管理,高质量完成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妇女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以公共卫生项目为主线,以村居为单位,统筹中心工作人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包村(居)制,根据单位和辖区内实际情况,设置专人包村或专组包村。组织和实施相关工作,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优质健康服务。

⑷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科(团队)

统筹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职责,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科或者是具有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团队,负责辖区和本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检查,做好辖区内乡医和社区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管理,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和工作培训。并负责做好院内传染病疫情报告、门诊登记管理、慢病和死因监测、健康教育及基础档案管理。

⑸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建立信息核对制度。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门诊、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科每月定期核查工作完成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科,由管理科组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乡医或社区站医生组织实施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

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中心工作例会、乡医例会,沟通信息、研究和部署工作。

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对工作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评估。

3、强化专业机构职能

疾控中心与妇幼保健院要切实履行专业机构职责,发挥专业机构龙头作用,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业务指导效能,定期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评估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业务的研究,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管理策略,有效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4、完善考核评估制度

制定《*区卫生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方案》明确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标准。定期组织社区公共卫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拨付社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

各社区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兑现乡医补助和中心职工个人分配和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5、完善责任体系

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根据职责与分工,对照工作进行奖惩。对不达标的单位予以通报;连续考核不达标的单位予以警告和责令限期整改,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以上工作责任中如因专业机构不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导致,追究专业机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责任。

四、组织实施

1、明确责任乡医(去年12月15日-26日)

各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辖区情况和乡医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每村根据村居人口及城镇化进程情况,设1-2名乡医负责相应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其中张贵庄街和丰年街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或居委会、其他社会工作者承担。12月26日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乡医和社区站名单。

2、召开启动培训会(去年12月25日)

启动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岗位和乡医职责,明确经费补助标准,明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3、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去年12月26日-31日)

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明确单位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各项工作制度。

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乡医和社区站医生建立辖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底册。

4、强化实施(今年1月1日-今年7月31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运行三级管理模式,专业机构和卫生局相关科室加强工作督导与检查。

5、工作验收与总结(今年8月1日-今年9月30日)

组织专业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三级管理模式运行效果。总结和推广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五、经费补助

1、补助标准

根据《关于在我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的通知》和《*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进行补助。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居委会或社会工作者补助参照乡医补助标准。

2、经费支付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对工作考核结果,依据工作量和补助标准计算额度,采取年初预付和年末结算方式进行核算和支付

六、工作要求

1、提升社区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

各单位和专业机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研究工作,明确各岗位和乡医职责,明确经费补助标准,明确单位内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指导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2、不断创新与完善,提升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第9篇:居委会档案管理范文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乡镇档案的来源

乡镇档案来源广泛。乡镇一般分设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等机关和人武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其中党委下设组织、宣传、纪检。政府下设农业生产、农技、经贸、计划生育、民政、农财等办公室。县级业务机关在乡镇也设置了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城建环保土地管理所、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文化站、教办、广播站、畜牧兽医站、卫生院等派出机构。因此,现在乡镇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又有集体、私营企业,还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示范户等其他组织。

(三)乡镇档案的内容

乡镇档案内容丰富。乡镇档案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内容丰富。有乡镇党代会、人代会、行政村两委换届、党建等基层组织建设档案;有干部、党团员、复转军人、农业示范户等组织人事档案;有农村土地房产、山林确权、土地流转承包、经济协议、集体财产处置招投标等权属合同档案;有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农田水利设施、路桥建设等基本建设档案;有抗灾救灾、弱势群体救助等民政优抚档案;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档案;还有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诸如粮食补贴、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婚姻登记、户籍、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村民信用等专门档案。总之,包括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四)乡镇档案的载体

乡镇档案的载体和记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乡镇档案信息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纸质、照片、胶片、磁带、磁盘等。乡镇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写、打印、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载录形式;二是有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表达方式。

(五)乡镇档案的种类

乡镇档案通常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专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五种。

二、什么是乡镇档案工作

(一)乡镇档案工作的内容

乡镇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乡镇行政区内各单位形成的档案,以充分发挥乡镇档案作用为目的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乡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乡镇档案工作包括乡镇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两项基本内容。

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是以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活动为内容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其任务是:制定乡镇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指导乡镇机关和所属单位及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并协调乡镇档案工作的各种问题和关系,从总体上优化乡镇档案工作。

乡镇档案的管理,是以乡镇档案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乡镇档案机构承担。其任务是:乡镇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开发利用。

(二)乡镇档案机构的设置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第七条指出:“加强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乡镇档案馆。接收、保管乡镇直属机关单位永久、长期档案,按规定逐步开放档案,为社会各方面和农民提供档案资料利用。乡镇建馆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乡镇机关档案室(馆)是集中统一保存和管理乡镇档案的内部机构,也是整个乡镇机关的组成部分。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乡镇档案室(馆)又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

(三)乡镇档案机构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乡镇档案机构

1.综合档案室

综合档案是对乡镇各个机关的文书、科技、会计、专门等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机构。设置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便于集中整合和统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2.乡镇联合档案室

乡镇联合档案室是对乡镇机关与其所属的“七站八所”形成的档案全部集中管理的机构。联合档案室可以对乡镇各站所的档案实行集约化管理,减少重复归档,有利于进馆档案的优化,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