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桃子老师和学生漫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少师生认为生物课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如果教育过程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满足于干巴巴的知识传授,必然使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付诸东流。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老师怎样才能营造出“少教学时刻”的情境呢?
一、采用“问题法”,就是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心之火。例如在讲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时,我先向学生提问: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条件下,物体运动规律是否一样,为什么?由于 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在此刻讲授新内容必将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引发适当的概念冲突,激起学生的思想冲突。所谓概念冲突,即新旧知识间出现的某种差距或矛盾。例如:对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提前一昼夜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要提前半个月用旧稻草培养草履虫。由于以上问题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引发的,并且宽又适当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因而为学生营造了新的环境,向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他们必须“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于整个学习过程兴趣盎然。
三、充分适用各种教学手段、设备、仪器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实效性 案例
一、案例背景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之风愈演愈烈,到了凡是有公开课必有小组合作之势。但是,这些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何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以自己所听的几节课做一个比较。
上面五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真正实现其效果的只有两位老师,其他的小组合作却流于形式。合作泛化,有形式无实质。确实现在有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了。下面以《维护受教育权》一课为例,如何使小组合作更有实效性,谈谈我的体会。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我来说
教师出示漫画,根据漫画情景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回答:
(1)小军的爸爸这样做对吗?
(2)小军能拒绝爸爸的要求吗?说说你的理由。
(3)小军如听从了他的爸爸,他的未来会怎么样?请同学展开想象。
(设计思路: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提问能引起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思考;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实录: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完全能答到要点。但在推举发言代表时有些小组不积极,互相推诿。)
片断二:我来演
出示案例:“父亲不让子女读书,女儿与父对薄公堂”。
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13岁的农村女孩因父亲剥夺了其受教育权而走上法庭,要求恢复其受教育权,继续完成学业。这位女孩叫谢友兰,2001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但是,当村干部找到谢明军劝说他让谢友兰读书时,谢明军却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友兰将其父亲告上了法庭。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学生表演、分组讨论: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
学生填写探究单,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学生互评。(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分组讨论,活学活用,让学生动脑、动眼、动手、调动多感官。)(课堂实录: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发言积极,课堂热闹,但提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通过探究或通过学生自己储备的知识才能解答的,所以有一部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参与讨论而无所事事。)
片断三:我来帮
献计献策。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现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学生分组讨论:几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几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
讨论的问题:
(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
(设计思路:从生活实际所需,从实际问题出发,与书本知识的自然链接……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实录: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发言热情高,但因没有老师及时的引导,以致于有些小组回答得偏离了问题要点。)
三、案例反思
1.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设计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性
学习常常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因为能引起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思考;学生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例如,片断一:漫画研讨中,小军如听从了他的爸爸,他的未来会怎么样?请同学展开想象。在课文直接找不到答案,学生只有真正懂了,通过发散思维才能正确回答这个提问。那么,如何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究性:(1)提问要问在有怀疑之处。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问之处。学生有怀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2)提问要难易适度。学生对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而孤立进行,他们自觉不自觉运用储备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提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知识能解答的。也就是说,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桃子的难度。(3)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在设计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所谓问题具有开放性是指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结论。课本中往往没有现成答案,通过教师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这类开放性问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所以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例如,片断二:“父亲不让子女读书,女儿与父亲对薄公堂”中,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的两个问题:(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片断三:献计献策中,讨论的问题:(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由于每位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这类问题可能有多种解释或结论。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他们的兴趣就高。如果回答正确,学生就会很有成就感。
3.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必须采用递渐式,前后衔接
既然需要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必然具有探究性,所以提问会贯彻讨论全过程。在恰当的时候以递渐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进行点拨,一方面,降低问题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使问题讨论由简单到复杂、层层剖析。最终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例如片断一中,(1)小军的爸爸这样做对吗?(2)小军能拒绝爸爸的要求吗?说说你的理由。(3)小军如听从了他的爸爸,他的未来会怎么样?请同学展开想象。这三个问题以递渐式的、前后衔接的方式提出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理解受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并且使他们懂得要珍惜学习机会,用功学习。
4.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在小组合作讨论时要强调学生整体参与
在小组合作讨论时要求学生整体参与。片断二中,虽然创设的问题情景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动脑、动眼、动手、调动多感官。但提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靠学生通过探究或通过自己储备的知识才能解答的,所以有一部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参与讨论而无所事事。所以,设计的问题必须有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思广益。另外,参加讨论的学生,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也不要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其他学生当听众,而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进去。并且在讨论中老师要特别提醒优秀的学生要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5.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在小组合作讨论时还要强调有效的组织及分工
没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驱动,学生很容易就会演变成毫无目的闲聊。例如,片断一漫画研讨中,虽然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大部分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但由于老师没有事先作出明确的分工,学生在推举发言代表时有几个小组不积极,互相推诿,浪费了很多时间,影响效果。片断三献计献策中,虽然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发言热情高,但因没有老师及时的引导,以致于有些小组回答得偏离了问题要点。所以,在小组讨论时最好有探究单给学生,这样任务就明确了;再加上分工合理,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老师及时的引导,从而保障小组合作的有效、有序的展开,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成功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并尊重、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实际,让学生有探究合作讨论的价值与欲望,再加上老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为了合作而合作,讨论合作变成了装模作样,真正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生代也是时代的具体要求,课堂学习过程必须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常态。合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则会带来诸多的危害,因而小组合作应慎用、精用。
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掀起新一轮浪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的呼声再次唱响神州大地,无论是全教会,还是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明确提出了将“轻负高效”作为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要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必须要求包括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诸多方面进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给这一目标的实现予以保证。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地直接依据。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优化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我们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中首先要研究的问题。那么如何制定准确、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得到发展。因此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和感悟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化习惯。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须紧扣新课标且明确而具体。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能够把三维目标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时由于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有时过于笼统,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解细化成一个个明确而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譬如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国土与人民》的第一课时《辽阔的疆域》为例,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体会我国地域广阔的特点。根据这一要求,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的优化设计:阅读《中国疆域图》,找到并说出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根据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实际距离,认识我国东西南北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中国疆域图》,找出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查看世界地图,从海陆疆域方面比较中国与英国、蒙古以及美国的不同之处;小组合作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民族自豪感。这样的目标设计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而且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能否设计有效的问题对于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优化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高效率的问题呢?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实际出发,要富有启发性,难易要恰当,即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到没有思维含量,又不能抽象和深奥到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要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得到桃子”,同时设计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梯度性,要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实际,以利于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比如,在七年级《季风的影响》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中国的气候类型图》,然后设计了下列问题:请对照地图说出我国共有几种气候类型?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有和不同?其中哪种气候类型对我国影响最大?你能归纳出我国气候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很容易激发起全班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很快认识到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什么是季风?夏季风和冬季风是如何活动的?季风气候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通过这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课堂充盈着探究的热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轻负担高效能的课堂也就被构建出来了。
三、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减负增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使老师能及时地发现自己和学生在教与学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而有效的作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自主性
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由教师布置给学生作业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相关内容设计作业。比如在学完了《草原人家》之后,为了能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牧场、青藏牧场和内蒙古牧场的有更深的巩固和理解,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了相关作业,结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有的同学设计了一些判断题;有的设计了一些选择题,有的同学还用表格的形式对这三个牧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较全面地比较。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不带有学习的压力和包袱的,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其中,营造了乐学、善学的氛围。
2.层次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我在教学中把作业分层设计,虽然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布置不同的作业,但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一般都让那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去完成,这样可以让他们比较容易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难度的题目,往往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去完成,以提升他们的能力。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班级里“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现象,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3.趣味性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我尽可能地将学生比较感兴趣故事、漫画或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想去完成作业。比如在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了根据《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改编创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四幅漫画,然后设计了下列作业:四幅漫画反映了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学生一看到这个漫画时立刻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大笑过后兴致勃勃地揣摩漫画的真正寓意,没过多久很多同学就争先恐后的要求展示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就是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氛围中高效地完成了作业。
总之,优化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优化教学设计,为构建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 提问 包容 拓展 创造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教育思想仍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以提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提问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强弱的重要外在表现。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创造的源泉,是激起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
1.巧设问题,激发思考。
“会读”,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只会简单地以对错、是非、好坏评判文章内容与人物,而对为什么“对”,“错”在哪里;“是”什么,“非”何故;“好”在何处,“坏”的理由等深层意思理解不透,表述不清。对此,教师若能以课文为样板,寻找好切入点,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沿着正确的路径思考,则既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又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剪枝的学问》一课时,我根据文中“我”心理的发展变化,设计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脸疑惑?“我”将信将疑,“信”什么?“疑”什么?剪枝的学问是什么?通过一番讨论,学生达成了共识: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可以通过他“咔嚓咔嚓”熟练的剪枝动作和他那自信的神态和话语看出。由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快有学生针对王大伯剪枝提出问题:枝条被剪了那么多,桃子不就减少了吗?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红云片片”的桃园预示着丰收。可见,教师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领会了这段文字的好处,更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样板,使他们懂得如何在“平淡处”发现并寻找问题,选取提问的切入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问题。
2.引导提问,激发灵感。
孔子说过,不耻下问。可实际上,一些学生不仅不会问同学,向老师请教的也很少。学生缺乏提问的习惯,缺少提问的氛围。对此,教师不妨千方百计,创造环境,“逼”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前预习时,可发动学生一人一问,征集问题,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集体讨论……针对一些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目,然后交换进行练习……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又要积极引导,选出那些言简意赅,有深度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进行重点评点并加以褒奖。这样,在不断的实践思考中,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便会有可喜的变化,由“不愿问”发展到“愿意问”又发展到“会问”“善提问”,灵感的火花在“问”的过程中时时迸发碰撞,创造便由此开始。
3.“授之以渔”,引导探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架桥铺路,引导他们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阅读诗歌《望庐山瀑布》与《绝句》时,发动学生讨论比较。通过朗读讨论,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从写作朝代上看都是唐代的,都是描写景物的。从诗歌形式上看,都是七言律诗。这两首诗歌,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仔细找找哪些词是相对的?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同?
通过这样的阅读比较与讨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阅读与讨论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发现与探求答案的乐趣,并由此增强了自信。
二、以包容制造创造的温床
在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思维方面,高年级学生往往不如低年级学生大胆活跃。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以宽容的心态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每个教师都要像爱迪生的母亲、法拉第的老板那样懂得包容与理解。
1.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奇思怪想”。
处于特定年龄与心理阶段的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冒出许多想法与问题。对于“奇思怪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勇气给予肯定,在鼓励他们的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再当堂解答,发动讨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与状况,从而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流行文化。
无论教师、家长们如何困惑,如何反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为强大的。教师应放下架子,看一看其中没有可以挖掘的闪光点,再精心设计,相机诱导。以韩剧为例,令无数学生为之疯狂,甚至在作文、周记中也津津乐道。此时如果对它展开口诛笔伐,就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对立情绪。为此,我在研究了该剧的情节后,发动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谈韩剧的故事模式。并围绕《秋天的童话》、《检察官公主》、《蓝色生死恋》等几部作品展开讨论:这一故事模式为何会一再被搬用?它有何优点,又有何缺陷?这几部作品内涵有何不同?学生兴致盎然,竞相发言,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于是我又乘势布置他们写读后感、观后感、影评、书评……
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态度由痴迷转为理性,视野由狭隘转为开阔。更重要的是,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他们与老师走近了,心扉敞开了,思维活跃了,这正是创造性开花结果的温床。
三、以拓展拓宽创造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拥有广博的基础,才能获得创造的自由。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是沟通延伸的过程,是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是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1.立足教材,延伸课外。
学好语文,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若能立足教材,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课外阅读,则可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点及面,全面领会作家风格。串点成线,聆听不同见解,体会不同风貌。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
杂学旁收,积累丰厚材料。平时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杂学旁收:名人逸事、历史典故、格言警句、新闻热点、科技信息,乃至笑话,寓言、漫画、歌词、广告语……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可开课题研究小组、文学讲座、作品讨论会、故事会等,使有限的教材得到极大的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灵活主动地探求知识。
2.让课堂走近生活,将生活引进课堂。
在学生眼中,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令人激动。课堂往往显得那么悠闲平淡,似乎是两个世界。其实,这“两个世界”是完全可以打通的。
把生活引进课堂。生活中的许多信息,其实都可以化作课堂上鲜活的材料。教师上到词语结构句子成分,可抛开课本中那些陈旧的例子,直接从生活中撷取鲜活的词句;学修辞,学到“借代”,就干脆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便立刻活跃了,“眼镜”、“小桃花”、“紫蝴蝶”……他们纷纷尝试用这种新鲜手法称呼自己熟悉的同学,几乎忘了身在课堂……
由课堂走近生活。学了口语交际,我便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我发动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走上大街小巷,“捕捉”错别字;社会上组织的一些有益的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都鼓励学生参加……
总之,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教师应不断充电,强化身教魅力,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无限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已不能视知识教学为终点,而应视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他们希望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课堂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凸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尊重学生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再也不能沿袭过去课堂上盛行的传道式的讲授法,应该做到以生为友、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多思善问,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的讲解作出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在平时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异而不牵,励而不强,开而不达”。
其次,要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权益,既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那种视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听话学生”为“好学生”的学生观,无疑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权利,也“磨圆”了不同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害的。教师要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的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利。
二、引导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理。创造、发明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从解疑入手的。教师应把质疑、解疑、求异做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英语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2)要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教学中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并有所发现和创新。(3)鼓励学生之间各抒已见,积极争辩,善于合作,集智取长。(4)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置疑问难。(5)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和参考书提出疑问。(6)组织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也就是说,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引导质疑,课堂教学都要激发学生追本溯源的兴趣和动力,点燃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好奇火花,养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兴趣具有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色彩,是创新欲望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与实践的倾向性心理特征就表现为兴趣。兴趣的产生和学生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一旦长期稳定存在,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原动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价值有多大。我认为英语教材的每课书的教学是一次价值教育的良好契机。通过那些感性材料所刻画的学习价值,让学生在上第一课时起就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把握有多大。也就是说,如果某学生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即使这项学习极有价值也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由此可见,价值+成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设法使学生明确学习对他的价值,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的可能性。只有当学生对英语课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显得态度积极主动、心情轻松愉快;才能全神贯注地去思考与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点,选择适当的教法,以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诱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创新喜悦
中学英语教师要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观念,充分利用“成功教育”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他们人人感受到创新的喜悦。
首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策略。即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分成若干个知识点,一小步一小步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在获得成功感后,再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最终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和尝试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原有基础和学习速度自主学习,教师不必强调学生“齐步走”,要“异步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都有所提高。在教学程序上要让学生“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实现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学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谓“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充分体验创新的喜悦。
五、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学生创新能动性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根据当今创新教育的要求,现行教材必须既要满足教师创造性地教的需要,更要适应学生求新探奇的特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英语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具有传授知识、培养多种能力的功能,它需要借助教材,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健康人格培养的目的。而当前新的英语教材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了条件,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依据。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善于在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的因素。
全书除了有专页彩色图外,还选用了几十幅图片和漫画,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设有课后练习,新教材尽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痕迹,设计了一些提倡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像这样的教材,不仅能激发教师教学中的创新欲望,加快英语课教改的步伐,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新的能动性。
除了上述内容外,教材中创新因素众多,英语教师必须努力去发现、去挖掘。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时至今日,创新教育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性、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也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面对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严峻挑战,伴随21世纪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足音,我们不能不发自内心的呼唤:创新―英语课教学的生命力,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让每一堂英语课都成为创新之地、创新之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