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用化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化与其它专业(如理、工、农等)所开设的化学课程既有共性的内容,也因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而有其自己的特点。医化课程的特点是在讲透一般化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医学专业的联系,突出其医学特征。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化学理论的理解,也可以做到今后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多年来,无论是教材编写或课堂教学,医化都很难密切地联系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实践。医化与医学的联系,也仅仅是蜻蜓点水地解释极个别生理现象及疾病症状的发生原因,浅显地介绍某些物质的毒性和药用价值等,所有的这些与理、工、农等专业的化学课程差别无几,使学生感到医化是一门脱离医学实际、枯燥乏味,医学实用价值不大的课程。实际上,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化学过程,在当今化学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与提高的基础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也在飞速发展,使许多过去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及医学难题在分子水平上得以阐释。人体的物质代谢、体液交换、酸碱平衡、生命表达、遗传与变异、药物或毒物的作用机理、临床检验诊断与质量技术等等,都为医化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适时、恰当地应用这些素材,并有机地贯穿于医化教材和教学的全过程,将会使医化教学更加情趣盎然,并成为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通过医化知识这一载体,把化学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失时机地与临床相结合,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医化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授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导学生以科学思维来理解医化,应用医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化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简单的叙述性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而尽量加强引用一些著名科学家突破某些重大问题的思路和实验,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同位素时,比较详尽地介绍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理论的正确性的实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克服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讲酸碱理论时,从酸碱电离理论到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等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克服一些误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迷信书本上的教条,要敢与在实践中质疑经典理论、突破常规,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善于开动脑筋,有所发现、创新。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对此,每一个教师都负有重要的责任。
3加强医化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教学的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当前国内医学专科院校的医化教材普遍存在两个不足:
3.1纯化学味太浓,医学特征不明显
要解决淡化化学学科意识,增强医学特征这一问题,就要求教材编者,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化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保障教材中化学概念、原理的正确性;其次还要具备较系统的生理、生化、药理等基础医学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课常识;同时还有把二者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前教材编写者出现的共性问题,即简单沿用理工科化学教材的编写模式,导致教材内容与医学脱节严重。
3.2没有适应不同教学对象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教材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由于招生打破了常规,几乎没有化学及生物学常识的文科生占总生源的50%左右,但教材却没有随生源的变化而变化,还仍是以高中理科生为基础而编写,给教与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出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学校(保证教学质量,良性发展)、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三方面的负责,必须对医化教材分层次编写。
4加强医化教师业务培训
关键词:“三化论”;儿童文学翻译;应用
在孩子们成长阶段,儿童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教育功能,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是指符合儿童年龄特征、适于儿童阅览、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益的文学作品。[1](P43)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具备文学的普遍特征,又有别于其它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面向小朋友,必须考虑小朋友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不及成人,儿童文学总是语言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儿童文学译作也是面向小朋友,必须满足译文小读者的要求。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之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采用恰当的方法,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本文将通过谢琳薇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三化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所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英国经典儿童文学名著,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历经百年而不衰,被译成120多种语言在多国出版。小说讲述小姑娘爱丽丝在梦境中偶然进入一个奇幻之地,遇见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事物。在神奇的探险之旅中,她逐渐发现自我,不断地成长。故事寓深刻哲理于怪诞离奇情节之中,而且充满童趣。
一、“三化论”
许渊冲在长期的文学翻译生涯中,既借鉴前辈译论成果,又总结自己翻译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译论承继并发展了前辈的理论成果,堪称当今世界最进步的文学译论。[4](P466)这一译论中的“化”即指“三化”翻译方法论,是许渊冲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手段。许渊冲指出,翻译乃至能被称作“化学”,是把原语转化成目的语的艺术,方法至少有三种,一是“等化”,二是“浅化”,三是“深化”,都能施展目标语的长处。[5](P11)等化,是一个通过转换表达角度或方式使译文与原文形成意思对等的过程。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一致时,才能促成等化。浅化,是一个对原语信息进行概括化、抽象化处理的过程。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原文表层意义提供的信息会使译文读者产生理解障碍而又不宜采用加注解释时,可运用浅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译文既能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又能忠实传达原文信息。深化,是一个对原文信息进行特殊化、具体化处理的过程。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而且需要进一步发掘潜在信息,把表层结构虽无但深层结构却有的意义表达出来时,可运用深化。运用“三化”方法,必须化成原语所包含但形式上不存在的信息,不可化成原语没有的信息。“三化论”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的“忠实”标准,又不同于西方语言学派强调的翻译“对等”原则,[2](P108―109)是一种更加灵活实用的译论。
二、“三化论”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中的应用
(一)深化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需要提供更多信息使译文小读者能够充分透彻理解原文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运用特殊化、具体化的深化方法,发掘出潜在的深层含义,并用简单易懂、具体形象的语言传达给译文小读者。
例1:Why, I wouldn’t say anything about it, even if I fell off the top of the house! (Which was very likely true.)[3](P152)
译文:嘿,就算我以后从房顶上掉下来,也不会哼一声的!――这倒是实话,谁从房顶上摔下来还说得出话呢?[3](P3)
对照原文与译文,不难看出,译者在译文最后进行了加注解释,这属于深化。对于成人读者来说,不采用加注解释也能明白其中的言外之意。译者考虑到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不如成人,采用加注解释进一步说明,将原文作者“欲言又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在信息透露给译文小读者。译者在进行深化解释时并未深化到底,注释中没有出现“摔死”等直白忌讳字眼,既留给小朋友想象的空间,又确保小朋友能够充分体会个中趣味。译者采用疑问句方式进行加注,使译文口语化,更具可读性,充满童趣,符合小朋友心理需求。
例2:There was a dispute going on between the executioner, the King, the Queen, who were all talking at once, while all the rest were quite silent, and looked very uncomfortable. [3](P219)
译文:刽子手、国王、王后正在激烈地争辩,三人同时叽里呱啦地说着,根本不听对方的话,其余人只好怀着不安的情绪无可奈何地站在一旁等候。[3](P96)
对照原文与译文,可以发现,译者采用深化,在译文中增加了“叽里呱啦”、“根本不听对方的话”、“无可奈何地站在一旁等候”等词。译者增加这些词语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根据原文具体语境发掘出的潜在信息。译者从儿童审美视角出发,发挥想象,增补适量信息,并以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血肉丰满,传神地再现了当时混乱而又荒唐的争吵场面,使小朋友既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原文信息,又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等化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一致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小读者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运用不同表达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手法,既将原文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达给译文小读者,又使内容直白明了,简单易懂。
例1: “Sure, it’s an arm, yer honour!” (He pronounced it “arrum.”)[3](P 177)
译文:“一条胳膊,老爷!”(帕特把“胳膊”说成了“胳莫”。)[3](P37)
爱丽丝喝了神奇的饮料后,身形不断变大,最后连屋子都容不下,她只得将一条胳膊伸出窗外。当帕特看见这条巨大的胳膊时,由于惊吓过度,将“arm”说成了“arrum”,即在“a:”与“m”之间多加了一个音节,“r?”。如果直译,将其译为“帕特把‘胳膊’说成了‘arrum’”,成人读者并不难理解,但由于儿童对英语知识了解不多,很难明白个中缘由。译者从儿童视角出发,将其译为“胳莫”, 跨越两种语言差异,贴近儿童心理,易于儿童理解。汉语拼音对小朋友来说都比较熟悉,“膊”与“莫”韵母相同,声母分别是“b”与“m”,同为双唇音。发“b”音时,如果过于仓促,还未完成发音过程就与后面的韵母相碰,很容易发成“m”。译者将“胳莫”与“arrum”相对应,属于等化,恰到好处地为译文小读者展现了帕特惊慌时出现的口误,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2:“That's the reason they're called lessons,” =the Gryphon remarked: “because they lessen from day to day.”[3](P228)
译文:“所以人们常说‘功课有多少’啊!因为功课总是先‘多’后‘少’嘛!”狮鹫解释道。[3](P110)
素甲鱼向爱丽丝讲起它上课的时间,头天上十个小时,接着每天依次减少一个小时。爱丽丝觉得很奇怪,不知缘由,狮鹫于是作出上述解释。原文中“lesson”与“lessen”同音,形成双关。如果采用直译,不能将原文意义忠实传达给译文小读者,更无法传达原文的神韵。在译文中,译者运用等化,采用小读者也能理解的一词多义双关“多少”,使译文与原文形成意思动态对等,而且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文的神韵。
例3:He was an old crab, HE was. [3](P228)
译文:它是一只老螃蟹,货真价实的老螃蟹。[3](P110)
狮鹫谈起教它古典文学的老师老螃蟹时,特意强调老螃蟹它确实老迈。原文英语中采用了字母大写方式“HE”进行强调。与其它强调方式相比,采用词语大写方式进行强调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而汉语中并无此类强调方式。如果按照原文直译为“它是一只老螃蟹,它是”,虽忠实表达了原文意思,却不能传达原文的神韵。译者采用汉语中增加修饰语的强调方式,在老螃蟹前增加简单易懂且小朋友十分熟悉的成语修饰语“货真价实的”,切合汉语表达习惯,贴近小朋友心理,易于他们理解。译者运用等化方法,在译文中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巧妙地把原文意义与神韵传达给了小朋友。
(三)浅化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当原文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原文表层意义提供的信息不易为译文小读者理解且不宜采用加注解释时,译者应采用概括化、一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取其意而去其神,将简易而明朗的深层意义传达给译文小读者,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欣赏。
例1:It was all ridges and furrows. [3](P215)
译文:球场的地面高低不平。[3](P92)
原文中“ridge”指“隆起;脊;垄”,“furrow”指“犁沟;车辙”。由于小朋友人生阅历和认知能力不及成人,缺乏实践经验,对许多具体事物不甚了解,且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如果采用直译,会使他们感到纳闷,进而费神思索与原文无关的事情,打断他们的思路,干扰他们的阅读欣赏。译者从小朋友视角出发,想他们之所想,采用浅化方法,将“ridges and furrows” 概括化、一般化为“高低不平”,化繁为简,直白明了,浅显易懂,既将原文信息忠实传达给了小朋友,又使他们能无障碍地阅读,确保他们的思路始终不偏离故事情节的发展轨道。
三、结语
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原文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深化,等化或浅化。运用深化,可以发掘原语潜在信息;运用等化,可以变换表达角度或方式;运用浅化,可以去除外表,保留本质。三种方法不但可以使译文忠实传达原文意义,而且容易为目的语小读者理解和接受。“三化论”以其独特的善于变通的风格,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具有广阔的发挥空间,是实现儿童文学翻译的理想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姜丹丹.诗歌翻译中“三化”理论的应用――以《江城子・悼亡妻》两种英译文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刘易斯・卡罗尔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谢琳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5.
【关键词】 医学论文 表格规范
表格是简明、规范的科技语言,是描述科技资料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表达力强、易于阅读和理解、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分析比较等优点,在医学论文中能够系统、简洁、集中地表述科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对比性,是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和事物分类的一种表达形式。规范化的表格运用既可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又可避免统计图较为抽象的弊端,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对比鲜明、更有说服力。因此是医学论文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对表格的选用、设计不当,未能准确地展示应有的实验和统计结果,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影响到论文的及时发表。为引起作者的重视,规范表格在医学论文中的用法,笔者结合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表格运用缺陷讨论如下。
1 医学稿件中表格使用不当的几种表现
1.1 表格与文字或插图重复 有的作者常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再用文字叙述或又绘制成图来表述,既造成内容的重复,又浪费版面。其实,在医学论文中,相同的内容不宜同时使用文字、表格和统计图重复表达, 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种适宜的表达形式即可。一般能用文字概括的内容不用图表;为使读者便于对照比较和了解精确结果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为宜;仅让读者了解事物发展趋势或某种趋向时,则应以插图表达为宜。
1.2 内容过于简单或包含主题过多 表中内容比较简单者(只有几组简单的数据),宜舍去表格改用文字叙述,或将同类主题的表格作适当的合并(但不同主题内容的表格不宜勉强合并)。有的在一个表中包含的主题过于庞杂,不适当地把属两份甚至三份表的内容强拼在一起,这样主次不分既不易看清表中各项关系,又违背了一个表只说明一两个主题的规则。
1.3 罗列原始记录数据 有的表内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罗列原始记录数据。医学论文中的表格一般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的、具有比较分析价值的统计表,表中的数据应是经统计学处理过的数据,研究过程中原始记录的数据应当删除,或经统计学处理后制表。
1.4 表题与内容不符 无表题、或表题过于简略或与表中内容脱节的现象在一些文稿中比较突出。表题是对表中内容的概括, 兼有对主题的说明和限定之作用, 故不应忽略和遗漏, 同时应注意拟题既要准确贴切, 又要详略得当。
1.5 主、谓语位置和数据排列不当 表中主语是指所要说明的事物分组、类型、时间、地点等多为文字,谓语是指所要说明事物的指标,如例数、百分数、平均数、构成比等多为数字,主、谓语应连贯为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根据阅读习惯主语列在表的左侧,为竖标目,谓语列在表的右侧,即为横标目。有的作者不注意主、谓语的位置设计,将谓语置于左,主语置于其右,使栏目设计颠倒,表中数据横向排列,这种主、谓语位置和数据排列的错误,既使读表费力,又使本来可比性较强的资料不便比较,读者难以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因此,应按照同类数据纵排的原则安排主、谓语的位置。
1.6 表的线条不规范 科技论文中的表格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线表”、即上、下各一条粗横线,表头下一条细横线,必要时可加少量的辅助线(表中不用纵线,端线和斜线),它具有科学、合理、简洁、可读性等优点。在来稿中, 表的线条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有的表格就像一个棋盘,横、竖、斜线俱全,有几行文字就有几条横线,有几个栏目就有几条竖线,既不规范,又非常杂乱。
1.7 表的注释疏忽 注释是对内容的补充说明,如表题、标目或某个数据需注释时,可在其右上角加注释符号,并在表下用相同的符号加注相应的文字。对表需作附加说明者,可在表下加“ 注:……”句末不用标点。个别作者投稿时由于未仔细核对,常常是表中数据标有注释符号,表下却没有注释;或表下有注释,表内数据却无注释符号;表注说明符号与表中所示不吻合,或注释与文字叙述重复;注释符号未置于相应的文字上,表注标志符号放置的位置不对,应标在实验组数据的右上方,而有的标在了对照组。
1.8 表的位置不合适 表格的位置应紧随“见表×”或“(表×) ”之文字出现的自然段落之下,即先见文字,后见表。但仍有部分作者在层次表题后未见文字叙述,即出现表格,或在文字叙述完后随意放置或集中放置表格,使读者不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表格所要表达的内容。
1.9 其他问题 (1)表的项目不全:如缺表序(表号)或表题、表注等,使表格的自明性大为降低。(2)表头设计不合理:如缺少表头 、表头过多、交叉重复,表头应对应纵向的内容,却对应了横向内容。(3)计量单位疏漏:计量单位列在表内数据后或不标示;计量单位除无量纲外,在相应的标目或题目下应标明法定计量单位符号。(4)数据不准确:表中同一栏目的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不一致,有的为整数,有的为2 位甚至3 位、4 位数; 表内数据有空位或用“同上” 、“同左” 、“"”等类似词,表内数据与文中叙述不一致,甚至有的数据明显错误,如各个数据之和大于或小于总数。(5)多组数据比较时未注明比较对象。(6)表中的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文字与正文不一致等等。
2 医学论文表格的规范化运用
2.1 表格的选择
2.1.1 如表格和文字内容重复时,应选择两者中较好的一种表述方式,删去另一种方式的表述。如选择表格表述数据时,则文字只需对表格内数据的规律性进行概括总结,而不需要重复表述表格内的数据。
2.1.2 如同时使用插图和表格表述同一内容时,应选择更为合适的表述形式。如果强调事物的形貌或参量变动的总体趋势时,则以插图为宜;相反,如果讨论的重点是对比事项的隶属关系或对比量的准确程度,则以表格为宜。
2.1.3 如表格栏目中的内容基本相同或为相同类型的表格时,应尽量删除或合并。
2.1.4 如表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组统计数据,可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应以简要文字叙述。
2.2 表格设计的基本要求 全军医学编辑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和法规制订的《中国医学期刊编排规则》【1】对医学论文表格作了如下规定:
2.2.1 表应具有自明性,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主、谓语位置合理。一般应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内容不可与文字、插图重复。
2.2.2 每表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上方。表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的序号与表题之间应空一字间距。
2.2.3 表中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要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 ,以简练文字排印在表的下方,表内用星号“ * ”或圈码“ ①”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
2.2.4 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如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题之后。各栏单位不同则应标注在各栏表头内。
2.2.5 表中同一栏的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 "”和类似词语,一律填入具体数字;如无此项可空白;未发现用“…”;结果为零用“0”。
2.2.6 表中的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文字等必须与正文一致。
2.2.7 表应随正文,先见文字后见表。需要转页的表,应在续表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注明“续表×”,并应重复排印表头。
3 小结
在医学论文中表格安排得当、设计合理能使文章篇幅紧凑,述叙清晰准确,对比性、可读性和可靠性增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由于部分作者对医学论文中的表格选用、设计等不够熟悉,特别是初写作者,不够了解表格制作的有关规定以及部分作者缺少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在表格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中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目的在于引起作者的重视,使其能够合理、完整、准确、规范地运用表格表达形式,使医学论文的撰写更加具有合理性,实验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以进一步提高论文的质量。
论文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者在语言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对隐喻的理解,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增加语言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使学生理解语言中的隐喻,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隐喻的角度人手,探讨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隐喻为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1.力口强文化引入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形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特别注意隐喻的理解,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利用隐喻增加文化介绍时十分必要的。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对一些词和词组,特别是习语,要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习语通常被看作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应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们的来源和隐喻意义。在培养学生灵活使用习语的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习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总结一些相关的例子进行目的语的文化引人。例如,很多英语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隐喻与基督教有关,如“shepherd";"the morning star" 、"son of man”等都可以用来指代耶稣。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例子引人文化背景和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翻译前引人文化背景,例如,尽可能用清晰易懂的口头引人,分发资料分组讨论,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的文化背景,等等。教师也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引人文化背景,例如:
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occasionwas no more Judas kisso
在翻译这个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关于“Ju_das”的背景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文化介绍是必要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一背景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翻译这个句子。教师既要加强学生的隐喻认知,又要加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隐喻表达,特别是习语,它们与文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学生大多是在非英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他们的英语语言输人量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发现理解一些逼真的和程度比较深的语言材料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例如: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creation”和“clay”的隐喻意义,它们的隐喻意义来自于《圣经》里上帝用泥土造人的故事,如果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师的工作被比喻成上帝的创造”。
教师还应该通过具体的例子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果必要,应提供给他们某一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加强他们在一定文化背景知识下学习词汇的能力,从而避免他们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词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倾向于重塑他们的文化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同时他们的隐喻能力也会逐步得到加强。
2.提高文化差异意识
文化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对比目的语和源语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词汇、语法和语篇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来学习词汇。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从而塑造他们对词汇、语法和语篇的英语思维模式。
在词汇教学中,除了教授字面意义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dragon”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于是就有了“龙腾虎跃”、“龙凤吉祥”、“龙运”和“中国龙”等说法。然而,在英语中“龙”具有“邪恶”的意义,于是就有了“the old dragon(the devil Satan)”和“to chasethe dragon (to take Heroin)”的说法。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当在英文中碰到“dragon”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个词和整个句子的意义。在英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方式不能单独通过表达成分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因为它的意义是英语文化所独有的。如“a walking skeleton”被用来描述人瘦骨嶙峋,然而英语学习者第一眼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会想到“行尸走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防止他们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教师可以通过引人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开始文化对比。例如,在思维的顺序上,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倾向于抽象思维,经常是从小到大进行思维,然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倾向于具体思维,经常是从大到小进行思维。在英语语篇中,有大量的隐喻思维,具有把动词转化成相应的名词的特征。例如:
①I gave him a friendly refusal of the party.
② Every year, voices rise to protest the insane commer-cialization of Christmas.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并且进行细致的练习。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开展文化对比。英语中经常把“爱”比作是“旅程”,而汉语中却将其比作为“伴侣”。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达体现出来:
They went to separate way.他们劳燕分飞了。
They can’t turn back.他们无法再牵彼此的手。
They have come so far.他们相知相伴多年。
这样的对比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能够增加他们释义和使用隐喻的能力。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英文歌曲教学“文化意识”兴趣迁移
在刚执教英语时,我就注意用英语歌曲来调动和刺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感受音乐是人类天性.利用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转换到英语学习上来.这就不自觉地运用了教育学心理中的“有意迁移”原理,即把孩子对歌曲的兴趣转换到学英语上来。如利用字母歌IcansaymyABC来教字母,利用TenlittleIndianboys来教数字,用Sunday,la,la,la来教一周七天的名称,用欢畅的旋律Jan—uayr.February等教学十二个月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全班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该课的内容,原本枯燥的单词,孩子们都能脱口而出,伸手会写。孩子在体验音乐美感的不自觉中,享受音乐,习得英语,而且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从后来的教学成果来看,利用歌曲学英语,不失为一种调动学习的好方法。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像歌曲Comeandsee,myfamily,我就用它来教学有关家庭的短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Morningcomesearly和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以及OldMcDonaldshadaturkey又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境界。渐渐地.学生非常喜爱上我的英语课。我也尝到了用心教学的甜头:本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居全年级之首。
苏教译林版教材中有好多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如Mybonnie,One hundred miles away,Moonriver,Susanna,Yesterdayoncemore.Auldlangsyne等。这些歌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乐学”的平台.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多角度”(听、说、读、写、唱)教学的材料。
一、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的作用
(一)正音。
因为一首歌曲要想唱好,必须多次反复练习。其中单词重复许多遍。就没有读不准的道理。天长日久,很多词学生口熟于心,能听懂,会默写。
(二)练习朗读技巧。
歌词中含有大量的朗读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重音、意群等,这些技巧只有在反复操练中,才可掌握。如果教师单独地训练这些技能,无疑学生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学歌曲的场景下,学生不但不会觉得乏味,反而会把它当作学习的必须条件。一般来说.唱英语比说英语难,说英语比读英语难.读句子比读词组难,而读词组又比读单词难。这是因为读词组比读单词多了连读和不完全爆破,读句子比读词组多了语调、停顿和重音。说英语比读英语多了自然流畅,而唱英语又比说英语多了节奏。因此,为了学好一首英文歌曲,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训练,但因为有兴趣,就会不觉得难,效果会很好,这也就证明:读不好就唱不好。利用兴趣迁移,可以变难为易。
(三)进行单词教学。
因为歌词是由单词构成,记住歌词就等于记住了单词。即便歌曲中含有学过的词短语和句型,也是很好的复习。
(四)进行语法教学。
要想正确理解歌词含义,仅会单词是不够的,文中所含的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句型结构等语法现象都必须弄清楚。否则,就不能理解其含义。
(五)感受英语文化,接受他民族文化熏陶,唤醒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歌曲是各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形式。因为这些歌曲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自然就包含作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外民族的悲欢离合情感。如:Mybonnie,Susanna,Myheartwillgoon等是歌颂或表达爱情的;Onehundredmilesaway,Moonriver等是歌颂家乡及表达离别之情的;Bequicktogotothemountains,braves是表达爱国之情的:Comeandseemyfamily是表达爱父母之情的;Twjnkle,twinkle,littlestar是表达童言童心的;Auldlangsyne.Themorewegettogether等是歌颂友谊的。可见。文化是相通的,只不过语言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一旦文化意识被唤醒而且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学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其中的障碍,从而由兴趣自然产生动机。利用歌曲,能产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效果。
二、具体的做法
下面我以“Yesterdayoncemore”为例,谈谈我平时的做法。在学生听完这首歌以后,我向他们介绍:此歌是美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同名电影(Yesterdayoncemore)的主题歌,由已故美国著名歌星卡朋特(Carpenter)演唱。这是一首怀旧抒情歌曲,加上卡朋特那低沉哀婉的歌喉,深受世人喜爱,因此,数十年久唱不衰。学生兴趣盎然,我于是就再放一次录音。再次听完后。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学习。我利用他们学歌心切的心理,先叫他们找出生词,再布置他们查字典,预习生词,我帮他们解决个别疑难生词,再叫他们逐句翻译,有问题再讲解:W hen1wasyoungI’d listentotheradio.W aitingformyfavoirtesongs.此句是时间状语从句。Waitingofrmyfavoritesongs.是伴随状语,是修饰动词listen的,此句意思是“当我小的时候,我常坐在收音机旁.等候着我最喜爱的歌”。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此句也是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它们演唱时,我也跟着唱”。Itmademesmile.此句是主谓宾补型的简单句,意为“这让我微笑”。ThoseweresuchhappytimesandnotSOlongago意为“这些都是快乐的时光,相去并不遥远”。HOW1wonderedwherethey’dgone!是感叹句.意思是“我多么想知道它们去了哪?”再如,HOW1wonderwhatyouare!Butthey’rebackagainiustlikealonglostmend意思是“它们像久违的老朋友又现身了”。A11thesongsIloveSOwel1.此句为定语从句,A11thesongs是上文所提到的Those和they所指的对象。意思是“所有我非常喜爱的歌曲”。EveryshalalaeveryWO’wostillshines.此句意思是每个沙啦啦和喔喔还是那么震撼。Everyshing—a—ling—a—lingthatthey’restatringtosingSOfine的意思是每个嘻啉嘻啉的音符还如当初那样悦耳。
待学生明白歌词的大意,我就指导他们进行读的练习。以第一句为例:When1wasyoungI’dlistentotheradio,Waitingofrmyfavoirtesongs,其中WhenI为连读,I’d为不完全爆破,划线部分为重读.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当学生读熟练歌词以后.我再逐句教唱.这样便易如反掌。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呈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336页)对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之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英语老师一个重要的课题。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79页)兴趣影响注意的分配,兴趣当然也可以转移。
三、兴趣的迁移
中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如何进行把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教学中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的问题。
1.资料来源 20__年1月~6月正式出版发行的三类(基础医学类、药学类、综合类)医学核心期刊[1],共51种期刊1617篇研究论文。2.分析内容 分别统计51种核心期刊中刊载动物实验论文期刊所占比例;统计刊载动物实验期刊中论著、实验研究、研究论文栏目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及所占比例;所统计论文中使用各种实验动物的分布情况;统计论文书写中反映的获得资助情况,根据论文中脚注,按国家级资助、省部级资助、军队资助、高等院校资助、未注资助分类统计;分析论文中写明使用动物级别及动物来源论文数及比例。
二、结果
1.三类核心期刊中动物实验期刊数及其中动物实验论文数 由表1可见该三类期刊中动物实验研究论文较多。基础医学类占期刊总数85,医药类、综合类分别占85、72,平均80。该类期刊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占论文总数:基础医学为50、医药28、综合类35,平均39。
2.论文中各种实验动物分布 从表2可知我国实验动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种,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较常见。
3.论文书写中获得资助情况 各类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资助的项目,为53.1,其次为国家级资助项目、省部级资助项目、军队、高等院校资助项目(见表3)。
4.论文中写明动物级别次数及比例、动物来源数及比例 1617篇论文中629次使用动物,多数能写明动物种类、体重、性别、数量,有366次写明了动物来源(约58),仅有38次(约6)写明了动物级别[2],其中普通动物(一级动物)7次,清洁级(二级动物)17次,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三级动物)16次,无菌级(四级)0次。
三、讨论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科技期刊更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信息传播工具,是直接地、系统地传播科技知识和创新成果的载体。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我国医学实验动物事业在法规的制定、科学管理、专业建设、科研水平、动物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仍存在着差距。基础医学、药学、综合医学是医学中使用实验动物较多的学科,通过20__年发行的在各专业享有较高声誉的核心期刊中相关信息的分析,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认识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从我们的分析中可见,基础医学、药学、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涉及实验动物的期刊数、论文数和比例都很高,平均为80、39。可见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实验动物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个世纪,人与自然、人与健康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学研究来解决。在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认识实验动物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动物工作,使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发展实验动物工作 从论文分析中可见,目前我国动物试验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动物,一些动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国既要有较具规模的大型实验动物中心,而一般的实验动物中心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要确保饲养设施、饲养动物都达到医学实验动物的要求。
【关键词】 医用化学;设计性实验;实践
医用化学实验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普通基础课,是对一年级医学生基本实验素质和计量素质培养的必修内容,也是医学生由中学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转化的桥梁,从学科角度来看,兼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技术操作规范和训练要求,是医学生今后从事生物领域研究必备的基本技能。按照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1],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开设设计性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最佳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升华阶段。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医用化学实验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进行改革,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了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作者现就医用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构建及其实施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1 医用化学实验的现状
医用化学实验课,历来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学生基本上按照实验讲义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照样画胡芦,照方抓药屡见不鲜,所用的药品、试剂、仪器设备在实验前均由老师准备好,学生不用去考虑某种药品的配制,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也不需要预习,因为这些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还要讲授一遍,由于学生有依赖思想,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中操作能力差、课后收获不大的不良现象。虽然近年来不少院校已经逐步增大了操作性实验的份量,但由于存在教学经费不足、仪器设备数量少、学生人多、实验室不够、时间安排紧等问题,实验多偏重操作的模仿,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已显示出内容陈旧单调和不适应性的问题。高等教育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目的上,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医用化学实验课中开设设计性实验,旨在构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力图使传统的注入式、应证性模仿教学转化为主动性、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和严谨学风,诚实品德和科学精神[3]。具体讲就是要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对文献进行综述,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获取实验数据,并能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或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 医用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构建
2.1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安排 医用化学是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学生在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安排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由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阶段来完成。学生首先进行必要的操作技能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并得到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一定化学知识,在学生具备这些知识之后,适当开设设计性实验才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否则,效果不佳。因为现在的医学生,有的是文科被录取的,在高中阶段接触化学知识少,动手能力差,所以设计性实验应安排在实验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
2.2 设计性实验指导编写 开设好设计性实验,编写实验指导是重要的一环,它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材,设计性实验指导既要有利于加强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考虑学生能力所及的实验课程。基于这个原则,实验指导一是要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资料以满足学生设计的需要,如类似的多个实验课程名称,相关的物理常效、相关的检测手段和参数;二是对实验课题有引导式提示,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创造思维空间的前提下,避免浪费时间、浪费药品和走弯路;三是以设问的形式给出思考题和参考书,有针对性地就实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设问,以便学生通过思考,弄懂实验目的、原理、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
2.3 设计性实验的过程 开展设计性实验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查阅文献,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所需药品以及所需要溶液的配制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参考文献。实验设计方案拟定后,交由指导老师批阅,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中出现较为严重错误给予纠正,一般问题给予提示,然后返还给学生进行修正,实验前教师检查一遍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创造性,要特别强调不能乱用药品或用错药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实验完毕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完整的设计性实验报告。
3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体会
3.1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3.1.1 确定实验课题名称 我们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及掌握的基本技能,提前1周公布设计实验的内容,内容可涵盖探究物质性质、实验产物、实验条件或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等,例如从废铜片中制备硫酸铜、从废锌片中制备硫酸锌等课题名称供学生选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1个实验课题,经过选题和定题以后进入设计阶段。
3.1.2 实验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查阅文献,教师加强对实验方案的指导,学生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一份初步设计方案,并交指导老师审阅,老师侧重审查学生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经指导老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1.3 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老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加强巡视,点拨、示范、提问。例如硫酸铜的制备,要提示学生所用硫酸的浓度和用量以及铜片灼烧的程度。
3.1.4 总结阶段 学生经过实验操作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整理,最后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老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或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进行评议和评分。
4 实施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会
经过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调查,我们发现设计性实验能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联想能力及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小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对未知的知识领域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究和创新。
但是,从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开展设计性实验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性实验应把握好实验的难度,难度太大,学生设计不了,导致畏难情绪,影响实验效果;二是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不要太复杂,反应步骤不要太多,内容要适中,否则时间太长,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三是安全性问题,设计性实验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药品,如果要用必须按说明使用,不能乱用。例如在硫酸铜制备的实验过程中,个别学生使用了硝酸,造成实验室浓烟滚滚,导致环境污染,所以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四是仪器设备要满足实验的需要,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多,仪器设备少,给设计性实验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希望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实验条件问题。
总之,开展设计性实验,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及创新意识,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使设计性实验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新思维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教高厅办公室.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S].北京:国家教育部教高厅,2004.
[2] 张启良,刘玮,夏立.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3,15(4):57-59.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数学会;湖北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4337
国内刊号:42-1303/R
邮发代号:38-17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1.1“导师制”实验小组
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遴选学生组成实验小组,每组3~5人,安排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专业特长与实验内容较吻合的教师参与指导,建立"导师制"实验小组。
1.2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整合教师科研项目内容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医用统计学等学科发展前沿,涉及的科研技术包括常见动物模型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学培养技术、ELISA、PCR、Westernblot、RNA、DNA和蛋白质提取等。实验项目均能实现在常规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提高与综合,既能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又能涵盖相关学科的实验项目,突出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3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1)辅导与培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的辅导和培训,介绍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选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查阅文献、常用实验技术方法、统计学处理及论文撰写等主要环节。(2)实验准备与预实验:指导学生针对实验题目进行文献查阅,明确实验原理,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着手进行预实验。(3)实验过程:按照制定的实验步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根据每一步的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定时召开实验结果汇报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由导师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调整与改进。(4)实验总结与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研究报告,组织进行论文答辩,导师组依据学生的研究报告、答辩情况等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进行评定。(5)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导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新、发现新问题,自行设计课题,进行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协助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1.4实验教学效果评估
建立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和质量评估体系,对该项目开展效果进行评价。
2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例
2.1形态学基础医学实验项目
(1)"导师制"实验小组:选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试点,第一轮自2010年级学生开始,于一年级下学期遴选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小组。之后,每年再从低一年级的学生中纳新,实现梯队建设。(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科研项目内容整合《MMP-9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多门形态学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导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与技术方法,由学生制定相应实验方案。(3)实验方案:①肝癌石蜡切片制备:从临床上获取肝癌标本进行切片技能的操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抗体孵育、显色、复染及封片;③形态学观察:对照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多种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学习;④分析MMP-9表达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⑤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导师组对实验小组进行量化考核:文献查阅(10%)、实验方案制订(20%)、实验操作(20%)、数据分析(10%)、实验报告撰写(25%)及答辩(15%)。(5)教学成效:通过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既能协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完成了多门交叉学科常规教学中的5个实验项目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消化腺之肝脏结构”,《病理学》中“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之肝癌”等,教学效果良好。
2.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实例
(1)“导师制”实验小组同前。(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立项的科研内容整合实验项目《cystatins家族基因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实验内容涉及《生物化学》、《医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3)实验方案:①提取成纤维细胞RNA及蛋白质;②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③设计相应指标(包括GAPDH内参)的引物,进行PCR,获取相应产物;④蛋白质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⑤分析目的基因/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⑦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同前。(5)教学成效:指导学生完成了常规教学中的4个实验项目的学习:《生物化学》之“分光光度计技术”、“电泳技术”等;《生物化学》之“肝脏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与测定”;《分子生物学》之“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等。
3总体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小组成员与接受常规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比较中,发现实验小组学生在自主创新、文献检索、实验动手、语言表达、科技写作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远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学生在实验进展中既能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还能够高效地开展融汇多学科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摒弃了单学科、简易粗浅的实验内容,学生的创新性实验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且能每个实验小组均能以团队形式自主地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达到创新科研能力的升华。
4存在的问题
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模式在基础医学多学科的实验整合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本轮的教学改革仅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部分学生当中试点开展,覆盖面仍不够广泛,目前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吸纳进入实验小组的学生人数有限,导师的人数及科研室硬件的不足难以满足更多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的愿望;再者,学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阻碍了实验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在科研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体系也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探索中不断加以解决。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