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义务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和谐社会;流动人口;流动儿童;基础教育
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加强关爱城市农民工,他们约占目前中国流动人口的70%,地位也最为尴尬和特殊。对城市而言,他们是农村来的,是农民;而对于农村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农村,不再单纯地属于农民,就是这种尴尬的角色造成了多数流动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即使有幸进入学校,仍然没有机会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问题如鲠在喉,刺痛着我们关于美好和谐社会的憧憬。笔者限于学养,无法纵论,谨就所涉猎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知识提出若干浅见,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流动儿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
流动儿童主要指6~15周岁,随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据估计,全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3亿,约有300万流动儿童面临受教育的困境。
1.辍学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2005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了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流动儿童生活状况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这项调查历时一年,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1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2.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由于流动儿童介入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他们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孩子因为父母的流动性大频繁转学,使一些流动儿童错过了最佳受教育的时期。所以,他们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念即人格核心,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3.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在房价便宜的城市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环境杂乱,住房拥挤,不可能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同时,父母忙于生计,起早贪黑,家长有心无力,很难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即使有时间宁可用于自身的娱乐也不愿过问孩子的学习,甚至有的家长对于老师家访都不闻不问。此外,家庭收入剩余有限,用于教育的投资也严重不足。
4.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5.优质教育需求矛盾问题。
6.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缺位。流入地政府和公立学校没有将流入儿童少年平等地视为当地的教育对象,不认为是一种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1]具体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如公安、劳动、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对流动儿童的总体情况了解不够透彻和全面。特别是存在为数不少的非法流动人员,他们结构复杂,居住分散,自由,有关部门难以把握他们的行踪。即使进人政府监管的合法流动人员,有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库和信息传递渠道。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流动儿童教育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责任人,没有专门为其服务的社会体系,于是外来工子女的求学变成了完全的自发行为,由于人地两生,一些学生四处奔波却入学无门。而在城市的一些公立学校,由于生源不足,校门大开却来者寥寥。这种状况既给农民工带来诸多不便,也造成了现有教育资源的空置浪费。由于政府的这种态度,导致到目前为止全国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促进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制度,但执行的力度和实施性并不强,流动儿童的上学之路依然艰辛。
二、建构和谐社会,改善流动儿童教育
造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不和谐”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分析,在此,笔者仅就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提出若干浅见。
(一)旧观念的扭转
“和”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不同东西的统一,即“以它并它谓之和。”(《国语·郑语》)用现代哲学语言说,“和”就是一与多的统一、多样性的统一。传统哲学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阴阳相生异味相和”;“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世界上只有两种或几种不同东西统一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发生质变。如此理解,“所谓和谐,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表述,,是指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性、同一性、一致性、协调性、共处性、平衡性、适应性。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不是相互吃掉对方,也不是相互分裂、对抗,而是相互依存、渗透,相互促进、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存在的条件。”[2]当我们用这样的和谐观念去重新审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时,想必是另一种心态:流动儿童学校作为与公办学校处于对等的地位,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而是相互协调、依存、制约、公平竞争、促进发展;流动儿童并不必然的与城市儿童争夺优势的教育资源;流入地政府敢于承担流动儿童的教育并不必然对其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口压力,为农民工解决孩子受教育问题使它们无后顾之忧,更安心贡献于城市的发展;通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正在执行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等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进行改革和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到目前为止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来说是大煞风景的,但它同时也暴露了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我们不断的改善、发展。综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来接纳流动儿童,剔除一些不合理的屏障,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存环境,使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一致。
(二)具体措施的实施
1.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分布的格局,具体表现为打破户籍制度的障碍;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公办学校”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追加对民校的教育投入;等等。给予流动儿童以相同的受教育权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实现儿童真正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等都有着积极意义,这也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3]的最基本要义之一。
2.要实现真正的教育权和教育机会的平等,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财政、税务、公安、司法、劳动保障、民政、计划生育、工商、物价等部门积极配合。所以要发挥政府的领导职能,进一步明确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这样做到权责明确,不会出现由于权责的真空而导致流动儿童无人接受,无人管理,各级政府或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同时,政府还要转变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态度,将对民校的管理纳入到公办学校的体系之内,使公、民办学校享有同样的政府待遇,而不是像没娘的孩子一样无人看管。
3.在办学形式上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原则,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具体的执行模式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教育资金的投入是底线。
4.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管理方面,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民工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4]
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学籍管理问题。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很大,导致学籍管理混乱,不利于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也不便于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这就要求对它们的学籍实行动态管理,允许学生“来去自由”,既可以控制辍学又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另一个焦点是民校的财务管理。可实行收支两条线做法: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的财务采取委派转专人负责,纳入统一管理;收费方面,各学校允许学生按分期付款,暂时拖欠部分款项,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应减免部分或全部费用,对中途转学的可按实际就学时间返还部分学费。[5]
5.在今天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想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还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目前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彻底,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对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管理也是“顶风作浪”,更不用说那些打工子弟学校。
6.笔者以为,对一些想返回原籍读书的学生要鼓励和支持。这就要求两地政府做好协调和接受工作,为返回的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做到一视同仁,做到“不歧视、不怠慢、不恶语中伤”,保障返还的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流动儿童教育出现上述“不和谐”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问题,但并不是说只能被动去接受。流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理应享有与普通公民一样的教育权。把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好,适应日益增强的社会流动性需求,推动其教育走向和谐,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候靖方.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J].教育研究,2002,(1).
[2]赵学勤.城市流动儿童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3]张斌贤.流动人口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公平;效益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根据下级政府在其管理所辖地区的义务教育时所产生的财政缺口,对下级政府给予的用于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补贴。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平衡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其最终日的是追求义务教育的公平和效益,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经济学中,义务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包括政府提供的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方面。义务教育效益是指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1.从义务教育公共产品属性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坚持公平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即某个人或群体对某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妨碍或减少其他人或群体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新增加的消费人数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某个人或群体在消费某公共产品的同时,无法将另外一些人或群体排除在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征表明,对于社会上消费它的每一个人来说,公共产品无论是在机会上,还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均等的、公平的。
义务教育是通过立法规范受教育者家庭以及各级政府的行为。在普及了义务教育的地区,某个人接受了义务教育并不会妨碍其他人也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在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的地区,不存在因某人没有或不愿付费就将其排除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外,即义务教育也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性质。厉以宁教授就把义务教育划为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因为“接受这些类型的教育服务的人并不直接付费,而维持这些教育服务的费用则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不享用这些教育服务的人也需要为此支付费用(如纳税)。”因此,政府应该提供给每一学龄人口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大致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作为通过调节义务教育财政、调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水平的一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不平衡问题。一是纵向不平衡,即当某级政府出现财政盈余的同时,另外一些级次的政府却面临财政赤字的现象;二是横向不平衡,即在同一级次上的政府间出现的一些富裕地区政府财政盈余,而另一些贫困地区政府财政赤字的现象。公共产品由公共财政负担,政府间财政的不平衡势必要影响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财政转移支付就是要使公共产品直接提供者之间的财政趋于平衡,从而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公共产品财政转移支付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2.从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不均衡。而且,改革开放之初的优惠政策,对城市比对农村有利,对沿海比对内陆有利,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均衡。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计算,按目前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的吉尼系数已由1985年的28.8%上升为1995年的33.8%,[1]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增长显著。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也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今天,许多贫困家庭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帮助,通过接受较好水平的教育摆脱了父辈贫困的阴影。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尽可能通过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地区之间人们的收入分配相对均衡。
3.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午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各种法律法规,不仅规定了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也规定了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即保障义务教育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有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有的地区虽然义务教育暂时普及了,但由于地方财力薄弱,义务教育经费没有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和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为了保证一部分地区儿童、少年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
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交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1.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从而增加国民收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于教育而言就是关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投资者都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追求较高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关于效率的概念,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效率是指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人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并把它视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高效率准则。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对公共服务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投资,它应该追求高效益。
2.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当资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入,其效益就会减少。如果把该资本投入到其它地区或行业,产生的机会效益就会增加。
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在东部地区,义务教育比较发达,上海、北京已普及了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如果再进行专项补助,势必会产生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而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增阶段。因此,应该侧重于对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贫困地区财政进行转移支付,提高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3.根据边际效用最大化原理,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边际效用最大化原理认为,消费者最迫切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时,效用最大。也就是说,同样量的消费,对于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说,效用不一样,最迫切需要得到满足的效用大于次迫切需要得到满足的效用。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所面对的有义务教育发达的东部地区。也有义务教育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进行转移支付,好比“锦上添花”,属于次迫切需要满足的效用。只有西部义务教育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才是最迫切需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交付。对这些地区而言,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能使它获得最迫切需要满足的效用。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整体上提高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边际效用。
一般都认为,公平和效益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实际上公平和效益也存在着一致性。袁振国教授用象限模式把教育的公平与效益之间关系表达为四种格局。第一象限表示,教育的公平水平高,效益水平也高;第二象限表示,教育的公平水平高,但教育的效益水平低;第三象限表示,教育的公平水平低,但教育的效益水平高;第四象限表示教育的公平水平低,教育的效益水平也低[2].在第
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有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内拨款、乡统筹费中的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中小学杂费、学校勤工俭学收入及借债和捐资等。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从1994年的485.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19.97亿元,其中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从1994年的286.8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597.66亿元。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57.7%。而且在分级办学体制下,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而县乡政府财力较薄弱,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紧张。上述原因又导致了农民教育负担过重。而且我国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每个学生的人均经费都大大低于全国水平。1998年农村小学生均经费305.62元,比全国小学生均经费低65.17元。当年农村初中生均经费478.25元,比全国初中生均经费低132.4元。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一)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虽然我国农村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地区间和地区内仍有很大差异。校舍面积和校舍条件是教学顺利展开基础性保障,虽然从2002—2004年,全国农村中小学新建和改造校舍1亿多平方米,到2004年全国大部分省份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城乡已基本接近,但农村校舍面积的地区差异性还是较大,东部改造较快,西部其次,中部最慢。农村义务教有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就是师资队伍缺编严重。优势教师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教师队伍质量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由于城乡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同一个筛选和考试体系下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
(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教育负担沉重
虽然新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步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但根据调查,中小学总体教育成本相对较低,高中和中专阶级教育支出是小学的3.59倍初中的2.56倍,大学及以上教育支出是小学的7.87倍中学的5.61倍。可见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更加沉重一方面由于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家庭负担能力制约,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农村生源的学生进入中专及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小。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1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2002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责任,还提出了建立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进城乡之间差距巨大,而且地区差距也相当大。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农村义务教育稳定发展的目标,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地区贫富差距的手段。更加公平的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让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学生都能获得大体均等的义务教育资源,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一)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在今后一段时区,我们应该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相关政策。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上移,教师工资在中央、省和县三级之间分担,并逐步提高中央和省的分担比例。二是坚持省级统筹,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三是合理核定农村中小学校公共经费标准,主要由县级财政给予保障,上级给予必要资助,确保公共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一是继续引导鼓励城市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要建立和大力实施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而是继续加强农村校长和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三)探索完善面向农村特殊群体、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办学措施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内容;渗透
义务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渗透职业教育内容?虽然教育综合改革10年的经验已经充分证实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法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恐怕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我们提高熟悉,加强对渗透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还需要我们对渗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渗透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非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要害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爱好,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非凡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爱好学下去了。假如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26lt;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6gt;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非凡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把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把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定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预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把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把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治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实,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要害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熟悉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要害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把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把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练习,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练习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责任者,有责任和义务在量和质两方面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在基本实现“普九”之后,则应把重点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质量相差不大的义务教育上。为此,就必须使义务教育的学校均衡发展,不能再厚此薄彼,人为加大他们间的差距。
现在的义务教育状况有些像《圣经》上说的“马太效应”:多则给予的愈多,少则得到的更少。那些过去就一向受青睐的学校固然具备先天优势和市场机制的帮助而左右逢源。择校费及各种捐赠使其财源茂盛,学生趋之若鹜使其享尽生源上的优势。一般学校难以与其形成竞争。义务教育学校“强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大了。乃至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学校已到了濒临消亡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若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中的“困难群体”加以扶持,则其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难以落实。
综观近些年的状况,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初中招生实行“就近入学”,不准以书面考试选择学生,不许乱收费等等;近年来又实行了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很多事上仍是鞭长莫及,好政策到了地方上便被“变通”得没了原味 。如以“面试”代替“考试”,借“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改制的名义使收高价生合法化等等。一些地方官们重视的仍然是窗口学校、重点学校,其政策措施和办法仍然在向这些学校倾斜。“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由此导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义务教育普及到现在,究竟是应该再“锦上添花”还是抓紧“雪中送炭”?我们是该好好想一想了!
关键词:教育投资 中国义务教育 教育投资负担 经费管理体制 教育差距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等性质。义务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和利益获得原则,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应主要由政府负担。[1]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我国地方中小学基础教育经费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直接下拨县级;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属于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为确保地方教育投资,除了地方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县以下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地方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也主要用于地方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方面,我国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做出了努力,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资总量不足,教育不公问题,教育师资力量不均,教育基础设施无法普及等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
尽管我国教育投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仍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明显,甚至在中部部分地区的公立学校也有发生[2]。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有:
1.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2.我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不合理
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所占比例高于中小教育及学前教育等基础教育,目前尽管教育投资比重不断向义务教育倾斜,但是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仍偏高。
3.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急剧增长
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增长,尤其是农村免收学杂费书本费政策的实施,使中小学人数急剧增多,导致人均义务教育经费减少,学校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增长的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
(二)义务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备出现区域性差异。基本设施无法得到全面的建立和普及,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硬件设施差,部分教学楼宿舍楼是危房建筑,政府和学校无力更改现状。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学设施配备齐全,教学环境堪称一流。
其次,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师资配备不合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奔赴西北等边远贫困地区支教或就业,因为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大,发达地区学校薪资福利条件好,其原因归根是教育资金的差异。
最后,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出现差别,使社会无法协调发展,教育无法平衡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三)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我国有限的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不足,使用效益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更有甚者,公款私用现象在某些学校时有发生。原因如下:
1.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重逐年下降,学校机构冗杂,超编现象严重,占用大量人员经费开支,造成教育经费严重浪费。
2.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较差,在农村较普遍。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3],县、乡(镇)、村三级办学,农村一般以村为单位设小学,造成小学多规模小,班额不足等现象,教学能力不够,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无法充分使用,办学规模效益也无从谈起。
3.教育资金使用透明度低,导致公款私用现象出现,学校人员为私用资金巧立名目,纳入资金使用账目中。
二、解决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
1.制定明确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中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教育投资到位,中国应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2.完善与教育投资相关的法规建设。首先,应尽早制定“教育投入法”,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职责分明,推进教育财政决策的民主法制化。其次,设立保障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法规切实执行。
(二)建立合理规范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中央政府的支持责任确保全国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公平性。重点支持特殊地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其次,省级政府依靠财力和中央的转移支付,在省内进行以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加速建立农村地区规范化、平稳化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优化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加快教育投资途径多元化
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渠道,促进多元化教育经费渠道的开发,加快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弥补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如发行教育债券彩票,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体制改革,发展教育投资基金,扩大鼓励教育捐助等。
(四)加强义务教育投资经费使用明细的透明度,真正提高使用效益。
(五)加强农村地区“合点并校”政策的落实和实施
用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金经费和师资力量,避免合点并校过程中出现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其贯彻落实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家文化素养的好坏。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克服各种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修正,解决义务教育的投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优化教育投资分配格局,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我国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缩小与世界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公平;均衡;差异;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6-02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及相互关系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如一个县、地区、省的范围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教师资源方面,实现相对均衡,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和公平。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质量的均衡,其外延主要包括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均衡。
均衡发展不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它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现“向所有人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的途径。不能把均衡和优质对立起来,即既不能单纯追求不公平的优质,也不能追求低水平的均衡。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是统一的。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为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
2.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
就层次而言,教育公平可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这样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平,各自表现为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受教育者成就机会的均等(即:每个人都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从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到受教育者成就机会的均等,这个演变的序列代表着“教育公平”的不同尺度,标志着“教育公平”的不同程度。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平等是实现受教育者成就机会均等的条件,而受教育者成就机会均等则是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平等的最终目标。
就性质而论,教育公平可分为均等性的公平和非均等性的公平。均等性的公平,即平等地对待相同者,是一种水平性的、横向的、平均性的公平;非均等性的公平,即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是一种垂直性的、纵向的、不均等的公平。教育权利平等属于均等性的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是均等性公平和非均等性公平的有机结合;受教育者成就机会的均等主要是非均等性的公平,即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前提,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这样的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目标。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
(1)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都是相对而具体的
长期以来,因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教育的地区差别,因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而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别,和因贫富差距与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教育的群体差异已是我国社会的一种现实存在。所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均衡发展是相对均衡,是指要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能片面追求平均主义。我们不能人为地去限制高水平区域和学校的再发展,既要鼓励强者再接再厉,又要帮助弱者尽快地迎头赶上,通过教育的梯度发展,逐步地消除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相对性。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教育公平就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义务教育还未普及的地区,通过普及教育,扩大受教育机会,使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使人人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追求教育质量公平。
(2)均衡发展是手段,教育公平是目标
为了保证国家主办的义务教育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世界各国均不遗余力地推行缩小教育差距、均衡发展教育的策略。以教育公平为目标,以均衡发展为手段,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均衡发展作基础,那么在办学条件、教师资源落后的地区,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实现受教育者成就机会均等更是不可能。如果不是以教育公平作为最终目标,忽视每个人都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那样的均衡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必将阻碍教育的发展。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手段,教育公平才是真正的目标。换言之,即使每个学生都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与机会,那也只是形式上的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本,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举措
1.确立统一的学生水平考核制度,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依据
第一,统一考核学生水平,使教育行政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测试结果反映不同学校的办学状况,主管部门可以据此发现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的方面。对于优势,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提高。而且,测试结果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合理调配师资的依据。这样,可以整体提高本辖区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第二,统一考核学生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确保教育公平。确立统一的学生水平考核制度,可以对把握学校工作重心起一个导航作用。虽然,考核结果不能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但它毕竟是反映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测试,校长可以发现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真正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些地方只对学校进行笼统的综合评价,胡子眉毛一把抓,忽视了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全日制学校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性质,加上有的学校存在着教学薄弱的问题,为了使学校在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校长轻视教学,另辟蹊径。结果,教师无法保证将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教学质量下降。试问:一个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缺乏的学生,怎能拥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
第三,统一考核学生水平,切实发挥家庭对孩子实现成就机会均等的作用。学生的成绩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意透露。但学校的总体情况应该向社会公开。家长将子女送入学校,他们有权知道学校教师是怎样开展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他们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这是家长的义务。了解学校存在的不足,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孩子提高。事实上,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发展非常关心,许多家长为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器乐、书法、绘画等辅导班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对孩子不甚了解,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盲目跟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结果,事倍功半,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多大益处,反而产生负面影响。确保家长行使知情权,让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学校,才能真正发挥家庭对孩子实现成就机会均等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担心,确立统一的学生水平考核制度会出现学校轻视其他工作,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死读书的现象。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对要不要考的质疑,而是提醒我们考什么,怎么考,一定要慎重。事实上,学生离不开考试,只要将学生水平测试与学期考核相结合,并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特别是初中,应该将一次次的统一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升高中成绩的一部分,这样还可以扭转一次中考定乾坤的不合理局面。而且,“以不同学科中对现实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技术以及行为规范为内容”,“以合格为标准”的考核,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普通性”,为学校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课程背景,学校更有可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真正教育意义的活动。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1)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保证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第一,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关于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作为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依据,以确保每所学校都能按照标准拥有大致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政府首先应该针对办学条件低于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积极帮助和支持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达标。同时,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
第二,统筹教师资源,实现师资水平均衡。随着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的不懈努力,各地纷纷出现了一批校舍、教育场地、教学仪器设备相当不错的公办学校,但还是有一些家长宁愿出高价去择校,也不愿让子女就近进这些硬件设施现代化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优质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师资水平是关键因素。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师资。比如,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项制度,以指导、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水平。在轮岗任教期间,他们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仍然保留在原单位,奖金和福利待遇也不变。甚至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名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第三,切实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权利与机会平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大致包含五种情况:一是外来民工子女;二是贫困家庭子女;三是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四是残疾儿童少年;五是品德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学生都能够顺利而愉快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比如:1)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好民工子女学校,进一步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吸收更多的民工子女入学。2)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机构。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教师对品德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倍加关心,引导他们逐步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等等。
(2)珍视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确保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一方面极大地扩展了学校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氛围,提高了教育效率。但是,集体教育并不等于要以统一的要求、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由于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社会实践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具体表现为理智、情感、意志、能力、兴趣、性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随着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发展,社会对人的个性化要求越迫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而且要形成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
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在养成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不等于“样样都要好”。对学生不要“求全责备”,应该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这方面行那方面不行,有的学生那方面行这方面不行,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行。“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对学生不要“抑长补短”,应该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落后一点,而在另外方面特别好一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结构、内容、形式多样化的课程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和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发现、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支持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发挥个人所长,充分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
全面实施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现有条件下,区域性教育公平的实现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通过普遍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就能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接受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就能使每个学生的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最终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收稿日期:2006-04-24
基金项目:2006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地区城乡集团化教育模式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C06JY02)
作者简介:瞿瑛(1964-),女,浙江萧山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教育理论、教育法学研究。
孩子:学习之重
记者在太原市迎泽区一所幼儿园门前,看到了前来送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悉心嘱咐后,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在记者的了解当中,得知孩子并不喜欢上学,太多的课程与单一的教学让多数孩子失去兴趣。
记者:小朋友,你几岁啦?老师每天教你们什么啊?
孩子甲:5岁了。老师教我写字、算术,我们还学英语了。
记者:老师带你们做游戏吗?幼儿园玩具好玩吗?
孩子甲:下课时候做游戏,幼儿园玩具没我家的好玩。
记者:那你喜欢学写字、算术吗?能学会吗?
孩子甲:不喜欢,和老师学的时候会,妈妈问我的时候就不会。我想看动画片,和小朋友玩。
孩子乙:我也想和他玩,可是下课才能玩。我英语学得比他好。
听到记者问话,旁边的孩子有点得意的说着。
记者小书包里面的书能让我看看吗?
孩子听话地打开了小书包,里面的书很全,社会、数学、英语……书中都有着大幅图片,文字不多,带着拼音。
记者:你们5岁,上大班了吧?那就快能上学了,想上学吗?
孩子乙:不想,上课累,不好玩。
家长:步伐之苦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孩子们都进了幼儿园,但仍有些家长在门口没有离去,三三两两聊着天。
记者,你们有没有听说教育局的通知,就是不让幼儿园开始教授小学教材内容?
家长甲:好像有点印象,在报纸上看过。
记者:我刚才问了几个孩子,大班的,要学写字什么的,您的孩子学吗?
家长甲:学,在幼儿园老师教,回家我们有时间也教他。
记者:那他喜欢学吗?能学会不?
家长甲:不喜欢,就想玩。那也得学啊,别的孩子都会,他不会就落下了。
家长乙:我家孩子也是,不过我们也不逼他,他感兴趣了学学,不想学就不学,―般是玩玩就忘记了。
家长甲:忘记了让他再记,不学不行啊。现在好多好的小学入学就有考试,考不好进不去呢。
家长乙:我倒觉得没啥,孩子在幼儿园安全,每天开心点,就挺好。
记者:上小学不是按区入学吗々还考试啊?
家长甲:是啊,都想让孩子进好的学校昵。好学校就得考试。还有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花钱跨区去上学,好几万呢!
园长:落实之惑
为此记者走访了太原市杏花岭区金起点幼儿园,见到了园长袁喜英。
记者:最近太原市教育局了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通知,禁止教孩子小学教材的内容,您对这个规定怎么看?
袁喜英:我对这个规定是非常赞成的。
记者:那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袁喜英:我觉得规定不让教孩子小学教材的内容,不是说完全就禁止教识字、算术什么的,是在教的量和方式上的规定。毕竟是3―6岁的幼儿,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在玩儿中学习。
记者:以前有过这方面的规定吗?
袁喜英:以前也有过这方面的规定,但今年宣传力度最大,也最受重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落实。
记者:为什么有这种担心?
袁喜英:现在太原市公办幼儿园很少,大多是民办幼儿园。而各个幼儿园的水平也有差距,发展不平衡。好多小的幼儿园师资力量很差。长久以来,他们就教孩子识字、算术这类的知识,如果不让这么教,他们就不知道如何继续教学。
记者:师资力量的问题,您是怎么解决的?
袁喜英:我们经常对老师进行培训,但是培训是耍钱的,所以这一直是我们的问题。目前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是比较低的,幼师学校门槛低,什么人都可以当幼师。国家投入也不够,公办幼儿园占少数。但对幼师的要求逐渐在提高,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出钱培训,资金一缺乏,我们又没有政府的支持,只好提高幼儿园收费。即使这样有时候还是缺乏好老师,留不住好老师。因为民办幼儿教师的工作太廉价,又没有保证。真的希望国家能像重视义务教育那样重视学前教育。
记者:那你们幼儿园针对这―规定是怎么做呢?
袁喜英:我做了20多年学前教育工作了,对这些深有体会。所以我们一向主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注重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不单纯地机械地去逼他们学知识,这个方向我们会继续坚持。我很想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我们又不能完全放开,还得重视知识,做好必要的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让大班的孩子多学些小学知识。因为现在有的小学八学就会有考试,如果我们这里出去的孩子考不好,学校就会不满意、家长也会不满意,就不往我们这里送,我们就没法生存。
记者:那您现在对这个规定的实施有什么希望呢?
袁喜英:就是希望能够长久地切实落实。不只是对幼儿园进行管理整顿。而且也对小学那边整顿,让孩子们不必因为考试而入不了学,给孩子减轻负担。
教育局:坚持之久
为了进一步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和扭转这一现象的规定进行了解,记者走进了太原市教育局,学前处处长田小真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呢?
田小真: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社会发展很快,竞争也很激烈,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希望孩子早点接受知识。在进入小学时就领先他人。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幼儿园以教孩子更多的(如写字、算术、奥数等)知识来吸引入园。
记者:据我了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小学入学也有关系。您怎么看?
田小真:我认为现在很多家长都存在误解。小学八学考试是存在的,但出发点是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解,并不是要选择。所以家长不用太重视这个,小学教育有它的大纲和教材,该学的东西,小学阶段老师都会教。如果过早开始学习,反而是重复了,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的观念存在问题,需要改变。
记者:那学前教育小学化有哪些危害?
田小真: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对孩子的摧残,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诱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在幼儿园,应该好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才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使孩子终身受益。
记者:那教育局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落实这―规定呢?
田小真:我们主要是进行培训。在今年5月,我们已经对幼儿园的园长进行了培训。7月10日又对幼儿教师培训。这次培训的覆盖面很广,包括公办、民办础、农村100%的幼儿园教师。通过培训,规范幼儿园教育,告诉老师应该怎么教孩子。太原市所有幼儿园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该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该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把小学内容当成全部,保证质量地完成教学大纲。在9月,我们要开始检查各个幼儿园的实施情况,坚决纠正学前教育的小学化。
记者现在幼儿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水平差距也很大。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您怎么看?
田小真:其实就整个幼儿教育发展来看,趋势还是很好的。地域差异,国家的重视程度等原因,不平衡的情况目前是不可避免的。与义务教育比,幼儿教育发展时间短。从前提到学前教育,人们就认为是看孩子,幼儿园也是单纯地看孩子就行,农村甚至不送孩子去幼儿园,我们从前注重的是提高入园率。现在,家长的观念也在更新,农村的年轻家长也会送孩子进幼儿园接受教育,入园率不成为问题的时候,对幼儿教育的质量就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重视提高教育质量,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通过大家的努力,幼儿教育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1、公益性,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2、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3、强制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