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 建设模式 现状调查 发展设想

社区图书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将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社区图书馆是依据人口分布情况来设置的,具有全民性、地域性、普及性、便利性等特点,是民众身边永久的学校和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在知识信息已成为全球重要资源的今天,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1、社区需要建设图书馆

随着城市社区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社区文化在社区总体系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如果我们的社区有个社区图书馆,那可以管什么用呢?首先,它可以扮演小众聚会场所,如咖啡茶座、社区讲座、社区工作办公空间;其次,它可以提供周到的社区知识信息。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知识书籍,到西式婚礼手册,从育儿手册到房子的装修宝典,应有尽有。其三,图书馆还可以成为在家无事的人在书架旁消遣的地方,一如很多书店现在的一个功能。一个社区要是多一些在书架前逗留的成人与孩子,社区的风尚应多少可以改善;其四,社区图书馆可以自然地作为社区教育中心,可以成为各种训练班、各种社区公共活动的中心,可以接纳志愿者去做义务工作,这比单独设置的社区活动中心要好。所以,每个社区做一个社区图书馆,是一件所费有限,但所用甚大的事情。

2、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

城市现有的公共图书馆,难以覆盖城市人口,尤其是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住宅小区的居民。将图书馆事业融入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社区图书馆事业,不仅是社区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建立公共图书馆分馆

由地方政府部门拨给一定的经费作为启动资金,用于馆舍建设;再由公共图书馆分出一部分图书、设备、人员建立社区分馆。分馆制可使资金集中使用,文献资源合理配置,人员统一安排,有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促进社区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2.2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馆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且大多建在居民较集中的地方,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主管部门在批准此项目时,要将图书馆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已经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即使未设图书馆,也要分出场地组建图书馆(室),并配置设备、购买图书、配备图书管理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公共馆在业务方面要给予大力帮助和指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广大居民。

2.3创建独立的社区图书馆

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较好,文化设施较完善的社区,应创建独立的社区图书馆。采取以物业管理部门为主,街道办事处为辅的筹资方式,解决房屋、设备及图书,图书管理员从物业管理人员中调配;公共图书馆可为其补充部分藏书,并为之培训管理员,帮助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3、蓬莱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

3.1当前社区图书室建设现状基本情况

社区图书室建设从起步至今,现有总藏图书13000余册(不包括市图书馆发放流动书1000册),图书室总面积260平方米左右,阅览室座席300个,年购书经费12000元左右,平均每个社区拥有图书室面积12.16平方米、座位25个。

图书期刊流通与利用情况。所有社区为方便居民学习,实行天天开放,其中接待读者人数多的每天在10人次以上,而少的仅只有1-2人次,甚至全周寥寥几人,借阅书刊仅在20册左右。

读者主要活动情况。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社区图书室除了做好阵地服务外,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如个别社区为提升区域文化的品位,在向读者开放的基础上,先后举办读者座谈会、书法、绘画等活动。

3.2存在问题与分析问题

其一图书室藏书陈旧、数量少、人均拥有低。其二资金短缺造成书源贫乏。其三社区图书室建立方针不明确。调查发现有的社区为争取上级建设经费和达标检查而突击建室。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仅仅立足于争取拨款或应付检查验收,待检查验收完毕,又将图书室置于一边,甚至锁进书库或书柜,有的干脆关门。图书室形同虚设,失去了为方便读者、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的创办宗旨,也使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3.3分析与对策

在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各方出力共同扶持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社区文化资源,把办好图书室作为一件实事来抓。图书室专职和兼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整体较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从调查中发现,基层图书室管理员缺乏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人员不够固定,对图书管理工作缺乏理解,管理水平跟不上,这一现象也制约了基层图书室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要将社区图书室的建设与服务纳入社区文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使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在制订社区各领域发展规划的时候,利用网络,建立电子阅览,以弥补图书室藏书不足和过于陈旧,同时也利于吸引读者。

4、巩固和发展社区图书室设想

4.1领导重视、政府支持

社区图书室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社区图书室建设应列为政府的实事抓,作为文明小区达标验收的内容之一。通过依托社会各界力量和辖区居民的参与,政府要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图书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2篇: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借阅量;阅读习惯;服务效益;图书馆价值

图书馆是学校的心脏,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坚强后盾,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信息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网络在线阅读、电子书、各种视频、多媒体等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取代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已不再是阅读的唯一选择,学生不愿走进图书馆,导致读者流失,图书利用率不高,图书馆不能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因此图书借阅量已成为各高校图书馆的核心问题。

一、图书馆现状

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设有七个图书借阅室、四个期刊阅览室、两个电子阅览室、两个学生自修室,共有阅览座位1878席,计算机信息点650个,学术报告厅2个。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不断丰富,藏书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藏书特色以女性书刊资料为主。

二、图书借阅量下降的原因

经过与学生交流,以及对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纸质资源的借阅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馆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数量不足、采购重点与读者需求不匹配、复本过多、图书老化等都是借阅量下降的原因。由于经费和图书价格等因素,购买书籍有限,图书资料更新不能与时俱进,不可能满足每个读者的需要。对于热门专业比如学前教育、外语等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2、读者需求有限

图书馆藏书种类多,但读者需求有限,我院招生女生为多,工业技术类、军事类、自然科学类书籍借阅率几乎为零。另外,热门专业艺术设计学生觉得艺术设计专业书籍都太厚太沉搬运麻烦,基本是拿相机到借阅室拍些照片回去找灵感,或是在网上轻轻一搜就很轻易的找到自己需求的资料。

3、图书馆开放时间

我馆开放时间白天工作制,周一至周五上午8:10-12:00,下午1:30-4:45,周六8;30-11:30,下午1:30-4:30,周末休息,周三上午8:30-10:00是政治学习时间,从开放时间看跟学生上课时间过于一致,业余时间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这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借阅量。

4、学生入馆教育不到位

每年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是必不可少,但宣传图书馆介绍图书馆效果不明显,在图书室还是会听到学生们说:“哇塞,图书馆原来有这么好的资源呀”。听到这些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何设计入学教育课程,涉及内容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更生动的融入学生的内心处,如何触动学生对图书馆的渴求。

5、借阅制度过于苛刻

根据调查学生表明借阅制度过于苛刻,如果有丢失书籍还不上,而又急于用书,只有干着急,想让同学帮忙借阅,可是大家借阅量是有限的,或者是因为自己有丢书的行为,同学不愿意帮忙。

学生续借程序不明了,经常续借的时间比应还时间还早。由于学生怕超期和丢书,不太乐意去借书,这样使学生更加依赖网络。

6、学生借阅偏好

抽取100人对借阅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八个学院各10名,其中外语、教育学院各多10名,由于本校办学特色女生多,抽出90名女生,10名男生。对于专业类书籍90人借阅,计算机系学生2名不赞同,计算机专业偏向理科,看书时很难理解的,需要培训班,图书借阅需要不大;100%学生认为英语、计算机基础资料书籍需求量大,英语三级四级、计算机基础大学课程里与学位挂钩的,大家比较重视;10名男生中7名学生对军事类、天文地理、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善于发现新事物,丰富知识,开拓眼界;100%女生喜欢化妆、美甲、养生、烹饪、形象设计、都市小说、外国文学、养花养狗类的书籍,而男生8人对养生、烹饪感觉良好。80%学生表示专业老师要求必须借书查资料才会到图书馆借阅,基本属于被动状态。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借阅偏好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7、借阅阶段性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每年的6月份、9月份、12月份为借阅幅度大,反之2月份、3月份、7月份、8月份偏低。显而易见,每年的9月份是大一学生入学或新学期刚刚开始,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图书借阅量提高,而每年的6月和12月全国英语四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时间,图书需求大。每年2月份、3月份、7月份、8月份为寒暑假期间,图书馆处于关闭状态,图书借阅量此时是最低的。这些都是导致这几月份借阅量偏低的原因。

三、提高借阅量的对策

1、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创新教育模式

目前入馆教育是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唯一方式。学生的借阅现象表明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借阅流程缺乏了解。我们可以把入馆教育分为三部分,一是课件理论性讲解;二是实际操作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借阅实践,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三是为了巩固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分类知识测试,考试合格才能领取借阅证。

2、制定藏书规划,精选图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大院校为适应其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建设也会作出不同程度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读者对藏书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也会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负责图书采购的人员加强与各院系的学科专家沟通,定期地对本院读者阅读倾向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逐步完善藏书结构,为保证高质量的文献源提供数字依据,进一步提高的藏书质量,使藏书更具有适用性。

3、加强图书馆宣传,引导读者读好书

图书馆不只是读书的地方,更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媒介。图书馆应把握方向确定书目提供辅导,利用多渠道定期向广大师生介绍馆内藏书信息。同时图书馆报上开设读书交流会版块,为读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开展知识竞赛、读书讲座、读书征文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

4、以人为本,完善规章制度

借阅制度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图书借阅率。要提高图书借阅率,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切合本校实际的管理规章制度。一是高校图书馆员服务观念的转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业务水平,工作中要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二是制定合理的借阅期限。根据读者借阅习惯,对图书借阅期限作出相应调整。如英语四六级习题集、考研辅导复习资料等,借阅时间相对较短不利于读者利用,相反文学小说阅读块,借阅期限过长,不利于这类图书的流通。对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放宽还书期限,适当扩大借阅权限,减少了图书闲置。三是加大人力建设,扩大馆员队伍,最大限度地增加开馆时间。四是及时剔旧做好修缮,提高利用率。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要不断探索、研究,针对影响图书流通率的各因素,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力地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图书流通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图书资源的借阅需求,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 叶君.河南图书馆学刊.河南图书馆学刊杂志社.2009.10

第3篇: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教学是学校永衡的中心工作,学校领导者抓教学主要有两项,一是要抓好常规教学,二是要抓好教学领域的改革。当前,学校的教学形势是比较好的,到处都生气勃勃,经验层出不穷。但是,应该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盛行分数管理,重智轻德,严重地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二是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观念陈旧,教研形式主义严重;三是盲目服从,缺少创新,一切听领导的,听权威的,听中考、高考指挥,与教育改革精神相背离。

要解决这些弊端,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加大力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

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多年来,人们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没有太大异议,然而在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再强调一下也似乎很有必要。为什么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呢?作为学校教学领导者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1 坚持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培养人,需要做很多工作,诸如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工作等,这些工作对于办好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心工作只能是教学,而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并为其服务的。教学工作是学校里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工作。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就健康发展,否则就要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

1.2 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人才来自教育,学校培养人主要是依靠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规范行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全面体现“五育”,实现整体育人。

1.3 坚持以教学为主,也是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而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非抓教学不可。因此,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教学上,如果校长不重视抓教学,那就如同厂长不抓生产一样,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领导者怎样做才算坚持以教学为主呢?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真正认识到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手段。不能把以教学为主,片面理解为就是单纯抓智育。二是在工作安排上,领导者要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抓教学,力排各种干扰,克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三是在具体抓法上,领导者要通过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都能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服从于育人目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领导者抓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行政办法,通过下指示、做规定指导教学;再就是用教学规章制度进行调控。在教学管理中最常用的是实行教学常规管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规范性管理。运用教学规章制度控制和引导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有利于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有利于克服和纠正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各行其是的随意性;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需要制定的教学规章制度有哪些呢?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定各种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校长要根据上级的管理要求及本校的实际,制定出诸如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科教师、教务员等的岗位工作职责,促使他们按规定的职责条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2 建立教学规章制度。就是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

⑴教学计划常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对不同层次的计划,要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⑵教务工作常规。这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规定。教务工作常规主要包括:做好编班工作;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各项活动表和校历;检查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性教研和观摩教学活动;安排复习考试;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等。

⑶教学制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保证。制定的教学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和教务处例会制度;教务处、教研组的教学工作条例;各学科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图书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规章制度;师生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定标准及奖励办法。

2.3 教学研究常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包括传达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学习教育理论、组织看课评课活动、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教学评优活动等;二是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同前同前者类似。

2.4 教学质量管理常规。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抓好提高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提出基本要求;二是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提出基本要求;三是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总结,既要有学期或学年总结,也要有阶段总结;既要有全面总结,也要有专题总结;既要有学校的总结,要有教研组、班级的总结;既要有领导的总结,也要有教师、学生的总结。

针对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几点。

⑴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错误做法,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增减课时。

⑵要抓好对教学内容要求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根据课程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不得偏离或擅自增删教学内容。

⑶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抓好备课、上课、辅导等基本教学环节,要改变那种管得过死或各取所需、没有要求的状况。

⑷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目前,领导者在坚持看课制度方面要努力做到下面几点:

⑴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师生互动情况;

⑵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⑶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⑷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联系社会、自然、科技和现实生活;

⑸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

第4篇: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我街提出创建文化特色街道的目标,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富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街道和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以点带面阶段:在2010年底前,以社区(或小区:下同)、社区、社区为试点,各建成一个文化特色社区,以点带面,以试点工作推动全街道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的开展。

2.全面实施阶段:我街道全面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要在2011年在全街道各社区全面铺开,我街道(办事处)要力争创建一个市级的文化特色社区,在2年内(即2015年底前),在全街道建成文化特色社区*个。

三、创建标准

各文化特色小区的基本标准及评分标准为:(组织健全100分;参与广泛30分;活动经常40分;特色鲜明50分;设施齐备180分;经费落实100分。450分为达标分。)

(一)组织健全(100分)

各社区要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做好辅导、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要有专人管理的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3-5名,并要建立一支具有街道特色文化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队伍)。

1.创建组织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有主管领导任组长,并有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创建工作。(每缺一级创建机构扣10分,无同级主要领导参加该级创建领导小组的扣5分;凡缺创建活动规划、组织实施方案、管理规章制度、开展活动的图文资料并建立艺术档案的,每缺1项扣5分,每缺一次活动资料档案的扣2分;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文化活动中心的扣10分)

2.创建奖励评分标准(50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

(1)文化创作队伍方面(30分)。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并有1—2人的创作队伍得30分。其活动或作品获以下奖励的给予加分,获县市级奖励的加2分,获地市级奖励的加4分,获省级奖励的加6分,获国家级奖励的加8分。

(2)文化活动队伍方面(20分)。有一支具本社区特色,老中青结合的文化活动队伍得20分。缺少老、中、青参与的队伍,每少一类扣5分;每增加一支活动队伍的加5分。

(二)参与广泛评分标准(30分)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我地有一定的影响。

1.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30分)

2.在我地有一定影响的(该活动项目受到以下表彰的,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在国际获奖或受命名的10分,获国家表彰或命名的8分,获省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地市级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县市表彰或命名的6分。

(三)活动经常评分标准(40分)

节假日、季节性节活动不断,常年坚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示范性,并开展跨街、跨社区交流活动(每月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演出或表演不少于4次)。

1.每月排练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2.每年举办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3.开展跨街道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以下活动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赴国外或港、澳、台参加演出或表演的10分;到外省参加演出或表演的8分;参加省级演出或表演的6分;参加地级市演出或表演的4分;参加县市级演出或表演的2分。)

(四)特色鲜明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要充分发挥我街道是全国“之乡”和“之乡”的特色和优势,根据实际,选定本社区最具特色的项目,如曲艺、民歌、诗词、书画、戏曲、花灯、舞龙、醒狮等,开展各有特色,各不同的特色文化活动。

1.项目特色(30分)。该项目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后继有人。该活动(工作)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活动正常,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带动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对周边的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凡形成持续15年以上的历史传统项目给予加5分)

2.项目传承(20)。有较完整的记载该项目有形成时间、历史没革及产品成就的艺术档案或图文资料。

(五)设施齐备评分标准(180分)

有适宜开展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如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有可供村民、居民活动的设备。

1.文化活动中心(30分)

建筑面积200m²以上为满分,(每增加10M²加1分,每少10m²扣1分)

2.活动功能室配备(30分)

活动功能室配置齐全(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6项为满分,每少一项减5分)

3.图书阅览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开办电子阅览室加5分,与文化部资源共享联网奖5分。

4.排练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演出(表演)乐器、服装、基本灯光、音响设备齐备得15分

(3)每月排练平均次数(每增加一次加2分,每少一次扣2分)

5.少儿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6.老年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得分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7.宣传栏(窗)(15分)

(1)面积10M²得分9分(每增加1M²加0.5分,每少1M²扣0.5分)

(2)每年出版期数6期得分6分(每增加一期加1分,每少一期扣1分)

8.文化小广场(含小剧场)(15分)

(1)面积300M²得分8分,(每增加50M²加0.5分,每少50M²扣0.5分)

(2)小舞台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3)有演出(表演)基本灯光、音响设施得分2分

9.其他活动设施(文体活动室、球类、棋类室、场等),每个项目面积每项在20M²以上(每增加一项加2分)

(六)经费落实(100分)。

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必要的设施建设投入和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经费开支。

1.每年社区划拨活动经费(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2.每年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3.开展以文补文,多种经营活动收入,每增收1千元加2分

四、创建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街道创建文化特色社区(街道)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管领导任正副主任,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文化工作站,由文化站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

(二)认真组织发动。开展创建文化特色社区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创建文化先进街道的需要,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区基层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街道党委和政府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社区基层组织积极投入创建活动,指导创建社区制订计划、落实措施;街道文化站要积极发掘本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并加以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要通过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坚持注重实效。创建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阵风”,防止走过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实效,成熟一个、命名一个,扎扎实实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要坚持特色,确保质量,力争通过努力,在全街道范围内命名个特色文化社区。

第5篇: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李家塔九年制学校位于镇西500米处,服务李镇77个村,18100多人口,学校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3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86人,教职工27人 ,专业教师27人,其中大学本科 11人,大专16人,岗位合格率达100%。

学校拥有11室一部(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电教室、会议室、卫生室、档案室和团队部)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按“两基”攻坚计划,学校新建围墙,硬化了校园和操场,维修了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陆续栽种和种苗木,100多株。本学期又硬化了两个石坡路,安装了锅炉,给学生供上热。校容校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学校以质量立校为目标,以“管理为基础、改革为出路”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互帮互助,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良好的校风,“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精研细究、善于探索的教风,”刻苦钻研,不耻下问。严谨务实,力求上进的学风,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05年新课改以来,在上级政府、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开始培养研究性教师,四年来,初见成效。教师写论文120多份,获县级以上奖励有40人次(其中,省级奖:6人次,市级奖:8人次;县级奖26人次);多媒体课件20件,报县上两人,其中一人获奖;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设计,教案20来件。今年开始向教科研课题进军,向研究性学校转变。 升学率年年看好,06年贺耀被榆中录取。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创办一所县级模范学校。学校的管理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营造一种和谐科学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平等、尊重、服务、奉献,精心谋划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师群体:可敬、可信、可亲、可学,学生群体:健康、懂事、聪明、可爱,受到高一级学校的欢迎。学校处于不断向上的发展趋势。

如今,我校窗明几净;绿树成荫,教学仪器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为首、智育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开创现代化特色办学之路,力争成为县级模范学校而努力奋斗。

项目现状与问题

学校管理

1、管理层人员配备、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合理。

2、已形成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正常运作。

3、管理的各层次、各条线还需加强沟通,提高管理的效益。

4、还需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师资队伍

1、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基本配备到位,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

2、教师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部分学科教师有一定影响。

3、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在实施上尚缺乏过程管理力度。

4、对不同层面的教师,还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

5、教师的学习反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德育工作

1、各项德育活动有序开展。

2、德育骨干队伍建设规范、有序。

3、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还需增强。

4、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力度尚需加大。

教学工作

1、以语文为基础,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为特色,带动各学科全面发展的学科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

2、课改实验工作稳步推进,要初步形成学校课校本课程的框架体系,要开发与建设特色课程。

3、学校流程管理的精细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4、课改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教学工作要不断亮出特色。

教育科研

1、结合教学实践,教师有自己的科研课题。

2、部分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力度不够,资料积累的意识性不强。

3、各课题缺少专家引领。

4、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学校需根据校情,确立学校科研工作的统领课题。

总务工作

1、总务部门逐步加强了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意识。

2、总务管理的意识性、精细度还需不断增强。

3、学校财务经费管理的透明度还需增加,提高教师当家理财的责任感。

设施设备

1、学校的设施设备基本能为教学服务。

2、部分专用教室设施陈旧,急需更新。

3、校舍陈旧,布局不合理,与一流学校、课改实验校的硬件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部分 总体发展目标

办学思想“讲科学、讲民主、讲和谐”是办好一所现代学校的最基本的办学思想。

教育是一门科学,办教育一定要讲科学精神,要按教育本身发展的规律来治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来办学。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基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发展潜力,注重创造,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学校除了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办事外,更重要的是发扬民主,培养人的民主意识和人文精神。

在治校办学的过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统和特色,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并不断丰富、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断倾注丰富的精神营养,培植厚实的文化土壤,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智慧校园。

办学目标

创办一所“三精”、“四园”式的现代精品学校。

“三精”:精细化管理、精致化教学、精美化环境;

“四园”:温馨的家园、智慧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美丽的花园。

培养目标

学会求知、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办学特色

以梯队建设为主攻方向;

以参与教育为基本策略;

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发展载体;

以信息技术为有效手段;

以智慧教学为新的增长点。

第三部分 综合发展规划

项目发展目标达成标志

学校管理

1、建立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管理模式。

2、强调职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实行分层管理,提高层级工作的效应。

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校内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组织保证机制。

4、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1、建立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管理模式,完善过程管理。

2、围绕学校整体办学目标,学校干部队伍、教师群体、学生综合素质都得到同步成长,办学特色逐步得到彰显。

3、争创全国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学校、文明单位、示范学校、办学先进单位。

队伍建设

1、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氛围,引导教师不断地乐学慧行,打造一支和谐、智慧、奋进的教师团队,让工作在校园内的每一位教师幸福成长。

2、教师注重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3、进一步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的学历、职称,培养一批市、县、校级骨干教师。

4、加大各类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教师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能力,成为复合型教师。1、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全员岗位职责明确。

2、学校有师德规范与师德考评制度,师德建设措施落实,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满意率>90%。

3、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做到全面考核,点面结合,全员参与。

4、培养1—2名县级骨干教师,10%左右的中学高级教师,10%—15%校级骨干教师,教师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梯队建设有成效。

德育工作

1、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应用为创新点,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发挥环境促教,环境育人的功效。

3、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学校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创建“健康成长、愉悦发展”的班级文化,形成全员育人的和谐氛围。

4、重视学科德育渗透,继续校本德育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德育科研探索。1、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过程、重细节;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各类主题活动有系统、有特色,每学年在市区开展德育展示活动2—3次。

2、育人环境和谐互动,“德育专网”成为教育创新的平台。

3、开展丰富多彩的提升班主任、任课教师育德能力的研讨论坛活动,德育骨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有序。

4、德育科研课题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关注过程。

教学工作

1、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构建起“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结合的培训网络,提高培训实效。

2、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

3、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落实“减负增效”。

4、初步构建校本课程建设框架,立足校情,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形成“以语文为基础,数学为龙头,英语为特色”,各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2、初步形成校本课程建设框架,建设一至两门特色课程。

3教学流程管理工作重基础,重过程,重细节,教务管理制度健全,学籍管理规范,校本教研扎实、有序开展。

4、总结课改经验,寻找新的课改生长点,逐步彰显学校的教学特色。

教育科研

1、树立科研服务意识,用规范和科学的方法开展管理工作。

2、加强学科科研,努力使教育科研工作真正服务于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建设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带动更多的教师实现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4、确立学校科研统领课题,起到引领、整合作用。1、具有比较完备的校本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网络,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形成一系列校本科研成果,在区级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

3、承担市、县级科研课题,课题研究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实效性,并能对学校日常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务管理

1、开源节流、参谋协调、群策群力,全体教师当家作主。

2、着力设施、设备添置,形成一个设备比较先进、功能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3、学校能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重新布局、建造。1、具有完备的总务管理制度。

2、凸显总务工作的实效性。

3、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设施、设备齐全,校舍条件得到改善。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学校党政班子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推进、认真组织实施三年发展规划。

二、加强全校教职工的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本三年发展规划一经教代会通过,立即组织分步实施,为全校共同的目标达成而努力奋斗。

三、组成“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班子”,把规划的各项目标要求分解到各分部门加以落实,并分年段实施到位。其班子组成分工如下:

1、总负责:霍雄伟 李海 贺保东

2、分目标负责人:

(1)学校管理:李海、白建兵

(2)队伍建设:李海、白建兵

(3)德育工作:白建兵、刘旭

(4)教学工作:贺保东 刘旭

(5)教育科研:刘旭

(6)体、卫、艺、科、图:郝润锋、白晓娜

(7)总务管理:李海、李海川

(8)办学特色:

① 梯队建设:刘旭

②校本课程:刘旭

③信息技术:贺保东

④兴趣小组:郝润锋、白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