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文复习措施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似乎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经过总复习之后成绩反而会下降?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
有些老师的复习,仅仅是将初中一至六册的基本课文重讲一遍。小到字词音形义,大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也都一一重讲;也有的老师将基本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然后逐篇细致讲解分析。以上两种复习方法大同小异,教者不管学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么程度,多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重复讲授,殊不学生花两三年的都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复习中完全掌握?教者的愿望不论多少美好,其复习结果是会与之背道而驰的。通过这样的一轮甚至两轮的复习,学生只能获得一些机械的死知识,还是没有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复习时间越长,学生思维越僵化,钻进了死记硬背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哪会有什么复习效果?
二、热衷于知识的专题讲座,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感受。
我们有的老师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的复习,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复习,如语法知识的复习分为:语音、语义、词类、短语类型、句子分类、句子用途、修辞等若干个小的课题,教者每节课精讲一个专题,以期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从打牢基础来看,这样做也许十分必要;但从初三总复习的要求来看,这样只能是给知识划清界限,不能给学生以整体感知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与近年来侧重于考查学生语段阅读能力的中考趋势相背离。初三的总复习,应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语言实际运用中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能力,是由掌握理解阶段向运用阶段的飞跃。教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继续打基础,而是为学生搭设一架通向运用阶段的梯子,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三、走进“题海战”误区,迷失学生的主动性
新学期伊始,各种复习资料和配套训练铺天盖地而来。诚然,其中不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但绝大多数所谓的配套试题都只是出题者东拼西凑和剪刀加浆糊的产物,粗制滥造痕迹斑斑,大多是一些常见题的简单重复。有些试题甚至根本背离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被埋在这样的题海中,应接不暇,精神疲惫,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哪还有自学的时间,更不用谈“广泛的阅读”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殆尽。难怪一些对语文本来还感兴趣的学生,也对语文丧失了信心。
四、强化阅读复习,淡化作文训练
语文中考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能力是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绝大多数初三语文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也考虑到这两项能力。但在具体实施复习计划的过程中,阅读复习往往被得到强化,而作文训练却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阅读复习的范围较窄,无非是有限的基本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花大量的时间复习,也许在中考中能碰上几道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作文水平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教者感到无处着手。久而久之,作文训练就成为语文复习中的难题。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性。中考前的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严密的过程,更要认真筹划一番。计划应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较为扎实,那么计划应侧重于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对基本能力加强训练;如果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是很好,那么计划就应花大力气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笔者认为,在复习语文的过程中,处理好复习各环节的关系,是达到预期复习目的的关键。
1、理清头绪,做一个优秀的“编曲者”。理清头绪,就是要弄清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步骤和方法等。这里只就复习内容略谈一二。初中语文复习的内容,简言之,可归纳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听说能力、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五大板块。基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意字;汉字形体的演变等)、词汇知识(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词语的感彩;成语及其运用;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标点符号知识、语法知识(单纯词与合成词;词类;短语类型;病句分析;复句类型;句群等等)、修辞知识(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引用、借代等修辞格)和文学文化常识(包括重要作家及作品,文体知识,古代文化常识等)。对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可理解,会分析,能运用,不必死记硬背名词术语。现代文阅读是对基础知识和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而现代文阅读能力则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而灵活的阅读训练。文言文阅读是对学生古文语感和基本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作为初中学生,应重视文言文的背诵、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对文言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基本理解。写作是对考生综合语文素质的总体考查,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多搜集、多练习。听说能力主要是对学生外在语文素质的考查,但由于条件限制,在现代语文考试中占分很少。但大家平时仍应重视对自己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如听新闻后复述要点,即席讲话或演讲等)。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新教法为重点,优化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教学素养。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继续做好课程改革研究工作。以新理念研究新教学。重视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继续围绕教学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科研。
2、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一、两种教育教学论著(《共同应对》《校本引领发展》),认真通读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
(二)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实抓活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开设阅览课,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佳作,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征文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发表习作。更好的组织小记者活动,扩大影响。
2、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编写、完善高中校本教材,积极有效地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好校级、区级公开课活动。各备课组平时加强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扎实开展好公开课评课活动,以研促教,营造浓厚的教研风气。保证区级公开课的优秀率。
4、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师徒结对互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胜任教学。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一周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在校“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展示自己风采。
(三)、强化教学科研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继续围绕区级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开设实验课,突破我校阅读和写作教学。
2、围绕校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的开设”进行研究,各备课组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我校的语文教学。
3、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科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扩大我校教研成果。
(四)、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1、组织好初三年级复习教学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学习、落实“中考研讨会”精神。
2、高三年级:做好2006年高考信息的收集工作,组织参加全区的高三备课组长会议,分析高考动态,全面安排好复习备考工作。认真做好三月、四月两次模考的复习迎考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分析工作。参加全市高三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借鉴别校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三、 主要活动
1、制订好教研组、各备课组工作计划。
2、学校对高三教学进行调研。
3、高三部分教师参加九县市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张家港)
4、校级公开课(华岩、詹志清)
三月份
1、编写、完善校本教材及深入开展课题活动。
2、高一年级教学调研。
3、校级公开课及评课活动,理论学习。(推选出对外公开课名单)
4、区级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会议,并参加苏锡常镇扬五区高三复习备考会议。
5、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潘少波)
四月份
1、各备课组充分准备区级公开课。
2、各备课组按计划开展学生竞赛活动。
3、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好期中复习迎考工作。(吴燕芬)
五月份
1、对高二年级教学情况调研。对各备课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九年级教学调研测试。
3、高三二模情况分析和高考信息交流活动。
4、校级公开课活动。(吴燕玉、袁莉娜、施孝丹)
六月份
1、各备课组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制订好期终复习计划。
2、毕业班中考、高考。
3、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教学反思。
4、语文组工作的台帐资料归档。
关键词:准 实 活 积累和运用
第一部分复习原则:准、实、活
一、准
教学目标定位要准,多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注意培养严谨的书写、思维习惯,积极的作业态度。
复习目标(内容)定位要准,共同制定复习计划,据《考试说明》,明确采分点(知识、能力点)考好,增素质,明确复习的每一步骤中,我要做什么。
复习主体定位要准,是学生复习、总结、提高、考试,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行为定位要准,引导和激励,组织和策划,指导和点拨。
二、实
梳理知识(方法)实:胸有成竹,对《说明》所及知识、能力了然于胸。
时间安排实:不乞求占用过多的课外时间,争最大的课堂效益,具体的知识(方法)均有相应的典型材料,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复习行为实:认真,严谨,做好每一项复习。
教师指导实:既引又扶。指导(教给)科学归类、记忆、思维方法。提供一套知识能力卡片。
三、活
复习方法活:分工、合作整理识记型知识,如字词、默写段(篇),文言实词、虚词。
指导整理阅读、写作知识和方法卡片,为能力型题目打基础。组内外书面和口头交流,典型发言,张贴学生出专题试题,出一份综合试题。
思维方式活:整体感知多角度思考(三个联系)
联系相关文体知识
联系多种思维方式,正向(相关)思维,反向(相关)思维
联系生活
第二部分复习行为
根据《考试说明》识字、写字和积累运用占分15%、阅读和写作各占45%和40%及课外阅读材料占90%的要求,复习思路如下:
一、吃透《考试说明》,师生共同制定复习计划
如第一轮两个月,8周,40课时。
1、识字与写字。音、形、辨别常见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书写正确、端正、准确,7%占分、时间,3课时。
2、积累与运用。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篇段默写、了解(课标)建议阅读的课外读物。约8%占分、时间,4课时。
3、阅读。一般阅读要求:感知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有自己的心得,脉络(部分间联系),段落中心句和关键性语句;作品人物和情景的独特体验、富于表现力语言的品位;记、描、说、议、抒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及在不同文体中表达作用。
4、写作。一般:表达方式选择、先后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联想与想象。专门:“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明白清楚”。“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据文章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扩写、续写;变换文体或表达方式改写;一般应用文,格式正确,语言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40%占分、时间,16课时(穿插在阅读文章中)。
5、第二轮一个月,20课时,练评4套试题。
二、改变复习方式,教师从事组织、指导、激励等服务工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识字与写字(3课时)
学生用一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生难字词搜集整理。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注音,体会意义,后2课时组内外全面交流、互抄,形成个人的初中常用汉字库。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张自认为能考的生难字词10个,用2分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由学生选若干张张贴与教室固定位置。
(二)积累与运用(4课时)
学生写“常见语病及例句”、“常用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等知识卡片在小组内交流,形成个人的文学常识库。
(三)阅读(18课时)
1、指导学生写如下知识卡片并在组内交流,选优秀者在教室固定位置张贴:
①段落内部层次关系及例
②小说常识
③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④记叙文(消息和通讯)、说明文、议论文、文体知识
⑤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生选记、说、议各一段文字仿中考出题,组内外交流互考,学生评出优秀试题及参考答案若干,贴于教室固定位置。
(四)写作(16课时)
1、学生写记、说、议等写作知识卡片并交流。
2、学生写记叙文开头结尾几种情况及例卡片并交流。
3、学生收集论据资料卡片(每人一专题,在组内外互抄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