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海报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报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报设计论文

第1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极简主义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简约主义,它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剩色彩与形的关系,即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题的不必要的东西,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研究色彩、形象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上。在平面设计中,它使广告变得简短有力,使内容突出来成为焦点。如果把极简主义当成一种风格,那它就存在流行时限的问题。但是极简主义所推崇的思维方式却包涵着一些永恒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极简主义能够将我们的思想带回本真:“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二、包豪斯设计思想对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提到极简主义,不得不说包豪斯设计思想对它的影响。包豪斯(Bauhaus)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前卫的教学理念,使其成为当时世界设计运动的中心。艺术和设计大师在学院里进行的大胆的艺术探索和教学改革,包括立体主义、达达、风格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思潮在这里交汇、碰撞,从而刺激了新的设计方法和风格的产生。包豪斯设计教育观念讲求: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设计与材料相融合,以人为本,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约翰•伊顿(JohannesItten)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他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他认为基本的几何造型要素与色彩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因此,他在教学中从一开始便强调几何形态训练和色彩训练的合一,他对于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色相的对比、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后来极简主义平面设计中把元素削减至仅仅是色彩与形的关系。对于色彩和形体,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Kandinsky)与约翰•伊顿有着相同的看法,他的课程并没有超过伊顿的发展范围,也可以说其就是伊顿的延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康定斯基更重视形式和色彩的细节关系,比较集中研究形式和色彩具体到设计项目中的运用。包豪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还有两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拉兹罗•莫霍里•纳吉(LaszloMoholyNagy),另一位是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纳吉创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和绘画,他相信简单语言的力量,多利用平面设计手法来表达这种力量。他的设计强调非对称性平衡的几何结构,完全不采用任何装饰细节,严谨的结构有着简单扼要、主题鲜明和富有时代感的特点,这对于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赫伯特•拜尔是康定斯基和纳吉的学生。他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字体设计上,习惯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他不喜欢大写字母,认为字体的装饰线体是多余的累赘,因而创造了无衬线字体和以小写字母为中心的新字体。包豪斯学院的出版物基本上都出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当时在平面设计、字体设计领域最为前沿的格局。现在,无衬线字体已经是世界字体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类型之一,可以说,无衬线字体与包豪斯设计理念就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包豪斯对点、线、面、色彩、形态等这些最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了重新归纳整理,将其精简到了无法再精简的程度后,由此向大众宣布新时代的造型开始了。其在设计上广泛采用无装饰线体,以简单的版面编排、构成主义的形式,达到极度功能化的效果。包豪斯这种简洁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可以说是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发源地。

三、极简主义形式在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海报的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主张把视觉语言形式精简至仅仅剩下色彩和形的关系,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以精妙的版式来构成画面、诠释主题。海报设计的极简主义形式主要体现在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设计上。图形化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用来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我们以汉字为例,汉字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与符号,“象征、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造字法使汉字图形具有了很强的创意设计的可能性。汉字的音、形、意如此的和谐统一,其内涵和外延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为汉字的图形化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现代随着字体的不断发展,在各式各样的字体中,那些笔画越是简单的字体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可将文字与图形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或将文字作为主体去掉字的一部分,使之图形化。比如中央美术学院蒋华老师为浙东文化杂志做的推广海报“浙东文化”,就将宋体字“浙东文化”四字作为主体,去掉了横的笔画保留了尾部的衬线,将文字简化为了图形,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图形化文字的海报设计强调了文字图形化语言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文字的阅读功能,既增强了人们对海报涵义的理解,又更好地表达了设计意图。图形语言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的海报设计非常注重事物的本质——摒弃与主体无关的元素,利用取舍、夸张等手法是极简主义海报图形创意的原则。设计元素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表现内容的空洞,我们利用最精炼、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来表达设计内涵,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运用解构、同构、图地转换等设计手法将元素整合到不可再少,也不可再多时,就形成了简单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语言。比如波兰设计师莱西•德文斯基(LexDrewinski)设计的海报作品《种族主义》,作品以黑色为底,白色为图。画面中是一只脚的图形,而脚底边缘却是一个人的脸型,从而用极简的图形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图形不仅仅是形状上的相似与同构,更是对作品主题“种族主义”的深刻阐释。德文斯基正是在脚与被践踏的人之间进行思维的积聚而迸发创作出了这一发人深省的图形。

图形精炼到不能再少,也不能添加任何元素,可以说是海报设计中经典的极简主义作品。以色传神,依神设色。色彩的感染力是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超越了图形带给我们的感动。世界上本来无所谓好看或不好看的颜色,关键在于这个色是否符合主题的需要和如何搭配。当一张海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品的色彩,其次才是图形、文字。一幅好的海报要想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首先色的选取、搭配、运用非常重要。极简主义形式中的设计采用了极少的色彩,而这些极少的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与图形、文字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体,这样的色彩在画面上才更具有说服力和视觉冲击力。比如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ShigeoFukuda)197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20周年所创作的海报《1945年的胜利》中,除了运用极简的图形来表现炮弹打回炮管的瞬间外,最强烈莫过于画面中运用了极少的两个颜色,这两种颜色都有效诠释了主题,形成了强有力的色彩对比——黑色的炮弹和炮管隐含了战争的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黄色的背景给人一种谁先发动战争谁将灭亡的警示。空白的编排设计。在海报设计中,我们经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元素上去,而忽视了海报版面的空间运用。而极简主义设计思想把空白的研究看得和图形、文字、色彩同等重要,海报设计中的空白部分在版面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大小直接影响到了作品的品味和风格。巧妙地运用空白,能够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空白的多少对海报的意境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恰当的空白会给人宁静、深邃、博大的感受。极简主义空白的理念更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空白和文字、图形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虚实、疏密的对比关系,把疏密的布局做到极致,就增强了视觉感受,强化了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这种极简主义空白理念在当下的众多设计理念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

四、总结

第2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海报,在中国大陆也叫“招贴”。在中国,海报最早出现于上海,一般用于戏剧宣传和招揽生意。海报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传播媒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高新科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和先进,但即使这样,海报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仍是无可取代的。虽然这么多年,海报任然只是一张纸,但就是因为它只是一张纸,所以才在历史的更迭中生生不息,它简洁明了,不会被场地或技术所束缚。然而一张海报要想成功地把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受众,首先要先吸引受众的视线在海报上,这就要求海报设计师要整体把握整个海报的画面,不仅要处理好画面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恰当地处理正形和负空间的关系问题。

二负空间

我们通常所说的负空间指的是主体事物以外的空白空间。在海报中是指除了文字元素和图形元素以外的空间。然而在处理正负空间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正负空间相互转化即当我们注重把握海报中的文字、图形时其以外的空白部分则为负空间,当我们将视线放在空白部分时,那么文字和图形则成了负空间。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利用正负空间关系创作的作品有艺术家埃舍尔的一系列矛盾空间作品以及极具代表性的鲁宾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已经进去了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要以海报、广告等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要想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就要求设计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传达一种情感,唤起受众的共鸣,与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沟通与理解,从而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而合理利用负空间去处理海报中的各个元素就可以产生这样的表达效果。现今,很多设计师已经开始注意负空间的重要性,并在绘画、建筑、标志等设计中运用到了负空间,但是在海报设计方面对负空间的运用的研究还比较少。

三负空间的成因

(一)从视觉感受方面分析每个时代都造就了印有其时代风格的海报。就当代社会而言,优秀的海报设计已经不止是传递信息的作用了。大段文字堆积,大量图片充满画面,现代社会使得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停下来去仔细看那么多的内容,面对那么大的信息量人们只会觉得心烦。而在海报中巧妙的运用负空间,可以使海报设计简洁醒目,轻松和谐,给人呼吸感,而不会是增加人们的视觉压力。

1突出表现设计中心海报设计中的信息分为不同等级的主次关系,我们所要着重表现的是我们的主要设计中心,其他元素则为次级辅助信息。一般情况下,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区别越大,主要信息越醒目,反之,主要信息就会与次要信息区别不开,达不到强调的效果。而我们所说的正负空间关系就是主次级信息关系的体现。简化可有可无的设计元素,如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精心处理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精简内容,使每一元素都使用的恰到好处。利用负空间这一表现手法来烘托海报的设计中心,从而使海报具有对比更加强烈的画面感。

2减轻视觉疲劳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感觉疲惫,人们渴望在忙碌之余有一个空暇的时间可以放松一下身心。广告设计中的空白、书籍编排中的留白、简洁的包装等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停顿、放松、呼吸的轻松舒适的感觉。这就是负空间的使用带给人们的感受。当人们看多了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时,自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感,而此刻如果有一个简洁明了的设计出现时,无疑如盛夏的一泓清泉,给人产生好感,使人想要驻足。

3丰富设计涵义直白与隐喻是图形设计作品的精神气质与情感特征的一种表现。利用负空间既可以增加海报的内涵又不会增加受众的视觉压力,并可以留给受众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不是生硬地将信息摆在受众面前,而是像聊天一样与受众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与受众进行互动并唤起受众的心理感受。使受众不会感觉是被强制去接受这些信息,而是主动想要去了解的。海报中的负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正确处理正空间和负空间之间的和谐关系,即正空间和负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色彩对比关系等。可以使受众根据有具体形象的正空间结合没有具体形象的负空间产生一定的联想。而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等的受众对画面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人们会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自行对画面进行补充,这就形成了同样的画面而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却是不同的。所以,巧妙地利用负空间,可以使一张海报产生多种情感传达。是中国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北京国际商标节》海报,画面中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形式,点线面相结合,画面中虽然并没有出现天坛的具体形象,但简单几笔,与空白部分相结合,就可以让人联想到北京天坛的形象,简洁而耐人寻味。另一种是在正形的基础上也赋予负空间一个具体形,即我们所说的正负形,这样就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并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但又不会产生繁琐的感觉。是设计师福田繁雄的海报设计。福田繁雄很善于运用正负形,他有一大部分海报都运用了这种表现方法。在这样的设计安排中,正负空间的界限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正负空间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二)从中国传统书画及哲学思想方面分析中华民族的文化星罗棋布,其中,中国画可以说是其精髓和代表。中国画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形成了多种表现技法,而留白则是其中较为重要并应用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负空间在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经常被画家用来制造画面意境。中国的书法创作中也有负空间的表现。书法中的负空间指的是除了文字和印章以外的空白部分,包括每一笔画摆放的位置、形状、大小构成的单个字,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摆放构成的整个画面布局,它们决定了画面的整个节奏韵律,在书法中十分重要。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中皆讲究轻重缓急的韵律感以及含蓄的意境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正负空间关系。这也正是中国哲学思想中“虚”与“实”,“有”与“无”之意的体现。儒家思想中有关于“虚”“实”的理论,孟子认为美和善要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并要最终由外在的具体形上升到内心的精神境界。道家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与“实”、“有”与“无”的统一,两者相结合才生成了世间万物。如我们现在所说的辩证的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哲学中对正负空间的理解。在现代的海报设计中也应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和意境之美,合理利用负空间,去营造海报的中国风格。

四结语

第3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空白处更有意味。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这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体现。例如《寒江独钓图》这幅画,其最精妙之处就在水中,看似不着一笔,空无一物,实则给人留了无边无际的联想,其间韵味妙不可言。对于传统的东方审美文化,“空”是构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了深邃的艺术哲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淀了五千年历史,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民族,璀璨的华夏文明及其厚重,但其内在精神是统一的。在其他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同样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中国书法中的布白和中国戏曲舞台上利用虚空的刁窗体现出了空白的意境之美。而文学中的意犹未尽和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韵,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渲染了浓重的艺术氛围。并且,“留白”是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延续发展,通过无中生有、虚实结合,使艺术更具含蓄婉转的空灵之美,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完美展现。

2现代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美

在现代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设计理念交替更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海报设计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我们很清楚海报设计的本质在于传达信息,增强信息的传播力量,诉求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让受众更清晰明了地感知设计的意图。在大量视觉信息充斥我们眼球的现代化社会中,现我们同样被代海报设计中大量的信息、繁杂的形式弄得眼花缭乱,拥挤不堪的画面不仅达不到设计传达信息的目的,而且造成了视觉疲劳和心理压力、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去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一张好的海报设计,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空间全部利用,把所有的信息堆砌,而是有意识的留白,让主体形象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更加醒目的传达更多的信息。从某一层面来说,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留白”就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休息的空间。把空白运用到现代海报设计里,不仅仅是缓解了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把空白参与设计,设计师可以巧妙地把其他设计元素与空白巧妙进行融合,使设计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传达,精心雕琢的形象会显得更加突出、醒目,给观者想象回味的余地,本来没有的东西带给人们无尽的联想,徜徉在想象的空间中,回味作品的感情韵味,为设计作品渲染了浓厚的设计氛围。

3空白意境对现代海报设计的气氛渲染表现

在海报设计中烦琐复杂大量信息每天都围绕着我们的当今社会,我们从心理上就渴望空白的时刻。而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空间就像文章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却可以引发我们无尽的好奇心,让我们有空间,有兴趣去探究其间所蕴含的意义。空白意境对现代海报设计的整体气氛有很好的渲染作用。在海报设计中巧妙地运用空白可以提高海报的设计品位,更好地发挥海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创造设计的意境。美国著名设计师维基•斯特鲁认为:“空白的运用表现了对构图的精妙理解。”一张好的海报设计,应该首先要考虑到整个版面的协调,注重整体性,在局部中进行巧妙地变化设计,运用比例和空白,使版面空白处的退让与信息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互相映衬融合,使设计主题形象突出,使朴素简洁的版面拥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营造耐人寻味的氛围,产生一定的神秘感,创造一种设计的意境之美。海报设计中的空白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内容的“有”,通过对可见物的超越,蕴含着一切和无限。无印良品的宣传海报我们都不陌生,原研哉希望宣传海报能很好地表达出无印良品设计中“虚空”的理念。在海报设计之初,是想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摄影家藤井保提出了“地平线”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单纯空无的画面深刻地表现出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精益求精的取景、拍摄和照片筛选,最终选定了四张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利用空白很好地创造出了海报的意境,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所蕴含的精神,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正如原研哉所说:“那道地平线就像烙在了我眼中一样,一直到现在,依然令我难以忘怀……”。这也充分体现了空白的运用之妙会为海报设计渲染深刻浓厚的艺术气氛。

(2)引发设计的想象空间。设计教育家戴布勒•芬克认为,没有空白,即无所谓存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空白的存在,其实空白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知道在二维平面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空白空间的运用,可以为设计营造深远的视觉心理空间。1992年,靳埭强在为世界环境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回响》中,就运用了道家的思想。用毛笔象征莲花,在毛笔的右上方用水墨画出一只蜻蜓,表达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传达出大自然万物互相融和的道家思想。作品中大量的留白设计体现了大自然广阔清新的空间,把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承传。从靳埭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好的设计作品并不是越复杂就越好,巧妙合理的留白可以营造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而且让画面显得更加简洁有力和耐人寻味,还能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广阔空间。

(3)获取海报设计的视觉舒适感。我国古代绘画论中说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是说,画面在疏密的布局上有意识地留取“空白”以及在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都是画面布局的一种创意性的重要手法,有利于强化观者的感受,获得视觉上的轻松舒适感。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息息相关,于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否给观者以视觉和心理上的休息与轻松,让人们重获一份能释放自己的宁静空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而空白的留取恰好能满足现代人精神上的这一追求,设计中的空白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给人一个停顿,使观者在观看时有轻松愉悦的视觉审美享受。

4空白在未来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第4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视觉符号则是指一切能够以人类视觉感官角度传达信息的媒介载体。现代平面设计理论认为,视觉符号可以引起受众的生理反应,使他们产生联想,进而产生移情等心理效应,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在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将电影海报中的诸多元素统括到平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范畴内,大大提高了电影海报设计的专业性。设计师可以通过视觉符号的重组、构成,以多种手段和形式生动地再现电影内容,传达电影主题,吸引受众注意,使受众产生观影欲望。

二、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符号研究

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分类同平面设计一样,主要由文字、图形、色彩三大要素组成,它们是二维感官的基本要素,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要想制作出优秀的电影海报,需要设计师不但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整体构思,还要从微观角度对视觉符号展开分析。

(一)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文字符号

文字本身就是人类记录事物、交流情感的符号,我们每天获得的信息大部分都通过文字传达。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信息和不同的情感传播目的,用以迅速展示影片主题。通常,电影海报文字符号有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解构型文字。

解构型文字是由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根据解构主义而提出的海报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原文字进行有意识地破坏,剥离文字的整体性、突出文字的局部,从而形成的具有图形性的“文字”。这类文字能够降低文字的阅读性而增强其图形性,通过对文字进行分解、进行笔画的增减等使之符合某种视觉要求,是电影海报设计中常用的文字设计手法。对电影海报中的文字进行解构处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不但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字形式,更需要使文字信息与海报思想主题紧密连结。如电影《逆战》的宣传海报中,设计师将“逆战”二字进行了分解,每一个笔画都脱离了文字主体,呈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视觉效果,这正同电影中兄弟两人失散多年的情节相吻合,实现了故事情节的隐喻传达。

2.重构型文字。

重构型文字是指对文字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使文字整体呈现出点线面等图形特征的文字形式。这类文字符号性极强,又非常具有趣味性,能够呈现出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和趣味性,让人看完海报有深刻的印象。如《黑客帝国》的海报,画面中程序代码被编排成雨丝状从天而降,给人一种强烈的超现实感觉。又如电影《女人》的海报,设计师通过“sex(性感)”“beauty(美丽)”“passion(激情)”以及影片名“thewomen(女人)”等一系列文字的重组排列构成了一幅女性身材的轮廓图,实现了文字对电影主题内容的传达。重构型文字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不同大小、不同笔体、不同风格的文字之间组合形成的“文字”。这种形式的重构文字同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首部港产3D恐怖电影《童眼》就是用了这类重构型文字,设计师为了突出电影3D的形式特征,将红色的“3D”同绿色的影片名“童眼”进行组合设计,在介绍影片内容的同时实现了影片特色的传达。

3.手写型文字。

不同字体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感受也是不同的。近年来手写体文字大行其道,受到电影海报设计师的广泛重视。在世界语言文化中,无论是汉字还是英文或是其他语种的文字都有多种手写方法,比如汉字中的楷书给人冷静、认真、有秩序的视觉感受,草书给人随意、放松、流畅的感受,幼圆给人可爱、清新、活泼的心灵感受等等。总而言之,无论是汉字、英文还是阿拉伯文,手写体不仅能给 人一种自然、质朴、亲切的视觉效果,更能带给人效果各异的心理效用。如电影《爸,你好吗?》的海报,手写体的影片名,呈现出如同家书一般的和美、感人的效果,与电影主题完全一致。又如电影《龙门飞甲》海报中的影片名就选用了书法体,洒脱的草书搭配影片古装人物的武侠扮相将电影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观众。

(二)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图形符号

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格尔•马蒂斯曾说:“一幅优秀的海报作品,能够完全依靠图形符号传达信息,而不依靠任何文字注解。”由此可见,图形在人类视觉收集与情感传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影海报中,图形符号应力求简洁、富有创意,这样才能直观而迅速地使受众了解到电影的主题信息。一般来讲,电影海报中的图形符号有两种表现方式。

1.说明性图形符号。

说明性图形符号是我们最常见的电影海报图形形式,它主要对电影内容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性图形功用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通过建立另一个全新具体形象的方式去解释说明目标对象;第二,选取目标对象的一部分或是有关联性的图像资源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无论何种意义层面上的说明性图形都能以最有力、最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明白电影海报要传达的主题。如电影《塔拉星球之战》的宣传海报,画面中有各种宇宙飞船、太空战机、飞碟等,背景则是火光冲天的太空,整幅作品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影片“星球之战”的主题内容,使观众一目了然。

2.象征性图形符号。

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打动人的内心,因此图形不仅要具有最起码的装饰功能,还要有内涵上的象征意义。象征性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能够间接传达电影的精神和寓意,实现观众同电影深层次的互动。通常,电影海报中的象征图形主要有三类。第一,传统纹样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取材于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较为深刻。如电影《杨门女将》海报中穆桂英的帅服上雕虎绣凤,很好地凸显了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品格性情。第二,概念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同人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抽象概念图形相联系,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域的象征图形。如电影《切尔诺贝利》中就采用了我们常见的放射警示标志,以此象征这场危险的核泄漏事故。第三,科学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取材于医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等,以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形态象征着未来或是不可知的领域,在众多科幻影片海报中非常常见。如电影《地心引力》的海报就以地球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没有引力的外太空世界,象征着故事情节的科幻性。

(三)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最直观的要素,不但能够先于文字、图形被人们感知到,还能够根据纯度、色相的变化使观者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发自精神深层的冲击与震撼。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要关注色彩的心理效应,赋予色彩更深层次的心理暗示或精神意义,使之成为电影情感传达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讲,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符号大致可分为冷调色彩符号和暖调色彩符号两种。

1.冷调色彩符号。

冷调色彩符号主要包括蓝色、绿色、紫色、棕色等短波较长的色彩,这些色彩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具体配色方案呈现出多种效果,或是给人沉静、理性的心理感受,或是给人悲伤、孤寂的心理感受。以电影《唐山大地震》海报为例,画面中的两层背景均采用了棕色这一较暗的冷色调——阴冷的废墟和低沉的天空将整个电影的悲伤氛围衬托出来,寓意了灾难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让观者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的情感冲击。

2.暖调色彩符号。

第5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陶瓷的造型样式和装饰纹样两方面。中国传统陶瓷有着自身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区的风格特点,有着新颖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拥有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二者完整地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二、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三、结语

第6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第7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儿童产品包装附加功能的拓展

当代儿童产品包装的特点在于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的完美结合,包装从本质上来讲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使商品易于认知和使用、便于运输等,这是所有包装的基本功能。

包装的附加功能是指在包装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劳动创造的新功能。对于企业而言,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附加值越高,虽然经营成本会有所增加,但往往产品的销量就越好,也伴随着较高的利润,使其能够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商品的增值因素,使得企业的生命力、市场竞争力更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拓展产品的附加功能,可以有效的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甚至使包装的生命周期大于产品本身,做到物尽其用,既节约了资金又节省了能源消耗。

在包装设计创新中,要善于思考和借鉴,创意本身就是把也许根本无关的事物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例如纸和笔的创意,见图1,设计师把经过特殊处理的纸折起来就成了画笔。设计的创意,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使其热爱生活、锻炼大脑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领域,设计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使其附加功能得以拓展。

1让包装盒变成提高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产品包装在消费者打开包装盒的一瞬间,其利用价值就几乎完成了,特别是儿童产品的包装,很多家长由于顾及包装的环保性、安全性或占用空间等种种原因而当即弃之。其实,常见的纸质包装盒如果加以创意性设计,便可实现包装加玩具的双重功效。例如:可以将包装盒与贴画结合起来,儿童可以将包装盒上的某些可爱的图案或字母揭下来贴到别处。

这既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度又免去了家长购买贴画的费用。或者可以将硬质包装盒设计成儿童经过简单的折、撕、粘、拼等手工劳动,而制作成小房子、相框、CD盒、小动物、简单家具等玩具。儿童经过动手制作,不但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很有成就感。国外也有很多公司在儿童产品包装盒的功能拓展上做出尝试,雀巢加拿大公司曾推出3款“Smarties”节日糖果筒,此款新包装可以通过旋转筒身的3个分割部分,组成多样化的、不同的彩色商标图案。

2让包装盒变成锻炼儿童创意思维的工具

儿童的天性就是用于尝试和创造,对儿童最好的开发就是给他足够的空间任其发挥,儿童绘画发展分为4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3~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设计师如果在这个年龄所对应的产品包装上结合产品的特点和造型,留恰当的空白,变成儿童的画纸,任由孩子去绘画、填色和创造,可以增加儿童与产品的亲切感,使原本功能单一的产品包装变成儿童可炫耀的作品。比如包装盒经过儿童的涂鸦性绘画可以成为具有个性的笔筒、灯罩或储物盒,可谓一举两得。也可以在包装盒上经过压痕等特殊工艺处理,使其成为七巧板或马赛克益智拼图,这种拼图适合2岁以上儿童使用。“LEE”手袋设计的思维,也是值得儿童包装借鉴的,见图2。

3让包装的创意为生活带来色彩

创意改变生活,创意引领时代,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从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设计创意的产生不单由设计师的大脑决定,还受到科技的发展、包装材料的研发、经营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种感温材料已经逐渐运用到生活日用品中,例如感温变色杯的原理,是受微胶囊变色材料层的影响而产生的;美国有一款儿童用温控变色安全勺,是用专利传感材料制成,原本彩色的小勺在超过43.3℃的时候会自动变成白色,以提示家长注意防烫伤。如果类似技术运用到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利用温度控制包装的色彩,常温下包装呈现原有的色彩,当用手触摸有热传递发生或当外界温度产生一定变化时,包装表面的色彩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儿童亲身体会到温度可以改变色彩,理解到原本很难用语言解释的科学道理。

还有很多包装创意能为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中山牛油曲奇饼干包装上贴有“循环使用包装”、“百威纸巾盒”的提示语,见图3,更为细致的是纸巾抽取口有保护垫圈以防锋利的铁盒划伤手指。宜家家居现在销售的各类(纸制或金属制)储物盒售价基本都在几十元至上百元每个,特别是很多纸制储物盒的设计都可以和商品包装设计结合起来。也可以将糖豆的包装盒设计成名片盒或药盒、将某些塑料包装盒设计成肥皂盒等。

包装的附加功能相对于其基本功能而言虽然是次要的,但这种富有知识性、益智性的设计可以使儿童在使用商品的同时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而且最大限度的延长了本来可能随手丢掉的包装的生命周期,岂不两全其美。

儿童包装附加功能研究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包装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较其他产品短,包装大都属于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约80%转化为废弃物,往往是精美坚固的包装转瞬就被丢弃。如果通过设计,在包装成本控制的合理范围内,一件包装成品不但可以完成保护商品、促进销售的使命,而且还能继续担当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实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甚至给生活带来色彩,包装的附加价值就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长其循环周期,使能源、材料、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得到产出最大化。包装附加价值的作用不可小觑,对商家而言,这样的产品摆在商店的货架上,比起同类商品更具吸引力,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使用商品和利用商品包装的双重需求,激发儿童家长的购买欲望,满足儿童探知新事物的天性。这就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包装“Recycle”:对包装的合理再利用,延长包装的生命周期,使包装获得新价值,也推进了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以包装为载体拓展其附加功能,归根到底依赖的是设计创新。21世纪的包装设计将是以人文本的发展趋势,设计使生活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更和谐。设计师和企业要以更道德、更负责的态度和方式,设计创造适合儿童特点的产品包装,通过包装传达给孩子们绿色、健康、节约的环保理念,在物质、精神、环保、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为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8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视错觉;海报设计;应用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海报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日常生活中,成为联系设计师思想与受众认知的纽带和桥梁。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创意的不断涌现,海报设计也在随之进行不断的转化,在不断迎合受众心理,寻找刺激点。在这种背景之下,视错觉图形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开始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设计师为之倾倒,让毫无生机的海报设计焕发生机,让平面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视错觉概述

通俗来讲,视错觉就是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从科学角度来讲,视错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与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认知上传到大脑,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视错觉。举个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众所周知我们早上看到的太阳一般是又大又圆的红红的脸庞,表面看上去是十分巨大的;到中午的时候,太阳的脸庞则会变小,变成黄灿灿的一个小圆,相比早晨的太阳清瘦了不少;到了傍晚的时候,太阳又开始变得厚重庄严,面积又开始变大,颜色开始变红,如同早上一般。其实,太阳的大小、颜色以及形状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太阳大小的不同,是由于地球在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中,地平线与太阳的距离一直在变,导致太阳在我们的眼中的成像也大小不同,这个例子其实就暗含着一定的视错觉原理。可以说,将视错觉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海报设计中,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也势必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图形是多种多样的,其或是利用颜色对比或是利用几何形态的变化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从而将海报信息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传递出去。

2.1图底映衬的视错觉

图底映衬的视错觉表现形式是对图和背景的一种巧妙利用,常规状态之下图是主体,底是背景,底是用来衬托图的。但是,假如我们将图底反转(即将图底对调)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视错觉,而后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在图是主体的情况下,图处于靠前的位置,观者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其形状;而作为背景的底只是用来衬托图的,是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于整体中。当图和底反转过来之后,以图为底,以底为图,此时的图和底都会变得醒目,且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原先被隐藏起来的底显露了出来,以前被置于主体地位的图也变得不那么耀眼,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境况之下就会产生一种综合交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明暗互补的视觉效果,从而以一种更加幽默的方式向受众传递海报蕴含的思想情感。

2.2形态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形态视错觉常常被应用在文字图形中,借助文字的残缺不全以及文字形体、结构上的相互结合来形成视错觉图形,这种图形常常被称为“形态视错觉图”。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图形设计时都会选择形态视错觉这种表现方式,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形态相似的文字图形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意境。以大家非常熟悉的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海报为例,其采用的就是形态视错觉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人看到这个会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有的人认为北京的“京”字就像是一个奔跑的运动员,传递出了奥运会生生不息的精神;有的人就单纯地认为其就是一个汉字“京”,代表的是奥运会的主办地,代表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还有人认为其是篆书中“龙”字的变体,传递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其是,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正确与合理的,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了形态视错觉原理,将一些形态比较相似的字体巧妙地拼凑融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了一幅相互交融、灵动多变而又富有深意的海报作品。

2.3多维幻象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多维幻象视错觉图形是最具虚幻性和趣味性的,它能将二维图形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带给受众一种三维的立体感。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矛盾视错觉首先利用人类视觉中视点的转变和顺序交换,然后在大脑里生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又十分合乎情理。以索尼广告公司设计的宣传海报为例,无可厚非该海报是以一种二维平面、静止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但受众看到的却是动态的三维立体图形,这就是多维幻象视错觉起到的作用。该海报形象是由一系列色彩、大小不同的小菱形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排列成一个规则的圆形,通过色调以及形状的远近交替在受众的视觉盲点中成像。虽然菱形的颜色和形状是不会变的,但是却有一种动态旋转感,图形仿佛动了起来。这无疑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刺激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该广告作品的印象。

2.4矛盾的视错觉

矛盾空间是将两种空间构造上相互矛盾的物象进行重组,通过打破时空的界限,获得一种特殊的、永远不可能的非现实的立体幻觉空间,它能够培养观众的理性思维和趣味创意的能力。这类视错觉图形是以貌似同构的组合方式形成非现实的结构关系,初看以为是完全合理的立体空间,经过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许多不合理的矛盾形态。瑞典著名的艺术家奥斯卡•路透斯沃德曾利用这种原理创造了很多矛盾空间图形,他曾经设计过一幅非常著名的海报作品《不可能的楼梯台阶》,该海报作品采用的就是矛盾视错觉图形。受众在看到该海报作品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但却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家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情趣,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效果。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利用这种不断转换的空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创造有限与无限的空间和图形,以获取强烈的视觉幻象和视觉冲击力。

3结语

视错觉图形拥有多种多样的变形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一系列的设计思想,打破了传统海报设计平淡无奇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新时代创新的三维化的立体效果,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二维、三维与多维充分结合在一起,在传递海报设计思想的同时更能够为受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创新的刺激。

参考文献:

[1]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埃舍尔大师图典[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贡布里希E…H….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刘洋.论视错觉图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33(4):114-117.

[4]夏丽萍.图形创意中“元素的替代”[J].包装工程,2006,27(3):215.

[5]金芳.文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第9篇:海报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广告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高校,经管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广告学”课程,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正是为配合市场营销知识而设置的。在广告与营销日益融合的趋势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必须明确课程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偏重理论教学

广告属于市场营销4P中促销(Promo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市场营销服务,但又独立于市场营销。“广告学”课程也与“营销策划”课程一样,本身是具有实践指向的应用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调研、策划、创意到制作上“广告学”都要求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然而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和教材、课堂的限制,教师在“广告学”的教学上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轻视广告设计实践,所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于广告设计与运用的能力仍然比较欠缺,难以与营销策划等知识相互配合。另外,广告是引导消费、传递信息、刺激需求、美化生活的一种产业,它的相关课程性质应是能引起学生兴趣、活泼生动的课程。而在“广告学”教学中避免学生参与广告设计实践,则难以使广告学与市场营销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相互对接与促进。

1.2教师专业背景问题

目前“广告学”的教学主要形成了三大类型:艺术设计类、新闻传播类和市场营销类,这三种类型相关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广告学”教学时,风格各不相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广告学”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夸大美学艺术的作用,强调广告的创意和美感;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则偏重于广告活动的基本原理、广告行业中的高层次领导者、管理者定位知识,而对营销的关联性知识和能力掌握得较少,且易于忽视广告的策划与设计应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更强调广告的营销效果,推崇广告策划与运作,但在广告的设计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很多教师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广告学”教学时,没有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片面孤立地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不明白怎样将广告设计与营销策划知识相结合,在策划实践时难以将所学广告学知识进行应用,进而觉得这门课程很难学,导致学生对“广告学”失去学习兴趣。

1.3教学方式问题

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老师单一地讲与学生单一地听,这种单项传播模式居多。1.4考核方式问题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广告学”课程主要是以考试试卷为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更偏重于理论知识,违背了“广告学”的互动性与应用性特点,因而难以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

2教学改革

2.1特色教学法研究

本门课程将依托非广告专业的优势,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凸显“广告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上的实践性、应用性与贯通性。本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总学时为52学时,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课时按3:2的比例进行分配。2.1.1理论教学教学学时:32学时教学目的:随着媒介的融合、网络的广泛应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广告、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本门课程将通过“广告学”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广告实践的经验和技巧,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系统知识,掌握“广告学”基础知识概念、了解广告新媒体、学会撰写广告策划案及不同传播媒介的广告文案,学会广告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章广告导论了解广告的概念、作用与功能,广告的主要参演者与类型,广告的演变与现状,重点理解广告与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第二章广告是如何奏效的了解作为传播方式的广告是如何起作用的,支撑广告有效性的广告效果是怎样的,广告多面模型“感知、认知、联想、说服、行为、文化与社会”的特征。第三章消费者受众了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文化、社会、心理与行为因素,如何选择正确的目标受众。第四章广告战略性调查与战略计划学会进行广告战略性调查,了解调查的类型与方法。基本的战略计划决策中,如何进行SWOT分析、制订广告目标与广告战略,然后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最后进行广告的预算与评估。第五章媒介计划了解印刷媒介与家外媒介、电波媒介、互动媒介与另类媒介、广告媒介计划与购买的基本概念。第六章广告创意与讯息战略创意是营销策划的灵魂,学会创意的思考,获得创意的基本方法。第七章广告文案撰写了解广告语言,掌握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广告文案的撰写方法。并在此章节中,结合实验课程为广告设计作品撰写一份海报广告文案和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第八章广告设计与制作结合实验课程,讲解标志、海报、包装设计的要素与方法;重点讲解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要求和过程;同时,教师选取不同媒介的优秀广告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如何借鉴优秀广告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第九章网络新媒介的运用随着媒介的融合、网络的广泛应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广告、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此章节将着重讲解H5、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介在广告中的运用。第十章广告效果评估了解广告效果评估、文案测试、媒介评估、广告活动与整合营销传播评估的基本概念。2.1.2实验教学教学学时:20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教学,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掌握VI、海报、包装、广告效果图设计的基本能力,促使学生将广告学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相结合,提高营销策划的实践能力。实验一VI设计结合理论课程中标志设计的草稿作业,教师演示如何将手绘标志的设计草稿通过电脑AI软件绘制成标准标志,进而使用现有素材完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的设计。学生先完成教师所给的示例图,掌握AI标志绘制基本原理,然后根据教师所给素材完成各自的VI设计。实验二海报设计结合理论课程中海报文案作业与海报设计的理论方法,教师通过PS软件演示三种字体设计的方法,将图形元素与文字进行组合、排版完成一幅海报设计。学生完成教师演示案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所完成的海报文案在网络上寻找符合海报主题的图形素材,然后独立完成一幅各自选题的海报设计。实验三包装设计结合理论课程,教师演示包装设计的步骤过程,讲解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图片资料开启设计灵感,然后通过PS软件将所搜集的有用素材制作成包装设计效果图。学生按教师所给素材完成示例图,并按教师所讲方法完成各自选题的包装设计效果图。实验四广告效果图设计结合三次实验课程所绘的广告设计图,教师通过PS软件演示如何配合广告策划的需要将所设计的广告平面图PS到现实场景,增加广告策划文案的可信度。

2.2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改革

在“广告学”教学中要避免讲授纯理论,要与市场营销专业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广告学”是为了服务于营销,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只教授广告设计也是不正确的。在“广告学”教学中常规的以考试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只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这样将难以考核学生在此门课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识情况,特此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以“考察”为此课程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给出题目方向———以本省某品牌或产品为广告策划对象,以分组的形式(每组3人),各组自主选择一个策划对象,各组学生需要按阶段完成作业,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作业,通过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进行广告调研,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所售产品进行分析介绍,了解所要策划对象的现有消费者构成与其目标市场策略,了解企业已有的广告宣传手法。其次,要求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得出品牌知名度、消费者需求,最后给出结论,提出现存问题与给出合理化建议。作业以报告形式递交,并在完成此阶段作业后,由每组学生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解,由其余学生进行评论与建议,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第二阶段作业,在完成以上步骤后,理论课程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阶段根据上次作业得出的数据,学习新的内容,将作业带入到课堂知识中,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目标受众分析与市场细分及定位,进而选择广告策略。同时,教师讲授新媒体广告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为传播媒介进行广告策划。在此阶段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撰写一个海报广告与一个电视脚本文案,并写明媒介计划与购买说明。此阶段作业需要实验课程进行配合,以便学生能够完成海报设计与新媒介效果图设计。作业以报告形式递交,并选出优秀作品请学生欣赏。第三阶段作业,每组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搜集所选品牌原有标志并对它进行分析,然后请每个组员各自为企业设计一个新的标志,分别为草稿版和电脑标准版,并写出设计说明,最后完成一套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以个人成果形式在班级进行展览。第四阶段作业,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促销策划,并由小组成员分别独立绘制一个POP手绘海报,并在班级进行展览。最后,四个阶段的作业形成一本完整的广告策划书,把需要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巧妙地隐含、穿插在每个“任务”之中,鼓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搜集大量的广告案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此考核方式以广告策划书为主线,学生分组完成四项报告内容,最终以一份完整的作业报告的形式评定成绩。最终成绩评定为:总成绩=课堂出勤(总分100分,占比30%)+广告策划书(总分100分,占比70%)。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次通过“广告学”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着重凸显“广告学”与“营销策划”的关系,以丰富优秀的案例、生动的课程实践体验,把整个课程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在选定作业中掌握广告策划、广告文案的撰写和广告创意设计的能力,为大学生参加创业、营销策划类的比赛做好技术准备,最终培养学生成为营销策划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安心.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教学改革[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484-497.

[2]杨慧.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