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Google认为,ADID网络广告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跟踪并收集用户的网络活动信息,广告客户和广告网络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更准确地展示个性化广告。目前,除Google之外,微软和苹果也正在开发自己的广告系统。德国消费者组织联合会的顾问麦克拉津凯认为,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将会是一个可怕的噩梦,麦克拉津凯预言,用不了多久,大家再也无法匿名上网冲浪了。
现有的广告跟踪技术通过称为Cookie的一种小文件实现,在我们浏览网页时,网站或者网页上第三方的内容将可能在我们的电脑上创建Cookie,通过这些Cookie网站和广告网络可以对用户进行跟踪,并根据跟踪的结果展示个性化广告。例如,如果我们在旅游网站上搜索飞往夏威夷的航班,那么很快在我们浏览其他网页时将会看到相关的广告。
对于通过Cookie实现的广告跟踪技术,目前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来保护自己。首先,由于Cookie是存储在我们的电脑上的,因而,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会话结束后删除它。广告网络将只能够跟踪我们当前的会话,无法根据以往的历史对我们的网络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其次,我们还可以彻底地阻止Cookie跟踪。通过浏览器的设置选项,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一目的,而苹果公司的Safari浏览器更是早在2003年就停止了第三方Cookie的支持。
与此不同的是,对于Google的ADID技术我们无法使用类似的方法保护自己,因为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方式完全不同。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ADID跟踪的数据将保存在Google的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的电脑上。至于ADID技术如何识别用户,Google尚未公开这一信息。不过,按照现有的技术,通过一个浏览器的特殊指纹,甚至是根据用户的系统数据与网络行为,例如系统安装的字体和用户的打字速度等数据,建立一个用户的数字指纹,这也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德国,施普林格公司的子公司ZANOX就是一家致力于识别用户数字指纹的公司。
行业的新标准
据称只有遵循相关服务条款的广告商和广告网络才有权使用ADID,而且ADID将让用户对自己的隐私以及上网习惯等信息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是麦克拉津凯认为即使有所谓的控制选项,这些也只是门面功夫。所谓的“控制”顶多只是控制数据扩散的过程,而不是控制是否能够跟踪和收集用户数据。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数据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多多益善,更不用说是一直都因为过度收集用户数据而被谴责的Google。而对于ADID提供给广告商的数据将是匿名的传言,德国联邦隐私专员持怀疑态度。隐私专员发言人朱莉安海因里希表示,用户必须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有更多的决定权,对于ADID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例如收集到的数据将被存储在服务器上,但是众所周知存储在Google服务器上的数据是绝对无法摆脱美国情报机构魔掌的,而且令人担心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用户喜欢的度假胜地。而麦克拉津凯也再次警告,即使跟踪数据是以匿名的方式保存,但是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完全能够识别并建立起个人的档案。
Google计划利用其市场力量来推动ADID,Google旗下的子公司DoubleClick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营销机构之一,专门从事广告跟踪和个性化的广告业务,该公司在ADID系统中的获益最大。Google并不准备对有关的计划做任何具体的说明,但是毫无疑问,该计划的实施将终结Cookie的使命。麦克拉津凯认为,既然消费者不能避免被跟踪,那么至少应该知道是谁在监视自己。
互联网上的5min
Firefox附加组件Collusion indicates显示,虽然我们只是上网几分钟,并且只是打开了6个网站,但是我们的活动就已经被90个网站知道了。
“用户必须能够禁止跟踪,否则将无法匿名使用互联网。”
麦克拉津凯 德国消费者组织联合会的顾问,参与了“数
字世界用户权限”项目。
关键词:光纤网络传输容量超高速超长距离DWDM自动交换光网络
一、光纤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从国家骨干通信网到城域网以及到用户的接入网,基本上都是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实现的。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把信息数字化,输入网络中去;光纤则负责信息传输的重任。目前,我国累计敷设光缆近400万公里,累计光纤用量近8000万公里。随着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容量日益剧增,为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光纤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
随着网上办公、3G移动通信、远程移动存储等新业务的应用,人们对光纤通信网的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不断增长,甚至有些地区的单用户接入速度要求达到1Gb/s,因此必须建设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光纤通信网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了满足更高的用户服务质量要求,对基层传输协议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光纤网络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网格计算以及商业化的云计算,在未来几年,这样的计算将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计算,而将进一步扩展到商业领域和军事应用领域。如在军事上成功应用的传感器网格和美国国防部耗资几十亿美元的“全球信息栅格”计划,都是网格计算的应用。
二、光纤网络的新技术
2.1光纤高速传输技术
人们需要光纤网络的超高速、超大容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利用的最理想传输媒介仍然是光。因为只有利用光谱才能带给我们充裕的带宽。光纤高速传输技术现正沿着扩大单一波长传输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三个方向在发展。单一光纤的数据传输容量在20年里提升了万余倍;超长距离实现了1.28T(128x10G)无再生传送8000Km;波分复用实验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个波长、每波长40Gb。
2.2宽带接入
光纤网络必须要有的支持,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能开展起来,网络容量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宽带接入技术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基于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二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EPON)的光纤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间光系统(FSO);四是无线局域网(WLAN)。
2.3无源光网络
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节省维护成本、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Ethernet)技术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易维护、可扩展、标准化和广泛的商用软硬件支持的特性,几乎完全统治了局域网,随着IP业务在城域和干线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太网也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进,逐渐向接入、城域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以太网与PON的结合,便产生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中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它通过一个单一的光纤接入系统,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的综合业务接入,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FTTH是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式,而EPON也将成为一种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由于EPON网络结构的特点,宽带入户的特殊优越性,使得全世界的专家都一致认为,无源光网络是实现“三网合一”和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传输媒介。
2.4自动交换光网络
下一代的光网络是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采用容量巨大高密集波分系统,具有自动配置功能的大容量光交换机,新一代的光路由器,各种适合于不同场合运用的低端光系统(如MSTP和RPR),组成的智能光网络。早在2002年AT&T在OFC上就称“智能光网络目前就已经成为现实”。构建高效灵活的自动交换光网络的重要节点设备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和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随着这些设备的发展,智能光网络有了新的发展,也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光传送网中引入了独立的智能控制平面,利用控制平面来完成路由自动发现、呼叫连接管理、保护恢复等,从而对网络实施动态呼叫连接管理。
目前,光网络的发展主要是利用DWDM技术扩大传输容量,但是,随着光分插复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的逐步成熟,原来只是提供带宽传送的波长本身也能成为组网(分插、交换、路由)的资源。同时,在扩大传输容量的同时,如何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已经被人们提上日程。目前,光网络的管理与控制仍然采用类似于SDH网络的传统模式,光网络只作为简单的传送介质。这种传统的传输业务与通信业务分别控制与管理的模式,使当前提供宽带通道仍然只能采用静态配置方式,不能灵活提供各种需要的带宽。
随着IP业务快速的增长及IP业务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对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要求越来越迫切。这种不可预见的业务需求要求具有很强动态性能的新型光网络出现,以适应新业务的需求。另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上,提供"即时服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关键优势。因此,人们将在未来核心光网络中引入动态的网络配置方式,或称"自动交换",以满足数据/互联网的无法预测的动态特性。这将充分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网络成本。为此,ITU-T等国际标准化机构提出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概念作为下一代光网络的标准草案。ASON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光传送网的一大突破,它将交换功能引入了光层,促进了通信网两大技术--传输和交换的进一步革新和融合。
ASON是一个智能化的光网络,它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具有定义明确的接口,可以使网络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快速动态的分配,同时具有快速的网络恢复和自愈能力,能够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提供灵活的路由功能。现有的光通信系统大都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而发展中的自动交换光网络凭借其"智能"交换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交叉连接、交换和路由等强大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网络的高速率和协议透明性。
ASON网络体系主要由智能光传输设备、智能光交换设备和智能光终端设备组成,并通过专门的智能化的分布式控制软件平成ASON内的自动连接和交换的控制。ASON通过将网元智能化,改集中式管理为分布式管理,将原来网管的许多功能下放到各网元中,从而实现了网络的实时管理。使许多原来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使得网络本身去完成,这极大地增强了整个网络的服务效率,使ASON能够给用户提供灵活、快速的服务。
1、卫星通信技术概述
(1)基于IP的卫星通信
IP(InternetProtocol),为互联网络协议。所谓基于IP,是指数据通信能透明地遵循IP通信协议。过去的VSAT卫星通信不能直接支持IP通信协议,而今天的VSAT能够很好地支持,且与地面IP通信几乎相同。人们也称其为卫星数字通信。
(2)DVB-S
标准卫星通信需要制定传输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欧洲制定的卫星数字信号广播(DigitalVideoBroad-cast-bySatellite,DVB-S)标准,已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也于1999年制订了《GB/T17700-1999卫星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与DVB-S标准兼容。
2、具有回传功能的卫星通信技术
该技术出现时间较晚,还未普及,特点是能够实现教师端和学生端的互动,具有如下两种方式:
(1)卫星小站直接回传。如欧洲标准的DVB-RCS,能够直接通过小的卫星天线将数据传回。
(2)通过地面网回传。将基于DVB-S标准的VSAT通信系统和地面互联网通信系统相结合,形成环路网络。本文中卫星通信新技术特指该技术(后文简称新技术)。
3、基于卫星通信新技术的网络教育优劣分析
传统卫星通信技术的优势:①通信距离不受地面距离和地形影响且覆盖面宽,这一特点适合我国地面通信不发达的偏远地区;②以广播方式工作,点对多点,使用者越多越便宜;③基于IP的卫星广播可传输以文件形式保存的多媒体课件,这一点是传统广播电视做不到的,容易和基于TCP/IP协议的软件联合使用,便于教学软件的使用和二次开发。传统卫星通信技术的劣势:①卫星带宽费用高,需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点数,才能实现和地面网费用的平衡;②只负责发送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间没有互动,学生无法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无法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跟踪,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而新技术在解决地面互联网多媒体数据传输路由限制的同时,也解决了卫星双向通信费用较高的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应用上行数据量少(请求信息为主)、下行数据量多(是海量信息或长时间的流媒体)的实际需求。这种方式避免了地面网的劣势,减少了卫星带宽的占用。
二、基于卫星通信新技术的网络教育应用模式
新技术有效弥补了原有卫星网络教育的不足,主教育/课件制作室里老师上课或者播放课件,能够通过互联网送到卫星主站,由卫星发送广播到各个接收站,接收站再把接收到的视音频或课件通过电化教育系统传到到各个学生面前。如果老师提问,学生端可以回答,回答内容通过电化系统连接互联网发回给老师;学生如果有问题,可通过电化系统连接互联网向老师发出提问申请,老师对于各个接收站的学生端可分别准许他们提问(这样避免了多个接收站同时提问造成的麻烦),然后学生的视音频或文件便可传给老师。这就形成了老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通过卫星,学生向老师传递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的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圆满完成了教学闭环。该结构适应了老师端发送内容较多、发至各个学生端的内容一致,而学生端反馈内容较少、因人而异的需求。如果引入一些即时课堂出题回答软件,老师拿出题目,学生作答,学生则能够实现与老师类似面对面的交流。
三、基于卫星通信新技术的网络教育系统组成
基于卫星通信新技术的网络教育系统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
(1)主教室/课件制作室。在一个多媒体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将授课信息,包括授课教案、老师讲解的视音频信息等通过摄像头和视频采集卡实时采集下来,同步合并生成课件,然后将录制好的课件进行剪辑和审核,最后加密。
(2)互联网。包括专线、ADSL、拨号等多种方式,负责传送教学内容和学生返回信息。
(3)卫星广播站。卫星广播站通过地面网络接收内容,并通过通信机打包成卫星信号传输上星。
(4)卫星接收端。卫星接收端由室外天线、变频器、馈线、室内卫星数据接收卡/接收盒、计算机等组成,卫星数据接收卡/接收盒安装在计算机上使用。卫星接收端从卫星信道接收广播站发出的信号,并还原成原始的教学内容。
(5)辅助教学单元。辅助教学单元为显示设备、麦克风、扬声器等,与卫星接收端的计算机联合完成教学活动。
四、基于卫星通信新技术的网络教育系统配置
1、硬件平台
(1)主教室/课件制作室(授课端)。主要包括计算机、摄像头(带同步录音)、视频采集卡及其配套的多媒体教室。
(2)播出内容服务器单元(授课端)和卫星广播站。主要包括网络设备、地面宽带网络接口。
(3)卫星终端(学生端)。包括接收天线等室外设备、卫星接收卡或接收盒、计算机等。
(4)辅助教学单元(客户端)。按用户教学需要配备单机、局域网、计算机教室、投影仪、打印机、音响设备等。
2、软件平台
(1)教学内容制作系统(授课端)。包括视音频压缩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加密软件等。
(2)课堂教学系统(授课端)。由以下模块组成:支持TCP协议或UDP协议的教学软件、卫星信号接收卡/接收盒驱动程序、接收程序(含设定卫星接收参数、调频道、测试信号强度和质量的界面、条件接收PID识别)、解密程序等。
[关键词]网页随显技术;网络课件;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22―02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的建设是网络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对网络课程地需求大幅增加,网络课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并对网络课件的操控性和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教与学的需求,希望在网页上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指随显示相关的内容,经不断探究与反复试验,一项新的交互性强且易于操作的网页随显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颖的网络教学手段。
一 网页随显技术的实现过程
通过操作网页中被设定特定功能的文字,来控制同一网页中多个精确重叠图层内的图像交替显示,并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快速交替闪现源图和另一图层的图像,准确图式化展示文字内容,达到随指即显的目的。
网页随显技术可通过常见的网页制作软件及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网页制作软件本文选用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 MX2004以上版本,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选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着重介绍网页随显技术在网络课件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及实现方法。实例取自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网络教材中的一页(见图1)。
为了便于说明,从图1中截取与本文相关的重点部分见图2。
图2中右侧一幅小图(源图)与第二段文字的内容是相关的。小图为讲解正常血液及体液循环的模拟画像,画像中有大循环(体循环)、小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三种循环中血液的流动路径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交代清楚的。小图中三种循环有重叠的部分,并且血液流经的路径比较复杂,难以用言语表述。如果在图中用箭头标注则较难表示清楚,还容易引起歧义,当然也可以用颜色线块勾勒出呼吸膜的界限,但会将局部结构遮盖。因此,如何既不影响观看,又能交代清楚,是课件制作中的一个难点。当应用了网页随显技术后,问题迎刃而解。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用鼠标指向网页中相关文字(可用醒目颜色标识)大循环(体循环)、小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时,小图的相应部位立即会响应,即有薄纱样的色块显现,移走鼠标,色块立刻消失,局部结构依然清晰可辨,不受一点影响,并且可以随指即显,效果非常理想,在后续制作中被大量采用。
二 网页随显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
(1)制备图片
将源图(即上述小图)调入Photoshop,并新建一个图层。选中工具箱内的[画笔工具],将前最色设置为希望的颜色,然后用画笔在新建图层里把需要标注出来的部位涂抹,待修正无误后,在图层调色板内调节新建图层的“不透明度”或“填充”项内值的大小,使覆盖的颜色渐呈透明,让背景层内的相关内容隐约可见,调节合适后台并图层。随即将其另存为一个图像文件(如大循环图3)备用。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改变图像的大小,即图像尺寸要与源图严格一致,不能有偏差。
(2)插入图片
在Dreamweaver中打开需要编辑的网页,适当进行调整,使网页空出适当的位置来置放源图和制备图片。由于在网页中直接插入图片是无法实现网页随显技术的,因此,必须先在网页的预留部位插入图层,再在图层中插入图片,方法如下:
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项,在下拉菜单里点中[布局对象]中的[层]选项,将出现在网页中的层标志框拖拉到预定部位,此层定义为图层1。点中图层1,按鼠标右键选中属性,记下层属性面板中“左”和“上”框内的数据,此数据将作为精确定位图层2的依据。在确认点中图层1后,点击[插入]项,在下拉菜单里点中[图像]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源图,确定后可见源图已入。
重复上述步骤,插入图层2。不用再去拖拉图层2的层标志框,仅需在图层2的层属性面板中“左”和“上”框内填入刚才记录的图层1的数据,确定后即可见图层2已自动精确重叠在图层1的位置上了。在图层2中再插入预先制作好的备用图片,将图层2的层属性面板中“可见性”框内的default(默认显示)改为hidden(隐藏),此时可发现刚插入的备用图片已看不见了,显示的只有源图。
(3)定义文字
选中需要定义随显的文字(如本例的大循环),改变文字属性面板中文字的颜色,使其区别于其它文字,这点很重要,是实现网页随显技术的关键。然后点击面板组中的[标签检查器]使其展开,在展开的[标签1面板中点击[行为]选项卡,在[行为]选项卡的白板中有一行呈灰色的单元格,点击单元格的左列,在出现的选项框中点击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中onMouseOut选项。再点击[行为]选项卡的添加行为按钮,在弹出的选项框中选择“显示一隐藏层”,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层2(Layer2),点击“隐藏”按钮,此时完成第一次定义。本定义的目的是当鼠标离开定义文字后,将图层2中的图像快速隐藏起来,只显示图层l中的图像即源图。
当完成第一次定义后。在[行为]选项卡的白板中紧接着第一行的下面又自动出现了一行呈灰色的单元格,重复前面操作,在下拉列表中选中onMouseOver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层,点击“隐藏”按钮,再选中层2,点击“显示”钮,注意与第一次的定义过程完全相反,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次的定义,其目的是当鼠标指在定义文字上时,把图层1中的源图快速隐藏起来的同时,即刻显示图层2中的图像。
可用同样方法制作小循环和微循环图像,如图4,5所示。
三 总结
网页随显技术是在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经不断探究与反复试验,产生的一项新的交互性强且易于操作的技术,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希望在网页上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指随显出相关的内容的需求,这种新颖的网络教学手段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必将丰富网络课件的交互性,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创新主体
一、引言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可见我国在产业升级上已明确发展方向。从全世界范围看,产业升级主要承载都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集中着众多的拥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和高等学院、科研院所,这里是技术的诞生地和发展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立创新网络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1、创新网络的建立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保证。创新网络作为集聚区创新系统,包容了集聚区的各方主体和各种的创新要素,能形成较完整的创新体,从而为整体长链创新(即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到成果商品化应用)打下了基础,也保障了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2、构建高新技术集聚区创新网络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保证。创新网络内各个主体通过创新网络进行有效的互动,持续地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并且加快新知识、新技术的外溢扩散效果,推动创新从单个企业创新扩散到整体产业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3、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保证。集聚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区域不易模仿和仿制的核心竞争力,这构成了未来市场的区域竞争优势。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在集聚区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并且能够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是能够通过简单的单个企业的努力能实现的,通过创新网络的建立,集聚区内建立在企业主体与科研院所及辅助机构的合作基础上而形成的竞争优势是集聚区外企业最为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一创新网络还为集聚区内各个企业主体保持发展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基础。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的内涵
1、所谓创新网络,是指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在长期的、正式的、非正式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的总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网络属于区域创新网络范畴,因此它是指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由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总和。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构成结点
(1)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主体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这些主体形成了创新网络的各个结点,构建了创新网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创新网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创新主体在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创新资源的流动,形成了彼此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其中,创新资源主要指物资资源(设备、材料)、金融资产、人力资源(研发人员)及知识技能等相关资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创新主体之间如何联接以实现创新活动,以及技术、信息、知识等创新资源如何在各个结点之间扩散、传递包括网络内的交易等。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内创新网络的构成结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主体即创新网络结点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它们在创新网络中起着不同的作用。①企业:企业是参与创新活动最直接的创新主体,也是创新网络中最重要的结点。因为企业是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收益的主体;②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研成果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它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创造的活跃群体,它们还可以通过培训、教育、咨询以及成果转化的方式,有效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市场价值的实现;③政府:政府不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但政府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者,政府在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网络的创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④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市场的中介是沟通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知识流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协调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不断帮助企业和政府激活市场资源,增强创新网络的创新活力,从而增强整个高新技术集聚区的创新活力,有助于整个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发展;⑤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贷款或投资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和企业的研发活动,从而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增值过程。
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根据我国目前对创新网络的研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可以由两个分系统和三层子网络构成。两个分系统分别为主体创新网络分系统、支持创新网络分系统。三层子网络分别为主体创新网络分系统所包括的核心创新网络层和次核心创新网络层、支持创新网络分系统下的支持创新网络层。核心网络层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主导竞争企业横向延伸到其供应商和相关企业,纵向延伸到该企业所在产业的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销售渠道企业和客户。这些构建成为企业所在产业链条中的合作网络,以及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竞争中建立的合作关系网络,这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网络对内外部宏微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集群网络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次核心创新网络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单独作为一个子网络。这个子网络的设立是为了凸现高校和研究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企业之间的联结关系。次核心创新网络与核心创新网络相互联结,网络中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交互作用,共同构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系统的创新主体,形成主体创新网络分系统;支持创新网络主要由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支持创新网络为核心网络层提供知识流、技术流、人力资源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支持,相互联系构成整个创新网络的支撑系统。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建设问题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大都是模仿创新型的区域,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完善有效的创新网络的问题,这是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创新网络构建角度进行分析:
1、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中,各个结点是创新的主体和载体,尤其是企业,但各个结点对外部信息反映速度慢,自身机构冗杂、效率低下。在一些大型公司里,创新价值链过长,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风险。每一个创新环节又要经过层层审批和交接,以至于创新响应速度受到拖滞。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中,各个创新主体即各结点发展不平衡。产生木桶短板效应,拖累整个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在创新网络中,一支独大的结点企业会形成其优越感与创新惰性,并会打击弱势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构建健康的、大规模的创新网络。
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中,合作创新气氛不足。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结点彼此缺乏合作、联系、信任,创新网络结网能力差。网络联系不够强、较为松散的创新网络使得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过高,关键的隐性知识的传播受到抑制。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构建对策建议
根据国外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经验,要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构建问题,只有在硬件设施完善和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行为的顺利展开,有利于创新网络的构建。
1、加强政府职能,创造创新网络构建的良好环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中的政府不仅是创新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更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者。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运输系统和信息通讯网络等,为高新技术集聚区内各行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便利,从而间接的促进创新网络的完善。政府通过制定引导性政策规范,激励科技发展与创新、保障技术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形成创新所需的文化氛围和市场环境,管理和规范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创新活动,可以有力地推动创新网络的构建。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
2、加强高新技术集聚区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良好的合作机制的建立能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加强信息、资源等沟通,是创新网络效率的助推剂。如高校、科研院所应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加强同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互动,从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果;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直接对大学和科研院所提出技术需求,并提供科研经费,而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应针对市场需求展开科研活动,增强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达到学以致用。这样,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与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双向互补需求的不断加强,使交流节点频繁出现。随着双方创新资源流量的增大,机会也会成倍增加。
同时,高新技术集聚区内的重要企业应与其他企业加强横向合作,充分发挥集聚区内创新网络主体的功能。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感知市场信号,同时不断地跨越自身组织边界,主动寻求网络联系,在与其他网络主体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自主或与其他的行为主体合作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参与高新技术集聚区创新网络运转过程的同时,出于自身利益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技术的创新。
3、培育支持系统,实现与企业等主体相应的服务能力。高新技术集聚区创新网络中的中介服务组织等是促进技术扩散和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中介,它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创新、衔接创新组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它对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商业价值,使企业需求方和供给方互动合作生产新的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集聚区创新网络中的金融机构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创新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对创新活动影响巨大。可见,配套的高效的支持服务系统是创新网络发挥作用的保障。
4、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区域文化。在创新网络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应该营造一种积极地、不断创新发展的生命区域文化。各个结点主体都应该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才能积极主动地从整个集聚区的网络创新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如果有任何结点主体只是考虑本组织是为其他主体免费服务,为他人的利益奉献,那么势必会消极地存在在创新网络中,也势必会影响整体网络的效率。当然,这需要一种制度存在,所有创新网络中的主体都是共同利益人,不存在单纯奉献者,良好的制度保障区域文化,也保障了创新网络的运行。在这方面各个主体可通过共同举办区域交流会等来实现良性区域文化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志斌,梁琦.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的条件与途径[J].科技与经济,2004.5.
[关键词]网络新技术;学习方式;互动;参与;共享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48-06
一 引言
近年来,以Web 2.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大学生电脑拥有量的增多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探索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空间日志、微博等2.0工具与他人交流互动,并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人分享。网络新技术正在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网络新技术究竟有没有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如果有,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以何种形式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大学生的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大学生认同的网络新技术的典型特点;大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目前关于网络新技术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认为网络新技术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技术,包括当前广泛使用、发展前景好的网络新技术,如新一代因特网、IPv6、宽带接入新技术、网格计算、网络存储、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等。这种界定是偏于计算机技术的描述。另外一种界定认为,网络技术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这一类描述偏重于新技术的应用服务。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网络服务使用的实际情况,将网络新技术界定为应用层面的网络新技术,即以Web 2.0技术为代表的具有高互动、高分享、高参与特性,使人们能够由单纯地使用网络到由用户创造内容的新技术。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学者将学习方式理解成实现学习的不同形式,如课堂学习(classroomlearning)、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电子学习(electric learning)等。本研究认同前者关于学习方式的界定,不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探索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学习特征。
二 方法和过程
1.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问卷调查》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数据。
2.样本选择
研究从某师范学院文理科专业中各抽取三个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文科专业分别是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理科专业分别是问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测查对象中分别含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70、65和65人,其中男、女学生各100人。
3.研究工具
(1)问卷设计的维度
研究认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及认同情况,将之与大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的特性及教学满意度做对比,若大学生所认同的网络新技术的典型特性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明显体现,并影响到教学满意度,则可说明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故调查问卷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个人上网基本情况、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及认同情况、大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特性、教学满意度调查。
(2)问卷题目的编写
问卷主体部分的题目形式有问答式和量表式两种,每个题目的表述都尽可能保持维度内的一致性,并尽量采用正面描述,使题目的语言表述被调查者了解。具体编写情况如下:
维度一:大学生上网情况,题目从上网方式、上网周时长、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三个方面测查,表述采用问答式,共3小题,全部为单选。
维度二: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及认同情况,采用表格式问题,分为“每周使用时长”和“它吸引你的地方在于”两部分,如表1。
经过对部分学生的初步访谈,研究选择有大学生用户群的QQ空间、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博客、微博、优酷/土豆等视频分享网站、当当网等在线销售网站、百度百科/百度文库六种/类在大学生中使用为普遍的技术作为本研究中“网络新技术”的备选项。
维度三:现有学习方式,从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共享性和情感认知四个方面测查,含问答式问题4个和量表式题目11个,量表式题目的选答项划分为“非常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如表2。统计时各选项分别计分为4分、3分、2分和1分。
维度四:教学满意度,共8小题,全部为量表式题目,选项设置与结果的计分方式与上一维度相同。
(3)试测和修订
在问卷基本编写完成后,听取了专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初步修改,抽取了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到了“部分问题语句理解有偏差”、“选项划分不准确”的反馈。
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问卷各维度题目分布见表3。
(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问卷于2011年5月初发放,发放数量200份,回收188份。剔除无效问卷(单选题多选、问卷没有答完、没有填写基本信息等)9份后,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最终数据分析从179份有效问卷中产生。
三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上网情况
对上网方式、上网周时长、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三方面测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方式占多数,上网的周平均时长集中在6-20小时之间,认为缺少网络会感觉非常不便。
2.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六种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虽然电脑上网仍占据主要形式,但是手机上网的调查对象也有很大的占比。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会使得他们网络使用率提升,并拉长上网时间,这为大学生更多的使用网络新技术并适应网络新技术环境提供可能。
统计不同性别的网络新技术平均使用率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新技术平均使用率,结果发现在网络新技术的使用上,存在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文理科专业学生的平均使用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详见图4、图5、图6)
从表4和表5中可看出使用率最高的网络新技术为QQ
空间和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比这两项应用的平均周使用时长与大学生的平均上网时间,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占平均上网时长的绝大部分。这两项网络新技术最吸引大学生的特性“关注好友动态、阅读和转载、可搜索的视频种类多、上传下载”,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新技术参与、互动和协作、分享有高的认可度。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与上网时长成正比,上网时长多的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也多,所使用的网络新技术种类也越多。上网时长为14-20小时的学生,他通常花费在QQ空间上的周时长为3小时以下,花费在博客、微博上的时间为3-7小时,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的周时长为3-7小时,花费在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上的时间为3.7小时;而上网时长为3小时以下的学生,只会使用QQ空间和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等少数几种,时长也都在3小时以下。
3.大学生现有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性表现
这部分的问题主要测查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协作性、共享性和情感认知四个维度的表现,各维度得分情况见图7。
从图7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典型特性中,对“共享性”的表现最为突出,表明学生在现有的学习方式中有大的分享意愿并伴随着实际的分享行为。在辅助的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把学习资料告诉同学或分享到网络上,有时还把自己的作品在博客或分享到百度等公共页面,并希望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者作品。访谈中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网络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用网络新技术学习或者教学时很容易忽视现实情感的交流,所以多数学生不赞同网络新技术对情感认识有促进作用。
(2)学习方式特性的性别、年龄、专业差异分析
如上图所示,大学生学生方式在协作、分享、情感认识三个方面男女的得分相同,在主动性方面也仅相差0.1分,故认为样本中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表现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从上图可看出,样本中,整体上文科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在几个维度的表现上优于理科专业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分享性三个方面,文科生的得分都大于理科学生的得分,而在情感认识方面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得分持平。
4、教学满意度
(1)本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总体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对当前学校教学方式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在考察的信息量、协作性、参与性、沟通与交流四个维度中,平均得分只有2.0和2.1分,远低于理论中值。
(2)教学方式满意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图12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整体上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的得分。其中,在信息量和参与性方面,女生的得分要稍高于男生,这可能与上课时女生喜欢坐在教师的前部,更容易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也更热衷于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有关:而在沟通和交流方面,男生的满意度稍高于女生的满意度,这可能与男生沟通的主动性有关。
(3)年级对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体上2010级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最高,而2009级和2008级的学生的满意度基本持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可能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增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时常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充满好奇有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慢慢适应了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随着自己学习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教师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期望值,从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产生了影响。
图14表明,在教学方式的整体满意度上,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的平均得分理科专业的平均得分高。其中对教学提供的信息量、教学的协作性以及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满意度都是文科的学生高于理科的学生,但在教学参与性的满意度上,理科专业学生的满意度得分要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科类专业教学时容易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相应会增加了学生协作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些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高的组织能力,一旦有疏忽,很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公平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参与满意度的评判。而且文科专业的学生善于交流和表达,无论是在现实的课堂中还是在课下的网络上,都喜欢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喜欢使用网络新技术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故出现教学方式中的沟通与交流的满意度要高于理科专业学生的情况。
四 讨论
1.上网时长中,花在网络新技术上的时间有大占比
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受到上网时长的影响,上网时长多的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更多,所使用的网络新技术种类也越多,表明以Web 2.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正在成为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要内容。长时间使用网络新技术,网络新技术中伴随的协作、成果分享、交流和对活动的高度参与等体验,也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2.网络新技术与学习方式变化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在对大学生网络新技术使用情况的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参与、协作、互动、共享等特性为认可;测查大学生当前学习方式的特性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协作性、学习的共享性和对学习的情感认知方面,如体现学习主动性的“主动下载和使用对学习有帮助的网页或文件”;体现学习协作性的“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作业或作品创作”;体现学习共享性的“希望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或作品”;体现对学习的情感认知的“目前考试能够反应我的真实能力”等。以上两项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网络新技术的Web 2.0特性,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到网络新技术的明显影响。
3.学生的需求与课堂教学的矛盾明显
大学生学习方式受网络新技术影响所表现的对参与、互动、协作、共享的习惯性,自然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这种需求。如果接受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新技术环境有大出入,则会对教学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质量产生影响。
五 结论
研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率高,依赖程度大;认同网络新技术的共享、参与、协作互动等典型特点,并在他们的学习方式表现出这些特性;受网络新技术特性的影响,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信息量、评价标准存在低的满意度。在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程度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研究受周期的限制,只选取了某师范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研究样本,他们的学习方式受网络新技术的影响这一结果,只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所发生的变化。网络新技术不断地向大学生的生活渗透,其Web 2.0特性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实质上是对大学教育期望值的提升。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教育的比重逐渐增多,网络新技术环境提供给大学生更适合学生特性发展的愉悦学习体现,这种学习体验也是大学教育质量改革的新课题,因此应当有对网络新技术对学习产生影响背后的深层次因素的更多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其演进[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2]钟启泉.关于学习方式的认识[J]云南教育,2003,(z2)
[3]尤殿龙,申利民,欧丽菊.弹性学习的内涵、框架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62―164
【关键词】节能理念;建设;TD-LTE网络
前言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预测,2010年至2015年,全球能源消耗每年以超过2.5%的速度持续增长。许多电信企业上市公司年报及CRS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某些运营商在全国企业能耗排行榜中处于前几位。通信企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型市场用户的增加以及发达市场带宽提升必然带来网络的扩容。宽带逐渐成为象水和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之一。以中国为例: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通信用户将超过13亿,全社会网络的基础建设投资将超过2万亿人民币,这些都将导致通信行业能源消耗大量增长。
一、新技术应用带来新效率
通信网络的能源消耗主题在接入网部分,包括无线接入站点和宽带接入点,移动运营商无线站点能源消耗通常占到整体能耗的70%以上,站点节能是绿色网运建设的第一步。
1.1采用新技术、降低功耗
功率放大器是基站发射单元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消耗电能的重头,如何在保证其线性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耗的产生,从而降低设备整机功耗?对于TDD系统来讲,功放器要求线性度到、可靠性好。传统的功放模块的效率能达到20%左右,采用高效率的功放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功放和整个RRU的效率,如采用Doherty功放技术,功放器的效率可以达到功放模块的效率,超过30%;如采用更先进的DPD+Doherty技术,功放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达到30-40%,体现到RRU整机上,多通道RRU整机效率超过30%;单通道RRU整机效率超过35%,最大程度降低了系统功耗。
1.2采用智能调压技术,降低功耗,提高效率
目前功放漏极采用固定电压供电,功放器为了达到较高的输出功率,并保证输出线性度等指标,必须使用较高的漏极电压。而功放器输出功率较低时,同样采用较高的固定电压供电。功放器在输出功率较高时,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低时,效率也较低。因此,当业务配置较第时,功放器的低效率将浪费很多能耗。
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可调电源模块,根据实时业务情况,对于不同输出功率加以动态调整工作电压,从而实现功放器供电电源的智能化管理。功放器输出功率较大时,给功放器供电的电压较大;当功放器输出功率下降时,通过降低功放器的供电电压提高功放效率,达到降压节能,提高功放效率的目的。
根据有关固定电压和调压方案测试实验数据,在功放器输出功率30W(机顶输出20W)情况下,功放器工作电源可以降低至20V,可以节约能耗近30W,节能效果明显。
采用可调电源,根据后台业务配置情况对功放器工作电压进行智能调控,在业务量大、满负荷情况下保证TD-LTE系统的正常使用;而在业务量少、低负荷情况下,动态降低功放器工作电压,在满足前向发射性能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功放器的能耗,达到基站系统节能的目的。
1.3采用功放时隙关断技术,做到设备能耗精细化管理
降低移动基站设备能耗的关键点之一是解决网络空闲的设备功能居高不下的问题,可利用系列化智能软件节电技术,根据网络负载状况动态调整设备攻耗,实现移动基站的绿色节能。
应用PA(功放器时隙)关断技术,TD-LTE小区处于低话务量时,部分时隙上的一些符号处于空载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将这些时隙上的符号关断来节约能源,PA关断功能在无业务占用时启动,当有新的业务接入时关闭的时隙则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不影响正常业务。
PA关断可以设置关断功能起用的时间段,一般在小区话务量持续比较低的夜间使用;也可以设置在那些具体的日期禁用这些功能,比如节假日,以保障节假日内用户的正常使用。
以支持20M带宽的RRU为例:采用PA关断技术,一天可以节约约3%的功耗。尤其是在小区话务量较少的时候,单站节省功耗约6W。(如图1)如果以数量庞大的移动TD-SCDMA基站,都采用PA关断技术的话,所节约的不仅是一个可观的能耗数字。
1.4提高设备的有效能耗比
必须有效提高资产的能源利用率,经常进行资产梳理,及时发现在运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冗余设备,这些设备已经不再使用,但依然消耗能源,就必须将这些设备拆除之后进行再利用或销售处理。并且,还应该替换那些能源利用率底下的设备,并将现有的数据中心做为合理化项目的一部分整合进新的虚拟数据中心。最终的目标是尽量提高效率,用更少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二、创新思路、拓宽网运建设“绿色”道路
如果说先进的技术迈出了TD-LTE网络绿色的第一步,那么TD-LTE设备工艺的革新和网络新架构的启用则将“绿色”工作从基站的一个点扩展到TD-LTE整网这个面。
2.1设备体积小易于灵活安装
采用TD-LTE进行网络部署的运营商,不少都拥有2G和3G的网络,对TD-LTE的基本要求就是体积小、功率大,尤其是对偏远地区,地形复杂,基站设备的运输和安装是大问题。因此要求设备体积小、易安装、功耗小、对配套备电的要求低,同时,灵活的安装方式不占用新的空间,自然也不会产生新的土建工程和站点租赁成本等费用。
2.2设备工作范围宽泛,适应性强
作为无线站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站点机房的节能已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据移动基站统计数据来看,在基站机房巨额的电费支出中,空调耗电约占49%。主要原因是现有基站站点通过空调将机房的室内温度维持在25℃-28℃之间,导致每年大部分时间站点的空调处于工作状态,这就要求TD-LTE RRU采用良好的热设计和宽温度范围器件,RRU长期适用工作范围-40℃-+55℃。能够满足大部分地区室外环境应用要求。
2.3创新新架构,开拓绿色网络建设未来
与芯片、单板等设备级的成本相比,站址、机房,日常运营所占成本比例往往超过60%,因此在无线架构层面,运营商需要新一代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目前,有比较成熟的新一代无线接入网络解决方案C-RAN,旨在通过新型的无线接入架购,大幅降低运营商CAPEX、OPEX,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基于C-RAN的无线网络架构可以实现“大容量、少局所”给运营商网络建设带来极大限度的节流,根据中国移动公司的实际部署情况,在已有的光缆管道资源上,只需少量新建管道和光缆,相比当前广泛应用的分布式基站,采用C-RAN架构可以有效节省接入网的CAPEX达约20%、OPEX达约63%,有效减少1/3工程建设周期。
先进的功放技术让元器件尽其所能,智能的软件让基站有了忙闲的时隙划分,良好的散热设计和宽范围温度区间让设备更加亲近自然,屏弃不必要的浪费是智能节电绿色网络“绿化”行动上的一小步,整个网络架构上的革新则是迈向绿色网络的一大步。
【关键词】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服务器虚拟化的互感器加密等级越高,其信息平台防扩散效果越好。采用位串描述检测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模式匹配进行检测,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等级。强化对于技术人员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操作人员应该运用计算机多进制的通信加密方式,对繁杂的信息大数据进行传输和有效处理,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远程操纵,保证服务器虚拟加密过程不受外界的攻击。
1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
由于网络中由于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一般是由病毒攻击导致的。如果出现无人照看的安全漏洞系统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瘫痪的严重问题。提升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技术人员应该定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防止非自体的不良数据信息入侵网络系统。建立更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免疫系统,对非自串进行准确识别。在网站服务器搭建的过程中,针对互联网环境分配的情况不同,使用不同的IP段地址来保证信息传播的安全,或者使用划分VLAN的形式,对网站信息码流开展有效的逻辑隔离。
2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2.1运用新的防护墙技术,开展网络安全科学架构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接入层中涉及到许多的硬件设备,硬件条件的稳定可靠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程度的高低。可将相邻的两个介入交换机进行堆砌,同时将终端的服务器设备整体介入到连接线路中,再使用捆绑的形势将诸多的设备形成一条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的虚拟链接。开展数据通信网络状态分析,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运用新的防护墙技术,开展网络安全科学架构建设。运用转入性防火墙技术规则结构,开展网络访问界面的信息过滤探索。并且,每一次登录后台系统,必须要采用输入安全密钥的方式,才能够顺利进入。采用此种登录方式,重点在于防止闲杂人员进入系统的后台,对网络信息的系统安全造成破坏。运用新的防火墙技术对系统安全进行防护,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使用安全操作允许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网络后台系统的层层加固。在转入性防火墙的技术保护规则之下,用户访问的时候需要提供本身的端口协议,采用这种信息过滤技术,能够将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过滤。并且,将带有安全隐患的信息端口自动转到其他的web控制台进行处理。开展网络安全系统加固操作,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信息反馈进行技术规则优化。根据验证用户提供的端口协议进行分析,并且建立更加符合操作要求的规则协议模块。为了更好的维护计算机安全,必须要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普及计算机故障排除和预防方法。从社会宣传和预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制定强有力的计算机内部系统的法律法规,加强大众计算机常识性教育,通过多层网络结构有效地隔离各种故障,简化网络运行性,切实提高链接线路的使用效率和网卡介入水平。推行网络文明和信息安全,运用新的防护墙技术,技术人员应该对网络信息安全操作允许的系统记录和接口进行加密,安全操作的访问权限应该限制在网络内部人员中使用。
2.2加强网络环境信道测试,及时修复通信漏洞
采用信道测试的方式,对当前的网络环境进行安全测试,能够及时地发现安全系统中的漏洞,根据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修复,从而显著增强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在网络性能测试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采用数据电路测试的方式,在DTE的两端接口处,进行信道测试。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规程测试,能够显著提升信道测试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排除数据电路测试中的信号干扰因素。内部系统盘尽量不要与外部信息端口随意接入,在网络运营中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网络系统管理,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外部端口接入时,一定要对其进行信息保障化处理。从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出发,显著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对ACL访问方式进行控制,采用信息过滤的方式,对于不信任的访问进行拦截,从而有效防范DOS攻击。使用IPSEC-VPN组网方式,对数据通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加固,从而提升数据通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将NAT地址进行隐藏,从而减少黑客攻击的命中率。采用一系列的软件升级新技术,对网络环境安全进行深度保障性建设。
2.3重点防范木马攻击,建立严格的网路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提升数据通信的工作效率,维护网络整体安全,技术人员应该对WEB安全进行防护,重点防范可能存在的木马攻击。对于不明来历的储存卡和USB设备,应该禁止将其接入到内部网络中,防止出现数据系统感染问题。加强对于WEB系统的安全防范,经常性地检查内部窗口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防止网页被恶意篡改。通常多层网络结构中包括计算机的接入层、操作室的核心层和内部信息的分布层,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方面来看,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必须要对终端接入的可靠性进行稳定。加强设备自身安全性建设,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网络系统的脆弱部分进行定期的优化与升级处理。建立能够抵抗DOS和DDOS攻击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核心设备的访问方面,应该采用管理员SSL加密登录的方式,实现业务与管理界面分离。并且登录密码应该采用防破解设计方式,采用固定密码配合动态密码的方式,提升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3结束语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公环境的需要,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注重计算机系统软件升级,运用新的安全防护方式,实现网络通信模式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建英.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6):9-9,11.
[2]石加歆.对通信网络维护以及网络的安全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2).
[3]毕丽红.基于LonWorks智能建筑实验系统网络研究与设计[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6.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信网 业务网 网络架构
电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当前,电信网络业务主要注重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因此,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运营商们自身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必须要予以考虑的重要课题。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互联网技术渐趋成熟,三网融合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以期发挥网络系统的最大作用,提供更大的价值。
1 基础网络的发展
电视和视讯等业务的深入发展,给基础网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面从大宽带和质量控制两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
1.1大带宽的全程网络
解决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带宽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大带宽技术的应用;二是通过合理网络方案的采用,来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1.1.1 宽带接入
我国的宽带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电信网络部署也比较全面,然而提供的带宽却依然较小,宽带提速成了广大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大容量光接入成了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容量光接入技术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提高速率,二是引入波分技术,来提高单光纤的宽带速度。虽然我国的电信宽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在这些方面仍需要有所突破,为了实现电信网络宽带质量的最大化,我国也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来进行补充,但很多技术选择都处在研究阶段,还不能真正的投入使用。
解决用户宽带能力的问题目前依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然而将光纤直接接入是当前网络建设总体的思路,光纤网络的构建也日渐成为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FTTH组网结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光缆网络的同时,如何保证低成本的接入。光纤的铺设和网络配线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都需要来注意的进行验证,从而保证网络的规范性和低成本投入。进一步推进接入网光进铜退 ,利用新技术拓展接入带宽;适时将LTE引入到无线接入网,以提供更加高速的无线接入能力。至于骨干和城域网,则应配合接入提速进程,将大容量路由设备及端口引入到网络规划当中,以使网络系统支持和满足视频等大带宽业务。
1.1.2 大带宽承载
大宽带承载是带动网络发展的基础,做好大宽带业务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同时加强用户的网络使用率。对网络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
对于IP承载网网络和光传送承载网络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区别,在使用时,会根据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选择,通常来说,不同的业务对承载方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两者之间又各有优势,因此根据需求来选择才是最佳方案。而两者之间的配合组网,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率,也减少了整体的使用成本。
1.2 质量管控
质量管控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为互联网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每个细节都需要做好,以保证网络的高质量运行。由于电信网络是以提高网络质量为目的来进行设置的,在使用各种保护措施时,一定要将业务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保障。
1.2.1 承载业务质量保证
就视频业务而言,与语音业务等其他业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对带宽的要求相对更高。为了提升视频业务量,承载网络必须加强对视频业务的承载解决方案,以三网融合的业务要求为基础,用层次化服务质量(QoS)技术,为用户提供业务级、用户级、用户组级等更具层次,也更加灵活的高质量业务保障。
1.2.2 精细化管理和安全保证
目前,伴随三网融合的顺利推进,对很多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局面,同时,网络的管理上也要求更加精细化,网络安全保证也应更新。如合理运用防火墙、DPI、IP安全协议、NETStream和合法监听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AAA、PPPOE等网络层面的安全解决方案。尤其是将DPI功能集成到宽带接入远程服务、业务路由器(SR),能够实现P2P的优化和安全保障,这也间接加强了运营商的经营管理能力。
2 业务网络的发展
三网融合业务下,需要对以后的视频业务的管理进行管控,从而实现一个交互式的媒体服务平台,同时也要加强宽带的使用质量,以便提高视频业务的实用能力。
2.1 交互式流媒体服务网络的可管控性
三网融合背景下,建立更具管控性的交互式流媒体服务网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IPTV与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相关业务的互相融合承载和高效分发等必须要有所实现,从而使提高网络传输的质量和安全性、可控性。其次,技术的提高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尤其是云存储技术的实现,能有效的提高网络流媒体的服务质量。
2.2 部署视频类增值业务的网络能力
2.2.1 构建富通信能力
构建与承载网无关的、更具管控性的融合核心网架构,才能面向三网融合的下一代融合核心网需,实现承载与控制的分离,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接人手段,从而为来自任何一种接入手段的终端提供实时多媒体会话、连接及语音/多媒体业务的互通。实现电脑终端、智能手机终端、机顶盒,及新型电视机等新型接入终端间的语音、视频电话,为包括文本、图片、Flash在内的各种通信方式实现互通。
2.2.2 支持多屏互动能力
电信运营商自身大多拥有一套丰对完备的业务体系,能够更好的使用户达到满意的效果,对于网络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构建三屏互动业务平台,平台侧与现有平台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用户、业务和内内容的统一管理。终端侧重点研究多屏终端的互动关联接口,研究适用于公众用户的云桌面系统,为用户提供基于云桌面的三屏互动应用。
3 结束语
三网融合是我国必然的发展趋势,总理在会议中已经明确指出。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和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必须要在业务上大胆的创新,实现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从而使我国企业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更具优势,为我国在网络平台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辉,张翠莲.三网融合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2]何淑贞.网络融合与宽带[J].中国有线电视,2003(12).
[3]刘韵洁.三网融合与电信企业创新[J].中兴通讯技术,2007(01).
作者单位
1.中国电信白城分公司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