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能竞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几年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江苏省自2009年首届艺术类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至今已经举办过四届。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营造校园职业技能氛围,充分展示学院的办学成果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至2012年已经举办过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动漫专业参赛三次。下面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和第五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动漫专业的比赛情况为个案,分析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考题,学生作品和竞赛情况,以总结经验,并反馈到教学中去。
1.第四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动漫专业竞赛情况分析
1.1竞赛命题分析
本次竞赛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类。
1.1.1三维类考题分析
三维预赛考题为,在三小时内设计一个候车亭。使用3D软件建模,打上简单灯光并贴上材质后渲染输出。预赛的考题综合测试了考生的设计能力、三维建模能力、灯光布置能力、材质设置能力等。知识涵盖面比较广,难度适中,与企业部分岗位(三维建模师)上岗要求接近。
三维决赛考题为,根据本题提供的部分素材资料(怪兽模型、场景模型),在四小时内,制作一段动画,提交16秒、720*576像素、*.avi格式动画。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该考题着重测试考生的镜头设置能力、动作调试能力及渲染输出能力,难度中等偏上,能够拉开考生的成绩。与企业三维动画师的上岗要求一致。
1.1.2二维类考题分析
二维预赛的考题为:根据本题提供的动画形象,在三小时内,使用Flash、Photoshop、AfterEffects等软件,制作一段火团的动画。动画需协调,自然,真实。
二维决赛的考题为:根据本题提供的动画形象(任选其一),在三小时内,使用Flash、Photoshop、AfterEffects等软件,制作一段角色侧面原地走路的动画。动作需协调自然。
考题测试了考生对运动规律的掌握、软件的运用能力、色彩的把握能力等。知识涵盖面广、难度适中,与企业二维动画师上岗要求接近。
1.2学生作品分析
本次竞赛中,三维类获得一等奖的预赛作品,不仅候车站的设计合理、样式新颖,而且光照充足、材质真实。在短时间内能达到这样的制作效果,可见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敏捷。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镜头设置合理,动作比较流畅,并且设置了一部分的基础材质。决赛的考题难度较高,学生除了要掌握课堂上的动作运动规律知识外,还需要做大量的动作设置练习,熟练地掌握三维软件的运用,有较协调的动作感觉,才可能在四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制作出完整的动画。
二维类的预赛和决赛学生均采用手绘板结合Flash软件制作。获奖学生的作品除了在卡通角色的绘制上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外,动作也比较协调,有的还有些适度的夸张和变形,有着卡通特有的趣味。并且一部分学生还利用剩余的时间给走路的动画绘制了背景,使动画更有表现力更丰富。
1.3竞赛情况分析
1.3.1成功之处
本次竞赛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三维类预赛有83人参赛,选拔出20人参加决赛。二维类有70人参赛,选拔出29人参加决赛。在培训预赛选拔阶段,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培训,争分夺秒地练习。可以说本次大赛,很好地带动了学习风气,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次竞赛,真实地反应出了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参赛学生大部分能在考试时间内,提交出比较完整的动画作品,有一部分还能制作的较有创意。但有的作品能够看出学生在动画制作上存在问题,如动作不协调,时间控制不准确,等等。通过教学改革,动漫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了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引进了项目式教学,等等。同时,校企合作的展开,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去,这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更好的训练,让他们对动画的制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次竞赛检测了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进步。
1.3.2不足之处
本次的竞赛的命题和学生作品的评审都为本专业的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三维动画考题虽然知识面广,有一定的深度,但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还存在差距。企业在作品的规范性上和完整性上要求更高,但本次大赛中,学生作品普遍不够严谨。如能让企业的资深动画师参与到命题中和评审中,势必竞赛的命题会与真实项目更接近,对作品的要求会更高,评分也会更规范。
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教学仍需改进。一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考题,或者动画提交不完整,还有的学生制作的动画存在严重的问题。与省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相比,我院学生作品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不足,吸取经验,改进教学。
2.第五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动漫专业竞赛情况分析
2.1竞赛命题分析
第五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动漫专业竞赛命题在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命题的基础上,有所修改和完善,修改部分如下。
1.1促学
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激发了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等综合职业素质,从而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勤学苦练风尚的形成。
1.2促教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探索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增强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1.3促改
学校通过组织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找准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断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4促建
学校通过组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逐渐认识到自身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不足,加快促进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的建设。
1.5促合作
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学生就业、员工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高职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2.1竞赛配套制度不完善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专业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深的职业技能竞赛。虽然自2008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但在赛项设置、参赛选拔、企业参与、组织承办、专家裁判选聘、赛事监管等很多方面仍存在制度漏洞,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2.2赛教分离
职业技能竞赛脱离了正常教学,一是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的“课外强化训练课”,学生受益面窄;二是应试化情况严重,部分院校追求竞赛成绩,把成绩作为办学的特色和招生的亮点,投入了大量资金、设备和各种资源,严重占用教学资源,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3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
部分竞赛项目过于追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绝大多数参赛院校必须购置由比赛赞助商指定的设备才能参加比赛,一是增加参赛院校经费投入压力;二是竞赛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差距过大,造成出现“学生的比赛,比的是老师”;三是新购置的设备不一定能适用于实践教学,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2.4竞赛监管不到位
竞赛监管力度不够,造成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因素缺失,一是竞赛承办方也直接组队参赛,主场优势太“明显”;二是赛题保密性、专家、裁判选聘、设备选用等环节缺少监督,存在诸多漏洞。
2.5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种类过于繁多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种类过于繁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准入淘汰机制和赛事等级鉴定。造成高职院校蛮目组队参赛,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违背竞赛设立的初衷。
2.6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太少
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加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然而现阶段国内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相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来说要少得多,远远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教师的参赛需求。
3规范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探究
针对上述高职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从自身的管理工作出发,规范和创新学校的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1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全面涉及教育教学、校企合作、队伍建设、服务、评价、激励和保障等方方面面,同时应完善各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可依、必依、必行”。
3.2建立技能竞赛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逐年增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求。无论是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或参赛单位都迫切要求实现职业技能竞赛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规范竞赛组织流程,提高管理工作实效。作为参赛单位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开发一套集管理、服务等各项竞赛事务于一体的职业技能竞赛信息化管理平台,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3.3项目化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同样的事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效果截然不同。将项目化管理的理念有效运用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可用资源,协调管理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化管理就是把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每一项事物科学分解成若干个项目,通过申报立项的形式,配置项目资源、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建立项目考核机制,从而提高了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3.4赛教融合
职业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多数来自岗位工作任务,来自企业生产实际,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因此,在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更应该依据职业技能竞赛的这种理念,切实地把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做到赛教融合。
3.5校企协同
职业教育的成功在于形成“学校出人才,企业用人才,学生成人才,社会有人才”的良好局面。职业技能竞赛必须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尽可能地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作为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职业技能竞赛更应该深入企业,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共同推动专业课程建设、赛事组织策划、技术指导和训练,人才选拔和就业等工作的开展,形成“人才共育”的“双赢”局面。
3.6科学选择参赛项目
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职业院校首先要考虑是否参赛的问题。得到比赛信息后,职业院校应该先对比赛的性质、规格和规模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是否符合自身专业定位目标和发展规划、是否有益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力量提升、实训条件改善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有益于自身发展的项目参赛。
3.7注重培养选拔过程
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过程设计好了,保证了过程的科学性,就必定有好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要求多层次设置竞赛,如班级比赛、专业内比赛、系级(二级学院)比赛、校级比赛等,以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校内营造“学技术、练技术、赛技术、爱技术”的浓郁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为省级、国家级等更高级别的比赛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选拔依据,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
3.8设立技能等级培养标准
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制定“必须掌握”、“可以掌握”、“可能掌握”等多层次的技能培养标准,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遵循逐级提高的学习规律。我们不必分类或分班教育,但必须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出现有的学生“吃不消”、有的学生“吃不饱”等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3.9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社团建设
学生专业技术社团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应该给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让有志于专业发展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3.10注重教师技能竞赛的开展
好教师是培养好学生的根本保证,职业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职业院校应专门制定《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开展,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3.11将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纳入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测仪,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以此提高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3.12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作支撑,职业院校必须在制度、组织、服务、安全、经费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全面提升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实效性。
3.13加强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
职业技能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对职业技能竞赛的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力度,避免职业技能竞赛舞台成为少数师生的“名利场”和“试金石”。
3.14加强调研和总结
一、题称:“记者从省传染病控制中心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省级相应机构是“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称“省传染病控制中心”。
二、题称:“据说,有种叫做‘六六’的药物,是经过606次试验才成功的。”其实这是个流传很广的误说。而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有人指出,“六六”是“第606号化合物”,所谓经过606次试验是误传,查无实据。此事竟然还涉及经典,1919年列宁在著名的《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说成“一位日本学者,为了帮助人们战胜梅毒,耐心地试验了六百零五种药品,直到制出满足一定要求的第六六种药品为止”(《列宁选集》第4卷第15页),说成“日本学者”,已属误说,但也没有说是经过606次试验。问题还在于,专家指出,筛选药物的试验中,“次”一般指工作量较小的试验而言。花费多年时间筛选606种砷苯化合物,又何止要进行606次试验!
三、题称:“如果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能使酒精向内部渗透,从而彻底消毒杀菌。”由于缺少前面的话,这里的“向内部渗透”所指不明。症结在于,从杀菌原理上讲,不是“既”、“又”形成的两种情况兼而有之的关系。是使酒精能够向细菌内部渗透,才能使细菌内部蛋白质凝固,致其死亡。二者是一致的。人们最初发现,酒精分子能穿透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将其杀死。而接近100%的酒精固然更容易使蛋白质凝固,却首先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硬膜,反而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进入细菌内部,反倒使其免遭灭亡。经过试验研究,人们终于发现,75%的酒精不至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凝固,于是大量酒精分子进入细菌体内,使其难逃一死。
四、题称:“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有个重要说明”。按照《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的提法,是“重新发表”,不是“重新公布”。实际上在重新发表时,“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就是说,已经不是原来的“版本”。这样,“重新发表”和“重新公布”就有了一点儿细微的差别。打个比方,“重新发表”好比是“再版”,内容修订,版本更新;“重新公布”相当于“重印”,一仍旧贯,还是原版。
五、题中“通讯地址”应写作“通信地址”。《现代汉语词典》释“通信”:“用书信互通消息,反映情况等:通信处……”而“通讯”,要么是“通信”另一个义项的旧称,要么是“翔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都与此无关。
六、题称:“该国已建立电视台四百多座”。这里所说“电视台”,显然是指“摄制并播送电视节目的场所和机构”(《现代汉语词典》,不是指“电视发射台”意义上的“电视台”,相应的量词通常用“个”,有时也用“家”,但不用“座”。
七、题中有“全球企业500强”说法。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提出的“一般原则”包括:“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据此,原文应写作“全球企业五百强”。
八、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题中将“湮没无闻”“优哉游哉”“心胸褊狭”定性为成语,似有些牵强。查常用辞书不将其列为词条可证。
九、试题讲评中“一直延申到鸭绿江畔的虎山”一语,其中“延申”系“延伸”之误。
十、试题答案称:“‘见识’是名词,不能作动词用。‘思考’是动词,后面要带宾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见识”的第一个义项就定性为动词,从来没有见过“不能作动词”的说法。同时,不能一般地说因为是动词,就“后面要带宾语”。前者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不及物动词也要带宾语吗?比如“独立思考”“反复思考”都是人们熟悉的常用语。若说成“‘思考’常作动词,而且后面可带宾语”,表示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要带宾语,“思考”也并非一定要带宾语,庶几可通。再有,诸如在“进行新的思考”一类语句中,也未必就肯定“思考”只能是动词吧?
十一、试题答案和讲评认为,“英国的一位名叫戴维・格拉斯曼的失望的作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给自己的新书《自由之塔》寻找出版商,却无结果而告终,这让他充满了挫败感”。语句中,“本来用‘无果而终’就可以表达明白,却要写成‘无结果而告终’”。其实说“无果而终”也好,说“无结果而告终”也好,题目设计者的原意,都是要表达没有找到愿意接受出版的出版商的意思。而没有找到这样的出版商,正是“寻找出版商”这一行为,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之一。所以并不能说是“无果而终”。是“有果”,这个结果就是没找到。其实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十二、试题答案和讲评认为,关于“1997年6月26日新闻出版署第八号令”一语,“‘第八号令’中的‘八’应改作‘8’”。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也没有统一规范。如2007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9号”、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而且问题在于,规范叫法是“××令第××号”,不是“××第××号令”。再有,既然是1997年的事了,也就只好称“原新闻出版署”,以区别于现在的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中不了解历史,不注意原称、现称不同的事,多有发生。
十三、试题答案不判明“北京-上海‘京沪空中航线”中,“连接号使用不符合《标点符号用法》标准”。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的示例,就有“‘北京――广州’直达快车”。应为长横式连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十四、试题讲评称,“铜――铝符合生产线”写法中,“连接线过长,成了破折号,应改为一字线。”《标点符号用法》规定:“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说“应改为‘一字线’”,是正确的。但不存在“连接线过长,成了破折号”的问题,所谓“连接线过长”,其实是长横式连接号,不能说因此就成了破折号。无非此时连接号和破折号在书写形式是一样的。
十五、试题要求判断“从4月12日-5月4日”写法中,连接号的使用是否符合《标点符号用法》。试题讲评认为,这是“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连接号应改作‘到’或‘至’”。从整体上说,说法是正确的。但原题是强调连接号用法,而这里规范用法是浪纹式连接号,同时要删掉介词“从”,即表示为“4月12日~5月4日”。
十六、试题讲评认为,“请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邮购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部队代号前要写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语句中,“本句并非注释文字,括号应删去”。由于部队代号也是一种特殊的通信地址,出于不言自明的需要,不可明示街道门牌等具体地点。因而那句话应该是对“通信地址”的一种注释,括号不应删去,只是应放在“通信地址”后面。
十七、试题讲评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写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应写作“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语文实践中常省略掉“公元”字样,但“年”字恐怕不宜省略。另一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确有“鲁迅(1881―1936)”示例,但说的还不是一回事,不足为凭。极而言之,援试题讲评例,说“西汉元始一年(1)”,会不会让不知就里的读者摸不着头脑?
关键词:数控技能竞赛 职业教育 改革
2013年,德国在其本土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中只拿到一块金牌。笔者后来在德国图林根州罗尔-克罗斯特职业培训和工艺技术中心学习期间与德国朋友谈起这件事。他们说:“我们拿到金牌少,是因为我们没有为竞赛而进行特别的强化训练。”德国人循规蹈矩,只把竞赛看做是检阅技能水平的一种手段,不为竞赛而竞赛。但有谁会因为他们拿的金牌少而否认他们的整体技能水平、否认他们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就呢?我们应当反思:职业技能竞赛金牌数量能代表职业教育水平吗?技能竞赛应该怎么搞?
一、数控技能竞赛存在的误区和偏差
毋庸置疑,我们国内职业技能竞赛在选拔和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激发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热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人片面强调“普教看高考、职教看竞赛”;有些学校为金牌而赛,重视尖子培养,忽视全员训练,把大量资源集中起来培养少数精英参赛,让备战竞赛与日常教学各行其道,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准备参加数控技能竞赛的学校通常在省级大赛前一年至一年半就挑选出若干技能较好的学生,采用“题海战术”,每天加班加点进行实操、理论和软件等方面的高强度训练。按“优胜劣汰”原则剩下最强者参赛。
每位选手从开始强化训练到参赛,实习材料消耗非常大,每人一年耗材2万元左右,是普通学生的几十倍。
各校训练和竞赛大部分采用价格昂贵的高性能刀具,不少是进口的。因过分强调完成速度,不少选手经常超负荷切削,刀具损耗很快。比如,使用400元一支的DHF12mm硬质合金立铣刀粗铣45钢,有些选手采取的切削用量为:转速800~1000r/mim、
吃刀深度5~8mm、走刀速度600~800mm/min。远远超出了正常范畴,因此刀具寿命是正常使用的1/5~1/10。有时还会出现撞刀等意外事故。数控车最容易撞坏 的是切槽刀。各校常用以色列切槽刀把GHDL20-3(单价890元)和相应的切槽刀片GIP3.00E-0.20 IC908(单价180元)。刀片一撞就报废,刀把也很容易一齐损坏。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加起来,每个选手一年刀具费用不低于一万元。
还要为每位选手购置各种规格的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数显游标卡尺、深度千分尺、叶片千分尺、螺纹中径千分尺等量具。有些学校还为选手配置了分辨率达1μm的日本三丰数显外径千分尺(仅此一套4把就需人民币1.6万元)。单配置量具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一些高精度量具很少拿出来用在普通学生的正常教学中。
目前国内数控技能竞赛与世界技能竞赛对比,区别如下表。
世技赛加工零件数量不多,但质量要求高;不仅注重零件加工质量,还严格考核安全生产和操作规范。而国内竞赛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国内竞赛实操工作量远比世赛大。虽然参赛选手普遍经历了长时间强化训练,不少人还有丰富的竞赛经验,但大部分人仍然无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速度的比拼。于是国内数控技能竞赛出现了如下问题。
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不少选手在切削加工中采用远远超出正常范畴的切削用量。超负荷切削不仅大大缩短了刀具使用寿命,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机床精度。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在企业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竞赛规则对此没有严格限制,选手只要不出事故就没事。
为了以快取胜,有些选手铤而走险。笔者作为广东省数控技能竞赛裁判之一,曾经目睹了两起严重事故:在2012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广东省选拔赛中,有位选手采用高转速、大进给量切槽,致使工件从夹爪中飞出,撞向机床防护门玻璃。玻璃碎裂迸射,幸亏没伤到人。在2014年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广东省选拔赛中,有位选手为了省时间做其他工作,按下启动按钮后不看刀具运行情况就马上走开,因而未发现自己在CAXA软件中设错了工件原点,结果刀具快速撞向卡盘,把卡盘和法兰盘都撞裂了!虽然竞赛规则对出事故者采取扣分和责令赔偿损失的措施,却阻止不了有些选手为了成绩而孤注一掷的冒险行为。
二、数控技能竞赛及其训练模式改革措施
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一些偏差和纰漏。为了让数控技能竞赛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成为提升大众技能的助力器,必须对竞赛及其训练模式进行改革。
1.明确竞赛目的,认真搞好全员培训和校本比赛
社会各界都必须明确技能竞赛目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走出“教看大赛”的误区,遏止“急功近利争金牌、忽视大众培尖子”的行为倾向,共同把关注大赛金牌的目光转移到全员培训上来。
各个学校都应正确处理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脱离了日常教学,技能竞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技能竞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搞好校本比赛。要扎扎实实搞好全体学生的技能训练,注重教师的技能提升,每学期都分别举行学生组、教师组的技能竞赛。学校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竞赛氛围,促使全体师生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近些年来,国内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增多,最为典型的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以职校生为主体的职校生技能竞赛。这其中既有国家级的,也有省级区域的,还有市级乃至各企业、各学校自行举办的,竞赛层出不穷,规模逐渐扩大,相应的宣传造势也搞得有声有色。
不过也得承认,迄今为止,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仍然难以避免某些弊病。首先是设立项目的科学性、可测性、广泛性就存在疑问。有的竞赛项目,可能并非该专业、该职业最急需的技能,而有的竞赛项目,始终和生产(服务)现场的真实情形存有相当的差距,某些实际技能特别是核心技术、绝技绝活、抢修应急、中高端设备保养与维修、多工种联合作业等,往往很难用单纯的、人为设置的考试方法来大规模地鉴定、评比,遑论那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呢!
客观地说,任何职业技能竞赛都无法涵盖所有单位、所有工种、所有专业的技术活计,多数竞赛只是起引导作用而已,仅仅是检验部分知识、部分职业技能的一种辅助手段,不必也不可能指望依赖技能竞赛便能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成型技能人才。
这里不妨再以眼下正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为例,作为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它也只开设了车、钳、焊、铣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计算机程序设计等7个工种比赛项目,出题的标准仅仅是按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要求实施。自然,众多企业的无数操作工种、生产工种和特殊工种,都不太可能露面赛场,比赛的全面性顿显欠失。何况,即使是参赛的工种,也未必就完全具有代表性、权威性,比如钳工系列,业界至少把钳工分成四大门类,比赛时恐怕不太可能全都设置。
显然,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培养大批优秀的职校毕业生,对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而言,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企业培育大量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员工,也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因此,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固然重要,平时培育技能人才的基础工作更为关键,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水到渠成或许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上佳路径。
【关键词】仓储;技能;竞赛;传承;创新
为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仓储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仓储技能人才队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根据公司职代会“人才强企战略”的精神,让一批精通业务、操作熟练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作为公司“基础工作提升年”、“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的主题活动之一,分公司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和仓储管理部共同举办了“职工技能竞赛”活动。
技能竞赛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侧重仓储基础知识、公司仓储各项规定、质量体系知识、仓储安全知识、以及应用仓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比赛;实际操作部分则部分借鉴以往集团公司技能竞赛考核的内容和方式,着重在职工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方面的竞赛,如石油常用物资识别、目测规格型号、四号定位、货物机械图识别、实物测量、抓物称重、安全标识识别、物资堆码摆放等。
一、竞赛操作部分考核的内容、方法、经验、改进之处
五项操作内容的竞赛主要是受启发于1998年前后集团公司组织的仓储技能竞赛,并根据公司现有的仓储工作实际情况而有所改进,使其既符合目前的仓储工作的实际情况,又能真正比试出仓储人员的技能水平。
(一)货物识别 (占总分200分的20分)
竞赛过程和内容:
1)抽题:选手分别从五类材料袋(共计76个工件)中抽取2个四号定位卡(共计10个),将抽取的四号定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准备完成后,按评委的指令开始计时。
3)在15分钟内,将选手抽取的四号定位码在货架上找到对应的物资,并在答题卡上清楚地写出物资的名称和规格型号。
4)拿取物资时要轻拿轻放,确定答案后将物资归位。
(注:整个过程要求目测,不准使用测量工具)
考核目的:
1)石油常用物资识别能力(五类材料:管路附件20个、金属材料16个、阀门11个、紧固件23个、胶管6个)。
2)在不借助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对石油常用物资规格型号进行目测判断的能力。
3)货物摆放规则(四号定位)的熟练程度。
4)货物归位的习惯。
经验、和改进之处:
比较符合石油仓储业务的实际,能够赛出选手仓储业务的精湛程度。
(二)货物尺寸测量 (占总分200分的20分)
竞赛过程和内容:
1)抽题:选手从五个备选工件(扶正套、弹簧销、卡座、轴套、螺栓)的图纸中抽取1个,将选手的名字、组号、顺序号填写在测量图答题纸上。测量要求在5分钟之内完成。准备完成后,按评委的指令开始计时。
2)首先根据测量图纸找到对应的工件实物。
3)根据测量图纸上的精度要求,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0.02,千分尺0.01)。
4)清洁、检查量具和工件;检查误差,校验零位。
5)测量其长度、深度、内径、外径、厚度中的三个值。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填写在答题纸上。
6)清洁量具,并将量具归位;工件归位。
考核目的:
1)根据测量数值要求的精度选取合适量具的能力。
2)考察对测量误差、校验零位知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考察识图的能力。
4)考察准确测量的能力。
5)考察归位的习惯。
经验、和改进之处:
测量工具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
(三)安全标志识别 (占总分200分的20分)
竞赛过程和内容:
1)抽题,选手从五套安全标识中抽取一套,每套题有21个标识,选手在5分钟之内完成识别和填写名称。
2)选手将抽取题的套号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手准备好后,根据裁判的指示开始计时识别。
3)选手识别每套题中的21个标识,并将标识的名称写在答题纸上。
4)完成识别后,将图片收回。
考核的目的:
1)考察识别标识的准确度和书写的准确性。
2)考察识别标识的熟练程度。
3)考察归位的习惯。
经验、和改进之处:
难度偏小。建议:将来的竞赛可以增加货物包装标识等的识别。
(四)货物摆放 (占总分200分的20分)
竞赛过程和内容:
1)抽题,选手从五套堆码题中抽取一套,每套题中有两种堆码方式,如:将8个工件摆成重叠式、将5个工件摆成鱼鳞式,要求在5分钟之内完成。
2)选手将抽取的两种堆码方式和工件数量填写在答题卡上,准备好后,根据裁判的指示开始计时。
3)选手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
4)确定堆码方式,开始堆码操作;要求物资堆码达到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省方便、完好无损。
5)将工件和工具收回。
考察的目的:
1)考察选手是否熟练掌握堆码的方式。
2)考察选手实物堆码操作能力。
3)考察选手安全防护意识。
4)考察归位的习惯。
经验、和改进之处:
有比较高的仓储工作实际意义。
(五)抓物称重 (占总分200分的20分)
竞赛过程和内容:
1)抽题,选手从一组垫圈(6mm、8mm、10mm三种规格)和一组螺母(6mm、8mm、10mm三种规格)中各抽取一张。
2)选手将抽取的垫圈和螺母的规格型号和抓取的重量填写在答题卡上;整个操作要求在2分钟之内完成。
3)选手准备好后,示意评委可以开始操作,及时开始。
4)选手检查电子称是否平置在桌面上。
5)打开电源,检查称的误差、并清零。
6)拿起抹布把托盘擦拭干净,然后放在秤上去皮。
7)开始抓物,一手拿起托盘,一手根据工件名称抓物,自己估计工件足量,把托盘放在秤上,示意评委报读数,选手在答题卡上写下读数,把工件放回原处;然后抓取下一项工件。
8)两项工件抓取完毕后,拿起抹布,把托盘擦拭干净,放回原处,关闭秤的电源,示意评委操作结束。
考核目的:
1)准确识别工件规格型号的能力。
2) 抓取工件准确度的能力;抓物的熟练程度。
3) 秤的平置、检查误差、清零的能力。
4) 清洁托盘的习惯。
5) 工件归位的习惯。
经验、和改进之处:
建议:下次让选手戴薄手套抓物,一方面增加难度,另一方面健康安全。
此次技能操作的比赛让参赛的年轻职工认识和体会了延续多年的石油行业技能竞赛的传统模式和方法,这既是对聪明勤奋的石油前辈们总结和实践出的技能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实践精神和经验的学习和传承。
二、竞赛理论试题分析,找差距
只有不断的找出差距,看到不足,认真分析,逐步改进,才能有所进步,公司全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指日可待。
我们对理论题和操作考核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如下。
(一)仓储基础知识薄弱
填空题中的仓储知识满分10分,平均分为3.3分;简答题中的仓储知识部分满分12分,平均分只有3.5分。这两部分考核的主要是仓储基础知识。这么低的平均分,说明我们还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
(二)质量安全知识急需普及
判断题中有两个关于安全的题,分别是“ 16. 为避免库存货物的丢失,将库房的安全出口上锁。17. 坚持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做好记录,并督促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基层单位每季度组织1-2次,生产班组每月一次。”两道题都是错误的,库房的安全出口绝不容许放置货物;生产班组的隐患排查应当至少每周一次。还是有职工判断错误。有一道4分的简答题,关于“仓储过程不合格品处置方式”的问题,平均分只有1.4分;另一道简答题是关于口头初报事故的内容,平均分也只有1.7分。因此,质量和安全的培训还需加强,应注重对职工安全和质量理解力方面的提高。
(三)操作技能中抓物称重部分,要求在5分钟之内完成,考核设计合理,是一项对职工技能要求较高的考核,该项考核的平均分也最低,约41分。其中抓物称重时,选手是裸手抓物,鉴于健康安全的考虑,建议下次竞赛考核时,给选手配上手套,一方面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更加符合健康安全理念。
(四)SAP考题平均分偏低,该部分考题满分6分,实际平均分只有1.4分,说明平时进行SAP的操作比较少,今后应加强SAP的使用。
建议:在SAP的考核中,本次竞赛主要是以理论试题的方式进行的比赛。鉴于SAP是仓储物资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并且随着仓储物资管理的SAP系统化的普及和推广,SAP的应用将更具现代石油行业仓储的特点,因此,将来的技能竞赛,SAP的考核应该是上机操作,分值比重还应该加大,真正比试选手的SAP系统操作的能力、水平、准确度和操作速度。
三、竞赛成功举办的经验
当然,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也凸显石油企业的诸多优势和物资分公司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这次竞赛是按照公司领导年初行政会议中“人才强企战略目标”的部署而筹划的。公司主管领导非常重视,提出了公平公正竞赛的原则和要求,对具体工作给予了详细而周详的指导,并多次亲临基层了解本次竞赛的组织和进展情况,并在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党群工作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并协助和配合完成各个环节的组织及考核工作。仓储管理部认真审核考题与实际工作的符合性,在丰富题库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整个竞赛公平公正
早在比赛之初,公司领导就多次强调竞赛要公平公正,真正达到让真正钻研业务、工作勤勤恳恳的员工脱颖而出,比出真正水平的目的。在整个竞赛的准备和组织过程中,从理论试题的出题、仓储管理部门的审核、试题的打印、5套试题的封装、现场试题的抽取都尽量减少参与的人数,严格保密、严密组织,确保理论考核的公平和公正。实际操作部分的比赛,从考核方法的设计,考核过程的严密,参赛选手的抽签分组、到实际操作过程的考核,都非常的详细和周全,充分展示了公司基层工作的优良的传统和做事严谨的风格,为比赛的公平公正可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参赛选手认真仔细
参赛选手基本都是从基层库房管理员中选的,有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他们对这次竞赛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身着整齐的工装,精神饱满,积极参与,个个都想比出好成绩。有的选手甚至在进入考场前还在复习公司的质量管理文件。辽河的选手在抓物称重的操作比赛中,凭手感抓取的货物重量的准确率达到95%,成为20名选手中该项比赛的佼佼者。
经过上午近三小时的操作比赛和下午一小时的理论笔试,最终天津的选手,凭借五项操作技能87.6分,理论83分,总成绩170.3分拔得头筹。
四、对今后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本次竞赛结果的分析,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加强仓储基础知识的培训,强化日常库房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对仓储基本理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争将培训走进库房。
(二)加强集团公司物资管理规范和公司物资管理要求的学习和培训,在本次竞赛中虽然涉及的比较少,这些规定比较符合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的仓储的管理模式。今后应选拔优秀的基层兼职培训教师,学习和钻研集团公司物资管理规范和公司物资管理规定,形成精品课程,反复在基层单位培训,适当的时候,通过走访库房来进行培训。
(三)继续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虽然有关安全的培训年年训月月讲,但因为安全涉及面比较广,相关的知识也比较多,遇到现实工作中的现象,还是回答得不准确、做得不到位。在基层的培训中,要注重强调有关安全的目标、原则和要求等基础知识,反复宣贯,必要情况下在课堂上反复背诵。培训中注重安全意识和理解力的培养,同样的培训内容,变换培训方式或者说法,使讲课内容丰富多彩,教课形式灵活多样,以加强职工的印象和加深理解。
(四)加强质量培训的实效性,质量控制是公司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外聘教师很难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建议从质检员中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兼职教师,激励质检兼职教师努力学习和钻研质量体系等相关文件,练就几门质量管理的精品课程,在各级单位中反复的宣贯。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裁判员及参赛选手:
今天,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市第三届最美环卫工人评选暨环卫作业百日竞赛活动清扫保洁劳动技能大赛”。在此,我谨代表市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局向参加本次大赛的各位专家、裁判、参赛选手表示热忱的欢迎,向组织参加本次大赛的各位领导,裁判员、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以及多年来关心和支持环卫事业发展的各位嘉宾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期以来,我市环卫工人用朴实的劳动、辛勤的汗水和精湛的保洁技能履行着城市美容师神圣而光荣的职责,不辞辛劳、不知疲倦地整洁着我们的城市,使我市城市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举办省十一届旅发大会立下汗马功劳,也使我市成为全省环卫保洁的标杆和样板。此次,市巩卫办组织的清扫保洁技能竞赛又是我市丰富环卫活动、增进环卫交流、提高环卫技能、检阅环卫队伍、展示环卫形象,进一步规范清扫操作流程、提升保洁服务品质,提升环卫工人业务水平,展现环卫工人精神面貌,进一步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良好环卫氛围。进而巩固创卫成果、助推创文攻坚,打造干净靓丽的又一重大举措。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的竞赛,我们就是要评选出今年环卫各项作业的“技能大师”和“环卫状元”,并通过他们的精湛技艺告诉大家:环卫工作既要“心灵”还要“手巧”,既要“个人发挥”还要“团队协作”,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辛苦活、技术活!我希望各参赛队伍和选手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遵守规则、用心比拼,赛出好技能、好风格、好水平和好形象,全面展示环卫工人精湛的作业技能和勇于争先的崭新精神风貌。
同志们,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环卫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文明进步,涉及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还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正值我市创文攻坚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对环卫工作的要求更高、标准更高。为此,全体环卫干部职工更要不甘落后、积极行动,持续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行业奉献精神,更要以“环卫技能大师”、“最美环卫工人”为学习榜样,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辛勤的工作、更加娴熟的技能、更加忘我的付出,全力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环卫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城市美容师们为城市靓丽环境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祝此次清扫保洁劳动技能大赛取得园满成功,预祝各参赛选手取得佳绩。谁能在今天的竞赛中胜出,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关键词:技能竞赛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能手。然而,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30%以上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还很漫长。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加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化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大师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升竞争力的人才战略。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也已经成为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目标是为北京市培养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学校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裁判、沟通,提升了教师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每年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竞赛获奖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学校不断探索以赛促培,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概念和现状
1.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概念
职业技能竞赛是展示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我国的职业技能竞赛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行业企业生产与工作,考核职业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竞赛交流职业技能。
2.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区县(地市级)和系统级、企业和院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得优秀名次的选手,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比赛成绩均合格者,通过资格审核后核发职业资格证书。
以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自200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北京市级电子信息类工种技能竞赛,举办了五届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电子赛区的技能竞赛,举办了五届市级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类技能竞赛。每届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每年有30%的选手荣获国家级、市级、系统级、企业级和院校级各类荣誉,双项成绩合格的选手同时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3.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在管理和培养方面仍存在问题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起步比国外晚,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选手培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竞赛评选上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科学性。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1.高技能人才的涵义
在我国,高技能人才是指在一线岗位,具有超群的技艺、精湛的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超强工艺操作水平,能解决工艺上和技术上难题的人员。以无线电装接工职业工种为例,高级工(三级)具有整机识图能力,能读懂整个工艺文件,能完成整机装配和检修能力;技师(二级)具有编制整个工艺文件的水平,有安装复杂整机和检修能力,具有质量管理能力,能够撰写培训计划并做师带徒培训;高级技师(一级)能够编制整个产品工艺和程序,对大型设备复杂整机有安装、维修和处理能力,能编写培训讲义并指导初中高级技术人员和技师,有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能力,能协调生产部门、优化管理流程,具有生产管理能力。
2.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工人中占比超过40%,而我国远远未达到该标准。以北京电控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例,仅占约20%,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凤毛麟角,远远不能适应高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企业从生产经营角度出发,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还不够支持,体现在不能完全保证培训时间、先进科学技术下的新技术培训缺乏以及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不到1%。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岗前培训、企业内训、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方式,其中岗前培训占整体比例的70%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
3.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普遍短缺。以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高级技师在企业中多为个位数,且年龄偏大,40岁以下青年技师更少,难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技师梯队。从学历上看,技术工人中高中以下文化学历占比80%以上,自学能力和攻坚能力明显不足,导致高技能人才的紧缺。
(2)企业以职工岗前培训等短期培训为主。企业为满足生a需求,招聘大量的农民工从事简单的技术工作,岗前培训一周即能上岗。而高技能培训需要培训周期较长,企业更愿意高薪挖角,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内部培养。
(3)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显然还不够重视,激励机制迟迟不愿落实,人才培养激励政策还不够系统、完善,待遇不兑现又造成青年人缺乏进取心。有的单位虽然重视对首席技师的选拔,一旦选拔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就只重视首席技师创造的成果,对后期的培养和待遇却一拖再拖。
三、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通过技能竞赛,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职责之一,职业院校多年来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探索,将竞赛目标与课程体系、职业标准相统一,加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以赛促改,实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职业技能竞赛考察的是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与一体化课程教学相似,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能竞赛来检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检验学生是否能按照工艺流程完成工作任务,达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以赛促改,实现培养过程改革。职业技能竞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之一,职业院校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关键要看培养的过程。在教学形式上,既要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训设施和场地建设,还要重视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资源库和虚拟实验室,感官上给予学生全新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勤动脑多动手,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3)以赛促改,促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把教学要求与岗位能力有机结合,把学生素质与企业职业素质有机结合。在合理设置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获得荣誉的学生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建立起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2.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市支柱产业之一,学校立足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通过组织技能竞赛,加强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师资水平,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赛促建,规范技能大赛管理。学校成立了由党委牵头,教学、培训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竞赛组委会,承担各项技能大赛赛事。由于有连续五年的组织大赛经验,学校制度化了大赛工作流程,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竞赛工作队伍。通过大赛学校各专业建设形成竞争态势,吸引名企与学校合作办学。通过大赛,使专业教师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重视对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的训练,形成了以大赛为特色的专业班级和技能训练的新模式。
(2)以赛促建,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通过与企业交流沟通关键技术、互相合作,形成技能竞赛追求卓越的教育特色,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得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近几年学校发挥技能优势承办了北京电控、航天军工等多家企业的技能竞赛。承办技能大赛使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双赢互利。一方面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参赛,职工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练兵,部分职工获得技术能手荣誉,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通过参与大赛执裁,学习研究企业的新技术,提升了师资水平。企业通过大赛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通过组织大赛也得到企业的支持。
近年来京东方科技公司、航天三院下属13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战略协议,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参与企业岗前培训和技能人才培训,企业职工在历届大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得到这些企业认可,竞赛获奖学生与航天三院直接签订就业协议,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3.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体系紧密结合
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都非常重要,通过赛前训练,师生都得到锻炼,以赛代评,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评价模式,校企考评体系为学生打造出就业通道。
(1)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学校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思路。通过技能大赛,学生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检验技能水平是否能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赛、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学生获奖的同时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笔者学校裁判梁自旺老师就是第十三届经信委技能大赛无装第一名的获得者,他指导的学生在第十六届技能大赛中获奖,也被企业提前预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一举两得,使学校专业技能竞赛的效益得到最大化,也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动力。
(2)以赛促培、以考代评,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产品,学校重视教学改革,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技能大赛,将教学与竞赛有机结合,以赛促改,以赛促培,形成技能训练的新模式。教师通过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探索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等新模式,提炼精髓、推进教学改革。学校通^技能大赛,为企业探索以考代评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推进企业内部考评与社会化考评有机结合。图1所示是笔者学校与京东方合作的新工种考评体系的建立过程。
新工种考评体系建立后,京东方组织了4000余人次的技能竞赛,以考代评,每个工种都有多名职工获得了二级(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考代评缩短了职工的职业晋升通道,职工通过大赛直接获得了技术能手荣誉,企业也从中发现了技能型人才,使得人才可以进入企业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库。
4.通过技能竞赛,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学校承接了第十六届经信委职业技能竞赛部分企业的初赛,通过理论竞赛和实操竞赛,分别考核选手理论和实际应用水平。技能竞赛使职工在短期内全面提升素质,提升了技能水平。
一、降低技能竞赛的运作成本
任何社会活动都是讲究成本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组织者、参与者都存在成本收益的问题。借博弈理论来分析,游戏的参与者倾向于最小化自己行动的成本,最大化自己的收益。适合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会使参与者的收益与成本相匹配,因此应强化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激励的有效性。比如,完善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可以帮助组委会规范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赛点的选择、竞赛耗材的采购等,而这些恰恰决定了竞赛组织者的举办成本,决定了参赛者居住的费用、交通费用等。这些细节都需要竞赛组委会通过制定制度进行规范。较高的举办成本可能使许多适合举办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单位放弃举办机会,同样,较高的参赛成本可能导致一些学校由于经济问题放弃竞赛。
二、便于参赛者之间的合作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关联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学校与举办者的联系、举办者与承办者的联系、举办者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职业学校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参赛选手之间的联系等。如果事前没有有效的制度框架对行为主体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和强制规定,就会造成参与者合作困难。如参赛选手到比赛场地后,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就无法了解到有关比赛的情况,因而无所适从。比赛是一种竞争性的活动,竞争活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一般情况下,竞争能够带来气氛、效率和活力,而只有合作才能保证竞争的和谐、稳定和高效。竞争和合作并非矛盾,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如果职业学校顾及自身利益不与举办者合作,参赛者之间由于利益冲突也不合作,就会造成比赛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制度的建立减少了比赛中的不确定因素,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三、提供相关信息
我们提出了制度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信息公开,这也意味着制度能够为人们提供需要了解的有关信息。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举办者在理论上对制度建设的考虑,另一方面来自于实践和经验。通过查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相关规则、制度,职业学校和参赛选手可以了解有关比赛的信息,从而确定日常教学和学习的努力方向;借助规章制度,学校也可以预测其他参赛单位的行动,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参赛方案。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为职业学校从事比赛活动提供了标准和尺度,使他们在比赛前后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容易取得理想成绩,达到比赛目标。
四、技能竞赛制度的激励功能
制度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激励相关的参赛单位和选手继续关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中来。为此,制度能够激励个人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制度向人们传达了竞赛中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制度的激励功能能够引导参赛者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改变参赛者的偏好,影响参赛者的选择。由于制度制定的完备程度不一样,其激励功能发挥的强度也不一样,完备的制度,激励作用最强,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发展也最好。制度的激励功能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个方面。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正向激励功能的发挥能够促进学校对比赛的高度重视和参赛选手技能水平的真正提高。当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发挥出负向激励功能时,学校就会产生功利性和投机取巧的行为,造成比赛的不公平、不严肃。为此,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应发挥其制度的正向激励功能,激发人们选择正确的参赛行为。
五、约束技能竞赛中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