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环保与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件;预防;应急处置;对策
化学工业在中国发展迅猛,化工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一些化工企业急功近利,在项目建设上违反法律规定,出现先建设后环评、不环评就建设等现象,有的即使经过了环评,但对环境风险的评估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不强,且疏于安全管理,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故,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必不可少。
1项目环评中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对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2004年12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明确指出:为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在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要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3]。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可以预测不确定因素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严重程度及波及范围。从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和物质(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火灾和爆炸、泄漏等次生/伴生的危险物质,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主要环境风险源的扩散途径(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发现事故隐患,找出项目存在哪些风险,哪些是重大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同时,通过源项分析和后果预测,确定事故产生的后果和发生几率,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一旦事故发生,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手段,使污染降到最小,危害降到最低。
2项目施工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
设施项目建设实行“三同时”是防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关口之一,项目建设中首先在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国家《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的具体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等按一般规定,污染源控制到废气治理,废水贮运,污水处理场(站)设计,事故应急措施,固体废物贮运与处理等污染要素精心设计。切实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落实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标准[4]。环境监察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日常施工监管。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建设项目,施工中建设单位要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实施环境现场施工监管,重点监管项目施工中的污染防治,以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情况,并将监理报告作为“三同时”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7]。环保部门开展项目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所提出的执行标准和具体要求,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重点进行现场检查和核查,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并限期整改;对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厂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达不到环保、安全、消防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生产。
3加强环境突发污染事件保障体系建设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首先,化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环境风险源特征等因素,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明确本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设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设立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和指挥机构[5]。环保部门在督促、指导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着重考虑设立环保现场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专家组,明确职责,为企业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环保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在掌握各化工企业主要污染因子的基础上,做好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应对准备,有针对性地配备相应的现场应急交通设施、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防护设施,培训相关人员,开展常态化演练,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手段,及时准确提供监测数据。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在人力、财力、物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治安维护、通信、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4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并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很多都是因为安全事故而引发。由于化工行业原料或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且有毒有害等特点,如果安全出问题,容易导致爆炸、燃烧、泄漏等安全生产事故,从而引发污染事件[6]。因此,化工企业首先要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安全生产技能。其次,化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制定安全发展规划,配套保障措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问责制,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检查,杜绝违规操作,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行为者,安监部门要严厉追责。第三,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因设备因素引发的污染事故也不在少数,因此要加强对主要设备检修,监控检查,制定合理检修周期,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监控,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建立巡查制度,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2]。第四,要加大安全投入和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改变旧的工艺和模式,降低设备及操作带来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
5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强化环境现场监管
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顿等多项强制执行权。因此环保部门要敢于执法,严于执法,要铁面无私,决不能不作为,乱作为。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要做到“一厂一档”,建立健全各化工企业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摸清各化工企业可能存在的污染隐患,有针对性地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实行远程监控管理。要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监管,尤其要按照环保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规定,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开展巡查,要查看各项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应急防范设施是否存在隐患。对于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暗排污染物的企业,要严管重罚,决不手软。坚持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既服务企业发展,又服务广大群众,同时要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尤其是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企业员工把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安全能够转变为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减轻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的发生。
6结语
当前,中国化工企业发展迅猛,污染事故频发,只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政府部门和企业切实履行各自责任,一定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作者:游大龙 阮强 胡涛 马哲河 罗李 单位: 1. 湖北省咸宁市环境监测站 2. 湖北省嘉鱼县环境监测站 3. 湖北省公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田野,赵文喜.环境风险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2]孔繁琦.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化工,2013(2):7-8.
[3](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S].2004.
[4]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Z].2012.
[5]宋美华,张辉,韩璞.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化工,2012,41(4):356.
关键词:罐式集装箱;化工;物流;汽运
罐式集装箱是液体货物运输容器,适应于多种运输方式。罐式集装箱具有安全环保、效率高、经济性好等突出特点,在化工物流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我国近年来石油化工方面的产业连续性高速增长,物流方式与运输载体都需要适应新的石油产业的发展。因此,罐式集装箱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
一、罐式集装箱的优势
1.安全环保
罐式集装箱是高科技与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完美结合的产物。可用于装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无危险性质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粉粒状化学品,以及红酒、牛奶等液态食品。由于化学品物流领域非常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将会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解决化工物流的安全问题应成为物流领域首当其冲的重大课题。
传统的运输方式过程中,经常要对所运输的化工产品进行“倒灌”分装或者是换包装,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化工产品极易挥发、变质。工作人员在面对多次装卸的化工产品时,不仅有可能会遭到化工产品的危害,还有可能会面临化工产品的损失,更甚者是发生化工事故,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运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然而,罐式集装箱不仅外部设有保温隔热层,具有隔热的功效,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外力冲击,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另外,对于罐式集装箱,国际、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再到检验维修,都有严格标准的执行准则。
罐式集装箱必须根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危化品运输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过程至少要满足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认证、欧洲公路危险品国际运输法规(ADR)、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等20多项国际、国家或地区规范的相关要求;并且在使用期间,至少每2.5年必须由国际公认的检验认可机构对罐式集装箱进行1次法定检验,并按照国际罐式集装箱组织(ITCO)的标准监控其整体状况;罐式集装箱的清洗、维修、改装、检验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及规范管理,严谨的程序保障了罐式集装箱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罐式集装箱的清洗、废液、装卸处理等都在中转站或专用堆场完成,在标准化作业下产生的蒸气和化学品残液还可以回收循环利用,防止对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既安全,节约成本,又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灵活高效
与传统的化工产品装运不同,罐式集装箱的本身可以和车体分离,装卸货物时不占用车辆的工作时间,使装运化工产品的车辆能够随时调度,机动又灵活。罐式集装箱的设计和制造、管理和使用都是采用的国际标准,运输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化工产品的运输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只如此,与传统大宗散装化工产品采用的化学产品运输船不同,精细化工产品的品质高、单次运输批量小的物流特性,只有罐式集装箱运输方式才适合。
罐式集装箱可以按照普通集装箱装卸的运营模式来处理,组织多式联运十分便利,能够有效地解决化工产品的海铁联运、海陆转运等问题,保证“门到门”的运输,实现工产品运输的高效性。与其他运输载体相比,一般罐式集装箱的容积可达两万四千升,具有明显的运输效率优越性。在罐式集装箱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客户甚至直接利用罐式集装箱的临时仓储功能,通过罐式集装箱直接将化学品原料输送入生产反应器,从而实现准时生产方式。
3.经济效益好
罐式集装箱在化工物流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运输成本的经济性。通过罐式集装箱而实现的多式联运,可以减少传统装运过程中大量的中转、储存环节所花费的高额费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罐式集装箱可以作为运输单元直接送到最终用户手里,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和准时生产;罐式集装箱还可以采用临时或长期的租赁方式,很多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业务量变化,随时向罐式集装箱所有人增加或减少所要承租的罐装数量,缓解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消费;而且罐式集装箱用户没有必要采取一次性支付全部金额的方式,税前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增加一定量的收益;传统的集装箱加包装桶的运输方式,一方面既需要支付额外的桶装包装费用,在运输完成后还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来处理废弃转运桶;再说另一方面,装运的还包装桶无法充分利用普通集装箱的容积,造成运输空间浪费,单位运输成本增加。而高新科技设计制造的罐式集装箱能够完整的利用标准集装箱的舱位空间,多装载百分之四十的液体化工产品货物,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 了卸货残留的损耗度。
二、罐式集装箱在化工物流领域的应用
1.国际和国内多式联运
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化学品多式联运过程一般为工厂——陆路运输(公路、铁路)——水路远距离运输(内河、远洋)——陆路运输(公路、铁路)——目的地客户。以海陆联运为例,其主要物流环节为,化学品在工厂提货地装罐后陆运至港口,吊装上集装箱船,到达目的港卸船后陆运至客户手中。这种罐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模式已相对成熟,受到国际化学品巨头的普遍欢迎。
相较于直接的公路运输,国内罐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综合利用铁路、内河、沿海等长距离的运输方式,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目前在国内正是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航道治理工程的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变、铁路网络的铺设以及信息系统的进步,国内利用罐式集装箱开展的多式联运也在我国的西部进行了尝试,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2.公路汽运和铁路运输
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进行的公路汽车运输,利用集卡开展点到点的公路汽运运服务。罐式集装箱的运输业务直接与传统槽车的运输业务展开竞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发挥罐式集装箱的规模运输的整体优势,只是发挥了罐式集装箱的包装容器优势而已。铁路运输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主要是开展如新疆至上海的特定大客户的长距离运输。在铁路运输罐式集装箱的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在沿线运输的过程中,铁路运输部门对罐式集装箱的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的不足,装卸工艺水平的低下,经常会损坏罐式集装箱以及故事集装箱的部件丢失。
3.罐式集装箱的租赁业务
罐式集装箱的安全环保、灵活高效、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决定了罐式集装箱在化工物流领域中的份额将会逐步增加,从而成为取代陆路槽车以及零散包装桶的运输方式之一。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化工企业由于储存罐的数量和容量不足应用,因而采取直接租赁罐式集装箱的方式。
三、罐式集装箱的汽运发展
1.公路汽运的危险性
化工产品公路运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于一般的公路交通事故,化工产品在汽车公路运输的过程中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爆炸物品和有毒物品运输事故发生的次数较多,更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和环境破坏。在汽车公路运输的过程中,易燃液体泄漏后相对于易燃气体泄漏后更容易起火。在化工产品的汽车公路运输过程中常常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制约,路况环境、自然天气现象、车辆设备缺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失误等都是危险化工产品在汽车公路运输运输过程中引发事故主要原因。
2.罐式集装箱的汽运优势
现代化工物流的发展对货物运输时间要求越来越高,时间效益和安全效益并重。因此,灵活高效的化工产品汽车公路运输便越来越受到青睐。汽车公路运输方式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车辆行驶速度比较高,效率比较快,效益也相对更加明显。而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是一种新型的散装货物运输方式,与传统的桶和槽罐车相比安全性、便捷性以及经济性上面占有巨大优势。化工产品的罐式集装箱汽车公路运输系统结构层次少,工艺流程较为简单。
3.汽运罐式集装箱的发展
随着我国化工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就现今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汽运罐式集装箱的自身特点而言,汽车公路罐式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得到迅速的应用,将逐渐取代槽罐车和桶装集装箱公路运输,迅速成为今后散装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国外许多国家已经采用汽车公路罐式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国内的罐式集装箱(ISO TANK)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罐式集装箱标准化的发展以及汽车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的需求及进出口大幅的增长,我国的汽车公路罐式集装箱的化工产品运输将会更加的发展壮大,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罐式集装箱设计合理标准,安全性高,管理规范,对于危险的化工产品而言,采用汽车公路罐式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提高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化工产品运营风险。使用汽车公路罐式集装箱可以使许多散装化工物品的运输享受到经济、环保、便捷、安全等诸多益处,相比传统的铁桶包装、铁路槽车和散装船等运输方式,它真正实现了装箱地到卸料地的无中间环节的直达以及无货物的损失等较高效益。因此使污染和货物的物流消耗及漏损降低到最低。
总而言之,罐式集装箱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工具,比传统的装载运输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效益都要好,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运输灵活、绿色环保、快捷方便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优势。目前,罐式集装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多个国家采取了法定强制使用罐式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在我国,虽然罐式集装箱的使用还不到15年,尚且还属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其自身具备特点的和在经济、环保、方便快捷等方面所表现?来的巨大优势,并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化工产品的应用发展以及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罐式集装箱将会得到非常迅猛的发展。罐式集装箱的使用在某种一定的程度上标志着一个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和环保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群星:罐式集装箱在化工物流领域的应用分析.[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4(7):107-109.
[2]闫凤霞 傅青喜 邵学君等:罐式集装箱容积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计量学报.2011,32(2):114-117.
[3]王清华:罐式集装箱在我国化工物流领域的应用.[J].集装箱化2010,21(11)27-29.
缘起
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作为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化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被誉为“稀土之父”的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指出:“人类需要化学来创造更多、更好新物质、新材料,这是任何别的科学不能代替的。”从青铜器、火药到合成氨、人造纤维,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生命、健康、环境、材料、能源、信息都和化学密切相关:现在很多衣服中都含有合成纤维,柔软舒适又经久耐磨;全世界之所以能够供养这么多人口,很大程度是依靠化肥、农药使粮食增产;合成材料的高效率和高性能推动了出行工具的快速发展……
化学不仅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后也仍将继续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化学医药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应对各种疾病的能力,延长人类寿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而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化学又将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传统资源能源的日益枯竭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应对能源危机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化学,探索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同样,面对破坏严重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的环保事业也同样需要化学。它将使能源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排放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总之,化学与近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
中国是化学研究与化工应用的大国,化学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化学研究与应用成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已基本上跨入世界的前列。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数目,我国在全世界已经排名第二位,超过了日本。这些论文在2005~2008年被引用的次数也超过了日本。闵恩泽院士的化学催化研究应用于石油化工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徐光宪院士,以奖励他在稀土元素的分离方面的研究成果。
然而,与这些化学科研领域的诸多成就形成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化学普及工作还相对滞后,公众的化学知识仍然比较匮乏,对化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缺乏充分认同。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人们似乎更多是从负面消息中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曾经无所不能的合成杀虫剂DDT变成了破坏环境的杀生剂;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病毒的出现,这些案例使得化学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程度地误解和扭曲,人们甚至到了“谈化学色变”的地步。
面对这一境况,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化学科研工作者挺身而出,通过研制环保、无毒、无害的替代品来力挽狂澜,用事实来证明化学并不可怕。另一方面,面向公众的化学科普教育也显得更加重要。应当通过普及化学让人们认识到,只要科学正确地利用和应用化学,化学依然是人类的朋友,化学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在这一环境下,“国际化学年”的到来,恰恰为中国推动化学科普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国际化学年在中国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 农产品贸易 对策
论文摘要:在分析了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出若干建议措施。
当今世界贸易中,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其特点是形式上具合法性,名义上更具合理性。
一、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农产品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以及环境息息相关,加之农业历来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保护重点,因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出现首当其冲地会对各国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当然.作为环境保护和进口限制的共同手段,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可以说是利弊共存。绿色壁垒其初衷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绿色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可以防止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商品进口,从而有利于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的改善;同时,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璧垒的实施,可以促进各国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例如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严格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但绿色壁垒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受控地位。众所周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和在环保标准方面的差异,目前只有经济发达国家才有可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这将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地位,这是绿色壁垒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最直接的利益损害。如美国从1997年开始,强制性地实施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 HAGCP),这一措施使我国对美国的虾类产品出口大大减少。据海关统计资料,1997年我国对美国的冻龙虾出n额由1996年的I 203.9万美元减少到56.7万美元,冻鳌虾出口额由23.8万元下降到2.4万元。
(二)绿色壁垒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发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限量苛刻,农业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农业欠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型、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如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其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与美国、阿根廷并称为三大花生出口国,199b年我国的花生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而近些年来虽然生产量每年增长,但出口量却严重下滑,出日创汇额徘徊在2亿美元左右,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出口花生在安全卫生检疫中的关键性指标—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达不到国外标准的要求。我国的传统出口农产品中的茶叶、蜂蜜等,近些年来同样由于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失去了优势地位。自2000年7月1日起,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标准,限制和禁止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有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使我国茶叶出口近年来对欧盟出口逐年萎缩。
(三)绿色壁垒增高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加大了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比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坚持实行原有的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0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许多指标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三位,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又如日本,对进口大米的检测有一百多道程序。程序的增加和检验费用的增大提高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国外大米在日本市场的竟争力。 转贴于
二、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国外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口的传统手段将逐渐减少,绿色壁垒将或正在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绿色壁垒有增无减已证明这一点。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除了要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之外,应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国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二)重视发展环保农业,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农业以及相类似的生态农业、节能农业、立体农业等农业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一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重视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全面规划,合理配置、节约利用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三是重视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这对于开发我国出口农产品货源、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促进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
(三)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等的研究和搜集,建立农产品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日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通过企业引导农户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环境条款;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壁垒;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如1997年4月,国家商检局邀请欧盟兽医代表团考察,确认了我国向其出口鲜猪肉等的条件使得欧盟解除了从我国进口鲜猪肉等的禁令。
论文摘要:以静乐天柱山化工厂焦化厂的职工居住小区为例,介绍了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换热器回收技术,回收利用冷却循环水和循环氨水废热资源为民用建筑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替代传统的锅炉房供热方式,从而可大量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资源问题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1月1日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随后,财政部、建设部于2006年9月25日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支持的六项重点领域中,有四项都依靠水源热泵技术。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生活的提升,以环保和节能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建筑及相应的空调系统应运而生,从各种循环利用的水源中提取能量,以解决建筑物供冷供热的水源热泵技术,将成为城市供冷供暖的理想选择。近几年,建筑市场发展迅猛,一大批建筑都在向“绿色”靠拢。地源热泵技术仍然是政府热,市场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天柱山化工厂焦化厂的职工居住小区余热利用项目。
由于生产工艺要求,焦化厂设有冷却塔两台,需600耐/h的冷却水常年四季不间断运行,冷却水进塔温度37℃~38℃,降至30℃左右返回系统。另有500衬/h左右的循环氨水,出水温度70℃左右(冬季不低于65℃,夏季高于75℃以上),水质呈弱碱性,含微量氨和焦油,可按照10℃温降回收。
焦化厂循环水和循环氨水每天24h不间断运行,每时每刻向外排放大量余热资源。
项目:公司拟在焦化厂近期距离厂址2km的汾河边投资房地产项目,主要供天柱山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居住,住宅小区由住宅楼、商铺、地下汽车库等组成,采暖总建筑面积为15.60万澎。原设计为采暖热源来自城市集中供热管,经小区内设置的热交换站制取40℃~50℃低温水供各建筑物采暖系统使用。
根据天柱山住宅小区的生活所需热水及所需热负荷,设计方案热源利用山西天柱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循环氨水余热资源经换热后供给,热水供水温度60℃。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以上相关资料建议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回收换热器技术,回收冷却水和氨水的预热资源,提供建筑采暖及生活热源所需。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是一项很好的节能、减排、环保措施,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循环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热泵是一种热能置换装置,输人少量的电能将低品位置换成高品位热能,提供采暖所需热能。
采用热泵型节能减排产品可获政府补助(详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8]10号文件)。故若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加余热回收系统既利用废热、环保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及节约大量运行费用,还可有效的降低初投资。
2、总体设计思路
该项目主要以提取利用冷却水和循环氨水的废热资源,加水源热泵主机二次提热为建筑提供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
住宅小区的供热需求及生活热水由剩余循环氨水及水源热泵机组(由冷却水作为低温热源)提供。水源热泵机房系统设计以“必须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机房内设备充分考虑其互换性和备用性”为设计宗旨,以“环保节能、营造舒适环境”为主导设计思想,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为设计依据对该工程进行设计。
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1)循环氨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为天柱山住宅小区提供所需的生活热水负荷,供水温度为60℃。2)剩余循环氨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为新建住宅提供一部分50℃热水可满足地暖的制热需求。3)在机房设计中重点考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和降低运行成本,结合建筑物不同功能分区的负荷情况,考虑全年的部分负荷运行情况,通过测量机房室内侧回水温度来开启或停止冷冻水泵,对系统进行流量调节来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空调机组运行台数与楼内冷热负荷相协调匹配。空调主机的运行与水泵相互协调匹配,这样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3、工程总负荷计算及主机的确定
计算该工程总的热负荷,以建筑物总的热负荷为基础,作为选用热泵主机的依据:1)生活热水部分:循环氨水冬季按65℃设计,经板式换热器换出60℃的热水提供系统所需的生活热水;板式换热器1热源侧进出水温为65℃/60℃,所需的循环氨水量为:1417/1.163/(65-60)=243耐/1i;本工程现有的循环氨水可满足天柱山住宅小区设计小时耗热量设计需求。由机房接出生活热水外管网管道主管径为DN100o2)采暖负荷部分:板式换热器2热源侧进出水温为60℃/55℃,低温热源侧进出水温为50℃/40℃;生活热水暂按200时/h考虑;可为住宅部分提供的采暖负荷为:200x1.163x(60-55)=1163kW。以上负荷可为天柱山住宅小区高层住宅、商业建筑、综合楼建筑及地下车库提供冬季所需采暖热负荷。3)水源热泵主机需提供的制热负荷5109.4kW。据建筑物的总热负荷,选用地源热泵空调主机,其主机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耗电量为适合该水源工况下的参数(见表1)。
4、可行性分析
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换热器回收技术,回收利用冷却循环水和循环氨水废热资源,为民用建筑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替代传统的锅炉房供热方式,从而可大量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就是利用少量电能为代价,吸收工业废水这一低品位热源的热量变成高品位的热能为末端用户供暖,一般COP值不小于4。真正达到降低运行费用、变废为宝零污染的效果。
此方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原则,可获得国家提供的专项关于节能减排项目的补助资金。
本项技术目前的水准为国际领先。这种系统为国家推广项目,并有很多成功的推广经验,该系统节能降耗、高效减排,是适合城市发展的新型能源形式。
天业集团换掌门人了。
这家国内500强企业的新上任的董事长,是位女士,而且只有43岁。天业集团控股两家上市公司,主帅的更替无疑是抢眼新闻,天业股价的波动说明了人们对天业集团人动的担忧。
新疆天业集团,全国500强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氯碱企业,生产规模亚洲第二,年产值近200亿,企业员工达两万余人,企业门类横跨化工、节水、发电、食品、房产、运输等十个行业。其体量和产值贡献在新疆地方企业数一数二。
这么年轻的一位女性,能驾驭天业这个庞大的航母吗?
但是熟悉天业的人和业内人士却极少有这样的担心,他们对这个叫吴彬的年轻的女博士充满了信心,因为在他们心里,天业就是吴彬,吴彬就是天业。
一项技术拯救一个产业
让外界与业内熟知吴彬的,是从她率领攻克世界难题开始的。
2003年以前,国家对传统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产品实行限产或是关停。其主要原因就是电石法排放的电石废渣无法处理,不能利用,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电石废渣无法处理成为当时世界一大难题。
近年来,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产业,一直是步履蹒跚,萎缩不前,奄奄一息,变成了“夕阳”产业。
虽然明知是“夕阳”产业,但聚氯乙烯项目对新疆兵团和石河子而言,却是实现资源转换战略的大好机遇。因为新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盐巴和煤炭,这些资源都是生产加工生产聚氯乙烯的最佳最廉资源,也是全疆2000多万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在国家的支持下,天业集团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的生产线扩到20万吨。
但天业人心里清楚,要想把当地的石头、盐巴、煤炭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就必须冲破传统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稀的束缚。
吴彬成为探索、寻找、研析新型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技术的领军人。选定一位当时只有30多岁的年轻女士统领世界难题的科研攻关,并不是天业领导班子的轻率。
吴彬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氯碱化工专业的博士后,从一名化验员逐步走向了生产管理岗位,从科长、厂长助理、生产副厂长到20万吨聚氯乙烯建设现场总指挥。
让天业人佩服的是,吴彬不仅仅是一位严谨、果断、智慧的管理者。她还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科研工作者,从2003年起,她先后主持建立“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基础创新团队”等4个科研创新团队,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以及国家和省、部委多项重大科技项目。
在天业人眼中,吴彬就是天业成长的缩影。
经过反复研析、多次试验,吴彬带领的团队终于找出了一条新型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新途径、新工艺。国内第一条专“吃”电石废渣的水泥生产线在“天业”投产。
这也是全国、全世界第一条可将电石废渣100%利用,“吃干榨尽”的水泥生产线。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石废渣诞生以来就产生污染的世界难题。
一个创新拯救了一个产业。一个夕阳产业瞬间变成了朝阳产业。变“叫停”产业为“快上”产业。
“天业”新型电石法,不仅对全国的电石行业、聚氯乙烯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国家改变限制这一产业,为大力支持这一产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而吴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居功至伟。
绿洲里的化工城
绿洲和化工城,这是两个极不协调的词。
天业所在地新疆石河子“半城树木半城楼”。她曾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城市等诸多殊荣。
在这样一个城市边上建一座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氯碱化工企业,它所带来的担忧和质疑声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天业对环境的保护也从没有敢懈怠过。
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创新,一个把“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天业”成功构筑了“大循环”的产业链:资源(石灰石、盐巴、煤)――发电――电石――聚氯乙烯――节水器材――高效农业――食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加上各生产工艺内部运行的小循环,两个链条使天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化工城宏伟耸立,绿色城市仍然环境优美。天业对环境的重视和投入得到人们的认可。
虽然自2005年以来,天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13亿元。实施了比国家标准还低20%的减污标准,有些甚至远远严格于欧洲标准。自2000年以来,天业集团成功攻关循环经济关键技术35项,其中,列入行业重点推广的6项,申请国家有关专利的12项。天业集团还在全疆设立了第一家企业自己的环境保护部门――天业集团环保部。在很多人眼中,天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到了最好,是国家第一批“两型”示范企业和环保先进单位。
但这并没有让吴彬感到轻松,她上任后提的最多的,开的最多的会议,都和环保议题有关。她感到自己和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是环境问题。
“环保决定企业的生死,决定企业是否能走的更远!”吴彬并没有沉浸天业连续十多年40%以上增速的自豪当中,而是清醒地意识到企业面临的危机。危机意识、预见性、未雨绸缪的思维方式,据说这也是上级选定她成为天业领军人的重要优势。
超前一步,不做追随者。吴彬上任半年,已经开始按照她女性特有的敏感和预见,校正天业的时速和方向。
“天业的排放虽然现在基本上都达到了国家的目前制定的排放标准,但这个标准会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现在达标了,不等于今后就能够达标。”在吴彬看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环保就不能停留在现在的水平和标准上。
这种紧迫感、危机感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环保投入。
2013年度天业持续加大环保投资,实施技术改造。具体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共计46项,共投资约4056万元,占全年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20%;针对环保重点项目及着力改善电石产业、水泥产业现场环境,制订了2013年环保专项治理计划,共计30多项。
这个力度是天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为了检验化工城是否影响周边的绿洲,天业把自己种植的科研水稻田放在了化工城周围。天业在这里创造了旱作膜下滴灌水稻单产836.9 公斤产的奇迹。
天业对环境的苛求,在吴彬看来这是一个从绿洲诞生企业的天然的责任。
“我们军垦企业,多数员工都是从农业上走出来的,所以我们更要创造出工业和农业和谐生产共同发展的示范。我们的前辈们在荒滩上缔造了一个农业绿洲,我们要在深爱的家乡缔造一个迷人的工业绿洲!” 吴彬说。
把“颠覆”进行到底
43岁的吴彬多年来习惯了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在生产一线指挥生产。突然一下换上了职业装,她多少有点不适应。
她坐在董事长的办公桌前,像适应职业装一样,努力适应着这个新位置。
职业装给平日里风风火火的她凭添几许端庄与温柔。吴彬对自己性格的评价是“柔中带刚”。而她在多数人的眼中,骨子里充满了“颠覆”个性。这种“颠覆”其实就是不断地创新求变。为了证明吴彬的“颠覆”个性,了解她的人会列出一长串有关她和她的团队“好颠覆”的事例。
从干法乙炔生产技术的突破,到聚合母液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创新;从废酸零解析技术研究与运用,到变压吸附氯乙烯尾气全回收技术的攻克;从大型密闭电石炉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炉气净化技术的破解,到电石炉气除尘及热能的利用;从电石渣100%替代天然石灰质原料干法生产水泥熟料工艺的“吃干榨尽”,到高效环保动态喷洒工艺烧碱造粒装置的开发使用……
这当中浸透着吴彬和她的团队多年的艰辛。她的“颠覆”性的科研成果令人瞠目,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几十万字,其中有30余篇获奖;8项科研成果获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个科研项目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兵团火矩计划等基金项目支持;仅国家专利就有7项。
身负如此多科研成果的董事长,恐怕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而吴彬“颠覆”性的成果中绝大多数都和环保节能有关。
“搞化工就是要不断地搞颠覆,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否则这个产业就没有前途。”吴彬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立于不败的动力源。
也正是众多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使得天业在环境保护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一味投入变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很多企业还把节能环保当作是单纯的投入时,我们已经开始尝到了持续收获的喜悦。”吴彬喜欢用数字说话,这也是她管理的一大特点。“过去电石渣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生产20万吨聚氯乙烯产生的治污费高达900万元。而如今,这一制约瓶颈被攻克,将电石渣制成了水泥,不仅节省下900万元的治污费,每年还可收益900万元,这一来一去就是1800万元。按天业现有120万吨聚氯乙烯的规模计算,一年就可以增加1亿元的成本竞争优势。”
仅在2011年,通过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天业年实现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占到企业经济效益总额的30%。
“颠覆”在吴彬的率领下仍在继续着。
当一些企业还在拼命扩大PVC规模的时候,天业却改变了单一发展PVC的做法,将目光投向了资源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中。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煤化工道路――新型乙炔化工路线已经在天业成形。它用水更少、耗能更低、煤资源转换效率更高。
由天业自主研发、世界首套年产25万吨电石炉气制乙二醇项目一期工程5万吨/年乙二醇、3万吨/年1,4-丁二醇项目不久前正式进入工业生产阶段。
乙二醇可用来合成“涤纶”等高分子化合物,还可用作薄膜、橡胶、增塑剂、干燥剂、刹车油等原料,而1,4-丁二醇(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
过去乙二醇这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石油法的,油和天然气都是缺稀的资源。天业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在现有电石法聚氯乙烯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利用氯碱生产中的电石炉气,也就是尾气做原料,生产出的纯度均超过国标优等品标准的乙二醇和1,4丁二醇。
这样一个世界首创的项目落在吴彬手上,她心里清楚,要想让这个项目更好地发挥效能,唯有不断地“颠覆”创新,才能使天业健康地向多元化、差别化、高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阶段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分析
无论是从目前国情的需求还是社会的需求出发,还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车流快速增加都是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的客观需求。它对我们国家公路混合交通问题带来很大的好处,不但使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使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高速公路的路线较长,占地的面积也比较大,并且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给我们国家的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将公路的生态绿化纳入公路及沿线的绿化范围,用来改善行车舒适度,使路容得以美化,避免公路对生态规律的破坏。一些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的绿化都非常重视,强调一定要与自然相融,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尽最大努力恢复原来的自然景观,这也把环境与生态意识充分的体现出来。在一九六五年时,美国就有对公路美化的相关规定,一九七六年日本也对公路绿化技术标准做出相关制定,一九七五年原苏联也对公路的建筑及景观的设计规范做了规定。对于绿化技术,法国多数路段都不采用铁丝网和隔离带,路边的居民区则是采用三米高的透明隔音板,并且藤蔓植物爬满在隔音板上。德国也非常重视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植物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就会长的茂盛,这对后期的养护管理是非常有利的。而在美国,中央分隔带全部是由具有弹性的树列代替了原有的金属路栅,比如野蔷薇树列,车辆的运动能量能被它们大量的吸走,对发生车祸以后的司乘人员的损伤起到很大的作用,日本对边坡的治理与绿化也非常重视,并且对于边坡的绿化技术方法有二十种以上,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环保意识也有快速增强,因此,也越来越关注高速公路的绿化,并且,在绿化的技术与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边坡绿化技术需要坚持下面几项原则:保证边坡的稳定及安全、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避免重复建设以及尽量减少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我国高速公路绿化分类
路体绿化、房建区绿化及互通立交区的绿化是构成高速公路绿化的三部分,因为土壤会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而遭到破坏,特别是在剖切山体时,所以,对路体的绿化有较高的要求,具体包括边坡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及两侧预留绿化带绿化。房建区绿化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与此同时还要有隔离噪音、遮荫美化的作用。而对于互通立交区的绿化来讲常规的有四种模式,一是色带的模纹式绿化,二是简单的疏林草坪式绿化或者仅以草坪绿化,三是乔灌草相结合的自然式立体绿化,四是以乔木为主成片成林的碳汇林模式。调查显示,乔灌草与模纹色带多用于城区立交,而其他模式多用于其它地区。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绿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并没有把功能、艺术与科学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各路段之间的景观不协调与不连续的效果。高速公路的绿化模式也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种类的植物。在全国尤其是在北方的高速公路绿化中用量最多的就是松柏类植物,造成景观单调的视觉效果,没有丰富的季相变化,没有把我们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充分的体现出来,也容易给司机造成视觉疲惫。在选择树种的时候也没有充分考虑是否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协调,尤其是我们国家的西北区很多高速公路在经过苹果产区的时候依然采用大量的松柏类树种,松柏类植物对苹果树易产生危害,容易引发苹果树发生锈病。其次,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的绿化施工人员没有较高的素质,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导致绿化植物没有较高的成活率,进行补苗后的生长不均,没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挖方护坡,两边许多岩石被暴露出来,造成景观的不协调不美观。
高速公路也是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不断加强的环保意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绿化。在合适的季节合适的地方种各种各样的植物,采用多结构、多功能、多景观的绿化形式,这是现代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必然趋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不但给行车带来安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给生态保护带来实际的意义,也只有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才能把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综合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高速公路绿化首先应满足公路行车的视距视线等安全功能要求,同时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面发展,各有各的特色,避免相同的情景出现,通过不同植物品种的绿化,使灌木与乔木、阔叶与针叶、草本与木本相结合,按照近处是花草,中间有灌木,无处是乔木的原则,由路的两侧向外展天,使草花重占突出,乔木以及灌木作为衬托,使得一年四季常绿,并且又有分明的层次,针对互通、立交的设计可采用各种绿化的类型,使绿化景观不断得到丰富;对于各房建站点以及服务区来讲,首先应结合区域特点,满足房建站点对绿化设计的特殊要求,如遮荫、吸尘、屏蔽高速公路上汽车的噪音等,同时因为这些地方也是工作或是休息的地方,也要兼顾园林美化的要求。可栽植一些有观赏价值的灌木以及花草,或是比较珍贵的树种和果树类,做到标准高、投入多,才能达到有较快的效率,美观的使用以及引人入胜的效果。充分把乔木、花草以及灌木充分的利用起来,在高速公路的路堑、分隔带或是沿线地带都用可以绿化的培植覆盖起来,加强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修饰美化。
参考文献:
[1] 尹吉光. 高速公路绿化初探——大保高速公路绿化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3.
[2] 姚永峰.陕西省高速公路绿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 许洁.“循山之纹理绘路之新绿”——山地城市园林化街景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3
[4] 张建国,何方. 我国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问题探讨[J]. 北京园林. 2005.
[5] 段海澎, 黄健敏, 程温莹.污泥与垃圾堆肥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 2008.
[6] 彭波, 林立, 薛辉.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治理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88-92.
[2]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3]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4]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5]任欣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55-60.
[6]张杰,王滨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0-1261.
[7]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4):242-244.
[8]杨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40-142.
[9]肖鸿,等.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1):45-47.
[10]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7-290.
[11]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55-57.
[12]李凡修,艾俊哲.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3):161-16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atus quo of laboratory pollution dischar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mechanism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establishing a sound system and institutions and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staff.
关键词: 实验室;排污;管理
Key words: laboratory;pollution discharg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29-02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师生员工完成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为了保护和改善实验室环境,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师生员工实验室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实验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均有制止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验室排污管理机制的建构上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前进。
1 加强领导,完善环保责任制
学校实验室的环保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学校环保工作由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本校实验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学院明确一名副院长分管环保工作,并确定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单位和个人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与具体工作情况作为各学院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各学院要重视和加强对所属实验室环保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对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的环保教育和培训。各实验室应鼓励实行减少废物产生的技术措施,尽量避免选择“三废”污染严重的教学、科研实验,对没有妥善处理“三废”措施的实验应停开或另选流程。论文题目和科研项目,在确定方案时,应同时提出有效的“三废”治理方案。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弃物。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各学院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加强环境督查和抓好劳动保护工作。
2 实验室“三废”的排污机制
2.1 “三废”的收集 实验室“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各实验室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或通风罩下进行。对散发有害气体或灰尘的实验设备,当产生有害气量较大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吸收。在使用产生噪声的设备时,必须采取消音隔离措施,使噪音降低到规定范围内。各实验室收集废液时,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危险废液,不得混放(装)。废液容器必须加盖,并确保容器不渗不漏。废固必须有外包装要有标识,必须与生活垃圾分开,到中转站必须箱装。禁止把不同类别或会发生异常反应的废液混放,需参阅实验室废液相容表。废液废固收集做好登记,需要填写化学类实验室废液废固转运三联单,明确废液废固产生部门信息废固废液分类、危险特性(含重金属离子/含卤素离子/含氰化物/还原性 /氧化性)、危害程度(剧毒/高毒/腐蚀/一般危险)等信息。三联单一式三份,第一联贴在容器上,第二联交学校废液废固中转站集,第三联由废液废固产生方保留备查。
2.2 “三废”的收集的转运 各实验室按每周学校定时定点转运废液废固至废液废固中转站。固至废液废固中转站由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转运的废液废固容器上必须附有转运三联单的第二联。废液废固中转站收集的废液容器,确保废液表面与容器口距离至少10cm,拧紧瓶盖,整齐直立摆放,贴好三联单;废固必须密封包装。中转站管理人员收填写废液废固临时收集点台帐。明确废液废固产生部门信息、转移联单编号、废物类别、废物名称、废物状态及包装形式、经办人等信息。
2.3 “三废”的收集的处置 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报当地环保局审批厚,集中委托给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月做好对废液废固转运、记录和交接工作,填写废液废固转运处置台帐数量。明确转运时间、处置单位、运输车牌号等信息。废液废固收集、运输、装卸,必须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倾倒,存放必须按标签分类,性质互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不可存放在一起。对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和可能自燃的危险品;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品;遇潮、遇水容易起化学反应及易燃的危险品,各临时收集点采取预约登记收送的办法。
3 实验室排污管理人员的职责
①收集人的职责:收集人需对排放的污染物负职责,需教师填写,学生不能填写。如教师委托学生代办,学生姓名请填系人中。由各二级学院实验室主任审批方可转移到学校中转站。②中转站工作人员职责:中转站要指定专人负责,要按“危化品库房管理”级别实行管理。严禁把火种带入临时收集点,设置在中转站的消防和防毒器具保证完好有效。如遇火警、泄漏等事故苗子,值班人员必须会使用急救器具,紧急处理和及时报警。危险废液废固进中转站时,中转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验收把关,分类摆放,做到操作有章法。临时收集点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废液废固安全处置规程,值班期间应加强日常巡回检查制度,对点内储存的危险品,一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遇到难以解决的重要事宜应及时报告。工作结束时,应进行防火、防爆、防毒、防污染、防事故为重点的安全检查。③处置工作人员职责:做好各部门联系工作,落实环保处置单位的相关方案,协助实验室废弃物安全转移出高校。
4 结束语
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实验室环境保护,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机制需要不断的探索。安全顺利地把化学类实验室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害有毒废液废固统一收集后危险废液废固产生单位和个人、废液废固收集的有关人员,必须树立高度责任感,懂得废液收集潜在的危险性,懂得预防措施,懂得应急方法。除此之外,我们每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和自身防范意识,把实验室污染降低到最小,从而为建设生态校园,保护环境做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排污现状及防治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