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山西高考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0年高考(论坛)陕西选用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满分作文】
张爱玲的遗憾
曾经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水池中间,放一块大玻璃。鱼总是想从玻璃的一边冲向另一边,结果却撞到玻璃,一次,两次,三次……十几次,鱼被撞得头破血流,可他却一直不停的撞击着玻璃,仍然又是头破血流。有时学会放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也是一样,我们常常做一件事情时,会钻牛角尖,会碰到瓶颈,但是,学会选择,学会放弃,事情的结果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12岁的我据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好胜心,看到别的同学学什么就想跟着学,而且还总是想要胜过别人。我曾经在一个阶段里,学了好多的东西:看书、下棋、画画、唱歌、骑单车、轮滑等。但是,由于我的年龄小,精力有限,学的东西有太多,最后却没有一门精通。我很着急,也很无奈。幸好妈妈及时的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决定叫我学会选择与放弃。
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现了一位舞蹈家在悠扬的乐曲下,脚尖轻轻点地,旋转,跳跃,如同天鹅一般轻盈。便很认真的给妈妈央求道:“妈,给我报一个舞蹈班吧。我想学跳舞。”妈妈想了想,坐在了沙发上,对我说:“想学跳舞可以,可是你要告诉妈妈,为什么要学呢?“我可以跳的比电视上的阿姨还要好!”我仰起头,骄傲地说。“那么你的下棋,画画,唱歌怎么办?一个人的时间毕竟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不足。其实,做人也是这样,除了要有自信,还必须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我茫然地看着妈妈。妈妈又说:“潇潇,你说妈妈有什么优点?”“妈妈做菜好吃”我马上接口。“还有呢?”“妈妈唱歌好听”我迟疑了一下。“还有呢?”“还有……”我挠了挠头,“没了,妈妈有两样就不错了”“那你为什么样样都想超过别人呢?你只要把你现在的东西学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也没有!”听了妈妈的话,我似乎明白了很多,我想了一下,说道:“我其实还是最喜欢跳舞!”“既然认定了跳舞,就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学下去!”我大声的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亲爱的老婆:
你是否已经过了那座拥挤的奈何桥?你是否已经喝了那碗能忘却前世的孟婆汤?你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们那“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的约定?你是否已经想不起那个深爱着你的我?
老婆,过去失约的经常是我,有多少次,我答应你一起过春节,但是一个电话便让我踏上了返回部队的列车。我知道,你很难过。有时候,你也会哭,也会跟我闹。但是擦干了眼泪,你还会放我走,因为你明白,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这都是你要接受的现实。
老婆,但这次,是你失约了!我们约定“一生一世,白头偕老”,但是,你走了,为了保护你的两名学生,你走了,并且带着我们还未出生的孩子。你是勇敢的,也是伟大的,所有人都这样夸你。但是,只有我明白,危难关头,你根本没有想过勇敢和伟大,你只知道,保护孩子是你的天职。
老婆,在天堂,你还好吗?那里应该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许不久,我就会来找你,但是到那时,老婆,你还认识我吗?老婆,在天堂,你看到了吗?我领着我的士兵奔赴在前往汶川的道路上。大雨算什么!泥石流算什么!地动山摇又算什么!我们身后是13亿人民
的力量,我们前方是灾区父老的期待!我们不是说过,一个小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是爱的海洋;一次天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变得可以承担;所以艰难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老婆,你有没有看到,
我们抬着受伤的孩子跋涉在危机四伏的山路上。你有没有看到在经过三天三夜的的掩埋后,那个从废墟中爬出的孩子明澈的眼?老婆,这些你都看到了吗?
老婆,不要怪我没有去找你。作为老师,保护学生是你的职责;作为军人,克服一切困难抢救人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废墟中伸出的那些无力的手,看到水泥板缝隙中那些渴望生存的眼,我们还能怎样?我们要救!我们要坚强,我们都不能放弃!
5月19日14时28分起,整个奔忙飞跑的中国,在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后停顿三分钟。
七天前的同一时刻,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神州上下,共此国殇。
国殇是一场悲剧,然而,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
很久之前,诗人王昌龄这么写道:“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青山无法阻隔
我们风雨同舟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团结一心的中华民族头上那轮共有的明月。
一个人,一丝希望,一颗坚定的心。当救援部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下救出被困60余小时的姑娘乐刘会时,在场的人们激动地哭了,而她却没有哭。“我相信有人会来救我的,一定会,我相信你们!”从未掉过一滴眼泪,这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妙龄女子始终微笑着,紧紧拉着救援人员的手。一双手和十几双手紧紧地交握,这是一个灾民与她的救命恩人们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问起参加救援的战士,他们会告诉你:五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是生与死的距离。五千米,这个国际专业领域深感不可能执行的跳伞高度,被空降战士抛在脑后。拨不开汶川上空连天蔽日的迷雾,但他们必须拨开震区人民心上的乌云。就这样,“人民的军队”从五千米的高空降下,给灾区断绝天日、与世隔绝的乡镇带去了救命的福音。村人们激动地说:“来了!”这壮烈的一幕便不只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是一地乡民与国家之间最动人的团聚。
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对立的区域,而今天海洋再不能阻断世界的爱心汇聚到一起。这爱心来自东邻日本每一个便利店前的捐款箱,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遍及各州的慈善机构,来自大陆西岸那些并不富有的亚非国家一笔笔友谊的捐款……中国和某些国家因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分歧,在灾难面前湮没成沙,随着飞机和航船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中国而来,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团聚。
怆然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至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撼天动地、凝聚人心的团结?《史记》中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又何愁家不安、国不兴?
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共团聚;而将五洲四海的人心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这样一种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享太平!
【名师点评】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中,对作了修改,如“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
针对考试大纲中作文的改变,知名作文专家张恒、赵学文根据考纲变化,对高考作文的临场发挥做详细的指导。(张恒:山西大学教授,数年担任省高考语文评卷作文总负责人。赵学文:山西教育出版社编审,《新作文》主编。)
方略之一:智巧点化思想意蕴
高考作文评卷,进度快,时间紧。所以,如何能够最有力地抓住评卷老师,最迅速地赢得青睐,博得好感,是夺得高分的关键。鉴于此:
第一,尽量突出强项,避免弱势,争取展示才能的最大化。
第二、必须引起注意,防止埋没,力求表现自我的最佳化。
这乃是一切具体技法的前提。
好的作文,立意高深肯定是重要因素。但高考作文,有时立意过高过深,过难于理解,在匆忙的评卷中反容易导致误读、误判并因此失分。
故高考作文的主题,不宜玩深沉,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也不能太逆向。确定不使评卷老师一时难以领会的立意,把最普通的理念通过高智巧点化,巧托,巧解,巧喻,巧揭,显示出思想意蕴表达的高超和高明,才是获取高分的万全之策。
方略之二:理趣交融阐述载体
高考作文可以俗可以雅,不同的艺术追求完全可以达到一致的制胜目标。不过,如果能注意选择尽量精美的阐述载体,为话题提供一个形象依托,并通过诗意的渲染提升美感、浓化情采,往往显得更加灵动、飘逸,充满了理趣交融的美。
方略之三:亮点设计提升品级
打动人,激动人,震动人,肯定是作文追求的目标,高考作文当然更需要这样。而如何提升品级,锦上添花,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因此,高考作文倘能精心设计一些亮点,竭力烘托、渲染和凸显这些亮点,往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方略之四:层递铺排浓化色彩
铺排技法,并不生疏也不难掌握。高考作文用好了,可以大大增强表现力度,阅读美感,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但是不少人缺乏对这种技法的重视和有意突出,往往是虽然用了却未能层层递进,使作文色彩得到最有力的浓化。所以,如能在铺排方面进行一些简单的技术处理,就更容易使作文显得鲜活亮丽,笔墨淋漓,并从而赢得高分。
方略之五:经典素材异趣创新
经典素材,是作文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大量汲取的宝库。近年来有些高考作文,往往在借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完全非常规性的创新。有的采取仿佛戏说般的“大话”式故事改造,有的通过机智巧妙的借用完成特殊构思,从而产生一种异趣,一种在形式内容上明显的出奇制胜效果。
方略之六:文脉醒目的伏应衔接
伏应,即通常所谓的伏笔照应,是比较普通、比较简单的衔接技法。但是,如果注意运用,以此作为缝合动作、沟通全篇的纽带,可以极大地增强叙事的合理性,布局的严密性,有力地凸现主题,形成醒目的文脉,并产生一种隽永悠长、涓涓流淌的艺术美感,当然也肯定有助于作文的出类拔萃。
方略之七:序列别致的定体布局
作文结构,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一环。高考作文,设置一个清晰的层次模式,进行序列化定体布局,往往可以更快地步入捷径,少走弯路。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将布局序列安排得再别致一点,奇特一点,就更容易引起评卷老师的震动,占到意外便宜。
方略之八:充足饱满的抑扬蓄势
作文应该有波澜起伏,而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情节,一点小波澜小起伏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大起大落,为此就要运用抑扬蓄势的技巧,学会以高写低、以起写落或以低写高、以落写起。即为了写好转折进程中的“升势”,首先要把与之相反的“落势”写足、写够,写到一定饱和度。反之亦然。掌握了这样的技巧,必然会给高考作文增光添彩。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古文资源 古韵
一、意义
在高考考纲中,对作文写作的要求是:“作文要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在最能代表语文综合素质水平的作文中,学生的文章经常是“有分析,无思路;有思路,无新意;有新意,无文采”,导致学生苦于写作文,教师苦于改作文。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单在文学领域就为我们呈现出无数的艺术瑰宝。从远古神话到明清小说,千年古韵尽纳笔端。因此,有关古文的资料浩如烟海。如果能够把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合理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作文中去,让学生的作文富有文学性、艺术性、人文性,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一大幸事。
(一)利用古文资源,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学生是很有创作欲望的群体,他们也渴望满腔的情感转化为笔下绵绵的文字,可是众多因素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而古文文字精美又不显空洞,立意深刻又流露深情。现代人徜徉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观秦汉明月,看唐宋诗词,览浮生百态,思古鉴今,是何等的惬意。
(二)利用古文资源,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精美丰富的古文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成文模式、思想感悟等等。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千百年来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文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作文中,必定会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文采,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利用古文资源,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文学技巧或感受能力都称为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如果一名同学的古文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那么其理解力和分析力也是很好的,进而语文的总体修养也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二、思考
(一)对古文的热爱正彰显了人生的意趣和生命的活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感觉――理解――领悟”这三者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古文资料,我们必须结合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深刻地理解感悟,才能将材料加以灵活地运用,帮助学生分析和欣赏,更好地把握选文取材、立意、构思或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以便于更准确地抓住其精髓,获取写作的借鉴。
(二)对古文资源的挖掘正体现了古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笔者认为古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完成文化上的传承,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对于古文中字、词、句、篇的学习只是为了实现终极目标的一种手段、过程。
古人崇尚“仁义礼智信”,往往把这些作为他们行为的准则。这些崇高的道德要求通常都凝聚在古文资源中,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勾践灭吴、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等等。我们要深刻地挖掘古文资源,从中感受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文化和文学素养的一部分,进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三、实践
古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合理巧妙地对其加以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使文章充满古韵美。
(一)挖掘语言资源,增添文采
1.用诗文拟题
文章的标题是读者的第一着眼点,这个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关注。此处巧妙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大气典雅,富有文学意蕴,文采横生。
如2000年山西考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引用的就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作为题目,紧紧扣住文章写作要求,具有严密的哲理性、思辨性。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化用苏轼《定风波》中的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再如《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等等,都是采用了这一方法,使得文章充满吸引力。
2.用诗纲
写文章讲究框架紧凑严密,成文要有思路,因此需要有“纲”来贯穿全文,统领全篇。古诗文具有音韵美、对称美,言简义丰,以其为“纲”可以使行文思路清晰明朗。
如在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中,小作者以两段自己创作的古诗文作为构架文章的思路。评卷老师说: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
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抽取出来,为所叙之事做章节纲要,让文段内容一目了然。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这些诗句关键诗句,被引用为纲要成为段落小标题后,既独立成段,又浑然一体。同时小作者将自身在成长中所获得的亲情之爱尽情展示,流露出浓浓的感恩之情,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挖掘思想资源,凸显立意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以其雄才大略行经世济民之路,圆富国强民之梦。他们高风亮节,鞠躬尽瘁,以百姓忧苦为先,以自身安适为后,他们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精神食粮。
在生死抉择面前,屈原择死,以死明志;司马迁择生,以生践志;渔父择隐,以隐待志。在人生困境面前,苏轼漂泊赤壁文传千古,陶渊明归隐南山菊香悠悠。《寡人之于国也》中传递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五人墓碑记》表达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了解古人的思想,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汲取民族智慧、发扬民族精神、形成健全人格也有深远的影响。
(三)挖掘文体资源,彰显个性
能够阅读和领悟古文,是古文学习的基础,如果能用古体作文,则是将写作提升到了新的境界。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符合文题要求,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彰显鲜明的个性色彩。古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
“呱呱小儿,但饮牛В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眨eǐ)之豚,日食其j(bā)。洎(jì)其成立,未识]j(jiān jiā)。每啮矗chán)(nào),然竟不知其嫱茫qū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zhú)诧之态,非TT(huánhuì)之中所得见也。今北方久啵èu),瀵(fèn)穑guǐ)L(zhòu)眢(yuān),坌(bèn)uu(fó),焘天模hū)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Q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椋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
本段节选自2010年江苏的高考满分作文。阅卷老师表示:“这位考生此方面造诣相当深,不仅会用古字,而且用得很得体,能在考场上短时间里活用古字,说明他已纯熟于心。”一位专家表示:“这位考生用的是纯正文言文,修养的确很深,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作者王云飞同学用深厚的古文功底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高度肯定,也为自己打开了通往大学道路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方涛.近十年高考作文研究及教学反思[D].武汉:湖北大学,2010.
一、作文命题应体现多元的价值追求
一个作文的题目,如果限得太死,甚至只指向唯一的选择,就会扼杀学生写作的自由,限制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因此,要想学生写的作文是灵动的,作文的题目就应体现多元的价值追求。
首先,高考的作文题目应体现多元的价值观。高考作文的方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2002年的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面对“诚信”这一话题,你还敢选择“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吗?你别无选择。2008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坚强,只能写“我”要坚强。也就是说,这些高考的题目就是要学生只能迎合命题者的意图,于是说假话、空话、套话就成了一种风气。
其次,平时的作文训练题目也应朝价值观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命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尽量避免命题对学生思维认识的诸多限制,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力崇多元化。如我根据学生对成绩的排名很敏感这点,抛出一条消息:山西高考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向除考生本人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高考考生成绩信息,高考分数成隐私这一事。让学生评论其利与弊。如,我还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情景:美国一对夫妇叫医生替他们不能自理的9岁的女儿注射一种永远不会长高的药剂,目的是为了方便照顾她。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争论这对夫妇有没有权利去剥夺女儿生长的权利。不定题目,不限思路,不限主题,而是定场景,这样的作文模式也许更能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有利于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张扬个性。因此,有关作文题目的设置研究应当成为作文教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二、给学生松绑,认可并鼓励学生有多元的价值取向,并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
虽然有些学生能关注时代,结合社会现实立意,但也还只是停留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列举层面,看问题简单又僵化,缺乏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和感悟,不能轻易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很少能够进行深度的分析。
如我市将要举行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在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即席演讲。有的学生赞美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而有的学生却抨击了社会上的种种弊端,这时,我没有因为学生不唱赞歌而冠以他们思想不健康的帽子,而是倡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当然,作为教师,认可并鼓励学生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还要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这样才会少一份偏颇,少一份冲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选用一些新闻事件或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让学生通过上网和阅读报纸,遵循从参考别人的评论到同学共同聊再到形成自己思考的三步曲的梯度训练过程。随着时间的迁移,学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看问题也会更客观深刻。
第一步,教师可以提供观点及理由给学生,并教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方向。如根据“张磊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万美元”这则新闻。教师提供以下的思路给学生:(1)指责张磊为“新派汉奸,忘本”(道德层面);(2)批评他炒作(利益的层面);(3)中国人向耶鲁捐款是一种鞭策,中国教育界应反省(教育层面);(4)张磊支配自己的正当收入,无可厚非(捐款自愿的层面);(5)别把向耶鲁捐款搞成爱不爱国事件,捐款是一种荣耀(捐款无国界的层面)。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一件是可以有这么多种看法的,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
第二步,让学生以自由聊的方式畅谈对事件的看法。例如,针对班上有男生模仿谢霆锋等明星戴耳环一事,叫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谢霆锋戴耳环照片很酷;有的学生认为明星戴耳环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为了出名;有的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社会,我们包容非主流时尚流行的东西;有的学生觉得对流行的东西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对流行的东西不能趋之若鹜,应树立健康的审美观,追求应符合学生的身份,学生的服饰应是自然、简朴、健康、青春,崇尚自然,不要刻意去装扮,穿着不应走在潮流的前沿。通过聊一聊这种自由开放的方式,让学生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学生才敢想,敢说,才会有多元化价值观滋生的土壤。
第三步,教师让学生说出对事件的个人看法及说出理由。比如,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事件,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个人看法及说出理由。有人赞美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的精神,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有人认为精神上的超越永远比价值可贵。学生思考问题也呈现了价值多元化的趋势,看问题也开始走出僵化和简单的怪圈,少一份偏颇,多一份深刻,多一份成熟。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思考并不断地适应社会。作文教学应体现多元的价值追求,首先要使所选的作文题目呈现审美的多元化,接着是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作文的立意呈现多元化的宽松情景,最后在作文评价的具体操作中,应体现评价的多元化价值标准。这样,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才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和洒脱,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呈现“百家争鸣”局面,才紧跟多元和谐共存的趋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 漫画;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91-002
“哈哈哈,哈哈哈――”这由衷的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是从“令学生生畏”的作文课堂上传出来。你会觉得奇怪吗?我的第一次尝试,就让往日沉闷的作文教学有了笑声,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也激发了我探究原因的念头。
尝试下来,也觉得颇有收获: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不仅给课堂带来了笑声,也引爆了学生的潜在想象欲望;不仅治愈了学生怕写作文的通病,而且把学生带进了自由快乐的表达空间,让作文教学绽放出“快乐之花”,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从学生习作的实际效果来看,超出了教师的预想。
一、把漫画引进课堂的可行性
说起漫画,就和“幽默”、“笑声”搭上了边,也就和快乐挂上了钩。它以简洁凝练的笔墨,展示了生活的另一个空间,令人捧腹,让人回味。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卜老恩的《父与子》就是我书柜的珍藏品。我的孩子也喜欢看,真是适合学生阅读、又容易引起共鸣的漫画佳作了。一开始我只是作为本班学生作文进步、课堂表现好的一种“奖励阅读”,谁知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许多学生为了看到书争着表现好,实在轮不到的,还请已经饱了眼福的学生讲给他听。于是我想,既然学生这么喜欢阅读,而且想着传阅,何不作为一次作文小练笔呢。于是,作文课堂上,在多媒体的投影下,卜老恩的作品登堂入室,成为大家共赏同评的素材。
《最后一个苹果》《拔树吓退猛汉》两篇多幅漫画,在自由的气氛中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想象,让学生评说,让学生记录。在课堂上,你不仅感受到的是学生的笑声,更惊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漫画的力量,让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是幽默的力量,让他们化解了写作的忧伤,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写作热情和表达欲望,也让教者找到了作文教学的一个新突破口。
实践证明,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行之有效,依据有三:
1.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看到,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认知和记忆都是以直观和形象为主,“注意力正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直观、具体的事物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引自《儿童文学概论》)。而漫画简洁直观的形象,正是学生非常容易感知和认同的直观画面。把漫画引进课堂,也让高度紧张的课堂放松起来、快乐起来,让“学生跟多方面的体力和智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一切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苏霍姆林斯基语)。再加上漫画的趣味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认知需求,也为作文教学漫画元素的引进奠定了广泛的认知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创造了条件。
2.改变了传统作文的刻板模式
不可否认,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如何让学生不讨厌作文、转而对作文有兴趣、乃至写之有物,上升至有感而发,甚至写出特色和个性,已经成为当下作文教学探索的方向。反思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很多诟病,而出路却在摸索之中,快乐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等等模式都是生活的再现,都是在形式上有了跨越,而内容上仍然难以有新的突破,而漫画元素的引进,符合了当下学生在认知途径多元化的背景下求新求异的知识渴求,在作文载体和写作素材的拓展上,改变了传统作文的构件基础,充实了作文的题材库存,促动了学生的认同感,调动了学生敏感的表达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漫画与儿童的心态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取舍能力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作者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3.代表了作文教学的一个新动向
众所周知,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而且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中,脑筋急转弯、卡通漫画所占的比例较大。漫画引进高考作文也是经常的事。1996年,一些省市就把漫画引进了高考作文:《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前者是把完好的给“整”掉,留下了本该“整”掉的第六指,后者是截掉了健康的右腿,却保留了不得不截肢的左腿。198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陕西、山西、河南、广西等省、自治区所用试题)之一就是一幅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2007年高考命题因为引起侵权案件而名噪一时的也是漫画作文《摔了一跤》,因为漫画作者何影(笔名何平)的质疑格外引人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作文本无定法,关键是对题材的把握、形式的变化,也为我们基础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窗口。
二、让漫画引爆作文的快乐源
漫画被誉为“第九艺术”。漫画作品一般有三部分构成,漫画语言的运动、故事情节的表现,作者个人通过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在表现形式上,有单幅和多幅之分。这正与儿童文学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有儿童情趣,具体就是用幽默、风趣的笔调,用具有儿童特色的语言亲切地、绘声绘色地把儿童生活、儿童心理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引起小读者思想情感的共鸣。”(引自《儿童文学概论》)漫画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更加直观,更加直白,也容易理解,最终引起共鸣。
我们观察发现,爱看漫画是学生的共同特征。画与儿童的心态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作者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抓住这一特征,适当把健康、立意高的漫画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看中写,在写中赏,从而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喜欢作文,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美国动画片中,一只老猫有一句话说得真好:“在卡通里一切都有可能。”这也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比如,开头所讲的《最后一个苹果》,其实是父子两个非常有趣的一次合作,表达了父与子的亲密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才是胜利,成功终将属于坚持者。
六幅漫画,不注一字,而情景和道理却跃然纸上。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
师:看你们个个全神贯注的样子,肯定有话想说吧?来,咱们交流交流,哪幅漫画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你的感受。
生甲:最有趣的是大腹便便的父亲,你看他不仅富有童心,而且好像不开窍一样,和儿子一起尽情玩乐。我喜欢这样的父亲。
生乙:我觉得最妙的是最后一幅。几经努力之后,父亲和儿子都丧失了意志,回头走了。可正是在这个时候,“成功”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说来也巧,他们才走出几步远,苹果就在他们身后落下来了。苹果好像在嘲笑他们:其实再坚持一下,我就属于你们了。(全班学生都笑了起来!)
师:那么你们看看这对父子有没有作过努力呢?(几乎是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生丙:作了非常多的努力,先是上树去采。
生丁:再是用鞋去投掷,妄图砸下它,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把鞋钩在了树上,真是好事多磨。(说完忍不住笑了,大家也笑了起来。)
师:是呀,父亲还以为是妙招呢,谁知苹果没有砸到,鞋子却上树了。
生戊:这父亲对儿子真好,亏他想出了那么多办法。父与子的感情真深。(许多学生对此赞同)
师:哇!你很会思考,能读懂这幅漫画的内在含义,真不愧为写作小能手!其他同学是不是还有新发现呢?
……
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研读了漫画,直观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有趣的画面并没有让学生一笑了之,而在笑的过程中走进了思考的世界:由画及事、由景生情,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人和事,触类旁通。漫画素材影射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课堂中,漫画元素的引进,幽默氛围的创设,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不由自主地在漫画中飞舞起想象的翅膀,进行再创造,产生了崭新的思维火化和鲜活见解。其实,了不起的何止是漫画作品,更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的思考,乃至对生命的感悟!
再如,通过赏析丰子恺先生的著名漫画《已死的母熊》,让学生感知母爱是动物和人类的天性,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应该和睦相处,明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这样的思维激荡中,在这样的画面渲染下,学生的直接表达欲望战胜了刻意遣词造句和生搬硬套的写作形式,把写作当作了表达的本能,达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状态。事实上,漫画中的人物关系很明确,作者褒贬态度也很清楚。这一点容易引起学生认同,表达起来也显得水到渠成。许多同学在谈到写作感受时说:“在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我既得到了乐趣,又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
由此来看,虽然漫画自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代表性和形象性,但恰恰给学生灵动的思维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很多有哲理的、有趣的漫画不仅让学生在一笑中增加记忆和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思维的火花,迸射出表达的激情,让所有的学生言之有物。当然,一般的漫画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性,甚至是对一些阴暗面有夸张的描摩,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实施漫画作文的教学中要注意甄别,要对漫画题材有所筛选,引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切合学生生活的作品,避免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漫画人物的陪伴下长大的,一个个憨态可鞠的动画片形象,一段段简单却富含深意的故事情节,还有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漫画世界。优秀的卡通片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撒下种子:友谊、正义、环保、家庭……这些事物都会通过漫画或卡通在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最初的概念。
三、从漫画粉碎胆怯的反思维
实践证明,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是成功的,它让学生忘记了作文的难度,抛弃了对作文提笔的胆怯,把静态的漫画变成了动态的故事,作文也不再是“榨油”,而是活动的记录。由此,我们尝试着通过多媒体引进动态的卡通画面(其实几幅关键的截图就是静态的漫画),不仅让所有的学生对作文课感到一些期待、几分兴趣,更让学生有话可写、有理可说。反思我们平时的“填鸭式”作文教学,我觉得启示有三:
1.“降低难度”不如“增加坡度”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使学生不怕写、有话写,成为检验老师作文教学效果的一杆标尺。三、四年级正是学生童心活跃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好作文根基的启动时期。与其对怕写作的学生降低作文难度,减少要求,还不如给他多搭几级台阶,让他顺道而上,更自在地跨上作文之路:内容贴近他的生活,方式贴近他的习惯,形式贴近他的喜好。这样,让他感觉是在记录生活,而非在完成有难度的作文。与此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循环日记”,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预热,让学生的写作在互动中接力,在接力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升华。
2.“内容为王”不如“形式为王”
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毋庸置疑,但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限制,丰富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表达欲望。而把漫画、童话、动画卡通等学生喜爱的形式引进作文课堂,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语言的感染力,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课间阅读蔚然成风。如今,能阅读卜老恩的漫画作品成为学生的一种奖励手段了。
当然,“形式为王”并不是放弃“内容”,而是对我们平时作文过分注重内容、注重思想的一种校正。事实上,翻开我们的作文计划,许多已经成了“四季歌”――春天是春游,夏天是暑假记事,秋天是秋游,冬天是打雪仗,看电影就是写观后感,真是“形式死板”的典型。而好的形式不仅告别了枯燥,还丰富了内容。
3.“优秀作文”不如“快乐作文”
语文老师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每班总有几个“尖子生”、“习作高手”撑“门面”,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在此。大面积地激活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细胞,让他们自由地表达,随性地畅想,才是我们教学的主旨。课堂中引进了卡通漫画等诸多元素,从多载体的传播知识方式到现场高度的参与性, 打破了传统作文板块结构,体现出以“儿童”为本,以“感性”为主的理念,引导儿童在和谐、自然的写作环境中快乐成长。从我们实践的有关数据统计来看,我们引进漫画的课堂作文当堂完成率达到了100%,字数在500字左右的占到了80%(四年级作文的字数要求是350字左右)。由此可见,学生不仅愿意写,而且有内容可以写。
当然,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只是在作文教学的大家庭中多了一种表现的载体和手段,在作文内容上丰富了一个品种,并不能代表作文的全部。同时,我们的探索还不够深入,教学的模式、实践的数据还没有形成系列化,漫画的引进、界定还比较模糊,还有待专家或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尝试探索。
不过,我们相信,在新课程模式下,作文教学如何创新?作文教学应该往哪里去?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作文课堂?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答案。它是一股清新的风,一把锐利的剑,打破了传统作文定式,激活了学生禁锢的大脑,打开了“快乐作文”的一扇窗。由此看来,漫画作文还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概论》,四川少儿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语言;个性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47-0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了个性,文章才会闪耀出创新的光辉。因此,中学作文教学必须渗透全新的教学理念,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中学生作文语言个性化培养谈以下四点。
1让每一个词都鲜活起来
创新作文——个性化作文,应该让每一个词都鲜活起来,从而深深地打上作者个性化的烙印。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介绍过他的经验:不允许女儿在作文面使用成语,在能够用成语的地方都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我们的理解是,是担心他的孩子产生“成语依赖症”,让成语之类的惯常的、共用的语言慢慢淹没自己的个性化表达。翻读新概念作文,时不时地会有一两个“cool”,“畦”等词跳入我们的眼帘。无疑,时下的中学生多是崇尚“新人类”的一族,新生活、新语言是他们所欣赏的。兼之,电脑网络语言的浸染,于是“酷毙”、“作秀”、“X.boy”、“B.B”,到处流行,难道中国五千年的语言词汇量还不足以过一个“cool”一个“B.B”吗?中国普通话不规范的现象已经够多了。而肩负继承和发扬优秀汉语言文化传统的下一代,就是如此学习运用的?当然,不可否认,语言文字的发展运用也要跟上时代,语言也需要引进新的词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无论怎样运用都得适当,都得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有关语言使用规定。标新立异和反规范不等于个性化。我们所思考的是:写作时如让每一个词都荡漾着情感的温度和个性的波浪。语言的鲜活和个性化可以让学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方面下功夫。用语生动首先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要描写些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词语的灵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像,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如“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沉淀。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这一“读”字就是应超常搭配的需要产生的。
2让每个句式都灵活多样
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如“宫廷的猜忌、冷漠、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这个片断准确表现了昭君面对心灵选择时的矛盾心理,前面两个句子是长句,成功地渲染了昭君进退两难矛盾犹豫的压抑感,后面的几个句子是短旬,准确地描绘了战争造成的一幅幅惨状,营造了促使昭君痛下决心的催人力量。整句是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互相补充、互相映村的句子。“失金者小失,失友者大失,失信者全失。”“没有诚信的滋润,心灵也将干涸,灵魂都会枯萎,生命也将失去意义啊!”整散结合在表达上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整中有散,散句就使语气有舒缓之处,也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散中有整,整句就成了文眼,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3让修辞随时派上用场
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能让读者产生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像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应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喻体要新。如“妻子如钟表。漂亮时髦的妻子像手表,随身携带,一刻不离,大家都看得见。老实的妻子像挂钟,只在家里尽她的义务,但不能跟丈夫到外面去。泼辣的妻子像闹钟,只能在家里,她发脾气时,即使是更深夜静,也会放声大闹。健康的妻子像老牌的手表,久用不坏。文弱的妻子像冒牌钟表,一碰就坏,屡修屡坏,派不上用场。”这段比喻新奇而合理,广博而贴切。
4养成优化语言的习惯
文句有意蕴主要表现为句子含有丰厚的内蕴,追求警策性、哲理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使句子增加厚重感,让人读后产生思想的享受,以及联想的收获。要写出文句的意蕴,需要常常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常常优化自己的语言习惯。只要有心追求,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写一些这样的句子并不难。如关于生活、思想、学习等,我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高考作文中这样一些哲语佳句:“一次心灵的选择是一次生命质量的提高”,“在人生的关节和转弯的地方,要学会转身”;“一生都追赶春天的入,他的生命一定是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朵”,“我们的生活是一本书,在每一页晴朗的日子上,都闪耀着太阳鲜红的印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追求个性,久而久之,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打开创新的大门,见到应有的效果。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鼓励,努力使其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习作过程;创新的过程总会带有不成熟的印记,需要我们教师大度宽容,使学生更为从容地迈越成长的过渡期;学生的模仿容易趋向油滑,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其走向纯净冼炼或雄浑大气;习作的语言难免一些瑕疵,需要教师适时点拨,使其成为优美可读的文本。
参考文献
[1]程翔.《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