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晒中秋福利范文

晒中秋福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晒中秋福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晒中秋福利

第1篇:晒中秋福利范文

2010年8月,大学毕业的何嘉琪通过昆山人才市场,在一家电子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主要负责设备售后服务工作。这份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何嘉琪却很珍惜,工作也很卖力。有时和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打趣地对她说:“马上到元旦了,你工作这么拼,到时福利肯定比我们丰厚。”何嘉琪心里想着,不管公司发什么,只要心意到了,她都高兴。

元旦前的一天,何嘉琪接到公司财务部打来的电话,让她过去领元旦福利。挂掉电话何嘉琪兴奋了半天,一路小跑到财务室。财务部张姐告诉她,这是一张5000元的购物卡,不可以兑现,签过字就可以领走了。拿着购物卡,何嘉琪心花怒放,公司真大方,对一个新员工都这么慷慨。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同事们都在议论巨额购物卡的事。和何嘉琪差不多时间进公司的小芳拿着卡来到何嘉琪办公桌前说:“没想到公司这回这么给力,500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嘉琪,哪天咱们一起去。”何嘉琪也很想给自己置办点东西,忙说好。

这时,采购部吴大姐走过来,对她们说:“你们好好看看卡的后面,这张卡不仅要到指定地方去用,而且必须在2011年2月3日前消费完,否则卡就失效了。”何嘉琪看了看卡背面,果然有这些限制条件。为防止卡过期,小芳和何嘉琪约好周六一起去服装店买衣服。

星期六一早,何嘉琪和小芳就出来了,来到公司指定的服装店后,两人不免有些失望。这家店只有三四十个平方,店内只有两个营业员,看上去就不像一个上档次的店,但卡只能在这里消费,何嘉琪虽然失望,但也只好仔细选购。她在女装面前停了会,翻看了几件呢子大衣后,何嘉琪悄声对小芳说:“这都是去年、前年的款,也太落伍了。”小芳拿出价格牌看了一看,推了推何嘉琪的手:“不会吧,这么老土的衣服还要1800元。”何嘉琪随意翻看了其他衣服的价格,一件衬衫都要快2000元,一件棉袄快4000元,并且不打折,5000元的巨额福利卡也只够买一件衣服。小芳和何嘉琪本是抱着激动的心情出来的,可现在握着购物卡,两人却只能呆呆地相互凝望着叹了口气。

腾讯微博博主“大嘴嘟嘟”留言:这家公司的元旦福利让人欢心又揪心,拿到巨额福利卡后员工欢心,福利卡只能在一家土得连大爷大妈都不会穿的服装店消费让人揪心,哎,就当元旦啥福利也没发吧,省得闹心。

冰激凌让员工心凉了

陈海灵是广州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产品推广督导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她成功晋升为推广部主管。不管严冬酷暑,陈海灵都要带领下属在街头或者商场推销自己的产品。冬天还好,夏天,他们嗓子经常渴得冒烟,下属都向陈海灵抱怨,说公司太抠门,这么热的天,连瓶水都不发,甚至连根冰棍都没有。陈海灵只能自己掏腰包买水买饮料,来平息同事们的怨气。

2010年9月中旬的一天,陈海灵在公司要求下来到白云区某广场做活动。早上6点多她就骑电动车一点点往广场运化妆品。运完化妆品后,她又开始安装活动用的大伞。陈海灵将7把大伞装好撑起后,又将运过来的化妆品一点点地分放在各个伞堆旁。做完这些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后,太阳渐渐升起来了,促销生一个个陆续过来了。趁着这个空,陈海灵在路边买了点早餐填肚子,她要为下面的活动备足体力。

到中午的时候气温至少有35度,虽然活动有棚子遮阳,但是地面和周围空气都像被蒸干一样,散发着火辣的热潮。人在室外就仿佛在一个蒸笼里桑拿,不一会就汗流浃背了。抽空陈海灵就补充水分,实在太热就将毛巾打湿然后敷在发烫的脸上。穿梭在广场的人虽然特别多,但是要么是打着伞低着头捂着脸头也不抬地走过去,要么拿着随手带的物品遮挡着阳光快速离开。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来看化妆品,毕竟这么大热的天被太阳烤着看化妆品也不是一件美事。

活动结束后,陈海灵整个人都虚脱了,撑着最后一点力气,她和大伙把东西收拾好,装运上了车,这个时候她只想赶快回家,冲个凉水澡然后躺会。

转眼到了秋高气爽的11月份,白天不仅凉爽晚上还会有一丝寒意。按照公司惯例,到了下旬要发降温费。下午下班的时候,公司通知陈海灵和同事去领福利品。见别的部门的人从仓库抱着一箱子的东西走了出来。

刚到仓库门口,陈海灵就被部门同事小许叫住了。小许说:“你的福利品在我这,我帮你领了。”陈海灵低头看了看小许手中的箱子问:“这是什么?”小许让陈海灵自己看。她将箱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冰淇淋还冒着冷气,这时两人面面相觑。“秋天还发冰淇淋,公司不会是为了我们明年夏天考虑的吧?”陈海灵不解地问小许。小许告诉陈海灵起初她听说降温费是两人一箱冰淇淋时,还以为是别人跟她开玩笑,这都什么季节了,怎么想也不可能会发冰淇淋啊,即便是发化妆品我们都能接受,发冰淇淋也太不正常了吧!今年夏天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没有见公司发冰淇淋,这不会等夏天过完才发吧。这下知道了,没人跟我开玩笑,要说开玩笑也是公司在跟我们开玩笑。说完叹了口气。陈海灵看着箱子里的冰淇淋发了会呆,直到小许提醒她,走吧,下班了,我们一起把冰淇淋运回家吧。这时陈海灵才缓过神,两人抬着箱子走出公司。

微博博友博主“蓝蓝天”留言:“夏天吃火锅,秋天吃冰淇淋”这估计是一种新时尚。公司赶着潮流也给员工发起冰淇淋,可谓是与时俱进啊。但是公司忽略了一点,这种时尚到底是潮流还是在搞怪。被搞怪的员工到底该以一种什么心情收获秋天的果实呢?

失恋你最大,老板给你5天失恋假

吴欣是上海浦东开发区一家外企的业务组长,她为人热情,喜欢开玩笑,同事们都叫她“开心果”。

2011年5月,劳动节小长假刚过完,同事们收拾好心情开始上班了,漫长的一个星期过去了,直到星期五早上,吴欣出现在大家视线里。看到她的样子,大家不禁瞪大了双眼,虽然她化了淡妆却依然掩饰不住憔悴,眼睛四周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看上去异常消瘦。吴欣低着头,面无表情地来到自己座位上坐下。自顾自的打开电脑,胡乱地翻看自己的文件,就跟完全没看到大家一样。这让同事们都不能理解,这和平时见了同事都笑脸相迎的人盼若两人嘛!热心的刘大姐走到她的办公桌前,关切地问:“小吴,你这是怎么了?几天没见你怎么瘦一圈。”小吴低低地回了句:“我失恋了。”刘大姐拍了拍她的肩膀打趣地说:“你这么优秀,失恋也是别人没眼光,你放心,回头大姐给你介绍个好的。”是啊是啊,小吴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又强,还怕找不到对象吗?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也发表着看法,安慰着小吴。吴欣听出大家是在安慰自己,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承认失恋是很难

过,但是我现在已经调节好了,所以请大家放心。”说完露出了一丝笑容,刘大姐说,公司上个月推出了五天失恋假期,专门算是给失恋的同事特殊的福利待遇。吴欣接着说,前几天我就是享受了这个假期在家调整自己,找了几个最好的朋友陪自己聊天,我还去参加了两个社会交友活动,所以我才能这么快恢复,如果没有这个假期,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失恋也算是人生一个大事,如果没能很好地调整自己,难保会出什么事情。“我家楼上一女孩几年前就是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家里人又疏于关心她,结果她跳楼了,还好捡回来一条命,不过也落下个终身坐轮椅的残疾。”说完,刘大姐重重叹了口气。

所有人听完都为这个女孩子感到可惜。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吴欣知道同事们想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她不能自暴自弃。

办公室所有人都对这个失恋假期非常赞同,失恋者的情况必须要被关心,如果让他们带着情绪去工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低迷的情绪对个人身心的调整也没有好处。

吴欣感激地告诉大家,有了失恋假期,有了这么多同事的关心,我就算不好都不行了。大家都被她的话逗乐了。刘大姐高兴地说我们的“开心果”又回来了。

随即办公室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

微博博友博主“常常乐”留言:失恋假期,这是个新名词。给失恋的员工放几天假,对于公司来说不仅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还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员工而言,失恋假期也有很大作用,失恋者可以用这几天时间好好地调整自己,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回归到工作中去。

网友晒福利

1、网友“木子”是昆山一家服装厂的一名流水线工人,她来到这家工厂已经两年多了。可是除了平时的工资外,公司从来没有给她们发过任何的福利,就连公司提供的职工宿舍也是要交一定费用的。今年“三八妇女节”时,公司破天荒给女职工发了一次福利,每人一盒牙膏和一支牙刷,总价值10元。

2、网友“琴琴”是东莞一物资公司的配送员,刚来到这家公司时,就听同事说过,公司每年只会在“三八妇女节”时发些福利,去年“三八妇女节”时公司不分男女给每位员工发了几包卫生巾。有未婚男员工拿到卫生巾都不知道怎么处置。有些男员工相互间调侃着,干脆拿卫生巾回家做鞋垫。

3、网友“仰望”在苏州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提起国企一般人的印象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员工工作清闲,上班不是上网就是看报纸,工资高,福利丰厚。可惜随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很多国企的效益并没有以前好了,有些国企里甚至连员工的工资发放都成问题。王蕾所在的国企就是一典型效益不理想的企业,虽然不至于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但是员工福利却严重缩水。去年中秋节时,公司每人只发了一盒月饼。等吃完月饼每个人都反映肚子不舒服,后来追踪原因才知道,原来公司为节省开支,采购的月饼全部是小厂生产的,这些小厂将前一年的月饼悄悄改成今年新鲜出炉的日期。

4、提起自己的福利网友“宣宣”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宣宣”是上海一家名营企业的会计,在去年中秋节时,他们收到公司福利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四个字――“中秋快乐”。这估计得算是最具精神食粮的福利了。

福利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它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企业的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人本文化要求企业要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成长环境。企业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而员工的全面成长,也将为企业发展蓄备强大的后续动力,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2篇:晒中秋福利范文

湖北鄂州农民柯汉文和老伴都已年近7旬。夫妇俩共育有5个孩子,三男两女。三个儿子及儿媳都在深圳打工,两个女儿一个嫁到市里,一个跟女婿在城里跑运输。这5个儿女,一共有4个孩子需要老两口照料:两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最小的一个刚上学前班。

凌晨5点半,老两口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老伴准备一家6口人的早饭,通常是鸡蛋炒饭或鸡蛋煮面,外加稀饭、咸菜。蛋炒饭、蛋煮面是孩子们吃的,稀饭和咸菜是老两口的。在老伴做饭的同时,柯老汉则准备猪食。家里养了两头猪,他要把米糠、剩菜叶及剩粥等混合淘米水煮沸。这两头猪他养得很上心,每天三顿都会精心煮制猪食,从来不在外面买饲料。他早打算好了,喂到腊月出栏,一头卖了给孩子们攒点零花钱,另一头宰了过年。

6点整,人和猪的早餐都做好了,柯汉文的老伴先去喊醒两个上初中的孙子,他们早半小时上课,要先吃;6点半,再喊醒小孙女和小外孙,全家人吃早饭。大约7点,柯老汉送小孙女和小外孙去上学,顺便扛了锄头,送完孩子就直接去田里。家里种了5亩田,还有一大块菜园,种着各种时令蔬菜。老伴则在家喂鸡、收拾屋子、洗洗涮涮。到10点半左右,柯老汉从菜园子带些菜回来,老伴又开始准备一家人的午餐,而柯老汉放下锄头还要去接小孙女和小外孙放学。

下午短暂的休息后,又要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准备一家人的晚餐,柯老汉有空还要到田里转转,老伴则要收收捡捡缝缝补补。

吃罢晚饭,柯老汉抽着香烟,坐得远远地看孩子们做作业,老伴则调低声音看电视,那是老两口一天中最清闲的时光。当然,这是农闲时的一天,到了农忙,就不一样了,老两口会忙得脚不沾地,孩子还得托人代管。

与柯汉文夫妇相比,同村的陈玉清老人则清闲得多,但也寂寞得多。陈玉清的老伴早年过世,他一手拉扯大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北京打工认识了一个东北姑娘,两人结婚后在京郊开了一家饺子馆,生意不错。打拼了十几年,终于攒钱在京郊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小两居,刚好住一家三口。儿子儿媳也曾想把陈玉清接到北京,可房子太小住不下。为了弥补对老人的亏欠,儿子经常给他寄钱寄物。女儿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工作,找到对象后在广州安了家。作为家中老大,她从小懂事,也很孝顺,早就想把父亲接到广州生活,房子也住得下,可陈玉清老人不适应,一是他不会普通话,在广州人生地不熟,跟别人无法交流,二是他有个观念,觉得女儿出嫁了就如泼出去的水,长期住在女儿家不妥。就这样,陈玉清老人只好一个人独居,住着两层楼。

3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是儿子女儿合资盖的,那气派,在村里数一数二。有时候陈玉清老人有种富足感,特别是隔三岔五地收到邮递员送来的包裹时――那是儿子女儿寄自北京、广州的食品或衣服,他会感到很满足。但更多的时候,他觉得孤单、寂寞,还有无人陪伴无人照料的不安全感。

早晨5点,陈玉清老人准时醒来,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小时,再难入睡。起床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他只好到门前的池塘边或田间地头转悠,转到七八点钟回家,随便弄点吃的填饱肚子,然后开始收拾屋子。楼上楼下共10间房,一间一间地收拾,尽管收拾了也没人住,陈玉清还是坚持天天收拾。他想有点事做。全部收拾完了也才10点左右,实在无事可做,他就看电视,可常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也到中午了,他得自己做午饭。虽然不缺钱,可他过得很清苦,主要是一个人没什么吃的兴致,他很少去镇上买肉买菜,经常就着邻居给的青菜下点面条打发自己。漫长的下午就更难熬了,电视没看头,又怕看着看着睡过去,夜里睡不着,他只好楼上楼下来回转悠,有时实在无事可做,他就把孩子们寄回来的核桃、大枣、柿饼等弄到阳台上去晒。上午晒下午收,这样可以打发双份时光。最怕的是晚上,孤灯下只看到一个人的影子。遇到屋外有啥响动,他还要侧耳细听,生怕打劫的进来……

这就是陈玉清老人普通的一天,这样普通的日子一年中有300多天,只有过年前后半个月的时间里,儿女们携孙辈回家过年,小楼里才显得热闹。而短暂的相聚后,又是一个人清苦孤独的漫长守望。

年迈之躯难以承受之重

人老了,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事实上,在农村,多数留守老人难谈幸福。岂止是不幸福,许多老人还要承受身心的重压:劳动强度大,生活清苦,心理负担重,精神空虚,疾病困扰,安全隐患多……

去年,某电视台一名年轻记者下乡海采,主题是“你幸福吗”。一位正犁田的老大爷听了记者的提问,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理睬。记者紧追着问:“大爷,请问您幸福吗?”老大爷犁完田,反问道:“你父母今年多大年纪?”女记者回答:“50多岁。”老大爷又问:“他们在做什么?”女记者答:“我爸应该在遛弯,我妈在打牌吧!他们刚退休。”老大爷说:“我今年70岁了,还在犁田,你说我幸福吗?”女记者不解:“您为什么不退休啊?”老大爷说:“我退休,谁养我?”女记者道:“您没孩子?他们不养您吗?”老大爷叹了口气:“他们倒是想养啊,可他们打工挣那点钱,供孩子上学都紧张,建房欠的债还没还上,怎么养我啊?”

六七十岁了还在田间劳作,这样的农村留守老人不在少数。但比起身体上的辛劳,心理上的压力更难以忍受。笔者采访中结识了60多岁的孙婆婆。因为管不住孙子,她不得不给在外打工的儿子打电话诉苦:“小杰越来越不听话了,天天往外跑,经常逃学,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你抽空回来一趟吧,不然这孩子学坏了我怎么跟你们交代啊!”

而就在离孙婆婆家不到100米远的李大爷家,一场祖孙冲突也正在上演。同样因为管不住孙子,李大爷一怒之下用扫把对孙子动了武。笔者劝老人不要打孩子,老人叹口气说:“不打行吗?他才12岁,竟然跟几个孩子下河玩水!前几天刚有一个小孩玩水淹死了。他爹妈不在家,我责任重大啊!”

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4月中旬笔者下乡采访春播,见村里有的大门紧锁,有的门虚掩着唱空城计,只有一户人家的床上躺着一位老人,床边的椅子上放着凉开水、药和没吃完的一碗粥。老人欠起身子对笔者说:“都下田干活去了,我是没办法,前天在田里昏倒了……医生说是低血糖,加上缺乏营养、劳累过度。”“身边有人照顾吗?”笔者问。“老伴去年走了,儿子闺女长年不在家,有时过年回来一次,要是加班过年都不回来。多亏了邻居帮忙端药倒水,还送点吃的。可这时候家家都忙,怎么能总麻烦人家呢!”老人说着叹了口气,“我最担心的是,哪天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啊!”

生活清苦,精神寂寞,留守老人很容易被疾病困扰。生病后,有的无钱治疗,一拖再拖;有的没人照料,勉强支撑;有的甚至根本来不及治疗就一个人凄凉地离去。几年前,湖南省长沙县某村,60岁的余老太被人发现死在家里,属心脏病发作。余老太的老伴早已过世,她有两个儿女,儿子在广东打工,女儿在城里生活。余老太留守农村,长期独居,无人照顾,最终死在家中无人知晓。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危险除了疾病,还有社会治安问题。因为农村治安防范相对薄弱,留守老人们又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遭遇入室盗窃甚至人身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安徽省舒城县某地曾发生过一夜之间20多个农户被盗的案例,犯罪分子就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作案。其中一位姓王的老太太正值病重,发现家里2000元钱被盗后,情绪激动当场去世。另有一独居老人夜里家中被盗之后,一到天黑便惊恐不安……后经公安机关调查,作案者每到傍晚,从县城坐车前往附近乡镇的农村踩点,再趁夜深人静时实施入室盗窃。

另外,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各类诈骗案也呈多发趋势,如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甚至传销等。2012年,重庆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电话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冒充受害者在外务工的孩子,专找农村留守老人行骗,不到一个月就6次得手,共诈骗5万余元。2013年,重庆警方还打击了一个以“县医院医生”名义上门给农村留守老人体检而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这些犯罪嫌疑人就是抓住留守老人对远方子女的思念、精神无以寄托等心理弱点,轻而易举地实施犯罪。与此同时,近年来有些留守老人也成为实施犯罪的人群。有基层检察部门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刑事犯罪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因生活空虚和不健康的心理引发的性犯罪呈多发趋势,而侵害对象多为年幼、智障等女性弱势人群。此类案件在本该民风淳朴的农村影响非常恶劣,已成为影响农村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殊群体需要特别关爱

据2013年9月民政部的一个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接近50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将这个群体称为“弱势”一点都不为过。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在走访调查中发现,33.6%的农村留守老人在过去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49.1%的农村留守老人身体“不好”或“很不好”。此外,多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因子女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心理压力及其他消极情绪很难得到宣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因此大受影响。

那么,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种种难题如何才能得到破解呢?有关专家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子女要同时兼顾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开始实施,规定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正式写入法律条文,但实施起来还存在一定难度。很多子女并非不尽孝,而是为生活所迫在外打工,他们更多的是以寄钱寄物的方式尽孝。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赡养比物质供给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比赡养费更能温暖老人的心。在外务工的子女,心中要想着老人,除了在经济上尽量给予足够的支持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常回家看看。平常也要多与老人联系。即便再忙,打个电话也只需几分钟时间,对老人来说却是莫大的精神慰藉,有时还可能消除老人的安全隐患。江苏省大丰市一个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每晚8点雷打不动要给留守在家的老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而这位老母亲不接到儿子的电话晚上就无法安然入睡。今年3月的一天,远方的儿子照例给母亲打电话时,电话响了很久却没人接。平时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准时守在电话旁等待儿子打电话。儿子感觉不对劲,马上打邻居家的电话托人去看看,这才发现母亲发高烧昏睡在家。邻居赶紧把老人送往医院,老人这才脱险。就是这个问候电话,及时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二是政府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关专家建议,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如由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安排适当经费,成立农村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互助会等,为留守老人筑“新巢”,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通过组织,留守老人可以互相帮助,解决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发展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农村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一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等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认为,在目前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的情况下,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保障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管理部门不可规避的责任。

此外,政府还要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找出路,加大对农村的资金与科技投入,吸引有种植养殖经验的农村青壮年留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为农村人才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这样不仅老人能得到赡养,孩子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是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退休教师张钜邦建议,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强化子女的敬老养老意识,通过多种宣传工具,开展评选敬老养老好儿女、好媳妇、模范家庭活动,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助老的法律法规和先进事迹,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助老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道义和制度上保障老年人有条件颐养天年。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组织各种社会关爱活动,让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抚慰。如推进入户抚慰活动。基层党政组织应担当起抚慰的首要任务,汇聚农村多方力量组建节假日上门抚慰服务队伍。每逢春节、五一、国庆、中秋、重阳节等,通过开展慰问活动,使老人们感受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会各界志愿者利用周末和空闲时间,经常到农村留守老人家中探望,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们洗衣等,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空巢不空心”的温暖。实施电信问候活动。邮政、电信等行业,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和部门优势,定期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精神问候,使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