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检查范文

工厂检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检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检查

第1篇:工厂检查范文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力线路;电缆;变压器;配电柜;发电机;安全管理

1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

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在部分工厂中,往往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和运行维护重视不够,导致个别区段的电力线路的安全性降低,增大了发生电气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工厂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1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

对厂区架空线路,一般要求每月进行1次安全检查。如遇大风大雨及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时,还需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1电线杆子有无倾斜,变形,腐朽,损坏及基础下沉等现象。

1.2沿线路的地面是否堆放有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物质。

1.3沿线路周围,有无危险建筑物。应尽可能保证在雷雨季节和大风季节里,这些建筑物不致对线路造成损坏。

1.4线路上有无树枝,风筝等杂物悬挂。

1.5拉线和板桩是否完好,绑托线是否紧固可靠。

1.6导线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过热发红,严重老化,腐蚀或断脱现象;绝缘子有无污损和放电现象。

1.7避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线有无锈断情况。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重点检查。

2电缆线路的安全检查

电缆线路一般是敷设在地下的,要做好电缆的安全运行与检查工作,就必须全面了解电缆的敷设方式,结构布置,走线方向及电缆头位置等。对电缆线路一般要求每季度进行1次安全检查,并应经常监视其负荷大小和发热情况。如遇大雨,洪水等特殊情况及发生故障时,还须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电缆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2.1电缆终端及瓷套管有无破损及放电痕迹。对填充电缆胶(油)的电缆终端头,还应检查有无漏油溢胶现象。

2.2对明敷的电缆,应检查电缆外表有无锈蚀,损伤,沿线挂钩或支架有无脱落,线路上及附近有无堆放易燃易爆及强腐蚀性物质。

2.3对暗设及埋地的电缆,应检查沿线的盖板和其它覆盖物是否完好,有无挖掘痕迹,路线标是否完整。

2.4电缆沟内有无积水或渗水现象,是否堆有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

2.5线路上各种接地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断股和锈蚀现象。

3车间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

要搞好车间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工作,也必须全面了解车间配电线路的布线情况,结构形式,导线型号规格及配电箱和开关的位置等,并了解车间负荷的大小及车间变电室的情况。对车间配电线路,有专门的维护电工时,一般要求每周进行1次安全检查,其检查项目如下:

3.1检查导线的发热情况。

3.2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

3.3检查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母线槽及接地接零装置等的运行情况,着重检查母线接头有无氧化,过热变色和腐蚀等情况,接线有无松脱,放电和烧毛的现象,螺栓是否紧固。

3.4检查线路上及线路周围有无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绝对禁止在绝缘导线上悬挂物体,禁止在线路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5对敷设在潮湿,有腐蚀性物体的场所的线路,要定期对绝缘进行检查,绝缘电阻一般不得低于0.5ΜΩ。

4电气设备巡检方法

电气设备巡检中的“望、闻、问、切“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就必须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事故苗头,消除事故隐患。如何在事故发生前,发现事故苗头,是电力巡检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电力巡检人员正在探索的课题。巡检人员在设备巡检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用高度的责任肝和“望、闻、问、切“的巡检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任何设备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要经历从设备正常、事故隐患出现再到事故发生这三个阶段。从设备正常到出现事故隐患的渐变过程,是个量变的集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备的量变都由具体特征表现出来。用“望、闻、问、切”办法来进行巡检,就可以及时发现量变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反映出来的特征,在设备事故发生质变前进行处理,积极预防质变,防止事故的发生。转贴于

巡检人员要责任心强、态度端正、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就电气设备巡检本身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其实就是细心观察将设备的现状与过去相比较,找出差别。若想提高巡检质量则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和运行参数,将发现的细微变化加以分析,排除干扰因素,找出真正的原因,设法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扩大。二、电气设备具体巡查项目

4.1变压器的巡检

4.1.1 观察变压器的油位:油浸式变压器中的油起冷却和绝缘的作用的,油位是虽温度变化的,因此变压器上刻有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油位,当发现油位过低时应测量比较变压器的温度,仔细观察变压器身是否有漏油现象,若是密闭式变压器应提起放气阀,检查是否是假油位。

4.1.2 观察变压器的油色:变压器的油的颜色应是呈浅黄色,透明无杂物,若发现油中有黑色碳化物是应检查分接开关、线圈、桩头引出线等,黑色碳化物一般是由电弧燃烧引起的。

4.1.3 观察变压器的瓷套管:瓷套管起绝缘作用的,套管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无破损,无放电现象。

4.1.4 闻闻变压器有无异味

4.1.5 听听变压器有无异音:变压器正常时应该发出嗡嗡的声音,若有噼啪的声音,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现象。

4.1.6 摸摸变压器的温度:摸摸变压器的温度,与过去进行比较,若有升高,应查看变压器的电流是否增加、环境温度是否增加、通风是否通畅、声音是否正常。变压器上层油温不能超过85℃。

4.1.7 变压器上有无杂物

4.2 电动机的巡检项目

看看电动机的转速是否正常,不能有卡塞现象;看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是否超标;看看电动机的外壳、风扇罩、风扇是否有破损,风扇罩网上是否堵有杂物影响散热;看看电动机的紧固螺栓不能松动,地角螺栓松动会引起电机的振动;闻闻电动机有无异味;听听电动机有无杂音,若有杂音则要弄清时轴承发出的还是电动机内部发出的,内部的轻微的沙沙声是由风吹动电机绑扎带的线头发出的,一般没事;摸摸电动机的温度是否超标:电动机线圈温度为A-95℃、E-105℃、B-110℃、F-125℃、H-145℃。滚动轴承不能超过95℃、滑动轴承不能超过80℃;摸摸电动机振动不能超标:2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5mm、4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8mm、6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mm、8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2mm;电动机启动前应检查电动机周围有无人或物,盘动电动机,听听启动声音,观察启动电流、观察电动机启动时间(经验:风机启动时间约为20S-30S,水泵启动时间约为10S-20S,其他电机启动时间约为10S左右)

4.3 高、低压柜巡检项目

各绝缘子、互感器、断路器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破损、无放电;油断路器的油位不能过低或过高,油色要透明呈淡黄色,无黑色碳化物,无渗漏;柜内、柜顶无杂物;柜内各连接头温度不能超过70℃;无异味;转换开关、断路器、指示灯显示状态要对应

4.4 发电机巡检项目

发电机的线圈温度、铁心温度不能超标;发电机进、出口风温不能超标;碳刷滑环无火花;发电机内部无放电、无火花;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电压应与发电机的一次电压、电流相对应且不能超标。

参考文献

第2篇:工厂检查范文

关键词:蓄电池厂;健康检查;结果报告

Report of Shenyang City in a Storage Battery Factory 227 Workers Examination Results

YANG Li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Shenyang 110024,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battery industry workers blood lead level,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lead poisoning, to ensure that the laborers health. MethodsCombining with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Results In a medical workers have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 nerves, digestive symptoms, 26 people blood lead paint, 2 people diagnosed with of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chronic lead poisoning. ConclusionFactory manageme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safety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workers to prevent battery industry workers lead poisoning.

Key words:Battery factory; Health examination; Results reported

铅是一种高毒物质,对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可产生毒性作用,导致铅中毒发生[1]。铅主要以铅尘或铅烟的形式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产生危害,铅中毒多由过量铅接触引起,职业人群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多以低剂量长时间接触引起的慢性中毒为主。发病率以铅冶炼和蓄电池制造行业较高[2]。近年来, 随着科技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加剧了铅污染的危害性及广泛性,而汽车、通信、电力、交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对蓄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 促进了蓄电池行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问题[3]。铅是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料,为了解蓄电池企业的铅污染情况以及铅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 2013 年对沈阳市某蓄电池厂的227名在岗期间接触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身体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健康检查

1.1 检查依据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

1.2检查对象 沈阳市某蓄电池厂在岗接触铅作业工作者,参加本次体检的工人对象包括包片岗位、装配岗位、烧焊岗位的作业人员。

1.3检查人数 参加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共计227人,男 188人,女39人,年龄 22~54岁,平均 36岁 ,接害工龄1~29年(平均 12年)。

2 方法

2.1 询问职业史及既往病史 由体检医师对全部接受体检接铅工人的职业史及既往病史进行询问 ,并登记在职业体检表中。询问的重点是既往贫血史、卟啉病史、地方性周围神经病,及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烦躁、腹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多梦、便秘、食欲减退、四肢麻木等症状。

2.2 由专业医师对本组受检者进行内科及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

2.3 实验室检查 参加体检的所有工人均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血铅及心电图检查。

3结果

227名工人的血铅值测定结果显示, 26例血铅超标,其超标率达8.3%,测得血铅平均值为(1.51±0.78)μmol/l,疑似铅中毒5例,经职业病诊断结果显示,2例职业性铅中毒(慢性),见表1。

4 讨论与建议

铅及其化合物是高度危害的毒物,蓄电池制造业是铅毒物来源之一。职业活动中的铅主要经铅烟及铅尘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内,其对机体中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血液循环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血铅浓度较稳定,与机体对铅的吸收、排出、分布处于平衡状态,是目前最好的铅接触监测指标[4],故血铅可作为铅的毒性效应标志物,反映机体内剂量水平,血铅浓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职业性铅中毒在我国的职业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蓄电池行业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轻度铅中毒几乎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已产生毒性作用。因此,预防工人铅中毒在蓄电池的生产行业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职业性铅中毒的控制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不接触,其二是少吸收。故此,建议相关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尤其是排烟设施的防护改善,并且尽快改革生产工艺, 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提高生产的机械化、 自动化和密闭化水平,优化生产环境,加强源头控制,对超标严重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同时,铅的职业病危害与接触时间有关,建议企业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对工人进行教育以养成较好的卫生习惯,进入上班车间即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场所内不进食,车间内严格执行湿式清扫制度,洗手、更换工作服后就餐等,均可有效切断铅毒经呼吸道、 消化道吸入的途径。对于铅相关岗位饿的工作人员在岗前、中及离岗时进行体检,若有职业禁忌症则应及时调离且妥善安置,并及时安排其入院观察。

为此,我们建议生产蓄电池企业要努力降低生产环境中铅烟(尘)的浓度,主要措施是加强工艺改革、控制溶铅浓度、加强通风、使用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替代铅作业。加强工艺改革是促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例如涂膏机、切边机及铸造机等。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同时以行政手段辅助监督企业负责人理解并学习企业卫生法律,加大企业卫生的监督力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职业卫生防治意识,,开展经常性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自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护相关规章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要充分认识到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基础性工作,健康的身体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吕惠中.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J].中外医疗,4:113-114.

[2]陈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683.

第3篇:工厂检查范文

1.公司简介:安徽*乳业有限公司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知名度最高的乳业公司,*集团于*年正式启用注册“*”品牌商标,*的寓意为“白色的帝王”意为企业要成为地方乳业的龙头,安徽*乳业有限公司于20*年5月与新希望合作已正式注册成立,在这多年之中*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并创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自从新希望加入后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加上*本身很好的产品量和声誉,所以才能在外来品牌纷纷抢占市场之时,*还以日销售30万余份名列安徽前茅。

2.市场竞争:乳品已成为大众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合理的饮食观,与之情乳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蒙牛和伊利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乳业的龙头老大,在此光明三鹿等都远超于*,这些乳品已侵袭安徽市场,这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诸多品牌竞争能力下,*仅以“近在身边,当然新鲜”来打动消费者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多种战略方式以扩大销售和知名度,占据市场份额。

建议:

1.调查对象:经过多次讨论与研究,可将调查地域定在*市*区各个知名小区及街道。于现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将会有大量市民移居开发区,他们的生活水平与见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客观性和科学工作者性,调查对象为两个阶段的人群,一种是40-60岁,一种是20-30岁,在20-30岁的人群中女性是关键,因为女性喝奶一般要高于男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习惯性,他们追求时尚、个性、高档与品味,年轻人是现代消费中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是众多企业既定的目标。

2.调查方法:实地访问、拦截式访问、问卷式。

3.调查目的及内容:

①目的:

了解*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对*的认知、态度、消费行为)

探索*在市场中的问题和机会点。

树立*在乳业市场中所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②内容:

品牌定位:可从*的知名度、信誉度、品牌形象着手

消费者定位:购买习惯及偏好

产品定位:价格、广告、包装、促销方式等。

4.资料收集:

①可向专业提供商业数据的调查公司购买

②可上网搜寻

③直接的问卷访问

5.物资和经费:

调查方案设计费与策划费、抽样费与实施费、问卷设计费、问卷印装订费、调查实施费、调研报告撰写费。

6.调查员介绍:

⑴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⑵对调查工作有热心、感兴趣、愿意接触和子解社会

⑶诚实可靠、勤勉耐劳

⑷客观公正不存偏见

⑸仪表大方端正、态度亲切平易近人,以外向性格为主

⑹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必要的市场调查知识,经验优先

7.总结:

我们是从市场调查的一般流程及结合*乳业实际情况进行建议的,以供贵公司参考,实施过程中得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抽样控制、质量控制和检查、问卷复核。

服务公司:CA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第4篇:工厂检查范文

下午好!省局领导对在泰兴召开的全省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现场工作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十分重视。省局各业务处室都派人参加,原本杨增夫局长要到会讲话,但由于淮安液氯泄露等原因不能到会讲话,委托我代他讲话。

首先,给各位通报一下全省20*年一季度的安全生产情况。

总的感觉开局不利、形势严峻。全省一季度共发生事故12411起,死亡2*7人。尤其是春节以后,我省连续发生了几起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2月20日,常州华夏钢铁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月24日,宜兴天音化工厂发生危化品爆炸,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2月22日,浙江一辆金龙大客车在我省浦口段1.5公里处突然起火,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3月29日,由于山东车在我省淮安段氯气泄漏,造成29人死亡(其中28人中毒死亡)300余人中毒,1万多人转移。这些惨痛的教训已引起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重视。所以我说是开局不利、形势严峻。

其次,讲一下召开这次会议的背景,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

1、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一直是国家总局十分关心的问题,《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很多文件都对此专门进行了强调和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2号)提出了“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的要求;国家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56号)布置了具体的任务。国家局最近在北京又召开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国家总局王德学副局长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各地要进一步认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提高监管监察水平的需要,是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他要求各地安监部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现场,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工作,为实施有效监控奠定基础;并要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监控体系,落实责任,分级监控;加大日常监督检查的力度,发挥行业部门的作用。

2、江苏省是国家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的试点省份,省安监局通过2年多的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重大危险源从普查登记建档到辨识监控全过程的试点工作。两年前曾经在无锡召开过普查工作的现场会,有效的推动了全省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的进行。现在泰兴的监控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的技术审查,为全省开展重大危险源全过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3、根据国家局布置的任务,要求我省在20*年底之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辨识和监控工作,并建立起企业、县(市、区)、省辖市到省的4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来与国家局对接联网。前一段时间,由于省里两局合署办公,接着市、县安监局机构变动,此项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现在各市、县安监局基本到位,国家局布置的任务不能再拖。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省局决定在泰兴召开这个现场工作会议,一方面,总结全省前一阶段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布置和明确下一步的任务。

第三,讲一下全省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所面临的任务。

根据国家局的要求,20*年我省基本完成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省局通过近三年的试点,已经具备了在全省全面推广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和远程报警的条件。为此,省局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进度,分成5个阶段来进行:

(1)第一阶段为培训阶段。20*年6月底前,各市必须完成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造册登记,并报省局发“重大危险源普查员证”。

(2)第二阶段为普查阶段。争取在20*年12月底前完成,依据普查软件中所列内容普查。先组织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自查、登记、建档,然后督促企业向当地安监局申报。

(3)第三阶段为辨识评估阶段。各级安监局要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或信息中心,用于登记企业申报的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信息,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县(市、区)安监局组织有关中介机构和专家对企业上报的数据到现场进行辨识评估,然后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上报省辖市安监局,再由各市安监局上报省安监局。此项工作争取20*年12月底前完成。

(4)第四阶段为监控实施阶段。各地安监局对辨识后确定的重大危险源,主要监督企业进行监控和报警,省、市、县安监局联网进行分级监管和监控。这项工作争取在20*年12月底前完成。

(5)第五阶段为验收阶段。为做好迎接国家局来江苏验收的准备工作,每年年底,省局将会同各市安监局对各地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情况进行督查和验收。

上述5个阶段是针对全省整体而言,有些市、县已经完成上一个阶段的,可以转入下一个阶段,有条件的市、县,也可以几个阶段同时开展,但是规定的动作不能省略,整个系统的建设必须规范有序。

第四,省局将继续抓好各阶段的试点工作。

省局在抓好无锡市、泰兴市试点的基础上,20*年将扩大为lO-15个县(市、区)的试点。目前已有常熟市、张家港市、句容市、金湖县和常州市新区被省局列入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监控试点地区。这次会议各市均带来一个县(市、区)作为本市的试点,省局希望这些县(市、区)能在各个阶段性工作上超前一步。在20*年12月底之前,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区)和13个省辖市都能完成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最终建成能与国家局联网的省、市、县、企业四级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网络。

第五,讲一讲关于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这次会议的另一主题是如何规范和加快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会议邀请了国家局领导和专家以及相关软件公司的同志与各市、县安监局的同志一起研讨,这种形式很好,内容也很重要。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必定推动我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为使同志们能更好地研讨,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国外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水平

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政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系统。以美国为例:美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局为联邦政府的矿山安全执法部门,在科罗拉多洲的丹佛市建有美国矿山安全信息中心,负责网管和数据处理,采集矿山危险源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发现事故隐患,记录整改情况,通知现场安全监察员进行督察。同时在网上接收现场安全监察员每日的报告,对执法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确定工作重点,进行人员调配,每日安全生产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安全事故。德国、英国、南非及印度也有类似的相同系统。

2、建立政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是安全生产监管新体制的迫切要求

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以来,逐渐完善监管队伍,颁布一系列法规,并对危险源和生产隐患进行普查,但由于监督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滞后、被动的局面,安全生产信息报送、事故预防和监控、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护还基本处在原始的人工处理阶段,对危险源和生产隐患不能有效跟踪监管,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的效力。建设政府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是为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履行安全生产监察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抢险救灾的需要,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指导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手段,同时也是政府信息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行业、跨地区社会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一个重要方面。

3、安全生产监管“信息不畅、情况不明”,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的效力

新的管理体制强化了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组织和领导,正在形成覆盖全国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但是安全生产管理“信息不畅、情况不清”的问题,严重影响监督监察,行政执法的效力,问题十分突出。规范化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还没有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送、事故预防和监控、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护还基本处在原始的人工处理阶段。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还处在规划和论证阶段。信息化装备数量不足,依靠人工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管理的状况急待迅速改变。

综上所述,建立江苏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是安全生产监管新体制的迫切要求,是改变落后的行政执法手段,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水平工作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一步,也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保障公益性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全省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局、省、市、县政府以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企业,加强系统建设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尤为重要。

第六,提几点要求。

同志们,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任务重、要求高。做好此项工作不仅是各级安监部门的职责,建是各级政府所期盼的“防火墙”。为扎实地做好此项工作,省局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希望各地认真贯彻。

1、机构和人员要到位

根据省局《关于成立省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苏安监(20*)146号文)的要求,各地也要成立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相应的机构、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2、试点工作要到位

今年省局将继续抓好10-15个县(市、区)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的试点,各市也要抓些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试点。在完成普查建档后就可以进入辨识评估阶段,完成辨识评估后就进入监控阶段。在此基础上统筹建设应急救援体系。

3、技术支撑要到位

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各县(市、区)要确定一个中介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来具体负责培训、咨询、辨识、评估、确定监控内容和制定应急预案等工作。

4、规定的动作要到位

为了使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各地要严格按照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建档、辨识评估、监控各个阶段规定的动作去做,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几个动作结合起来做,但不能把某个阶段的动作省略不做。

5、资金和场地要到位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李毅中局长在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强调了加强安全生产的五个要素,其中就强调了安全投入。安全需要投入,安全也有成本,没有投入,就没有新的科技和装备。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地方财政也要有专项的安全投入,用于重大危险源和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即将从7月1日起实行的《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以及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装备设施等。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县、市安监局应主动向政府报告,申请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和信息化建设(包括场地)的专项资金。

在选择场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今后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等的需求。

6、监督监察要到位

第5篇:工厂检查范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就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服务。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还表现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也就是说,在我国体制下,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批捕权、公诉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派生权,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一是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二是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依法惩治各类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重点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和走私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对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有自首、立功表现的,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采取轻缓的刑事政策。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挽救失足者,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廉洁高效。腐败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是集中力量查办贪污贿赂大案要案,尤其是群众反应强烈、阻碍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二是严肃查处国家工作人员、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房屋拆迁、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破产和经营活动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同时,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从有利于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干部出发,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打击诬告者。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加强诉讼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检察机关要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纠正司法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正。要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以及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现象。要把打击犯罪与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违反法定程序,不该立案而立案、错捕、错诉、轻罪重判、无罪判有罪,侵犯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保障人权;坚持诉讼监督和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正确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支持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协调平和。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平和的社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满腔热忱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拓宽、畅通人民群众对公正的诉求渠道,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限期办结,防止出现拖延耽搁;对办结的案件,加强回访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积极拓宽、畅通群众对公正诉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长效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对涉及检察工作的来信来访案件,要逐案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妥善处理群众涉法上访问题,化解矛盾、排除纠纷,把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好发展稳定大局。

第6篇:工厂检查范文

关键词:轴类零件;插齿;工艺优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14

1 概述

齿轮零件的制齿加工,一般采用效率较高的滚齿加工工艺;相对于滚齿工艺,虽然插齿工艺效率较低,但其精度比滚齿好,另外插齿可以加工内齿以及离轴肩较近的齿轮。例如有些长轴类齿轮零件,由于轴肩结构限制,没有足够的滚齿出刀,因此只能采取插齿工艺。然而,由于插齿效率较低,工艺优化就尤显重要,通过设计自动加紧夹具,优化切削参数及余量等可以达到提高插齿加工效率的作用。

2 工件结构及现状分析

图1为拖拉机零件动力输出主动轴,其中A齿模数为5mm,齿数11,B齿模数为5mm,齿数13。B齿可直接滚齿加工,而A齿直接滚齿加工时B齿对滚刀出刀造成干涉,长期以来只能用插齿加工。轴类零件加工一般采用两端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但此零件较长(478mm),杆部外圆又比较细(Φ30mm),所以A齿插齿工序采用外圆D和端面E定位,手动用百分表找正A齿部外圆C,进行加工;C、D外圆和E端面插齿前有精磨工序加工。而且夹具需用手动上紧四个压板来压紧零件,加工效率及装夹效率极低,劳动强度也大,每班仅加工15件,已经成为此零件的加工瓶颈工序,严重影响产能。图2为工艺优化前手动b夹夹具。通过对零件结构和原工艺方案的分析,认为此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为加工效率低,解决此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寻找突破:第一、加工工艺方面:寻找高效的加工工艺手段,弥补插齿工艺效率低的缺点;第二、夹具方面:设计新的自动加紧无间隙定位的插齿夹具,不用手工单件找正及上压板螺钉,大幅提高装夹效率,也提高了插齿精度。

滚齿是目前较高效的加工工艺,但是直接滚齿会有出刀干涉。所以想到滚齿和插齿相结合的方式,即滚齿只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而不加工到尺寸,剩下的余量由插齿加工到尺寸,这样既可以避开出刀干涉,又可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要想设计自动加紧加紧,首先要考虑零件结构。由于零件结构比较长,设计夹具难度较大:零件长478mm,大部分的长度要装在机床工作台面一下,基本达到了机床的加工极限。按常规的设计,其夹具制造极其困难,制造精度很难保证,重量也非常大,价格也将非常的昂贵。

3 加工方案优化

通过对零件理论分析和绘图(见图1)发现,A处滚齿出刀干涉较小,如将滚齿加工公法线减小1mm,即可刚好完成出刀;滚齿粗加工后,再用插齿工艺对齿加工剩余余量,完成最终齿形加工。这样,本工序一分为二,两种加工方式的加工余量均较小,都可以采用大的进给加工,并且滚齿工艺本来效率就高,这样下来加工效率将会成倍提高。

4 自动夹具设计

经过分析原工艺,外圆D和端面E为磨过的精基准,所以新夹具仍以外圆D和端面E定位,其装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之前加工精度不高主要为外圆D和夹具间隙定位,手动找正精度不高造成;新夹具则采用弹性筒夹抱紧外圆D,无间隙定位,无需找正齿部外圆;弹性筒夹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杆、拉杆与机床液压缸相连,随机床液压缸动作完成零件自动定位和加紧过程。用四根长拉杆连接弹性筒夹和机床液压缸,既避开了较长的零件杆部,又不会造成夹具超重,节省材料降低夹具成本。而上本体上装有手动对齿规,首件调整刀具后,后续对齿规可保证每个零件齿槽与刀齿的对应,由于公法线余量有1mm,对齿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可以满足插齿精度的要求。

5 新工艺方案效果

新工艺实施前,由于插齿加工效率及装夹效率低,每班仅加工15件,采用新工艺后,粗滚工艺每班60件,精插工艺每班35件,成倍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零件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而且插齿装夹不用找正,因此取消了齿部外圆C的热前精磨工序。此零件使用粗滚齿工艺,必须经过验算及加工实验,严格控制公法线尺寸及出刀,避免出刀过多造成与B齿干涉;而滚齿公法线一致性的控制有利于对齿插齿加工。另外,插齿工艺主要应注意对齿操作,避免对齿不准确而造成齿面无法全部加工出来。

6 结语

通过工艺方案的创新优化及插齿夹具的创新设计,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减少了多余的磨外圆工序,达到了工艺的整体优化,也为以后特殊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案。因此,机械工艺设计及优化只有突破传统加工思维,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并以理论为依据,进行不断地实践验证,才能成为可行的创新型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第7篇:工厂检查范文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人们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变,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却始终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了解锡林浩特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现状,我监督所于2012年对锡林浩特市区167家各类公共场所进行了现场卫生监测,并对部分公共用品消毒情况进行了卫生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项目和评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663-967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的卫生指标,即微小气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细菌总数(平皿沉降法)噪声、照度等8个项目6类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测定和评价,同时对不同公共用品消毒情况做现场调查。

1.2方法采用标准检验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具体实施卫生监测,所使用仪器为北京市天跃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Tv-VI公共场所一氧化碳-500一氧化碳分析仪、Tv-9900微风仪、Tv9800A二氧化碳分析仪、TES-1350A声级计、TES-1332照度计、HM34温湿度计六合一数字显示检测系统。空气中细菌的采集用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方法平皿暴露沉降法。公共用品监测检验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2结果

2.1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公共场所检测合格率以公共交通候车室最高,为100.00%,公共浴室最低,为88.43%,其次旅店业89.28%,其余全部在90%以上。

2.2各类监测项目检测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为77.10%,其余在90%以上。

2.3各类公共用品消毒检测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浴巾合格率最低,为40.00%,毛巾为52.21%,桑拿服为66.67,茶具为87.10%,其余公共用具的监测合格率均为100%。

3讨论

3.1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情况公共交通等候室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唯一一家公共交通等候室,与其卫生设施完备,国营单位卫生制度健全,环境整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有关。公共浴室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共用品消毒制度未严格落实,通风换气效果不好,有些新开业的公共浴室不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管理,使用一些未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人员上岗工作,岗前未经过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及相关内容培训,加上从业人员流动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提高公共场所单位领导和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经营。加大执法力度,指导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加强通风、防尘和除尘措施,严格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加大对公共浴室的监督监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3.2各类项目监测情况1份超标的二氧化碳为理发业,与工作场地狭小,通风不良有直接关系。细菌总数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公共场所通风不良,公共用品的污染、防尘和除尘设施效果不好,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低等。因此改善环境条件,加强自然通风设施,使空气合理流通,采用机械通风时,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在进行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中,必须加强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消毒人员,提供必要的消毒设备[2]。由于公共场所被污染机会较多,又难以发现,所以对经常使用的各种用具的消毒必须制度化,且持久以恒,才能较好地防止疾病的传播。公共场所由于人多,流动量大,所以灰尘量高,性质也比较复杂,有人的皮肤,毛发、痂皮、痰液等的碎屑、有衣物、被褥的毛絮、烟雾、烟灰等颗粒物、以及由室外带进的其它灰尘微粒。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清扫制度。在地面扬尘多的地方,应设置专人负责定期清扫保洁,尽量采用湿式清扫方法,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吸尘设施,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卫生。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服装整洁,做到"勤洗手、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

3.3各类公共用品消毒检测情况说明公共用品不足,不能合理周转,重复使用,消毒不彻底是物品污染的主要原因。公共用品的消毒是一项比较严格,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它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消耗人力物力也较多,消毒后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执行消毒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消毒目的,原理的认识及能否熟练地掌握消毒技术[1]。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消毒对象正确选用消毒方法,才能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认真做好每一步骤,保证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与方法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对象无害化,消毒处理后必须防止再度污染。因此严格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增加公共用品的消毒数量,防止重复使用,是提高公共用品合格率的关键,也是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3.4结果通过对我市167家公共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主要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卫生知识多少是保证公共卫生场所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表明我市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低,与单位领导对有关法律及环境卫生知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只重视企业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卫生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卫生监督的力度,开展经常性、预防性监测。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组织卫生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使从业人员懂得相关卫生知识及公共用品消毒操作规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符合卫生要求,从而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第8篇:工厂检查范文

作者简介:莫宝祥,男,卫生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

【摘要】目的:了解某鞋厂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职业危害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鞋厂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通过对血常规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对118名在岗期间刷胶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白细胞降低2例,异常率为1.69%;血红蛋白降低6例,异常率为5.08%;红细胞降低1例,异常率为0.84%。结论:随着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宣传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有关客户对象对企业验厂要求越来越高,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要求企业提供资料,这对企业重视职业卫生工作起了一定作用,但仍需政府重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职业卫生工作。

【关键词】鞋厂;工人;职业健康

为加强对鞋厂在岗工人的健康管理,切实保障在岗工人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英德市某鞋厂在岗刷胶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料来源于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某鞋厂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资料。车间在岗刷胶工人共118人,男性39人,占33.05%,女性79人,占66.95%。

1.2 检查项目及方法:检查项目严格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苯系物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进行,检查由各科医师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按常规方法进行。

1.3 评价标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参照《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血常规异常:WBC4.0×109/L~4.5×109/L;男性RBC

2 结果

2.1 主要异常项目分布,血红蛋白异常率较高,详见表1。

2.2 主要异常结果性别分布,女性异常率比男性高,详见表2。

3 讨论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118名刷胶岗位工人中未发现目标疾病,相关指标异常率不高,这与企业近几年来加强了对工人的职业防护有关。随着国家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和宣传不断加强,有关客户对象对企业验厂要求越来越高,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要求企业提供资料,这对企业重视职业卫生工作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职业卫生工作执法力度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力度滞后。本次调查该厂除提供2006年车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外,至今仍未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监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虽然每年进行,但仍流于应付验厂的形式,其他岗位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人未持续规范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由于鞋厂职业危害因素比较多,对人体影响较大,除三苯比较明显外,正己烷、1,2-二氯乙烷等有毒有害物质中毒的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病时往往职业中毒已深,因此,应加强对鞋厂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以及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1]。长期接触苯系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损害,对女工的健康影响尤其明显,所以,加强对女工的健康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上述情况,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卫生工作开展仍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执法力度,加强联动,形成职业卫生工作的氛围,真正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工人的健康,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9篇:工厂检查范文

一、高度重视直销市场巡查工作,加强直销市场日常监管

加强直销市场巡查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了解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直销培训员、直销员、经销商等基本情况,掌握直销市场发展动态,实现直销活动有效监管,切实维护直销市场秩序具有积极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直销市场巡查工作,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巡查计划,切实突出巡点,完善巡查方式,增加巡查频次,提高巡查效率,严格落实巡查监管责任,切实监督检查直销企业、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促进直销企业自律。

二、突出巡点,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一)查主体资格。看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开展经营的服务网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包括是否有营业执照、前置审批情况、经营主体亮照情况、年检验照情况。服务网点是否有直销企业服务网点授权委托书。直销员是否为法规禁止性人员。直销培训员是否为直销企业正式员工并符合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查直销招募。看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依照法规规定进行招募,其服务网点、经销商、销售人员、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是否有招募直销员的违法行为。

(三)查直销培训考试。查培训主体是否为直销企业,授课人员是否为直销培训员,直销培训员在进行直销培训活动时是否佩戴《直销培训员证》,培训场所、授课内容、考试活动是否符合法规规章的规定,直销企业是否履行培训考试计划事先披露、年度培训考试情况报备、授课内容记录及考试试卷保存等规定,是否存在收费培训考试、未经培训考试颁发直销员证等违规行为。

(四)查直销计酬。查直销企业是否至少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是否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并且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五)查直销信息报备、披露。查直销企业是否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企业信息报备、披露管理办法》的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总局报备,并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信息;直销企业及其省级分支机构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将服务网点、经销商有关信息向工商机关报备;直销企业信息披露网站是否依照有关规定与企业网站、总局网站链接。

(六)查直销宣传活动。以直销企业公司网站、直销企业信息披露网站、直销产品说明、直销企业内部刊物、宣传手册为重点,检查直销企业是否存在宣传直销员报酬广告,是否对产品夸大虚假宣传,是否有宣扬直销员以往收入情况及大多数参与者将获得成功等行为。

(七)查直销产品。查直销员直销的产品是否为商务部核批的可直销产品,查直销产品上是否标明了产品价格,查直销企业是否建立并实行了完善的退换货制度。

(八)查直销行为。查直销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时是否佩戴《直销员证》,是否按照直销产品标明的价格及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是否有跨区经营等违规直销行为。

(九)查服务网点。查服务网点建设是否符合《关于加强直销企业服务网点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十)查违规直销及传销等违法行为。查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分支机构、服务网点、直销员、经销商是否有其他违规直销及传销等违法行为。

三、明确巡查责任,改进巡查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一)各单位应当结合监管工作实践和本地直销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巡查计划,任务层层分解,事权明确划分。

(二)各单位要将直销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应当以工商所为单位,根据本辖区直销市场情况,划分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员(确定直销企业联络员),落实监管责任和任务,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三)基层工商分局(所)对直销企业分支机构、服务网点、产品专卖店开展巡查监管,每季度应不少于一次。并将巡查结果及时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和“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

四、加强档案监管,实施行政指导,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一)各单位要建立直销市场信息档案,对有不良记录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服务网点以及直销产品专卖店增加巡查频次,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汇总分析直销企业报备信息情况,及时掌握直销市场动态,提高直销市场巡查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