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26-02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教师都应在教学活动实施前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是教师为了让幼儿达到预定目标,而将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传递、转换和共享的过程。要确保这一系列活动有效进行是需要付出智慧,精心设计和准备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为优化教学效果,往往需要教师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构思、设想和规划教学方案,可以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的研究活动。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影响幼儿学习效果,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对完成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1.新《纲要》中说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变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其中看“有目的、有计划”,我们每个学期初不同部门都会制定相应的计划,例:办公室的园务工作计划、后勤管理计划等,又如老师们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那我们的教育活动设计就是一个活动的计划,每个计划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对工作负责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2.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进行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够保障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幼儿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中心。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幼儿潜能以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保障其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是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方式,也会提高品质的教学质量。
3.教学设计能够优化活动过程,提高活动质量。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复杂、系统的思考过程,包括教育理念的落实、幼儿特性的分析、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与途径的选择=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的评估、对可能发生变化的问题预设等等一系列过程,教师不断在日复一日地思考、实践和改进之后逐渐形成系统的、合理的、适合本班幼儿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从而使教学过程更趋于科学和完善,有效提高活动质量。
二、对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质量提出的几点建议
1.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体系
职校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这些时间用来做什么呢?我的做法是建议学生多读一些中外的优秀教育案例和百科全书,并给学生开出适合的图书条目,在班上设立自己的小图书馆,收集适合的图书,举办图书学习日,促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2.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活动顺序的层次性
一次教学活动就是幼儿学习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梯,好的教学过程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目标在循序渐进中自然达成。常常出现在活动过程中环节设置过多,时间、精力分配不合理,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内容本身的有机联系,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避免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活动的丰富和形式的翻新等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环节,要围绕目标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否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由于幼儿的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导入活动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我对实践中的尝试作了总结,可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可从幼儿的自发活动入手,可从新事物的直接展示入手,可从讲故事、猜谜语入手,可从设置悬念入手,可从设置各种情景入手,可从相关的操作活动入手,可从外出参观、郊游入手,等等。当然,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定。比如,在认识《纸》的活动中,我采取“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的关注,简单明了地切入主题。在《会变的颜色的水》活动中,可通过红、黄两种颜色搅拌成橙色的过程及结果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欲望。又如,在《谁打来的电话》的活动中,可创设打电话的情境:有人打电话来了,我们一起听听是谁?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使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可增强其主动参与性。再如,孩子们带来了小蝌蚪,这时候进行“认识蝌蚪”的活动,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幼儿早就对此产生兴趣了。
有效的导入活动,不仅能唤起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激起幼儿主动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二、活动内容设计体现层次性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层次安排活动内容。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分层次安排设计活动内容。例如,《站直了,别趴下》的科学活动我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将能站起来的物品和不能站起来的物品分类。孩子们初步建立了平衡概念。第二层次:利用橡皮泥、沙土、瓶盖等辅助材料使不能站起来的物品站立。通过操作,幼儿借助辅助材料使物品站起来了,从而进一步感知了平衡现象。第三层次:不借助辅助材料,尝试让一张纸站立。孩子们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折、卷、压等方法,使纸站立。这样把活动设计为三个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尝试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提高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科学活动的内容多、面很广,但都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自然的规律。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以激发幼儿思考;要带有开放性,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例如在“沉和浮”活动中,我提问:“如果把积木放在水里,它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它会沉下去。”于是我分别向两个杯子里放积木,结果一块沉了下去,另一块却浮了起来。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一块积木沉下去了,另一块浮起来了呢?”待幼儿议论之后,我引导幼儿比较两个杯子中水的不同,幼儿发现一个杯子里放了盐。然后,我又出示糖、奶粉等材料,提问:“积木放在这些水中会怎么样?为什么?”让幼儿积极地尝试并讲述实验过程。由于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提问,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主动、积极。
另外,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如科学活动《纸》,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本活动的重点,设置了以下问题:“这是什么纸?”“它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摸上去感觉怎样?”“你知道这张纸有什么用吗?”等等。这些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而问题符合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们理解,有针对性地探究,然后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三、教师精心指导科学活动
1.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适时进行有效引导。
兴趣是幼儿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当幼儿对一些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时,教师要恰当把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探究态度和方法。如:在认识了水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海绵、棉花、石子、木块、瓶子、玻璃球、塑料玩具、纸张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玩水的游戏。在此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把发现的问题讲出来。有的幼儿发现石子、钥匙、玻璃球沉在水里,棉花、木块、纸、塑料玩具浮在水面等现象。这时,我及时根据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思维积极主动,办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把石子、玻璃球等放在小纸船的上面,使其浮在水面,有的把海绵里的水挤掉,让它继续浮在水面……我在参与幼儿的活动中,及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这样,每个孩子在进行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幼儿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成人认为是幼稚可笑或具有破坏性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我们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更不应该阻止幼儿的探索行为。而应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去大胆实践,从尝试中学习,从操作中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活动区材料,并进行操作。如:科学活动《沉浮》,当孩子探索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开始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有的把水减少,有的很小心翼翼地试着放下物体……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发现了用盐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但是孩子们还不满足,他们很专注地继续探索,结果又发现,盐的多少与沉浮也有很大关系,还知道了悬浮。在指导的过程中,我没有急于打断幼儿的活动,讲解自己的观点,打乱幼儿的探索。因为教师的讲解会削弱活动中幼儿本来应有的兴趣,剥夺幼儿发现、探索的大好时机。教师应先观察幼儿如何操作,考虑他们的思路是什么,然后根据幼儿已有的思路去引导,从而真正达到让孩子去发现、去探索的目的,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3.及时给予评价,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提问,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随时肯定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让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怀、支持。同时,通过引导幼儿互评、自评,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为幼儿提供分享、借鉴经验的机会,使幼儿在鼓励中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四、关注资源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很多,我们要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关注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1.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关键。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原有经验选择并投放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相关材料与主题目标的密切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教学效果;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秩序的好坏,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以及活动内容,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活动中,我投放了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或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如《玩水》活动,我首先准备了各种玩水容器和玩具、塑料盆、小碗、小勺、小水壶、积木、玻璃球、小铁块、有孔的塑料袋等,然后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自由操作。孩子们愉快地尝试着,发现了很多水的秘密。
2.正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室;室内设计;环境创设;幼儿特征
幼儿园是幼儿长期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幼儿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在幼儿园内接受教师指导的游戏、舞蹈、歌唱、绘画、手工等直接的行为课程。然而周围环境对幼儿成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种熏陶和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最大化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做好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特征及其影响。
1幼儿的特征及其对幼儿园活动室内设计的影响
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是改善幼儿生存环境、提高幼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创造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室是幼儿园环境中最核心的区域,是幼师进行教学活动,幼儿游戏学习的主要空间,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存质量。婴幼儿是人在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有着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特性,幼儿园活动室内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
1.1生理特征
幼儿在3-6岁的平均身高为95厘米-100厘米,幼儿园活动室内的所有尺寸都应该遵照幼儿的平均身高进行设计。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攀爬、跑跳、投掷、摇荡等运动技能,肌肉的发育相对缓慢,需要视觉的辅助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姿势。幼儿园活动室需要较大的场地满足幼儿的各种行为动作,室内设计应该以鲜艳色彩为主。活动室内设计的空间形态、家具造型及装饰都应为适应幼儿对各项运动技能的行为需求。
1.2心理特征
幼儿心理在此阶段随着语言的出现而不断发展并拓宽,学会了利用语言或肢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是非对错。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色彩视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等感知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活动室内设计可通过色彩、形状、肌理、结构等刺激幼儿的感官系统,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创造小型兴趣空间,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利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图案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想象力有益于提高儿童的再造和创新能力,抽象的图样形式、多变的空间形态、有趣的家具设施更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角色场景的营造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
1.3行为特征
幼儿的行为在其各个发展阶段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优质的幼儿园环境与设施的提供能加强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增进幼儿与人相处的能力。小班幼儿刚脱离婴儿期,应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官刺激其感知力,获得良好的发展;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拥有熟练的行动技能和模仿能力,体验真实情感的主题性设计会更受欢迎;大班幼儿心智相对成熟,动作技巧更加熟练,可进行互动交流的场所是他们所喜欢的。
2幼儿园活动室内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
活动室作为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生活最主要的空间区域,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计既要满足他们自身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更应考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接受新鲜事物并与其互动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合理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无疑将有利于儿童智力能力、行为能力与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2.1功能要素
幼儿园活动室是幼师进行常规教学组织,幼儿学习、活动、游戏、就餐的场所,是提供给以班级为单位的幼儿使用的空间,幼儿在园区的50%以上的时间在班级活动室中度过。因此班级活动室是幼儿园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在设计上需充分满足幼儿与幼师在活动室内各种行为的使用需求。2.1.1空间活动室幼儿在活动空间活动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在《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活动室的面积不小于50m2。优秀的幼儿园活动室内空间不应该是整齐地摆放着课桌椅,靠墙设置收纳柜,而更应该留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自由选择多样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的行为需求。2.1.2家具家具是活动室内最重要的功能性陈设。活动室内主要的幼儿家具有桌椅、玩具柜、教具柜、图书架、水杯架等。虽然每一类家具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但在幼儿园活动室内的家具设计上,我们应该力求多样、多变,不要将思维禁锢在其原本的样式。家具建筑化便成为了新的趋势,将家具的设计与建筑空间的界面结合起来,既有效地节约了空间面积,又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形态,准确地将幼儿的特征考虑进来,将其功能最大化。2.1.3玩具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导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因此玩具是幼儿园活动室内必不可少的。儿童玩具能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知觉、思维等各种感官的训练发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能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为儿童的智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活动室内玩具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的整体性。
2.2感官要素
功能的满足是对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对幼儿的人性关怀,应在满足其行为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他们的审美需求。2.2.1色彩活动室的色彩搭配应该是明亮、轻松、悦目的。幼儿对色彩十分敏感,同时也十分喜爱多彩的颜色,因此,在活动室内的色彩运用应该准备把握其度,过于鲜艳的色彩会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并非大面积的颜色就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活动空间,而要合理地运用色彩搭配。在颜色的选择上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利用色彩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性格。2.2.2光光是重要的环境摄入,光虽是视觉感官元素,它也是完成各项功能的基础。在幼儿园活动室环境中,自然采光是最主要的光线来源。《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活动室的窗地比为1:5,这就决定了活动室需要获得大面积的自然采光,使幼儿在视觉上感到习惯且舒适,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更接近、更协调,不仅能看到室外的景色,还能满足精神上的要求。窗户可以适当运用色彩组合,在阳光的照射下,室内形成多彩的投影,令活动室内更加生动。人工照明主要满足阴天、冬天、夜晚等光线不足时的视觉需求,可选择造型新颖别致的灯具。2.2.3装饰装饰是运用各种手段对环境进行美化。幼儿园活动室最主要的装饰界面为墙面。活动室的墙饰主要是运用线条、构图、色彩等手段,将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和鲜明的主题表现出来。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在环境中主体性作用,设计师应减少繁复的装饰,给幼儿留出一片天地,让幼儿参与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来。通过这个过程,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发展,同时让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在不同的主题变现中不断变化,活动室内的环境也更加具有生命力。2.2.4游戏幼儿对游戏的需求远大于食物和睡眠,创设不同的游戏场地是设计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游戏形式的多样化和各年龄层游戏类型决定了游戏区域不仅仅是一块空地。不同游戏形式的介入,影响着幼儿园活动室环境的空间形态和结构。我们应该将游戏的过程融入到整个空间中来,提升幼儿在活动室空间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2.3个体要素
幼儿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思想和习惯将影响终身,优化幼儿教育环境将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幼儿年龄、性格、性别等个性因素的差异以及幼儿成长的发展目标及阶段性特征。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装饰艺术设计已不再单纯是功能设计,应更加关注幼儿性格和心理活动,注重幼儿个性化设计。
3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幼儿共同学习、游戏、生活,健康成长的环境。整体设计由设计师完成,除了最为基础的使用安全,幼儿园活动室的设计必然被要求以遵循适应幼儿发展的特定规律为原则,这样才能使得本应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幼儿园整合有利因素,发挥出最大效能。
3.1主题化
建筑空间总是给人以冷冰、封闭的感觉,幼儿处于心智和体能的发育阶段,客观因素的不良感受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通过主题化的室内装饰手段,可以利用熟悉的人物、场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予强烈的安全感,勾起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具体的构成形象、空间层次、主题思想来创造一个适于幼儿学习成长的空间环境。幼儿园活动室内设计的主题及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能成为表现的主题,从幼儿的视角出发,选择他们喜爱的人或物亦或是故事,不要简单地从形式、符号来理解,还应从体现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思考,恰如其分地进行主题化的表达,营造生动的室内环境气氛,让儿童感受到一份浓浓的自然情趣,寓教于乐。
3.2多元化
人们总认为幼儿园的环境里应该有五彩缤纷的颜色,活泼可爱的图画;卡通动物造型的幼儿园大门;阳光下色彩斑斓的滑梯、木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区、沙池。然而,幼儿喜欢的幼儿园空间远不止这些,人们总是低估了幼儿的审美,片面地理解了幼儿的喜好。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应该是有大气的空气维度,有大面积的落地窗户,有明快的色彩组合,有简单的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原则体现在活动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空间表现形式多元化、主题选择多元化、幼儿参与方式多元化、环境创设途径多元化等。
3.3科技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新科技的应用,拓宽了室内装饰设计的手段,也加深了室内设计的艺术渊源。采光、通风技术、自动化控温系统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能使幼儿园室内空间获得良好的大气维度,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红外线报警系统、自动控制、自动化设备,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尽量安全、舒适和自然的室内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介质成像等新型科技产品通过多样的方式能为幼儿的教学提高效率,提升质量。但是科技产品的应用要适中、恰当,避免过量使用,以免起到反作用。
3.4生态化
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但在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设备却占据了幼儿的大多数时间,它们抢夺了大自然对幼儿的吸引力。在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注入自然的元素特点,使人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对话,让幼儿仿佛置身轻松自然的生活环境中,回归他们本真的状态。生态化原则更是要求在进行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时要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进行绿色施工,最大程度减少装修对幼儿身体造成的伤害。在进行活动室内的墙面环境创设时,采用幼儿的美工作品作为装饰材料,既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又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总之,幼儿园在今日已经成为一个幼儿活动越来越重要的场所,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环境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幼儿园活动室内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多元的构成要素创造生动、积极、多变的幼儿园活动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艳颖,冯旭芳,牛俊杰.关于幼儿环境教育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鲁晶.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几点创新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12).
[3]周爱国.幼儿园活动室墙饰的美学设计[J].教育导刊,2011(5).
[4]秦元东.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J].学前教育研究,2002(6).
[5]李进.儿童房室内环境装饰艺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
关键词:幼儿园;全语言教育理念;故事教学活动;设计
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教育不可获缺,而在语言教育中,故事教学不可获缺,故事是幼儿接触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户,深受儿童的喜爱,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到幼儿语言教学中,不但能够丰富儿童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在幼儿园教学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对全语言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为儿童设计有趣、有效的故事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语言水平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融入全语言教育理念,注重故事活动设计原则
全语言教育理念于20世纪在美国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不但融入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而且吸取“学习者中心”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语言学习将语言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不应该被分割成不同的“技能”,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写字,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将全语言教育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故事活动[1]。在对故事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原则:第一,整合性的原则,即各个故事活动之间应该具有联系性,从整体上提高儿童语言水平。第二,生活化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与现实生活具有联系性,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第三,建构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以幼儿兴趣相符合,让儿童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第四主体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的中心应该为儿童,让儿童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获取语言知识。
二、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激发儿童参与积极性
在教学中,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只有在活动过程感受到乐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因此,在对故事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其中。但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全语言教育理念中的生活化原则,从儿童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创设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提高儿童兴趣。例如,在“大树妈妈的信”这一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做出秋天的背景,并对教室或者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营造出秋天的氛围,然后给儿童朗读故事,并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儿童在活动产所找到“收信人”,如,变黄的小草、水变凉的水池等,让儿童亲自感受秋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的变化。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复述,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儿童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引导儿童自主探究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往往需要从感知开始,杜威曾指出,调查研究是儿童四种本能之一[2]。如何充分将儿童的这种本能利用起来,应该从从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建构性原则入手,让儿童主动对探究过程进行建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故事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并引导儿童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记忆与探究,充分将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应用“动物脚印的不同”为儿童创建故事活动,在活动前准备好相应的绘画工具,给儿童讲一个雪地上发生的故事,重点指出雪地上出现了扇子、竹叶、梅花等图案,让儿童猜测是哪种小动物画上去的,随后引导幼儿自主将各种小动物的脚印画出来,并让儿童想象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中留下脚印的。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提高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的认知能力,丰富儿童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培养儿童自主创作的意识及能力。
四、注重故事活动的游戏性,发挥儿童主观性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故事与游戏的融合,以儿童的兴趣为依据,设计出儿童喜欢、能够接受的活动方式,实现“寓教于乐”,将儿童主观性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儿童应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小红帽》这一故事时,把大体的故事内容告诉儿童后,给儿童播放这一故事的动画片视频,随后组织儿童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儿童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角色,让儿童模仿这些角色说话的语气说出相应的台词。这样,不但能够让儿童亲自参与到故事活动中,而且能够让儿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自主创编故事,在讲完了一个故事之后,引导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编,比如,在讲完《丑小鸭》这一故事后,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在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丑小鸭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儿童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小故事的情景,并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儿童互相分享这些小故事。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够提高儿童组织、应用语言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改革日渐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中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故事活动较为常见,也比较重要。在应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全语言理念的引入,注重故事的选择及故事活动的设计,以提高故事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儿童语言水平提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诗函.幼儿园语言故事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28.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换上了多彩的衣裳;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田野,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1一、主题名称:
我爱秋天
二、主题思路
秋天丰富而多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含着教育契机的季节,从夏季到秋季的自然界会发生许多变化,草儿变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子了,天气凉了……这些变化非常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开展了“我爱秋天”主题教育,在本主题中,孩子们会利用平时散步的机会,观察了解植物的变化,并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秋天大自然的感受。我们还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种子镶嵌画等活动,提高孩子对美的鉴赏能力,小朋友会对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
三、主题目标: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2、欣赏散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初步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能运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理解。
3、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数木、花草、蔬菜、农作物、水果等都有种子,初步了解植物种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几种常见种子的传播方式。
4、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努力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恰当地演唱,并用形体动作表现树叶飞舞的形态。
5、初步学习用统计方法;
了解5的组成。
6、学习保持身体平衡,在间隔物体上自然的行走;
练习原地触物,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四、环境创设
1、采集、收集一些秋天成熟的瓜果、种子等进行陈列。
2、布置秋天丰收展览会
3、举办“丰收的秋天”画展
五、家园配合
1、请家长平时让幼儿参与蔬菜菜肴的制作,让孩子参加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作全过程。
2、请家长一起收集植物的种子。
3、请家长协助制作一些装豆子的大大小小的口袋、植物种子标本等。
4、收集表现秋天美景的图片、照片、明星片等。
六、区域活动:
娃娃家(生活区):利用各种种子的成品或半成品制作种子食品大拼盘
小巧手(美工区):提供之和、见到、颜料、毛笔、油画棒、胶水和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用拓印、镶嵌、绘画、贴印等方法表现对秋天的认识。
聪明屋(益智区):继续提供花生及剥花生激励表,让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
七、活动内容:
音乐:逛公园 拾豆豆 秋天多么美 秋叶
语言:秋天的雨 猜谜会 秋天真美丽
科学:植物趣闻 种子藏在哪里 植物这样过冬
综合:我知道的秋天 玉米真好吃 采集种子 种子的旅行 种子食品品尝会
秋游 剥花生
数学:分种子
美术:秋天的树林 种子镶嵌画 拾穗子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2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新纲要》,不断反思、积累。坚持教研,促教师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纲要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师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限度的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自觉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3、针对本园问题,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注重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优质意识
(1)加强自学的意识。结合县教育局组织的读书工程,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终身学习中引领自身的专业发展。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除规定的必读书外,必须重温细读专业书籍一本,并做好读书笔记。
(2)加强服务孩子的意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行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加强专业发展的意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多向同行。网络学习。不断更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注重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重点培养教师的一日活动把握能力和对教材的熟悉度。
(二)加强实效性教研
1、每次活动围绕专题进行,发言要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或是经验心得,或是问题困惑等,要做到人到心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探讨。
2、重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质量。
加强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的学习,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之举,教学败笔之处;教学机智之精、孩子发现之美、教学改进之想???等等,切实提高活动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家长工作。
1、进一步增强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把握好教师和家长互为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关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家长资源,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2、加大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3、根据不同幼儿特点、家庭情况、家长需求等,灵活运用面谈、家访、电话、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与家长交流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教室环境布置
2、完成各类计划的制定工作。
九月份:
1、稳定新生情绪,加强常规培养。
2、开展走访活动。
3、完成幼儿早操的新授工作。
4、开展"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中秋季"的主题活动。
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重阳节"开展爱国、敬老的美德教育。
2、开展教师读书工程活动。
十一月份:
1、幼儿早操赛。
2、教师舞蹈业务学习。
十二月份:
1、幼儿美术作品展。
2、家长元旦联谊半日活动。
一月份:
1、学期结束工作。
2、教学检查。
3、填写幼儿评估报告单。
4、资料积累整理。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能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交谈。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活动准备:
1、幼儿多次了解过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获许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称。
2、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3、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丰收的季节”展览。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你们喜欢秋天吗?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二、引导发现
1、观看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拓展话题。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结: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2、秋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别人谈话过程中,积极参与谈话和补充谈话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知道秋天是各种植物收获的季节。)
三、交流讨论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的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交谈,提醒幼儿围绕话题轻声谈话,不影响别人。)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4设计思路: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游戏中的每一次体验都可以成为幼儿积累的内容,都可以引发为谈话的话题。幼儿园谈话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功能。谈话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还可以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们围绕“树林——田野——果园——花园”这一系列线索,用语言清楚地表述对秋天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秋天的主要特征,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谈论感受中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有关“秋天”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秋天)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现在是秋天了?
【此环节,我简单地运用了两个封闭式的提问,直接引出了“秋天”,为后面的谈话环节做好准备】
2、“走进”秋天,表述、感知秋天的特征。
(1)秋天的树林
以游戏形式,带幼儿“走进”秋天的树林。
【一板一眼的谈话活动,显得枯燥、乏味,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而游戏是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武器”,所以这里我用了一个“梦想秋游”的游戏开始活动,一来想激发幼儿“说”的兴趣;二来让幼儿通过想象,产生有一些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来是想创造情境,为幼儿创造认真倾听的环境。】
反思:这里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但是这类“想象”游戏,需要孩子们在完全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顺利开展。活动开始我有些操之过急,有些孩子没能完全过渡到游戏中。
师:来到树林里,你看到了什么?
直接出示树林的图片,树林里的叶子有点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轻轻一吹,落叶像……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像……
幼儿园秋季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围绕“我知道的秋天”话题,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3.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萌发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观察园内外的景色变化;
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我知道的秋天》调查表。
2.《我知道的秋天》PPT。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结合调查表,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请小朋友拿着调查表,两人一组进行交谈。
(2)教师轮流参与小组谈话,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3.集体谈论,拓展谈话范围。
(1)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你发现秋天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了吗?你知道秋天有哪些花吗?你知道都有哪些颜色吗?像什么呀?
(2)说说丰收的秋天。
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吗?你知道秋天的田野里,哪些农作物丰收了吗?
4.交流小结,萌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呢?
一、设计好科学探究活动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在日常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幼儿科学思考、科学认知的能力。
(一)科学探究活动内容的选择
《指南》“科学探究”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真诚的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这里告诉我们: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学习内容。现今的科学探究内容已经拓展出更大的范围,更为生活化。教师应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园所实际,慎重选择教育内容,扎实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1.科学探究主题的普遍性
科学探究的内容要能反映出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选择科学活动主题时,既要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又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具有普遍性。例如:大班孩子对恐龙的话题总是乐此不疲,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交流,我们便依此生成了《恐龙世界》科学主题活动。又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非常喜欢照镜子,不仅能注意观察镜子中自己和同伴的外部形象,而且对不同镜面(如哈哈镜、凹凸镜、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镜子与光的反射原理都很感兴趣,我们便开展了《我和镜子》系列科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科学探究知识的浅显性
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不高,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而科学更加注重严谨与准确,传授给幼儿的科学知识必须是真实无误的,必须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是浅显易学的。如果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比较复杂,教师可以简单地进行阐述,给孩子正确的概念。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气球》中,将气球放进色拉油油壶,然后将气球嘴套在壶口上吹气,幼儿就会发现被戳破的油壶可以使气球吹大;而未被戳破的油壶无法使气球吹大。活动内容非常有趣,但里面的知识点是关于大气压力,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将活动重点设定为让幼儿了解在不同状态下气球发生的变化,而对大气压力只是简单进行了介绍,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
3.科学探究活动的阶段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科学探究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时学习,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分阶段安排内容。如:在《水》的科学活动中,水的基本特征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点;水的三态是中班幼儿学习的重点;水的沉浮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则是大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另外,在一些科学现象中,由于包含的科学原理较多,往往一次活动无法向幼儿阐述清楚,我们就可以生成系列科学探索活动,分阶段授教。再如:科学活动《力》,其中就有推力、压力、弹力、浮力、承受力等,每一种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激发幼儿学科学的热情大有好处。
(二)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准备
相比较其他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关系,强调幼儿亲身参与与操作,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因此,提供给幼儿各种操作材料成为科学探究实施的关键,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要遵循“三性”:
1.安全性
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尽量做到安全耐用,如果因活动内容需要提供一些较危险的物品,教师也要考虑得周全,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快乐的小木匠》中,教师需要幼儿用铁锤和铁钉将木条、木块连接在一起,因为有了教师的不断提醒,孩子在操作中表现得很从容,但个别幼儿还是被木块下面露出的铁钉戳到了手。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铁钉时注意到它的长短和木块厚度的关系,把握得再细致点,防止小意外的发生。
2.准确性
在科学探究中,许多科学结论的得出要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有时缺少一个条件,可能就会使结果发生改变。如: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教师在操作材料时,就发现水的多少、物品的重量、体积、大小等都会使浮力产生变化,油泥捏成团可以沉进水底,油泥捏成碗(很少很薄)可以浮在水面;小铁盘会因放置水中的方法不同或沉或浮等。因此,教师在准备操作材料时就要亲自实验,围绕活动目标选取准确、适宜的材料,尤其是幼儿初次接触科学现象时,提供的材料更要准确,不模棱两可,避免因提供不当给幼儿造成错误的科学概念。
3.可操作性
幼儿通过亲自实验了解科学现象,得出科学结论,既满足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又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除了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外,更要让这些材料方便取放,可操作性强,便于幼儿反复验证,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如:科学探究活动《奇妙的空气》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支蜡烛,请他们将玻璃瓶套在点燃的蜡烛上,从而了解空气与蜡烛熄灭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时间仅有短短的几秒(熄灭蜡烛),而教师却花去了大量的时间(点燃蜡烛),显然这样的材料就失去了可操作性。
二、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
《指南》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要求:表述更加准确清晰、通俗易懂,指出具体的科学探究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做科学"“玩中学”“生活中学”的乐趣。这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是探究方法的掌握,闪烁着教师关注幼儿、体验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开放式、递进式、自由式。提问时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营造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同时要紧扣活动内容,三种方式任意组合,避免幼儿自由发问,偏离重点。 如:在科学探究活动“抛鸡蛋”中,教师依据各环节提出问题:“将鸡 蛋从上向下扔,它会怎么样?”(会碎)“为什么一个鸡蛋碎了,另一个不碎呢?”(有毛巾垫着)“鸡蛋落在这些物品上会怎样?为什么?”(有的会碎,有的不会碎)“平时人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活动中采用了多种提问方式,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二)幼儿操作应具有自主性
科学探究活动重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从而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在这种自主式学习中,教师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分类、记录等实践操作,认识科学现象,学习科学方法,理解科学道理。如: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中,教师先请幼儿将各种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上来?然后再提供各类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沉的东西怎样变浮?浮的东西怎样变沉?幼儿始终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稍稍引导,绝不过多干涉,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手段应具有多样性
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教师可采用游戏法、故事导入法、情境法等多种手段,整合其他学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小锤子用处多》中,教师通过放映动画并讲述故事《小锤子找朋友》,让幼儿了解锤子的用处及与我们的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图画》中,教师通过特殊的颜料向幼儿展示白纸上慢慢呈现的动物形象,并请他们也来操作,新颖的游戏立刻把孩子们吸引了。在科学探究活动《踩鸡蛋》中,教师设置了有趣的情境,让幼儿观察老师站在由四个鸡蛋支撑的木板上,鸡蛋却完好无损,孩子们在一片惊奇声中,学习的兴趣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
《指南》中科学探究领域的颁布与实施,使幼儿教师从观念到行为上发生了巨大的触动与改变。教师更加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关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当然,幼儿园的科学探究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与参与。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科学探究中,教会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设计;组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36-04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以致影响社会教育的效果。笔者深入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思路不清,导致社会教育的效果较差,没有很好地实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社会教育的特点,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不太恰当。二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对体验、讨论等环节的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探讨教师在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质量。
一、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容易在目标设计和形式、内容、材料选择等方面遇到困难。因此,为了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对目标、形式、内容、材料等进行深入思考和周密设计。
1.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便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做到思路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教育的效果。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有机统一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三者有机结合。例如,大班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活动目标应该包括引导幼儿理解残疾人的痛苦,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社会情感);让幼儿了解不同残疾人遇到的困难及其特殊需要(社会认知);初步掌握为不同残疾人提供帮助的方式并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社会行为)。
(2)目标明确具体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1〕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同伴交往、道德、品质及情绪情感等。要想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落到实处,教师在设定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了解一些社会性领域的基本概念,从而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化,以求有的放矢,提高社会教育质量。例如,在设计面向大班幼儿的关于合作的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要对“合作”这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合作是什么?合作最本质的特征是两个人以上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彼此协助地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哪些个人品质?无疑,倾听、讨论、配合等都是必需的。教师经过分析,对“合作”的本质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目标设计时就有可能明确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合适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幼儿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的愿望(社会情感),引导幼儿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社会认知),引导幼儿尝试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学习倾听、发表意见、适当坚持和妥协(社会行为)。
(3)把握好重难点
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还要与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本班幼儿的个体需要相匹配。例如,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活动目标时,小班和中班的教育重难点应该落在情感体验及养成助人意识方面,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在社会认知方面,即了解不同类型残疾人的不同需要,以便用合适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又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的目标时,因为大班幼儿的合作愿望已经比较强烈,尝试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也不太难,但是在如何与人沟通方面还有一定困难,所以活动的重难点应该放在社会行为方面,即要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技能。
2.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材料时要时刻考虑自己的选择是否与活动目标相匹配,是否能达成活动目标。如果与目标脱离,教育形式再花哨,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考虑到合作本身的特征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在活动形式上可以选择生活活动,也可以选择游戏活动,也就是说,既可以让幼儿通过共同完成一项实际生活任务去学习合作,如打扫、种植等,也可以通过一起开展适合的游戏活动来学习合作。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则要特别考虑活动的难度。如果活动过于简单,幼儿不需要相互协商就能独自完成,那将很难体现合作的本质特征,不利于达成活动目标。因此,如果两三名幼儿一组开展活动,选择让幼儿共同完成一项积木搭建任务比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游戏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吹泡泡游戏很可能演变成大家围成一圈各吹各的,不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
有些社会教育活动,一旦活动形式确定了,那活动材料也就基本确定了。比如,选择以建构游戏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合作”,那活动材料无非是插片积木或木制积木等。有些社会教育活动则不然。即使确定了活动形式,教师也需要精心选择活动材料。原则上说,活动材料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难度。
二、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
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如果某个环节把握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密切注意活动流程,观察各个环节的活动是否有利于达成活动目标,幼儿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节奏是否流畅紧凑,各个环节间的过渡是否顺畅自然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使教育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体验和讨论相结合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常用方法。然而,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在体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验不到位,即在幼儿还没有充分体验的时候活动已经草草收场,或者说只有一小部分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精髓,而其他大部分幼儿尚没有体验到。在讨论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比较空洞,使讨论流于形式,许多幼儿游离于讨论活动之外。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对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思考。
1.体验
体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社会教育活动的推进,体验的程度要不断加深。在体验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上,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体验的目的和时间,即在预设时间里进行的体验活动是否有利于达成体验目的。教师要确保每名,至少是大部分幼儿能获得完整的实践体验。因此,虽然有时候用于体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教师事先的预期,但由于有些幼儿还没有完成活动,教师要随机延长体验时间,以求达到体验目的。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要避免预定时间一到就将体验活动草草收场,以致许多幼儿尚未来得及深入体验。例如,让幼儿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不便时,有的幼儿因为动手能力差,还没戴上眼罩开始体验,教师就宣布体验活动结束了,这样肯定达不到体验目的。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积累,对幼儿完成体验活动的时间有个基本估计,从而保证体验活动的时间设计更合理。教师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时间安排。教师在体验环节的巡回观察指导也很重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不但可以准确把握体验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适当指导。
2.提问
教师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封闭式问题则有固定答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尽量多提开放式问题,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递进性,不断启发幼儿深入思考。例如,在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中,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幼儿盲人看不见时心里会怎么想,这时候盲人最想要什么,你想怎样帮助盲人等递进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盲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盲人提供帮助。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考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提出问题,比如合作的好处是什么,不合作会怎么样等,引导幼儿通过比较认识问题,避免认知混淆。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利于顺利达成活动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问题与活动目标的适配性。
3.讨论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讨论具有重要价值。幼儿通过体验活动而产生的对事物的情感和看法都可以通过与人讨论的方式加以表达。可以说,讨论环节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然而,目前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总是以几名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结束,大多数幼儿游离于讨论之外,致使活动秩序混乱,教学节奏松散,收效甚微。笔者认为,讨论应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大的团体来说,小团体更有利于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儿童在小团体中更愿意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意见,自发进行讨论。〔2〕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时应该注意分组。一般来说,小班幼儿以2人一组为宜,中班、大班可以3~4人一组。虽然对小班幼儿来说讨论较难进行,但教师可以加以引导,逐步提高幼儿的讨论意识和参与讨论的能力。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能力强弱搭配。
讨论一般以先小组后全体的方式进行。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发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讨论效果。集体发言对象的选择很关键。目前,教师在选择发言对象时往往是随机点名,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幼儿的回答基本雷同。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选择观点有代表性的幼儿发言。所谓代表性就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回观察,倾听每个小组的发言,然后选择适宜的发言对象。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体讨论,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倾听,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表扬注意倾听的幼儿,并对个别幼儿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发生意见分歧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协商解决问题,可以让幼儿讨论每种方法的利与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种沟通能力的培养虽然难度较大,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此要多加注意,以便为幼儿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在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承担起教师应尽的责任。负责任表现在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方方面面。活动设计中的负责任就是要认真设计每个环节,选择适宜的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材料。活动组织中的负责任既表现在教师的语言上,要让幼儿听到又要让幼儿听懂;也表现在对各个活动环节的处理上,保证每个活动环节都不走过场,能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
〔2〕PARTICIA F HEARRON,VERNA HILDEBRAND.幼儿园管理:儿童发展中心管理学〔M〕.严冷,等,译.5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2.
On th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Zo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1)
本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这是一个促进家园互动的亲子活动方案,邀请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参与。
二、主题活动名称:MerryChristmas Happy Kids Brown
备选主题 :乐结圣诞,情系**(**为园所名称)
三、此方案详细介绍了各项活动内容,包括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各种资料包
四、方案内容包括:
1.班级圣诞节环境创设;
2.活动内容:
A.圣诞知识问答活动(详见表格及附带PPT);
B.亲子活动(详见表格);
备注:此方案仅供参考!
校方尽量提前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里面有很多亲子游戏,尽量父母二人都能到场,为小朋友们留下美好的圣诞回忆!
欢乐圣诞节(第一部分)
教室环境创设
活动日期:圣诞节前一周或前十天
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开展与圣诞主题相关的活动
参加人员:教师,儿童
活动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审美观、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通过环境布置创造节日气氛,
环境创设:
1. 圣诞树装饰(道具参考:圣诞老人玩偶、彩灯、红绿彩绸、铃铛、驯鹿、袜子、彩灯、拉花、布朗英语卡片等)
2. 背景墙布置:可参考布朗课件相关圣诞主题截图
(道具参考:圣诞树、拉花、彩灯、绘画、剪纸、幼儿作品、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等)
3. 房顶装饰:(道具参考:四角拉花、气球、彩带等
欢乐圣诞节(第二部分)
亲子活动准备
该部分包括:游戏名称,时长,所需道具,游戏规则,适合年龄段等。(详见表格)
备注:以下内容供园所和班级选择性使用!
圣诞知识抢答活动(表格1:):
请提前播放PPT,并提示家长及小朋友们认真观看
活动形式:把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分为4组进行抢答活动,每人手持小铃铛,老师提出问题,哪组小朋友先抢答出问题得一份小礼物(小物件或者糖果)
准备道具: 30个左右小铃铛(保证幼儿每人一个)
备注:可以提前准备好可粘贴的家庭号码牌(如28对,和本班儿童人数一致),家长进门时分别发给家长和儿童们并贴到衣服上,分组时可以分1号-7号为一组,8号-14号为二组,15号-21号为三组,22号-28号为四组。
问题
答案
圣诞夜在哪一天?
圣诞节是在哪一天?
你又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
请回答。
每年的12.24
每年的12.25
(妈妈生日)
用英文说出一句圣诞节祝福语,你可以对妈妈和小朋友们说出这句话吗?
Merry Christmas!
任意说出1-2个让你联想到圣诞节的物品?
圣诞树、圣诞卡片、苹果、袜子、圣诞老人、雪橇、驯鹿等
圣诞节的由来
P2: 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答出是纪念耶稣诞生日即可)
圣诞前后人们通常会把什么东西放在屋内或户外呢?
P5:圣诞树
圣诞老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给你送礼物的?
驾着麋鹿雪橇/驯鹿/从烟囱中掉下来
圣诞老人的英文名是?
Santa Claus
圣诞节是在哪个季节?
冬天
圣诞花环大多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
你可以唱Jingle Bell歌曲吗?
唱出一两句即可
圣诞老人通常会把圣诞礼物放在什么里面?
P4:长筒袜(袜子)
请说出第三张幻灯片中出现的中间那位跳跃起来的圣诞老人身上的数字牌上的数字?
提示:5个数字哦
P3: 00157
圣诞大餐的主菜是什么?
P10: 火鸡
亲子活动(表格2):
以下活动请园方根据幼儿年龄段自行选取。
活动前准备:根据班级人数准备好可粘贴的家庭号码牌,活动开始前分别贴到每人衣服上。
游戏
时间
所需道具
游戏过程
畅游律动
6分钟
1.游戏音乐(打包文件夹-圣诞歌曲-if you’re happy/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曲奇圣诞歌/铃儿响叮当 (1),布朗歌曲-L1B2 SONG/L1B3-SONG/L2B1 SONG/L2B2 SONG/L2B3 CHANT/L2B4 SONG/L3B2 SONG/L3B2 CHANT/L3B3 CHANT/L4B2 SONG/L4B4 SONG )
2. 腕铃,丝巾,沙锤,铃鼓等适合做舞蹈表演的小乐器和道具
3.圣诞花环,圣诞主题钥匙扣(奖品)
1. 以5个家庭为一个展示组
2. 老师随意选择音乐连续播放,涉及布朗歌曲的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选择他们学过的级别内歌曲
3. 家长和小朋友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随意的身体扭动或舞蹈呈现(里面会有部分布朗圣诞主题的warm up歌曲)
4. 以举手表决或掌声(欢呼声)音量决定表现力最好的家庭,胜出的家庭获得圣诞花环一个,其他的家庭获得一个圣诞主题钥匙扣
水果爸爸(妈妈)蹲
10分钟
1. 与课件图片相对应的卡片:如:apple, peach, orange, grapes,watermelon,lemon等
2. 新鲜水果(奖品)
1. 分组;4个家庭为一个游戏组
2. 由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卡片并拿在手里(选择的卡片不可重复)
3. 家长(最好是爸爸)抱起小朋友,抱的姿势不限,但是尽量让儿童的脸部朝向观众群
4. 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说口令:**蹲,**蹲,**蹲完##蹲(**和##均为水果的英文说法)
举例:四个家庭依次选择的水果卡片是apple,orange,grapes, lemon,则由第一个家庭开始说apple蹲,apple蹲,apple蹲完lemon蹲,说完后,手持lemon卡片的家庭必须马上蹲下并说出对应的口令“lemon蹲,lemon蹲,lemon蹲完**蹲~,**为除lemon之外的任意其他三个家庭所拿水果单词
5. 口令说错的家庭淘汰,得一份纪念品,如果各个家庭在口令的输出都没有失误,那就看哪个家庭在活动中坚持抱住小朋友的时间最长,获胜者可以得到一份与所选的水果卡片一致的水果一份
闯关游戏
15 分钟
1. 五官可粘贴的圣诞老人大图像4张;
2. 接力赛游戏:呼啦圈4个,绳子4根,小的圣诞老人玩偶4个(最后可以奖励给获胜的家庭),大箱子8个(箱子上贴有布朗英语LOGO或标识)
3. 小朋友12位,家长12位。
4. 游戏音乐-布朗主题曲Title Song of Kids Brown或其他游戏用音乐均可
1. 分组(以4组为例);
2. 准备4个可粘贴的圣诞老人大图像,让每组儿童去把五官贴到相应位置,贴好后进行第二个活动;
3. 贴好后,相应儿童对本组下一组员说声Merry Christmas!
4. 下一环节开始,由本组第2位儿童从A点取一圣诞老人玩偶围绕呼啦圈跑一圈传给第3位儿童(选4位家长分别固定一个呼啦圈)完成后对着3号儿童说出“Merry Christmas”;
5. 3号儿童拿着圣诞老人玩偶跳过绳子放到B点的箱子里并说出“Merry Christmas”即为成功,期间另外8名家长拿好4组的绳子,绳子高低由老师设置;
6. 活动期间可用Kids Brown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幸福一家人
15分钟
1.橘子若干(没有可用香蕉等其他方便食用的水果代替)
2. 参加的家庭成员人数不足3人,可以由老师帮忙
3. 奖品
4. 游戏音乐(随附音乐文件夹-圣诞狂欢曲/Jingle bells/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欢快版)或其他游戏用音乐)
1. 分组,4个家庭为一个游戏组,每组家庭三个人(爸爸,妈妈,小朋友);
2. 将爸爸和小朋友分别置于场地的两侧,小朋友们手拿橘子坐一排,爸爸们面对孩子单脚站一排;
3. 妈妈们从爸爸们站立的一侧出发,主持人吹哨或喊开始,妈妈们做大象鼻子状低头转6圈,然后向小朋友一侧跑去
4. 妈妈跑到小朋友处,需手牵着小朋友一起跑回爸爸一侧,并由小朋友将之前手里拿着的橘子交给爸爸,由爸爸进行剥桔子的行为(妈妈或小朋友不可以事先将橘子剥皮),全家一起将橘子吃完。
5. 吃完橘子后,爸爸迅速将儿童抱起并由小朋友向观众和主持人展示剥掉的橘子皮,全家人一起说出“Merry Christmas”最先完成的家庭胜出,获得一份礼品,其他家庭各获得一份纪念品。
制作圣诞卡片活动
20分钟
1. 空白卡片(自带穿孔绳为好,因为做好要挂到圣诞树上)
2. 彩色笔,蜡笔
3. 皱纹纸
4. 小装饰物(彩钉,贴纸等)
5. 剪刀
6. 胶棒
7. 透明胶条或双面胶
8. 音乐(随附音乐文件夹-Hallelujah (舒缓)/Happy Christmas/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清新版)/结霜的雪人)
1. 老师分发空白卡片、彩笔、装饰物、剪刀、胶水、彩纸等;
2. 让儿童涂或装饰卡片并写上自己名字;
3. 完成后展示给家长,要求用英文说“Mommy/Daddy Merry Christmas”
(给儿童设定时间,培养儿童的时间概念,可在黑板上画表炸弹等方式)
装饰圣诞树
15分钟
1. 圣诞树4棵,儿童刚刚制作好的贺卡,铃铛(20个),彩灯(20个)
2. 背景音乐,Merry Christmas(详见相关MP3参考文件夹- Merry Christmas/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欢快版))
3. 废旧报纸,铅笔,空胶棒等废物利用
1. 分配装饰圣诞树所需物品;
2. 主持人讲游戏规则:每组人员利用已有道具或者废旧材料自制圣诞礼物装饰圣诞树;
3.让家长和小朋友将在上一环节制作好的圣诞卡一起携手放到圣诞树上;
4. 集体许愿(可选环节)
兔子舞
5分钟
1.兔子舞音乐(详见音乐文件夹-兔子舞)
2.毛绒兔子或圣诞花环(奖品)
装饰好的圣诞树放中间,全体人员全部围圆圈跳兔子舞,左右脚出错的家庭淘汰,得一份纪念品,最后胜出的家庭,获得一个玩具毛绒兔子或一个圣诞花环
送苹果
10分钟
1.苹果(家长为儿童在家提前准备好带到幼儿园)
2.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详见相关mp3参考文件夹-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1. 主持人介绍平安夜习俗,用激动的语言情感请小朋友们送苹果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可以是老师,父母和自己的小伙伴,家长尽量不要干涉小朋友,让他们自己决定),并说“Merry Christmas”
2.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的背景音乐响起;
神秘互赠礼物
10分钟
1. 礼物(家庭准备)
2. 便签纸
3. 笔
4. 音乐(随附音乐文件夹-铃儿响叮当/结霜的雪人)
备注:
园所应提前告知家长和小朋友此次圣诞联欢有互赠礼物的环节,请各个家庭自行准备,特说明一点:为避免铺张浪费和攀比,请尽量准备家庭共同手工制作的礼物为宜,若条件不允许,无法手工制作,请把购买的礼物价格控制在10元以内
为保证每个小朋友都会得到礼物,老师可事前让小朋友抽签抽到其他小朋友或老师的名字,不可以把名字说出来,然后准备礼物,在每份礼物上贴上便签,正面上用笔注明:
TO: **,圣诞快乐!
(Merry Christmas)
反面注明 From:***
1.老师先向各个家庭展示如何把礼物挂在圣诞树上,然后伴随音乐邀请参加活动的家庭依次上前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挂到圣诞树上
2.切换另一首音乐,6-8个家庭为一组,依次到圣诞树上找寻自己获赠的小礼物,并请家长带领小朋友拿着自己找到的礼物,寻找到赠送自己礼物的小朋友,说一声谢谢,圣诞快乐!(Thank you, and Merry Christmas~)
3.为保持礼物的神秘性,尽量让小朋友回家再打开礼物
圣诞老人派发礼物
10分钟
1. 老师或小朋友的爸爸扮圣诞老人
2. 圣诞老人服装
3. 礼物袋子
4. 小礼物
5. 音乐(随附音乐文件夹-圣诞老人来了/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欢快版))
1. 制造神秘气氛,关灯或窗帘
2. 播放音乐
3. 圣诞老人带着礼物袋出场
4. 分发礼物
宝贝星幼教微信:
打开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最后,提前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圣诞快乐!
Merry Christmas!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地点:XX市植物园,活动时间3月12日9:00
三、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能够知道小树、花草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能够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幼儿能够愉快的参加活动,积极与父母共同劳动;
4、幼儿能够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体会劳动的快乐;
5、向幼儿及家长倡议守护绿色,动员做好社会宣传。
四、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预热宣传。
2、准备树苗(幼儿园准备,新生树苗)。
3、植树所需的工具(家长自备)。
4、准备摄影设备,拍摄下植树的整体过程。
5、认养树牌印制,家长及幼儿签名条幅印制。
6、准备班牌,教师统一服装。
7、种植亲子树的家长自带一个小水桶。
8、准备签字笔,一班两支。
9、宣传条幅及内容
(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2)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守护绿水青山。
(3)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幼儿园悬挂)。
(4)XXX幼儿园3.12第XXX届“XXX林”种植亲子树活动。
五、活动过程:
1、从我做起:大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棵幼苗,不采摘花朵,不攀树枝,不踏草地,不到花坛上玩耍。
2、绿化家园: 教职工、家长在家要开展植树、种花活动,选择一些适合在家里种植的花木,种在阳台或房间里,使自己的家变成一个绿色家园。
3、家长与幼儿3月12日上午8点30分在植物园门口集合。9:00由班主任带队到达本班活动区进行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