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护理范文

特色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护理

第1篇:特色护理范文

【摘要】:中医是祖国的医学精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更体现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在病人康复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色

中医护理学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而源远流长。在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什么是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怎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对于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来说,是一直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整体观念、辩证施护方面对中医护理特色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以整体观念护理病人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作为诊断治疗的指导思想,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脏腑、经络、肌肉、皮毛、气血、津液等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同时人的生理随天时、地势的不同而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简接影响人体机能。所以,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1]。中医护理根据这一观念,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辩证,给予患者提供整体、全方位的照顾和护理。

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另一特色。按照中医理论,通过四诊、八纲,对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虚实,以确立施护原则。中医辨证方法有很多种,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护理工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对病证进行辨证护理,它可以把各种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证候都归纳为表、里、寒、热、实、虚、阴、阳证。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辨证要有可靠的依据,依据来源于护士平常细致的观察。故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辩证的方法及护理原则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把病人错综复杂的各证都系统化了,从而更好地做好辨证施护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中医特色的护理,促进病人的康复。

1、病情观察

人体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脏与窍各有所属,脏与体表各有所主。任何一种疾病的局部症状都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脏腑,而脏腑的功能失调又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这就启示我们在病情观察时可以通过病人外在的变化了解其内在的情况,通过病人的表情、语言、气息、神态变化,以及舌苔、脉象的改变来了解病人脏腑的虚实和机体气血的盛衰。但是由于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病情往往会千变万化,所以我们要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结合现代知识进行观察,对病情才能全面细致分析它的动态变化,病人出现微小的外在变化才不会被我们忽略,然后才能够提出确合病情的护理措施,病人才能更快地康复,护理质量也才不会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

2以三因制宜护理病人

治疗病人应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差异及病人年龄体质的特点来确立治疗原则,中医的临床护理工作亦同样用三因制宜的原则做指导。如在夏季,因气候炎热、阳气外发、气血趋于肌表皮肤腠理疏松,故人体容易出汗,而在秋冬季节中的病人,因气候寒冷,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腠理致密,故人体汗液不易发泄,因此,同一个外感风寒的病人,在护理上可因 气候环境有同而不尽相同。在夏季,护理此病人时,药液应温服,以免出汗过多,损伤津液;而在秋冬季节,就要嘱其药液要热服,服药后为病人加衣盖被,以促汗,使病从汗解。另一方面,对同种疾病的病人 ,也要因年龄和体质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老年病人因气血两虚,脏腑功能低下,所以在护理上要注意其保暖,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而对婴幼儿病儿,则由于其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虚实易变,病情变化较急,在护理上要注意观察病情,加强生活护理。故运用三因制宜护理病人,更加提高护理质量。

3情志护理

情志活动既是脏腑气血运动的产物,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同时七情还是治疗和护理疾病的重要手段。运用“以情胜情”“心病还得心药医”等基本观点,开展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色[2]。七种情志活动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如情志活动过度,则成为内伤的一种致病因素,使肌体气血受损,脏腑功能失调,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说明了七情可伤脏,脏伤则病起,所以精神不振,志意不坚,故病不可愈。护理病人时就要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增强其治病的信心,发挥内因的作用。人患病后,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变得焦急、烦燥、恐惧,住院后医院的一切会使他感到特殊而不习惯,如病房的特殊生活环境,医生、护士的特殊人际关系,各种特殊饮食、打针、吃药、医学术语、医院作息制度等都会使病人感到不习惯,都需要医护人员去解释、去安慰、去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不要只看见一个疾病的躯体,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看见一个活生生的有了疾病的人,是一个有思维有心理活动的人。我们就需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语言,去安慰鼓励病人,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整体护理病人的目的。有个60岁女性患者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某晚其女远道而来,相见时自然心情激动,值班护士即嘱咐要多休息,不要过喜过悲,但不听劝告,直谈到深夜,又提及以往痛苦之事,结果患者诉后流泪,悲伤过度,突发心肌梗死,曾经几度抢救亦无法回天。这个教训是深痛的。可见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4膳食指导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恢复都是极为重要的,有了疾病不能单靠药物的作用,饮食上要配合。根据病人体质病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来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首先根据病情鼓励病人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但要以适宜为度,切勿过饥过饱,若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亦会招致疾病复发。同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脏腑对食物是可以调节的、适应的。当脏腑功能失调时,食物对疾病或治疗就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医对饮食的宜忌是十分重视的,如阴虚病人不宜服食刺激、燥热、辛辣之品,以免伤阴伤络;又如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水肺忌盐、疱疖忌发物等。在病初愈不宜骤补者,补又有清补、温补等。故在向病人指导饮食的宜忌时,又要注意向病人宣传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中应进行认真的辨证及施教。曾收治一例小儿,湿热痢入院,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准备出院,其父母心切,取鸡汁食之,第二天患儿腹痛又作,痢下便脓血,导致病情复发,这说明我们护理工作没做好,造成热病食复的结果。

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诊疗和护理知识都十分丰富,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对我们的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和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使病人更快的康复。

参考文献

第2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白癜风;维吾尔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35―01

维吾尔医护理技术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的独特的、以维吾尔医理论为指导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以经过漫长而艰难地积累,逐步形成了具有维医特色的护理学科。同时吸收了现代护理模式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目前比较完整的、独有特色的护理技术。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2]。

我院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课题,将白癜风维吾尔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到临床,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1 临床资料

观察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课题的住院患者341例。其中:男139例,女202例,年龄18岁-60岁。

2方法与步骤

2.1 护理方法:根据优势病种特色进行特色专科护理,既包括入院时的评估、入院时的护理、一般护理、维吾尔医辩证施护、健康宣教、维吾尔医护理技术操作、出院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等。

2.2护理时程:根据优势病种特色规定护理疗程,一般一周为一个护理观察周。

2.3 评价指标:

2.3.1安全性观测:生命体征,护理技术操作安全性,用药安全性。

疗效性观测指标:护理疗效、健康教育。

2.3.2 护理评价:

2.3.2.1对患者入院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主诉,临床表现,既往事等资料。

2.3.2.2对患者入院时的心理、饮食、用药、生活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

2.3.2.2护理疗效、安全性指标、健康教育及评估指标。

3 结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制定和专家评审患者入院时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我们通过收集资料进行合理的统计学整理,使用两组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如下统计(以α

341例白癜风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指标评估分数与出院时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4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医特色护理规范在临床上对白癜风应用时起到了显著性作用。这对该规范方案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护理依据,任何护理决策均应遵循和运用科学证据[3]。本研究结果为白癜风维吾尔医特色护理操作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为维吾尔医标准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祖丽菲亚・吐尔逊,阿依努尔・热合曼,玉苏甫・买提努尔,等.7种优势病种维吾尔医特色护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9):98-100.

[2] 阿斯亚・克依木,肉孜泥沙・克力木,阿孜古丽・热依木江. 浅谈维吾尔医特色护理技术优势与发展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93-95.

[3] 程金莲,柴永萍.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9,10(23):2539.

第3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适用范围广、疗效快、经济适用、百姓易接受的特点,体现了"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原则[1]。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有机结合,达到互懂、互通、互用、互相渗透,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

1 中医护理特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优越性

我国的中医护理独具特色,大体包含针灸推拿和辩证施护两个方面,它体现了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并且蕴含着心理疗法的优点,而辩证施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独特优点包括:辩证施护体现了归纳的方法论,以及实施三因的针对性护理。因此,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2]。它能够为人们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中医护理历来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辩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防未病"。中医临床护理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进行辩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辩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2 中医护理特色在临床中的应用

2.1情志护理 中医的医疗及护理活动自古以来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活动。《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说明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为正常的情志活动,当情志过激时也可引起内伤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五行相克关系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朱丹溪进一步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以恐胜之,以怒解之。这些五行模式的以情胜情的法则正是中医的独特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身心统一,与西医的心理护理并重。

2.2饮食护理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中医饮食护理强调辨证配膳,应用食疗。它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个方面加以归纳、综合判断,并对所患疾病作出相应诊断,明确食疗方案。例如:失眠、夜间多梦、心烦不宁,饮食护理时,采用莲子桂圆百合汤(莲子适量、桂圆肉7~8个、百合3片、冰糖适量,加适量冷水,用文火煎煮)。而食积停滞、消化不良,可选用核桃山楂茶(核桃仁三两、山楂一两、白糖二两,将核桃仁、山楂共研成粉末,然后加入清水适量,用文火煎煮,并加白糖拌匀煮沸即成)。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同用、药食同理,中药和食物有着水融的难解之缘,有防病治病的重要功能。

2.3独特的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有一套异于现代护理学独特的技术与方法。运用于临床,经济实用、效果好,受到患者欢迎。我院中风专科,康复科通过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特色,在中医整体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治疗多种专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得中医特色的治疗护理工作得以突显。科室设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中医特色护理指导小组,制定常见病的中医护理规范,在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突出中医特色。我院从2010年狠抓中医特色护理,为全面提升我院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有力保障中医护理技术质量,让患者享受中医护理的温馨,早日康复。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康复科、中风专科共收治患者1082例,中风患者232例、痹证患者153例、腰痛患者112例、眩晕患者110例、胸痹患者108例、消渴患者56例,其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率占80%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主要是拔火罐、艾灸、推拿按摩、中药外敷等。从患者的问卷调查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度等方面,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满意。目前,我科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特色治疗有:艾灸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合谷、曲池等穴,推拿按摩上肢合谷、曲池、手三里、肩、天宗穴,下肢环跳、阴陵泉、承山、足三里、解溪、昆仑、涌泉穴,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艾灸足三里、中脘穴、神阙穴治疗胃脘痛、肠张气等起到了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的作用[3]。拔罐疗法用于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痛等慢性疼痛。选用肾俞、腰俞、膀胱俞等穴,用于药物治疗不缓解的疼痛,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3 中医护理特色更加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要保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

3.1做实基础护理 准确把握分级护理原则,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自理能力,通过实施完全自理、部分自理、不能自理三种护理活动,全面落实患者住院期间的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洗头、擦浴等基础护理。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每天做晨间护理的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逐个进行面部清洁,指导、协助或给予面部穴位按摩,如阳白、太阳、攒竹、印堂、四白、迎香、颊车、地仓、承浆等穴位,能起到醒神开窍、舒经通络、调整气血、舒肝明目的功效,使患者精神焕发,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指导、协助或给予梳理头发时按摩百会、四神聪、率谷、风池、天柱等穴,反复3次,能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平衡机体、活跃大脑细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的作用[4]。在做晚间护理时,协助或给予中药泡脚,并按摩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涌泉等穴位,能起到养心安神、滋阴健脑的作用,利于患者睡眠。在给患者做皮肤护理时,在床上擦浴过程中,配合按摩、拔火罐,使患者疼痛消失,卧位舒适。使中医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为保证中医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优质护理服务互相渗透,就患者的饮食、排泄、活动、舒适、管理、晨晚间护理等细化制定了《中医基础护理考核标准》。使护士做任何基础护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护理服务规范到位。

3.2做精专科护理

3.2.1在中风患者的恢复期 艾灸患侧阳明经穴,上肢如肩、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昆仑等穴位。并按摩患肢的相应穴位,1次/d,10次为一疗程。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3.2.2在腰痛患者中 采用拔罐疗法,患者取俯卧位,选大椎、腰阳关、肾俞、膀胱俞、环跳等穴,留罐10~15min。起罐后给予按摩相应穴位,并配合红外线理疗仪腰背部照射,1次/d,10d为1疗程。临床上可以使疼痛完全缓解,局部沉重感减轻,疗效满意。

3.2.3痹证患者的关节疼痛并僵硬:通常采用中药外洗、热敷、并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按摩曲池、内关、外关、膝眼、足三里等穴,配合关节功能锻炼,内服中药,局部熏洗等法,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3.2.4在治疗内科常见病如眩晕、胸痹、消渴等慢性病患者中:通常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耳穴治疗,取肝、肾、交感、肾上腺、脑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压贴,按压5次/d,5min/次,5d为1疗程。使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

4 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初见成效

4.1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尤其试点病房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

4.2家属陪护率不断降低 由于护士承担了全部护理服务,患者家属 对护士的专业照护感到放心、满意,真正体现了把护士还给患者,达到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护理目标。

4.3护士责任感明显增强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护士承担起全面、全程为患者负责,真正实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的活动目标。

4.4护患关系进一步和谐 在各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更加深了护患沟通,促进了和谐。

4.5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各种操作流程优化、合理、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质量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

[2]陆莲舫.试论中医护理特色[J].江苏中医药,2003,24:451.

第4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初探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实质是中医护理理念。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疫论》等中,多方面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天人合一的辩证整体护理的作用。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的基本特点首先是整体观。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功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是辨证论治。传统护理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辩证施护。再次是“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色彩。儒道释养生护理理念把人生命看作是天人和谐的社会的、自然的、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总结了中医学中整体辩证施护的特色,形成中医护理学治疗和护理不分、预防与护理不分、养生与护理不分的特点。中国传统护理把人看成社会的人、道德的(精神存在)人、自然的人、整体的人,强调辩证协调护理,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实质上现代护理理念以整体人为核心,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与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辩证和谐的养生观是相通的。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必要性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掀开了现代护理学的历史。中国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后,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理念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自成体系的先进护理理念。

在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时期,医学领域内形成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的观念,未能对人的心里、精神和价值、尊严给与充分的关注。

二十世纪60年代受西方人本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甚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注重人的整体性、自主性、权益性及价值意义。目前,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护理技术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整体人的辩证和谐的生命价值。

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应融合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的辩证和谐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性、人道、人权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把病人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在维护人的健康权力和人性的完善中构建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护理理念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人文思想基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更加注重对生命的内在质量的关怀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使护理理念中的人性化护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成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和尊重,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将会更加珍爱和敬畏生命;更加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从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提高人性化护理服务水平,最终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观。“以人为本”是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发展方向就是要重新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服务。

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观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科学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充分展示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护士自身价值的原则。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辩证施护观。辩证施护观是根据每一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同护理。因人施护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因时制宜护理是根据四时气候,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因地制宜护理是根据环境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依法施护观。整体护理是程序护理、规范护理、责任与权利护理,也就是法治护理。依法施护观就是护士依法办事,依法护理,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保证病人生命和健康权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

和谐施护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施护观要求医学、药学、护理学和谐发展;临床、社区、家庭护理和谐发展;传统护理和西方现代护理融合发展;技术护理和人性关怀协调发展;医护患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道施护观。人道施护观就是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强调尊重个体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关心人的幸福。它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护理。人道主义精神应贯穿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环节,包括临终关怀护理。

循证施护观。循证护理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经验护理,从而有效推进护理专业独立健康发展。

理念创新观。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护理理念的要求,理念创新的任务较重,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之风,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大胆吸收、融合和借鉴中西方人文护理理念的合理因素,适时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护理理念,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实施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内在动力,辩证施护是科学方法,依法施护是制度保障,和谐施护是必要条件,人道施护是道德要求,循证施护是技术要求,理念创新是先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第5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 伤口;特色专科护理;护理网络;构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84-01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疾病的确诊率有所提高[1]。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手中,大量患者存在各类伤口,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人们对于伤口护理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本研究将对我院进行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的构建前后,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1月1日建立了特色伤口护理网络,选择我院2009年1月―12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12例女性,38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为45.6岁。另选我院2011年1月―12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20例女性,30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7―85岁,平均年龄为52.3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口,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护理人员的选择:年龄在20―40岁之间,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至少有5年,计算机水平为中级或以上,具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语言沟通、临床教学等能力。此外,入选护理人员好必须具有不怕脏、不怕累、善于钻研、勤于学习、热爱护理事业等精神。

(2)培训方式:选择专业技术以及整体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作为特色伤口护理网络构过程中的骨干力量,对新入选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带教。所有新入选护理人员的实践时间为4―6周,在完成培训后,对其进行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加入到特色伤口护理网络中。

(3)培训内容:特色伤口护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伤口护理的发展史、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伤口评估、压疮的预防与护理、伤口愈合情况记录,伤口愈合程度测量、伤口感染后的处理方法、糖尿病足溃疡预防以及治疗、外科常见伤口的护理、造口常见皮肤问题的护理、敷料选择与应用、敷料的医学原理及其搭配、造口并发症处理等。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Ρ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

3 讨论

通过构建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特色伤口护理知识教育,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对于伤口评估、处理的相关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4]。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各类伤口的敷料选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换药的流程也了如指掌,并能独立处理一些普通的伤口。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构建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84%提高到98%。通过构建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患者的护理质量也所有提升,护理过程中的各类护理纠纷案件的发生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低了患者的伤口感染几率。由此可见,在对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时,构建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上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阿尼. 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的建立[J]. 中国护理管理,2010,09:16-17.

[2]谌永毅,彭翠娥,李旭英,周莲清,汤新辉,邹艳辉. 肿瘤专科护理网络小组的构建[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3-15.

第6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医特色;中医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7

我国中医药学历史悠久,5000年的岁月流传和文化积累,铸就了中医的完备体系、积累了中医的博大内涵。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康观念出现转变,在此环境下,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医护不分家”,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中医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中医护理应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基础护理,脏腑学说指导观察病情,经络学说指导护理技术。在认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确立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治的中医护理原则。这些重视调动机体平衡和康复能力的中医护理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它融汇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其在养生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证护理上具有自已独特的优势。“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和特点,同时强调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观点;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原则,通过掌握疾病传变途经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观中的“整体性”相吻合。

2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考量,同时将人置身于宇宙中,将人看作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等治则以及用药性偏颇来纠正人体偏颇的基本治疗原则,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七情配伍,相使、相须、相恶、相杀,中医用极为简单的表现形式,通过望、闻、问、切查明病因,判断病情并进行治疗。中医医法取自于自然,至简的治疗方法却可以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

中医护理是我国现代医学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利用中医护理的独特优点,结合现代护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中医护理的优势,创新护理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内在的科学护理方式,将中医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促使护理工作能真正发挥作用,确保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

3中医护理的特色及应用

3.1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中医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体自身在生理上会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会相互影响。通过人体的五官、色脉和形体人体外在变化都可以反映内在脏腑的病变。中医将人体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看成一个整体,经局部的疾病放到整体的环境中来进行分析、判断、治疗。通过利用人体局部变化来推断整体反应状态,来观测患者的内脏病变。根据患者的经络变化,了解患者的体质。中医护理时对患者进行多方面观察和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外部环境及疾病变化来妥善护理。将整体观念和现代护理结合起来,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考虑现存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

3.2辩证施治是中医护理的科学方法

中医认为:“证”和“症”是不同的概念,证是疾病的原因性质,而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进行判断的。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等治疗方法,通过固本扶正、调节免疫来治疗患者的疾病,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在护理工作中,中医护理着眼于病机,按照相同病机或证采用相同护理方法,而不同的病机或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由于并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让护理工作更加有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

3.3中医护理的应用

(1)护理观察。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望闻问切等基本治疗手段来收集护理对象的病因、病情及身体状况,为辨证施治做好准备。根据护理对象发病原因,在了解病因和病位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2)饮食护理。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只有饮食得当,才能对身体起到补气养血和强身健骨的作用,有利于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能够促使患者今早痊愈。不同疾病的患者,需要不同方式的饮食护理来配合治疗。由于疾病存在航热表里不同,食物也存在辛甘酸苦咸等五味,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只有确保疾病性质和食物的性味吻合时,通过饮食护理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3)情志护理。情志护理主要是对护理的语言、表情、行为、姿势、气质及态度等能够影响情绪的方面,让患者除去烦恼和忧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早日治愈的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护理对象的心理状况,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消除消极情绪和负面思想,同患者保持沟通,让患者间相互鼓励,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身体状况的积极改善。

(4)生活起居护理。生活起居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衣着、卫生及生活习惯和病房布置与管理等方面。确保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及布局合理的治疗环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中医护理和中医药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治疗和护理相辅相成。中医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将中医护理和现代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能够提供护理效果,有力于护理对象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第7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 手术;霍梅灸法;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9-02

随着现今医疗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普外科手术病人较多,对进行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增强手术效果非常重要。由于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恐惧和缺乏手术配合知识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更影响手术效果。针对此现象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病人采取安神作用明显的藏医特色霍梅灸法进行护理,并对此护理方式开展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外科临床上进行择期手术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9例,年龄为15到80岁,平均年龄为48岁。144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及麻醉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进行,将临床上14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72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72例患者采取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144例外科患者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应用效果。先由主管护士人按不同病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比较,运用自己的感官、知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病人及其家属直接进行交谈,对其进行主观心理状态评估。再由另一名护士发给量表评定法用的自评量表,请患者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Y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对普外科进行外科手术的144例患者应加强其自我保健与防护能力,进行系统的护理保健,指导患者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注重加强患者的营养,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针对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在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给患者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做好患者的营养评估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对于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由于高原地区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习惯入院后改为清淡易消化。加强对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患者感冒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对患者所居住的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旦发现患者关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汇报,及早控制病情。同时患者应有适当的锻炼,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加强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机率。

2.2 健康教育 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据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就诊患者都对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有较高的需求。针对此种现象,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如何组织患者进行集中授课的方式或者一对一的宣传有关霍梅灸法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如行霍梅灸疗后,若由于温度过高会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等现象通常情况下不必特殊处理,应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以避免感染发生。

2.3 心理护理 在操作之前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来询问患者相关情况并仔细的记录整理到患者的个人档案中,给患者以信赖感。同时,向患者宣传有关霍梅灸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向患者解释给患者所用器具及药物的名称和相关的药理作用以及所需要的时间等方面,在操作过程中做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关的处理方式等等。另外应耐心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信心,从而积极地配合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熟练进行相关,避免重复进行,在减少患者身体上对疼痛反应外也能给于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患者紧张焦炉的心情。做到这些,护士就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做到沉着和冷静,准确的选择穴位,正确快速操作,在操作的始终动作要准确、轻柔,操作时候酥油的温度要在38°左右,温度过低影响霍梅的效果,温度过高会给患者局部皮肤烧伤。操作完成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确定合理的时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操作完毕应对操作部位进行观察并擦拭多余的酥油。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做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密切的监视观察患者反应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有助于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是进行治疗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具有重要的意义。护士除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操作及护理工作外,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使得患者安心的接受治疗。首先应创造一个干净与整洁治疗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等。其次,护士的良好素质也是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中必要的因素之一。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保持仪表的整洁,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在对患者进行操作及护理的过程中,做到有条有序安排和操作,从而使得患者在温馨的环境中安心的完成治疗。

3 结 果

3.1 术前两组患者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两组患者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3.2 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霍梅灸法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 论

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运用于外科手术病人有利于外科护理工作从单纯护理配合向系统化、整体化护理的方向发展,自始至终重视对人的护理和关怀。通过对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使护士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操纵配合而是对病人生理心理的全面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外科护理的管理水平。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每位术者得到完善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8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心血管疾病;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2]。如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辅以中医护理,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3]。本研究主要对心血管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中医辩证施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接待的16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体重5723~8537 kg,平均为6397kg;年龄29~72岁,平均为498岁;其中冠心病为65例,高血压为45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8例,心力衰竭为22例。本研究中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及教育情况等一般资料经过了统计学分析之后并没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既以卧床休息为主,待患者病情减轻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严重威胁心血管患者健康的因素,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易怒及精神高度紧张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定期地进行随访,并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

122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①气滞血瘀型。此型患者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因此应加强情志护理。发病初期要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气血的耗伤,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中药宜热服,饮食以清淡为主,晚餐不可过量。②阴寒凝滞型。护理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为主。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瓜果等寒凉之物,可适当食用桂圆、莲子,银耳等补气养阴之物,切忌生冷,中药宜热服,胸闷痛时可口服冠心苏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调服。针刺止痛时要用温针法或艾条灸。③痰浊内阻型。护理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主。病房不宜潮湿,应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伴有咳痰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饮食忌辛辣甜甘油腻,可采取适当运动,以提高患者脏腑功能。④气阴两虚型。护理以补气养阴,静心凝气为主,叮嘱患者多做休息,切勿操劳,患者大多伴有焦虑、忧郁故应注重心理护理,饮食宜清淡,可适当食用红枣、山药、百合等补气养阴之品,条件允许可选西洋参煎汤代茶饮。⑤阳气虚衰型。护理补益阳气为主,注意防寒保暖,病房宜阳光充足,伴有下肢水肿者,可采取平躺,下肢抬高10℃~15℃,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可适当食用牛肉汤、羊肉汤等补益阳气之品。

2结果

通过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之后,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为表1所示。

3讨论

中医护理与中医学一样具有悠久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医学也有了发展,尤以内、外、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和施护发展为快,如对瘀血积痰患者已有了先精心护理,关心患者情志后以药治疗的记载。说明心理护理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护理改革实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也同样在中医护理临床全面实施。中医护理程序的诊治、辨证、护理原则三项内容与现代护理学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存在某些一致性[3]。此迅速发展的中医护理初步形成了以辨证施护为基本原则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科。

中医辩证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搜集整理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受病情、情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医疗及恢复。本研究通过在临床治疗中对心血管病患者辅以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在心功能、心绞痛、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临床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5]。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传授给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等,特别是通过因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6]。

参考文献

[1]裘秀月,肖雯晖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社区护理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4):293294.

[2]田芳,张静,李荣,等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旌中医护理的尝试.四川中医,2008,20(5):59.

[3]范巧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症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中医护理.河北中医,2006(6):18.

[4]Stevenson C, Cutcliffe J Problematizing special observation in psychiatry: Foucault, archaeology, genealogy, discourse and power/knowledg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06,6(06):157158.

第9篇:特色护理范文

关键词:中医特色;细节服务;老年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79-02

我国逐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2010年,本院老年病科增加并调整了原有的护理服务工作方式,细化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15日~2011年3月15日本科入院患者972例,其中男588例,女384例;卧床患者57例,生活不能自理患者213例;年龄80岁232例,平均年龄76岁。

2 方法

21 强化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在精细化管理的时代,细节服务是护士的服务真情在服务过程中的自然流露,是对患者生命关爱和健康关爱的体现[1]。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2]。针对大部分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特点,本科开展了为老年患者洗头、擦浴、中药泡脚、剪指(趾)甲、剃胡须等细节服务,并增设日重点:责任护士按照要求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每天定时翻身、叩背、擦浴、更衣、洗漱等;增设周重点:每周卫生日重点落实为患者洗头、剪指(趾)甲、剃胡须等。当护士每天精心地为患者剪指甲、剃胡须、冲洗会阴、口腔护理等这些也许连家属都没想到或不愿做的事情时,患者感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从心里感到舒适和温馨,既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疾病康复的信心,又能体现出服务的专业性。

22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 细节服务是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护理操作在某个细节上出现失误,就会让患者不满意。如果有医院或科室在某个细节上做不好,相反本科室做好了,就可以赢得患者的认可。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突出

中医特色,促进疾病的康复,本科还采用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减轻病痛,如艾灸、火罐、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灌肠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制定流程、操作标准逐一培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凸显中医医院护理专业特色。

23 积极宣传食药同源 本科向患者宣传中医知识,如中药的作用、副作用,中药的煎法:煎药的时间和火候、煎药的器皿,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医有“药食相配,食借其力,药助食威”的说法,指的是不同药理的食物有不同的效性,相应的食物配有相应的药物,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向患者讲解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饮食护理,使饮食和药物达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如外感风热者,可进食辛凉解表的饮食;外感风寒致体温升高,可用辛温解表的饮食;肝肾阴虚可进食滋阴食物;脾肾阳虚可进食温补饮食。

24 个性化情志护理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等七情所伤之说,老年人由于肝血渐衰,易为七情所伤,加之慢性病多,病程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脾气暴躁等情况。对思虑过度的老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等脾气受损的表现,我们应用情志调护方法,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对于脾气暴躁的老年患者,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所致,工作中耐心安慰、劝导,给患者多一个微笑,多一个称呼,主动和患者打招呼、聊家常,拉近和患者的关系。通过护士的一言一行,患者渐渐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病房里充满了患者的欢声笑语。

25 生活起居护理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虚弱,腠理卫外不固,要求病室环境温湿度合适,本科把阳虚者床位安置在温暖向阳的病房,阴虚者床位安置在凉爽清静的房间;在春秋之季,天气由寒转暖,宇宙万物充满新生繁茂景象,指导老年患者早起床,广步于庭,使阳气更加充沛;秋冬之季,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都潜藏于内,阳气不至发泄,指导老年患者早卧晚起床;平常注意避风寒,慎起居,谨防感受外邪,在身体条件好的时候适当活动,以舒经活血,流畅血液,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6 健康教育 本科把健康教育重点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首先教会患者调摄情志,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影响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发病或病情加重,《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存,病安从来。可见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忌食辛辣、肥甘味重之品,忌暴饮暴食,戒烟戒酒等措施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次,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爬山、慢跑 、游泳等措施对扶正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疾病发生后,则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或再发,这就是既病防变。

3 小结

中医特色护理是中医医院护理专业的特色体现,是细节服务的重点,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生存、生理需求的又一种技术和技能。对老年患者而言,能采用传统医学为其提供既简单、方便、又安全、没有创伤、无痛苦且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服务,受到老年患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何志成,郑南南注重医疗服务细节管理[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6,22(11):75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