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幼儿教师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师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师学习计划

第1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一、认真履行好班组长职责,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组长,对于班组长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与学习。

首先,我将继续本着理解、关心、支持的态度与班级各位老师合作,统一工作思想、教育的一致,发挥教育的合力。

其次,作为班组长对幼儿的发展充满信心,更要以此来感染班组没一位老师,并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幼教事业,运用内在的激励方式凝聚人心,以成就感、事业感去驱使班组成员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都有自尊与自信。

再次,善于接受每个人提供的最好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行为,以适应新的需要与新发展。

再次,定时召开班务会,商讨、交流班级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求集体智慧的最大化。

最后,深入学习开展家长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家长工作,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配合;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的需要,指导家庭教育和家庭亲子游戏活动。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1、主动关心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

2、通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自学有关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托班教育内容。

4、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教育学函授学习。

5、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在实践中成长:

1、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

2、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用一百中语言去诠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

3、探索适合托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4、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每周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反思。

6、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对事物的反应、行为态度、学习状况,并进行一些记录,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技能。

7、认真做好教养和阅读笔记,积累自己一些学习或工作上的经验。

三、重视师德修养

首先,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

其次,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表率。

第2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数学教学 游戏化

幼儿园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欢快轻松的环境,使幼儿在玩耍中积极探索,主动去发现。所以,幼儿园教学中要重视采用游戏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推动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优化幼儿教学意识,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的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重要价值

(一)采用游戏化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因为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发展不健全,就需要借助游戏活动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巧妙地融入其中,保证幼儿在玩耍中学到知识。

(二)可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

通过游戏活动,能够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强化其实践感受,使得幼儿的智力和非智力都得到有效发展。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积极的情绪,不断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体会到玩耍中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

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调动自身的各个器官,参与交流和互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认识。

比如,在组织学习“5以内包含的序数”一节中,教师就可以把不同的几个动物放在五棵树上,设置“捉迷藏”的游戏,组织幼儿一个个找出小动物,同时仔细观察,然后回答什么动物在第几棵树上。以便使幼儿形成对序数的正确认识,强化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现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环境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字和图形的有效结合,这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教师就需要利用这些物体,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例如,大班幼儿活动的教室,其周围就有各种各样的数学图形。在具体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借助这些材料,设置一群“小兔”被“兔妈妈”带着在草丛中玩耍的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总和、大小概念的认知。或者是设置小鸟在空中飞,小猫在地上跑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数学空间思维,使其对方位形成一定的认知。

(二)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生动形象的数学游戏

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幼儿的兴趣,设计多种多样、形象生动的数学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初步认知。

例如,在《掷骰子列算式》的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幼儿认识骰子的数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计算。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结合讲解和演示的方法,通过“认一认,摸一摸,算一算”的方式,把不同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使幼儿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算出骰子的数量。

(三)将数学游戏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将数学游戏活动有效融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设计《值日生》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回想,在每天吃饭时,值日生是怎样为大家分发餐具的,使幼儿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融入在问题情境中,回想“值日生都是怎样分发餐具的”“每个人都有几个勺子和小碗”,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运用中,还可以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实现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结合不同的数学游戏特点和形式,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指导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水平比较低,就需要教师灵活地、针对性地对数学游戏活动进行指导,保证游戏过程的有序性和时效性。另外,在不同的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进行大班幼儿个体游戏时,教师更多的是要在旁边观察幼儿的表现,不过多干涉游戏活动的过程。在集体游戏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参与其中,指导和带领幼儿做游戏。在一些小组练习的活动中,教师经常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评判者,分析和评价几个小组的不同表现,引导幼儿参与到讨论中,加深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的数学知识。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中,实现游戏化数学,需要教师重视幼儿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的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有效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达到一种愉悦、自主的学习状态。正所谓:“游戏是幼儿的朋友,玩具是幼儿的知己”。在具体的数学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幼儿去学方面,而不是一味钻研怎样去教,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环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生动形象的数学游戏,将数学游戏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结合起来,结合不同的数学游戏特点和形式,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指导,不断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开拓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玩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浅议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策略[J].教育界,2015(9).

[2]夏琳音.幼儿园数学教学实现游戏化的作用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4(89).

[3]沈光书.生活化、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4(12).

第3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新形势下,我国幼儿园教育得到迅速地发展,幼儿园的规模和数量均有所增长,但幼儿园教育质量却普遍偏低,在幼儿教育中,大部分的幼儿园倾向于“小学化”教育,过早地向学前儿童灌输小学化的知识,这不仅违背幼儿教育的目标,而且束缚了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以下笔者将详细阐述幼儿园教育存在的“小学化”倾向,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1“小学化”的课程

在幼儿教育中,部分幼儿园除了设置与学前儿童年龄相符的课程,如游戏课程、绘画课程等,还设置“小学化”的课程,如珠算、英语、认字、拼音等。此外,部分幼儿园还开展相关的兴趣培训班,让孩子提前地投入到小学学习中。这些“小学化”课程严重偏离学前儿童的发展轨道,不利于其身心的发展。

1.2“小学化”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本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部分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小学化”的教学方法,主要为灌输式教学法[1]。例如部分学校开设认识汉字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汉字卡,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让学生在下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严重的“小学化”,学前儿童的天性被生硬的课堂教学束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1.3“小学化”的行为规范

在对待学前儿童上,部分幼儿园教师采用了“小学化”的行为规范要求,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不许讲话、不可走动,其必须严格听从教师的安排,若违反了相关的纪律,则需接受相应的惩罚,或罚抄,或罚站[2]。这些“小学化”的行为规范严重束缚学前儿童的天性,对其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2.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2.1灵活设置幼儿教学课程,增加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相吻合,以儿童的个性发展为立足点,选取对启发幼儿好奇心、能从周围事物发现乐趣的有益的内容。幼儿教育内容的选取需同时探究学前知识的内部结构和幼儿本身的个性。课程可模拟生活场景,使儿童在贴近生活的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幼儿园的课程应突破传统幼儿教育的禁锢,幼儿教育并不是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赢在起跑线上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儿童心智、兴趣,为了使儿童对外部事物有初步认识,为将来的小学教育打下自主学习的基础[3]。因此,幼儿园教育内容可包括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文体兴趣、道德观念等,而不是因循守旧、照本宣科,提前灌输孩子接受课本知识,增加孩子的负担。

2.2重视幼儿生活体验,促使幼儿从“玩”中学知识

“玩”是儿童的天性。幼儿阶段还不具备完整的计数、识字能力,儿童往往是通过生活中的“游戏”学到新知识。因此,幼儿教育应重视幼儿的游戏中“玩”到的体验。幼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讲述、奖励、提问、做游戏等灵活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渴望并乐在其中,提高幼儿自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认知能力、正确的道德观及价值取向。儿童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做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全部。游戏的过程即孩子学习各种能力的过程,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思维、肢体、想象、表达等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其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幼师可采取开放教育的方式,开展各种活泼有趣的区域,例如看图识字、动画角色游戏扮演等。丰富的活动既顺应孩子“玩”的天性,又能从中学到基本知识,增加孩子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2.3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强化幼儿主动学习意识

儿童的日常行为准则的核心内容是儿童本身的自我约束。最初,孩子并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幼师应通过适当手段、适时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4]。同样的,儿童行为习惯的也首先考虑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可通过角色游戏,扮演幼儿动画里的各种角色,重演动画情景,让幼儿思考各个角色的行为正确与否,最后联系实际,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希望孩子能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游戏的真实感知和教师适当的鼓励,孩子的情操得到陶冶,日常行为得到规范。另一方面,幼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师务必身体力行,正确认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典范,而孩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教师的任务是树立良好行为的榜样形象,做孩子的引路者,帮助孩子在自己的个性空间快速成长。

2.4协助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升小是一场接力赛,孩子的家长是衔接其中的接力棒。幼儿园和家长应协助家长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每月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举办专题讲座,请家长参与讲座或者平时的教学活动,强化家长正确的教学理念、理性认识孩子的个性发展。为解决某些有关教育幼儿的易见、常见教学问题或者生活问题,幼儿园可开展主题活动,号召各位家长定期参与讨论、交流,帮助家长解决困难,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区别的认识,使幼儿自然布入小学教育新阶段[5]。

3.结束语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学前教育事关整个国家未来发展,因此,政府应给予幼儿教育应有的重视。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完善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具有大众化的惠民幼儿园建设,严厉惩治不具备办园资格的个人或单位,扩大幼儿教育资源,使更多的孩子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宣传素质教育,强化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逐步降低“应试教育”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小青.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5(08):551-552.

[2]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23(04):251-253.

[3]赵士英.破解学前教育“小学化”难题的思考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4(01):610-612.

第4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问题;对话式教学;幼儿教育

一、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

(1)适应了幼儿的自身特点及成长规律;

(2)幼儿探究意识的促进;

(3)增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案例应用

从整体来看,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对幼儿的成长教育有着良好的特性,而要促使幼儿教学的有效实施,其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只是纸上谈兵,如何有效的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和开展,还需教师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其经验进行总结。本文以幼儿教学课程中的“有趣的弹性”这一活动为例,针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进行探究,促使其教学形式的有效应用。

在进行这一活动课程的开展时,首先引导幼儿对这一课程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之后通过多媒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描述,提出相关问题,如幼儿对弹性的理解和认识、有关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在此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提问和交流,促使幼儿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决,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幼儿的操作、交流活动进行指导和观察,最后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探究。

1.教学目标的制定

针对科学领域的学习和认识,幼儿必须能够通过有效的引导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凭借好奇与求知,调动全身来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在“有趣的弹性”的科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弹性产生了兴趣,从而对其进行探索及相关的操作,通过理解并对弹性的应用进行尝试,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促使幼儿科学启蒙的这一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来进行实施,其具体内容为:(1)知识的培养,幼儿带着问题,在探索中对弹性这一事物进行感知和理解,通过对弹性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的认知,提升幼儿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幼儿对相关技能的掌握。(2)方法的实施,幼儿面对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活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简易的符号对弹性进行表示,并对整个过程及内容进行记录和讨论。(3)情感的提升,幼儿由于对活动的全面参与,激发了自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经过科学活动的实际开展和问题的探讨,幼儿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教学情景的设计

在教学情景的设计过程中,幼儿兴趣、探讨的充分调动非常的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必须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对课程活动进行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教学的内容要能够充分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机会。课前对活动所需的多媒体设施、与弹性内容相关的材料等事物要能够准备充分,可选择实验、活动室对这一内容进行讲解,利于幼儿对弹性内容的实地操作。课程活动中,通过PPT、提问、操作等形式引发幼儿对弹性知识的探索兴趣,如通过PPT对弹性进行简单的认识,教师提问、由幼儿寻找弹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操作全面了解弹性的特性。

3.对话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实施,否则一些问题会超出幼儿的知识水平,幼儿对这些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适应幼儿的自身特点,则可以促使幼儿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毋庸置疑的是一种有效促使幼儿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一设施可对弹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幼儿通过直观的认识也增加了自身对弹性的理解。由此幼儿可对弹性的相关特点进行自我语言的描述,并相互探讨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着对弹性的全面了解,幼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弹性进行应用,如利用弹性制作玩具等。

4.幼与师、幼与幼的对话交流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全面的对弹性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并依据自己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与周围的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会激发许多的认知能力,他们各自通过自身的认知,对弹性进行理解。教师可对幼儿的不同认知进行归纳,并与幼儿进行交流,探讨这些内容的正确与否。在掌握弹性内容之后,幼儿可相互之间进行与弹性相关的一些操作活动,通过实际的动手,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对弹性知识进行掌握,并培养自身的各项能力,如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思维探究等。

5.评价与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激发和管理非常的重要,教师要保证对整个活动过程的有效观察和调整,促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反馈。由此以来,幼儿通过教师的调动和调整,在学习、实践、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的培养了自身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第5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我以前一直在农村小学从事教学工作,这次能够有幸到王场大风车幼儿园跟岗学习,对于我来说非常难得,我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服从教育局和大风车幼儿园安排,积极向指导老师学习,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保证这次跟岗学习效果,我根据《大风车幼儿园跟岗教师培训工作方案》,为自己做了一份个人学习计划。

一、积极参与实验小学幼儿园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以听课的方式参与到指导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把听课过程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认真总结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汲取新思想、新做法,并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找出以前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地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请指导老师帮忙分析以前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提炼吸收指导老师的经验、思想,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平时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就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思考,通过积累平时跟岗学习的点滴感悟,达到一定程度后做书面整理,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平时跟岗学习过程中加以实践考证,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

三、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丰富实践知识

利用平时听课观摩、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研究指导老师工作的规律和方法,通过顶岗上课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地成长。

四、具体学习计划

10月,听课10节,完成跟岗学习日志、读书笔记各2篇;

11月,听课

20节,完成跟岗学习日志、读书笔记各4篇;上1节汇报课;

第6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中,笔者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采用自编问卷《关于学前专业学生钢琴自主性学习的调查研究》,对山东女子学院2008级和2009级学前专业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学好钢琴的信心、学习钢琴的内容与计划、学习钢琴的策略、课外学习时间及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钢琴的自我监控等方面入手调查。每班随机抽取25名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达99.5%,对所有问卷进行筛选后,将有效问卷的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ll.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另一方面,采用访谈法,对15名学生进行访谈,重点对钢琴学习优秀及困难的学生进行采访,了解学生在钢琴学习中自主学习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

(一)学习钢琴的动机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内在动机成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自觉提高钢琴水平。表1显示,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内在范畴,其中13.1%的学生学习钢琴源于个人兴趣,65.3%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其他学生相比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少数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是外在的,希望通过钢琴学习来达到某种目的。9%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12.6%是为了“就业”,这两类学生功利性思想较重,学习动机往往具有时效性和被动性特点,一旦达到目的,学习就会停止,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二) 学好钢琴的信心

自信心对钢琴学习非常重要。信心能够促进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成绩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互动循环的过程。表2显示,有信心学好钢琴的学生占79.4%,没信心的占20.6%。通过访谈得知,虽然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没有接触过钢琴,但对学习钢琴充满期待,在主观上非常愿意学习,当然,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人认为只要后天努力、多下功夫练习就能学好钢琴。

(三)学习钢琴的内容与计划

从学习内容与计划的制定来看(见表3、表4),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经常练习其他内容的学生仅占11.6%,偶尔练习的占81.9%,从不练习的占6.5%。只有29.6%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70.4%的学生不制定学习计划。多数学前专业学生学习钢琴缺少计划性,往往是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走,课后学习也是以教师课堂布置作业为主。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中,能够落实坚持的更是少数,多数流于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多年来学前钢琴教学方法陈旧,多是按统一目标、统一进度学习,对学生评价标准单一,学生无法获得自主的、充分的发展。

(四)学习钢琴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是获取有效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钢琴学习需要勤学苦练,但勤学苦练也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学生反映钢琴练琴效率低,其原因与他们缺少有效的钢琴自主学习策略有关。表5、表6、表7显示,有13.1%的学生上课前经常浏览老师所教的内容,多数学生课前没有预习习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分依赖教师,学习被动。练琴过程中经常把重点、难点抽出来反复练习的学生仅占30.7%,绝大多数同学回答都是“偶尔”或“从不”。他们每次练琴都是从头开始,一遍一遍地机械地重复,学习效率低下。这表明,多数学生基本上不讲究学习策略,不善于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使之融会贯通,学习仍然处于被动或机械的状态。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72.4%的学生回答“自己解决”,仅有7.5%的学生表示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请教老师。20.1%学生表示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请教同学。由于学前专业学生基本多是女生,她们的自尊心相对男生来说要强、爱面子,担心请教问题会被别人瞧不起。从访谈中笔者得知,学前专业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了解有限,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策略这一词语感到陌生。然而,这一现象主要是传统钢琴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策略培训造成的。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每个人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来讲,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更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

(五)课外学习时间及学习资源的利用

学习时间的多少是学好钢琴的基本保障。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所有学生都会在课外安排时间学习钢琴,但投入时间的多少存在很大差异。表8显示,每周练琴3小时以下的学生为31.6%,每周练琴时间在3-7小时的占56.8%,每周练琴7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1.6%。每周练琴3小时以下,这些同学普遍音乐基础较差,对学习钢琴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兴趣,他们认为即使花费大量时间练习也是徒劳的,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文化课学习上。练琴时间平均每天超过1小时的学生仅占11.6%。虽然学前专业学生主观上对钢琴学习非常重视,但由于需要花费时间练习的专业技能课太多,如舞蹈、美术、声乐等,导致课余练琴时间不足。学习资源利用调查显示(见表9),有83.4%的学生没有利用任何途径进行钢琴的相关学习,钢琴学习方式单一,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外通过其他途径学习钢琴相关知识的16.6%的学生中,利用途径最多的是网络(表9-1),其次是广播、电视(表9-3),再次是图书馆(表9-2)。通过访谈得知,学前专业学生利用其他途径学习内容多以流行钢琴音乐为主,基本停留在娱乐水平上,很少有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学习。

(六)学习钢琴的自我监控

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的目的,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表10显示,在练琴过程中,经常反思的学生仅占26.6%,4.1%的学生在练琴中从不反思,69.3%的学生练琴过程中偶尔反思。大多数学生缺乏自觉反思的意识和反思的习惯。学生课下急着练琴,但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对练琴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学生的意识中,多练琴是重要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练琴后的反思没有必要。表11显示,仅有44.7%的学生在练习钢琴出现错误时能发现并及时改正,6.5%的学生回答“不能”。有些学生还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不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评判者,缺乏自我监控意识。

二、制约学前专业学生钢琴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1.音乐基础差

学前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多数学生没有音乐基础,个别学生甚至连音乐课也没上过,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几近空白。入学后,虽然也有乐理课,但由于学习时间短,学生很难消化所学知识。许多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节奏,识谱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钢琴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缺乏毅力

钢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需要通过刻苦练习来不断提高水平。练习钢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有些学生遇到难点经常会产生烦躁情绪,不能继续坚持练习,缺乏毅力和自控能力,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学前专业学生钢琴自主学习的愿望较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这主要表现为:1.学习计划性不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盲目、被动地位。2.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低下。3.学习过分依赖于课堂,课外学习时间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结语

目前,针对学前专业学生的钢琴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的现象,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钢琴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将“鱼”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渔”则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远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新媛,陈晓明.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调查与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4 (3).

[2]李秀萍.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2006(4).

[3]神卫东.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幼师生钢琴自主学习的实现[J].艺术教育,2009(1).

[4]林莉兰.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与研究[J].外语界,2008(5).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第7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教师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和局限,结果表明教师注重“外在的”、“技术性”的在职学历进修;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较差;学习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方式大都由管理者发起;学习研究过程中缺乏合作研究意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评价能力不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转变管理理念,端正教师学习动机;加强软件投资与建设;增强合作意识;建立自我评价机制。

1 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又称自律性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那么,目前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态度、动机如何?学习的条件创设、组织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反省评价能力如何?笔者选择了莆田市妇联系统自办园所三所幼儿园共10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和获得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探讨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和指导策略,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教师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能力,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

2 调查方法

选取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教师45人)、莆田市育心幼儿园(教师30人)、涵江区儿童活动中心(教师25人),共计100名。自编《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现状调查表》,问卷调查教师的学习的态度、动机、创设学习条件、学习组织方式,过程的调控,自我评价情况。分发100份问卷,全部回收,并且有效。

3 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注重“外在的”、“技术性”的在职学历进修,在工作实践中的自主学习意识淡簿。调查结果统计发现,86%以上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如自学考试、电大函授、网络大学、远程教育等获得大专以上学历,75%教师获得大专学历,10%获得大学本科学历,84%教师通过中级计算机考核,96%教师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为了获得学历文凭和评职称。在对待在岗的工作实践中的学习,98%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很重要,但遗憾的是在“你认为哪种学习模式最能有效地提高自己专业水平”,85.6%的教师选择“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只有8%的教师选择“园本培训、自主研讨”,以上数据说明当前教师注重“外在的”在职学历进修,忽略了园本和自身的资源,在工作实践中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2)幼儿园、教师家中幼教杂志多,但普遍缺乏教育理论书籍,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较差。86%的教师认为园幼教著作少,但订购的杂志繁多,大都有7种以上,有《幼儿教育》、《幼教博览》、《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家中的幼教书籍也大都是幼儿园为教师订购的2—3种幼教杂志,《教参》较多。有98%的幼儿教师家中有电脑,上网的有92%,但上网经常查阅专业资料的有26%。幼儿园虽有为教师提供计算机,但“你是否经常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率为12%,折射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并不理想。

(3)幼儿园教师学习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方式大都由管理者发起,学习盲目,功利性强。

在“幼儿园的专业实践学习的内容选择与确定”一栏中,99%的教师选择“由园领导、年段长确定”;在“幼儿园教研学习组织方式”与“内容选择与确定”基本一致,自发组织选择几乎为“0”。在与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中,发现每所幼儿园的领导都非常注重每周的教研学习,学习时间大都安排在周四或周五下午离园时。这段时间教师已工作一整天,身心疲倦,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大都按年段集中在一起,就管理者所要求的问题,或学习内容匆匆进行讨论、交流。虽然形式多样,有读书笔记交流、案例评析、说课、评课等,但大多数教师反映,所写的“读书笔记”是管理者要求的,有的甚至要求至少每周一次,研讨学习的内容大都从幼教杂志上选择,脱离本班实际,针对性不强,因此在“你是否着眼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一栏,有84%的教师选择“较盲目,针对性不强”,在“学习为了什么?”一栏有85%的教师是“为了完成园领导交给的任务”,功利性较强。

(4)幼儿园教师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面对实际问题,缺乏合作研究意识。

根据调查,我发现许多教师对什么是“自主学习”的理解有误差,75%的教师误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的独自学习”,缺乏合作意识。从“遇到教育困惑问题时,解决的途径”68%的教师选择“独自反思,逐步解决”也不难看出教师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缺少与他人积极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5)幼儿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评价能力不同。

从调查统计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可喜的数字,在“你是否经常着眼于实际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呢?”85%的教师填写“经常”,这其中有67%的教师为一级教师,这类教师大部分较年青,她们的精力充沛,家庭负担少,有较强的进取心,在园里大都是骨干教师,而9%高级教师一部份已被评为省级骨干和市级骨干教师,她们通过系统的培训和长期的自我学习,在专业水平上有质的飞跃,能够通过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观念和能力,明确地意识到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架框,以此作为自主学习行为的背景。同时,许多教师虽然经常在学习工作中进行反省,但反省后由于缺乏管理者的支架式的帮助和支撑,及被自身学习习惯方式的禁锢导致对实践出现的问题,缺乏学习研究态度,有的甚至长期处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状态,最终阻碍了专业水平的发展。

4 思考与建议

(1)转变管理理念,端正教师学习动机,为教师自主学习创设宽松的心理背景。

“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能改变和克服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功利性和表面性的倾向,从停留在一般性的知识理论的“外在的”、“技术性”的学习转变到重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相关的重要专业素养,特别是教育工作实践中学习、研究。要逐步引导教师端正学习动机,即教师的学习,其目的重在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在获得证书、文凭或仅仅知道新的理论知识、模式。其次是在于管理者能否创设想学、乐学、会学的软环境,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高宽松、支持的心理背景。能否尊重信任教师,相信教师有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弹性空间,有效调动教师的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否在教师学习研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帮助;能否通过自评提高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

(2)加强软件投资,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资源、资讯的支持和服务。

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的幼教书籍多是幼儿园为她们订购的幼教杂志,种类也较少,虽然部分教师家中计算机已上网,但上网查阅资料者廖廖无几,即使有,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幼儿园的理论书籍也欠缺,且局限于幼儿园教育较多,这就很难满足教师学习的需求和在理论学习上得到提升。构建幼儿园开展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培训模式的支撑体系迫在眉睫,因此管理者在增强硬件资源配置的同时,更要加大软件资源建设。如订购教育理论书籍、教育著作,各班配备计算机、安装宽带网,建设幼儿园的网站,让教师多接触外界信息,了解当前园内外教育改革思想和先进经验,丰富感性经验,提升理论水平。社区、家庭等一切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都是教育可利用的资源,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充分利用在教师学习研究中,管理者有责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力量,为教师学习研究工作服务。

(3)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确立组织方式,调动教师学习的内在动机。

首先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一线,发现学习的需求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研学习中尊重教师的意愿,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根据幼儿园本班实际(发展、特点或薄弱环节)需要,拟出学习方向,让教师在预定的学习菜单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再统计归类分析,从中筛选出一个阶段一定量的学习内容,这样就可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其次应让教师自由组合,自由确立组织方式。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他在和人交往状态中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感到更能发展自己的自然禀赋J。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正好适应了人的这种心理倾向,同时满足了个人的参与欲,激发自主意识。在学习组织方式中,管理者可打破固有的集中学习和年段小组学习的模式,可根据教师自选的学习内容或专题学习内容灵活分组,或将共性较多的学员分为一组,或将差异突出分为一组,让教师自已商议、自由组织。可“师徒挂钩式”,可“年段跨跃式”,或“手拉手互帮互带式”等,每小组可以推荐一人为组长,由组长主持小组研讨,可以一人主讲,共同学习;可以轮流发言,互相帮助;可以一人答辩,其余纠问,提高学习效率。

(4)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学习研究体。

自主学习不是个人的独自学习,它是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学会与他人积极合作的过程中解决自身的问题,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从而完善自我。因此,教师应增强合作意识,要主动、积极地争取其他同事、领导、教研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学习研究体,管理者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育改革和学习研究中,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分析,既提供实践的反馈,又提供理论的指导,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8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农村的学前教育还停留在最早时候的教育,学数数,认字,唱歌,讲故事,这样简单的模式里,这也是大多是幼儿园选择的模式,有的城中村里也是这样的,再加上办学条件差,根本不会将孩子按年龄分为大、小、中班教育,大家都坐在一起,并且在加上孩子多根本不会一个个照顾到,我见过这样一所幼儿园,早上家长把孩子送过去,利用早上的时间让孩子们学习数数,唱会歌,之后就是孩子可以自己玩了,没多大功夫,就中午了,可以吃饭了,吃完饭就可以睡觉了,睡觉可以说是下午的一个课程,知道快放学的时候,你就会听到孩子们又在数数,唱歌,这样一天就过去了。不止我一个见过,很多老师也很无奈地表示,农村所谓的幼儿园,所谓的学前教育,实际就是托儿所,看孩子,只要孩子在这,没事就好,家长就会很安心地去上班,园长加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之前交过几年学,就这样办了一个幼儿园,我们想,这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受教育,那孩子还有前途可言么,所以对待幼师的培养,我们必须下大工夫。

针对于幼师类学生的培养,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培养培训模式,为幼儿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学历水平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师能够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在幼儿园双语教育,艺术教育和早期教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长,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教师。幼儿教师的教育要包括,她们对孩子的地位、权利、特质等的看法和认识,幼儿教师要每天和自己的学生进行一个交流,看看孩子想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或是想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制定学习计划和活动的组织,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积极性,首先从态度上,孩子们都会很认真地去对待。此外还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念,在农村,很有一批人的观念是,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了,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也不知道孩子对哪方面有特殊的爱好,这一点城市的家长就做得比较好,她们会注重发展孩子所特长的东西。因此,对幼师的培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知道在孩子的脑海里,老师是万能的,他对孩子的影响起着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作用。

年龄问题也是牵绊孩子思想的一个关键,孩子在小的时候接受的知识应该是新鲜的、有吸引力的,但在农村的学前教育的老师,往往年龄平均一般都是三十多岁,年龄是只高不低,最多的就是退休的老师,我们不难看出,像这样年龄层的老师,她们的思想已经比较陈旧,不会那么快的接受新鲜的教育观念,还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按时听课,好好坐着,不许说话。因此,在年龄的选择上,我们要有所区别,因为是在农村教学,环境是没有城市里的优势,但是在教育孩子思想的问题上,还是要多交流、多沟通。孩子一般只会和对自己比较亲的人玩在一起,而现在的这个幼师年龄层次上就已经跟孩子有了很大的隔阂,因此,大多数孩子的心里对教师是心存畏惧的,这也是我们找一些年龄相对较小的教师的原因,首先她们是刚毕业,对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充满着激情,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会更加的真诚,相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放松。说到年龄这方面,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性别,大多数的幼师都是女性,男性的比例少之又少,我们也可以提倡更多的男教师加入到学前教育的队伍里,利用男性本身的思维开阔和活力,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他们的“男子气概”。

第9篇:幼儿教师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在201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中长期教育的规划纲要,提出了要重视职业教育,而仍然有些用人单位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人才持有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也并不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也不深。这些现象也反映了学前教育人才在培养上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弊端。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专业课程如果设置不够合理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学习者的进步,更会制约到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因此应重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指教学的计划,是各项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设置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来规划选择选择学科的门类,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时数,制定学年,安排学期的顺序,从而规划了一整套合理的课程计划和体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在学前教育部分逐渐出现了一些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当带来的问题。例如课程结构的不合理,缺少前瞻性和综合性;专业课程的内容脱离了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和整合没有创新性;课程设置缺乏标准化等。

(一)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课程一般分为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等四个部分,其中的专业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是教学的重心和关键部分。而在实际的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没有按照这四个部分来进行课程划分。在设置课程上大多是参照高中的课程设置。而中职院校和普通高中院校不同,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点,如果只是按照高中院校来设置课程,必然不能够体现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还体现于在课程的设置中安排了较多的理论课,而技能课却很少,相关的师德课程更是缺乏,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情况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反思,在课程设置时重视师德道德课程的安排。另外许多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语文、英语、数学课比较多,舞蹈课、钢琴课很少。

(二)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

课程设置在形式上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在中职课程的设置中形式过于单一,基本都是必修课,很少有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程可以吸引学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获取感兴趣的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乐趣,有效的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行为。学科基础教程是作为教师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专门为培养学前教育而设,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开设舞蹈、音乐、朗诵等选修课,并且通过开放舞蹈室、安排琴点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技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发展个人能力。

(三)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性

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课程的利用时间方面。在课程中安排了较多的自习课,而学生在自习课大多是留在宿舍或处理其他事情,并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并且教育实践大多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最后学年,并不能有效的反馈出学生实习的完整效果。应在设置课程时安排每学期都有一定时间到幼儿园实习,这也大大有利于学生实时的了解到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实习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真正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学习。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

(一)缺少合理完整的培养规划

培养规划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包括了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为什么培养等问题。培养规划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培养的知道思想和制定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和计划、培养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学制和修业年限等。课程设置是培养规划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整体体现了培养规划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合理完整的培养规划。

(二)缺乏课程设置的软件、硬件设施

课程设置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师资力量。一些中职院校的课程不能开设并不能不想开设,而是缺乏可以胜任的教师来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而能达到两者要求的教师还是很少,只能够请到专业的技能老师,而硬件设施的不足表现在舞蹈房的建设不足,或是钢琴等乐器的缺乏,导致相关的课程不能开设,或开设次数很少,不能够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软件、硬件设施的缺乏这也是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对学生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了解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要对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这是中职院校需要做的工作。而现在有很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设置课程时要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相关课程。并且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考虑到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想法和反应。如果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满意课程设置的内容,则应该反思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加以修改。而大部分学校缺乏了对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调查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向社会输送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其培养的幼儿教师数量要大于本科专业院校,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毕业生都要担任幼儿教师,承担着教育三岁到六岁幼儿的重要责任,因此社会和院校都需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不仅要关注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结合,还需要重视基本师德的培养。

(二)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培养规划

培养规划包含了培养人才的方向,构建了完善的学前教育培养规划有利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幼儿师范院校在培养规划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的社会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幼儿教育人才,并且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等三个方面明确培养的标准,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完善的培养规划有利于专业课程设置确定明确的方向。

(三)加大学前教育的软件、硬件投入

师资和硬件条件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因此需极大资金的投入。通过人才引进,吸引更多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来任职中职院校,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通过投入资金,扩建舞蹈房或购买乐器,使技能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通过这些措施也可以使中职院校得到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和分析,中职院校需结合学前教育的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幼师队伍,提高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