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师工作室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学习,感触较多,启发很大,有以下特色亮点值得借鉴:
2.政策支持,措施落实到位。通过何XX副局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XX区教育局在名师工作室方面保障有力,经费到位(每学年X万或者XX万)。政府提供专项经费预算,做到了“四个支持,一个到位”:经费支持、财力物力支持、人力支持、时间支持,领导到位。每学年开学,各工作室的活动经费按时拨付到位,学校提供必需的设施设备,同时市局有统一的教科研时间(每周五下午),每次工作室开展活动都有相关领导参加。因此他们名师工作室在培养中青年教师、教学教育辐射及课程开发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管理科学,严格审批程序。名师工作室需要经过申报和审批的程序,以显示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教育管理部门先做好相关评审条例的宣传,动员具备条件的学校和个人自愿申报;挂牌名师及其所在学校需填写有一定内涵的审批表,并逐级报请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察、审批和推荐;最后报请本地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授牌。他们对骨干教师群体的管理也比较科学,实行市、区、校三级管理,每年要进行考核评价,区级骨干教师津贴XXXX元,市级骨干教师XXXX元。
4.考评严格,调动工作激情。对工作室进行考核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注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激励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对工作室整体的考核与对个人的考核结合起来。考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大块:一是工作室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二是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学员方面的贡献,三是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考核主要采用四种形式,一是查看原始材料,包括备课、听课、评课、上公开课和年度总结等原始记录,以及科研课题立项和结项、获奖证书、论著等原件;二是听取工作室的汇报,主要是听取挂牌名师和工作室成员就3年来的工作所做的总结;三是听取社会的评价,主要是对兄弟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培训学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四是深入教育现场,包括深入课堂听课和参与教研活动进行现场观摩。
通过深入思考,不断反思,结合我区实际,特提以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1.工作室的定位要有较高标准。工作室主持人要准确定位,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工作室”的工作,为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服务,为全局服务,为临渭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培训和指导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是工作室的重要职责,工作室定期承担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为骨干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同时建议把“是否为教学能手工作室成员”作为教学能手评选的第一道门槛,以提高教学能手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依托“教学能手工作室”开展“读教育名著”、“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能手大赛”、“特型课研讨”以及校际间的“送课下乡”等活动,并经常开展课堂观察和课例研讨,大大促进工作室成员的成长。
2.工作室的审批必须严格把关。工作室的审批和管理一定要严格把关,宁缺勿滥。我认为,考察是否具备设置工作室的条件主要看3个方面,一是能否得到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愿意为工作室提供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二是挂牌名师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既包括资历、组织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包括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三是是否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专业的合作团队,在本地区范围内能否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的合作团队,是否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挂牌名师要具备与名师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专业性影响力。
3.工作室的内部需要分工合作。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应是集体责任。没有分工的合作,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合作,所以工作室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人员的职责划分。挂牌名师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室的一切日常管理工作和教、研、训等业务工作。工作室成员由挂牌名师自主双向选择和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室实行名师负责制,负责人有一定的活动自和经费支配权,工作室成员有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要职责是协助负责人完成好上述负责人岗位职责。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勇于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活动。
4.工作室的建设需要齐抓共管。工作室一般应设在挂牌名师所在学校。学校可以指派一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协调工作室事务,并为名师配备一名工作助理(同时也是工作室成员)。一是工作室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工作室要有合适的办公场所,包括一间挂牌的独立办公室,并具备办公桌、椅、照明等最基本的办公条件,主要由工作室挂靠学校提供。二是工作室建设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学校应为名师及其助理更好地开展工作实行政策倾斜,包括减少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工作量,将工作室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量计算当中,以保证名师及其助理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工作。三是工作室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应为工作室的活动经费提供资助,这些经费主要用于负责人及其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补贴、图书资料购置、办公设备购置、网站建设、业务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等的开支。
有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政策保证,我们开展工作也有了信心和动力,有以下的工作思路和设想:
1.完善工作室的硬件设施。有了活动经费,积极与工作室所在校协商,为工作室成员创设学习、工作和研究环境,配备30平方米工作间、电脑、电脑桌、书柜、椅子等学习用品。
2.制定工作制度和培养方案。工作室建立之后,共同商讨工作室人员各自的责任和具体任务,制定出学期和学年研修任务细节,确定研究方向,课题选题,,著作撰写的具体时间和进度。
3.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将为名师及其成员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名师更有“名”,让骨干更能“干”。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学科意识和教学反思,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把基础理论传授和学科前沿教学结合起来,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凝炼出本专业的教学特色。
4.增强教育科研能力。主持市级、省级的课题2~3项,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主动参与工作室研究课题,创造性地开展行动研究和课例研究。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机制建设 模式建设 成果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tudio Construction Analysis
CUI Xiaocui
(Shenyang Foreign Affairs Service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Abstract Now there are many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students listen cramming teaching mode,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coupled with poor basic English students, teachers make learning English is boring to explain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assive lectures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we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eachers around the studio, in order to rely o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er, leading modern advanced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io by teachers trained a concept advanced,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advanced English teachers teaching achievements.
Key words teachers studio; mechanism building; mod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construction
1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一部分教师抢得先机,脱颖而出,成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却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中,产生较为严重的“职业枯竭”的困惑;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成为“高级讲师”之后继续提高发展的动力和空间有限。类似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现象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严重影响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也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限制。部分中职学校仍旧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地影响着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而学生的厌学、弃学使英语教师也无心主动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但目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并努力改变现实。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汲取各地名教师工作室经验,以中职英语名师为依托,引领现代先进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2012年9月笔者负责成立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
2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内容
2.1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自我的形成。
2.2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从任教之日起直到退休离开教学岗位这段时间内,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工作的过程。我们依据教师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以下五个时期。包括: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休期。
2.3 英语教师工作室性质
教师工作室可谓“教师发展共同体”。而关于“共同体”,最早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 年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探索源于20世纪杜威“雏形的社会”的学校概念。国内外研究最有成效的当是“学习共同体”。 教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型教师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成长的平台。
2.4 英语教师工作室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包括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文化特征、有效策略研究。我们将重点关注教师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特征。具体体现:(1)两性:①组织结构的开放性;②专业影响的辐射性。(2)两制:①专家引领的导师制;②研修活动的合作制。(3)三化:①成员组成的名师化;②研修途径的多元化;③培养方式的集约化。
2.5 英语教师工作室研修模式
(1)提供学习资源,引领自我发展。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型教师组织。所有成员在加入工作室之初,就在领衔人的指导下制定工作室成员成长计划,确立符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同时工作室把读书、教研、交流放在首要位置,以改善成员的心智模式,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成员除阅读学习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观摩名师、观摩同伴、观摩同行的课堂,聆听专家讲座,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思想意识。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专业分享。在教师工作室,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者,而是专业社群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智慧互补,经验共享。名教师工作室的“作业制”和“会课制”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形成专业共同体。
“作业制”,针对工作室人员分散在各校区的情况,工作室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作业制”的运作方式,来提高每次集中活动的效能。工作室集中活动时布置研究“作业”,使每个成员带着研究任务从事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活动,再带着完成的“作业”参加下次集中活动。
“会课制”,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工作室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的会课活动,让每个学员置身课堂教学研究,在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中前进,在学习和继承主持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3)积淀教研文化,推动反思成长。工作室作为一个专业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浓厚的学习、研究的氛围,形成了一种立足实践、开放合作、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而这种积极进取的学习型组织也塑造着每一位教师,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己,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
无论是工作室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自觉充当教育观念的先知者、教育问题的发现者和教育科研的实践者。工作室领衔人更多是对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研究符合自己教学理念的理论,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流派。工作室成员则大多是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成果
3.1 形成独有的模式
经过两年的英语教师工作室实践探索,我们归纳总结总结教师工作室的一些本质属性和组织特征,以利于中职英语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推广和实践。
(1)两性:①组织结构的开放性,除相对固定的工作室成员外,吸引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工作室的各种研修活动,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②专业影响的辐射性,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工作室成员又影响、带动其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促进其专业发展;通过工作室开放、互动、合作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促进一大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2)两制:①专家引领的导师制,以领衔人为导师,还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科教研员、学科特级教师等为工作室顾问,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专业到学科专业,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专家引领;②研修活动的合作制,借助网站、QQ群等交流平台,导师、顾问、工作室成员、其他骨干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教研文化,在研修活动中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三化:①成员组成的名师化,工作室领衔人为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具有境外教学培训经历,工作室成员也是市、校级优秀骨干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工作室的研训活动,把工作室成员培养成高一级的骨干教师或名教师。②研修途径的多元化,工作室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通过成长规划、专家讲座、阅读反思、合作教研、专题研究等多种途径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③培养方式的集约化,利用名教师的优质资源,把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集中起来培养,变单一的、自然的名教师成长方式转变为团体的、合作的培养模式。
3.2 教师取得成绩
(1)中职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考核评价模式及教材建设上有创新之处。(2)工作室的创建成为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平台和阵地。大家对教学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研发适合本校学生专业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3)两年的实践,我们培养出了沈阳市骨干教师2人,学科带头人1人,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说课大赛金牌教师5人,在辽宁省内金牌指导教师10余人,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教学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2] 孙小利.重庆市独立学院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 中小学校本教研 英语教研 研修班
1. 研修班概况
首先是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助理、学校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朝晖教师“让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的主题讲座。郑教师博学多才、温文儒雅,他从学习理论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向、教学研讨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认知主义观念下的教师培训四个大的板块深刻剖析了教师的培养模式。其中讲解的翻转课堂模式让我耳目一新,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接下来由著名校本教研专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陈大伟教师进行了有效地观课议课以及理想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的专题讲座。陈大伟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思维敏捷,他还时不时地从主席台上走下来,到我们教师中间进行互动。他的讲座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人因思而变”。听着他引人入胜的讲解,我也在思考,我们平时教学工作当中的评课、议课应该如何改变,从主观上的批评或“好好先生”转向客观的、委婉的陈述这一堂课以及事实,从评课、议课中折射出你的人格魅力。另外,理想的课堂是什么?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提高课堂效果。进而创造我们教师的幸福生活!
2. 专家的特色与风采
三位专家的讲解各具特色,展现出了不同风格的教师风采。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知识执着的追求和对自身不断的反思总结,以及面对挑战所表现出的那种魄力。他们都曾经和我们当中的每个人一样,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十几年之后,我们依然是日复一日的做着这份工作,但他们已经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提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通过他们的讲座,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自身成长方面有所收获。
接下来,我们又应邀来到旅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甘肃陇原孙建华名师工作室、旅顺邵艳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会上主要由孙教师介绍了近三年来工作室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绩,邵艳教师工作室的成员认真仔细地聆听了孙教师的讲解并就如何指导基层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在工作室培养新加入的教师、如何研发校本课程以及如何协调安排工作室的活动时间等提出问题,孙教师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最后,我们几位工作室的成员也相继介绍了自己在工作室的成长历程。
3. 感悟
我在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时,内心非常激动。没有加入这个团队之前,虽然工作了十来年,但一直是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积攒了一些教学经验,但缺乏专家的指导,日子一天天也就过去了。自从三年前加入孙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以来,得到了许多专业的、中肯的指导。在孙教师的帮助下,参加兰州市高中新课程竞赛获得二等奖,个人课题《高二英语选修课尝试》获得了2013年兰州市课题二等奖,参与编写了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英语配套练习册,并且按照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到外校进行观摩课和展示课,充分的锻炼了自己。这次的大连之行,更让我开阔了眼界,有幸聆听各位专家的讲解。而孙教师也用她的一言一行无声地影响着我们,要求我们做到的,她一定会提前做到并且做得很好。不顾身体的疲惫,有时针对我们工作室的专题讨论她会工作到深夜,想到什么她会立刻发在QQ群里,她对事业的那种钻研精神我们都自愧不如。只有跟紧她的脚步,随时记录学习到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QQ群;主题研修;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78
QQ群主题研修社群学习模式,是指在QQ群技术支持下,学习者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确定研修主题,摆脱时空的局限,开展集中和非集中的网络学习,获取新知或解决问题的形式。本文以“蒲公英”云溪初中英语研修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2016年2月27日“相约星期六”主题研修为案例,通过网络研修工具QQ群,探寻三段式主题研修模式的各自特点,相互关联和实践操作,增加研修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一、主题研修前――整体设计是前提
1. 研修主题的确定。“主题研修前”是对整个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假设,研修的主题由一线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工作和学习中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提出。在选择2月27日的研修主题过程中,第一组教师提出如何才能提高听写效果,在听写英语单词的数量、内容、标准、频率、标准、反馈等方面,有什么基本规律,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方法?故本次研修主题确定为: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生单词听写。该主题贴近教师教学实际,让教师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必然会引发热烈讨论。
2. 研修主题的。研修主题的需注意研修资料的形式和时间节点。研修资料三种常见形式:文献、PPT、视频。至少提前三天将研修资料上传,留给教师足够的消化吸收时间,有助于提高研讨发言的数量和质量。以下是工作室网络研修主题确定模式:
工作室网络研修“1+3+1”主题确定模式:第一个“1”指:一个研修主题。组长负责联系其他组员,共同协商一个研修主题;“3”指:三种研修资料形式。围绕研修主题,收集相关权威文献或案例(必选)、PPT(必选)以及视频(可选);第二个“1”指:一个周。在集中研修前一个周,将相关资料打包上传到“纳溪英语”群,文件命名格式:第某组“相约星期六”网络研修资料。
本次研修资料包括《初中英语单词听写方式的探究》文献,以及《初中英语单词听写》PPT。文献中列举了教学实践中“拼读音标法”“直观拼写法”等八种英语单词的听写方式,以及在听写英语单词时的四个原则,以利用单词听写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PPT从“听写难度呈阶梯状、精选听写内容 、听写形式要多样性、听写难度要科学”四个维度,清楚明了地诠释了英语单词听写的实施策略。该研修资料在2月24日上传QQ群,在2月27日集中研讨前,有44次下载量,达到了让教师们提前学习,做好讨论准备的目的。
二、主题研修中――众人拾柴火焰高
“主题研修中”是对整个研修活动设计与假设的实施与验证。主题研修能否实施成功,三类参与人很关键:领衔人或名师、骨干教师和学习者。
1. 领衔人的专业引领
坊主(领衔人或名师)是工作坊网络研修的牵头人和组织实施者,承担着设计并发起研修任务、组建学习小组、创设研修环境、提供研修资源、调动研修氛围、评价与督促等责任。在整个研修活动中,领衔人或名师在主题研修前的整体构思、主题研修后的成果梳理,尤其是主题研修中研讨现场的“在场”、具体研讨话题的“引导”,对关键问题的“点拔”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领衔人在当晚的QQ群研讨中的发言节选。
发言选登:控制数量,化多为少,阶梯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还照顾了学生的现实情景,是一个好策略。在听写内容上,除了分词性,分当天教学内容,还有哪些分类纬度?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讨的单词听写涉及三个方面:数量、内容和方法。大家围绕以上内容,打开思路,多交流。
2. 骨干教师的有力支撑
骨干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乐于分享,可以从各自丰富而个性化的视角,为研修活动献计献策。以下是部分骨干教师在当晚的QQ群研讨中的发言节选。
发言选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单词树,利用汉语儿歌等,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清华英语直读法中一般把同一个元音字母比同一个读音的词都放在一起,像a的读音就把map,cat,dad等相同读音的词全放一起教,学生多记几个后,就可以知道这些单词中间的字母都相同,都读一样的音。
上面案例中的骨干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不仅让整个研讨更加热烈,而且更让讨论向新的方向纵深挺进。发言1教师认为,词汇应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理解运用,提出了“语块”概念,引发了教师们对语块的进一步关注;发言2教师介绍了“清华英语直读法”,并将相关资料即时上传群里分享,吸引教师纷纷下载阅读思考,一时间让群出现可喜的“缄默”期;发言3教师将其上一年使用的方法,以截图的方式传给大家,激发了一次新的讨论。正是这些骨干教师的乐于分享和善于分享,让整个研讨发言一直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有启迪、有价值。
3. 学习者的共同参与
领衔人是“帅”,骨干教师是“将”,其他教师是“兵”。三类人共同参与,构成了研修活动完备有力的整体,并在研修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在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激荡思维,启发灵感,共同进步,协力打造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
此次教研活动,共有18人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从发言的频次和字数分析,可以推理出发言频次是70,字数为1940的教师是领衔人;而发言频次分别是26、20、21,字数分别是911、476、379的教师是骨干教师;剩下的则是其他教师。这样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实际教师在本次研讨中的角色和作用虽然稍有出入,比如发言频次是14,字数是250的教师是本研修团队中的优秀代表,但本次数据统计并不突出,也不能单纯以发言频次和字数多少来衡量发言的质量,但从基本数据统计中,能大体了解各位教师的参与度、积极性等,从另一个维度预测发言的质量。
三、主题研修后――资源整合不可缺
主题研修后需完成一系列后续工作,对现场生成资源的重新梳理,特别是对其中有价值的鲜活资源提炼和升华。以下是工作室本次主题研修后续主要工作。
1. 研修活动反馈
本次主题研修集中研讨结合后,工作室成员之一,天仙学校的蒋老师,及时将研修简讯报送泸州市教育局,登载在该网站师培栏目;同时,将该简讯上传到“纳溪英语”群中,让更多教师了解本次研修概况。名师工作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工作室的论文、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内容展示出来,向全校乃至更广区域范围推广研究成果、辐射教育资源,引领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2. 研修教师经验梳理
本次研讨小组长,来至纳溪中学的倪老师,根据当天集中研修教师发言元资料,从QQ群中导出相关数据,并对教师们的交流内容,从五个维度――“听写数量、听写内容、听写方法、精彩发言、思考方向”进行了分类总结和集中梳理,并上传“纳溪英语”QQ群,供教师参考借鉴。经验梳理节选如下:
听写方法:纳溪中学倪敏:(1)先在家听写,第二天在班上统一听写。(2)有时候我在重点单词听写时,会就它的用法举一个常见句子,基本上都是课本出现频率最高的,希望学生对单词的语境更熟悉。(3)研修生成资源收集。
本次研修现场生成很多新资源,如:“英语阅读理解技巧与训练”“完型填空技巧与训练”“八年级下册词组短语”等。都是教师结合本次研讨内容,从自己平时教学积累的资料中选出,并无私分享到群里的,供大家下载学习,实现资源互补。
四、结语
基于QQ群的研修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现场研修,有超越时空局限的鲜明优势;主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更能激发一线教师交流学习热情;聚焦一点的集中研讨,让思考集中“火力”,更有力量;三段式研修整w设计,遵循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三类人在研修中的分工合作,让研修学习有序有效开展。随着广大教师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对专业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基于QQ群的主题研修模式将更加完善,走入更多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中伴随教师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志家.基于QQ群的教师远程研修共同体的建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
[2] 杜玉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主题研修模式[J].软件导航・教育技术,2010(8).
[3] 孔祥娟.关于网络研修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研方式;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课堂研讨活动来为即将到来的校级教学公开周做准备,即经历“课前网上质疑――实践验证质疑――网上集中反思――汇集随笔感想”的研讨模式,使教研方式有所改变。主要依靠的是通过教研组QQ网络集备、UC语音会议、BBS教工会议,创建论坛、博客、魔灯、QQ、MSN、网易泡泡、新浪UC等网站型平台等形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一、课前网上质疑
我们可以于公开课之前的一两周,在QQ群共享空间上教学设计和教学意图,通过网络通知群内成员钻研教材和分析设计意图,然后约定时间在QQ群里有目的、有主题地展开网上质疑课堂。由于虚拟世界不分身份、不分地域,组员们畅所欲言,将心中的困惑一一阐述,思维的火花就在此刻碰撞,智慧的成果就在此时分享,由于教研员全程参与活动,获得了专业的支持,不断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灵感,促进了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整个活动过程激情跌宕、意犹未尽。
二、网上集中反思
是公开课后的集中网络研修,着重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人人参与评课,参与教学的后设计,打磨一节精品课。这样的活动参与面广,连贯性强,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汇集随笔感想
让活动进入总结阶段,让每位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师生表现结合自己的理论以随笔的形式写出来,既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思考水平,又锻炼了自己的撰写能力。很多组员的反思和感想都收入校级论文汇编中,字字珠玑,生动记叙了我们的活动过程。这样的网络研修形式让执教者课前有所觉,课中有所悟,课后有所思;让“旁观者”不再“轻”,全程参与磨课,提高了其解读文本信息和鉴赏课堂的能力,一举多得。
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灵活地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设立“名师工作室”专栏。“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人可以获得各种信息资源的机会和平台,大家都把“名师工作室”当做自己的“家”,随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困惑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其他人分享交流。“名师工作室”可以提升和强化你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保障,你就可以先忘掉各种功利的期望、各种目光短浅的目标。当你把自己的优秀资源上传时,是一种幸福;当发现别人的优秀资源时,是一种感动;当你和其他教师交流时,是一种快乐。
参考文献: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裴宝成
时代在飞速发展,课程改革潮起云涌。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今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课堂,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的自我研修计划。
一、研修目标:
1.博览群书,努力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2.集体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3.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升驾驭课程的能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给我校课改工作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研修计划:
1.读书本
①教育理念方面: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没有围墙的学校》、《幸福与教育》这三本书,泛读《没有失败的学校》、《教育在十字路口》、《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这三本书。
②专业素养方面:经常阅读《小学语文教师》、《人民教育》《吉林教育》、《实践新课程》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品位,争取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飞跃。
2.学名师
积极拜名师为自己的老师,虚心向名师请教,做到每月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研习情况并接受指导,阶段性成果向指导教师汇报;一年内听名师的课5节以上。并要求自己写出学习心得,听课一得,将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予以内化,成为自己前进的航标灯。
3.研究课
走进同组教师和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虚心向大家学习,以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及时记载读书感悟、教育事件和自己的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研究课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研修方式:
1.创新常规教学工作
规范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常规指导工作。改革传统的教案备写模式,实行电子备写形式,把自己的所有材料及时整理汇编,以供其他教师利用。
2.潜心课题研究工作
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提升素质。以工作室课题为实验课题,做课题研究的牵头人,和实验教师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使教研回归教学,使新思想、新做法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最后总结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研修措施:
1、认真准时参加教育局、教研室、教研中心等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并将学习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坚持听评课,汲取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直到学生会读书,读好书。
一、改革班主任管理机制,激发班主任工作活力
由于班主任工作时间比其他教师长、工作强度大、责任压力重、协调各方面关系复杂等原因,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每到学年转换选配班主任时,校长只好挨个做教师工作,安排班主任特别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班主任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
一是改革班主任选聘机制。以前,我们实行班主任委任制,校长选班主任,结果问题越来越多,实践证明,这种行政任命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校管理。后来,我们结合教师聘任制,变班主任委任制为聘任制,建立刚性聘任机制,由学校直接聘任班主任,有效地破解了班主任岗位安排难的问题,但是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聘任方式,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优秀班主任配置不均衡、教师没有自主选择权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规范了聘任程序,实行班主任优先聘任,先聘班主任再聘教师,突出班主任骨干地位;同时,变学校单向选聘为班主任教师、学校双向选择,教师可以选择年级担任班主任。为保证聘任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们指导各学校建立了教师聘任监督团,由教职工代表组成,全程跟进民主监督。学校与班主任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职责、管理、保障、考核、违约责任等条款,签订合同书,实行合同制契约式管理,在机制上理顺了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关系,有力地维护和保障了班主任合法权益,为班主任自主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持,因而得到了全市广大教师的积极拥护。
二是创立班主任职级制。随着班主任管理的不断完善,我们建立了班主任资格准入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省市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我们界定了班主任任职资格和基本条件,对班主任师德水平、资格条件、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师生关系、家校合作等进行了规范明确,抬高了班主任岗位门槛,选聘想干、能干、会干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2006年开始,我们又创立班主任专业职称,在全市推行了全员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基本的思路就是给班主任搭建一个阶梯式职称体系,建立尊重劳动、尊重业绩、尊重人才的管理机制,让教师愿意干班主任、研究班主任工作、提升专业素质,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班主任队伍。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把班主任职务分作五级八等,从高到低依次是特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含高级一等、高级二等)、中级班主任(含中级一等、中级二等)、初级班主任(含初级一等、初级二等)、见习班主任,每个等级都明确了不同的条件和待遇,达到哪个等级水平,就享受哪个等级的班主任津贴,其中,特级班主任、高级一等班主任、高级二等班主任,分别享受政府专项津贴。层级式的班主任职称,使班主任教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坐标和发展目标,搭建了专业成长阶梯,激发了学校工作活力。
三是改革班主任评价机制。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变原来的领导评价为主为班主任自评,班级学科教师、服务对象评价和教育教学相关部门(包括课程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实验室等教学服务部门)评价、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分别按照不同权重量化计分考核。通过让班主任自我评价,让班主任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班主任自我反思、专业成长,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班级学科教师、服务对象评价和教育教学相关部门评价,在考核机制上引导班主任全面做好班级工作,正确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争创优秀班级。这个评价体系里面,特别突出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班主任干得好不好,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这样的导向,就促使班主任转变观念和角色,真正关心每一名学生发展,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班主任管理机制系统性变革,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大家普遍感觉到,这次改革改到了点子上,真正解决了老师们关切的问题,触及到了学校管理的核心机制,为探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创新班主任培训机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打造一支优秀班主任队伍,关键是提升班主任素质水平,促进班主任专业自觉和专业发展。长期以来,班主任专业培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系统或者说比较成熟的机制。各个学校虽然做了一些校本培训探索,但缺乏机制支撑,没有形成面上的经验和效益。优秀的班主任成功经验没有得到共享,青年班主任缺乏专业指导,专业合作开展不起来。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班主任专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班主任培训与发展机制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横纵两个体系,涵盖三大研修平台、三级培训网络为主框架的“233”班主任专业发展工作体系。
横向体系主要是搭建三个研修平台,建立“专业培训、智慧共享、共同成长”机制。
一是高中教学管理区集训。2008年以来,我们从县域中小学教育整体发展着眼,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打破学校、学段界限,按照6所高中招生片区,划分为6个高中教学管理区,充分发挥高中办学优势,对初中和小学辐射带动、开放资源,搭建师资培训、合作研究、互动交流、教育衔接的平台,形成了区域性小学、初中、高中发展共同体。依托高中教学管理区,我们在高中设立班主任专业集训基地,实行龙头带动三段联动,组织2300多名班主任分期分批到高中参加跨学段联片培训,开展低重心、多层次、草根性教研。一方面推行本土化研究,坚持基于班级、聚焦问题,定期开展问题招标、课题认领、情境研讨、互助交流、成果分享等主题培训。不同学段的班主任教师组成专业共同体,从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方法、不同视角,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探讨班主任工作方法艺术,在观点碰撞、行动研究和经验共享中推动班主任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引进专家资源,高中教学管理区定期聘请外地名师、专家学者举行讲座,担任名誉班主任和班主任导师,让班主任和名师、专家开展圆桌对话,提升专业事业境界。还积极跟上级教科研机构、大学联合开展教育实验研究,让优秀班主任到高校进修、到科研机构挂职,以高中教学管理区为单位,主动承担班主任专业课题研究任务,与专家结成联盟,联合开展项目研究,我们不要项目资金、不要成果奖励、不要荣誉,但是,在参与中我们却得到了最想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科学思维、研究方法、专家智慧和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最大的受益方是我们。所以,和专家相约,共赢发展,就成为我们班主任参与式培训的一个重要策略。
二是名师工作室引领。2002年,我们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刚开始,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单纯的教学研究组织。后来,我们提出名师工作室要转型,从单功能体转向双功能体,实现“一室双研”,不仅是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组织,也同时是班主任专业研究团体。现在,我们的名师工作室扩展到三级层面,包括2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0个镇级名师工作室、12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单周举行周六研究课,重点研究课程教学;双周举行班主任论坛,主要围绕班主任工作困惑、班主任专业发展、班主任个性化研究、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班级学情会商、班主任管理失误反思等问题,开展观点争锋和头脑风暴,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在这样一个自由、灵活、宽松、开放的空气中,为班主任专业成长酝酿了丰厚的土壤。同时,我们在高密教育资讯网专门开设“班主任社区”,引导鼓励班主任把金点子、观点文章、问题思索和管理感悟,都在网络社区出来,大家一起在写作研究、跟帖评论、互动交流中,开展网络虚拟教研。在这样一种研究氛围下,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牌,带动了大家积极参与研讨班主任工作艺术,在相互切磋、共同分享中实现了个性化成长。借助名师工作室,各学校立足校本研究,创新班主任培养研究机制,推出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像高密二中开展了“成长中的烦恼”项目研究,建立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学习困难、心理问题等八类特殊学生问题征集机制,分类梳理细化形成问题库,班主任自主或合作认领问题,形成了问题行动研究培训机制,总结出了一套分类教育学生的规律方法,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立新中学建立了班主任发展档案,为每位班主任量身打造发展目标,学校提供科研条件和学术交流机会,开设名师大讲堂、班主任沙龙、班务管理亮点展台等,创立了班主任导师组协同育人模式等,全市中小学形成了“一校一品”工作特色,丰富了班主任研训内涵,构建起了“草根性、多样性、校本性”班主任研究成长机制。
三是城乡班主任交流。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班主任发展水平和工作特点各不相同。盘活城乡学校班主任优质资源、促进城乡班主任交流互通,推动整体工作创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班主任发展课题。2008年开始,我们建立了班主任统调机制,开展了班主任城乡交流。对全市骨干班主任队伍统筹调度,依托城乡教育联盟和名校共同体,实施了城乡双向对口班主任交流制度,实行异地培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3年来,共组织7批500多名班主任异地异校交换挂职,通过班主任流动,嵌入式移植不同学校的工作创新成果,交流融合班主任研修经验,创生出班主任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城乡交流锻炼了班主任队伍,带出了一批优秀青年班主任,优化了班主任结构,形成了新的骨干力量。
纵向培训体系方面,我们建立了市、镇、校三级网络,实现了班主任培训全覆盖。
在县级层面,建立教师研修学院,具体负责班主任培训计划,组织班主任远程培训,向专业研究组织购买培训资源和培训服务,开展班主任课题研究推介优秀成果,指导管理班主任教研活动,总结提炼班主任工作经验,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构架起了班主任研训大格局。
镇街层面设立班主任研修中心,组织班主任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了引领式培训、菜单式培训、主题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展示式培训、推介式培训,优化提升班主任队伍。
在学校层面,建立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开展面向班级学情的小课题研究、金点子征评、班级特色交流、全员育人导师制、名师工作室专业帮扶、班主任研修班、班主任述职等灵活多样的研讨活动,建立起学习培训、问题研究、行动反思、同伴互助、创新共享班主任工作机制,促进了班主任专业成长。
三、强化班主任激励机制,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只有关心重视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地位,让班主任感受到鼓励和尊重,老师们才会从内心真正喜欢班主任职业,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事业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从教育的意义上讲,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导师。我们要创造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生,首先要让我们的老师感受到教育事业的幸福,有幸福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所以,我们坚持把班主任作为学校的核心人力资源,实施了“十百千万”名师推动工程,积极培养名优班主任,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优秀班主任,让班主任享有高职称、高待遇、高地位,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班主任的良好风尚。
一是建立班主任专家报告团。优秀班主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提炼、宣传他们的敬业奉献、改革创新的典型事迹和成长经历,不仅是展示名师精神风采、尊重人才贡献的充分体现,更是加强班主任建设、鼓舞干劲的强大动力。2010年,我们在全市公开推选专家班主任和高密名师,看实绩、看能力、看水平,层层推选,公示事迹,通过电视台、网络、报刊广泛宣传教育人物,这个过程事实上也就是提炼经验、宣传名师的过程。经过层层推报,评选出精英教师组建了专家团队,专家团是全市教师队伍的业务塔尖、专业权威,所以,能够成为高密名师和专家班主任,是非常光荣的称号。当然,对名师的宣传不只是组织评选专家,我们还建立了班主任专家报告制度,将专家班主任的典型报告按主题调配,分成不同的培训菜单,全市各类学校自主“点菜”,邀请专家团进校传经送宝,开通了名班主任资源“直通车”,将专家智慧推广到每一所学校,专家班主任的思想经验转化成群体智慧,形成了品牌延伸效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深入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历、教育理念、教育艺术、研究成果、典型事迹,开发优秀班主任内涵资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主任培训课程。这样,一方面实现了专家班主任经验共享,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报告团现身说法,提升了优秀班主任的知名度和荣誉感,树立了班主任典型,扩大了专家班主任影响力,形成了学习、研究、培训、提高的引领力量。
二是让班主任成为重要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尊重班主任,让班主任成为重要人物,是我们班主任管理的一个重要法则。这不仅体现在决策、管理和服务上,更体现在我们的激励政策中。现在,我们在教师聘任、评优、晋职、考核、竞选干部等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活动中,都有一条硬性规定,班主任优先。在聘任上,凡是被聘任为班主任的,自动进入名师培养系列,在外出学习、资料配备、推选名师时,优先考虑。评选各类优秀和晋职,班主任工作经历是必备条件,每年还专门评选“十佳百优”班主任,由教育局和人社局联合表彰,享受高密市优秀教师同等待遇。年度岗位考核当中,班主任工作单独考核,按照一定权重加入总分,平均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教师。培养和聘任干部也特别注重向班主任倾斜,从班主任群体中选拔,近两年来,在我们新聘任215名教育干部中,208人是班主任出身,其中,直接从班主任岗位选拔的青年干部89人。我们还鼓励班主任著书立说、成名成家,专门设立了“著作奖”,出版著作奖励1-2万元。近年来,已有20多位班主任教师出版了专著,有48名班主任被评为全国和省级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同时,各个学校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班主任奖励制度。像高密四中每年评选功勋班主任,享受最高学校荣誉;高密一中建立记功制度,班主任教师享受功勋补贴,评选首席班主任,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的班主任授金质校徽奖;康成中学对班主任实行星级聘任,班主任享受星级职称;育才中学每月评选感动校园人物,让学生为班主任诵读颁奖词、授奖,把感动人物巨幅图片和先进事迹装帧成大型宣传牌,树立师生心目中的英雄;城南中学让家长和学生评选最受尊敬的班主任和最爱戴的老师,为荣誉教师举行升旗仪式等。通过这些激励方式,真正让老师们体会到,做班主任是很光荣的事,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勇挑重担,在班主任岗位上历练自己、实现价值。
一、 打造工作室内涵文化,形成工作室跟岗学习的核心价值观
在跟岗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精心打造工作室内涵文化,并致力于在带岗过程中帮助省骨干教师形成以下核心价值观:睿智明道、坚韧卓越,形成了工作室成员“JUST DO IT”的精神。
(一)创建工作室标识文化
主持人通过跟岗前的问卷调查、让跟岗教师提供个人简历等方式,了解各位跟岗教师的特点,并初步制定出工作室的文化标识。在跟岗教师入室跟岗学习的开办典礼上,通过沙龙研讨的方式,共同创建了工作室的标识文化。
1. 明确工作室室训、宗旨、定位和精神。工作室所有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共同确定了“睿智明道、坚韧卓越”的室训,明确了工作室“服务·共赢”的宗旨。同时,在工作室定位方面达成了共识,即明确了工作室是一个提供研修的平台,是主持人与跟岗教师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另外,还统一了工作室“JUST DO IT”的精神。工作室的室训、宗旨、定位和精神一开始是通过印刷在《工作手册》、《学员手册》、《制度汇编》、室服以及发表在博客上,以外显的方式来强化跟岗教师的记忆。跟岗三周的研修文化渗透后,每一位跟岗教师都对室训、宗旨、定位和精神有了认同感,有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付诸实践,形成了工作室跟岗学习的核心价值观。
2. 创作工作室室歌。经过跟岗教师的反复推敲,确定了《HAND IN HAND》为工作室的室歌,中英文混搭的歌词则由学员谭美婉老师写成。歌词摘录如下:“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我们相聚在此。名师不是容易的事,我也常想我孩子,可我还是努力坚持。We get together from cities afar. With joy,we unit here. We often help each other,we really love each other. This is like a warm family.多年以后,当你再回首,能否想起我的脸?不管时光如何变,请把我记心间,我们走过了二十天。Whatever time may change,keep me in your heart,Keep me in your memory.”工作室的室歌《HAND IN HAND》唱出了每一位成员的坚韧,正是工作室室训“睿智明道、坚韧卓越”的最好诠释。
3. 设计工作室的LOGO。LOGO的主色调绿色代表着生命力的坚韧,中间的橙色握手图标洋溢着温暖,并彰显了工作室“合作共赢”的思想,而“JUST DO IT”正是工作室的精神所在。LOGO设计出来后,作为工作室的标识,放在了工作室博客的头像上、室刊简报上、工作室室服上、《学员手册》上、《工作手册》上,成为工作室最经常使用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外显标识。
4. 设计制定工作室室服。全体工作室成员共同设计和制定了紫色优雅的工作室室服。在参加市、区的各种教研活动的时候,十一位工作室成员穿上室服齐刷刷出场的时候,成为活动现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工作室的室服,加强了工作室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团队意识和自豪感。
(二)创建工作室媒体文化
1. 设计和制作《江学英教师工作室跟岗学员手册》。《学员手册》前半部分提供了工作室成员的通讯录、工作室所在单位的办公室分布及号码一览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工作室跟岗培训工作总计划、日程安排等。后半部分由跟岗教师自己填写,包括学员跟岗学习计划、跟岗听评课记录、参加学术讲座与区域教研活动记录、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记录工作室的大事和各种活动,并对工作室跟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展望或提出建议等。
2. 设计制作《江学英教师工作室跟岗日志》。《跟岗日志》由跟岗教师每日填写,旨在让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每天的研修行为,然后在接下来的跟岗活动中,能有意识比照、调整自己的研修行为,增强研修的“内驱力”,强化研修的实效性。
3. 设计和制作《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工作手册》。《工作手册》由主持人填写,分会议记录、培训记录、听评课记录、学术讲座与区域教研活动记录、与跟岗教师谈心记录等板块,及时记录工作室的动态。
4. 开设和及时更新工作室博客。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博客(http://.cn/missjiang2007)分设了工作动态、带岗日志、研修天地、读书交流、他山之玉、英语沙龙、教育杂记、家校互动等栏目,由主持人和跟岗教师共同更新博客内容,利用网络媒体平台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5.定期出版工作室简报。工作室简报以周刊的方式,跟岗的三周已经出版了三期。具体栏目由班长和简报长组织全体成员进行讨论,稿件全部为工作室成员的原创。
(三)创建工作室制度文化
工作室在组建初期,经过全体成员在开班典礼的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江学英教师工作室章程》,讨论通过了《江学英教师工作室班委会职责》、《江学英教师工作室考勤管理制度》、《江学英教师工作室教研管理制度》、《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博客管理制度》、《江学英教师工作室档案管理制度》、《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学员考核制度》,并集成《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制度汇编》,每个成员人手一册,由纪律委员组织工作室成员定期学习,形成了工作室的制度文化。正是有了制度文化的渗透,跟岗教师在三周的跟岗研修学习中,精神状态饱满,积极主动全程参与工作室的所有活动,确保了跟岗学习的纪律和质量。
(四)建立工作室组织文化
建设了强有力的班委体系,打造跟岗教师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同伴互助提升的内涵发展文化。为加强工作室跟岗教师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同伴互助提升,为营造工作室“人人是主人翁、人人参与管理”的和谐人际氛围,为更好地发挥跟岗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工作室搭建成为每一个成员的研修平台、促进每一个成员的专业成长,工作室通过自我推荐、全体举手表决的方式,成立了班委会。班委会设班长1名、文体委员1名、学习委员1名、纪律委员1名、生活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工作室简报编辑1名、博客管理员1名,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达到了群策群力的目的。同时,明确了班委会的职责与分工。班委实行例会制,按日程表对工作室下一阶段的工作、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分工协作,工作室成为了一个具有系统合力的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打造了跟岗教师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同伴互助提升的内涵发展文化。
二、通过课题引领,打造工作室科研文化,提升跟岗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一)开设讲座和专家讲学,清除科研障碍。为提升跟岗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笔者在跟岗第二天就给全体成员作了主题为《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课题》的讲座。同时,在跟岗第二周的周二下午,针对跟岗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科研需求,召开了“江学英教师工作室子课题开题鉴定会”,邀请了珠海市教研中心王卫国主任就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命题”、“破题”和“开展研究”进行了专场讲学,清除了跟岗教师做科研课题的障碍。
(二)统一总课题,做好子课题的自选与申报工作。工作室以笔者获得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第二批(2012年度)立项的《推行“ 讲练评思”模式 构建生态高效英语课堂的研究》(立项编号为【2012KTG07】)这一课题作为工作室的总课题,列举了十项子课题,由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特长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挑选,做好子课题申报的前期工作。同时,工作室通过研究性知识与方法学习,在跟岗过程中引导教师自觉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破解教学难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如:湛江市第一中学培才学校的詹福艳老师,根据自己常年带初三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申报了《推行“ 讲练评思”模式 构建初三英语读写综合课堂的研究》这一子课题,准备在初三的阅读与写作课型模式上有所突破。又比如,来自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的周新花老师开展的是《初一语音词汇教学“讲练评思”模式的研究》,一方面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从自信心、学习方法、交际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汇学习的兴趣引导和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作室研修文化建设活动,促进跟岗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教育主张与教学风格的提炼与形成
工作室以“搭建研修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工作室研修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香洲区、珠海市的教研平台,促进了跟岗教师的专业精神生长。
(一)深入珠海八中英语教研组研讨,进行大量的“结对”听评课活动。跟岗初期,跟岗教师与工作室所在的珠海市第八中学英语教研组进行了见面会,开展了“结对子”活动,深入教研组进行调研,并进行了大量的听评课活动,为跟岗教师第二周开始的公开课和录像课进行了奠基。同时,八中英语教研组良好浓郁的教研氛围、规范的教研动作滋养着十位跟岗教师,她们很多人在跟岗结束的意见反馈中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这一点。
(二)开展汇报展示课和优秀课例研发活动。经过跟岗第一周的大量“结对”听评课活动,从跟岗第二周开始,骨干教师们进行了汇报展示课和优秀课例研发活动。来自全省5大区域的十名跟岗教师,以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教学技艺,开展了汇报展示课和优秀课例研发活动共22次,不仅为工作室的跟岗同伴们,更为来自珠海市第八中学、香洲区、珠海市其他区的英语教学同行们展示了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提供了交流的大舞台,引发了“一节好的英语课是怎么样的”大讨论和深度思考。
(三)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活动。为引领跟岗教师读书,获得精神层面的滋养,工作室除了每周举行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的活动外,还特别邀请珠海八中周新桥副校长作主题为《与书牵手: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的专题读书报告,引发全体工作室成员重新审视了读书对于教师精神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四)开展专题讲座、讲学活动,参与区域学术教研。根据工作室跟岗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跟岗的三周里,工作室共开展了主题为《博客的管理与经营》、《厚积薄发 追求卓越》、《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课题》、《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如何评课》等专题讲座。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邀请专家入工作室进行讲学活动2次,跟岗教师“走出去”参与珠海市、香洲区的专题报告如《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培训讲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会》、《珠海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容闳大讲坛》等4次。这些讲座与讲学等区域性学术研讨活动,拓宽了跟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增长了见识。
(五)举办成长规划研讨沙龙。针对跟岗教师很多为省骨干教师,在当地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但却不知道下一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瓶颈情况,工作室开展了跟岗教师成长规划研讨沙龙。沙龙上,每一位教师都谈到了自己的困惑,每一位教师都给自己的同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主持人在成员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导跟岗教师填写了未来三年的《成长规划书》。
(六)组织跨校际考察和工作室联动交流活动。跟岗的三周里,工作室先后走访了广东省鲍当洪教师工作室、孙新工作室,考察了珠海市香洲区谢燕枚英语工作室、张柳珍英语工作室,进行了英语教学、公开课、讲座的联动活动。除工作室所在的珠海市第八中学外,跟岗教师还考察了珠海市实验中学、珠海市第四中学、珠海市第九中学、珠海市立才学校、珠海市新世纪学校、珠海市容闳书院、珠海市拱北小学。通过这些工作室的联动与跨校际的考察活动,增进了跟岗教师对珠海本土的英语教育的了解,开拓了英语教学视野。
(七)参加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教研联盟学科教研活动。
1. 观摩2012年中山市直属学校初中英语比赛课。利用跟岗教师所在区域的资源,工作室全体成员到达了在中山市第一中学举办的中山市2012年初中英语市直属学校赛课的现场,观摩了四节比赛课,收获良多。
2. 考察中山坦洲实验中学。中山坦洲实验中学的考察之行,进一步帮助跟岗教师了解了中山英语教育的现状,开拓了眼界。
3. 参加珠中江教研联盟学科教研活动。工作室在2012年11月1日参与了珠中江教研联盟学科教研活动,笔者在中山市东区中学初中部为来自珠海、中山、江门三地的200多位英语教师上了展示课。课后三地热烈的点评课活动让工作室成员了解了三地英语教学的差异,受益匪浅。
(八)举办“我们的教育主张与教学风格研讨会”。通过跟岗两周半大容量、高频率的听评课、讲座、报告、沙龙研讨、考察等活动的参与和反思,跟岗教师已经开始自发地对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进行思考。工作室在跟岗的第三周周三,举办了教育主张与教学风格研讨会,更是进一步引发了跟岗教师对自己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的思考和提炼。她们纷纷动笔,整理出了自己的思考,所写的《我的教育主张与教学风格》成为了工作室简报第三期的主要内容。
四、加强工作室人文关怀文化建设,形成工作室和谐温馨的“群体动力场”
工作室的跟岗研修学习强度是比较大的,加之跟岗教师都是来自省内各个城市,她们在整整三周的跟岗时间内,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场景,离开亲人、朋友、同事,无形中面临很多生活和心理的不适应。而这次跟岗的十位都是女老师,都是年轻的妈妈,对于孩子的牵挂,更是让她们难于安心学习。这时候,加强工作室的人文关怀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办法让工作室成为她们在珠海的家,让主持人成为她们在珠海的亲人。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和安排衣食住行,除了留心观察、照顾她们的情绪,更有效的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跟岗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
(一)跟岗报到、开班典礼、结业典礼和纪念礼物。
1. 跟岗报到直接影响着跟岗教师对工作室主持人的第一印象。虽然是周日下午,当跟岗教师一到提前准备好的酒店大门的时候,发现主持人亲自在迎接,而且开口就能喊出自己和其他九个老师的名字的时候,所有的舟车劳顿都会化作感激和感动。这就给了跟岗工作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开班典礼影响着跟岗教师对工作室及所在学校的首因印象和专业信服度。这个印象将持续影响着学员接下来的三周跟岗学习。所以,在开班典礼上的《珠海八中校情、香洲教育区情、珠海教育市情》简介就很有必要。这给了跟岗教师一个信心:工作室所在的区域是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区,工作室所在的学校教研氛围浓郁,领导很重视等等。而接下来的工作室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班委会建设讨论,更让跟岗教师感受到了工作室所做的大量的前期工作和主持人的用心。
3. 结业典礼和纪念礼物。结业典礼作为成果展示会也好,作为告别会也好,最重要的是,它给了工作室成员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三个星期的同舟共济,三个星期的同甘共苦和三个星期的并肩作战,离别,已是依依不舍。结业典礼上有平日看不到的惜别和难舍难分。最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不约而同都准备了纪念礼物。在主持人打开刻有跟岗教师自己名字的纪念水晶镇纸的时候,所有人一片惊喜的欢呼声;而在主持人为跟岗学员一一颁发这份跟岗纪念品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含着眼泪,都过来合影和拥抱。主持人也没有想到班委会为学校、工作室和主持人都准备了纪念礼物。爱是爱的回报,这句话是最好的诠释。
(二)开展珠海本土文化考察活动。在周末,组织跟岗教师到珠海本土的风景名胜游赏,一来增进同伴的了解和友谊,二来增强工作室的凝聚力,最重要的是让她们在风情迥异的景观和多样的活动中,减轻对家人的思念之苦,感受到工作室的贴心和温暖。比如在跟岗的三周里,工作室组织了跟岗教师自行车环游珠海的绿道,参观了野狸岛、珠海渔女、情侣路、海滨公园、石景山公园、圆明新园、古元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除了本土文化考察活动,工作室还组织了很多联谊活动。比如说与鲍当洪工作室、孙新工作室的联谊工作餐,又比如说为庆祝子课题顺利开题的烛光晚餐,还有就是家庭做客也深受跟岗老师的欢迎。在跟岗第一周周末,主持人一家邀请跟岗教师一起到家里做客并到得月舫喝早茶。第二周周末,珠海本地的学员谭美婉老师邀请跟岗教师到家进行“零食会”。到中山听课的时候,中山坦洲的学员周新花老师邀请大家到家里做菜,共享大餐。跟岗开始的时候有欢迎晚宴,跟岗尾声的时候有珠海本地学员宴请外地学员的大餐,结业的时侯有毕业宴会……所有这些活动,加深了工作室成员的彼此了解,增强了工作室和谐温馨的人际氛围,形成了工作室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力,成了跟岗学员们结业视频的最温馨、最打动人心的花絮。
一、 校本研训工作
1、调查了教师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我校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表》。
2、开展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校本培训:《如何说课》、《如何制作课件》、《现代教育理论》;进行了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由于严格组织、培训到位,我校参加区决赛的选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开展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校本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意识到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在传承“勤恳务实”学校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修炼,从而远离职业倦怠,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通过培训,我校教师自我充电、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选拔。老师们都觉得结果只是一个部分,大多数教师都是把认真准备答辩的过程当做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名师工作室成员从一名增加到三名。
二、 初三工作
1、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希望生名单,与初三老师达成目标上的共识,目标到人。
2、领导分工明确,关注教研组集体备课,加强课标学习,关注近三年的中考题,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出卷,分层次练习,做到以学定教;跟踪问题学科、问题班级、问题学生课堂,关注希望生的课堂反馈。
3、加强检查反馈,反馈到组、到人。例如:作业批改、学生课堂表现、小考反馈的及时性等。
4、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确保信息通畅(区要求、考试说明等)。
5、落实复习计划到天,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讲求课堂有效性,开展预案、学案、教案的整合,做到课堂无死角,学生精神状态饱满。
7、加强教学跟踪分析指导,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