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4 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 发生8.7级地震,其后又发生海啸。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受到重创,死亡20多万人,酿成了空前的人间惨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印度尼西亚诸岛、菲律宾与我国的台湾岛屿同属于西太平洋地震带。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太平洋地震带西侧、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省及其海域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强烈地震地区,仅据该地区自1892年正式开始用仪器观测记录的统计,就记录到6.8级以上的地震40余次,其中7.0级以上达28次。台湾岛附近海域海水相对较深,海底摩擦力较小具备产生海啸的条件。1867年12月18日发生在台湾基隆北海中的6级地震引起了海啸,海水冲决了基隆的海堤,迅速涌向市区,冲毁民房,使数百人丧身。追溯历史,联系当今,痛定思痛,深感在这次地震之前由于没有建立地震海啸预警体系给印度洋沿岸国家带来的惨痛的经验教训,并联系到闽特的地理构造格架,地球动力学状态和地震活动与海啸之间的关联性。面对地震海啸的威胁,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携手合作,以造福两岸人民。
1 建立海峡两岸地震海啸预警机制
虽然目前人类还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端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是可以预知的。比如地震海啸发生时,海水会突然退潮 。这些都是逃生和实施应急措施的良机。因此,将地震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是有望做到的。在面对自然灾害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重点放在灾前预防上,以1960年智利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为契机,建立了太平洋地区海啸预警体系。然而,在环印度洋海区,这种预警机制并未建立,导致在印尼大地震之后,数以万计在海滩上嘻戏的游客,却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毫无察觉,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洋海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了预警机制,职能部门就能够通知人们海啸可能抵达的地区,很多生命就可以获救。这无疑是人类面对此次印度洋大海啸缺乏有效预警机制的惨痛教训。
海峡两岸应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相关信息,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建立地区性地震及海啸预警联合体系,时不我待,势在必行。针对两岸地震地质环境和地质活动差异性,应设立红、橙、黄、绿四个不同等级的地震海啸预警体系。目前,福建省的地震监测系统、分析预报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升级换代,基本上实现地震(包括海底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海啸警报研究与应急对策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为建立海峡两岸地震海啸预警联合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建立切实有效的地震海啸应急机制
这次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所带来的灾害之所以如此巨大,与印度洋有关国家缺乏海啸预警应急机制不无关系。这些国家在灾难面前显得手忙脚乱,善后工作各行其事,缺乏统一协调。尤其是对灾后急需解决水、卫生、食品、避难所以及健康等问题,缺乏统一调配和管理,在某些灾区甚至发生了灾民抢夺食品的混乱。
沿台湾海峡两岸边的现代化大中城市居多,人口高度密集,经济发达。如果没有一个应急的体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无法应对,就会束手无策。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地震部门综合协调,以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地震灾害救援队为主,联合各灾种管理部门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其它救援力量,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分工协作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地震发生以后,地震部门的应急预案要保证做到各种抢险救灾政策和措施及时到位,灾情和咨询信息实时报道渠道畅通,未来震情趋势预测准确公开,救灾队伍和各种救灾物资及时到达灾区。
地震应急必须针对当前地震灾害给建筑物带来损毁和次生灾害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手段,建立一支具有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训练有素、技术拔尖、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的应急救援队伍队,争取时间,搜救生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依托全社会志愿者的力量,掌握应急救援技术和技能,建立定期演练制度也是应急救援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2004年,组建的福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随时执行地震紧急救援任务,同时具备对其他灾害事件的技术支持和救援能力。在时机成熟时,还可以对台湾省发生的地震灾害实行人道救援。台湾成立救援队比较早,在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活动以后,基本都派救援队去,参与人道主义的活动,有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
3切实增强地震海啸防范的意识和措施
3.1 提高防范意识
人们欣慰地知道,在这次印度尼西亚海啸中,有一位英国小游客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声,就像煎锅一样”的异常现象,她凭借此前所学的知识判断出这是海啸到来的迹象。在她警告下,约100名游客在海啸到达海滩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可见,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至关重要。目前广大群众对地震的知识比较淡漠,一宣传大家就觉得要地震了,容易造成心理上恐慌。不宣传则容易轻信地震谣传,使得普及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处于矛盾境地。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地震,波及到福建、广东沿海这一带,福建的厦门,福州,泉州震感很强烈,由于福建省地震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工作做得到位,没有造成紧张和混乱,各方面的工作比较有序。而其他有震感地方则乱成一锅粥,学生争先恐后往室外跑。造成数百名学生被踩伤,3人被踩死的严重后果。而1999年10月9日,福建漳州的地震谣传波及七个县(市,区),40个乡镇。估计受此影响人数达近百万,在外露宿近十万人。可见,加强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救灾知识确实非常重要。要在防震减灾宣传的对象上下功夫,在宣传的手段上花力气。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涉及千家万户,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民防灾减灾指导,在各级学校、村镇、社区,将防灾防震减灾知识列入教育内容,提高广大群众在发生灾害时的自救和施救能力。
3.2 增强防范措施
鉴于目前应对地震和海啸袭击尚无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一般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加强地震和海啸的预测预报,及时采取躲避的对策,把其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针对性地采取对抗对策:进行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收集地震海洋地质,海底地形,地球物理资料,划定地震海啸发生的危险区段并绘制危险区划图,加强海岸的环境保护,如建筑和完善必要的坚固防浪堤,营造防潮林。海峡两岸港口城市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历史上最大地震海啸风暴潮的浪高及冲击力,并适当考虑保险系数进行设计,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港口,岸边建筑物进行设防与抗震加固,建立避难场所,逃生平台,落实疏散方案。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的整体建筑就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福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指挥不得中断的特点和功能应用了隔震技术,采用橡胶隔震支座,开创了福建省高层建筑设计从传统抗震技术逐步转到结构控制技术的先河,不但填补福建省高层建筑隔震无设计应用的空白,也为海峡两岸在建筑物隔震技术的应用做了实物示范和经验储备。
只有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防范措施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在灾害面前才能永远是强者。
4 切实加强海峡两岸的地震科技交流
在这次印度尼西亚大地震海啸中,海啸两岸都参加了应急救援工作。这对加强两岸在地震海啸灾害紧急救援领域的协作,促进两岸科技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岸地震科技工作者共同面对着防震减灾的任务。两岸地震监测水平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在认识地震发生过程、掌握和应用防震减灾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地震预报、地震理论研究、地震数字观测台网以及地壳运动GPS监测台网等方面都分别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在地震学、基础地球物理、地震工程、减灾对策及闽台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和合作。最近,69位来自海峡两岸的地震专家学者汇聚海口,出席第五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交流和探讨地震学与地震工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台湾省的刘忠智等5位地震专家来到厦门市地震局,和福建省、厦门市地震工作者洽谈科技合作事宜。双方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将闽台两地的地震观测台网联网,两岸连手“监控”地震。闽台两岸地震科技界还将在其它方面合作,包括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刘正彦和马国凤等人,根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面站监测数据发现,海啸预警单位改以GPS监测电离层浓度变化,很可能取代目前在海底设置地震仪和沿岸潮位监测仪作为海啸警报的方式的研究。联合开展 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研究、联合开展海峡地壳构造研究等等。双方合作后,可以实现互补,有利于对海峡地震和地质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一旦海峡发生地震,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震情评估,减少地震损失。
5 结 语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这场世纪大劫难震惊了整个世界而被记入历史。海峡两岸已在深深地反思这次灾难带给人类的深重教训: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海峡两岸地震科技工作者应该携手建立海峡两岸地震海啸预警联合体系,在海峡两岸地震科技工作交流和地震海啸预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涛. 福建及台湾海峡地震预警工程架构探索[J].福建地震, 2004,(2).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说,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相比,这一次地震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波及面广,震级剧烈,还引发了海啸、核设施事故。日本东京到北海道之间,整个东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等交通体系等都受到破坏。
清华大学核研院教授毛宇强说,地震、海啸带来的核电站受损严重,的确是日本在灾备阶段没有预料到的。伴随地震发生的海啸冲毁了备用电源,灾难发生后的应急保障失去了效用。
建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国际灾备体系中也没有提到应对核辐射等灾难。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网站建有全世界各个区域灾难的记录,包括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灾难发生的概况、教训和经验,但是整个记录都没有谈及核污染事故处置的经验、教训。
日本这次多灾难并发的地震,给了世界各国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更系统全面地考虑不同灾难事故间的联系,细化预防工作。
应当说,日本的灾备体系是比较完备的。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内阁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的灾备管理体制,负责全国的灾备管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灾备管理中心”,是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多灾种、全风险管理体制。此次巨大地震后,日本立即关闭了机场、核电站、高铁和部分普通铁路并进行检修。除福岛核电站,可以说日本的这些应急措施,做到了防止余震对这些设施产生的进一步破坏。
日本灾备管理体制突出的三大特点是:健全的灾备管理法制,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国民防灾演习,每年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这一天全国举行防灾演习,以提高防灾意识与能力;完善的财政金融保障措施。
国务院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说,日本有一种预警机制,一旦预测或发生地震,地震台立即会切换到广播电台,让公众最快地接收到相关信息。
根据日本的灾备法规,不需要请示,相关人员马上可以飞到上空侦察情况,节省大量时间。
关键词:媒介事件;媒介事件特征;直播脚本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84-03
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修·卡茨在其经典著作《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指出,媒介事件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是以一种收视状态为表征的具有公共领域性质的电视直播事件。“如果把节日收看对于平常收看的关系比作假日对于平日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些事件就可以视为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了”。[1]
在当下,随着媒介的发展,随着电视功能被日益深入认识,随着直播这一报道手段的应用日益频繁,“媒介事件”不仅没有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反而愈发令人关注,它作为“特殊的电视事件”,经由电视放大其震撼效果,传达的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仪式性的“神圣与敬畏”,一般具有较大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一、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的
报道体现出媒介事件的特征
(一)直播性与重要性
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2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大地震,通过媒体的报道瞬间传遍全球,而央视也通过多个频道的联动直播,将全国召入一次重大的“媒介事件”。电视直播向我们展示了地震、海啸的破坏性,摧毁性,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性。一方面,我们对于日本人民在灾难中的际遇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我们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不是受到核辐射的牵连,我们关心我们吃的、用的东西是不是受到核辐射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央视报道日本核泄漏事件作为媒介事件的重要性。
(二)干扰性与垄断性
央视对本次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核泄漏事件的直播报道,通过规模宏大的直播、各媒体的转播跟进完成了一次媒介事件的全过程。从3月11日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都对日本大地震进行了直播报道。特别是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打破了日常的播出节奏,打乱了平时的常规节目安排,全天候持续不断地关注日本大地震,出现了对播出常态的“垄断性”干扰。
(三)非常规性与霸权性
本次央视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特别报道,以及央视推出的特别节目,具有非常规性,“改变了人们的收看习惯”。如果在平时的话,我们不会打开电视就看到新闻频道一直在播报关于日本的新闻,我们可能看到的是关于世界各国、全国各地的实事新闻。但是由于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而且余震不断,事故处理不可避免地长期化,核危机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我们每天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关于核泄漏事故的最新报道。
(四)紧张危险的过程、和平安全的结果
相信观看此次电视直播的观众都有着相似的感受:海啸凶猛来袭,转眼间吞没了良田和村庄;岩手、宫城两座城市被滚滚的浊浪淹没,一辆辆车子、一幢幢房子被摧毁;地震引发多个城市燃起了熊熊大火;东京市区断电,市民们在紧张、沉默和凝重的氛围中度日;直升机在空中对核反应堆喷水降温遇到阻力而几度中断,被迫组成地面“敢死队”冒着高辐射的危险进行人为的注水降温;其他核电站也接二连三地告急,同样存在核泄漏的威胁……这些灾难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紧张、惶恐、痛心。
不过由于日本对地震的预警机制好、抗震建筑的牢固程度高,加上训练有素的国民和慷慨的国际援助,使得日本在此次灾难中显示出良好的抗震能力。 3月15日,日本地震92小时后,一位70岁的老人成功获救;3月20日17点,日本强震后的第十天,一位80岁的老妪和一个16岁的少年……每一位幸存者的成功获救,对日本和国际社会都是极大的鼓舞,对观众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和安慰,更加鼓舞了大家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多番波折,但是核泄漏最终得到了控制,随着日本灾区人民的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央视的节目安排也逐渐回归到日常状态,这样的结果是和平而又安全的。
二、央视对2011年日本
核泄漏事件报道的直播脚本
构成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直播报道的媒介事件样式本体的叙事形式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征服”;此外也体现了另外两个层面,日本与自然灾害和时间之间的“竞赛”,以及对日本人的沉着冷静、坚强勇敢精神的“加冕”。也就是说,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直播报道有三种脚本:征服、竞赛和加冕。
(一) 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报道的样本
央视对此次日本地震海啸及核危机的报道从2011年3月11日一直持续到2011年6月初,历时80多天。通过新闻中心实时向观众提供日本大地震的最新动态,采取灵活的报道方式展示全球性报道点,突出现场元素,实现日本大地震与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件的动态衔接,引领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完成对媒介事件的参与。
为了使下文的分析有所依附,我们有必要对央视在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系列报道中各阶段的报道内容和特点做一个概述。
在3月11日地震、海啸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国际中文频道即刻并机直播《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新闻直播间》3月11日下午的直播是特别节目的开篇,以对日本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汇报为主,讲述了日本大地震人民的受灾情况、伤亡情况,以及政府的救援。紧接着,视线集中在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核电站的破坏,潜在的核危机,等等。由于观众对海啸及核电站的了解并不丰富,以及对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关注,因此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的传递阶段,以描述地震及海啸发生的惨状、成因、破坏力等信息和日本政府关于遇难者和幸存者人数的情况等。
当地时间3月12日15点36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从12日开始,直播报道的话题就围绕着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核泄漏事故来展开,除了报道事故现场的最新动态,日本国人的状况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对事故的关注,央视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开始更加注重报道的深度,邀请了大量的核问题专家和新闻评论员对事故进行综合而全面的透析,讲解和分析了核动力发电的原理、核电站的安全性、日本核技术的水平、日本核电的管理体系、此次核电站爆炸的原因;讨论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施救,此次核危机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相关国家的防范措施,国际上关于应对危机的一系列动作,控制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策略;评价了日本政府应对核危机的表现及处理的效果;预测了核危机未来的演变趋势、可能导致的结果等。
在第三阶段中,各议题内容趋向平衡,但是相对来说,更侧重于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日本国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主题,同时对日本灾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各方面的展望以及人类对灾难的反思。
(二)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报道的直播脚本
1.从“征服”的层面来讲,电视台把大众请来见证一件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件
它突出的是只有非同一般的措施才能化解的僵局,强调任务的艰巨及风险的巨大——一切都采取一个开放式的悬念故事形式。“征服”是一个过程,结果是和平的姿态,而不是敌意的姿态。在“征服”的直播中,英雄面对的困难如此之巨大,风险如此之真实,世人无不屏息来目睹这种挑战和它的结局。[1]
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的直播报道,让我们知道这场灾难对日本人是多大的挑战是多么的真实,征服这场灾难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么的坚强。
2.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的直播报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场“竞赛”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和生老病死一样,是人们无法避免的,从央视对其的直播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竞赛。
对此次核泄漏事件的直播报道还体现了人们和时间之间的比赛。在地震发生后,要争分夺秒地对灾区进行营救,救援的范围之广,人员之多,过程之困难,都要求营救人员必须分秒必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场救灾人员和时间的竞赛。受灾人员也要和时间比赛,他们要在疼痛和痛苦中坚持,争取最多的时间让自己活下去,等待救援。日本政府也要和时间比赛,日本政府控制核危机要面临持久战,他们通过时间的拖延,以争取时间尽快把处理方案做出来,并尽快得到落实。
3.央视对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的直播报道,也体现了“加冕”这一直播脚本
日本人在地震之后的沉着冷静,积极乐观是值得学习的。尽管余震不断,核辐射的危险已然存在,但不论男女老少仍然十分耐心地排着长队等待购物和加油;井然有序、毫不慌乱地领取救灾物资;即便在自来水受到核污染之后去超市购买矿泉水和食品时也只是拿每日所需要的数量,并不多拿,更没有出现抢购现象。我们在电视画面中还看到,尽管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甚至变得一无所有,尽管内心悲恸,但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他们大部分都能微笑面对,沉着应答。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日本人表现出了出奇的冷静、坚强和自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央视对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的直播脚本,亦是一场精神的加冕仪式和意志品质的颁奖典礼。
媒介事件是历史的现场直播,是对惯常的正常播出乃至生活流动的干扰,召唤人们对仪式的见证和参与,并对各媒体提供报道的脚本,能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达到凝聚社会力量的目的。中央电视台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的连续报道,以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和打破正常播出模式及收看形式的垄断性唤起大众仪式性的收看,在直播脚本、播出效果等方面体现了央视直播报道的水准,也体现出鲜明的媒介事件特征。正确理解和分析媒介事件理论在直播中的现实运用,对我国电视媒体对于媒介事件的运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戴扬,伊莱修·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5).
[4] 刘祖斌.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 刘笑盈.电视媒介事件——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效果[J].传播与受众,2005,(7).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所以,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又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日本作为太平洋中的岛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相互挤压,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此次日本大地震也是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最大浪高达20多米。在地震和海啸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至于网上流传的此次日本大地震是因为历史上日本曾经大规模侵略他国、残害生灵而遭到报应,这种“前世造孽说”,则纯属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是无稽之谈。
2.发展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以,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对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3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其等级初步定为4级。此后,该核电站发生了反应堆燃料熔毁、向外界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情况,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标准将事故等级提升到5级。但随着该核电站所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已严重超出标准,达“数万万亿贝克勒尔”(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依据泄漏放射物质的活度作为评级依据,以“万亿贝克勒尔”为单位)。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得日本核泄漏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核泄漏事故等级一个月连升三级,而日本政府则因为在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初过于乐观的态度而受到民众的批评和指责。
3.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而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所以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日本大地震以及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那都是“天灾”,都是其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此次日本大地震前10秒,地震预警系统已发出警报,别小看这10秒钟时间,已经足够让一辆高速列车紧急停车,足够关闭工厂生产线,并让学生躲到书桌底下。
4.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根本上说,由于受实践水平的制约,人类在某一个时期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总是有限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但还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及其所引发的灾难,说明人类目前尚未对地震发生的规律形成完全的、正确的、本质性的认识。但认识又具有无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要不断地扩展、加深、向前推移。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相信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完全正确揭示地震发生的规律,甚至能够利用地震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造福人类本身。
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后,影响波及墨西哥太平洋沿海。墨西哥海滨度假胜地阿卡普尔科海域出现了大量鱼类聚集的场景,看起来就像原油泄漏。大批沙丁鱼、凤尾鱼、鲈鱼和鲭鱼集体游近岸边,渔夫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捕获大量的鱼。专家认为墨西哥沿海鱼类大规模聚集和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有直接关系。
印度洋地震导致广东出现井喷奇观
2004年12月26日,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和海啸的影响,相隔万里之遥的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差干地震地下水观测站发生井喷奇观,井喷水柱最高时达50米。印尼大地震发生后,位于梅州市丰顺县的“丰良井”水位也出现异常井喷现象,井水由-5.1米上升至溢出井口,直到第二天才回落至正常水位。专家认为,印尼大地震的震源非常深,因此震荡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对广东产生了轻微影响。
震后汶川山崖上出现地震壁画
地震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虽然汶川大地震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也带来了新的自然奇观――从映秀到萝卜寨沿线的山崖上,由于地震山体滑坡,形成了大量的地震壁画奇观。据了解,这些“地震壁画”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传说中的鬼怪意象等类型。其中以各式各
北川地震后出现“火焰山” 能煮熟鸡蛋
2010年6月8日,北川陈家坝乡龙坪村一社群众反映,“5・12”地震后,山体垮塌形成的新山上,两年来都在冒烟,烟越来越浓烈,并伴有刺鼻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只要冒过烟的地方,地上的土石就变白了,还能看到白色结晶体,拿个鸡蛋放在上面,要不了多久就会烫熟,烟尘伴着刺鼻气味确实像硫磺味。专家现场查看后认为,山体中可能含有硫或者磷等成分,与空气充分接触后发生了自燃。样的人物造型居多,像人猿泰山、断臂维纳斯、大禹治水、羌族老人、芭蕾舞者、提琴女、战神等,惟妙惟肖。
日本新燃岳火山继续喷发出现壮观闪电奇观
2011年1月28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射出灰烬和熔岩,一道道闪电划破火山上空。新燃岳是雾岛山火山群的破火山口之一。火山闪电的来历仍然是个谜,据美国阿拉斯加火山天文台专家史蒂夫・麦克努特介绍,这种奇特现象可能是带电硅(岩浆的一部分)从火山喷出时与大气接触形成的。
山东烟台码头出现“冰瀑”倒挂奇观
2011年2月14日,游人在东炮台旅游码头与冰凌美景拍照。当日,烟台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海面风力6到7级,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大风掀起巨浪,将海水凝固到码头的建筑物上,仿佛冰山一角,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拍照。
埃塞俄比亚火山活动造就地质奇观
去埃塞俄比亚达洛尔旅行的游客肯定不是冲着这里的气候来的,因为这座采矿幽灵城镇是地球上气温最高的地方。这里常年平均气温约为34.4摄氏度,白天的气温可以轻松突破46摄氏度。但是那些勇敢来到这里的人,绝对会不枉此行,因为埃塞俄比亚达洛尔火山活动所导致的盐分沉淀层,形成了神奇的地貌供人欣赏。
冰岛火山喷发出现奇观
2010年4月14日,冰岛中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川火山再次大爆发。大量火山熔岩喷向天空,部分冰川融化引发洪水,冲毁了附近的道路和桥梁。大量火山烟尘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4月15日的空中交通,导致飞往挪威、芬兰、俄罗斯西北部地区、英国和丹麦的许多航班取消。
热带风暴肆虐危地马拉城出现骇人地洞
或因热带风暴“阿加莎”所引发暴雨的影响,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市区2010年5月30日出现了一个深约100米的巨坑,让世人震惊。以严格的地质学术语来解释,天坑是指由于水不断侵蚀固体基岩,使地表发生塌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深坑。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19-02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有报道说,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时,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女孩与家人在泰国普吉岛游玩时,突然看到海水翻起了很多的“泡泡”,随即告诉妈妈说,将会有海啸发生。正是由于她的警告,这个海滩上无一人伤亡。小女孩也因此被媒体赞誉为“海滩天使”。“海滩天使”的这份“先见之明”,正是得益于她在学校地理课上学习到的有关海啸的知识。她说:“地理老师教给我们有关地震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十岁的小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知识避开百年不遇的灾难,而我们的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何呢?好多大学生在地图册上找不到具体某一地方的地名,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因为不会查看地图而找不到方向的也大有人在。面对这样的事实,作为一位地理教师,我感触很深,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让地理课堂教学多一些“生活”的色彩,如何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教会他们处理和应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这的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一、地理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地理
1.地理知识源于真实生活
(1)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太阳、月亮、云、夜晚星空的变化,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夏季时的运动轨迹和白昼时间长短的情况,并与冬季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观测在晴天、多云、阴天等不同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云的形状分别有什么不同。
(2)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饮食上:中国的“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的生活习惯是受各地气候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服饰上:牧民习惯穿可以露出一只胳膊的“不对称”的藏袍,这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关系;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这样的穿着既能散热又可以抵御风沙。民居上: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居特点是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这样会冬暖夏凉。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长而炎热,人们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而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则由于气候干旱,所以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征,挖掘出冬暖夏凉的窑洞居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云与降水的关系;成语“沧海桑田”则揭示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学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地理学习中学生不但要学习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更要注重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养成,要使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平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比如,在上工业区位选择时,我引用同安厦绒造纸厂建成后东溪水质严重恶化,究其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由于造纸厂是水源污染的企业,厦绒造纸厂位于同安城区东溪上游由于大量废水排入导致东溪水质严重恶化,作为决策者,如果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我想就不会将该企业布局于此以致导致严重后果。又如我讲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时,我引用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当地人们喜欢坐北朝南的房子?为什么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湿工作等。以上这些均为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充分运用地理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训练学生走向生活实践的能力
几乎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可从生活世界中引入,同样,几乎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可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就要求地理学习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第二天全校师生议论纷纷,当天的地理课我因时利导的问,遇到地震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发生地震时若正好上课,高楼上的学生应立即躲在课桌下,在家里,躲在坚实的家具下面,若在商场,快速躲靠在大柱子旁边,等地震稍停,尽快组织人员有序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有的说地震时应尽快关闭水电和煤气可防止因泄漏引发的间接灾害,如爆炸等。及时抢救伤员脱离险境,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是较好的逃生方法,但是千万不要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以避免触电和爆炸,可用手电筒照明。看着同学热烈地讨论着,我笑着说:“很高兴看到你们能活用地理知识,地理教学目的是让你们能学以致用,在遇到灾难时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采取合理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以摆脱险境,获得生存。”
参考文献:
沙春梅
墨西哥大洪水,美国飓风“费利克斯”, 印度尼西亚泥火山……时间车轮滚滚压过,人类历史与灾难如影随行。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三年了,那残垣断壁的废墟,仍不敢回望;那遍布山野的悲音,仍不忍倾听。那一场巨大的灾难,是一场人类的浩劫,是失去同胞的哀痛、刻骨铭心,是心中至今仍然无法平复的创伤。
我们该拿什么来告慰死者和幸存者?拿什么让逝者安息,生者如斯?经国务院批准,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是的,这可以让我们牢记那痛斥心扉的伤。
汶川大地震让防灾减灾问题得到空前的关注。灾区重建中也更加注重防灾减震规划,掀起了一阵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风潮,地震灾害纪念馆因此建立,5月12日更成为了我国防灾减灾日,这是对生命的尊重。然而,防灾减灾作为生存和生活的常识,它的宣传教育和施行体制的完善仍是一项系统且持续的工作,并非短时间内可圆满做到。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对于灾难频繁的我国来说,防灾减灾教育显得任重而道远。
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于日本而言是一个世纪灾难,日本在这次灾难中拥有的科学防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一千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发出警告。更重要的是防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周全的防震设备和日常防震训练,让人们在地震真正来临时做到镇定有序,不慌不乱。
日本被公认为最有具有防灾减灾经验的国家。在日本,防灾教育体系做得很完善,不仅设有面对市民的各种防灾宣传教育,更是纳入了全日制的学校教育。提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会想起2004年的印度海啸中的一个故事。一位英国小女孩利用她的在学校里学到的有关海啸的知识而令附近海滩100多人免于海啸的侵袭。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细致应对值得学习!
师大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家,安全校园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根基,校园的安全显得尤其重要,防灾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常规化。我校经常进行防灾演习,演习的日期和方式由学院自主选择,在学校确定方案后须获得批准方可实施。学校的演习也是循序渐进的,一般每年年初开学的时候,考虑到刚入校的新生还不太熟悉演习过程,学校会在演习开始前事先通知学生,然后逐渐提高演习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灾难发生时的真实场景。日常的模拟演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逃生技能,更有助于他们在面对灾难时克服恐惧的心理。学校在防灾教育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体验式。在灾难尚未降临的时候,人们往往因为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忽视防灾的重要性,或者干脆认为灾难离我们遥不可及。体验式的防灾教育则借助接近真实的体验,“拉近”灾难与人之间的距离,除了在体验中学习到应对灾害的常识,更重要的是为面对灾难做好了心理层面的准备,当灾难真正降临时,能够从容、镇定地应对。
成为师大的消防志愿者快两年了,这样的志愿者身份让我更切身体会到了师大的消防、安保工作的斐然成绩。师大是和谐师大、人文师大,是安全校园,防灾宣传活动受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消防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防灾教育活动,在帮助同学们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消防安全知识,养成了强烈的防灾减灾意识。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瞬间,山摇地动,房倒屋塌,遍地瓦砾,亟待救援。
3月13日凌晨,一群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头戴红黄色相间头盔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像一团团橘红色“火焰”,挥师日本,救死扶伤。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彭碧波,这位亚洲唯一城市救援专家、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成员,再次随队出征。
从出征到凯旋,七天八夜,彭碧波和队友们一起,既是医疗队员,又当搜救队员,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展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风采,圆满完成这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
走出国门,就代表中国
3月14日,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
作为日本灾后第一支到达地震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自14日7时起,第一时间就与当地消防力量率先展开现场勘查和搜救行动。
这次救援,所到之处,遍地废墟,满目疮痍,但却没有任何生灵的响动,甚至猫狗都没有一只,4万人的城市竟死一般沉寂。经过两天的搜索,一无所获。被祖国和人民寄予厚望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内心的郁闷、纠结、自责一齐涌来。这样的情绪弥漫全队。
队员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彭碧波,希望这位亚洲唯一的城市救援专家、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成员,能为大家出出主意,想想办法,让大家尽早走出困境。
彭碧波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一边和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及时沟通联系,掌握信息,一边和队友们一起分析研究对策。随后,他们仔细观察海啸现场的情况,发现海啸过后一般都有一个“海啸痕”。按照常理,“海啸痕”以下有生命迹象的可能性很小,而“海啸痕”以上有幸存者的可能性则更大些。
经过向当地百姓咨询,证实了这一判断的科学性。于是,彭碧波大胆向救援队领导建议:这次搜救必须一反常态,改由原来的“从下往上找”为“从上往下找”,力争避免做“无用功”。随后,救援队采取重点搜救、人工排查和生命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实施精确搜索,并对每一处排查过的建筑物上,用红色标注上“CISAR”(中国救援)的符号,画上个大圆圈,写上时间,表明这个地方中国救援队已搜救过。
救援理念的转变,使搜救工作变得高效顺畅起来,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随救援队一起进行搜救的大船渡市消防队,鉴于中国救援队搜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最高效、最科学、最专业”的国际救援队,并经常向中国救援队请求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走出国门,就代表中国。中国救援队能赢得国际同行和当地灾民的尊重和肯定,就是对中国形象的最好展示。”彭碧波说。
不能让一名队员倒下
余震频发、海啸警报、连日降雪,加之超负荷工作,救援队先后有五名队员出现了感冒症状;日本核电站机组爆炸的消息传来,一时间核辐射的阴影笼照整个救援队;美国、英国等几家外国救援队陆续撤出……
这些,让队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心考验。
“我是队内唯一的医生,必须要保证每名队员的身心健康,不能让一名队员倒下。”重压之下,彭碧波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的确,此时的状况着实让彭碧波忧心忡忡,作为医疗队员,如果队员的健康出了问题,损失不可估量,责任也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
白天,他背着沉重的医疗包随队进行搜救、挖掘;晚上,作为救援队支部委员,他还要为救援队工作出谋划策,和大家一起研究第二天的工作方案;同时,坚持每天和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进行联系沟通。
夜深人静,队员们都相继休息,他背着药箱为大家作身体检查、熬姜汤、熏醋,把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
“每次为队友治疗时,我的膝盖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余震,感受到大地在抖动。”帐篷狭小,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每次治疗时,彭碧波只好小心冀冀地跪在地上,为队员治疗、注射,喂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几名感冒的队员很快康复起来。
“彭医生,这里真有核辐射吗,会不会对生育有影响?”面对愈演愈烈的核辐射传言,一名年轻队员显得忧心忡忡,非常焦虑,甚至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障碍。
说实话,得到核辐射的消息,彭碧波心里也没底,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救援,但遇到核辐射还是头一回。
有心理压力,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彭碧波认真分析,队员普遍都很年轻,70%以上是80后,还有一些是90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为了缓解队员的心理压力,彭碧波在晚上别人休息的时间,利用海事卫星上网查阅资料,给他们讲核辐射方面的有关知识,并每天用随身所带的检测仪器对核辐射进行检测,及时向大家公布数据,说明这些指标在安全的范围内,消除大家的担忧,坚持做到一天三测,每日公布。
面对灾难,人类的互助没有边界
彭碧波说,无论是印尼海啸、日本地震,还是巴基斯坦水灾,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不幸遭遇,考验的也不仅是一国一地的民众,更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担当。“面对灾难,人类的互助没有边界。”
七天八夜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瞬,但对于彭碧波和他的队友来说,却是一场生死、苦累的考验。尽管累得浑身酸痛,但每天彭碧波总是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仿佛不知道疲劳和幸苦。请看这样一组镜头:
——凌晨2点多,彭碧波悄悄披衣起床,用棍子清理被厚厚的积雪压得摇摇欲坠的帐篷。不到2平米的小帐篷里,要“堆”上三名队员,冷风袭来,八面漏风,帐篷就像扇子一样来回拍打着脑袋,队员们一个个缩成一个小团,蜷在一起。
——灌了雪的手套化了后结冰,再化再结冰,队员们的手被冻得红肿,有的还干裂,流血。每次,彭碧波都细心地为队员进行消毒、上药、包扎,确保了救援期间战斗力不减。
——废墟旁,彭碧波终于可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然而,当彭碧波把粥盛到碗里时,却不想吃了,因为闻着粥的香味竟舍不得下口……
彭碧波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不是名利和金钱,更不是牢骚和消沉,而是积极地给予别人帮助,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
彭碧波和他的队友们不仅地震救援中为祖国争光、为军队争得了荣誉,也为中日友好播下了一粒粒种子,在日本百姓的眼里,中国救援队成了他们最尊敬的人。
“你们是中国救援队,可以进来。”3月19日下午,在一家超市,由于到了下班时间,超市开始往外清人,然而一见到中国救援队队员,显得很热情。彭碧波和队友们买了几袋牙膏。“中国救援队,可以不用给钱。”……
每当看到中国救援队从身边经过,当地的民众都会自觉地停下来,主动打招呼,并致以90度躬身礼致意,直至队员离开。
很多灾民来到救援队营地主动为救援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有一个叫村野的灾民,十分热情地为救援队积极协调,跑前跑后,他说:“中国是我们最近的邻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你们第一个来到灾区帮助我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为你们做一些事,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从中国科技馆获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春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开办主题为“身边的流动”的讲座,通过唐代诗人李白和张继的名诗《早发白帝城》和《枫桥夜泊》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流动现象。探寻日本“3・11”海啸与福岛核泄漏、2011年极端气象灾害和美国航天飞机退役等事件当中的流体力学的原理。
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流体现象,也许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们就像空气和水,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气象灾害、日本海啸、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等均与流体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身边的流体现象无处不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春来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广大市民面对面,为我们详细讲解“身边的流动”。
李家春说,2011年,人们遭遇了众多极端事件:日本海底地震导致海啸和福岛电站核泄漏;澳大利亚飓风、我国干旱与洪水灾害等异常气候问题,而它们的预测、预警都是流体力学的前沿问题。同样是在这一年,美国航天飞机历经30年,共飞行130余次,而后全面退役。在其退役的种种原因中,防热系统不可靠等安全问题,成为流体力学工作者需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日本海啸与流体有关
“日本‘3・11’地震海啸灾害伤亡惨重,并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海啸灾害的发生需要几个条件,其中包括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公里、海底板块垂向运动等。传播到浅海海湾和海滩地区,因水的积聚和涌升而致灾,在夹带杂物以后冲击力更强。利用地震波与海啸传播的速度差,可以预警防灾。”李家春说,“为什么日本这次没有做好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震源很近,离海岸线仅133公里,时间差很短;第二在于日本没有预见到九级地震会造成如此大海啸,防波堤设计标准低。如果核电站建在西海岸就要好得多。”
气候异常缘于大气环流非常不规则
2011年气候的异常使人类遭受很多损失。澳大利亚百年难遇的“雅斯”飓风;韩国首尔百年一遇的暴雨;包括北京城区内洪水也相对严重。气候异常究竟缘由何在?李家春对此解释:“由于海陆分布、地形高低、植被覆盖、土壤干湿等因素,还有诸如地球自身的公转和自转、日地关系、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大气环流是非常不规则的。近百年来,还有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全球变暖,大气活动增强,表现为平均值缓慢上升,在平均值上下幅度的变化也增大。”
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因为防热系统没有设计好
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原因也是瞩目的焦点之一。我们知道,航天飞机的好处是运送量大,把人和物资运到空间站去,所以人能够长期地在空间站进行科学活动;可以多次往返,似乎可以节省费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回地落点比较准确。李家春说:“航天飞机退役最重要的原因是,防热系统没有设计好,维修费用很高,失事率高。两次失事,一次是挑战者号,一次是哥伦比亚号,牺牲了14个人,这样就不经济、不安全了。所以在2011年的2月、5月、7月,发现号、奋进号和亚特兰蒂斯号最终退役。两架失事,三架放到博物馆。”
诗词里的“流动”
有谁想到古人的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流体现象呢?在讲座上,李家春先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为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将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以及江山的壮丽多姿融为一体,描写的淋漓尽致,而“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则体现出了一种流动现象。
李家春说:“为什么三峡建成前后,船的航速不一样?没建三峡之前可以轻快如飞。三峡工程建成以后,‘高峡出平湖’,流速就大大减缓了。实际上,这是由于河道的比降不同,也就是说水面的坡度不同所致。河水流动的动力,来自于重力沿着底坡的分量,比降大,该分量也大,所以流速也就增加了。”
此外李家春还举出《枫桥夜泊》里的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表意来讲,是说苏州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了诗人的船头。那为什么晚上寒山寺的钟声能传过来?“这里面反映了一个科学原理,”李家春说,“声波在大气当中的折射现象。到了晚上,大气的密度处于稳定层结,上轻下重,这样声音就会全反射回来,而白天的分层情况不同,所以可能听不到钟声。”
延伸阅读
现代流体力学具有先导作用
什么是流体力学?在讲座上李家春通过解答流体和固体的差别、流体的相态以及流体运动的表现形式等问题,说明了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介质的对流、扩散,以及相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导致质量、动量、能量输送的现象。
流体力学既是一门经典学科又是一门现代学科。在17世纪,牛顿基于前人的天文观测和力学实验,发明了微积分,并总结出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由于原理是普适自然与工程各个领域的规律,从而使力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先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超级计算机、先进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力学进一步凸显宏微观结合和学科交叉的特征,并进入现代力学发展新阶段。李家春说:“现代流体力学在航空航天、海洋海岸、环境能源、生物医学、材料信息等诸多工程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现代流体力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且在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各个工程技术领域仍具先导作用。”
流体力学的发展历程
流体力学历史悠久,它发展的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基于实践经验的古代流体力学,基于严密数学理论的经典流体力学,基于物理洞察力的近代流体力学,以及基于现代高新技术的现代流体力学。
西方的古代力学,最早的有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提水机,达・芬奇的扑翼机和降落伞,以及哈根・泊肖叶的管流实验。这些也都是流体力学,而且西方关于定量化的研究做得好,并上升为规律和理论。经典力学则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代表,主要推广到连续介质――就是像水、空气这样的介质。李家春说,经典力学可以得到很多理论公式,但是也面临困难,比如说解决不了飞机的问题。而近代力学靠的是物理思想,在1904年,普朗特在海德堡数学会上提出了边界层理论,解决了阻力和飞机设计问题。如果没有这个理论,到现在为止,我们不可能坐飞机在十几个小时到达纽约。
“中国古代的流体力学有很多好成就和贡献,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家春说,“鱼嘴分水堤严格控制内外江的水沙量,飞沙堰溢洪道控制洪水量,宝瓶口起着一个水库的作用,这些都是流体力学原理。”
专家答疑
疑问:要解决比如说航天、海洋、能源、环境问题,是用数学模式、物理思想、现代的超级计算机,还是兼而有之?
李家春:关于研究手段,比如气候预报,需要的计算量非常大,单纯靠手算是不现实的。100年以前曾有一位天文学家预测一个天体运动,推导了100多项,后来发现计算错了,结果算了一辈子都白算了,所以没有计算机不行。但是现在有另外一种趋向,就是年轻人不爱学数学、物理,单单学计算机,而且公式不推了,程序也不编了,为什么啊?因为有软件。人家编好程了,他只需要输进去数据,结果就能出来,挺不错啊,就是他不了解里边的含义,错了也没法改,这是不行的。只有学习了数学、物理中基本的知识以后,才能了解算出来东西对还是不对,了解里边的规律是什么,才能做到创新。
疑问:如果某些力学问题解决了,它能够带动哪些技术,解决人类的哪些问题?
李家春:我举个例子――湍流,这是一个百年的难题。湍流是1883年雷诺发现的,实际上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水流里边、大气里边到处是湍流现象。但解决它又非常难,因它是无规则运动。20世纪以来有很大进步,第一条,就是把它的发生原因、转变过程、统计规律以及它的结构弄清楚了,但现在要预测它,对飞行力学、空气阻力、传热这些现象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因为它的尺度非常小,计算机能力还不行,现在十的七次方已经很多了,它可能要算到十的十五次方,现在做不到,所以还要靠大脑的智慧。大家要知道,不必要把所有物质都分辨到原子、分子,这不可能,只有依靠物理思想对小尺度的现象建立模型,进行简化,计算量就大大减少了。所以还要学普朗特的精神。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实现了减阻,每年都能省很多石油,可以把环境污染问题做得更好。
另外,污染处理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流动起来了就不会发生污染,这是非常简单的原理。但是处理污染事件时,做环境的人往往只用化学的方法,或者只用生态的方法,而不用流动的办法。实际上处理苏州河的时候,做流体力学就考虑利用潮水涨落把污染物带出去,这能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昆明的滇池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解决好。所以光靠化学不行,一定要用流体力学原理,利用或产生流动,使得水活起来,污染就可以治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