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超重;失重;教学设计
1 课前准备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司南版”(山东科技),必修1第6章《力与运动》第4节,内容是本章知识应用的典型:超重失重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要用到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有利于学生巩固对这些定律的内容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超重失重现象贴近日常生活,学生可亲身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内容与航空航天紧密相关,能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对概念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运动学角度看: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从动力学角度看: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前者为表象,后者为本质,两者为递进关系。
1.2 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前面已经学习并较好地掌握了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这为超重和失重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难点在于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生活经验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大量事例与超重失重有关,且充满奇趣,可以建立生动活泼的实验场景,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并学以致用。但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了解较为片面,不能正确地观察、缜密地推理、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应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和分析现象的一般方法。
2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过程方法:掌握正确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搞清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多少由哪些因素决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了解一些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就。
2.2 教学重难点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2.3 多媒体和教学用具
教师教学、演示用具:电脑、针孔摄像头、数字展台、投影仪,PPT教学演示课件、航天视频剪接录像。
学生观察、实验用具:课前游戏用“神奇的水瓶”(支架、水瓶、雨衣、剪刀等)、体重计十个、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十套。
2.4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问题引导。
3 教学设计思路
用游戏“神奇的水瓶”引入课题,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出学习目标。
本堂课新课教学有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认识超重、失重概念。演示实验“测量体重”,分析人所受重力mg、支持力N与体重计所受压力N′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易混概念。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用演示实验“无法测体重”形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并引出超重、失重概念,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
第二阶段是探究超重失重产生的原因和超重失重的多少。先让学生猜想,再分成两个阶段,实验探究阶段(定性)和理论探究阶段(定量)。实验探究阶段分两步,先是若干小组做分组实验,一半用体重计,另一半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纪录观察结果并对猜想作出初步判断:再用慢镜头展示,得出正确判断。理论探究阶段,以例题形式提出问题,学生利用已学的牛顿第二、第三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产生超重失重的原因:超重失重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完全失重现象。由学生解释开始的小游戏,回扣主题。
课堂小结时播放神舟飞船发射、太空交会对接等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和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展开。
4 教学过程(见表1)
5 评价与反思
那么,何谓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怎样进行,又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呢?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是指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情感准备,从而使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最大程度地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学生学习新内容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状况
可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分为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种状况。已知的,即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可作为复习或课堂提问的内容;未知的,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半知的,即学生对这些知识稍有印象,但尚未完全掌握,一经启发即可明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起电现象、热胀冷缩现象,对于初二的学生就是已知的;三角形全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数学知识也是已知的。
在“声现象”、“光现象”的学习中,学生对“土电话”的物体传声原理、“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半知的。
而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若让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学生的设计一开始可能想到的是改变电源电压,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变化,不会想到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因为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未知的。
教学设计时,可以重新组合这些知识,设法教会未知的知识;根据需要,可以变更、增补、删减一些内容。对于未知的知识,则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明白,凡是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不需要由教师泛泛剖析,凡是能由学生作出的表述就不需要由教师直接代劳,凡是能由学生发现的结论就不需要由教师简单地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就不需要由教师逐一示范。
二、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生活概念和技能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每个人出生后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陌生世界,由于各种物理观象对大脑的刺激形成了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和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对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则有阻碍作用。学生凭经验建立起来的,诸如推、拉、提、压是力的作用;物体有大小、轻重、冷热之分;速度有快慢之分……这些前科学概念,只需再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即可进一步成为科学的物理概念。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前科学概念,引导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中去,进行合理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而学生所知道的诸如物体运动受力越大、速度越快,人提重物在水平地面行走是在做功,木块没有弹性……这些前科学概念,由于建立在局部事实和粗略观察的基础上,未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存在着片面性、虚假性甚至谬误,往往又会顽固地干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会注意到这些片面性的物理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认识到由表面现象观察而得的经验可能与物理科学知识不一致。
三、关注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准备状态
情感准备状态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复合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对于达成教学目标十分重要。以往的情感经历和对于探究未知领域的期望,决定了他(她)对学习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此外,观察、会谈等评价技术也可用于态度分析。以下是一份测查对“浮力”学习态度的问卷式题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铁块沉水、热气球上升等现象是有基本认识的,特别是通过听取学生对“曹冲称象”故事声情并茂的再描述,会感受到他们乐于通过学习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浮力问题,同时也会发现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了船在放入石块以及承载大象前后浸没于水中的体积变化,这可以为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供某些猜想线索。
四、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例如,在“弹力”教学中,“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学生第一次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弹簧测力计。教材设计的是长期不变的操作:在水平桌面上拉动木块。实验时,学生只是拉动木块一下,似乎就无事可干了。这样的实验其价值其实很低。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项实验内容:在拉动木块时,请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果然,学生捕捉到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的现象,并且很感兴趣,反复加以观察、比对。实验的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实验中的新发现也成为后面“摩擦力”教学的辅助资源。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注重形式,教学目标虚化,学生思维训练不足。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使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顾此失彼。比如,为了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形式各样的活动。但由于活动没有主次之分,学生常常浅尝辄止,疲于应付。
2.教学设计结构松散,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教学设计的结构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结构松散将冲淡教学重点,使学生没有办法把握一节课的主旨。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因此,对教学重点的淡化将直接导致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
3.教学设计坡度过大,教学难点无法突破,学生思维无法实现跨越。教学难点是学生的思维需要引领、疏通之处。教学设计坡度过大,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在需要引领之处得不到引领,在需要疏通之处无法疏通,教学难点无法突破。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呈现方式过于抽象或概括,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安排过于笼统,缺少阶梯式的引导,学生无所适从;第三,练习设计缺少层次,基础性练习过于薄弱,综合性练习出现过早,难度过大。
二、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
1.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设置有效的数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从《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意图和学生的思维起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平移”和“旋转”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物体的运动,这些运动方式可以作为引入平移和旋转的载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动的天性,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第一个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这个层次中,通过看动画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提炼,根据前面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实际上这是一种迁移,训练学生将已有的表象通过具体动作表达出来;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象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
以上内容的设计尽管是表演,但这种表演不是为表演而表演,而是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在表演中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正确地把握并落实了教学目标。
2.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设置有层次的数学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学生思维的薄弱点是“什么是平移1格”,什么是“对应点或线段”。在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后,我在教学设计中循序渐进地作了安排:(1)游戏引入,感知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格数;(2)动手实践,探究平移的距离。在第二步的设计中,通过“操作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小结练习”等几个环节层层深入。尤其是在集体交流这一环节,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重点明确什么是平移1格。通过数方格,使学生重点明确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认识什么是“对应点或线段”。
应该说,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结构合理紧凑,学生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较好地理解了平移的重点。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顺应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3.分析学生思维的困惑,设置循序渐进的数学活动,化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思维的困惑之处。教学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突破,将会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要么责怪学生做得差,要么埋怨教材难度太大。实际上,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比数出图形平移几格显然更有难度,也更有挑战性,而《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知道学生的思维困惑。一般地,学生的思维困惑会集中于如何选择图形中的点或线段作为参照,怎样判断图形平移的格数。因此,我通过设计“尝试―交流―应用”的系列活动化解教学难点,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尝试活动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然后展示学生正确的以及错误的画法,组织交流:选择哪一点或哪条线段作为参照的?怎样才刚好平移6格?学生借助正误画法的对比,很好地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最后的应用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使学生及时巩固图形平移的方法。
小学生心理的显著特点就是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善于模仿,喜欢做游戏.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以及自然观察者等8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智能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的教学,强化因材施教.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中的相关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性活动的设计.
关键词:
多元智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执行下去的依据或者准绳,教学设计的有针对性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之,一个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设计,其在教学过程中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所以,对教学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对教师而言是百益无一害.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效性呢.我们知道,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等.其中,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当然,一种教学理念的形成,并不是我们空想而出或者闭门造车,其需要我们接受一定的教育理论,并且在不断实践中加以锤炼才能形成.本文笔者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教育理论中,选取多元智能理论,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实践,能够给广大的读者或者同行们带来一点启示或借鉴之处.
一、多元智能理论追述
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现分别介绍如下.其中,语言智能是有效地利用门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表达和交流.音乐智能是指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很多人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这种智力主要用来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一般来说,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学家、逻辑学家等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空间想象力丰富,只要看一眼,脑子中就能想象出这一物体的形状.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有很多人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解人意,对他人的心思、面部表情、动作领会很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理解问题.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主要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这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了解与掌握上述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准确性非常有利.因为,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的潜在智慧,换句话讲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当我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或者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这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老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例如,有老师通过此理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加以实践.其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如下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学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找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给定的图形或实物进行有规律放置和描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观察推理能力.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内容中加以效仿.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必须设计出一些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活动.通过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传递,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有效的完成能够让学生扩大知识与技能的储备量,有利于后续学习兴趣的持续.我们知道,设计一种活动必定依据某种活动的设计思维,这是有效活动设计的前提.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培养与训练.本文笔者认为在知识的理解上,尤其要关注学生思维个性化训练.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的学生尤为突出,且同一年龄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也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在思维活动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对概念的语言解释上,帮助其对知识加以内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以及演化作为对知识的推论.正如加德纳所倡导的“为思维而教”,有效地贯彻“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而教”.综上所述,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要敢于摒弃以教代学的传统思维,要进行活动任务的生活化,活动教学的情境化,突出数学思维的培养,给予学生成功感
参考文献:
[1]吴志宏,等著.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3).
[2]杨海霞.利用多元智能构建高效课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11).
关键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74-3
1 引 言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总是带着愉悦、喜欢等肯定情感的认识倾向,它是人们积极参加对应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如果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它将促使学生怀着喜悦的心情主动积极地开展物理学习。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 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规律,既是深入学习后续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品位和保护人们身心健康必备的知识。
2.1 利用实验,引入新课知识
[教师演示1]敲击音叉,音叉可以发声;奇怪的是――用手抓住音叉,声音立即停止。
[教师演示2] 事先准备一个真空杯子、一个单层玻璃杯子和一个小闹铃。使小闹铃发出声音,将发出声音的小闹铃放进单层玻璃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现象是当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再将发出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再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再次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有趣的是: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明显变弱最后消失)
利用这两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构建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
[体验活动1] 给每两个同桌的同学发一根橡皮筋,一个同学将其拉伸,另一个同学对橡皮筋进行拨动,观察橡皮筋来回振动,同时聆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用手握住橡皮筋,橡皮筋停止振动,它发出的声音随即停止)
[体验活动2]学生将刻度尺一端按在桌子边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伸出桌边的部分,使刻度尺发生明显的振动而发声。(刻度尺的振动停止时,发声随即消失)
[体验活动3]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触摸自己的喉头,朗诵一段课文实现发声,感受喉头发声时的状态。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声音的来源,使学生感到新知识的亲切、有趣。
[体验活动4]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接触水面,观察音叉可以溅起水花,感知音叉的振动;再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接触发声音叉的顶部,感受音叉的振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物体虽然都可发声,但它们的振动幅度不同,有些可以看到,有些难以察觉。对于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放大或者转化的方法来展示,以此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体验活动5] 取一个小孩子的玩具――“喜洋洋小鼓”,敲击鼓面发声,但看不到鼓面振动。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鼓面是否振动?(可取的办法至少有:方法一,用手指轻轻触摸鼓面,感受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二,将鼓面放置水平,在鼓面上放一些细纸屑,通过观察细纸屑是否运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三,将小鼓竖直放置,在鼓面上端固定一段细线,在细线的另一端吊一个乒乓球,乒乓球静止时接触鼓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可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在跳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
设计意图:利用“检验鼓面是否振动”这一问题,构建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又一类有效的研究方法――放大法或者转化法,利用它可以展示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实验与讨论] 有一种烧水壶,在壶中的水被烧_时壶嘴就会发出尖叫声,以此实现报警。现用此水壶进行烧水实验,观察并讨论:该水壶为什么会在水沸腾时发出声音?(参考答案:在壶嘴上套着一个开有小缝的“帽子”。烧水时,把壶盖盖严,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只能从壶嘴的小缝喷出,气流迫使壶嘴附近的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将新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亲切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3 创设情境,体验声音传播
[思考和讨论]若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聆听闹钟的声音。学生思考并讨论:现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如果听到的铃声不变,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变强,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弱,这又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感受和总结] 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感受铃声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步进入玻璃罩,感受铃声又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讨论,可以总结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但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我们平时能够和他人自由交谈,是由于空气帮助我们传播了声音;在没有空气的太空,航天员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提问] 实验已经证明,一切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那么,液体、固体是否可以传播声音呢?请设计可以用于检测的实验方法,与同学交流并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并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和总结。
设计意图:以具体问题为牵引,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演示实验] 用塑料袋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指导学生感受它在空气中的声音;再把它放进水中,感受是否听到声音,并与闹钟在空气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对比。
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得出结论: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学生体验]学生用笔在课桌上写字,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没有或者很弱)。再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倾听,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奇怪的是:居然清楚地听到了写字的声音)。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推广,以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受奇特的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2.4 开展自学,学习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什么是声波?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何规律?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物体振动会带动其周围的介质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并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也就是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因此,声音也叫做声波。
(2)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在气体中最小。在15 ℃的空气中声速是340 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 500 m/s,在铁棒中声速是5 200 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讲解]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导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是迄今为止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人们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当时被淹没的人们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更远(因而更容易被营救人员听到),他们就会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及时向营救人员发出求救信号,或许可以得到救助,重获新生。
设计意图:用悲壮的历史故事说明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2.5 利用问题,研讨新知
[学生讨论1]在开始上课时,我们都看到:(1)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会立即停止,为什么?(2)将发出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会听到小闹铃发出的声音变小最后消失,为什么?[参考答案:(1)由于声音来自振动,用手抓住音叉,音叉不再振动,因而音叉不再发声。(2)这是因为小闹铃发出的声音要想被人们听到,它必须穿越杯中的真空区域,但真空不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2] 古代行军打仗晚上睡觉时,要求士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他的脚步会发出声音。如果是晚上,士兵正在熟睡,很难感觉到空气中的声音,如果将耳朵贴在地面,那么声音就会通过地面传播到耳朵,而且这种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更快,引起耳膜的振动幅度更大,因此,更容易感觉到异常情况,便于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偷袭。
[学生讨论3]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试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声音传播过去又返回来,所以声音从海面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只是总时间的一半,即2 s,所以海水的深度为1 500 m/s× 2 s=3 000 m。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基本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求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 引导总结,把握知识要点
[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然后板书: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3)声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也叫做声波。
(4)声速: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都大于3 000 m/s;声速在液体中都大于1 000 m/s;声速在气体中最小。在15 ℃的空气中声速是340 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 500 m/s,在铁棒中声速是5 200 m/s。
3 教学体会
在此“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达到同步发展。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7-3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人和事,本课中通过“萌娃照镜子”视频,引入新课,符合初中生孩子的心态,学生在开心的同时观察平面镜成像。寓教于乐,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再向学生介绍梳妆镜、水中倒影、平滑金属面、平板玻璃都可以看成平面镜,介绍平面镜可以成像,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方向去思考,做到有的放矢。
2.重难点引导突破
通过小孔成像与平面镜成像对比。让大家试试,蜡烛在镜中的像,能不能也用光屏接收到呢?老师演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前后移动光屏,学生观察并初步判断平面镜成的像能被眼睛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屏上,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实像与虚像的差异。这里与书本的探究顺序有些差别,是让学生一开始认识到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有助于学生攻克本节课的难点。用三个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问题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问题3: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学生思考,用桌上器材做一做,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琢磨这些问题。突破问题1:师:若将其中一只LED蜡烛作为物体A,你们如何比较A的像与A的大小关系?A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际物体怎么比大小呢?生:用一个相同的蜡烛B来替代A的像。师:为什么会想用蜡烛B来替代A的像呢?生:A在镜中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的物体没有办法比较,只有两个实际存在的物体才可比大小,所以想到用一个相同的实实在在的蜡烛B来替代A的虚像。师:很好,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用蜡烛B来等效替代A的虚像。师:可是我们通过平面镜观察只能看到蜡烛A的像,但是看不到蜡烛B呀?看不到,无法将B放在像的准确位置上。突破问题2:生:不用镜子,用玻璃板。师:为什么舍弃成像清晰的镜子,选用玻璃板呢?生: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师:蜡烛B放在哪里?生:移动蜡烛B直至与A的像重合,蜡烛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师:很好,用玻璃板轻松确定像的位置。突破问题3:师: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生:刻度尺测量。师:为了准确测量,可以记录下物、像、玻璃板位置,再测量距离,所以我们还需要什么?生:白纸。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突破了这三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教师满堂教,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关注物理方法,学生间合作,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
3.重实践自主探究
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难度大;若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变成一个执行者,不知设计意图,不知器材选择,难以锻炼思维,所以采用半开放式,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攻克难点,从而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有些地方没有硬性的限制,使学生思路更开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思考,教师也会欣喜的发现学生的能力是可以胜任探究任务的,而且不给他们条条框框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发散开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单一,从注重评价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本身转移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隐含在其中的思维方法和获取知识的体验。
4.重分析总结规律
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纠正错误的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靠近或是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大小始终不变。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点,通过实验验证,更容易让学生信服,造成思想上的冲击,认识到人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随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重应用回归生活
沉和浮教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题背景: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学生经历了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了解物体的材料特性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本课将展开对影响沉浮状态的另一个变量,即液体进行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本课主要研究当物体放置的液体改变了,或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状态是否有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可以使学生感知: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食盐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在学生的实践中渗透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镊子,纸巾。
小组实验:马铃薯、培养皿、镊子、食盐、勺子、塑料片、烧杯、100毫升清水、筷子、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光头强如何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的故事。
2、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二、活动一:盐水是否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盐水能否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分析: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介绍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轻轻放入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2)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入盐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3、学生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归纳结论: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三、活动二:放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食盐溶液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3、学生发言,表达设计思路。
4、看操作步骤图,整理实验步骤,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100毫升水
②取1平勺盐
③放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④用镊子夹马铃薯放入水中
⑤记录马铃薯在水杯中的位置
⑥用镊子从水中取出马铃薯,放置于培养皿中,重复实验。
5、分组实验活动,时间10分钟。
6、实验结束。
①收拾桌面
②上交实验材料
③整理实验结论
7、学生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①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开始改变?
②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开始露出水面?
③我们的发现是: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8、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盐水浓度和马铃薯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四、拓展和应用
1、情境:光头强在没有食盐的情况下,还能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吗?
2、任务:应用课堂上的方法,和父母一起调制糖溶液(或其他),看是否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不局限于用糖做探究实验。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一
发现: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活动二
发现: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附件:
活动二记录表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
一、引导物理回归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着眼于生活,并实现生活情景的还原,将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提高物理实验教学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赋予物理实验课堂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古诗《小儿垂钓》,提出:“同学们知道古诗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吗?能解释‘怕得鱼惊不应人’吗?”引导学生思考《小儿垂钓》中的“鱼”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探究中,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有认知水平,设计四组实验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验一:声音的产生。先从感知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说话和不说话时喉咙状态;拿出直尺拨动,观察直尺发声情况;拿出橡皮筋,观察拉紧下的发声情况。学生回答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实验二:声音的传播。提出“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播放宇航员太空行走画面,观察并思考宇航员沟通方式,结合我们目前的交流方式,引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将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然后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二是将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实验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教师将振动源放在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水中激起水波,呈向外围扩散状态,利用类比法证明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形式进行传播。实验四:声音传播速度。提出问题:“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吗?”引导学生回忆,讨论以下问题:(1)百米赛中计时员的计时方式;(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引入生活实例,证明声音传播需要时间。
二、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以小集体为核心开展实验探究,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中引入趣味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鸡蛋在桌面上旋转,再迅速按住,使蛋停下又立即松手,一只不动,另一只却能继续旋转。观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只蛋有何不同。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大胆猜想,探究为什么两只蛋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最后将讨论后的结果提出来,教师接收到各组答案后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探究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历史上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以及笛卡儿等几位代表人物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结合伽利略观点进行实验探究,提出探究问题:伽利略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呢?设计伽利略针和单摆模拟实验,再现理想实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现实中有不受力的物体吗?”引导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在学生讨论后,明确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即使是静止状态的物体也会受力的影响,揭示力与运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再次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后,能让学生了解理想实验研究方式,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内涵和建立过程,明确力与运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客观公正评价实验现象,进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育手段,促进了現代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赋予课堂教学趣味性,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生磁”教学设计中,在现场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引入物理实验软件,为学生打造物理虚拟实验室,设计“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实验,介绍螺线管磁场结构、线圈的位置、铁屑分布情况后,利用物理实验软件展示条形磁体铁屑分布情况,形成对比,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物理实验软件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实验的自由程度,防止教师思维的过多干扰,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其趣味性,回归生活,组织合作学习,并积极采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结构,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淑敏.低成本实验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3-03
新课程实施以来,物理课堂教学正向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效益也有所提高。同时,也存在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课标的解读、教材的钻研和教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教师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贴近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研究不够,从而导致新课程标准要求难以落实,教学效益难以提升。因此,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研究和探索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用于教学实践,其有效性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能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与课堂教学同步,从而发挥课堂学习的最大效益。本文试从有效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效教学设计策略,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四个方面来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
一、有效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效教学设计是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而更新教学观念、了解学生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等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好教学深广度;必须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让学生发现并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必须加强知识应用教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必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思考、体会,并能自我表述所得出的结论,深刻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了解学生学情
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了解学生的学情呢?教师要结合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是否适合新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新课教学中,重点分析学生已有经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是否有影响;分析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灵活、多样、动态的,教师的随堂教学设计也要随学生的“课堂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展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起着导控作用。有效的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体现科学性和发展性;要改变传统教学设计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目标而忽视过程和情感目标的状况,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整体性和协调性。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清晰、具体而合理的教学目标。
4.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等。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源于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善于收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把教材内容与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利用课程资源时,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意教学容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要突出教学重、难点,避免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的简单叠加。因此,要想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有效,必须处理好新旧知识以及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目标选取与之相吻合的教学内容。
二、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一种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所以,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设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物理情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科学探究:摩擦力”时,可设计“拔河比赛”的情景:让一个身材魁梧的男生与一个身材瘦弱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男生拔不过女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男生双手握住的绳子一端涂上油,使不上劲。这时教师指出: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得学习“摩擦力”。这样,比赛结果出乎意料,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后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风趣幽默的语言,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物理轶闻趣事等,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科学内容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物理认知活动的媒介,是连接物理现象与知识的纽带。由于物理科学方法是在物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中产生的,所以科学方法教育要贯穿于整个知识形成过程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从知识和方法的角度,探索科学方法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实施途径,使科学方法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中,对于“功率”概念的引出,可设计具体的做功事例,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完成的功”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而“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实际上就是通过“物体所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得到的。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就是比值定义法。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科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根据科学方法去研究类似的物理问题。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打破“满堂灌”,努力创设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物理问题,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多元互动。如在教“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时,可提出问题:要使一根锯条的内能增加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想出将锯条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烈日下晒、放在炉火上烧、用锯锯木头等办法,再引导学生面对这些办法,归纳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办法。这样,设计的问题将知识情景化,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认识知识的主体地位上,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促进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取得进步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要想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设计一些故事情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实验情景等,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若实验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坏了,要想继续测出待测电阻怎么办?让学生自己重新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都能完成实验设计。这样,教师提出一些富有思维深度的情景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教师适时启发下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有新课导入、进行新课和课堂小结等主要环节。
1.新课导入的设计
新课导入要紧扣教学主题,寻找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简明、巧妙,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设计的导入情景越有悬念,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也就越好。比如,在教 “磁是什么”时,运用实验导入:教师出示用牛皮纸裹着的条形磁铁和木条,外形完全相同,让学生分别观察它们靠近一枚静止的小磁针时,发现小磁针偏转情况却不同。这时,学生迫切想知道牛皮纸包裹着的到底是啥东西,教师剥掉牛皮纸,果然内装物体是不同的,说明条形磁铁和木条周围的空间性质不同,教师接着说:要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得学习“磁是什么”。这样的引入,学生观察认真,印象深刻。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还有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不管使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导入要以服务教学目标为目的,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一般控制3-4分钟为宜。
2.新课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使新课教学过程设计有效,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教学反馈等设计上多下功夫:
(1)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包括两方面,即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不管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教法而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物理教学的方法很多,一节课可以涉及多种教学法,如,在教“力”时,就用到多种方法: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可用讨论归纳法;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用实验探索法;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可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一般来说,一节课可以一至两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依教学内容而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不同的教法又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要灵活选用,避免机械化;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容易造成学生听、视觉疲劳,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益。所以,教学设计,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叶圣陶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2)教学媒体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的使用,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将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合和使用模型、器材、投影、视频等直观手段,来展示或再现物理现象,以便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辅助媒体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加大教学信息量,而且还能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并且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必须注意使用得当、有度。一般来说,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优化教学环境,辅助教师的讲授,发挥其动态展示功能来弥补其它媒体的不足,那样才对教学有益;如果使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代替板书,一味堆砌材料,信息量过大且浏览速度过快,反而会造成学生的视觉负担,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且有机地交织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是否有效,不仅体现在教师是否给学生创设动脑思考、交流讨论、动口表述、动手训练、实验探究的平台,还体现在是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效的思考和主动探究问题。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让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如:在教“惯性”时,可以设计学生随堂小实验:将橡皮擦平放在课本上,快速抽出课本,橡皮擦仍落在原处;把橡皮擦竖放在课本上,推着课本匀速向前运动,当课本突然停止时,橡皮擦则向前倾倒。接着进一步以此实验为原型,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当汽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紧急刹车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让学生思考、讨论、表述,不仅可深化理解概念,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避免程式化的师生活动,比如,有的教师设计的科学探究课的活动,没有突出教学重难点,场面貌似热闹,实际上仅有少数同学参与,学生活动结束之后,大部分同学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达到活动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活动内容交代不清、探究过程安排不当等因素造成的。
(4)教学反馈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了解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必须适时进行课堂教学反馈,了解学生课堂学情,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有课堂提问、课堂训练等。在教学反馈设计中,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学生存在的疑点、难点设置问题。一般来说,偏难的问题提问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较易的问题提问程度偏差的同学,尽可能让被提问的同学通过思考能顺利回答,并进行正面评价,充分发挥教学反馈的评价激励功能。课堂训练也要结合物理双基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知识来设置,并注意题目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阶梯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让学生训练到点子上,通过学生课堂训练,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点评,以达到巩固知识和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设置的教学反馈的形式,也是属于教学活动的范畴,其设置是否有效也将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小结设计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条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有效的课堂小结具有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形象直观、承前启后的特点。初中物理课堂小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小结方法有:归纳总结、比较总结、延伸启迪、图表结构、提问评价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课堂小结。如:“电流的磁场”课堂小结可用延伸启迪法,提出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由磁场能否得到电流呢?为下一节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的课时总结,可以将晶体与非晶体,蒸发与沸腾进行比较,可采用比较总结法。课堂小结方法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压强”的课堂小结,可以通过归纳总结,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所以可用归纳法也可用提问评价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等。总之,小结要做到方法得当、内容简练、恰到好处,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素远不止以上这些,如还有作业、板书、教学语言设计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有效教学设计应该把影响教学的诸要素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