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

第1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也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一、集体备课初期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初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一人备课,多人使用。

2.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集体备课时,只有主备人发言,其他老师由于没有准备充分,集体研讨没有真正进行,只是统一一下进度,说说重、难点如何处理,作业如何布置等。

3.二次备课修改创新少。老师们仅仅是做导学案上的题。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多次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讨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真正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最终通过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然后通过暑期培训、周一教工例会对全体教工进行培训,并利用周三、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对各备课组进行集中培训,使老师们认识到三级备课的重要性。

二是加大检查评比力度。每周三或周四下午教科室人员都会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每周都要上交集体备课记录,每学期要进行两次导学案的检查评比,并将优秀导学案进行展示,还让学生对导学案使用情况及质量进行评价得分(每学期两次),所有检查结果都要计入学期考核,和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三是树立榜样,进行表彰。每学期都要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颁发荣誉证书,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优化备课流程,实行三级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从备课入手,优化备课流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我校对集体备课流程进行了以下优化,实行三级备课。三级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

1.个人主备

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长就会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单元分工,确定单元主备人,并打印成表格下发给本组每位教师,提前两周召集备课组老师研讨单元教学内容。

主备人按照分工认真钻研课时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编制导学案初稿,并提前一周提交导学案初稿。导学案初稿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巩固设计等内容。

2.集体研讨

备课组利用周三(文科)或周四(理科)下午进行集体研讨,研究内容:(1)研究下一周的安排;(2)研究教学内容;(3)重点对下一周导学案初稿进行集体研讨。

下面我就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一课时)来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集体研讨的。

通过集体研讨,我们对导学案初稿作了如下修改:

修改一:将【旧知回顾】第3题“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替换为“什么叫正三角形”。

修改目的:因为本节课重点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应用,因此可以将第3题放到第二课时研究,替换为“什么叫正三角形”的原因是可以为新课探索正多边形的概念作铺垫。

修改二:将【探究一】多边形的有关概念第1~3题放到【预习检测】中,并增加了第4、5两道小题。

(1)一般地,由n条_____的线段_____联结组成的平面图形,称为n边形,又称多边形。

(2)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_____,各内角也都_____,则称为正多边形。

(3)联结多边形_____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4)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对角线,可以将n边形分割成_____个三角形。

(5)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

修改目的:因为这些基本概念学生通过预习新课可以理解并掌握,因此放到【预习检测】中即可。增加第4题可以为学生探索n边形内角和公式作铺垫。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应用,增加第5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预习牢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修改三:在【探究一】(1)~(3)中增设矩形框中的问题。问:

修改目的:通过增设问题,起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修改四:在【探究二】中增加了图形和表格。

【探究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1)探索:请根据图9.2.4所示,完成下表。

由此我们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

(1)?摇试一试:如图9.2.5,在n边形内任取一点P,联结点P与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可得几个三角形?(图中取n=6的情形)这几个三角形的各内角与这个多边形的各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这种方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2)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自主探索。

记忆: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

修改目的:增加图表,使问题更加直观、明了,降低学生探索的难度。

修改五:将【当堂检测】(1)~(5)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列。

(1)()求九边形的内角和。

(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3)()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

(4)()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50°,你知道它是几边形吗?

【拓展提升】

(5)()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等于2500°,该内角是多少度?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修改目的:将题目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重新排列,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修改六:将【课堂小结】原来两个方面的问题:

数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思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三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深刻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存在什么疑惑?

修改目的: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修改七:课后巩固设计增加第6题。

如下图,分别以四边形的各个顶点为圆心画四个半径为R的圆,问这些圆与四边形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修改目的:此题形式新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修改八:课后巩固设计增加选做题。

选做题:小明在求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多加了一个内角求得结果为1350°,求该内角的度数以及多边形的边数。

修改目的: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研讨充分发挥老师们的集体智慧,然后修改形成导学案定稿,定稿经备课组长审核,再由年级主任签字后交油印室印刷。这样有效避免了一人备课,多人使用的简单化做法。

3.二次备课

备课组老师拿到导学案后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和个人教情并根据批改导学案情况进行二次个性化备课。

(1)根据批改导学案情况我发现学生的易错点有:①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②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用算术法求多边形边数时容易漏加2。③探究二中学生探索n边形内角和公式时,不画图形,过程不够完整规范。

(2)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展示点评作出如下分工:基础题由C层同学口头展示,B层同学点评;易错题由B层同学展示,A层同学点评;重、难点由A层2号同学展示,A层1号同学点评,教师最后进行点拨并总结解题规律和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3)当堂检测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以上就是我校三级备课的基本流程,三级备课流程的优化为“三个设计”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第2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笔者认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是“优化预设,重视生成,关注评价”。本文力图通过从“优化课前预设”的视角来探讨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怎样备教科书:读通、读懂、读活教科书,用学习和扬弃的态度看教科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备教科书的基本过程是“三读”:一读教科书,了解教科书内容――这属于读通教科书;再读教科书,体会编者意图――这属于读懂教科书;三读教科书,创造性的改教科书――这属于读活教科书。在这“三读”的基础上,用学习和扬弃的态度看教科书。

1、用学习的态度看教科书。我们要用学习的观点看教科书,为什么要用学习的态度看教科书?

小学自然课中和科学课中都有《水的认识》这一内容。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都是自然和科学教材中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对于如何研究这一问题,自然教材和科学教材,要求运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自然教材中是明确提出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来研究这一问题。小学科学教材中则要求运用感官观察杯中的水。为什么小学自然教材中只要求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来研究这一问题呢?因为编小学自然教材的人知道,水具有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特点。颜色与透明度需要眼睛观察、味道需要嘴巴品尝、气味需要鼻子闻。因此编者很细心的做出了要求学生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来研究这一问题的提示。事实上孩子们在观察之前,怎么知道这个活动只需要用到眼、鼻、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今的小学科学教材无论是在活动设计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小学科学教材的内涵的丰富性,它需要我们用学习的观点去看教科书,理解教科书的丰富内涵。

2、用扬弃的精神看教科书。我们也要用扬弃的精神看教科书,扬弃是一种推进,不是背叛。任何事务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个周期,作为试用版本的教科书,肯定存在着一些需要发展的问题。此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教科书还存在着“适应水土”的问题。例如,是否适应我们这里的环境。比如说,五年级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蔷薇花丛。如果有的学校没有蔷薇花丛,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其他花丛,而不要死盯着不放。再比如说,三年级科学课中,要求观察一些小动物,其中有一节课是观察蜗牛,有些地方,很难找到蜗牛。其实,教材就是一种教学素材,不观察蜗牛,用其他的动物也可以替代,只要能实现教材的教学目标就可以了。

二、怎样备学生:备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发展需求,根据学情巧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不管观察、测量、对比,还是实验、推理、分析,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技能为基础,这些都需要在有系统的训练中逐步习得。也就是说,选择开展的活动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相适合,并符合学生的发展可能和发展需求。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是不是在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一定符合特定的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基础,并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原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备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发展需求,无论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是对优秀课堂教学的呈现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一杯水的观察》一课中,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于水的味道已经建立了一个概念――有些水的味道是甜甜的。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受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广告的影响――农夫山泉有点甜。据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

老师:(出示一个塑料苹果)谁来描述一下这个苹果?

学生1:又大又红的大苹果。学生2:红中透白的大苹果。

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闻,你闻到了怎样的气味?(教师拿着苹果绕教室一圈)

学生1:一股淡淡的香味。学生2:好像有暗香。

老师:谁想摸摸这个苹果?(请两位学生摸苹果,学生摸过苹果后又用鼻子闻了闻。)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1:好像没有香味。学生2:这个苹果是假的。

老师:(一边用手敲苹果一边说)是呀,这个苹果是假的,根本没有香味。为什么有些同学刚才会“闻”到香味呢?

学生1:可能是他们乱说的。学生2:我们没有乱说。我常吃苹果,苹果是有香味的,再说这个苹果很逼真,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苹果是有香味的。可能是杯弓蛇影了吧!

老师:说得真好。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1: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给欺骗了。学生2:哪怕是熟悉的事物,也要仔细观察后,才能下结论。学生3:学习科学,一定要以事实为准。

在这节课后续的探究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通过仔细观察作出了独立的准确的结论。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发展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有利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典型设计。这一设计让学生意识到了即使是最普通、最熟悉的东西,也要经过实实在在地探究后才能下结论。

三、怎样备材料:以方便、有用、有结构的原则准备材料

材料是什么?材料就是指学生探究活动用的实验材料和教师演示用的实验材料。人是非常感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材料的优化,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科学教学,要不断地设计和研究材料。省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认为,有时材料就是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不同的材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如何准备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三条基本原则。

1、方便――材料要是常见的,尽量是容易准备的;还要考虑材料的反复使用性、经济性,把握了这一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省钱,省力。在教学《螺丝刀里的科学》一课的时候,为了研究轮越大越省力,老师向孩子们提供的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块毛巾,把毛巾包裹在螺丝刀柄上,增大轮的直径。就是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毛巾,成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好材料。

如果不用毛巾而用其他材料,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事实上,要研究这一问题,还可以用其他材料。一位教师在试教的初期,就尝试制作这样一样材料,这样材料象个喇叭,前端小,后端大,并且,前端刚好能够套住螺丝刀的刀柄。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准备材料,一是准备不方便,同时,花钱多,另外,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由于这一材料的前端的口径是固定的,螺丝刀的刀柄的大小必须统一,那么,老师还要为学生准备好螺丝刀。

小小的毛巾解决了大问题,而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根本原因是观念,是教学设计者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观念,也就是材料准备的原则之一。

2、有用――材料应该是本课所必须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起来方便的,提高效率有用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螺丝刀里的科学》一课中,我们对轮轴进行了重新设计,(我们设计的轮轴是轮和轴是组合在一起的,但是,还有几个可以套在轮轴上的大轮圈。)这样的轮轴对于研究轮轴的问题是有用的。因为它具有实验起来方便――学生只要套一下就可以进行新的实验;提高效率有用――不需要进行重新组装,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样的教具准备起来是否方便?是不是有背于第一条实验材料准备要方便的原则。事实上,这样的材料设计,如果一旦被教具公司所采用,做成成品,通过配套的工具箱配置就简单、方便了。在材料准备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认为材料越多越好,要把握好“度”。有时候材料太多了,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课,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会为学生准备很多的材料。而且,有的老师由于缺乏对科学教学的有效把握,提供的材料只突出了数量,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迷失在了材料中。

3、有结构――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材料要能诱导学生梳理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结构的材料应该能保证探究活动的层次性,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方向性的,它能一步一步把课堂探究活动引向深处。我们不能认为材料“承载的信息越容易为学生发现越好”,从而导致材料结构的简单化、平面化、功利化。

在我拍摄完录像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后,浙江省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我说,关于《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中“水流的影响使岩石改变模样”这一实验所选择的岩石不能是所有的岩石都让学生在三五分钟内磨没了,要不这样学生很难体会“岩石风化的时间问题”。如果有的是容易磨的岩石,有的是很难磨的岩石,那这样的材料就有价值了,就有结构了,学生的发现会更多,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全面。

如果说,课堂生成是叶,那么课前预设则是根。因为,课堂生成是外显的,如同叶,生长在空中;课前预设是内隐的,如同根,长在地下。因此,课前预设是生成的重要前提,如同根,为叶提供着延续生命的基本的物质。

第3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英语活动;教学实效;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21-02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领会不深,对课程标准解读失准,对新课程实施心中无数,致使课堂教学活动大多徒具喧嚷的表象,缺少学生实质的参与,这样的活动教学,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不是看教师在课堂里完成的活动数量,而主要是看活动的质量。如果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实施不当,则会使得活动开展带有随意性、盲目性,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影响活动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活动设计层面存在问题。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对新课标的把握不全面,对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不熟悉,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会出现不准、不深、不全问题。二是活动实施层面存在问题。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如教师的语言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及教师自身的素质等。具体来说,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活动目标不具体。教师只是简单地移植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学情缺乏深入分析,这样,使得活动目标设计不明确、不具体。如果老师对活动中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应该达成什么能力都不清楚,只是为活动而活动,那么教学的效果肯定无法保证。

1.2活动内容不精炼。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大多教师还是按照词汇、语法、课文分析、练习等旧套路,全面撒网,对教学内容缺乏提炼,对话题功能的学习缺乏开掘,致使活动开展沉闷,缺乏生机活力。同时,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忽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从而使得教学内容重点也不突出。

1.3活动时间不合理。活动时间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活动设计预设时间与实际所用时间相去甚远,致使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把活动目标定得太高,学生在活动中无法达成目标,只好增加时间进行补仓;二是教师在活动中调控失当,造成活动节奏变化,从而影响活动的有效开展。

1.4活动环节不严谨。教学活动缺乏整体设计,尤其是活动环节不严谨,致使活动开展不连贯,从而影响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有的教师在呈现了一段新的对话后,就直接要求学生用对话中的新语言来进行对话活动,实际这样做,很多学生只能观望,无法活动,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如果在完成对话任务之前,老师先设计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新语言的训练活动,那么,学生之间的对话才能有效进行。

1.5活动指导不适当。活动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否则,活动容易失控。什么时候指导,什么地方指导,指导什么,怎样指导,这些都需要老师作通盘考虑。总之,老师的指导既不能失位,又不能越位,要恰当好处,不然也会严重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如有的老师,在学生做练习时,总喜欢用中、英文提醒学生注意时态、语态,注意第三人称单数;在学生进行对话活动时,总喜欢插嘴,评头品足等等。这些根本就不是指导,简直就是干涉,是扰局,如果老师不注意指导,学生不只反感,而且也会影响学习质量。

2.优化课堂活动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平等、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三个中心的原则:一是以目标为中心。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行,各个活动目标要为总体目标服务,并且要体现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设计和开展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要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三是以学习为中心。活动设计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序列,使学习活动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连贯性,同时,要确保每项活动能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有效参与,强化活动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三个中心的原则,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可以尝试运用以下策略和方法。

2.1活动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活动目标的设计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和要求,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要服务于本节课的总体目标。活动目标设计的明确化,就是指目标设计要充分体现知识、技能应达到的要求,如通过活动,是了解,还是初步了解所学语言;是基本掌握,还是完全掌握所学语言结构;是学习运用,还是自如运用所学语言功能谈论所学话题。活动目标设计的具体化,主要是指活动开展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能体现实施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如做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还是让学生学习运用所学语言?是做开放性活动,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是完成一个真实任务,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等等。总之,活动目标设计只有做到全面、明确、具体,才能保证每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2活动内容精炼化、意义化。教学活动内容既不能不分轻重、主次,照单全收,也不循规蹈矩按结构、语法、词汇进行练习活动,而是要围绕本节课的功能、话题进行提炼,使活动开展内容意义化。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素材,来支持活动的展开,要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会使用新语言。活动内容能围绕语意、语境、语用而展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2.3活动环节层次化、严谨化。活动环节的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否则,活动的开展就会受到影响。要使活动环节能做到系统、严谨,体现层次性和连贯性,首先,应围绕教学内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既要注意活动内容的结构化,又要注意活动内容层次化。其次,要分析所有活动中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把握好活动之间开展的层级梯度,设计出层层推进的活动序列。

2.4活动组织的规范化、高效化。活动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组织,没有规范化的活动,肯定是低效的活动。对于活动组织,一是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通过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二是要注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要能根据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方式,强化活动目标落到实处;三是要注意活动组织的有效调控,要充分发挥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控艺术,既能有效地掌握活动时间,提高活动的效率,又能掌控活动的节奏,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层层推进地学习,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保证活动的质量。

总之,开展英语活动教学,老师既要关注活动设计的整体布局,又要注意活动的细节推敲;既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发挥自身组织、开展活动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活动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季燕《提高课堂活动实效,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5日第5版)

第4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学简笔画 技能训练 本科层次 小学教育专业

目前,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将逐渐成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渠道。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对小学教师提出了独特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但由于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开办时间不长,且受一般本科、专科的影响,多年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和研究远远不够,致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严重下滑,难以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很多人这样评论:论教师职业技能,本科生不如中师生。可以说,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瓶颈所在。因此,基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开展对高校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是极为必要且迫在眉睫。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加强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一些院校率先推出了教师技能考核方案。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已经为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制定了教师技能考核制度,教学简笔画是对学生进行教师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结合笔者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简笔画”技能训练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简笔画教学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教学现状

(一)缺乏合适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教材

简笔画是简约的、符号式的绘画形式,市面上各种简笔画书籍大多是供学龄前儿童学画使用的,以画各种简单物体为主。“教学简笔画”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绘画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简约的图画,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学简笔画不同于一般的简笔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市面上,适合儿童学习的简笔画书籍很多,但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和小学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教学简笔画教材很少,与小学各科教材的配套教学简笔画教材几乎难觅踪迹。

(二)缺乏研究“教学简笔画”技能教学的师资

在我国,研究高校专业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美术教师比比皆是,而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简笔画”教学的教师却屈指可数。高师美术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简笔画是小儿科,加上不熟悉小学教材和教学情况,对教学简笔画的研究不感兴趣;中小学美术教师忙于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也无暇顾及教学简笔画的研究;高校和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师都认为简笔画技能很重要,但由于自身缺乏美术技能,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大多由美术基本功相对较弱的美术教师担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简笔画教学任务,由于对教学简笔画缺少研究而收效甚微。高师严重缺乏研究“教学简笔画”的美术教师。

(三)教师的简笔画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美术教师缺乏对教学简笔画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教师照着书本上现成的简笔画画到黑板上,或者出示图片或课件,让学生临摹。教师对小学各科教学不甚了解,缺乏根据小学教材内容创作教学简笔画的能力,学生只能充当复印机“依葫芦画瓢”。多年以来,高师的教学简笔画教学一直停留在临摹层面,几乎无法深入进行教学简笔画的创作。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技能现状

(一)学生所画简笔画太小,作画缺乏自信心

由于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差,长期以来缺乏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手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性差,大多数学生在练习简笔画时一般画在纸上,习惯于把腕关节放在桌上,所画物体大小局限在以手掌为半径的小圆圈里,临摹的简笔画总是很小。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水平缺乏自信,用铅笔画时不断用橡皮修改,养成了画简笔画犹豫不决的习惯。

(二)学生在纸上练习多,在黑板上练习少

由于简笔画画在纸上便于教师检查作业,久而久之出现了教学简笔画“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学生用铅笔在纸上临摹简笔画,由于可反复修改,效果还不错。一旦用粉笔到黑板上画,腕关节悬空没有支撑点,所画简笔画构图偏低,图形偏小,线条不流畅,缺乏作画力度与速度。学生在纸上练习多,在黑板上练习少,而辅助教学的简笔画都要求用粉笔快速在黑板上完成,就学生目前的简笔画技能水平,还无法适应简笔画辅助小学各科教学的需要。

(三)学生的“教学简笔画”练习草率随便

虽然教师不断给学生布置了简笔画作业,但由于他们普遍自控能力较差,把大量课余时间花在娱乐上,“教学简笔画”练习草率随便,没有认真对待。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水平,教师在放寒暑假前都会布置假期简笔画作业,但不少学生都是在开学前几天赶出来的应付之作,无法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

(四)学生的教学简笔画创作水平普遍不高

学生的简笔画教学一直停留在临摹阶段,他们普遍缺乏美术基本功,既不熟悉小学教材,也不会灵活运用简笔画,更不会根据小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简笔画。简笔画创作水平不高与缺乏高水平的教学简笔画教师密切相关。

第5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多媒体技术是时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在新课改形式下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的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颠覆和创新,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本只有粉笔和黑板作为教学工具的课堂彻底激活,更加直观和全面地展示课堂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审美观、价值观,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内容,尤其是文言文和诗词,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也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协助语文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综合性素质完备的人才。

1 巧用多媒体技术的影像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的课本内容也多为具有丰富的环境描写、人文历史关怀情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进行空泛的想象,由于人生历练的缺乏和经验的缺失,许多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讲的内容无法与实际相联系,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声像技术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影像技术播放出来,从而带给学生更为直观和具体的形象,学生对于动态的画面也更感兴趣,因而有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笔者在讲解《小竹排在画中游》一文时,设想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章对江南秀丽风光的描绘,让学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对于不是生长在江南的学生不太明白竹排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具,书本上的图片仅仅有一个片面的形象,学生无法想象得到竹排在水中游荡,融入山水之中的美好景象。因此,笔者搜集了大量的江南水乡的视频、图文资料以后,选取了适合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的江南水乡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在视频中,学生看到小小竹排在水中晃晃悠悠,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偶有小鸟飞过山头,叽叽喳喳的鸣叫声就像是在唱歌,河岸两旁树木苍翠欲滴,郁郁葱葱。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模样有了一个直观和全面的印象,并且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江南的美好风景充满了向往和渴望,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象能更好地理解。多媒体技术运用影像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完整的概念才能够明白,尤其是古诗词的教学。由于小学生与作者的年代差异,文化、历史的不同,因此,作者隐藏在文章中的情感需要学生自行去挖掘、发现。而古诗词当中的很多词句必须进行翻译过后才能理解,教师以往的教学方法是“逐字逐句翻译,全篇分析”的方式,大大减弱了古诗词的韵味以及其具有的审美价值。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无法理解,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对古诗词产生排斥心理。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技术,将语文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拆解,通过优美的声线诵读及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受到语文的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语感,对文章整体进行把控。

笔者在讲解李坤的《悯农》时,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悯农》的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倾听,大致对文章所要表达的“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意思有所掌握,再通过对农民伯伯辛苦栽种粮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的播放,让学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笔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诗歌中的生字和难字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下,懂得了粮食是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得来的,因此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避免浪费。

3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满足和调动了个体的心理状态,有了某种意向,对今后的行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标所体现的明显特征。比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时,很多学生对战士过草地、翻雪山的时代比较模糊,体会不到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如果这样的时代特征靠教师用文字表述,学生显然不能完全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觉得非常枯燥乏味,有的学生开始东张西望,不愿意听下去。面对如此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把途中战士过草地的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当时的画面和战士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不仅调动了学生感官参与的意识,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减少了教师的长篇大论,优化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有所改善。

还有,在讲授《索溪峪的“野”》时,学生从预习中能初步了解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等特征,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适当播放有关索溪峪山、水、动物、游人等的图片或者视频,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对索溪峪有了较深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介绍画面,从中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小结

教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凭借自身集音响、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它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模式,丰富了教师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成为当前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此时,教师是表现课堂的唯一组织者,需要依据学生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科技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图,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延丽.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9(11).

[2]张海凤.浅议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J].成才之路,2011(17).

第6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3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它具有集声、图、像、文等于一身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化,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实效。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探究欲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课,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借助语言展开想象,领悟、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了解内蒙古草原人民的生活,以及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课前笔者搜集大量草原美丽景色的图片,还有草原人民外出放牧和组织庆祝活动的一些视频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笔者利用班班通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图片,并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在优美的草原歌曲引领下,学生欣赏着这美丽的大草原。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还少有机会见到草原,更不知道草原人民的生活景象。今天,他们见到了一碧千里、翠流的大草原,听到了马蹄声、羊叫声,看到了牧民套马以及赛马的情景,还有那像管家一样尽忠职守的牧羊犬,在追赶跑散了的调皮的小羊羔。这样,通过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帮助学生感知全文,真正理解“草原的天的确比别处更可爱;草原上的羊群像绣在绿毯上的白色大花”的含义。由此可见,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过程再现,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抽象知识,难以用语言直接准确表达,而这一部分知识往往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做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这就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过程操作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把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在处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爬坡困难难点时,先让学生在自学领悟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相关内容,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设计“人”字形线路;然后,教师把小组设计的“人”字形线路通过班班通投影展台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形线路的。

巧用多媒体演示詹天佑当时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在火车的轰鸣声中,一列载着两个火车头的列车,在崇山峻岭中向东北方向前进,一个火车头在推,另一个火车头在拉;当火车经过青龙桥,一过“人”字形岔道口,原先推的火车头就变成拉,原先拉的火车头就变成了推,这样顺利解决了爬坡困难的难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现出火车头推拉活动情景,让学生仿佛亲眼看到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驶进的情景,既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解决了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明白了人字形线路所起的作用,更增加了对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敬佩。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使教学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1]。

3 改变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改变教师教的方式 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引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领着学生“走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灌堂灌”,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探究平台,让他们人人有提问的机会,人人想发言,人人争着去展示[2]。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备好课,安排好师生活动,设计好教学方法,调控好课堂气氛、课堂秩序等。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好课件,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要做到在互动活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要做到因材施教。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以来,笔者在加强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提倡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手、眼、脑等各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调动学习兴趣,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时,课前分小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台风的危害和人造卫星的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台风录像,让学生体会台风的肆虐和狂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台风的厉害。面对狂怒的台风,卫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课件出示形形的人造卫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对比,体会到台风的“大”、卫星的“小”,台风的“怒”、卫生星的“笑”。多媒体的巧妙运用,把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4 增大容量,提高课堂实效

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习内容进行再加工,既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做板书、绘图等浪费的时间,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在40分钟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如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量大,单靠教师用板书、生字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读、写、记是远远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识字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去听一听、摸一摸、做一做,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1)儿歌识字法。笔者把编好的儿歌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如认识“渴”与“喝”:渴了要喝水,喝了要张嘴。再如认识“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2)字谜识字法。课件出示字谜,让学生练习填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 )”“两只底下走( )”。

3)故事识字法。

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扩大了学生识字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创设情境,能达到激趣导课的目的,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容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确实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一、实验室安全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实验仪器种类和实验手段各有侧重,这使得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多层次、专业化等特点。国外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主要侧重实验仪器的安全操作、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伤害以及紧急处理内容,规定制定的细节缜密、操作性和实用性强[1-3]。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安全教育选修课,对新入校本科生进行消防培训,指导学生亲身进行防火、灭火的训练。北京大学广泛征求各院系和实验室相关人员和教师的意见,建立了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4]。尽管如此,受宣传方式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国内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仍落后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5-7],安全管理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8]如下。

1. 普遍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仍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引起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2.现有安全管理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熟,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不具有专业化、层次化的特点。

3.安全管理教育形式单一,局限于发放安全手册和讲座等传统形式,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对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如何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掌握安全防护、防护措施和紧急事故处理应对技能,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成为高校综合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9-12]。

二、模块化安全教学体系

以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为例,针对机械与车辆学院各级实验室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具有面向专业广、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建立模块化安全教育体系如上页图1所示,该安全教育体系具有模块化、全程化、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一)模块化

该安全教育体系可按照内容、研究对象、专业等形式拆分成不同模块,根据培训目的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调整授课内容。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使用事故应力处理模块和环保教育模块,对学生重点进行事故应急措施和安全技能培训;对高年级学生,采用安全教育的专业化模块,针对高年级学生需要进入各个专业实验室使用仪器进行学习,重点侧重指导他们对仪器的安全操作等内容。

(二)全程化、全员化

安全教育始终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进人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也包括参与实验的校外人员,涉及人员多而广,所有涉及人员都要接受必要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三)多层次、专业化

学院实验室涉及的学科众多、专业性强,层次不同的实验室人员更替频繁,甚至有部分风险性高的创新性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应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条例,比如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实验室内的数控机床较多,需要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首先进行设备安全操作指导,防火、防电等事故预防措施,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技能;动力能源与传动专业,常用到油液等材料,需要培训学生安全处理实验废料等。安全教育不仅涵盖专业实验,还包罗人身安全救护知识等。因此还设置了安全救护模块的课程,请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身伤害等。

(四)多样化

学校主要通过分发安全知识手册以及课堂授课等传统方式对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根据调查发现,学生更偏向于实战演习和观看视频等学习方式,对比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和宣传资料发放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至认为传统的方式流于形式化,实用性不高。为此,本课程体系引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安全主题小品晚会、安全技能比赛等,加强安全实战演习训练,通过培训学生使用灭火器、危险逃生技巧,模拟火灾现场人员疏散,烫伤、烧伤事故急救处理技能等实战演习;指导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佩戴,水、电设施的安全操作等,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自救能力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

第8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运动技术健身 体育课专项化 教学

1.前言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健康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勿容置疑,体育课在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学习目标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课课时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体育课究竟应该以增强体能为主,还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曾经就这些问题都有过长时间的争论。

实际上,增强学生体能和学习运动技能是具有统一性的,学和练是对立的统一体,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不同,它是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动作技能的,而身体练习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体能的过程。在练中学,在学中练,这是体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理由很简单,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复性。没有足够的重复,动作技能难以掌握,人的体能也难以增强。人体正是在大量的重复中,获得增强体能和掌握技能的双重效果。

历经近十年的课改洗礼,运动技能从重视到淡化再到关注,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经过认真反思之后,运动技能教学仍然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的看法已基本达成共识。如何开展运动技能教学,如何通过运动技能教学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探索。在这一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2.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查阅、整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3.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概念及其优势

体育课专项化教学就是指在较长时间(一个学期及以上)专门进行同一个运动项目技术的系统学习的教学形式。其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练习方法等均具有浓厚的项目特点,针对性更强。例如,排球运动中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可以采用三米线移动;弹跳力的练习方法有摸高触球等,既突出了项目特点,又能全面增强身体素质。这种形式的专项体育课比现行的普修体育课具有以下诸多优势:

3.1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体育课程内容专一化,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关键所在。实施体育专项课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理论知识等方面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了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3.2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前人长期的智慧结晶,具有其独特的健身娱乐和育人功能。通过对这些体育项目科学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体育专长和特长,培育体育运动项目情感。

3.3通过专项体育课教学和广泛地开展体育专项活动,可以发现和培养体育特长生,壮大和发展学校群体活动,提高运动队竞技水平,逐渐形成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4开展体育课专项教学 ,有利于学生明确每一阶段学习目标,对个体纵向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体育专项化教学按照每个专项技术分类分层次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从初学到强化再到提高,对每个层次的技能水平都能以量化的形式设定相应的等级,帮助教师和学生客观了解学习状况,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5能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体育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但术业有专攻。如果能向学生传授自己的专项,教师自然会得心应手,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6促进场地器材合理使用,优化学校和社会体育教学资源配置。受历史或者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每个学校的场馆设施不尽相同。有的场地开阔,适合开展集体性和户外运动,例如足球、垒球、手球等等;有的学校则室内场馆设施比较有有优势,则可以在游泳、乒乓、体操、击剑、跆拳道等等这些运动项目上重点发展。

4.开展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的建议

4.1体育课专项化教学应当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师资特长,场地器材资源和学生男女生性别比例等个性特征,开展一些适应学生长期发展的运动项目。

4.2必须认真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开发各个专项运动的校本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大纲是相对较长时期内知道教学的纲领,体育教师要集集体智慧,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钻研教材,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评标准和方法。同时,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

4.3专项化教学实施之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要广泛调查,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浅层次的兴趣。开设的项目要既有场地器材和师资保障使之顺利开展,同时,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达成学习目标,从而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发展和培养学生真正的运动兴趣。

4.4专项教学中,在进行专项素质练习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深入分析和合理选择教材,依据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对运动技术的教学要分层次循序渐进,科学合理。既要达到掌握技术的目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和组织形式反复练习又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4.5调整师资专业结构,加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运动技能是构建体育课专项教学的基础,是衡量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技能,并能更多地进行业务学习,才能指导学生学习。

4.6体育课专项化教学理想的状态是小班化教学。从安全、运动量及运动负荷、运动器材各个方面考虑,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班级一般应该控制在30人以内比较科学。

参考文献:

[1]张洪潭.运动技术健身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任务导向 营销策划 教学改革

一、任务导向式教学与《营销策划》课程

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以完成一项课程项目为目标,将讲授、实践、考核等方面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任务导向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任务导向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导向”教学法符合营销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营销策划》是一门培养学生市场分析与营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具体的策划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怎样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不仅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而且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更容易掌握。同时遵循营销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任务导向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方面

1.教学准备不充分

任务导向的教学法,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任务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项目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有个别项目进行得很不顺利,也有个别项目覆盖知识点不够广泛。教师在准备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需要。任务导向式教学法主要是想通过学习任务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潜能,因此结合营销实际,选择难易适中、贴近生活实际的策划任务。教师设计的实践性项目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来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2.过度干预学生

当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过多的对学生进行干涉,以致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相违背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是营销策划工作中的灵魂。因此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教师不必过多干预,要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随意打断,并引导学生形成相互平等和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使课程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3.忽视知识传授

任务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营销策划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目的是学习策划理论体系, 而任务导向式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任务导向的实践作用,但是不能完全忽视知识传授的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营销策划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策划任务。没有一定的策划理论知识做基础,任务难以展开,即使勉强应付完成效果也不好。

4.理论教学的时间过多

传统的课程以老师讲授中心,学生被动,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营销策划课程理论部分要与实践任务形成合理的时间分配。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掌握理论的时候,理论课的部分要相对多,当学生慢慢进入状态之后,可以减少理论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教师在评价中总结,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理论将是深刻的。

(二)学生方面

1.眼高手低

学生自己以为掌握到所学知识,但是实际动起手来却问题诸多。学生出现这种眼高手低现象的原因,从其知识上看,是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从能力上看,当没有了老师、课本这些支撑系统的时候, 导致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学生如果仅是记住营销策略的基本知识、概念,而对其本质理解不透、掌握不够,没有形成必需的技能。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小,学生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否则教学任务就不能及时完成。二是学习中实践机会少,只会理论,因此适当制定合理的任务,让学生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习,慢慢地学生会改变这种现象。

2.被动参与

策划任务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来共同完成,主要工作可能只是依赖其中几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搭便车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是一个问题。在项目设计的时候,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同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一定量的任务,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另外营造主动性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通过完成趣味性的工作任务或者基于完成实践工作任务的学习,营造一个对学生。有推动作用促使其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会有好的效果正确。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1